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制度1.doc

合集下载

生产三级计划管理制度

生产三级计划管理制度

生产三级计划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提高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单位。

三、基本原则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加强管理,全面认真贯彻执行;2. 严格执行计划管理,坚持不懈地按照计划要求进行工作,确保任务按时完成;3. 完善制度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4. 实行科学化管理,依靠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5.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业务水平;6. 开展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发生生产事故。

四、三级计划管理制度1. 三级计划管理制度的内容(1) 三级计划管理制度包括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三个层级。

(2) 年度计划是根据公司的经营计划、市场需求、产品需求及生产能力等因素,确定全年生产目标和生产计划。

(3) 月度计划是按照年度计划制定的,具体明确每个月的生产任务,包括产量、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4) 周计划是根据月度计划制定的,明确每个星期的生产任务和工作安排。

2. 三级计划管理的流程(1) 制定年度计划① 应当对前一年度的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新的生产目标和生产计划。

② 应当结合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种类和数量,制定产量计划。

③ 应当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保证生产目标的实现。

④ 应当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和生产指标。

(2) 制定月度计划① 应当根据年度计划和市场需求,制定每个月的生产任务和完成情况。

② 应当具体明确各个生产环节的责任人和工作进度。

(3) 制定周计划① 应当根据月度计划,制定每个星期的生产任务和工作安排。

② 应当具体明确各个工段的生产任务和工作要求。

3. 三级计划管理的责任(1) 生产负责人应当对本级别的计划进行具体落实和监督。

(2) 每个部门主管应当对自己所管辖的工作进行具体把控和实施。

(3) 每个操作人员应当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实施。

4. 三级计划管理的评估(1) 对于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应当进行定期评估。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达到企业盈利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设置与实施。

二、生产计划编制1. 生产计划的制定需参考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库存水平等因素,由销售部门提供相关数据与信息。

2. 生产计划应设定合理的生产目标,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 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任务的时间要求,考虑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要求。

三、生产计划下达1. 生产计划下达应通过正式文件形式进行,明确生产任务的内容、数量、交付时间等关键信息。

2. 生产计划下达应包括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与权利,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渠道。

3. 生产计划下达后,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四、生产计划执行1. 生产计划的执行分为准备阶段和生产阶段两个环节。

2. 准备阶段包括:调配生产资源,编制生产工艺流程,制定生产标准,制定生产进度等。

3. 生产阶段包括:生产任务分解,生产进度监控,产品质量检验,异常处理等。

4. 在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五、生产计划评估与调整1. 定期对已执行的生产计划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2. 生产计划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情况,及时率等。

3. 根据生产计划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推进。

六、生产计划管理的配套措施1. 建立健全生产资料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工艺文件、生产标准、工装夹具等的管理与维护。

2. 建立完善的生产数据统计与分析体系,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掌握。

3. 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协调,确保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

七、生产计划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 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

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前言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按步骤、按质量完成,特制定本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制度目的1.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计划有序推进。

2.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实现公司资源优化配置。

3. 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4. 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及员工。

四、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工作计划制定1.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职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2. 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目标:明确本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

(2)工作重点:针对年度工作目标,确定本部门工作重点。

(3)工作措施:为实现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

(4)时间安排:明确各项工作措施的实施时间。

3. 各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报送至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经审核批准后,正式实施。

(二)工作计划执行1.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本部门员工按计划执行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部门会议,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各部门员工应按计划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工作质量。

(三)工作计划监控1.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2. 监控方式:(1)定期检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定期对各部门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2)现场巡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可对各部门进行现场巡查,了解工作现场情况。

(3)员工反馈:鼓励员工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监控结果:(1)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先进,批评后进。

(3)对工作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四)工作计划调整1.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四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四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四篇)2023年生产规划治理制度一1、为了更好的满意客户交货期,提高交货期;2、提高规划的执行力,严厉规划指令;3、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库存;4、削减因生产规划不周详对生产整个流程的顺畅产生不良影响和损失;5、跟踪生产进度,协调生产各环节的特别,对生产特别状况进展准时合理的生产调度;6、收集和汇总生产信息,统计数据,统筹生产订单的运作,使信息更加准时、数据更加集中及精确;7、使公司资源充分利用,以制造更多的价值;一)、部门职责:1、规划:按各部门产能对业务订单交期进展合理的规划,并依据订单的交货期和各部门生产精况,合理编排生产规划指令;制定中长期生产规划和产能缺乏时的外协生产规划;2、跟踪:对生产部门的生产进度进展跟踪,对协调和调度的日常事务进展检查和跟踪;3、协调、调度:在跟踪过程中发觉生产消失特别对交货期会有肯定的影响的状况下,准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特别组织协调,并准时对权限内的进展调度,权限外的上报调度建议;4、反应:准时将无法协调解决的特别反应给上一级领导帮助解决;对交货期因特别无法交货的信息准时反应给业务员;5、考核:检查生产规划执行状况,并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部门按制度进展日常考核;执行各各种生产考核制度;6、现场检查:帮助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现场工作进展监视、检查及考核;7、物流掌握:负责公司叉车日常工作的治理,对使用叉车搬运的物流进度负责;二)、权限:1、对各车间下达生产规划指令,各部门必需严格按生产规划执行;2、检查生产规划执行状况,并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部门按相关制度进展考核;3、直接与业务对接,对订单的因交期投诉进展处理和协调;4、由于各车间订单量的不同,对生产人员的调动有建议权,并跟踪落实状况;5、对各车间治理在生产规划方面有日常考核和每月绩效考核的20~40%的权力;三)、各车间必需围绕生产规划部发出的生产规划调度指令组织生产;四)、准时交货是生产规划部的最终目标;1、日常业务:业务员副总经理生产规划部评审交货期业务员2、样板:业务员副总经理样板车间生产规划部评审交货期业务员3、订单交期由各车间主管依据各车间自身状况仔细进展评估后签署交货期,各车间主任对订单交货期负第一责任,生产规划部负其次责任;4、各车间经评审后需要补充相关模具、工装夹具的,写书面申购单到生产经理审批前方可进展选购;5、样板车间在生产完毕后,相关生产工艺人员依据试产时留下的工艺记录及相关模具、工装夹具、刀具等,在一周内下转到生产车间和编写《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以便生产规划部门在下批量生产规划时,有《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作为生产参考的依据;6、《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要简洁、有效,对同类型的产品若各车间和工艺人员均认为无需制作《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可以在交付样品《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时注明同xxx产品生产工艺一样即可,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前方为有效;7、新产品试产和批产,生产规划部在安排生产规划时必需同时将《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下到达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进展产前培训,无《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必需写清晰产品质量标准具体要求;8、涉及到产品需要外协生产的,由生产部门或生产车间、生产规划部门、选购部门共同协商,各车间填写《发外加工通知单》,上报副总经理审批后,由选购部门评审交货期,生产规划部门负责跟踪外协生产进度及协调品质部门对品质进展监控;9、业务员回签客户交货期时,请关注生产规划部门的排产期限,在接到生产部门确认的交货期后,若客户不认同该交货期,请在24小时内反应生产规划部门协调解决,若仍无法解决的上报生产经理或副总经理协调解决否则做默认处理。

计划管理制度

计划管理制度

计划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一、引言计划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内部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的计划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一个好的计划管理制度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将从计划的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四个方面探讨计划管理制度。

二、计划的编制计划的编制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现状,制定有效的计划以实现目标。

编制计划应该明确目标,具体可行,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并考虑风险因素。

首先,应该明确目标,确保每个计划都能够对组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计划的具体可行性要得到保证,每个计划都需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分配。

最后,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计划的执行计划的执行是计划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执行计划需要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并监督执行情况。

责任明确是保证计划顺利执行的前提,每个执行者都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并按时完成。

沟通机制的建立可以确保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流畅,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馈机制可以有针对性地汇总和分析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四、计划的监控计划的监控是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和评估,以及对计划目标的实施过程中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监控计划应着眼于成果,对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把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监控计划可以通过建立关键绩效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报告等方式进行。

此外,通过采集和比较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的差异,从而发现偏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和调整。

五、计划的调整计划的调整是针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问题进行的修正和调整。

计划的调整需要确保目标的连续性,调整的方法应该灵活、及时,合理分配资源以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在调整计划时,应该重新评估目标和现状,制定新的具体可行的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修正。

(课程计划)管理制度

(课程计划)管理制度

(课程计划)管理制度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而课程计划是教育的基础。

课程计划管理制度是对教育工作的有效管理和规范,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对课程计划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课程计划管理制度》,以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对课程计划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三、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课程计划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规律,科学编制,充分体现社会需求。

2. 灵活性原则:课程计划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实用性原则:课程计划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保持紧密联系,使课程内容能够有条理、有序的展开。

4. 整合性原则:课程计划要整合国家、地区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五、管理责任1. 学校教务处负责校内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监管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课程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和创新理念,确保课程计划的科学性、灵活性、实用性和整合性。

3. 学科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与完善工作,保证课程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

4. 学生要按时按量完成教学计划的学习任务,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并对课程计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课程计划的执行1. 学校教务处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制定本校的课程计划,经有关领导审核批准后,下发各教研组,并将课程计划送达学生。

2. 教师要结合本部门教学特点,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认真备课,保证教学效果。

3. 学生要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七、课程计划的监督与评估1. 学校教务处要建立课程计划的监督评估制度,对教师教学实施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

2. 学校教务处要邀请专家学者对学校课程计划进行评估,及时修订与更新,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3. 学校教育评估机构要对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与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引言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制定、执行和监控计划,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其目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本文旨在介绍计划管理制度的意义、实施步骤以及如何进行考核。

二、计划管理制度的意义制定计划管理制度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提高效率,实现目标。

通过制定明确的计划,企业可以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目标,并通过实施计划来达到这些目标。

2.管理风险,防范危机。

在计划管理中,企业考虑了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这有助于企业预防危机并减少损失。

3.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通过计划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资源,优化流程,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

三、计划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制定计划。

企业应该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列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任务,确定责任和时间表。

对于大型项目,还需要进行分阶段计划,确保实施顺利。

2.实施计划。

一旦制定了计划,企业就应该开始执行。

每个部门和个人都需要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监控和评估。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定期监控进度,评估实施效果。

如果发现偏差,应该及时调整计划,确保能够按时实现目标。

4.持续改进。

企业应该总结计划实施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计划管理制度,提高效率和效益。

四、计划管理制度的考核办法为了确保计划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考核指标:1.目标完成率。

考核部门和个人是否按时完成计划中的任务,并且达成预期目标。

2.进度控制。

考核项目的实施进度是否符合计划,如果有偏差,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3.资源协调。

考核部门和个人是否合理协调资源,确保计划的资源使用得到优化。

4.问题解决。

考核部门和个人遇到问题时是否能够及时解决,并能对类似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效率提升。

考核部门和个人是否能够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发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机会,并能够优化流程和方法。

加强工作计划管理制度

加强工作计划管理制度

一、引言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实现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现就加强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提出以下方案。

二、工作计划管理制度的目的1. 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2. 规范工作流程,减少工作失误和重复劳动。

3. 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促进团队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5.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工作计划管理制度的内容1. 制定工作计划(1)明确工作目标: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部门职责,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与战略目标相一致。

(2)细化工作内容:将工作计划分解为具体任务,明确任务目标、完成时间、责任人等。

(3)制定实施措施:针对每个任务,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2. 实施工作计划(1)跟踪进度: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对工作进度进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沟通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

(3)考核评价:根据工作计划,对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3. 调整工作计划(1)定期评估: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调整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优化流程: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四、工作计划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工作计划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

2. 加强对工作计划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3. 定期组织工作计划培训,提高员工对工作计划的认识和执行力。

4. 建立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和问题。

5. 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奖优罚劣,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6.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确保工作计划与上级要求相一致。

五、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实施步骤1. 组织制定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制度内容和要求。

生产计划 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 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一、前言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为了加强对生产计划的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明确生产计划编制、执行、考核、调整等工作的具体要求。

二、生产计划编制1. 根据销售计划、库存情况和生产能力等,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资源、生产工艺等实际情况制定,保障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生产计划编制应扎实可行,不得凭空制定,必须有依据和可行性分析。

3. 生产计划编制应充分考虑原材料供应、设备状况、人力资源、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因素,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4. 生产计划编制应进行多次修改和论证,避免出现大的瑕疵,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三、生产计划执行1. 生产计划应由生产管理部门在制定部门内具体落实,建立相应的执行计划,并组织实施。

2. 生产计划执行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 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必须按计划进行生产。

4.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需要更改计划,必须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四、生产计划考核1. 生产计划执行的考核主要评价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包括计划完成率、计划落实是否符合计划要求等指标。

2. 生产计划考核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评价计划的执行情况。

3. 对于生产计划执行不达标的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与警告,并及时进行整改。

4. 定期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进生产计划。

五、生产计划调整1. 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状态等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计划变更,此时应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2. 生产计划调整需经过充分论证和部门负责人的批准,确保调整后的计划仍然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3. 生产计划调整后,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确保各部门对调整后的计划有明确的了解和落实。

计划生产管理制度

计划生产管理制度

计划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规范生产管理,制定本计划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调度等方面。

第三条生产部门应严格遵守本制度,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二章生产计划制定第四条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定期制定和调整。

第五条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设备的安排等内容。

第六条生产计划由生产部门负责制定,经生产主管审核后送到相关部门执行。

第七条我司生产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实际生产情况同步更新。

第三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八条在生产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保证产品质量。

第九条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进行处理。

第十条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由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宣传。

第十一条生产设备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第四章生产调度第十二条生产调度由生产部门负责,根据生产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第十三条生产调度应考虑生产设备利用率、人力资源等因素。

第十四条生产调度应根据生产进度和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公司领导对生产计划和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六条生产部门定期对生产计划和生产过程进行自查,做好记录和总结。

第十七条生产部门接受公司内部审计和监督部门的监督,确保制度的执行。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法规和纪律处分。

第十九条严重违规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生产部门。

以上为我司计划生产管理制度,烦请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确保生产有序进行。

计划管理制度(6篇)

计划管理制度(6篇)

计划管理制度1.0目的为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地调度配置公司资源,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员工工作评价的可操作性,特制订本制度。

2.0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所有员工(包含试用期员工)。

3.0计划分类3.1从时间维度上分为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3.2从管理层级上分为公司计划、部门计划和个人计划。

4.0计划编制原则计划编制时要系统思考、统筹安排,做到目标清楚、责任清晰、要求明确、搭接顺畅,需遵循smart原则,具体要求如下:4.1计划编制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4.2计划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计划指标的数据要明确;4.3计划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4.4计划指标要和其他指标具有关联性;4.5注重完成计划指标的时间性和时效性。

5.0职责与权限5.1总经理:审核审批公司整体计划,并对公司整体计划和分管副总计划进行考核;5.2行政副总:规范计划的编制与管理,____计划考核工作,负责公司整体计划的编制与考核,负责公司员工考核和部门考核的逻辑关系顺畅;5.3企管部:是公司计划管理的____和执行部门,参与公司年度计划的编制、分解与考核,对每月工作计划进行跟进、监督,对结果进行跟踪与反馈;5.4各分管副总:分解公司年度计划指标,负责分管业务的计划执行和落地,结合分管部门和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编制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并对分管部门或人员进行考核;5.5部门负责人:分解本部门年度和月度计划指标,结合部门工作,编制部门月度计划和年度计划,同时监督下属是否按其计划开展工作,并对下属的计划进行考核;5.6全体员工。

分解部门下达的年度和月度计划指标,结合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编制个人月度和年度计划。

____年度计划编制流程____公司年度计划编制6.2部门年度计划编制____个人年度计划编制各员工依据部门整体目标,结合自己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编制个人年度工作计划,并于每年____月____日之前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副总审批,企管部备案。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调整、监控等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生产计划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四条生产计划的制定应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能力评估、物料供应情况等因素,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要求等内容,确保生产计划的具体、明确。

第六条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各生产单元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执行
第七条生产部门应按照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组织生产,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八条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符合计划要求。

第四章生产计划的调整与监控
第九条生产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等相适应。

第十条生产部门应建立生产进度监控机制,对生产进度进行实时跟踪,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第五章生产计划的信息管理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管理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生产计划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生产计划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生产计划制定、执行、调整、监控等功能,确保生产计划管理的全面、实时。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生产部。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计划管理制度

计划管理制度

计划管理制度
是指公司或组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顺利进行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包括了计划编制、执行、监控和总结等环节,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计划管理制度的要点:
1. 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里程碑,并与团队成员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和确认。

2. 计划编制:根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并分配资源和责任。

3. 项目执行:按照计划进行项目实施,包括各项工作的分工、任务分配、进度控制等。

4. 监控与评估:对项目进展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同时,定期进行项目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类似的项目提供参考。

5. 沟通与协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团队成员之间和相关利益方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协作。

6. 变更管理:对于计划中的变更需求,进行评估和批准,并及时更新计划。

7. 风险管理:识别项目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项目不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

8. 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项目文档管理系统,包括项目计划、报告、会议纪要等,以便项目进展的跟踪和回顾。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计划管理制度的要点,具体制度可以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计划科管理制度

计划科管理制度

计划科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和改进我国计划科管理工作,规范计划科管理行为,提高计划科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计划科管理的基本原则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县级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科管理的有关规定;2. 科学、合理地统筹规划各项事业和资源,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和稳定;3.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计划科管理的职责1. 负责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和资源的统筹规划;2. 负责编制经济目标和政策,监测和评估指定的经济目标,提出政策建议;3. 负责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供决策参考;4. 负责编制和调整全市年度预算,监督资金使用情况;5. 负责组织开展全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四、计划科管理的基本制度1. 规划制度(1)各级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制定并实施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各部门、各单位根据上级规划,制定本单位内部的发展规划,确保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3)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预算制度(1)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规划制定年度预算,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监督、调整。

(2)年度预算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市场需求,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3)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

3. 统计制度(1)全市统计工作由统计局负责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协助完成统计工作。

(2)制定并实施统计法规,规范统计行为,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3)定期发布全市统计数据,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统计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4. 监测评估制度(1)建立经济运行监测系统,监测全市经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2)对规划目标的实现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员工用工计划管理制度

员工用工计划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员工用工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司业务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三、用工计划编制1. 用工计划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员工权益。

(3)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

2. 用工计划编制程序(1)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业务需求,提出用工需求计划。

(2)人力资源部汇总各部门用工需求,结合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状况,编制年度用工计划。

(3)人力资源部将年度用工计划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4)经审批后的年度用工计划,作为各部门招聘、调配、辞退等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

四、招聘管理1. 招聘渠道(1)内部招聘:优先考虑公司内部员工晋升、调动等。

(2)外部招聘:通过招聘网站、校园招聘、猎头公司等渠道进行。

2. 招聘流程(1)发布招聘信息:明确招聘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

(2)简历筛选:对简历进行初步筛选,确定面试名单。

(3)面试:对候选人进行面试,了解其能力、素质等。

(4)背景调查:对拟录用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

(5)录用:根据面试和背景调查结果,确定录用名单。

五、调配管理1. 调配原则(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根据员工个人意愿和公司业务需求进行调配。

(3)注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2. 调配流程(1)提出调配申请:员工或部门提出调配申请。

(2)审批:人力资源部对调配申请进行审批。

(3)实施调配:根据审批结果,进行员工调配。

六、辞退管理1. 辞退原则(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员工权益。

(2)遵循公司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

(3)合理处理辞退事宜,减少对公司形象和员工关系的影响。

2. 辞退流程(1)提出辞退申请:员工或部门提出辞退申请。

(2)调查核实:人力资源部对辞退原因进行调查核实。

(3)审批:人力资源部将辞退申请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本6篇)完整版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本6篇)完整版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本6篇)完整版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一):本文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控制。

其目的在于理顺生产计划编制流程,明确生产计划编制职责及要求,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在受控状态下按时、按质完成。

生产计划的类型包括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车间/工段月度计划、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以及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

在职责方面,生产管理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

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车间、物资管理部、供应协作部按照要求编制相关计划。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审批工作。

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方面,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例如,公司年度计划由总经理组织经营部门、事业部、生产管理部、财务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年12月22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年度目标计划。

由生产管理部根据会议精神于12月25日前编制完成,经总经理审批于12月28日前下发执行。

公司年度计划主要依据上一年生产任务的完成状况、剩余未完合同订单状况、潜在的订单预测状况、生产产能状况及公司发展的总体要求等编制。

公司年度计划务必反映公司年度计划总产值目标、上下半年产值分布、产品大类(分离机械类、水电成套类、电力分包类、备品备件及其他等)产值分布等信息。

年度计划发放范围为董事长、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

类似地,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根据公司年度计划组织事业部、供应协作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半年/季度开始前一个月的28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个半年/季度生产目标计划。

公司半年/季度计划发放范围为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物资管理部门。

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编制,事业部会签,经总经理批准于前一个月的30日前下发执行。

最后,公司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生产管理部在每个月的21日之前,根据公司季度计划和当月生产任务完成状况,编制下个月的生产计划初稿,并送给各事业部审核确认。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是一种规范和管理生产计划的方案和程序。

它包括确定和制定生产计划的目标、确定生产计划的内容和规模、编制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计划、监控和调整生产计划等环节。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计划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实施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协调和调度生产资源,优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生产计划目标的确定: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计划的目标和指标,包括生产数量、交货期和成本等。

2. 生产计划的编制:根据销售订单、库存情况和生产能力等信息,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量、生产时间和所需材料等。

3. 生产计划的执行: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组织生产活动,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的实施。

4. 生产计划的监控和调整:定期对生产计划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计划中的问题和风险,做出必要的调整。

5. 生产计划的跟踪和汇报: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汇报,及时提供有关数据和信息,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工作规范,配备专职的计划管理人员,并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支持,以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控性。

同时,需要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计划管理能力,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力和响应能力。

计划执行管理制度

计划执行管理制度

计划执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内部计划执行管理,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

第三条企业所有员工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计划执行管理的流程第四条计划执行管理分为计划制定、计划执行和计划评估三个阶段。

第五条计划制定阶段由各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完成。

第六条计划执行阶段由各部门负责人分配具体任务,落实计划。

第七条计划评估阶段由各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第三章计划制定第八条计划制定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部门目标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第九条计划制定应考虑资源投入、时间安排、风险控制等因素。

第十条计划制定应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人、时间节点等关键要素。

第四章计划执行第十一条计划执行负责人应根据计划的具体要求,合理分配任务。

第十二条计划执行负责人应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十三条计划执行负责人应及时调整计划,处理突发事件,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五章计划评估第十四条计划评估应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第十五条计划评估应根据评估结果对已完成的计划进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计划执行提供参考。

第十六条计划评估应定期进行,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

第六章相关责任及奖惩措施第十七条对于未按计划执行的个人或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第十八条奖励措施包括表彰、奖金等形式。

第十九条惩罚措施包括扣减绩效奖金、警告、降职、开除等措施。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企业负责人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经企业领导小组审定后生效。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和修订权归企业所有。

以上是针对计划执行管理制度的一份详细规定,希望能够为企业内部的计划执行提供指导和规范,提高组织效率,实现良好运作和发展。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3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3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目的和基本原则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如下:1. 依据需求: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 确定责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责任人和责任制度,落实生产计划的执行责任。

3. 指导决策: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具备指导性和决策性,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4. 及时沟通:各部门之间要及时沟通,分享信息,保持沟通畅通,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二、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内容1. 生产计划的编制(1)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一年的生产计划。

确定年度目标和计划分解,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责任。

(2)月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制定每个月的生产计划。

明确产品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和生产周期。

(3)周计划和日计划的制定:根据月度计划,制定每周和每天的生产计划。

确保每天的生产任务得到及时安排和落实。

2. 生产计划的执行(1)生产任务的分解和下达:将生产计划按部门进行细化,并下达给相关负责人。

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和目标。

(2)资源协调和调配:根据生产计划,协调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资源的调配,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生产进度的监控和控制:各部门要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4)配合和支持:各部门之间要互相配合和支持,共同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3. 生产计划的评估和调整(1)定期评估:每月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分析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2)调整和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

三、生产计划管理的考核办法生产计划管理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生产计划效果的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管理制度1计划管理制度1.计划管理的目的计划管理是确立公司和部门目标并有效实施以达到目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它有助于统一组织和指导各单位、各岗位人员的管理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并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

2.计划管理的内容各部门根据公司的计划制定本部门的月度计划,并报综合管理部备案,综合管理部按下表汇总各部门的计划后报总经理审阅,总经理同意后将汇总后的计划发给每一3.计划制定的要素3.1基本要素:3.1.1 目标(目的):目标表明在计划期内需要完成的一组数字或者要达到的管理效果(目的)的定性描述。

3.1.2 组织:在计划中列示该计划的编制执行部门、协作部门和监督人,计划书一经批准后,执行部门要保证已批准计划送达所有协作部门。

3.1.3 计划方案的内容:包括计划书的实施方案细则、计划实施进度表及奖惩。

3.1.4 可能发生的资源支出:对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人、财、物、信息的支出做出安排和列示。

3.1.5 计划执行的检查及报告:计划应列示计划执行时由计划执行责任部门进行的阶段性自我检查的时间表,并规定向计划执行监督人报告执行情况的时间表。

3.1.6 计划的调整:计划书应列示根据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方案、目标调整的程序和时间。

3.2制定步骤公司各部门在计划编制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计划执行的监督部门(监督人)及其职责4.1每份计划书应列示执行的监督人。

监督人的职责是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

4.2监督人可针对某项具体计划通过授权的方式指定总负责人,总负责人职责如下:4.2.1牵头按照计划制定要素制定计划实施方案;4.2.2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布置任务并评审计划方案;4.2.3督导计划执行进度,及时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协调解决;4.2.4随时向监督人报告计划执行情况,并传达监督人相关指示;4.2.5负责计划完成后的执行情况总结,并进行相应的奖惩处理。

4.3计划执行部门应遵照计划进度的时间要求向总负责人报告。

5.计划的评价在计划执行结束以后20天以内,计划执行部门须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编定书面总结报告,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点和改进意见提出设想,报告书应送到计划监督人处备案。

6.考核本制度执行情况将据实进行书面记录,并纳入绩效考核。

第一部分住宅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一. 总平面设计1. 间距1.1 建筑平面搭接错位时,h值(净尺寸)不宜大于2.4m,以免影响采光。

2. 消防2.1 总图中应做好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面设计,注意人车分流;当消防车道下面为地下室时,结构应考虑消防车总重300KN荷载。

2.2 登高面2.2.1 登高面宜在用地红线内解决,条件限制时可利用绿化带作登高面,但绿化带下应设硬地,并按消防车总重300KN计算。

2.2.2 当建筑物凹入处进深不大于4m(净宽)时,该凹入范围可计入1/4周边长度算作登高面;如凹槽宽度不大于2.5m(净宽),该宽度可不计入建筑周边总长度。

2.3 消防车道2.3.1 高层建筑周围宜设环形或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18m ×18m回车场。

2.3.2 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高层12m,多层9m。

2.3.3 消防车道最小宽度:登高面处6m,其它处4m。

2.3.4 消防车道的坡度:登高面≧1%,其它处≧7%。

2.3.5 消防车道距建筑物距离宜≦5m。

2.3.6 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道。

2.3.7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3.流线设计3.1 住宅出入口处应设置人车分流专用通道;当商住楼住户大堂与流量大的商业服务空间临近时,商业用房的货运出入口宜设在地下室或与大堂入口异向布置,避免人、货流交叉,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4. 附属用房4.1 总平面设计时应在小区显著位置(如入口附近)设置管理用房。

4.2 应在住宅(区)的下风向和较隐蔽处设垃圾站,其面积不宜小于6㎡,与住宅距离不宜小于10m,外部与道路相连;垃圾站地面及内壁宜贴光滑、宜清洁材料,并配置给排水设施。

4.3 箱式变电在总图中要综合考虑,不应设在入口附近,建议其与主体建筑的间距不小于9m,以免影响景观和采光。

5.摩托车、自行车存放5.1 总图中应结合绿化设置摩托车、自行车存棚(库),其与主体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9m;偏低档次的住宅项目,宜按每户一辆自行车、每十户一辆摩托车设置。

5.2 出于安全问题,自行车库不宜设在地下车库内,应单独考虑。

二. 单元户型设计1. 单元户型基本设计要求1.1 层高:采用分体空调的普通楼盘层高宜为2.8m,档次较高的可为3.0m;若采用中央空调不宜小于3.3m。

1.2 厨房、卫生间室内净高不小于2.2m;排水横管下皮距楼地面的净高不小于1.9m且不应影响门窗的开启。

1.3 起居厅开间不宜小于3.4m(净宽),深宽比不宜大于2;应减少开向起居厅的门洞,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不应小于3m;无阳台的起居厅宜设计宽度大于1.8m的低窗台观景凸窗。

1.4 平面有凹槽的高层住宅,其凹槽的开口宽度不应小于2.4m(净宽),凹槽的深宽比不应大于4。

1.5 避免卧室紧靠电梯井道,如无法解决则应采取相应降噪措施:相邻的墙体为隔音墙体;大于2.5m/s井道上部应设高度大于1m的隔声层,隔声层设800×800进出口。

1.6 复式住宅顶层卫生间设在下层卧室上方时不应采用下排式排水。

1.7 户内通向所有房间的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000;当走道长度大于2000时,应相应加宽至1100。

1.8 户内楼梯宽度应注意为净宽;当一面临空时,墙面到楼梯扶手最小宽度应不小于800。

1.9 门宽大于900的储藏室门宜采用推拉或外开平开门以增加储藏空间。

1.10 北方地区首层为架空车库时二层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

1.11 设于底层或靠近外墙的壁柜以及厨房、卫生间储物柜应采取防潮措施。

1.12 严寒地区居室、起居厅的外窗应设置可开启的气窗以进行定期通风换气,且内门门下空隙不应小于25。

2. 玄关2.1 玄关内应考虑衣帽镜、柜的设置空间,净宽宜≥1500。

2.2 户配电箱应避免与对讲机、开关及门铃一同设置,以免发生冲突;户配电箱所龛入墙面可适当加宽为120;门铃宜采用遥控式门铃;对讲机距门边的距离宜大于100,其下方可设玄关灯开关。

3. 厨房3.1 中、高档住宅厨房面积不应小于5m2;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宜小于1.6m, 双排布置时净宽不宜小于2.2m。

3.2 橱柜布置应遵循洗、切、炒的流线,以间距800、单排布置为宜。

炉灶应避开窗口设置;橱柜进深宜550,长度在2000-3000之间,吊柜进深350,净高不小于500;厨房应考虑微波炉、消毒柜的位置,并设相应的插座;电器插座应避免靠近水盆、灶具。

(厨房具体设计可详集团设计工程部之《厨厕详图》)厨房主要设备尺寸表设备名称长(mm)宽(mm)高(mm)灶台800 500-550 650-700洗涤台900-1200 500-550 800操作台400-1200 500-550 800吊柜(普通)400-1200 300-350 ≦500调料400-1200300-350 350-400抽油烟机800 300-350 根据油烟机型配合确定3.3 冰箱位宽度不小于650,若考虑美式大冰箱尺寸应为800;注意冰箱门的开启方便及冰箱散热。

3.4 如洗衣机设在厨房,预留机位应不小于600x600;厨房仅在布置有洗衣机时设防止溢流和干涸的专用排水地漏地漏,地漏位于洗衣机出水口一侧,离橱柜距离不小于200。

3.5 洗菜盆,洗手盆建议采用底出水供水方式。

3.6 厨房吊柜设置时应注意避免挡窗。

3.7 吊顶下皮应高于窗洞上皮50。

3.8 厨房应设排烟道;中高档厨房应结合烟道设计管道井。

(排烟道尺寸表详见“二.单元户型设计――9.油烟机”)为便于迅速排除油烟和异味,厨房外窗或外墙宜设换气扇。

3.9 北方地区厨房应进行采暖设计。

3.10 设于底层或靠外墙、靠卫生间的厨房壁柜内一定要采取防潮措施,北方地区尤其要注意。

3.11 厨房楼面结构板未降板时应设门槛。

(现在都做了降板处理)3.12 厨房门下端如设百页通风口,其外形尺寸不小于250×450;无百页者,门下空隙不应小于25。

4. 卫生间4.1 当两户卫生间位于凹槽相对布置时,窗应错位布置避免通视;卫生间窗宜采用磨砂玻璃。

4.2 卫生间门应在隐蔽处开设;直接开向起居厅的卫生间应设前室。

4.3 应考虑坐便器、洗脸盆等洁具上下水噪音对卧室的影响,不宜沿卧室墙面布置。

4.4 卫生间设施(卫生间具体设计可详集团设计工程部之《厨厕详图》)4.4.1 公用卫生间宜以柱盆或挂式台盆为主,柱盆或台盆边距墙应大于150;4.4.2 主人卫生间台面宽度宜560-600,长度不小于900,高度850;4.4.3 台盆镜面宽度应与台面长度相同且镜面底边距台面的距离为200;4.4.4 毛巾架距地1200;避免与插座位置矛盾4.4.5 坐便器净宽宜为900,最小净宽不小于850。

4.5 淋浴间净宽宜为1000,最小净宽不小于900;淋浴开关距地1000-1200,淋浴喷头由距地1680-1880上下推拉杆固定;地漏位于淋浴头下部居中,并距墙400。

4.6 浴缸尺寸宜采用750x1550,档次较高时可考虑增加浴缸平台尺寸;淋浴喷头做法参上;热水器不应设在浴缸的中部。

4.7 普通有外窗的卫生间排气扇应安装在窗固定扇上;高档次宜结合吊顶设吸顶式排风扇;无外窗的卫生间排气扇应与通风道排风口相连。

4.8 不宜采用下沉式卫生间设计;如条件限制必须采用时,卫生间楼面应为抗渗混凝土,给水管管材宜采用新型管材,水平溢流管应接至排水立管。

4.9 排水设计时严禁将给水管明设在浴缸底部;施工时要注意浴缸底部一定做防水层。

4.10 大户型主卫生间宜洗、浴分间设,洁具设施要与户型档次相匹配;应设管道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