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详细PPT课件

Part II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㈠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及两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
• 利奥塔( Jean-Francois Lyotard ):1984年, 作为哲学术语的“后现代主义” 在《后现
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并认 为它产生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
•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 《现代性 的哲学话语》,1987年,他认为,后现代 主义兴起于“二战”后,是一股反现代主 义的思潮。(不过,作为反现代主义的思 潮,其出现的时间则还可追溯到本世纪一、 二十年代的达达主义)
前现代,正如这个语词所表达的,指的是人类知 识史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知识史包括所有自泰 勒斯时代哲学诞生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直至启蒙运动的思想史。前现代主义,就像 其后的现代主义一样,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 阶段,也无法用某一个世界观来加以刻画。就像 维夫(Gene Edward Veith)所说,它是一个复杂的、 动态的、充满张力的时代,既包括神话中的异教 信仰和传统的理性主义,也包括圣经的启示。尽 管前现代表现出多样化的理解,但几乎所有学者 都形成了某些共识,比如它是对超自然的坚定信 仰,并存在绝对的真理。(D. Martin Fields)
Part I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 Part II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Part t I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Premodern(ism) VS.
Modern(ism) VS.
Postmodern (ism)
从后现代开始
• 从时间上说,我们始终处于现代,追 求新异;而从特征与风格上说,后现 代主义并没有割断与现代主义的联系, 后现代主义是从现代主义的母腹中成 长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是对现代主 义出现的一些新风格的萌芽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
现代主义概述

马赛尔· 普鲁斯特(1871-1922), 法国著名作家
《追忆逝水年华》全书计300万字,共 七部 小说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时间”和“回 忆”。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 乔伊斯(1882 -1941)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 :名篇 《死者》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 《尤利西斯》共十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写了三个人在都柏林的一天(1904年6月16日) 的生活。它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 框架 。 布鲁姆的庸人主义、斯蒂芬的虚无主义和莫 莉的肉欲主义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同点:
1,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 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 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 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辩。 2,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 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 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 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3,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蒙胧的、梦幻般的诗歌 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象征、音乐梦幻等冶为一炉, 而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 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话与 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
代表作家作品
[法]保尔· 瓦雷里
〈海滨墓园〉
《海滨墓园》 诗作共24节,1 44行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 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 静!
瓦雷里手迹
[奥地利] 里尔克 《杜伊诺哀歌》
严重的时刻
《秋日》(1902)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现代主义运动课件

建筑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创新和实用性, 注重功能性和空间设计,强调简洁、 对称和线条美。
绘画遗产
绘画风格
现代主义绘画以抽象、极简、几 何等形式为主,追求表现主题和
情感的真实性。
艺术家群体
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家群体广泛, 包括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等, 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表
现力。
艺术理念
现代主义绘画强调艺术的纯粹性 和精神性,反对传统艺术的再现
将物体分解成几何形状,再重新组合,追求立体感
特点与风格
01
未来主义
02
强调动感和速度,表现现代生 活的快节奏
03
超现实主义
04
追求梦幻和超越现实的感觉, 表现人的潜意识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毕加索
《亚维农的少女》等作品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代表人物与作品
马蒂斯
《生命的喜悦》等作品以鲜艳的色彩和简化的形式展现出对传统绘画的突破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01
02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03
代表人物与作品
《到灯塔去》
1
T.S.艾略特
2
《荒原》
3
代表人物与作品
01
《空心人》
卡夫卡
02
《变形记》
03
代表人物与作品
《审判》 作品 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
代表人物与作品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批判与继承
重要性
现代主义运动在艺术、建筑、设计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 意义,它改变了传统审美观念,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影响了 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影响
现代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体现在简化结构、利用新材料和 新技术等方面;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体现在简洁的视觉元素、 几何图形和版面布局等方面;对绘画和雕塑的影响则体现在 立体派、未来派等艺术流派的兴起上。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创新和实用性, 注重功能性和空间设计,强调简洁、 对称和线条美。
绘画遗产
绘画风格
现代主义绘画以抽象、极简、几 何等形式为主,追求表现主题和
情感的真实性。
艺术家群体
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家群体广泛, 包括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等, 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表
现力。
艺术理念
现代主义绘画强调艺术的纯粹性 和精神性,反对传统艺术的再现
将物体分解成几何形状,再重新组合,追求立体感
特点与风格
01
未来主义
02
强调动感和速度,表现现代生 活的快节奏
03
超现实主义
04
追求梦幻和超越现实的感觉, 表现人的潜意识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毕加索
《亚维农的少女》等作品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代表人物与作品
马蒂斯
《生命的喜悦》等作品以鲜艳的色彩和简化的形式展现出对传统绘画的突破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01
02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03
代表人物与作品
《到灯塔去》
1
T.S.艾略特
2
《荒原》
3
代表人物与作品
01
《空心人》
卡夫卡
02
《变形记》
03
代表人物与作品
《审判》 作品 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
代表人物与作品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批判与继承
重要性
现代主义运动在艺术、建筑、设计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 意义,它改变了传统审美观念,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影响了 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影响
现代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体现在简化结构、利用新材料和 新技术等方面;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体现在简洁的视觉元素、 几何图形和版面布局等方面;对绘画和雕塑的影响则体现在 立体派、未来派等艺术流派的兴起上。
后现代主义文学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推崇精英文学,纯文学//模糊精英文学、纯文学 与大众文学的界限;
6
2024/8/22
7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1. 不确定性
主题的不确定性
如《法国中尉的女人》三个结局
第一个结局:维多利亚时代的选择——嘲弄 式愿式的 浪漫结局
第三个结局:超越时代的结局——存在主义
这些具有启蒙功能的“宏大叙事”进行
开战的话语体系。
2
存在的土壤和氛围 :后工业社会、工业科技向 信息科技过渡
表征:平面感、断裂感、零散化、复制、迁就 个人经验、“对一切元叙事的怀疑和解构”、 “不确定性”
后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 —狭义的现代主义
3
后现代主义思潮
20世纪下半期的欧美占主流意识,并影 响到全世界的社会和文化思潮。它以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叙事策 略、叙述话语、文化品格、文学艺术、 生存智慧等诸种形式呈现出后现代性。 这种后现代性是以认识论和本体论怀疑 为主旨的,即怀疑认识的明晰性、意义 的清晰性、价值本体的终极性、真理的 永恒性。
最典型的是中国
5
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对文学形式进行内部革新——象征、夸张、变形、 意识流、荒诞//对文学这一形式本身质疑,解构 形式,不要形式;
讲究技巧、情境、结构、语言//模糊文体界限、 破坏叙述常规、文体杂糅;
追寻意义,但意义荒诞//解构意义,没有意义, 只有语言游戏,没有界限;
—— 巴塞尔姆《白雪公主》
10
2.解构性与卑琐性 宏大叙事的社会语境:英雄圣贤、拯救解
放、伟大胜利、统统被消解了,“英雄” 变成凡人,伟大的“主题”被“小型叙 事”取而代之 。
3.艺术手法:元小说、互文性、戏仿、 短路与并置 、拼贴
6
2024/8/22
7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1. 不确定性
主题的不确定性
如《法国中尉的女人》三个结局
第一个结局:维多利亚时代的选择——嘲弄 式愿式的 浪漫结局
第三个结局:超越时代的结局——存在主义
这些具有启蒙功能的“宏大叙事”进行
开战的话语体系。
2
存在的土壤和氛围 :后工业社会、工业科技向 信息科技过渡
表征:平面感、断裂感、零散化、复制、迁就 个人经验、“对一切元叙事的怀疑和解构”、 “不确定性”
后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 —狭义的现代主义
3
后现代主义思潮
20世纪下半期的欧美占主流意识,并影 响到全世界的社会和文化思潮。它以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叙事策 略、叙述话语、文化品格、文学艺术、 生存智慧等诸种形式呈现出后现代性。 这种后现代性是以认识论和本体论怀疑 为主旨的,即怀疑认识的明晰性、意义 的清晰性、价值本体的终极性、真理的 永恒性。
最典型的是中国
5
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对文学形式进行内部革新——象征、夸张、变形、 意识流、荒诞//对文学这一形式本身质疑,解构 形式,不要形式;
讲究技巧、情境、结构、语言//模糊文体界限、 破坏叙述常规、文体杂糅;
追寻意义,但意义荒诞//解构意义,没有意义, 只有语言游戏,没有界限;
—— 巴塞尔姆《白雪公主》
10
2.解构性与卑琐性 宏大叙事的社会语境:英雄圣贤、拯救解
放、伟大胜利、统统被消解了,“英雄” 变成凡人,伟大的“主题”被“小型叙 事”取而代之 。
3.艺术手法:元小说、互文性、戏仿、 短路与并置 、拼贴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课件

11
(2)章法怪
他的诗歌的章法极为“怪异”。朱自清曾 指出,李金发的诗“没有寻常的章法,一部分 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什么意思。”他 的很多诗,读者无法读懂,也不知道他想说什 么,所以,有人说,李金发的象征主义的诗歌, 只有“现象”意义,没有什么价值。如《有 感》:
12
13
开你户牖
如残叶溅
6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思潮概观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总体特点, 可用三句话概括: (1)象征朦胧之为美个代表诗人而言,其特点又各 不相同,其诗歌的价值也迥异。
7
一、李金发
1、诗歌创作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 “第一人” 文学史家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习惯称他是“象征主义诗人”。他的 诗集《微雨》,是中国象征主义的第 一部作品。
4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至于30、40年代白热化的阶级、民族 斗争,也没有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可以滋生 的土壤。可就在这块看来不适应的土壤上, 却又实实在在地出现了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 思潮。所以说,它的出现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按创作体裁大致 可分为两股,一股为现代主义诗歌思潮,一 股为现代主义小说思潮。鲁迅的《野草》因 为其特殊的地位与意义,难以一下讲清,这 里存而不论。
一个目的:表达真理。(因为,真理是明晰的,与诗的目的相悖)。波
特莱尔说:“诗的目的不是真理”。李金发继承了这种理论的衣钵,他说:“诗人能歌人、咏人,但 所言不一定是真理,我平日做诗,并不曾存在寻找或表现真理的观念”。
3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包括文学思潮)主 要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扭曲人性,压抑 生命合理性欲望中形成的,而中国现代主义文 学思潮出现时,中国还未能享受资本主义工业 文明的恩惠,还正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作为自 己理想的对象来追求。五四时期,郭沫若就虔 诚地将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比为是盛开的 “黑色的牡丹”(女神·笔立山头展望)。
(2)章法怪
他的诗歌的章法极为“怪异”。朱自清曾 指出,李金发的诗“没有寻常的章法,一部分 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什么意思。”他 的很多诗,读者无法读懂,也不知道他想说什 么,所以,有人说,李金发的象征主义的诗歌, 只有“现象”意义,没有什么价值。如《有 感》:
12
13
开你户牖
如残叶溅
6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思潮概观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总体特点, 可用三句话概括: (1)象征朦胧之为美个代表诗人而言,其特点又各 不相同,其诗歌的价值也迥异。
7
一、李金发
1、诗歌创作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 “第一人” 文学史家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习惯称他是“象征主义诗人”。他的 诗集《微雨》,是中国象征主义的第 一部作品。
4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至于30、40年代白热化的阶级、民族 斗争,也没有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可以滋生 的土壤。可就在这块看来不适应的土壤上, 却又实实在在地出现了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 思潮。所以说,它的出现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按创作体裁大致 可分为两股,一股为现代主义诗歌思潮,一 股为现代主义小说思潮。鲁迅的《野草》因 为其特殊的地位与意义,难以一下讲清,这 里存而不论。
一个目的:表达真理。(因为,真理是明晰的,与诗的目的相悖)。波
特莱尔说:“诗的目的不是真理”。李金发继承了这种理论的衣钵,他说:“诗人能歌人、咏人,但 所言不一定是真理,我平日做诗,并不曾存在寻找或表现真理的观念”。
3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包括文学思潮)主 要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扭曲人性,压抑 生命合理性欲望中形成的,而中国现代主义文 学思潮出现时,中国还未能享受资本主义工业 文明的恩惠,还正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作为自 己理想的对象来追求。五四时期,郭沫若就虔 诚地将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比为是盛开的 “黑色的牡丹”(女神·笔立山头展望)。
后现代主义PPT课件

①理性变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变成了部分人掠 夺他人的御用工具;
②人道和人权也服从于工具理性,人从理性的主体和人道主 义服务的中心对象的位置沦落为工具理性和机器的奴隶。
㈡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 加剧,人们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
• 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管理和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科学化,社会生产 和管理变成了更为庞大、严密和无情的机器体系,人成了这个庞大机 器的一个部件。
第四讲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 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
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 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 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
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达、利奥塔பைடு நூலகம்福柯、罗蒂、 詹姆逊、哈贝马斯等。
• 海德格尔要否定包括尼采和马克思在内的一切持有二元对 立的形而上学思维的哲学。
• 他认为对“存在”应该“理解”,理解的实质是人的自我 理解。
• 他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 • 这样,海德格尔就瓦解了传统哲学的观念与实在、主体与
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大大启发了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论建构。
㈤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
不仅如此,科技和战争之间还陷入了一种恶性发展之中,把科技和理 性、西方社会和西方人推向了更加片面化、极端化和畸形化的困境。
⒉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
• 科技本是为人造福的,理性本是人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 一,然而,社会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向了人的对 立面。这使得人们不得不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理性。
西方资产阶级依靠科技建立了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推动着社会的快 速发展,从而将科技作用推向极端。
同时,资产阶级还把科技和理性变成了获得私利和殖民掠夺的工具。 从而使国内的危机和矛盾不断激化,也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 界市场中的不平衡状况,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两次大战中, 被现代科技武器灭绝的生命达到7000多万。
②人道和人权也服从于工具理性,人从理性的主体和人道主 义服务的中心对象的位置沦落为工具理性和机器的奴隶。
㈡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 加剧,人们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
• 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管理和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科学化,社会生产 和管理变成了更为庞大、严密和无情的机器体系,人成了这个庞大机 器的一个部件。
第四讲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 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
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 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 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
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达、利奥塔பைடு நூலகம்福柯、罗蒂、 詹姆逊、哈贝马斯等。
• 海德格尔要否定包括尼采和马克思在内的一切持有二元对 立的形而上学思维的哲学。
• 他认为对“存在”应该“理解”,理解的实质是人的自我 理解。
• 他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 • 这样,海德格尔就瓦解了传统哲学的观念与实在、主体与
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大大启发了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论建构。
㈤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
不仅如此,科技和战争之间还陷入了一种恶性发展之中,把科技和理 性、西方社会和西方人推向了更加片面化、极端化和畸形化的困境。
⒉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
• 科技本是为人造福的,理性本是人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 一,然而,社会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向了人的对 立面。这使得人们不得不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理性。
西方资产阶级依靠科技建立了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推动着社会的快 速发展,从而将科技作用推向极端。
同时,资产阶级还把科技和理性变成了获得私利和殖民掠夺的工具。 从而使国内的危机和矛盾不断激化,也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 界市场中的不平衡状况,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两次大战中, 被现代科技武器灭绝的生命达到7000多万。
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ppt

表现主义主张艺术家要凭借主观精神来进行内心体 验,并将这种体验结果化为一种激情。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 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 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 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 法为主要特征,在20世纪20~30年代英、 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 义文学流派。40年代后,纯粹的意识流 小说已不复存在,但意识流小说所锤炼 的各种技巧,对此后崛起的现代主义诸 流派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的 卡夫卡(1883—1924)。 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是尤金· 奥尼尔 (1888—1953)。
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也是20世纪 世界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先后四次获得美国普利策 奖。他一生不断地进行实验、探索,以“体现了传统 悲剧概念的剧作所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 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美国当代戏剧的 奠基者。 奥尼尔一生坎坷,从小和母亲、哥哥随父亲的剧团 巡回演出,颠沛流离,历尽艰辛。1906年考入普林斯 顿大学,一年后因闹事被开除。辍学后,他当过秘书, 到西属洪都拉斯去寻金矿,到阿根廷做职员和工人, 还押运驴子到过非洲。1911年他在一条英国货船上当 水手,1912年后当记者和诗歌专栏作家。后写剧本成 为世界剧坛明星。奥尼尔共创作了45部剧作,《琼斯 皇》(1920)和《毛猿》(1917)是奥尼尔表现主义的代 表作。
表现主义文学的源头可追溯到瑞典作家斯特 林堡(1849—1912)。其《鬼魂奏鸣曲》(1907) 等剧作把梦魇、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 亡魂、活人同时登场,剧中角色多为抽象的人 物,甚至没有姓名和个性,情节不连贯,发展 线索不明晰,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的私欲 和“疯人院”式的人世的深重罪孽和无穷痛苦。 斯特林堡被奉为表现主义的先驱和楷模。
现代主义建筑 PPT课件

1927年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国际建筑展
包豪斯(Bauhaus):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旨在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第一 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者。它的 成立也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正式诞生。
评价: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者; 奠定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 创立的理性设计特征为日后欧洲工业产品 设计风格打下基础。
· 极少主义
共同点:放弃所有可供模仿的参照物,期望一切从零开始, 也就是马列维奇称为“沙漠”的地方开始。
表现主义 门德尔松 爱因斯坦天文台 1920
杜多克 Dudok 市政厅
荷兰 立体主义
美国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
·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
Louis Sullivan 路易·沙利文 Burnham 伯纳姆
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工艺美术运 动意在抵抗工业化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艺的价值。
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 特点:1.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2.反维多利亚及其他
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4.讲究朴实诚恳。5.装饰 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影响:创造了新的设计风格 ,对工业化的反对,和对机械、大批量 生产的否定,注定工艺美术运动不能形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强 调装饰导致成本增加,没能真正为大众服务。但他代表了整整一代 欧洲知识分子的感受,因此工艺美术运动的探索为此后的新艺术运 动奠了基础。
主要建筑观点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当代建筑应该体现工业化的精神 。
1、反传统,反对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抛开历史上建筑风格和样式 的束缚,按照今日建筑的逻辑,灵活自由地进行创作。
包豪斯(Bauhaus):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旨在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第一 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者。它的 成立也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正式诞生。
评价: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者; 奠定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 创立的理性设计特征为日后欧洲工业产品 设计风格打下基础。
· 极少主义
共同点:放弃所有可供模仿的参照物,期望一切从零开始, 也就是马列维奇称为“沙漠”的地方开始。
表现主义 门德尔松 爱因斯坦天文台 1920
杜多克 Dudok 市政厅
荷兰 立体主义
美国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
·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
Louis Sullivan 路易·沙利文 Burnham 伯纳姆
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工艺美术运 动意在抵抗工业化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艺的价值。
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 特点:1.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2.反维多利亚及其他
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4.讲究朴实诚恳。5.装饰 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影响:创造了新的设计风格 ,对工业化的反对,和对机械、大批量 生产的否定,注定工艺美术运动不能形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强 调装饰导致成本增加,没能真正为大众服务。但他代表了整整一代 欧洲知识分子的感受,因此工艺美术运动的探索为此后的新艺术运 动奠了基础。
主要建筑观点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当代建筑应该体现工业化的精神 。
1、反传统,反对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抛开历史上建筑风格和样式 的束缚,按照今日建筑的逻辑,灵活自由地进行创作。
第十二章:后现代主义文学 课件.ppt

ko
• 魔幻现实主义酝酿于20年代,发端于30 年代,形成于40、50年代,鲁尔福的《 佩德罗·帕拉莫》一下使地方性的拉美文 学成为世界文坛的壮举,震惊了世界, 被称为“爆炸文学”。 60、70年代进入 高潮。
ko
基本特征
• 现实与幻象结合。 • 结构上的革新,常见的结构形式是:
套匣式,跳跃式,平行蒙太奇式; • 运用象征、寓意、荒诞和意识流等西
ko
• 1950年5月11日巴黎梦游人剧场上演了尤 奈斯库的独幕剧《秃头歌女》
• 1952年《椅子》上演 • 1953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巴黎
演出成功 • 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出
版研究荒诞派戏剧的经典性理论著作《 荒诞派戏剧》
ko
• “荒诞派戏剧力图使人正视人所面临 的现实,荒诞派戏剧才是我们这个时 代的现实主义戏剧。”
义和为这种中心意义服务的结构 ,蓄意让作品中 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 以寻求。 • 后现代主义文学则要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 界线,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 倾向 。
ko
二、 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1.存在主义文学
ko
哲学渊源
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 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 方式,进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的关 系的哲学流派。 • 创始人:克尔凯戈尔
ko
代表作家
• (一)萨特 • 哲学家 • 文学家 • 政治家
ko
• 萨特之墓
ko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三原则
• “存在先于本质” • 存在即自由,人就
是自由。 “自由选 择” • “世界是荒谬的, 人生是痛苦的”
ko
• 文论:文学介入生 活
• 魔幻现实主义酝酿于20年代,发端于30 年代,形成于40、50年代,鲁尔福的《 佩德罗·帕拉莫》一下使地方性的拉美文 学成为世界文坛的壮举,震惊了世界, 被称为“爆炸文学”。 60、70年代进入 高潮。
ko
基本特征
• 现实与幻象结合。 • 结构上的革新,常见的结构形式是:
套匣式,跳跃式,平行蒙太奇式; • 运用象征、寓意、荒诞和意识流等西
ko
• 1950年5月11日巴黎梦游人剧场上演了尤 奈斯库的独幕剧《秃头歌女》
• 1952年《椅子》上演 • 1953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巴黎
演出成功 • 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出
版研究荒诞派戏剧的经典性理论著作《 荒诞派戏剧》
ko
• “荒诞派戏剧力图使人正视人所面临 的现实,荒诞派戏剧才是我们这个时 代的现实主义戏剧。”
义和为这种中心意义服务的结构 ,蓄意让作品中 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 以寻求。 • 后现代主义文学则要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 界线,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 倾向 。
ko
二、 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1.存在主义文学
ko
哲学渊源
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 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 方式,进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的关 系的哲学流派。 • 创始人:克尔凯戈尔
ko
代表作家
• (一)萨特 • 哲学家 • 文学家 • 政治家
ko
• 萨特之墓
ko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三原则
• “存在先于本质” • 存在即自由,人就
是自由。 “自由选 择” • “世界是荒谬的, 人生是痛苦的”
ko
• 文论:文学介入生 活
《现代主义运动》课件

典型特征
现代主义艺术常以抽象和几何 形式表现,注重表达情感和思 想的内涵。
建筑方面Biblioteka 1理论基础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性、简洁性和现代技术为基础,强调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
2
代表建筑师及其作品
包豪斯的华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的沃尔夫克斯堡民家、以及法兰克·劳埃 德·赖特的大溪地艺术博物馆等都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场在艺术、文学和建筑等领域引起巨大革新的 运动。它以大胆的实验和独立思考为特征,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什么是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主义运动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场革新运动,旨在挑战传统思维和艺术表达形式。它的起源和发展使得人 们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艺术、文学和建筑等领域。
3
典型特征
现代主义建筑常以简洁的几何形式、开放的空间布局和大量使用玻璃等特点著称。
影响
• 现代主义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思想的解放。 • 在文化上,现代主义对艺术、文学和音乐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现代主义运动为当代提供了创新和自由思考的启示。
结论
• 现代主义运动在艺术、文学和建筑等领域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 现代主义运动的意义在于推动了思想和创新的发展。 • 现代主义运动对当代文化和艺术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 典型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常常具有跳跃的时间线、自由的叙述结构和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主题。
艺术方面
理论基础
现代主义艺术以突破传统的艺 术形式和创新性的表现技巧为 基础,追求对人类和世界的新 视角。
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
毕加索的《断头台上的歌利 亚》,彼得·保罗·鲁本斯的《眼 泪》,以及弗朗西斯·培根的 《三名站立的男人》等都是现 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时庞德不懂中文,读了别人译的《落叶哀 婵曲》(托汉武帝刘彻思怀李夫人所作), 改作了这首诗《刘彻》:
丝绸的瑟瑟响停了, 尘埃飘落在院子里, 足音再不可闻,落叶 匆匆地堆成了堆,一动不动, 落叶下是她;心的欢乐者。 一片贴在门槛上的湿叶子。
庞德的《地铁车站》是人们公认的意象 主义的压卷之作,全诗仅两行: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 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 写丑的事物。
第四,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 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 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二、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 象征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 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 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 派。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 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 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 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 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Biblioteka 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小说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 形成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呈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
[比利时]梅特林克
《青鸟》
❖ 未来主义
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基本特征:
➢ 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 产和传统文化;
➢ 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 度美”和“力量”;
➢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 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 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 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 特征
➢ 思想特征
首先,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 判倾向。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 化主题。
➢ 艺术特征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 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 倾性特征。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 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 的深度 模式。
特征:
➢ 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 界和梦幻世界;
➢ 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 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 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 格;
➢ 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
艾吕雅的名诗《恋人》
她站在我的眼睑上 而她的头发披拂在我的头发之间 她有我手掌的形状 她有我眸子的颜色 她被我的影子所吞没 仿佛一块石头在天上。 她的眼睛总是睁开着 不让我睡去。 在大白天她的梦 使阳光失色, 使我笑,哭了又笑, 要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
(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
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 诗人之一。
他的《荒原》被认为 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美国诗人、评论家庞德(1885- 1974)
意象主义可以看成是象征主义运动的一 个插曲或阶段。
意象主义认为:正是意象的呈现“给人 那种突然解放的感觉,那种摆脱了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的自由感觉,那种我们面 对着最伟大艺术品时经历的突然成长的 感觉”。“一生与其写出连篇累牍的作 品,还不如呈现一个意象。”
超现实主义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 默和魔幻现实主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 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 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 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 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 组织故事。
枪声 全现代合成剧 人物:一粒子弹 没有行人的一个寒夜的街上。 暂时静默。手枪发射的声音。
——幕落
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 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却丰富了文学创 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 超现实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 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 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 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 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 “现实”,即“超现实”。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1902,巴黎
严重的时刻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笑我。
英语诗歌: 叶芝《在学童们中间》
艾略特《荒原》
出生在美国、后加入 英国籍的托马 斯 ·斯 特 恩 斯 ·艾 略 特 ( T·S·艾 略特)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1.意识流小说是没有故事(传统意义上 的故事)的小说。
2 .传统作家是读者处处可看到的“上 帝”,而意识流作家则是隐形的“上 帝”。
3 .意识流小说改变了小说的传统章法。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共同点:
1,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 主张情与理的统一。 2, 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 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 界的美和无限性。 3, 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 妙的情绪。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同点:
1,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 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 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 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辩。 2,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 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 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 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3,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蒙胧的、梦幻般的诗歌 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象征、音乐梦幻等冶为一炉, 而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 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话与 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
代表作家作品
[法]保尔·瓦雷里
〈海滨墓园〉
《海滨墓园》 诗作共24节,1
44行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 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 静!
瓦雷里手迹
[奥地利] 里尔克 《杜伊诺哀歌》
《秋日》(1902)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