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汽化与液化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汽化与液化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2章第2节“汽化与液化”。
本节课主要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过程、吸放热情况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汽化的概念和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 液化的概念和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3. 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情况;4. 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认识汽化和液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过程和吸放热情况;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难点:汽化和液化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加热器、冷凝器等);学具:教材、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现象,与本节课有什么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放热情况。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雨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包括题目和答案,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过程、吸放热情况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1)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2)液化的两种方法是什么?(3)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如何?(4)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 答案:(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2.2汽化和液化(二)学案
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学习目标:1、理解液化的概念2、知道液化有两种方法重点难点:液化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
1、物质由变为叫液化,液化时气体会。
2、能使气体液化,在一定温度下,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三、探究新知:1、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吸收/放出)热量.2、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图所示是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的情景,露水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____ 热.3、宁夏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常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在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小镜子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防止镜面产生水雾,以便看清牙齿D、防止镜片脱落5、“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
(选“吸热”或“放热”)6、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又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后是。
7、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会喷出“白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8、关于气体的液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化只能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发生B、液化只能发生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C、降低温度及增大压强可以加速气体液化D、气体液化时,总要吸热。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2、汽化和液化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 2、汽化和液化教案我设计了这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2、汽化和液化的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蒸发皿、冷却器、显微镜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雨后蒸汽、冰棍融化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简要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汽化和液化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巩固: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汽化和液化的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内容。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而液化则是指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都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方式,区别在于汽化需要吸热,而液化则需要放热。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2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孩子们认知世界、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我设计了一堂关于自然现象的课——"汽化和液化"。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探究和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区分汽化和液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玻璃棒、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实验记录本、画笔、彩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探究:让孩子们用显微镜观察热水和冷水中的气体,并记录下来。
2. 互动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汽化和液化的区别。
3. 实验操作: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能够区分汽化和液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然而,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汽化和液化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孩子们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有趣、富有挑战性的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2 汽化和液化一、教学目标1.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难点:水的沸腾实验三、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动手参与。
四、教学过程总结: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温度)2.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部位)3.缓慢的汽化现象(程度)4.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致冷性(作用)物理与生活:想一想:要使洗过的衣服干得快些,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教师:Flash模拟,并总结。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3、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物理与生活讨论回答放太阳下,展开晒,放在有风的地方。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以解释。
干手机:提高液体表面温度,提高空气流动加快蒸发。
坎儿井:地下温度低、不通风、接触面积小医生常将中暑患者,扶到通风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檫酒精,这样能使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这一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什么?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小勇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为什么?水的沸腾:上水在沸腾前,气泡______沸腾时_____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___沸腾时,____在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沸腾时,(1)通风处能加快酒精的蒸发(2)酒精蒸发时吸热使病人的体温降低回顾前面做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并填空。
上升由大变小、上升由小变大,到液面后破裂响声渐大、响声较小不断上升、保持不变100不能、需要将沸腾和蒸发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板书设计汽化:汽化方式:蒸发特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沸腾特点: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六、教学反思1.2.课题§2.2 汽化和液化(二)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液化的特点难点:液化知识的运用,解释现象三、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分组讨论,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引入:大家知道,雨水来源于江河湖海蒸发到大气中的水蒸气,那么气态水究竟是怎么样变成液态水的呢?活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想一想:在实验中水的状态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2.2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2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苏科版第2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对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整理,进一步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利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学习过程:一、汽化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汽化要吸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为蒸发和沸腾。
(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比较蒸发沸腾不同点现象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比较平和比较剧烈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时发生温度变化使周围或自身温度降低(致冷作用)吸热温度不变相同点①它们都需要吸热②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4、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5、沸点:①、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②、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相同”、“不同”)(a)(b)6、沸腾的条件:①、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沸点)②、吸热7、沸腾前,声音大,气泡上升时由大变小;沸腾时,声音小,气泡上升时由小变大,原因:水汽化不断进入气泡。
〖例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如图(a)、(b)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min0123456789T/℃90929496989895989898(1)图中 b 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a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水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第6 min观察记录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
(3)请在图中作出水沸腾时的图象,并对图象进行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二、液化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液化要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精品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精品导学案苏科版2.2汽化和液化【自主学习】汽化的相反过程——液化一、模拟雨的形成1、烧杯中的水先成的水蒸气。
2、看不见的上升,在碟子底部变成了。
二、液化(一)概念: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
(二)实验:1、现象1:放冰块。
说明水蒸气遇(热/冷)才能液化。
知识点: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温度。
答题示例:看不见的上升,在碟子底部成小水珠。
2、现象2:观察到烧杯(内/外)侧也出现了。
解释: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较高/较低)的玻璃,(升高/降低)温度,成小水珠。
应用:露的形成: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成小水珠。
3、现象3:杯口冒出白烟,“白烟”是什么?推理:水蒸气是肉眼看见的,所以看得见的“白烟”肯定不是,也(可能/不可能)是固态,所以看到的白烟是态的。
解释:水蒸气上升至温度较的空气中,温度成小水珠,这就是白烟(白雾)。
4、现象4:加热后不久,杯内也出现白雾。
解释:是由于杯内水蒸气温度成了小水珠。
应用:雾的形成: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成小水珠。
(三)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1、眼镜片模糊了:的遇到的镜片,成小水珠。
2、牙医烧烤小镜子?避免口腔(内/外)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影响观察。
3、装冷饮的杯子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的玻璃,温度成小水珠。
4、空调房的玻璃窗模糊了:①夏季:(室内/室外)的水蒸气遇到的玻璃,在(内/外)侧液化成小水珠。
①冬季:(室内/室外)的水蒸气遇到的玻璃,在(内/外)侧液化成小水珠。
5、浴室玻璃,洗澡时模糊,洗完后不用擦又变干净了:先后。
6、浴室冷水管和热水管,表面更容易“出汗”,这是由于水蒸气才能液化。
7、闷热夏季的下雨前,瓷砖出汗了:的遇到的瓷砖,成小水珠。
8、水沸腾时,靠近壶嘴看不到白烟:靠近壶嘴温度较,水蒸气无法。
远离壶嘴温度较,水蒸气容易。
9、冰棍冒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的冰棍,温度成小水珠。
10、为什么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开水烫伤更严重?气体液化要热量,100℃的水蒸气比开水多了一个的过程。
2.2汽化和液化2——液化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汽化和液化2——液化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主要涉及液化的概念、液化的方法以及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雨滴的形成、液化气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化的概念,掌握液化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化的概念、液化的方法。
难点:液化的原理、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导学案、课本、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液化的现象,如雨滴的形成、液化气罐等。
2. 知识讲解:讲解液化的定义、液化的方法以及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液化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液化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液化的温度变化、体积变化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液化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液化的定义2.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3. 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雨滴的形成过程。
答案:雨滴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在遇冷的情况下,温度降低,从而凝结成小水滴,最终聚集成雨滴。
2. 请举例说明液化气罐的工作原理。
答案:液化气罐的工作原理是将天然气在高压条件下液化,存储在钢制罐体中。
使用时,通过减压阀将液态天然气转化为气态,供燃气设备使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液化的概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液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冷冻、空气净化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二、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二、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二、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课前预习】1、叫液化,此过程是(填“吸热”或“放热”)。
2、做一做:向手背吹气时,手背会感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___现象。
向手背哈气时,手背会感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___现象。
,3、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夏天从冰箱内拿出冷冻食品时,会看到食品周围有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
5、了解日常生活中“白气”、“露水”、“雾”是怎么回事、【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1)如图a所示,在锥形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取一干燥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观察瓶中是否会出现朦胧的“白雾”?并同时观察蒸发皿的底部出现________。
“白雾”是小水滴。
“白雾”和蒸发皿底部出现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透明的)遇_______(冷/ 热)凝结成的小水滴。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2)如图b所示,若在蒸发皿中倒一些热水,观察瓶中是否会出现朦胧的“白雾”?并同时观察蒸发皿的底部是否会出现小水珠?用手摸蒸发皿的上方,有什么感觉?要使水蒸气液化温度必须足够低,水蒸气遇_____(冷/ 热)液化,液化时气体______ (吸热/放热)。
问题1:上述实验中“白雾”和小水珠形成的原因?问题2:为什么生活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伤得厉害?问题3:请学生举例生活中一些液化现象。
问题4:生活中“白雾”、“露”、“雾”的形成?。
二、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
(2)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进一些液态的乙醚,用橡皮塞堵住孔,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向内推压活塞时(压缩体积),注射器内壁又出现了什么?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
小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2汽化与液化(蒸发)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汽化与液化(蒸发)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的口吻写文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总是尽力让我的课堂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汽化与液化(蒸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直观演示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 知道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毛巾、冰块、吸管。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个盆,里面装满了水,告诉孩子们这是液态的水。
然后,我将盆里的水放在太阳下,让孩子们观察水的变化。
2. 演示:孩子们观察到水在太阳下慢慢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我告诉孩子们,这个过程叫做汽化。
3. 体验:我拿出冰块,让孩子们摸一摸,感受冰的冷。
然后,我将冰块放在太阳下,让孩子们观察冰的变化。
孩子们发现,冰在太阳下慢慢融化,变成了水。
我告诉孩子们,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5. 实践:让孩子们用吸管吸取盆里的水,观察水在吸管里的变化。
孩子们发现,水在吸管里慢慢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我告诉孩子们,这个过程也是汽化。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汽化和液化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但是,有些孩子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观察和记录汽化和液化的过程,比如水的蒸发、冰的融化等,以此来加深他们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之间的两种转化过程。
2.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了解汽化和液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3. 熟悉生活中的一些汽化和液化的实例,如蒸发、沸腾、冰棍融化、雾的形成等。
4. 学会用汽化和液化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过程。
难点:用汽化和液化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夏天喝冰镇饮料时,杯子上方的雾气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关联。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过程,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是物质状态之间的两种转化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蒸发和沸腾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如温度变化、吸热放热等。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冰棍融化、雾的形成等,用汽化和液化现象进行解释。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汽化和液化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如为什么夏天洗热水澡感觉凉快等。
6.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汽化和液化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制冷剂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汽化和液化1. 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 特点: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 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液化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汽化和液化的知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汽化:介绍汽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以及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2. 液化:介绍液化的概念、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以及液化过程中的放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
2. 能够运用吸热和放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化的方法,特别是压缩体积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如夏天出汗、冬天结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概念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3. 实验观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蒸发和沸腾的过程,记录温度变化,验证吸热现象。
4. 方法讲解:讲解液化的两种方法,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的原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 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 方式:蒸发和沸腾。
3. 吸热现象。
二、液化:1. 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 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放热现象。
七、作业设计1. 描述蒸发和沸腾的过程,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异同。
2. 解释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如何实现液化的。
3. 举例说明吸热和放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实验观察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汽化和液化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讲解液化的方法时,部分学生对于压缩体积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二、汽化和液化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二、汽化和液化导学案苏科版二、汽化和液化【目标导航】1、知道汽化现象,汽化过程吸热,液体沸腾的条件和规律2、知道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液化的方法。
3、理解沸点。
4、会查沸点表。
【课堂导学】活动一、观察蒸发现象实验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处感觉。
实验2 将一支液体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酒精中测出温度后拿出,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归纳1:只在液体中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蒸发在下都能发生。
归纳2:液体蒸发时需要。
探究:如何使湿衣服干得快些?归纳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1)液体的,(2)液体的,(3)液体的。
阅读:“火洲”里的坎儿井活动二、观察沸腾现象实验3:(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水发生的变化。
直到水沸腾2 min后停止读数、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P37)中、(3)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是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P37)、现象描述:(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由图像可以看出: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停止对水加热,水 (能/不能)沸腾、可见,沸腾 (需要/不需要)吸热、归纳4:(1)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热、(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做。
思考1:从《一些液体的沸点》表格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思考2:若实验中测的水的沸点不是100℃,其可能的原因有。
思考3:要缩短实验时间、节约燃料,你有哪些方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2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2汽化和液化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汽化和液化。
2. 详细内容:(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3. 能运用液化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液化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灯、烧杯、试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夏天湿衣服变干、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以及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3. 实验演示:进行蒸发和沸腾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两种汽化现象。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冬天暖瓶里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液化的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汽化和液化概念及特点。
2.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3. 液化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物理原理。
(1)夏天,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
(2)冬天,呼出的白气。
(3)夏天,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2. 答案:(1)夏天,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是水分的蒸发。
(2)冬天,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3)夏天,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是水蒸气在冰箱里遇冷液化的结果。
2.2汽化和液化1——汽化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汽化和液化1——汽化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内容:1. 汽化的概念: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的方式,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不同之处在于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则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蒸发过程是吸热降温的,而沸腾过程是吸热升温的。
3. 影响蒸发和沸腾速度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以及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都会影响蒸发和沸腾的速度。
4. 汽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汽化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教学目标:1. 理解汽化的概念,掌握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异同。
2. 能够分析影响蒸发和沸腾速度的因素,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的概念,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异同,影响蒸发和沸腾速度的因素。
难点:蒸发和沸腾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分析,以及相关知识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等)。
学具:课本、导学案、笔记用品。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饮料瓶外壁会出现水珠?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汽化有什么关系?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汽化的概念,引导学生明确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蒸发和沸腾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影响蒸发和沸腾速度的因素,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四、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道与汽化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汽化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吸热降温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吸热升温影响蒸发和沸腾速度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汽化和液化教案(2)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汽化和液化一、教学内容1. 汽化的概念和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 液化的概念和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汽化和液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液化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蒸发和沸腾的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夏天,我们在阳光下晒衣服,衣服上的水分会慢慢蒸发,这是一种汽化现象。
2. 概念讲解: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3. 实验演示:进行蒸发和沸腾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两种汽化方式的特点。
4. 知识拓展:液化的概念和液化的方法。
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来实现。
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空调制冷原理、液化气罐等。
6.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关于汽化和液化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汽化蒸发: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2. 液化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现象属于汽化还是液化?(1)冬天,室外的铁柱上会出现水珠。
(2)夏天,我们在阳光下晒衣服,衣服上的水分会慢慢蒸发。
(3)液化气罐内的气体通过阀门变为液态。
答案:(1)液化(2)汽化(3)液化2. 题目: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夏天,打开冰箱,里面的空气湿度会增加。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套导学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二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导学案第二章 物态变化二、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课前预习】1、 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_______。
2、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酒精由______态变成_____态,这种状态变化叫蒸发;将烧杯中的水烧开后继续加热直至水烧干,此时的水由____态变成___态叫沸腾。
3、回忆:在注射前,用酒精棉球擦皮肤时,会感到 ,你猜想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开水时,要想水能继续沸腾,必需不断的给水_____。
5、在家中自己烧一壶水,观察烧开水的全过程,看气泡大小和听声音高低有什么变化?【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 一、汽化概念在手背涂上酒精,通过这个活动得出汽化定义。
二、引入蒸发和沸腾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沸水,思考两杯水过一段时间会怎样?归纳小结:这两杯水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
物理中称第一种为蒸发,第二种为沸腾三、观察蒸发现象通过观察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知道蒸发需要__________。
蒸发的特点:四、观察水的沸腾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沸腾?① 在烧水的整个过程中,观察水沸腾前声音_______,沸腾时声音________ 。
水沸腾前气泡由______变_______,水沸腾时气泡由______变_______。
②从图像中可以观察到: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沸腾。
说明沸腾需要________③由上述实验可知:沸腾时水由液态变为________,水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叫______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描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时间/min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2)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2)教案教案:汽化和液化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实例,引发他们对汽化和液化现象的思考。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条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条件。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条件。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瓶、酒精灯、冷凝器等)。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夏天饮料瓶口的雾气、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介绍它们的特点和条件。
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而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学生可以使用烧瓶和酒精灯进行实验,观察酒精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5. 分享与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实例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条件。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其他汽化和液化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导
学案(新版)苏科版
【课前预习】
1、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_______。
2、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酒精由______态变成_____态,这种状态变化叫蒸发;将烧杯中的水烧开后继续加热直至水烧干,此时的水由____态变成___态叫沸腾。
3、回忆:在注射前,用酒精棉球擦皮肤时,会感到,你猜想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开水时,要想水能继续沸腾,必需不断的给水_____。
5、在家中自己烧一壶水,观察烧开水的全过程,看气泡大小和听声音高低有什么变化?
【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
一、汽化概念在手背涂上酒精,通过这个活动得出汽化定义。
二、引入蒸发和沸腾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沸水,思考两杯水过一段时间会怎样?
归纳小结:这两杯水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
物理中称第一种为蒸发,第二种为沸腾
三、观察蒸发现象通过观察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知道蒸发需要__________。
蒸发的特点:
四、观察水的沸腾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记录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13温度/℃90时间/min温度/℃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沸腾?① 在烧水的整个过程中,观察水沸腾前声音_______,沸腾时声音
________ 。
水沸腾前气泡由______变_______,水沸腾时气泡由______变_______。
②从图像中可以观察到: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沸腾。
说明沸腾需要________③由上述实验可知:沸腾时水由液态变为
________,水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叫______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描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连线要用平滑的曲线。
⑤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蒸发沸腾共同点区别沸腾的特点和条件特点:
条件:阅读P38页“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汽轮机和蒸汽轮机〖要点归纳〗
1、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汽化。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蒸发需要
_________,蒸发有__________作用。
3、沸腾是在_______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_______、4、液体沸腾前吸热,温度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沸腾时吸热,温度
__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
5、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当堂反馈〗
1、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能使牛奶延缓变质,是因为蒸发________
2、和_______ 是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如图,甲、乙表示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_图是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可知:水加热记录的初温是实验时水的沸点是,沸腾前共加热了 min。
沸腾时观察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
4、当用酒精擦在温度计的液泡后,会观察到温度计内液面()
A、不断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断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课后巩固】
见评价练习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二、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
【课前预习】
1、叫液化,此过程是(填“吸热”或“放热”)。
2、做一做:向手背吹气时,手背会感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___现象。
向手背哈气时,手背会感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___现象。
,
3、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4、夏天从冰箱内拿出冷冻食品时,会看到食品周围有
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
5、了解日常生活中“白气”、“露水”、“雾”是怎么回事、
【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
一、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1)如图a所示,在锥形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取一干燥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观察瓶中是否会出现朦胧的“白雾”?并同时观察蒸发皿的底部出现________。
“白雾”是小水滴。
“白雾”和蒸发皿底部出现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透明的)遇_______(冷/ 热)
凝结成的小水滴。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2)如图b所示,若在蒸发皿中倒一些热水,观察瓶中是否会出现朦胧的“白雾”?并同时观察蒸发皿的底部是否会出现小水珠?用手摸蒸发皿的上方,有什么感觉?
要使水蒸气液化温度必须足够低,水蒸气遇_____(冷/ 热)液化,液化时气体______ (吸热/放热)。
问题1:上述实验中“白雾”和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问题2:为什么生活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伤得厉害?问题3:请学生举例生活中一些液化现象。
问题4:生活中“白雾”、“露”、“雾”的形成?。
二、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
(2)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进一些液态的乙醚,用橡皮塞堵住孔,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向内推压活塞时(压缩体积),注射器内壁又出现了什么?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
小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举出些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例子。
〖要点归纳〗
1、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液化。
液化______ (吸热/放热)。
2、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白雾”、“露”、“雾”的形成?〖当堂反馈〗
1、夏天从冰箱内拿冷冻食物时,打开冰箱门,会看见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由_______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的灰尘上所形成的;而取出的冷冻食品周围有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卫生间里有人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开门通风一段时间后,又变得清晰明亮,其间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情况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只有液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只有汽化
3、烧饭的锅盖掀开后,盖内有大量水珠,这是通过方式形成的。
4、下列各自然现象中,其形成原因属于液化的是()
A、冰
B、霜
C、“白气”
D、露水干了
5、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如图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到()
A、
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
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 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