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3草原牧歌教案
七年级音乐 草原牧歌教案 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七年级音乐草原牧歌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的演唱。
欣赏《牧歌》分辨她的演唱形式。
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教学重难点: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
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歌声问好。
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它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由此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民歌,(看书:学习什么是“中国民歌”?并能理解。
)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
三、新课内容:1、师:欣赏歌曲《银杯》。
(播放 PPT草原风景图片)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
2、师:(小结)歌曲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蒙古人民过着自由,舒畅,美好的生活,那么对于这样美丽的蒙古族你有哪些了解呢?生:小组讨论,(教师用课件提示)同学回答。
(课件从蒙古族的居住,运动,饮食,音乐,舞蹈,语言,服装,礼节,等方面收集的图片。
)3、师:(小结,)给予评价。
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曲一定很有特点,今天我们共同学唱一首蒙古民歌《银杯》,听一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聆听(播放歌曲视频)生:回答。
4、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生:回答,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唱这首歌吧!聆听(教学光盘)5、视唱旋律。
6、随琴单旋律演唱。
讲解:(1)“X . X”、“ X X X ”节奏。
(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闰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
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
7、自由读词。
师问:“赛勒日外咚赛”是什么意思?8、填词,有感情地演唱。
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找学生表演。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牧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牧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在《牧歌》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目标是让学生:1. 了解牧歌的起源、风格和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2. 学会用正确的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演唱《牧歌》,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难点如下:重点:掌握《牧歌》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牧民生活情感和意境。
通过歌唱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难点:准确把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变化,以及在歌唱中融入恰当的情感表达。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感悟,逐渐掌握歌唱技巧。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牧歌》第一课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教材与教具:音乐教材、音响设备、投影仪、PPT课件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应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感。
3. 学生准备:提前预览教材,了解《牧歌》的基本信息,准备好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4.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教学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应对突发情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结尾内容:确保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他们也应该做好课后复习和预习工作,遇到问题时,勇于挑战自我,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这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业有积极影响,更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课堂开始,教师首先以轻松的语调引入本课主题《牧歌》。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2.教学难点
(1)旋律掌握:由于草原牧歌的旋律较高,对于初学音乐的学生来说,掌握旋律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节奏把握:草原牧歌的节奏较为自由,不易掌握。教师可通过拍子练习、节奏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节奏。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程为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题为“草原牧歌”。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草原牧歌,让学生了解我国草原文化,感受草原音乐的魅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草原牧歌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专注度、互动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讨论成果是否能够体现出对草原牧歌的理解。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草原牧歌旋律、节奏、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9.小组合作能力提高: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成果。
10.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授草原牧歌这一单元后,我进行了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 牧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牧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演唱《牧歌》这首歌,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牧歌》,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难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民族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牧歌》的音乐素材,制作教学PPT。
2. 准备伴奏乐器和音响设备。
3. 安置教室,确保环境整洁舒适。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牧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2. 介绍草原文化,包括草原上的民族、风俗习惯等。
3. 引导学生思考:草原上的牧民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歌声又是怎样的?(二)新课学习1. 播放《牧歌》的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悠长、宽广等。
3. 讲解歌曲的节奏、节拍等音乐基础知识。
4. 引导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
5.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6.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草原歌曲,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拓展延伸1. 介绍草原文化在音乐、文学、美术等领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族文化展览,了解当地民族的音乐文化。
4.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社团或组织,参与各类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 安置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牧歌》,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草原歌曲。
同时,可以搜集一些其他民族的音乐作品,与同砚分享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出诗歌中漂亮、抒情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七年级音乐上《草原牧歌》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教案授课教师:崔媛媛教案课题:第三单元《草原牧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音乐唱歌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七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中的《银杯》与《牧歌》。
《银杯》是一首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的歌曲,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牧歌的代表歌曲。
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旋律具有内蒙古民歌中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加上舒展、悠长的节奏,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一派迷人的景色,也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
教学构思本课是一堂唱歌课,所以重点仍是如何引导学生恰当的表现歌曲。
在教学设计中,可采用梯进的方式,先跟随范唱带默唱,再谈谈自己将如何处理歌曲,最后听听哪种处理方式最好听,最符合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通过欣赏歌曲,启发学生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
从而能够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蒙古族民歌。
2、能力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
用热情活泼的情绪演唱《银杯》,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牧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蒙古短调、长调歌曲的调式特点,并掌握一段体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一段体、短调长调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及其中的情感,喜欢蒙古族音乐。
五、教学内容:学唱蒙古族民歌《银杯》、《牧歌》六、教学时间:2012年10月17日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黑板。
八、教学方法:范唱模唱、讲解、讨论与比较。
九、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草原牧歌》教学设计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草原牧歌》教学设计课题:《牧歌》课型:歌唱欣赏课教学内容: 1、欣赏《万马奔腾》 2、学习有关音乐知识:变换拍子 3、完成实践与创造第五、六题 4、复习歌曲《银杯》和《牧歌》 5、继续学习评价一、二教学目标: 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马头琴的音色及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认识了解马头琴的形制及独奏、齐奏的演奏形式。
2、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的歌曲及音乐知识,能够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并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蒙古族的音乐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实践与创作”第四题,感受、体验、判断马头琴的音色。
2、通过“实践创造第六题”,初步学习变换拍子的创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电子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上节课歌曲《牧歌》 2、提问:最有代表性的蒙古族乐器叫什么名?属于哪一类?(马头琴、拉弦乐器)二、认识马头琴 1、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
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
马头琴的音箱为木制,呈梯形,两面蒙饰有图案的马皮〔或羊皮〉。
琴身由硬木制作,并张有两根弦。
马头琴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居住的地区。
最初的马头琴琴首的雕饰并不是马头,而是“马特尔”,传说此图像类似古代图腾崇拜时期的“龙马”,以示吉祥和幸福。
而西部却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马头琴的传说:牧人为了怀念已死去的心爱的小马,制作出了马头琴:用马皮蒙琴面,马头骨为音箱,腿骨做琴杆,马尾为琴弦和弓毛,并在琴首上端雕刻小马头像等。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最重要的乐器。
2、马头琴的演奏特点是以指甲从弦侧触弦发音,音色清晰、明亮,宜于奏出丰富的泛音。
善于表现柔和深情的乐曲,特别适合演奏悠长辽阔的旋律。
用马尾弓在琴弦外方拉奏,可奏双音,发音圆润,音量较小。
马头琴除独奏外,还用于民歌、说书的伴奏,在伴奏民歌时,多用三度、四度的颤音来模仿演唱的特点。
马头琴也常与四胡等乐器合奏。
三、欣赏《万马奔腾》 1、欣赏前认真查看曲谱中带有马头图像的旋律,并查看乐曲的拍号; 2、初听乐曲,感受三种变换拍子的旋律特点变化和马头琴在演奏“风吹”“马叫”时的音色变化及演奏方法。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牧歌》教案3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牧歌》教案3《牧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二、教学重难点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那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生:56个,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等。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吗? (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二)、新课教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
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
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
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
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
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粗略的了解,也为后面欣赏活动想象力的发挥作好铺垫,积累物质基础。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1) 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2) 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天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
2.教学活动:
(1)讲授: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歌曲《天边》的背景知识,包括草原文化、歌曲创作背景等。
(2)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歌曲《天边》的旋律、歌词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案例研究: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草原的歌曲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歌曲与《天边》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歌曲《天边》的演唱技巧,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歌曲《天边》相关的拓展资源(如草原文化书籍、音乐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观察,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深度,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观察,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优化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观察,优化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
1.歌曲《天边》的节奏把握。
2.歌曲《天边》的音准控制。
3.歌曲《天边》的合唱协调。
解决办法:
1.通过反复听唱,让学生熟悉歌曲《天边》的旋律,然后进行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旋律。
2.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歌曲《天边》的歌词含义,然后进行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帮助学生表达情感。
4.合作能力:通过合唱歌曲《天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集体中共同完成音乐表演。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三单元《牧歌》教学设计
6. 《牧歌》的创编实践
- 学习《牧歌》的创编方法,掌握一定的音乐创作技巧。
- 进行《牧歌》的创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创造力。
7. 《牧歌》的文化内涵
- 了解《牧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其文化意义和价值。
- 分析《牧歌》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牧歌》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牧歌》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三单元《 牧歌》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三单元《牧歌》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我国传统音乐中的牧歌,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本节课将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以课本为基础,通过讲解、示范、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牧歌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唱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牧歌》的演唱技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唱练习等活动,体验《牧歌》的演唱技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草原牧歌》单元教案(共计2份)
6.开展《草原牧歌》的音乐讨论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7.鼓励学生进行《草原牧歌》的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加深对内蒙古地区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8.组织学生参加《草原牧歌》的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舞台表现力。
4.《草原牧歌》的音乐分析资料。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聆听并分析《草原牧歌》的相关歌曲,深入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特点。
2.组织学生观看内蒙古地区的风光图片和视频,加深对内蒙古地区民族风情的了解。
3.让学生阅读有关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情介绍,增强对内蒙古地区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4.引导学生阅读《草原牧歌》的音乐分析资料,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草原牧歌》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Leabharlann 学习内容,包括《草原牧歌》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其次,我在讲解《草原牧歌》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时,注意使用了图表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发现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把握《草原牧歌》的结构和特点。此外,我还通过实例和案例来展示《草原牧歌》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价值和意义。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挑战。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不够活跃,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或者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单元牧歌教案-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课堂
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 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对牧歌概念、特点、演唱技巧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难点来源:学生在演唱牧歌时,对音色、节奏、音高等技巧的掌握存在困难。
- 解决方法: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牧歌的演唱技巧,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 突破策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整体演唱水平。
2. 重点:牧歌作品的欣赏
- 难点来源:学生对牧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不够熟悉,难以深入理解和欣赏。
- 反馈与支持:教师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
板书设计
- 重点知识点:牧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
- 关键词:牧歌、民间音乐、田园风光、和谐、欧洲音乐
- 句:牧歌是起源于欧洲的民间音乐形式,以自然、宁静、和谐为特点,通常以描绘田园风光、赞美大自然为主题。
- 点评作业:在批改作业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 反馈学习效果: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效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 鼓励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支持,表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 学习成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成果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合作能力。
第三单元 牧歌 教案-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3草原牧歌教案
《草原牧歌》教案教学内容: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教学目标:1、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情,感受无伴奏合唱中人声表现魅力和多声部效果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同时也了解内蒙古民歌中的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的含义。
2、通过欣赏藏族民歌与蒙古民歌还有维吾尔族民歌,让学生更能了解藏族和蒙古族以及我们新疆的维吾尔族歌曲的特点以及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
3、培养学生听辨能力以及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并且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难点:1、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韵味。
2、了解内蒙古民歌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的含义以及藏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随我一同前往。
”(播放《蒙古人》,边听边观赏草原风光。
)请同学们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美丽的东西告诉大家,并谈一下你的感受。
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的无穷魅力吧!(出示课题)《草原之旅—少数民族民歌》1、首先播放《牧歌》问题:当你听完这首歌曲后,请你谈一下你对这首歌曲情绪、风格特征的认识?2、(出示幻灯)(1)、内蒙民歌: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2)、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是蒙古族民歌的典型形式(3)、短调民歌:曲调紧凑,节奏整齐,篇幅较短3、给学生讲解关于内蒙古民族的生活风俗:(1)如:奶茶、烤全羊等图片(2)、播放“那达慕”影片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群众性集会。
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3)、出示图片:一代帝王------成吉思汗:祭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崇敬的民族英雄。
每年阴历 3月21日为春祭。
4、播放马头琴独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且介绍马头琴:马头琴------拉弦乐器,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
学生学习效果
1. 掌握草原牧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生能够理解草原牧歌的定义,了解其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表现草原牧歌的风格和情感。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编写一首草原牧歌:学生需要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自行编写一首具有草原牧歌特点的歌曲,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3. 分析一首草原牧歌:学生需要选择一首草原牧歌,对其进行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分析,以加深对草原牧歌的理解。
(3)文化内涵:结合草原牧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引导学生理解草原牧歌所反映的草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草原牧歌音乐特点的把握和演唱技巧的掌握。具体来说,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特点的把握:草原牧歌的音乐特点相对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新课讲授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草原牧歌的基本概念。草原牧歌是指在草原地区流传的一种民歌形式,它具有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情感真挚等特点。通过讲解草原牧歌的起源和特点,使学生对草原牧歌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草原牧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感受草原文化。通过分析这个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草原牧歌的文化内涵。
七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案牧歌
《牧歌》教案(精选9篇)《牧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相关文化1、通过老师介绍把学生的思绪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
师: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草原,去领略一下蒙古族的风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音乐的魅力。
2、了解我国的草原分布情况。
师:我国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在银幕上显示我国主要草原分布情况,教师用简短的歌曲来表现各地草原歌曲特点。
如:黑龙江的《乌苏里船歌》、内蒙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某某某的《塔里木河》、西藏的《青藏高原》)3、通过诗歌了解草原。
师:同学们能不能想到一首描写草原的诗歌呀?(展示北朝民歌《敕勒歌》)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诵。
4、了解蒙古族的舞蹈、盛会、乐器。
介绍舞蹈特点: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
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展示舞蹈图片文案)请几位同学上台学习抖肩、骑马两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师: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
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
二、新课学习1、感受歌曲《牧歌》,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描绘歌曲的意境。
2、配乐朗诵《牧歌》歌词老师弹琴,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牧歌》歌词,注意朗诵的速度和节奏。
3、教师范唱,学生对照口型开口默唱,着重让学生尽快把握音乐的节奏、音准和速度。
4、全体同学跟琴轻唱,学会歌曲。
5、全班合唱《牧歌》把学生分成四组,一组用“n音”唱旋律,一组用“lu音”唱旋律,一组用“a音”唱旋律,最后一组唱歌词,教师伴奏。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牧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10. 请简述草原牧歌对草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九.内容逻辑关系
1. 草原牧歌的定义和特点
- 草原牧歌是一种表现草原生活和自然风光的音乐形式。
- 草原牧歌具有优美的旋律、自由自在的节奏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2. 草原牧歌的代表作品
- 《牧歌》是草原牧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场景。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会向学生们介绍草原牧歌的概念,解释它是一种表现草原生活和自然风光的音乐形式。我会强调草原牧歌在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风光方面的独特魅力。
2. 案例分析:接着,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草原牧歌的例子,通过分析这些歌曲的结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草原牧歌的特点。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草原牧歌的旋律特点和节奏处理,这些都是学习草原牧歌的重要内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实践活动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草原牧歌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他们可以探讨草原牧歌如何表现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牧民的生活。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们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草原牧歌。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他们可以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也可以展示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
五、总结回顾
在课程结束时,我将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草原牧歌的特点和其在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风光方面的作用。我会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尝试创作和欣赏草原牧歌,体验草原文化。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我会鼓励学生们随时向我提问。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牧歌》教案3
《牧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二、教学重难点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那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生:56个,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等。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吗? (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二)、新课教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
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
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
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
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
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粗略的了解,也为后面欣赏活动想象力的发挥作好铺垫,积累物质基础。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1) 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2) 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在合唱的各种形式中,有一种完全不使用伴奏乐器的纯人声合唱形式,称为无伴奏合唱。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欣赏牧歌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欣赏牧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牧歌》感受蒙古草原的美丽与宁静,理解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牧歌》的音乐及相关视频素材。
2. 准备一些草原风景的图片或幻灯片。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资料,以便上课时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敕勒歌》歌曲,请学生欣赏并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2. 介绍本课内容:《欣赏牧歌》3. 导入语: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刚强而优秀的民族,他们以马背上唱出的歌闻名于世。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闻名的蒙古族歌曲《牧歌》。
(二)初听歌曲1. 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2. 提问:歌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旋律漂亮、悦耳,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美丽。
(三)复听歌曲,学唱歌曲1. 感受了旋律后,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小声哼唱。
2.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模唱。
3.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及演唱时音色控制。
4. 学生齐唱稳固歌曲。
(四)分析歌曲,深化理解1. 提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强弱拍的规律变化,感受草原节奏感。
3. 教师总结:草原节奏感很强,人们喜欢用强弱分明的节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提问:在歌词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歌词,并说明理由。
5.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聆听学生的讨论,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6. 组织学生进行歌词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7.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主题思想,把握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1. 请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或民歌,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初一音乐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教案
初一音乐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教案传授目标:知识与技术:欣赏蒙古族民歌,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感情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形,体验蒙古族歌曲的品格。
历程与要领:议决比拟、情形展示、体验等传授历程,使学生明白民歌特性与地区文化的关联,培育学生积极到场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情绪态度与代价观:议决欣赏蒙古民歌明白长调和短调,使学生在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同时,明白蒙古民歌,喜爱蒙古民歌,酷爱民族文化。
传授重点:欣赏、感受蒙古族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民歌的酷爱之情。
传授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品格特点。
明白长调和短调,理解蒙古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传授准备:多媒体传授历程:一、情境导入:播放马头琴演奏《鸿雁》师:你感受到音乐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 生:草原提问:属于什么民族的音乐?生:蒙古族师:哪位同砚说一说蒙古族漫衍于我国什么地方?生:漫衍于我国北部,它是一个汗青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内蒙昔人民过着逐水草而迁移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住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马背上的民族。
师:让学生说一说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生答(表扬)你们真是博学多才那,你们用那么美得词语拼集成一幅幅画面,老师好像看到了广阔草原美丽山岗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一群鸿雁飞行在蓝天上。
有个少年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照料着牛和羊轻轻哼着草原牧歌,。
(背景音乐《鸿雁》)(本环节先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轻松,培育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问:这首歌曲的节拍?自由的旋律?悠长。
师:蒙昔人有三宝,你们知道指的是什么吗?一是广阔的(草原)二是奔驰的(骏马)三便是这醉人的蒙古长调。
我们刚才所听的是哪一宝?-------引出长调民歌的音乐特点。
师:流动的旋律就像一群鸿雁在草原上飞行。
鸿雁带去了你们对草原的喜爱,传到了牧羊密斯的耳朵里,她回应了。
本日,老师就要携同砚们走进草原,走进神奇的蒙古音乐世界(本环节议决听、说使学生对长调音乐有了初步的明白,并对蒙古族音乐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草原牧歌》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
独唱《美丽得草原我得家》
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教学目标:
1、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了解我国蒙古族得风情,感受无伴奏合唱中人声表现魅力和多声部效果得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得情感,同时也了解内蒙古民歌中得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得含义。
2、通过欣赏藏族民歌与蒙古民歌还有维吾尔族民歌,让学生更能了解藏族和蒙古族以及我们新疆得维吾尔族歌曲得特点以及这些民族得风土人情。
3、培养学生听辨能力以及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得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并且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得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感受蒙古族民歌得独特韵味。
2、了解内蒙古民歌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得含义以及藏族民歌得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得地方,请同学们听着
这首熟悉得歌曲随我一同前往。
”(播放《蒙古人》,边听边观赏草原风光。
)请同学们把你所看到和听到得美丽得东西告诉大家,并谈一下你得感受。
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得无穷魅力吧!(出示课题)《草原之旅—少数民族民歌》
1、首先播放《牧歌》
问题:当你听完这首歌曲后,请你谈一下你对这首歌曲情绪、风格特征得认识?
2、(出示幻灯)
(1)、内蒙民歌: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
(2)、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带有浓厚得草原气息,是蒙古族民歌得典型形式
(3)、短调民歌:曲调紧凑,节奏整齐,篇幅较短
3、给学生讲解关于内蒙古民族得生活风俗:
(1)如:奶茶、烤全羊等图片
(2)、播放“那达慕”影片
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得意思。
蒙古族人民传统得群众性集会。
也是一年一度得盛大节日。
(3)、出示图片:一代帝王------成吉思汗:
祭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得祭祀活动。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崇敬得民族英雄。
每年阴历3月21日为春祭。
4、播放马头琴独奏《美丽得草原我得家》并且介绍马头琴:
马头琴------拉弦乐器,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得乐器。
音箱为梯形或长方形。
蒙饰有马皮,两根琴弦,音色独特,适合独奏、合奏和伴奏。
5、播放影片以及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感受马头琴演奏得特点。
6、播放藏族影片:朱哲琴《阿姐鼓》
问题-----你在影片当中看到了什么情景?(出示藏族图片)介绍藏族地理位置以及藏族得风俗
7、播放藏族民歌《遥望》
藏族民歌得特点-------曲调简洁委婉,热情明快,起伏较大。
8、播放影片《布达拉宫》简单让学生了解雄伟得布达拉宫得历史背景
9、播放影片《塔尔寺磕长头得藏族人》,简单让学生了解藏族人得宗教意识浓厚,他们通过磕长头来乞求平安幸福。
二、比一比,赛一赛,听音乐,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得音乐?(分别播放蒙古歌曲、藏族歌曲和维吾尔族歌曲)通过听辨三个民族得民歌,让学生
们更好得来了解这三个民族民歌得各自得特点和风格。
三、民歌与现代流行歌曲得关系------我国现代许多流行歌曲借鉴了民歌得元素和风格,采用了现代新得形式,来反映现代人得思想和生活。
四、练习(一):
1、蒙古族民歌分哪两类?它们各自得特点是什么?
内蒙民歌: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
(1)、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带有浓厚得草原气息,是蒙古族民歌得典型形式。
(2)、短调民歌:曲调紧凑,节奏整齐,篇幅较短。
2、你能说出藏族民歌得特点吗?
藏族民歌特点:曲调简洁委婉,热情明快,起伏较大。
3、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得意思。
蒙古族人民传统得群众性集
会。
也是一年一度得盛大节日。
4、马头琴拉弦乐器,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得乐器。
复习巩固:欣赏(出示乐谱)并跟唱: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蒙古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得太阳》和藏族民歌《北京得金山上》
小结:本课主要通过欣赏蒙古民歌、藏族民歌,学生们了解了内蒙古
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得含义,以及蒙古人民得生活风俗,在欣赏藏族民歌得时候,学生了解了藏族民歌得特点,并且了解了藏族代表乐器马头琴得构造以及演奏特点,随后学生通过影片欣赏到了雄伟得布达拉宫,和藏族人民在塔尔寺磕长头等等一些生活风俗,让学生们在欣赏得过程中,兴趣盎然,气氛活跃,使他们在欣赏和学习得过程中对民歌产生了浓厚得兴趣。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
《草原牧歌》
教
案
乌鲁木齐市七十六中学:王婷婷
谢谢观赏
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