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 知识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名词解释1、被害妄想:(delusionof persecution) 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

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

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

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维被洞悉感(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 )又称内心被揭露。

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

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应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5、缄默症(mutism):由于言语运动区处于抑制状态,病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可用手示意。

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其机理是由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候群,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想症(primary delusion):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里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的病因:⑴遗传⑵心理社会因素①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

②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

③经济状况:差异性。

④文化背景⑤人际关系⑶人格特征: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①精神障碍的易感人格②分裂样人格③癔症样人格④偏执型人格⑤强迫型人格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精神病理学定义:研究精神症状(对症状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深入精神病人心灵的钥匙。

精神活动是通过外显行为(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的。

2、精神症状的判定判断精神活动是否属于正常范围:首先不能脱离现实谈症状,离开现实无症状可言。

其次可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3、精神症状的特点: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精神症状间的关系及鉴别当确定某精神症状存在时,应注意:⑴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如幻觉。

⑵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⑶注意各症状间的鉴别,如内脏幻觉与内感不适.⑷分析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绪论第一节概述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与精神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人格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4.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5.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 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 情感性精神障碍;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5 心理因素相关心理障碍;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概述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1、正常人思维特征?①目的性②连贯性③逻辑性④实践性2、思维迟缓:指思维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转换困难。

表现为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和反应迟缓。

多见于抑郁发作3、思维散漫和思维奔逸的区别?①思维散漫:指思维的连贯性障碍,即联想概念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表现为在交谈时,患者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交流困难。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智力发育障碍。

②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和转换加速。

患者说话的语速快,语量多,主题极易随境转移,也可有音联或意联,多见于躁狂发作。

4、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依存性和判断能力5、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①症状出现不受患者意志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令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往往会给多数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6、精神检查时注意事项?①仔细检查,确定精神症状是否存在②确定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③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症状,哪些症状是继发症状④注意类似症状之间的鉴别⑤探讨可能影响症状发生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7、神经系统的“犒赏”中枢: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中的被盖腹侧区(VTA)和伏隔核(NAc)8、谵妄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谵妄: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在短时间内产生并在一天内症状呈现波动变化的一组综合征,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1)病因:①易感因素:高龄、痴呆、严重的共病、抑郁、视听力受损、功能性残疾、物质滥用等;②诱因:严重的疼痛与感染、药物使用(镇静催眠、抗胆碱能)、外科手术、慢性疾病突然加重、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电解质紊乱、麻醉、骨折等。

(2)临床表现:急性精神病性反应,关键是意识障碍和注意障碍①意识障碍:节律性,昼轻夜重②定向障碍:时间、地点,严重时人物③感知觉障碍:感觉过敏、视幻觉丰富④学习或者记忆障碍:即刻记忆、尤近记忆显⑤睡眠-觉醒障碍:日间困顿、夜间激越、部分患者昼夜颠倒⑥情绪行为障碍:焦虑抑郁、易激惹、愤怒、欣快、情感淡漠、恐惧等9、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f's),是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人格、性格人格:惯常情绪和行为特征,相对稳定并可预估。

性格:是在气质(一个人出生时固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由个体活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常用精神障碍分类系统(1)DSM: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2)ICD:国际疾病分类(3)CC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如何判定精神活动是否病态(一般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①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②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健康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③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2、精神症状的特点:①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②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③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多伴有痛苦体验;⑤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3、知觉:是一事物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4、知觉障碍有:幻觉、错觉、感知综合障碍5、正常情况下,感知觉印象与外界客观事物一致两者区别: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知觉: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反应6、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可出现生理性的错觉。

7、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8、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知觉表象真幻觉假幻觉当时有无相关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有无无无映象的清晰、鲜明的程度和生动高低高高或中等当事人是否感到映象是自己意志的产物否是否否映象来源有无明确的定位有无有无10、内脏性幻觉与内感性不适区别:1①内脏性幻觉通常感觉有固定的部位与症状;②而内感性的不适没有固定的部位与症状。

11、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通过言语或文字来表达,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12、正常人的思维有以下特征:①目的性;②连贯性;③逻辑性;④实践性13、妄想: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在意识清晰状况下,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

精神病学知识点总结

精神病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精神病学 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 错觉
幻觉
妄想
超价观念 顺行性遗忘 假性痴呆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环性心境 躯体化
癔症
精神症状的特点
症状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我国精神障碍主要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4: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与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品行障碍、多动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概述——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起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
病前有一定素质和人格基础
症状表现:脑功能失调,情绪症状,强迫症状,疑病症状,躯体不适症状;无器质性基础,无精神病性症状
相当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
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病程多迁延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与诊断标准●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的具体表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惊恐发作的具体表现及鉴别诊断●广泛性焦虑的症状特点与治疗方法●强迫障碍的具体表现
●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特点
●分离性障碍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名词解说1、被害妄图: (delusionof persecution)是最常有的一种妄图。

病人深信某人或某个公司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诬陷,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恶运或死地。

如被追踪、被监督、被诋毁、被隔绝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图:(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涉观点)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没关的事物都以为与他有关。

常与被害妄图陪伴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想被洞悉感( 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又称内心被揭露。

患者以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他人知道了,可是经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必定能描绘清楚。

该症状对诊疗精神分裂症拥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 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忽然发生的激烈而短暂的感情迸发状态,经常伴有激动和损坏行为,过后不可以完好回想。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阻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阻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响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阻碍、精神分裂症等。

5、默然症 (mutism) :因为语言运动区处于克制状态,病人默然不语,也不回答以下问题,可用手表示。

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 withdrawal state ):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有受体后所出现的特别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是由于长久用药后,忽然停药惹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图症(primary delusion ):是忽然发生,内容不行理解,与既往经历、目前处境没关,也不是根源于其余异样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行逆,临床上以智能伤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阻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缓性心因性反响,是因为遇到异乎平常的威迫性、灾害性内心创伤,致使延缓出现和长久连续的精神阻碍。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

精神病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二、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一、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影响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分为:遗传、神经发育、环境、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体感异常)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

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2.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觉综合障碍。

▲感知觉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是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觉,但对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视物变形、空间知觉障碍、周围环境改变感、自身躯体结构的感觉障碍),常见于癫痫患者。

二、思维障碍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特征:①目的性②连贯性③逻辑性④实践性。

(一)思维形式障碍:①思维奔逸:观念飘忽,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随境转移、音联和意联。

见于躁狂症。

②思维迟缓: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

言语缓慢。

见于抑郁症。

③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沉默少语。

④思维散漫: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

答: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和/或易疲劳、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疑病、多种躯体不适感等,这些症状在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中常常混合存在,病程大多持续迁延。其共同特征为: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患者有相当的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CCMD3关于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如下:1.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2.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痛苦,促使其主动就医。
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②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3躁狂(三高一低)抑郁(三低一高)的临床表现
答:躁狂发作—典型临床症状(三高一低)。①情感高涨②思维奔逸③活动增多④躯体症状⑤其他症状。I、抑郁发作—典型临床症状(三低一高)。①情感低落。②思维迟缓。③意志活动减退。④躯体症状。⑤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强迫症状。⑥严重的自杀观念和行为。
4神经症的基本概念和共同特征诊断标准
简答题:
1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答:分11种,1、感知觉障碍;2思维障碍;3、注意障碍;4、记忆障碍;5、智能障碍;6、定向力;7、情感障碍;8、意志障碍;9、动作与行为障碍;10、意识障碍;11、自知力。

精神病学完整重点总结

精神病学完整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精神障碍: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2、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能调整自己以适应不良环境3、内感性不适:是体内难以言表,难以定位的不适感。

特点为部位不固定,描述单纯,伴有难以忍受的焦虑,不伴有其它幻觉,常为疑病观念的基础,多见于神经症。

4、幻觉:无相应的客观刺激存在而出现了虚假的感知体验称为幻觉。

若以类似映像的形式重现为真性幻觉,以类似表象的形式重现则为假性幻觉。

5、本体幻觉:即内脏幻觉,特点是部位清楚,产生于某一固定器官的异常感觉,描述较为复杂,不伴有难以忍受的焦虑情绪,常和多种幻觉共存,出现疑兵妄想等。

6、真性幻觉:又称完全性幻觉、知觉性幻觉。

系指患者体验为经由感官所感知到的实际不存在的、来源于客观空间、具有“真实”鲜明生动的幻觉。

患者坚信不移,伴有相应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反应。

可见于躯体疾病伴有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7、假性幻觉:又称概念性幻觉或伪幻觉。

其特点是幻觉出现于主观空间即脑内,是不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幻觉形象和声音不清晰,亦不生动。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超价观念:是多以某种事实为基础,无明显的歪曲,推理过程大体上合乎逻辑,因受强烈的情绪影响,对此事实作出片面、偏激、超乎寻常的判断,过分的评价自我,长期存在又缓慢发展的非强迫性质的意念。

9、感觉倒错: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与常人相反或不同性质的感受。

10、错构症:为“记忆的错觉”,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在具体时间、人物、地点上出现错误的回忆,且不易纠正,同时伴有相应情感反应,常将生活中的远事近移。

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如: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11、虚构症:为“记忆的幻觉”,以想象的、不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记忆的空白缺损。

多发生在严重记忆损害的基础上,即刻产生,内容可生动、荒诞,但连虚构的情节也会片刻即忘。

精神病学复习要点

精神病学复习要点

精神病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了解)精神病学概念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了解)精神障碍概念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3、(了解)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4、(选择)精神障碍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名解)幻觉定义幻觉是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构性知觉。

2、(简答)功能性幻觉与反射性幻觉定义及鉴别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共存(听音乐的时候听到怪声?听对方说话的时候还听到第三方的声音)反射性幻觉: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但涉及两个不同的感觉器官,即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个器官的幻觉。

(听到广播声音同时看到播音员的人像站在面前,背后一艘凉意,面前看见似人非人)3、(了解)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性症:看到的东西变大或变小,多见于癫痫空间感知综合障碍:距离、空间位置感知错误非真实感:周围视物和环境变得不真实,(多愁善感!)可见于抑郁发作、分离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4、(选择)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杂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5、(了解)病理性赘述:思维联想活动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

见于癫痫、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老年性痴呆6、(选择)语词新作与象征性思维的概念机鉴别语词新作:概念融合、浓缩和无关概念的拼凑。

(文字、符号、语言赋予特殊意义)象征性思维:概念转换,以无关具体代替抽象概念,(具体与抽象)两者都见于精神分裂症7、(掌握)妄想是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名解:1、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1、【选择题】我国现行的精神障碍标准:CCMD-3。

2、精神障碍按疾病症状严重性的金字塔排列方式分主次,从顶到底为: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

如果符合等级较高的标准,就不要诊断等级较低的障碍了。

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相应的临床表现。

2)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社会功能、社会交往等。

3)病程标准:出现或持续相应障碍的时间。

4)排除标准:排除与之特点相类似的疾病。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简述1、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属于病态范围?答:一般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活动是否具有明显改变;(2)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活动相比较,是否具有明显差别,某种精神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3)是否与现实环境相符,即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2、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志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令其消失;(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名解一、感知觉障碍感觉是大脑对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气味等。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大脑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进行整合,并结合以往经验而形成的整体印象。

(一)感觉障碍1、感觉减退:对刺激的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高,表现为对外界强烈的刺激产生轻微的感觉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为感觉缺失)。

2、感觉过敏:对刺激的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表现为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产生强烈的感觉体验,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轻柔的音乐特别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

精神病学期末复习资料

精神病学期末复习资料

精神病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的原因、发展和治疗的学科。

精神病学的学习和研究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复习和总结精神病学的知识点,这里提供了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1. 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要点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要点包括: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精神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

对于精神病学的学习,首先需要了解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分类体系,并且了解有关的诊断标准。

其次,需要了解常见的精神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

最后,需要掌握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2. 精神病学中的主要疾病分类精神病学中的主要疾病分类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躁郁症、抑郁症等。

对于不同的疾病分类,需要了解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3. 精神病学中的常用药物精神病学中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抗癫痫药等。

了解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对于治疗精神疾病有帮助。

但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不能单纯依赖药物,还要结合心理治疗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治疗。

4. 精神病学的治疗方法精神病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电疗等。

对于不同的精神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且需要结合心理治疗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疗。

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方面,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出现药物依赖和不良反应等问题。

5. 精神病学的预防和康复精神病学的预防和康复也非常重要。

对于精神疾病的预防,主要是控制生活环境和心理卫生等方面,避免精神疾病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避免出现复发和加重等情况。

总之,精神病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想要复习和掌握精神病学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要点、疾病分类、常用药物、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对于精神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及预防和治疗的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3、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4、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加。

5、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6、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及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7、自知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的判断能力。

8、错觉:对客观事实歪曲的知觉。

9、幻觉:没有客观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产生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10、妄想: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

11、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

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

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12、关系妄想:(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

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13、原发性妄想症: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14、意识: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15、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16、思维被洞悉感:又称内心被揭露。

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

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17、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依据。

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的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没有逻辑推理错误。

18、定向力:是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研究各种神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 健康: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残缺,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

第二章精神疾病病因学分类与诊断1. 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临床资料的积累,Griesinger于1884年指出了精神病是由于脑病变所致,精神病学从此进入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阶段,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

他以临床观察为基础,以病因学为根据,提出了临床分类学原则。

2. 1951年出版了粟宗华著的《精神病学概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精神病学著作。

精神病学病因(与疾病有关的各种致病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素质因素、性别和发病年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1.感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所产生的最简单的感受,它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2.知觉: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得到整体的映像。

3.感觉过敏:对体内外刺激的感受性增高。

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轻声的关门声感到震耳,普通的气味感到异常浓烈刺鼻,躯体上轻微不适感到异常难忍。

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感染后的虚弱状态等。

4.感觉减退: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降低。

如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只有轻微的感觉。

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感觉消失)。

感觉减退和消失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

多见于疲劳瞌睡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以及癔症和催眠状态。

5.感觉倒错: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与常人相反或不同性质的感受。

如对凉的刺激反而产生热感。

多见于癔症。

6.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难以忍受的、异样的感觉,难以言表、难以定位的不适感。

7.错觉:是对外界真实刺激的错误感知。

8.幻觉:无相应的客观刺激存在而出现了虚假的感知体验。

精神病学知识点

精神病学知识点

精神病学知识点1、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的损害。

精神障碍包括:重性精神障碍、轻性精神障碍。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感染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1、应激2、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的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条理化的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

国内临床常用的三个分类诊断标准ICD-10:国际疾病分类DSM-Ⅳ: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17类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10类DSM-Ⅳ系统精神障碍分类类别如下: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4.与成瘾物质使用有关的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6.心境障碍7.焦虑障碍8.躯体形式障碍9.做作性障碍10.分离性障碍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精神检查面谈检查的目的:1、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2、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病人;3、了解病人所处的环境;4、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5、向病人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一、面谈检查的步骤:1、开始:(1)不受干扰的环境:(2)落座:(3)自我介绍2、深入:(1)以开放性交谈为主:(2)主导谈话:(3)非言语性交谈3、结束病史采集重点:现病史(5)1、发病条件和原因:2、起病急缓及早期症状:3、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4、病时的一般情况:5、既往与之有关的诊断、治疗用药及疗效详情。

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为精神症状。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1、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2、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指什么,有什么特点3、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鉴别4、躁狂症病人睡眠不好时,有什么特点(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睡眠时间减少……)5、躁狂和抑郁发作,至少要几次循环(没听清……)6、癔症与什么有关7、恐惧症怎么治疗8、什么是被广播,思维散漫,关系妄想9、自杀最多的疾病是什么10、什么是思维奔逸,思维散漫,11、思维赘述与思维虚构有什么不一样12、重度智力发育迟滞是多少分,轻度多少分13、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有哪些14、错觉在神马情况下产生15、思维贫乏主要诊断为什么16、烦躁、幻觉、心悸心慌情绪紧张,运动不安带有什么特点17、精神疾病产生的病因有哪些18、精神医学的分支科学有哪些19、什么是精分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20、什么是自知力,发育迟滞,应激障碍,思维中断,思维奔逸21、抑郁症的特点22、躁狂症的特点以及诊断标准23、抗精神病药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24、神经症有什么共同特点25、精神分裂症分为哪些型,有哪些症状,选用哪些药物治疗26、心身疾病的概念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些27、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28、神马是空间感知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29、情绪低落,强制性哭笑,情感倒错常见于哪些疾病30、情感性障碍的临床表现31、恐惧症常见的原因有哪些32、焦虑障碍有哪些症状特点33、哪些是精神分裂症有诊断价值的症状34、什么叫做痴呆综合征,超价观念,综合道教认知疗法?(目前没整明白是什么,音译过来的)35、什么叫做心理治疗,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幻觉,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木僵,记忆障碍,错构,虚构,同样痴呆,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思维破裂,妄想,刻板语言,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七情,六淫,等级诊断,五神脏,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急性应激相关障碍,防御机制,36、什么叫酒精中毒,慢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37、什么叫抑郁症的生物学症状,被控制感,错觉,幻觉,似曾相识,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迟滞,思维贫乏,易激惹,儿童品行障碍38、什么叫木僵,以及木僵的分类39、什么叫意志增强,意志减弱,儿童孤独症,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自我意识障碍40、什么叫精神发育迟滞41、脑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42、什么叫做躯体化障碍,定向障碍,恶性症状群,电休克治疗,情感协调障碍43、什么叫等级诊断,痴呆综合症,谵妄大家好好复习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残缺,而应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

3、精神病学发展概况①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医学奠基人,精神病学之父,提出精神病的体液病理学说。

②法国,比奈尔:将“疯人院”变成医院,为精神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德国,克雷丕林:现代精神病学医学模式的奠基人,提出了临床分类学原则。

4、心身疾病即心理生理疾病,是一组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它具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所致的临床症状,心理社会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精神疾病病因学分类与诊断1、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1)内涵标准①症状学指标:最基本的指标,有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之分。

②病情严重程度指标③功能损害指标④病期指标⑤特定亚型指标⑥病因学指标(2)排除标准2、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①国际分类:ICD-10②美国分类:DSM-Ⅳ③中国分类:CCMD-3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1、评价精神症状①横向比较:与他人比较②纵向比较:与自身比较③当事人社会适应能力是否良好2、常见精神症状①感知障碍②思维障碍③注意障碍④记忆障碍⑤智能障碍⑥自知力障碍⑦情感障碍⑧意志障碍⑨行为障碍⑩意识障碍3、感知障碍感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产生的最简单的感受,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得到整体的映象。

(1)感觉障碍①感觉过敏②感觉减退③感觉倒错④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难以言表、难以定位的不适感,部位不固定、描述单纯。

(2)知觉障碍①错觉:对外界真实刺激的错误感知。

②幻觉:无相应的客观刺激存在而出现了虚假的感知体验。

听幻觉是临床最常见的幻觉,分为:a言语性幻听b评论性幻听c命令性幻听4、思维障碍正常思维活动的特征:①目的性②连贯性③逻辑性(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和量的增加。

特点:①快;②多;③高;④变。

(2)思维内容障碍①强迫观念:反复、持续出现的想法、冲动、想象等,明知不对、不必要、不合理,但难以摆脱与克服。

特点:伴有主观的被迫感、痛苦感、抵抗。

也是与妄想鉴别的要点。

强迫思维:反复、持续地出现一些想法。

②超价观念③妄想:是一种意识清醒时,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特点:a无事实根据;b与患者文化水平、社会背景不相符;c坚信不疑,难以纠正;d个体独有的和自我卷入的。

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妄想。

5、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识、回忆6、遗忘症局限于某一件事或某一时期内经历的遗忘,即回忆空白,不是记忆普遍性减弱。

①顺行性遗忘:回忆不起来疾病发生后一段时间内经历的事件。

②逆行性遗忘:回忆不起来疾病发生前一段时间内经历的事件。

③进行性遗忘:再识和回忆困难,大脑弥漫性损害引起的全面性痴呆和全面性遗忘,同时呈现日趋加重的倾向。

7、虚构症为记忆的幻觉,是以想象的、不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记忆的空白缺损。

多发生在严重记忆损害的基础上,即刻产生,内容生动、荒诞,但连虚构的情节也会片刻遗忘。

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8、自知力广义: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态度。

狭义:某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患者对其所患疾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自知力的丧失是诊断精神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自知力也是判断精神障碍患者好转程度极其重要的标志。

评定自知力的三个维度:①对疾病的认识②对精神病理性体验的正确分辨和描述③对治疗的依从性9、意志意志的特征在于克服阻力:①自我克制②克服外部阻力③选择能力10、紧张性木僵意识清晰,木僵解除后能够回忆当时的状况。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少动或完全不动,严重者出现含涎、大小便潴留。

蜡样屈曲:紧张性木僵的极端形式,表现为肢体如同泥蜡般任人摆布。

患者清楚地知道却不能抗拒。

11、周围意识障碍定向力:时间、地点、人物、自我定向能力。

(1)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①昏迷②昏睡状态③混沌状态④嗜睡状态(2)意识范围改变为主①朦胧状态②漫游自动症(3)意识内容改变为主①谵妄②精神错乱状态12、精神疾病常见综合征(1)紧张综合征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一组症状,最突出表现为患者全身肌张力增高。

包括紧张性木僵、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

紧张性木僵常有违拗症、刻板言语和动作、模仿言语和动作、蜡样屈曲等症状。

多发生于意识清醒状态。

(2)遗忘综合征临床特点:识记能力障碍,时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顺行性或逆行性遗忘。

(3)恶性综合征以急骤、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木僵缄默及多种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许多精神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均可引起,死亡率较高、预后不良。

一般急性起病,通常发生在开始用药的1~2周内,大多数在48h内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以发热、强直、震颤、自主神经症状最具特征性。

急性肾衰竭、血栓塞、肺栓塞、继发感染、DIC等并发症为致死的主要原因。

硝苯呋海因、溴隐亭为该病特效药。

第五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谵妄概念:一组表现为急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急性起病、病程短暂、发挥迅速,又称急性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征:①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变化大,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可有1~3天前驱期。

②意识障碍昼轻夜重。

③定向障碍为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严重者出现人物定向障碍。

④记忆障碍以即刻、近记忆最明显。

⑤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可表现为白天嗜睡而晚上活跃。

⑥感知障碍尤其常见,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幻觉。

对声光特别敏感,多为视错觉、视幻觉。

2、痴呆概念: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临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又称慢性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征:①缓慢隐匿,记忆减退为常见症状。

早期近记忆受损,最后远记忆也受损。

②常伴有语言障碍,早期语言表达仍正常,最后完全失语。

③可出现人格改变,常表现为兴趣减少、主动性差、情感淡漠、社会性退缩,也可表现为脱抑制行为,如冲动、幼稚行为等。

④情绪症状包括抑郁、焦躁不安、兴奋、欣快等。

⑤社会功能受损,工作不能完成,晚期生活不能自理、运动功能逐渐丧失。

3、遗忘综合征概念: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是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意识障碍、无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一种器质性精神障碍。

临床特征:①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记忆障碍,特别是近记忆障碍,但患者注意力和即刻回忆正常。

②错构、虚构较常见。

③其他认知功能和技能相对保持较好。

第九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1、精神分裂症概念:病因未明。

多在青壮年起病,临床上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

患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

2、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生化假说:①多巴胺能假说②5-羟色胺假说③谷氨酸假说3、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①思维联想障碍:最具特征性的症状②情感障碍③意志行为障碍④感知觉障碍⑤妄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4、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1)偏执型①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以幻听较多见,是最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类型。

②起病年龄较晚,以青壮年、中年为主。

③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有不断泛化趋势。

④可伴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

⑤情感、行为常受幻觉和妄想支配。

⑥病程发展缓慢,精神衰退不明显,预后相对较好。

(2)青春型①较多见。

多发于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

②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离奇、难以理解,思维破裂,情感喜怒无常,行为幼稚、愚蠢、零乱。

③以“三乱”、“两症”和一过性为特征:a三乱:思维破裂、情感到措、意向倒错b两症:行为怪异症状、色情症状c一过性:一过性幻觉妄想(3)紧张型①大多起病于青壮年时期,起病较急。

②病程多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

③患者可出现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刻板言语和动作等紧张症状。

④有时从木僵状态突然转变冲动状态,一般数小时后缓解,或回复进入木僵状态。

⑤有可能自动缓解,治疗效果较好。

(4)单纯型①少见。

常在青少年时期起病,起病隐匿、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

②表现为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等日益加重。

③临床症状主要为逐渐发展的人格衰退。

④一般无幻觉和妄想,以阴性症状为主。

⑤早期症状不典型,常不被人注意。

⑥自动缓解者少,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5、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①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者自知力不完整,情感反应不强烈,治疗要求不迫切;神经衰弱患者自知力完整,情感反应强烈,治疗要求迫切。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思维离奇、情感迟钝、兴趣减退,而神经衰弱患者则没有。

②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木僵患者,不管如何均无情感反应,患者情感淡漠,有时还伴有违拗;抑郁性木僵患者在医生的耐心询问下,回答简短但切题,即使不能回答,其眼神和表情仍可与医生进行感情交流。

精神分裂症的自杀特征是计划不周、隐蔽性差,成功率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特征是计划性强,隐蔽性好,成功率高。

③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兴奋躁动,但不伴有情感高涨,情感变化与思维内容和环境不相配合,动作较单调刻板;躁狂症患者情感活跃、生动、有感染力,情感变化与思维内容和环境相配合,洞察发应较敏捷。

④反应性精神障碍精神因素促发的精神分裂症,疾病早期思维与情感障碍均可带有浓厚的反应色彩,但随病情的发展,妄想离精神因素越来越远,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不暴露内心体验;而反应性精神障碍妄想内容围绕精神因素,情感反应强烈而鲜明,能主动叙述其内心体验。

第十章心境障碍1、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常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或原发的症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

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有复发倾向,预后一般良好,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2、心境障碍发病机制的神经生化因素①NE假说②5-HT假说③DA假说④GABA假说3、心境障碍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一)躁狂发作①情绪高涨②思维奔逸③动作行为增多(二)抑郁发作①情绪低落②思维迟缓、消极③意志活动减退(三)双向障碍①反复(≥2次)出现心境的明显改变。

②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可同时出现或相互转换,发作间歇期通常能完全缓解。

(四)环性心境障碍①轻性的双向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与低落,程度较轻,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的诊断标准。

②间歇期正常,主要特征为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五)心境恶劣障碍①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有焦虑、躯体不适、睡眠障碍。

②患者有求治要求,无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影响。

③抑郁常持续>2年,无长时间的完全缓解,或缓解≤2个月。

(六)儿童、少年抑郁①表现为学校学校恐怖、逃学、出走、孤独、对周围不感兴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