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男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男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支持细胞(sustentacular cell)
功能 :
对生精细胞起支持和营养作用 吞噬和消化精子成熟后脱落的残余胞质 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 微丝和微管的收缩可使不断成熟的生精
细胞向腔面移动,促使精子释入管腔。 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件 组织学
第19章 男性生殖系统
李金茹 刘皓
天津医科大学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男性性腺 睾丸
生殖管道 附睾、输精管、尿道
附属腺 精囊腺、前列腺、尿 道球腺
外生殖器 阴囊、阴茎
一、睾丸(testis)
附睾头
输精管
侧面观呈梨形。 头内有一个高度浓缩的
细胞核,核的前2/3有顶 体覆盖。
精子(sprematozoon)
尾部分为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 颈段短, 内含中心粒 中段的外侧包有线粒体鞘,是精子的能量供 应中心。 主段最长,外周为纤维鞘 末段短,其内仅有轴丝
末段
主段
纤维鞘
纤维鞘
线粒体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
位于初级生精细胞的近腔侧 圆形,直径约12µm 核圆形,染色较深 核型为23, X 或23, Y 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两个精子细胞。 由于次级精母细胞存在时间短,因此在生精
小管的切片中不易观察到。
中心体迁移到顶体对侧,其中一个中心粒的微 管延长,形成轴丝,成为精子尾部主要结构。
线粒体聚集,缠绕在轴丝近段周围,形成线粒 体鞘。
多余的胞质汇聚于尾侧,形成残余胞质,最后 脱落。
《组织胚胎学》课件-生殖系统—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组织学)
EM: 大量SER, 管状嵴线粒体, 脂滴点
1.五种生精细胞的名称。 2.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精子
精 子 形 成 及 精 子 结 构
2. 支持细胞
LM:轮廓不清, 核浅染, 核仁明显。 EM: RER、 Go、线粒体、 溶酶体、
微丝、微管、紧密连接 。 支持和营养生精细胞, 吞噬和消化残余体, 功能: 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
参与形成血-睾屏障。
二、睾丸间质
间质细胞
LM: 大,圆; 核圆居中; 胞质嗜酸性。
第十章
生殖系统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主要学习内容
睾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睾丸的组织结构
▪ 被膜 生精小管
▪ 实质
睾丸间质
生精小管与间质
一、生精小管
生
精
小
生 精
生精上皮
生精细胞 支持细胞
管
小
管 界膜
1. 生精细胞
▪ 精原细胞 ▪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 精子细胞 ▪ 精子
精 子 发 生
《男性生殖系统y》PPT课件
图22 输精管 (左: 模式图 右:光镜图)
前列腺
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 织,深入实质形成支架
实质:30 ~ 50个复管泡腺,开口于尿道 三个带:尿道周带(粘膜腺),内带
(粘膜下腺),外带(主腺) 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或假复层 柱状,腺腔不规则,可有前列腺凝固 体 功能:分泌物参与构成精液,分泌活动受雄 激素调控
初级精母细胞 (primary spermatocyte) 形态:位于精原细胞的近腔侧,圆形,直 径18 µm ,核大而圆; 核型:46,XY(4n DNA) 切片中可见不同增殖阶段的初级精母细胞 经第一次减数分裂(有DNA复制)形成2 个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secondary spermatocyte)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12 µm ,核圆, 染色深 核型:23,X / Y(2n DNA)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DNA复制)形成2 个精子细胞
精原细胞
图 13
精
子
发
—— 初级精母细胞
生
—— 次级精母细胞
与 胞
质
桥
示
精子细胞
意
图
残余胞质 精子
十四 各 种形态 的精子模 式
支持细胞(Sertoli Cell)
LM:大,从生精小管基底直达腔面;细胞 轮廓不清,核三角或不规则形,染色浅 ,核仁明显
EM:各种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滑面内质网 、溶酶体、糖原和脂滴;基部侧面有紧 密连接
疫
图16 生精上皮与睾丸间质模式图 (示血-睾屏障)
睾丸间质细胞(testicular interstitial cell, Leydig cell) 形态:
成群分布 体大,圆或多边形 胞质嗜酸性,核圆居中 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特征 功能: 分泌雄激素(androgen)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18男性生殖系统
第一次成减熟数分裂
(4n DNA)
3.次级精母细胞:体小,直径约12um ,核型为23, X 或23, Y
第二次减数分裂
(2n DNA)
4.精子细胞:小,直径约8um ,核型为23, X 或23, Y
形态变化
(1n DNA)
5.精子:蝌蚪状,分头、尾部,核型为23, X 或23, Y 2)吞噬、消化精子残余胞质; 3)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4)在FSH 和雄激素作用下,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 5)分泌抑制素,抑制垂体分泌FSH
3. 睾丸间质细胞
分泌雄激素。
间质细胞
睾丸功能的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
(GnRH)
垂体
FSH
LH(间质细胞刺激素)
睾丸 支持细胞分泌ABP 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男性生殖系统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精小管的管壁结构。各级生精细胞 的结构及精子的发生过程,支持细胞的 结构与功能;血-睾屏障的结构及功能。
2.掌握: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熟悉:睾丸的一般结构。 4.了解: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的结构。
男性生殖系统
组成 内生殖器: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 外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 分泌雄性激素
一、睾丸(Testis)
白膜 睾丸纵隔 小叶
生精小管 直精小管 睾丸网
生精小管
(一)生精小管(seminiferous tubule)
为高度弯曲的复层上皮性管道,管壁由生精上皮构成。
生精细胞(5~ 8层) 生精上皮 支持细胞
抑制素
雄激素
思 考题
1.避孕的方法有哪些? 2.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哪些?
男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精 子 形 成
精子的形成
精子形成
精 子
(呈蝌蚪形)
顶体 细胞核 颈段 中段
主段
尾段
顶体
细胞核
中段
主段
末段
生精小管 睾丸间质
支持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
精液涂片
玫瑰红染色
精子发生的特点
阶段性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64天左右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发生的特点
(二)生精小管seminiferous tubules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生精细胞 生精上皮
支持细胞
基膜 肌样细胞和胶原纤维
生 精 上 皮
生 精 细 胞
支 持 细 胞
1.生精细胞
从基部至腔面有:
(1)精原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 (4)精子细胞 (5)精子
精原细胞 46,XY
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分化 (46,XY)×2
第一次 次级精 成熟分裂 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第二次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 成熟分裂 形成 (23,X) 23,X 23,X (23,Y) 23,Y 23,Y
(1)精原细胞
细胞圆或椭圆形 直径12um 细胞器不发达
(2)初级精母细胞
静纤毛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睾丸功能内分泌调节示意图
三、前列腺
(prostate)
前列腺
被膜与支架:致密结缔组织+平滑肌
实质
腺泡:大小不等,腺上皮为单层立方、 单层柱状及假复层柱腺腔内可见 凝固体或前腺实质列腺结石。 导管:15-30条开口于尿道
功能:其分泌物是精液的主要成份。
组织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课件
精子发育微环境 ②防止精子抗原外逸,引发自身免疫
睾丸
生殖管道
前列腺
睾丸间质细胞
图17
一般结构 (testicular interstitial cell, Leydig cell)
生精小管 • 形态:睾丸间质源自成群分布 体大,圆或多边形
直精小管 和睾丸网
胞质嗜酸性,核圆居中 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特征
• 功能:
图23~
• 实质:30 ~ 50个复管泡腺,开口于2尿5 道
三个带:尿道周带(粘膜腺),内带(粘
膜下腺),外带(主腺)
• 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或假复层柱状,
腺腔不规则,可有前列腺凝固体
• 功能:分泌物参与构成精液,分泌活动受
雄激素调控
本章重点
• 睾丸的一般结构 • 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态
组织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课 件
组成: 睾丸
附属腺 外生殖器
功能
•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 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
和运输精子
• 附属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参与精液 组成
睾丸
生殖管道
前列腺
一般结构 • 表面
图1、2
生精小管 浅层:浆膜(鞘膜脏层)
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于睾 睾丸间质 丸后缘形成睾丸纵隔
• 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称精
子发生
图4~
7
精子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精原细胞增殖分裂期:精子的最原始阶段称精原细胞,是产生
精子的干细胞,位于曲细精管的生精上皮。最初,精原细胞以有 丝分裂的形式增殖,1个分裂为2个,2个变成4个。经过6次分裂 后,1个精原细胞增殖为64个,此时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睾丸
生殖管道
前列腺
睾丸间质细胞
图17
一般结构 (testicular interstitial cell, Leydig cell)
生精小管 • 形态:睾丸间质源自成群分布 体大,圆或多边形
直精小管 和睾丸网
胞质嗜酸性,核圆居中 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特征
• 功能:
图23~
• 实质:30 ~ 50个复管泡腺,开口于2尿5 道
三个带:尿道周带(粘膜腺),内带(粘
膜下腺),外带(主腺)
• 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或假复层柱状,
腺腔不规则,可有前列腺凝固体
• 功能:分泌物参与构成精液,分泌活动受
雄激素调控
本章重点
• 睾丸的一般结构 • 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态
组织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课 件
组成: 睾丸
附属腺 外生殖器
功能
•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 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
和运输精子
• 附属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参与精液 组成
睾丸
生殖管道
前列腺
一般结构 • 表面
图1、2
生精小管 浅层:浆膜(鞘膜脏层)
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于睾 睾丸间质 丸后缘形成睾丸纵隔
• 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称精
子发生
图4~
7
精子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精原细胞增殖分裂期:精子的最原始阶段称精原细胞,是产生
精子的干细胞,位于曲细精管的生精上皮。最初,精原细胞以有 丝分裂的形式增殖,1个分裂为2个,2个变成4个。经过6次分裂 后,1个精原细胞增殖为64个,此时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组织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 ppt课件
3.紧密连接:基底室、近腔室(血-生精小管 屏障)
4.微丝、微管(生精细胞移动,精子排放)
5.内质网(分泌ABP、抑制素、睾丸液)
6.溶酶体(吞噬消化残余胞质)
ppt课件
24
血-生精小管屏障
间质内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 间质结缔组织 生精小管界膜 支持细胞间紧密连接
ppt课件
25
生精小管上皮和睾丸间质
ppt课件
19
精 子 形 成 及 精 子 结 构
ppt课件
20
生精上皮
ppt课件
21
精子
ppt课件
22
支持细胞(Sertoli cell)
LM:细胞轮廓不清,核呈三角形或 不规则性,染色浅,核仁明显
ppt课件
23
支持细胞(Sertoli cell)
EM:
1.不规则长锥形,从基膜延伸到腔面
2.侧面镶嵌各级生精细胞(支持、营养)
鞘膜脏层(C.T.+ 间皮)
白膜(D.C.T.)
血管膜 生精小管
生精细胞 生精上皮 支持细胞
界膜:基膜、类肌细胞
直精小管
睾丸网
间质:间质细胞
ppt课件
10
生精小管与间质
ppt课件
11
生精小管与间质细胞
Hale Waihona Puke ppt课件12生精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ppt课件
附睾 — 精子成熟、贮存和运输
生殖管道 输精管 精子运输 射精管
前列腺
附属腺 精囊腺 分泌精浆
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阴囊 、阴茎
ppt课件
5
组织学与胚胎学男女生殖系统课件 PPT
Ø 次级卵泡 (secondary follicle) • 卵泡细胞之间出现一些小腔隙,卵泡腔 • 形成卵丘(cumulus oophorus):初级卵母细胞、透 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形成 • 构成卵泡壁得卵泡细胞称颗粒细胞,参与合 成雌激素 内膜层:毛细血管丰富,膜细胞 • 卵泡膜分两层 外膜层:结缔组织
12
睾丸间质:睾丸生精小管之间得疏松 结缔组织
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 功能:分泌睾丸酮、促进精子发生,维持男性第 二性征与性功能。
睾丸间质细胞
附睾
§结构: 头部:输出小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管腔不规则 )
高柱状纤毛细胞、低柱状无纤毛细胞
体尾部:附睾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管腔规则 )
(* 生长卵泡:初级卵泡 + 次级卵泡)
Ø 成熟卵泡 (mature follicle) • 卵泡体积显著增大,向卵巢表面突出 • 排卵前36-48h,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并完成第
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与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迅速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停止 在分裂中期。
排卵 (ovulation):
卵泡进一步凸向卵 巢表面
月经周期得第14天 成熟卵泡不断增大
该处得表面上皮、白膜 与卵泡壁变薄而松弛
次级卵母细胞
经腹腔进 排出 放射冠
入输卵管透明带来自卵泡液局部缺血而破裂
黄体 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得卵泡颗粒层与卵泡膜向腔
内塌陷,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能得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 黄体(corpus luteum)
组织学与胚胎学男女生殖系统课件
睾丸
组成
§被膜 白膜(致密结缔组织)
生精小管
生精细胞 生精上皮 支持细胞
组胚实验男性生殖系统
(HE染色)
输出 小管
附睾管
输出小管和附睾管 (HE染色)
输出小 管上皮
附睾管
输精管 (HE染色 )
附睾头部 (HE染色) 生精小管 (HE染色) 输出小管和附睾管 (HE染色) 生精小管 (HE染色) 生精小管 (HE染色) 生精小管上皮 (HE染色 ) 输出小管和附睾管 (HE染色) 组胚实验课件男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HE染色 )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 生精小管上皮 (HE染色 ) 输精管 (HE染色 )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 生精小管上皮 (HE染色 )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
组胚实验课件男性生殖系统
生精小管与间质 (HE染色)
睾丸 间质 细胞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
白膜 睾丸 小隔
生精小管 (HE染色)
基膜
间质 细胞
生精小管上皮 (HE染色 )
初级精 母细胞 精原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支持细胞 精子细胞
精Hale Waihona Puke (苏木精染色)生精小管和直精小管 (HE染色)
生精小管 直精小管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
附睾头部 生精小管上皮 (HE染色 )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 生精小管和直精小管 (HE染色) 附睾头部 (HE染色)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 输精管 (HE染色 ) 生精小管和直精小管 (HE染色) 输出小管和附睾管 (HE染色) 生精小管和直精小管 (HE染色) 输生精管 小管(H上E染皮色(H)E染色 ) 睾输丸出白 小膜管与和小附隔睾管(H(EH染E色染色) ) 附组睾胚头 实部验课(H件E染男色性)生殖系统 生附精睾小 头管部上(H皮E染(H色E染) 色 ) 生输精小 管管(H(EH染E色染色) ) 生精小管上和皮直精(H小E染管色(H)E染色)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 输生精管 小管(H上E染皮色(H)E染色 ) 睾输丸精白 管膜(H与E染小色隔 )(HE染色 ) 附输睾精头 管部(H(EH染E色染色) ) 生精小管与间质 (HE染色) 生精小管上皮 (HE染色 ) 输出小管和附睾管 (HE染色) 输精管 (HE染色 ) 输精管 (HE染色 ) 生精小管 (HE染色) 生精小管上皮 (HE染色 ) 生精小管上皮 (HE染色 ) 附睾头部 (HE染色) 睾丸白膜与小隔 (HE染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