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不是学术评论。

赵汀阳这本书的主题是政治哲学。

我对这个政治哲学只能说有所了解,原著也只读过列奥〃斯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所以对我而来说,写学术评论是妄谈,只能称之读后感,感慨而已,或者说是一种与政治哲学毫无关系的联想。

第一次读赵汀阳的书是在农大图书馆,当时我对哲学的兴趣远远没有对心理学的兴趣那么大,所以对哲学书籍仅仅是翻翻而已,当时看到他的《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一书扉页别人对他的介绍,说赵汀阳用的是‚无立场分析‛的方法,觉得很奇妙,每个人不是都局限在自己阶级立场上看问题吗?怎么可能做到‚无立场分析‛,当时我不知道中国哲学界那个时候已经很开放了,所以觉得,赵汀阳是一个很另类的人物。

后来我考上哲学专业研究生之后,我开始看《没有世界观的世界》这本论文集,很受启发,尤其是‚以天下观世界‛的基本观点,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大师曾仕强,只是曾仕强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论述什么是中国性的问题,而赵汀阳是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而已。

真正开始对赵汀阳发生兴趣是听了他在《百家讲坛》的‚以天下观世界‛的讲演,这也是他的基本观点的浓缩版。

当我发现他说话的口音很接近我们当地时,我上网查了他的资料,赫然写
着‚广东汕头人‛,我才明白,我之前对他观点的接受,是一个必然。

自从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发现了‚集体潜意识‛领域后,大家都在忙着寻根以自我分析,而读读赵汀阳的书,能够满足我自己这种寻根的冲动,在‚认识你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顺一些。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研究赵汀阳,那么我不仅在研究哲学,我还在研究潮学——一门关于潮汕地区的包罗万象的学问,国学大师饶宗颐是开创者之一。

最近我上西方哲学方法论课,老师拿着《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对我们说:‚有没有看过,很popular的一本书‛。

这本书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老师在重视这本书的同学,对赵汀阳所用的方法提出了质疑,其一是赵汀阳认为中国关于政治/社会各种单位的层次结构,即‚家-国-天下‛的结构,意味着一种比西方分析单位结构更广阔因此更有潜力的解释结构(P44)。

老师认为,家与国没有逻辑的同构性,家是有血缘关系的,而国家则没有。

其实,在我看来,用逻辑同构的方法来分析‚家-国-天下‛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当然赵汀阳本身也很喜欢用逻辑的方法),因为‚家-国-天下‛并不是赵汀阳用分析哲学的方法推出来的,它仅仅是一种中国人的常识而已,只要稍微懂点中国历史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有问题。

中国人对国的观念来源于家这是没有问题的,要不怎么叫‚国家‛,为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一起讲,如果真的要讲血缘关系的话,其实只要通过联姻的方
式就可以了,只要皇帝喜欢的人,都可以变成‚皇亲国戚‛。

中国人的至高智慧,还在于,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变成类似血缘关系的东西,比如‚桃园三结义‛、拜把子兄弟、这样也能情同手足;老乡、同乡的观念本来是地缘概念,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地缘只是更大的血缘而已,所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同时也会说我们是自家人;作为潮汕人,我也深知以‚自己人‛相称意味着多么大的分量,就因为是‚自己人‛,人大潮汕老乡会的大师兄就可以在中秋节时请我们二十多个师弟师妹去他的酒楼吃在北京简直是天价的潮菜;中国人一旦到了海外,华人自然会团结在一起,变成一家;当然,再往上推,就变成了中国人四海一家的高度智慧了,也就是天下了。

以前听过一首为赈灾而写的歌叫《We Are the World》,翻译成中文是‚四海一家‛,虽然We Are the World表达的是基督教一种博爱精神,但是翻译成四海一家对中国人来说却远比‚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译法更让传神些。

当然,老师反对赵汀阳的这种推法也有他的道理,他可能把这个国家等同于现代的西方民主国家,而不是中国传统的王朝,但我本人是不大喜欢用过多西方人的条条框框尤其是逻辑方法来看待中国问题的。

不过也正是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决心把这本《天下体系》看完。

虽然这本书我有很多地方没有读懂(那些觉得这本书很简单的人实在低估了这本书丰富的背景知识,如果这些人把儒道经典、中国历史和梁漱溟、李泽厚、费孝通、康德、波普、施密特、
福山、罗尔斯、列奥〃斯特劳斯、纳什、阿罗等人的思想稍微过一遍再来评论会好一点,尤其是学哲学的人,要评论赵汀阳还得补充一下博弈论知识),但是它给予我的启发是巨大的。

这本书的前言写得有点像文言文,‚……古人深谋远见,早有天下之论,堪称完美世界制度之先声,进可经营世界而成天下,退可保守中华之乱世,故不可不思……所营造之问题框架,兼取中西,尤以中国传统架构为主,曰天下,曰治乱,曰形势……‛前段时间我的室友说了一番话使我得到很大的启发,他说,在西方,受到基督教的线性思维的影响,哲学被认为是一种进步的事业,因此,后人在哲学上要取得成就,就必须批判前人,就像黑格尔那样,把所有人批判一遍之后,成为集大成者,这是西方哲学界的主流(当然,像怀特海那样认为全部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或者像某些哲学家那样言必称希腊也有)。

而在中国,后人要发展前人的思想,则是毕恭毕敬,承认孔子、老子等的不可超越性,并且效忠前人的思想,争当正统。

所以,赵汀阳的立场是很鲜明的,他并没有发明天下理论,而只是拨开尘封的古籍,让他们重见天日而已。

发掘古代先贤的资源,需要有人来做。

‚天下‛、‚治乱‛、‚形势‛是非常中国化的语言,我是听了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才知道‚形势‛一词的中国性,《孙子兵法》对此论述颇多,曾仕强认为,管理者应该善于用势,势包括管理者的权力、威严、德性等,借助于这些势,是可以实行无为而治
的。

当然,形势一词太过抽象,因为古人是讲给精英听的,是一种启迪而非操作,只有得道者能直觉到,所以这样的词语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赵汀阳用这类思想来阐述国际政治,要得到理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赵汀阳在导论里说:‚指出错的,却说不出对的,这种流行的批评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正确思维。

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批评者把中国自身描述成一个不可救药的存在,尽管其中许多批判的确指出了某些方面的社会真相,揭了社会和历史的老底,但那些完全负面的批判无疑加重了灾难深重的社会现实,它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打击了人们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自信心,从而助长了社会的集体性堕落、集体性腐败和集体性的道德沦丧,这可以概括为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集体性不负责任。

‛(P5)
赵汀阳一定非常熟悉潮汕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然这句话用普通话表达后有点怪:‚(桌椅)推倒就会,摆好却不会。

‛这句话正是在讽刺那些毫无建树的破坏者。

当然,这个社会不能没有他们的存在,像鲁迅、柏杨、李敖还是需要的,但他们的作用相当于红灯的作用,社会需要更多的绿灯才是。

所以,赵汀阳的提醒是很重要的,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人,而不是做一个愤青那样的小丑。

会评价别人炒菜的人实在太多,大厨太少,这是现在这个社会的悲哀,应该鼓励人们尝试,而不是冷嘲热讽。

‚真理必须是好的,真理必须负责任。

‛(P6)这似乎是中国知识分子
的命运,他们不能在象牙塔里冷眼旁观、‚高高挂起‛,在中国人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中,真与善是合为一体的。

所以,‚检讨中国‛(P6)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重构中国‛(P6)而不是解构中国。

赵汀阳还认为,中国并不宽容,宽容是西方的说法。

‚什么情况下才能说到‘宽容’?只有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非常反感某种事情而又出于某种信念决心容忍那种事情时,才是所谓的宽容,或者按照德里达的说法,是对不可宽容的东西的宽容才说得上是‘宽容’。

……宽容不是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中国的方法论,中国可以有宽容之心,但没有宽容之思。

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大度’而非‘宽容’。

大度是不讨厌他者,宽容则是讨厌他者但是忍着。

……中国的基本精神在于‘化’,并且关键是要以己化他而达到化他为己,这当然意味着要接受多样化,但这个‘多’却是由‘一’所容纳的。

‛(P13)
这里再次点出了一个重要区别:宽容和大度的区别。

当然,这两个词的意思是否如此并不重要,但是赵汀阳的比较解释很重要。

因为他认为西方人由于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所以有一种‚异教徒意识‛,因此就有了政治上的‚敌人假设‛或‚分裂的政治‛,这是帝国主义模式的缺陷,‚而中国的天下理论是一种‘化敌为友’理论,它主张的‘化’是要吸引人而非征服人,所谓‘礼不往教’原则。

‛(P33)
这里不打算深入赵汀阳的政治哲学世界。

我想起了曾仕强也曾经谈起这个问题,他认为西方人对事件的理解方式是‚解决‛
它,就像维特根斯坦曾经写了一部让世界惊叹的小书《逻辑哲学论》,他认为他已经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于是离开哲学界,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又重新回剑桥写《哲学研究》,部分否定了以前的观点。

可是中国人明白,解决问题是无止境的,一件事情的解决只会伴随着更多的问题,所以中国人用的就是‚化‛的手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这种‚和事佬‛的形象实在卑贱,在中国人看来,这才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所以,曾仕强主张在管理学中尽量要长远的眼光,用不言之教进行管理,而不是用解雇,或者像杰克〃韦尔奇那样的A、B、C 曲线(即那些被划入最差的10%的员工面临着离开公司的命运),其实这也是在现代企业中反对异教徒意识的一种努力。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这是老子在在《道德经〃五十四章》里的话,也是本文的主旨,赵汀阳认为这是最高明的博弈论思维,也是最好的知识论。

如何用这句话去治国、平天下,赵汀阳用《上篇:‚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和《下篇:‚天下‛概念与世界制度的哲学分析》加以论述。

虽然我非常佩服他用这句话放到了国际政治这个舞台上,但是由于我自己对政治哲学知之甚少,随着文章对政治问题的深入,我的兴趣也渐退,感觉没有导论部分精彩和带有普遍性,因此我不打算继续联想下去。

我又想起了一个人,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他是‚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法和教育思想的提出者,他深受老子的影响。

他曾经想过,假如政治家都能像会心团体治疗那样,开诚布公,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大家彼此交流,那么国际政治的很多冲突就会减少。

后来他成功地组织了一些国家政要(包括一两个小国的总统)、著名学者进行了一次‚以人为中心‛的对话,探讨国际政治问题。

这次会议虽然没有为国际政治冲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但是却使这些不可一世的牛人们说出了一些羞于启齿的话,并且使他们互相体谅,相互理解。

有人说罗杰斯是空想主义者,也许,罗杰斯只是理想主义者而已,赵汀阳也是,他们都试图用老子的思想来解决政治问题,即使现在不可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天方夜谭也有可能变成现实,因为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子,开始发现无为胜于有为的思想之真谛。

回顾历史,任何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人都是理想主义的。

理想主义是一种悲剧精神,只因为心中有理想,所以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孔子),为人类背起沉重的十字架(耶稣),像普罗米修斯那样为人类盗来火种(马克思),正如赵汀阳所说:‚重要的不在于理想不能实现,而在于理想是必要的标准,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尺子。

‛(P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