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模拟题精选: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2019届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模拟题精选: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2019届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模拟题精选: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3.《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4.商周时代,土地为国家公有,,由贵族组织人力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都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范畴

B.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C.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5.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6.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7.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

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8.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

A.“精耕细作”特点

B.“重农抑商”思想

C.“自给自足”形态

D.“靠天吃饭”观念

9.《华阳国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隋大运河

D、会通河

10.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①小农经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②沉重的封建剥削

③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破坏和轻视④自然灾害和政局动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代

D.宋代

12.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累见不鲜。这()

A.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

B.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D.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

13.《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

A. “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 “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 “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D. “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

1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15.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 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 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16.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等阶段。下列各项中属于“铁犁牛耕”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耦犁③耒耜④耕耙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 垄作法

B. 套作制

C. 稻麦复种制

D. 一年三熟制

18.《史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据此可知,汉初()

A.儒家仁政得以实施

B.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C.耕作方式发生改变

D.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19.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A.属于二牛三人耦犁农具

B.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

C.魏晋时推广到江东地区

D.将开沟与播种紧密结合

20.《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人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B.目的是维护土地国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量

21.中国古代是以农为本的国家,然而自宋代开始,农业中出现了“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

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自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宋)王柏《鲁斋集》材料三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大量兼业的农民还成为工商业经营的主体队伍中的成员。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

——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晁错认为农民“勤苦如此”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出现了何种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负贩佣工”可以谋“朝夕之赢”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面性”含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农民兼业的现象?

答案

1.B

2.B

3.D

4.B

5.D

6.D

7.D

8.A

9.A10.B11.B12.A13.B14.D15.B16.D17.C18.D19.B20.C

21.(1)原因:生产艰辛;赋税徭役沉重;自然灾害;债务盘剥。

对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重农抑商)。

(2)现象:农民兼业(农民利用农闲经营农业之外的产业)。

条件: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政府放松对市场的管理;农民经营观念的转变。

(3)含义:一方面,可以增加商品流通,扩大消费,提供充足劳动力,促进工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专业化生产。

看待: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依旧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不能促进社会变革与转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