思修2017年10月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述题与详解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述题与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dae86a50066f5335b812105.png)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述题与答案•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论述法的社会作用。
32.论述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33.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答案:31.论述法的社会作用。
【答案】法的社会作用,指法所具有的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1)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
国家制定法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律来实现国家的统治职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2)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满足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利益。
当前用于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法、通讯法、科学技术法、医疗卫生法等。
【考点】法学基本知识32.论述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答案】(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的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目的上,必然是为人民服务。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只有将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人生目的,才能使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从他人、从社会那里获得物质上的收益、才智上的锻炼、精神上提升。
(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由于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
所以只有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有效抵御错误人生观的影响。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与详解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与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5948ecf5335a8103d22005.png)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与答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7.当代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28.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29.简述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
30.简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26.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考点】绪论27.当代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答案】(1)刻苦学习,掌握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过硬本领。
(2)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3)躬行实践,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考点】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28.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答案】(1)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③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考点】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9.简述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
【答案】(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考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30.简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约束功能的基本行为准则,包括:(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10月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10月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e126fd01f69e3142329476.png)
10月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A.信念B.信仰C.理想D.空想【答案】C【解析】考查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
A.阶级性B.思想性C.实践性D.时代性【答案】A【解析】在存在阶级的时代里,理想信念打上阶级的烙印,特别是社会政治方面,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答案】D【解析】道德理想是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就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信念品质和理想追求。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联系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义观想象的关系【答案】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考点】科学的理想信念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情。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3a642214791711cc791759.png)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总题数:25,分数:50.00)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分数:2.00)A.信念B.信仰C.理想√D.空想解析:考查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
(分数:2.00)A.阶级性√B.思想性C.实践性D.时作性解析:在存在阶级的时代里,理想信念打上阶级的烙印,特别是社会政治方面,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
(分数:2.00)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解析:道德理想是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就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信念品质和理想追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
(分数:2.00)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
2017年下半年思修试卷
![2017年下半年思修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ac4523b58fb770bf78a55af.png)
------------------------------------密------------------------------------密----------------------------------------封-----------------------------------线-------------------------------------------------- 专业、年级 姓名 专业、年级: 学号: 2017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试卷(A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形象地说明 ( ) A.理想就是现实 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C.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 D.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2. 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 ) A.人生的精神支柱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们的主观意志 3.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 A.救亡图存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人道主义 5.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65552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8.png)
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2023)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参考答案1.(单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河题的》看法总观点。
其中,人生目的回答的问题是()。
(本题2分)A.人为什么活着B.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C.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D.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答案:A解析:①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③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2.(单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实现绿色发展,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2分)A.先开发后保护B.先污染后治理C.人与自然相互隔离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D解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要把利用自然与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索取自然与回馈自然统一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3.(单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本题2分)A.信念深藏于人的内心,从不向外表露B.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C.信念形成于人生实践中,可以轻易改变D.信念是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具有完美性答案:B解析: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4.(单选)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与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
(本题2分)A.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B.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成绩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D.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答案:B解析:只要认定某种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就是个人在职业方面有理想有信念的表现。
10月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
![10月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b1fd3482fb4daa48d4bb4.png)
10月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吻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题干】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会提议兴隆、民主、文明、友善,提议自由、同样、公正、法治,提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自由、同样、公正、法治属于 ( )。
【选项】A.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B.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C.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D.道德层面的价值要求【答案】 A2.【题干】人们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讲不是一模一样的,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们会有不同样的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拥有( )。
【选项】A.思想性B.自觉性C.时代性D.多样性【答案】 C3.【题干】邓小平从前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成功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因此可知,理想信念是 ( )。
【选项】A.人们的主观意志B.人们的丰富想象C.人生的现实境遇D.人生的精神支柱【答案】 D4.【题干】我们的祖国之因此可爱,不但因为它拥有辽阔的土地、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更因为她拥有子后代孙升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平和、智慧的亿万人民。
这段话说明的是( )。
【选项】A.热爱故土河山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B.热爱骨血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C.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D.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答案】 B5.【题干】中华民族在长远的历史进度中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德,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 **** 、敢于同仇家苦战终究的民族英英魄力,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这表现的是中华民族 ( )。
【选项】A.保护祖国一致,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优异传统B.抵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优异传统C.开发祖国河山,创立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优异传统D.心系民生苦乐,推进历史进步的爱国主义优异传统【答案】 B6.【题干】作为一其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丰饶的时候,不妄自菲薄 ;在强国大国的压力眼前,不奴颜媚骨;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丧失国格人格 ;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诚。
2017年10月思修真题
![2017年10月思修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6cee75f7ec4afe04a1dfe7.png)
2017年10月思修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A.信念B.信仰C.理想D.空想【答案】C【解析】考查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A.阶级性B.思想性C.实践性D.时作性【答案】A【解析】在存在阶级的时代里,理想信念打上阶级的烙印,特别是社会政治方面,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答案】D【解析】道德理想是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就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信念品质和理想追求。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答案】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考点】科学的理想信念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
这说明个人理想的实现A.是一个顺应等待的过程B.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C.是一个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过程D.是一个完全遵循内心选择的过程【答案】C【解析】个人理想是以社会理想为背景的,其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
2017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ce99e805087632311212a5.png)
2017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真题与答案解析•16.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关于个人品德的形成,有不同的观点。
下列观点中正确揭示了个人品德形成过程和规律的是A.个人品德是天生的B.个人品德根源于人的自然本性C.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受社会关系的制约D.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1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的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18.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称为A.法治观念B.法治理念C.法治文化D.法治思维1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多个体系构成。
其中,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的是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B.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0.对于法的概念与特征,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律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国家制定是法律产生的唯一方式D.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法里不可能得到体现21.法律规范通常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我国《商标法》第52条第1款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Nl或近似商标的行为的,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该法律条文中“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属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的A.假定B.处理C.制裁D.责任2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转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确定了我国的A.国体B.政体C.政党制度D.社会制度23.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权利罪等十类,我国犯罪分类的依据是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24.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自考2017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自考2017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865afaba1aa8114531d94f.png)
2017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理论联系实际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答案】D【解析】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④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C.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2。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答案】C【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
这是一种()。
A.诡辩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实用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B【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5。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全国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cab3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f.png)
全国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试题选择题1.下列哪种思维方式属于辩证思维?A. 形而上思维B. 形而下思维C. 整体思维D. 二元思维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A. 否定否定B. 量变质变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实在与现象是对立的3.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是:A. 整体观念B. 道德观念C. 宇宙观念D. 人生观念4. 想象力是独立于感觉经验和概念的一种认识能力,这种说法A. 正确B. 错误5. 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A. 观念B. 思维C. 实践D. 哲学主观题1. 请简要解释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2.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3.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简述你个人作为公民应遵守法律的理由。
4. 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答案详解选择题1. C. 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相互联系,与辩证法的观点相契合。
2.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验证,不同于形而上的抽象思维。
3. A. 整体观念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4. B. 错误想象力是建立在感觉经验和概念基础上的一种认识能力,无法独立于其它认识形式存在。
5. C. 实践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维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主观题1.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指的是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的思维和意识活动。
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物质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例如,物质的贫富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期望;物质的文明程度会影响人们的精神追求。
因此,我们要改变人们的思维和意识,首先要改变物质条件。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的核心。
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的价值观念。
2017-2018年思修(1B)试题
![2017-2018年思修(1B)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84b7b31711cc7930b71659.png)
20 17 --20 18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卷试卷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B)课程所在院系:人文考试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试卷说明:1. 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
本试卷共计4页,共6道大题,请勿漏答;2.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3. 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4. 本试卷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特殊要求请详细说明)5. 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6. 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试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共10分)1.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A.全体公民B. 全体人民C. 18 周岁以上的公民D. 18 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2.所有权从性质上说属于下列哪一项?A.物权B.知识产权C.债权D. 继承权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4.某商场在促销活动期间贴出醒目告示:“本商场家电一律试用20天,满意者付款。
”王某从该商场搬回冰箱一台,试用期满后退回,商场要求其支付使用费100元。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王某不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双方没有约定使用费B .王某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其行为构成了不当得利C •王某应支付按冰箱平均寿命折算的使用费D •王某应与商场分摊按冰箱平均寿命折算的使用费5.李某开了一个饭店,地方的卫生管理部门在检查中认为饭店的卫生条件太差,责令停业整改。
李某对此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卫生管理部门撤销对自己的处罚决定。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30fe994693daef5ff73d01.png)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总分:11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总题数:25,分数:50.00)1.理论联系实际是(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分数:2.00)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什么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是相对的、有限的。
这是一种(分数:2.00)A.诡辩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实用至受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主要矛盾解析: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分数:2.00)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分数:2.00)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解析: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分数:2.00)A.把握事物现象B.揭示事物本质C.追求自我实现D.改造客观世界√解析: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分数:2.00)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解析:首先,理性认知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知为基础;其次,感性认知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知;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深度解读(百度文库)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深度解读(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4ee0ea7c1ed9ad51f01df2f4.png)
1、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 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 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 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只有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随着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才能为实现共产 主义铺平道路。
袁凯博士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 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 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 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 这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 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 的原因主要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 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 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 全球化的步伐。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 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 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 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的选择的 作用是一致的。 (2)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一致性及其历史意义: ①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 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 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给人们的活动提供的并不是一种 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 可能性空间,由人自觉活动和选择。 ③每一种可能性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 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2017思修期末考试试题
![2017思修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a5de8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4.png)
2017思修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D. 爱国、民主、文明、和谐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
A.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 爱国、民主、文明、和谐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 爱国、民主、文明、和谐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富强”是指()。
A. 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增强B.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C. 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增强D. 国家军事力量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强调的是()。
A. 人民当家作主B. 国家权力的集中C. 个人权利的绝对化D. 少数人的特权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体现在()。
A. 物质文明的发展B. 精神文明的发展C. 政治文明的发展D. 社会文明的发展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主要是指()。
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与人的和谐D. 人与自我的和谐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指()。
A. 个人行为的绝对自由B. 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C. 个人意志的绝对自由D. 社会秩序的绝对自由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强调的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经济地位上的平等C. 社会地位上的平等D. 政治权利上的平等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主要体现在()。
A. 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B. 社会制度的公平性C. 社会关系的公平性D. 社会机会的公平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与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b05ddcba0d4a7302763a8f.png)
2017年10月自考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与答案•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试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2.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33.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原因和主要内容答案:31、【答案】1、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其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其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性的根本点在于,要科学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助于物质决定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具体说,其一,社会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唯一正确有效的途径,其二,要遵循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正确实践的前提,因而也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其三,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
②在任何工作、学习中,都必须以意识的能动性原理为依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深入解决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矛盾。
③在任何时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注意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32、(1)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性,因而其根本方向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必定如此的必然趋势.社会进步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向着社会发展的某种可能的目标努力使之成为现实;(2)社会进步的选择性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社会进步的选择性只能是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而这些可能性本身却是无可选择的;另一方面,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在社会进步的选择性参与下的决定性,离开了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离开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和主观努力,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决定性就无法得到体现. 这种社会发展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表现,(3)否认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否认社会进步的选择性,是历史观上的机械论和宿命论,二者都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解析(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A.信念B.信仰C.理想D.空想【解析】考查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A.阶级性B.思想性C.实践性D.时作性【解析】在存在阶级的时代里,理想信念打上阶级的烙印,特别是社会政治方面,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解析】道德理想是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就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信念品质和理想追求。
【考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考点】科学的理想信念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
这说明个人理想的实现A.是一个顺应等待的过程B.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C.是一个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过程D.是一个完全遵循内心选择的过程【解析】个人理想是以社会理想为背景的,其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
因此,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
当代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在不懈的奋斗中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
【考点】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是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维护个人权利、促进自由发展C.维护民主法治、促进公平正义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解析】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考点】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密切联系。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简单延续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C.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D.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全面超越【解析】时代精神是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考点】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8.作为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
这是爱国主义情感中A.民族自豪的体现B.民族自尊的体现C.民族自立的体现D.民族自省的体现【解析】民族自尊是指一个民族坚决维护本民族荣誉和尊严的强烈情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就是民族自尊的体现。
【考点】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9.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其中,回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的是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境界【解析】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考点】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10.为了保证交往成功,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在交往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古人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和而不同”等,体现的是.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互助原则D.宽容原则【解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容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的差异,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
这就要求遵循宽容原则,严于律己,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考点】协调人生道路上的若干关系11.道德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的存在。
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A.稳定性B.广泛性C.时代性D.强制性【解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主要表现:(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道德来调节。
【考点】道德及其发展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来说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是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解析】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来说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徳目标;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考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3.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互相关联的共同活动。
下列选项中,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状况的是A.分散经营、彼此独立B.相互交往、相互依赖C.自给自足、自娱自乐D.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解析】考察对公共生活的具体理解。
【考点】遵守社会公德14.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中,体现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根本要求的是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遵纪守法D.保护环境【解析】保护环境要求人们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这也是社会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考点】遵守社会公德15.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A.奉献社会B.爱护公物C.尊老爱幼D.男女平等【解析】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考点】遵守职业道德16.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关于个人品德的形成,有不同的观点。
下列观点中正确揭示了个人品德形成过程和规律的是A.个人品德是天生的B.个人品德根源于人的自然本性C.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受社会关系的制约D.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解析】考查个人品德的形成:①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②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③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考点】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1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的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解析】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思维18.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称为A.法治观念B.法治理念C.法治文化D.法治思维【解析】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思维1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多个体系构成。
其中,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的是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B.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解析】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考点】依法治国的目标与原则20.对于法的概念与特征,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律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国家制定是法律产生的唯一方式D.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法里不可能得到体现【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考点】法学基本知识21.法律规范通常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我国《商标法》第52条第1款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Nl或近似商标的行为的,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该法律条文中“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属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的A.假定B.处理C.制裁D.责任【解析】处理是法律规范中具体规定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内容的部分, 实际上也就是行为模式,它是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
这里“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属于假定;”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属于处理。
【考点】法学基本知识2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转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确定了我国的A.国体B.政体C.政党制度D.社会制度【解析】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层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我国的宪法法律制度23.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权利罪等十类,我国犯罪分类的依据是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解析】我国刑法根据犯罪客体的不同将犯罪分为十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