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制氧事故案例资料

合集下载

空分事故分析

空分事故分析

一、事故经过1996年7月18日,哈尔滨气化厂空分分厂当班人员听到一声闷响,接着主冷凝器(以下简称“主冷”)液位全无、下塔液位上升,氧、氮不合格,现场有少量珠光砂从冷箱里泄了出来。

断定为主冷爆炸。

后经主冷生产厂家切开主冷发现上塔塔板全部变形,主冷四个单元中有一个单元局部烧熔,爆炸切口有碳黑,另一个单元发生轻微爆炸,下塔有一块塔板变形。

二、有关情况该套空分设备1993年投入生产,产量和纯度都达到要求。

该套设备是采用全低压板式换热器净化流程,没液空、液氧吸附器。

爆炸前工艺指标未发现异常,主冷液位控制在2500~2900mm,主冷处于全浸操作,当时气相色谱分析仪带病运行,每周分析1次。

造气、净化、甲醇三个分厂距离空分较近,化验分析碳氢化合物超标3倍多,有乙炔出现。

三、事故分析1.空气污染空气分厂与造气、甲醇、净化分厂较近,这三个分厂不正常排放对空分生产造成了威胁。

主冷液氧中碳氢化合物超标时有发生。

在爆炸前几天风向和气压都对空分生产不利,造成原料空气碳氢化合物含量上升。

2.碳氢化合物在主冷中积累碳氢化合物经过液空吸附器和液氧吸附器吸附后,部分被排除,另一部分在液氧中积聚,使其在液氧中浓度升高。

乙炔在液氧中局部浓缩而析出危险的固体乙炔,吸附器倒换周期长,液氧泵时开时停,导致碳氢化合物不能被及时排出,又未采取大量排液手段,导致超标。

3.操作不当在吸附器操作过程中,不按规程精心操作导致硅胶破碎,致使硅胶粉末进入主冷。

4.液氧中硅胶和二氧化碳颗粒随液体运动产生静电,是乙炔起爆的点火源。

四、教训和建议1.空分设备吸风口应该远离碳氢化合物杂质散发源,加强对空气监测。

2.防止硅胶和二氧化碳进入分馏塔,加强操作管理,缩短吸附器倒换周期,液氧泵24小时运行,增大膨胀量集中排放大量液氧。

3.空分设备运行12个月,停车全面加温,彻底清除碳氢化合物和油脂。

4.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修理,防止带病运行。

5.加强分析管理,严格控制碳氢化合物不超标。

氧管线事故案例

氧管线事故案例

一、一般部位
(一)空分装置氧气管线上的各类阀门; (二)与气化炉炉头连接的氧气管线及附件; (三)空分装置所属设备(主冷凝器、氮气液化气等)。 二、主要原因 (一)氧气管线阀门材质选型不当; (二)氧气管线阀门处流速过高; (三)氧气管线脱脂处理不符合要求; (四)氧气管线内存有硬质杂质; (五)氧气管线或设备窜入烃类化合物。
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

氧气与几种无机和有机材料反应的燃点
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
氧气中可燃介质最小点火能
可燃气体
空气中最小点火能
氧气中最小点火能
氢气
0.019mJ
0.0013mJ
乙炔(碳氢化合物)
0.02mJ
0.0003mJ
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
第二部分
空分装置及氧管线发生事故的一般部位及主要原因
入地内;上塔和主冷被炸飞到750米以外;5千米内窗框玻璃震碎, 飞出的金属击破石油和煤油储罐而引发大火。 2000年:江西萍乡钢铁公司制氧厂1500m3/h空分装置检修现场 发生燃爆事故,造成22人死亡、7人重伤、17人轻伤。
第一部分
一、氧气物化特性
氧气物化特性
常温下氧气为无色无臭气体,是助燃剂,常用于切割、焊接金 属和冶金及煤化工领域。 二、氧气危险性 1、易燃物、可燃物随氧气含量升高,燃烧越来越强烈、充分,
当氧气浓度足够时,几乎所有金属都可以燃烧。
2、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达到80%以上时,全身强制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最终死亡。
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
第三部分
序号 地点 时间 部位和过程
典型事故案例
危害 氧气放空 阀及阀后 管线发生 烧损,部 分仪表线 和管架基 础受损 主要原因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空分行业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领域,为众多行业提供高纯度的氧气、氮气等气体。

然而,由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典型事故,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空分行业中,火灾爆炸事故是较为常见且后果严重的一类。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某空分工厂的主冷箱发生爆炸。

主冷箱是空分设备中的关键部位,内部存有大量的低温液体和气体。

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主冷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积聚,超过了安全限值。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了燃烧和爆炸,瞬间摧毁了主冷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另一类典型事故是氧气泄漏引发的事故。

氧气具有助燃性,一旦泄漏并与易燃物质接触,极易引发火灾。

例如,在一次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管道密封不严,氧气泄漏到了检修区域。

当时,现场正好有一些明火作业,泄漏的氧气与明火相遇,瞬间引发了大火。

幸好现场人员及时疏散,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设备损坏严重,生产被迫中断了很长时间。

此外,还有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

某空分工厂的压缩机突然出现故障,造成了整个生产系统的压力失衡。

压力的急剧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如管道破裂、阀门损坏等。

不仅如此,由于压力失控,还导致了部分低温液体的气化和喷发,对周边的设备和人员构成了威胁。

在这些事故中,人为因素也往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比如,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安全意识淡薄、培训不足等。

有一家企业的操作人员在没有完全了解操作规程的情况下,擅自调整了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导致了设备的过载运行,最终引发了故障和事故。

还有一个典型的事故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善导致的。

某空分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不到位。

长期的疏忽使得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最终酿成了大祸。

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空分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

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

多伦(3#)58000空分装置 爆管漏液事故
事故情况说明

3#空分设备于2009年8月17日一次开车成 功,在设备稳定运行近一个月后,用户对 该设备进行临时停车,装置保压保冷操 作,并对高压液氧泵进行加温操作。在停 车约十小时后,主冷凝蒸发器液氧迅速地 较大量泄漏(在约20分钟内主冷液位降为 0),导致主冷附近的冷箱板冻裂,珠光砂 较大量地往外泄漏。
冷箱扒砂事成3死8伤 2009年07月15日20:40 中国新闻网 洪晓红 孙权 中新社无锡七月十五日电 (记者 洪晓红 孙权)江苏无 锡惠山区前洲镇十五日上午七时三十分许发生一起安全生 产事故,该地区一座氧气站在进行检修时发生倒塌,喷出 来的珠光砂造成在场工人三人死亡,八人受伤。 据了解,事发当时,为无锡新三洲特钢有限公司提供 生产用氧的河南威龙空分集团公司正在对每小时六千标准 立方氧气站进行检修。由于空分塔内的珠光砂急剧膨胀, 导致大量珠光砂从冷箱口冲出,造成在场作业人员十一人 吸入珠光砂粉尘。伤员被送往医院后,其中三人经抢救无 效死亡,其余八人留院观察治疗。
其他事例



1996年3月2日,江西新余钢铁厂6000m3/h空 分设备在未发现异常征兆的情况下,板翅式主冷 凝蒸发器突然发生爆炸,设备损坏严重,爆炸冲 击波将周围建筑物玻璃震碎。 1996年7月18日,哈尔滨气化厂空分分厂 10000m3/h空分设备主冷发生爆炸,主冷和上 塔报废。 1997年5月16日,辽宁抚顺乙烯化工厂6000m3 /h空分塔发生恶性爆炸,设备、厂房均遭严重毁 坏,4人死亡、4人重伤、27人轻伤。


2003年8月22日,马鞍山钢铁公司氧气厂 20000m3/h空分设备安装时发生爆燃, 人被弹出,并35%烧伤,经抢救脱险。 2003年9月17日,湖南冷水江钢铁公司 10000m3/h空分设备在安装时,一股气 喷爆出来,焊工被击出跌落平台,抢救无 效死亡。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课件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课件

环境下其燃点低于100℃,而氧压机的排气
温度在100℃以上,因此只要有油进入到压
缩机中,油就会燃烧。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33
激发能源:
• 氧压机机壳剖面结合处或其他法兰连接处 氧气泄漏引起周围可燃物燃烧,从而加热 机壳。
• 冷却水中断引起排气温度异常升高直接使 钢达到燃点。
• 机组发生喘振或轴承损坏引起转子与静止 部件发生剧烈磨擦或动静部件相互咬住引 起发热。
• 氧压机设计紧急停车时,进口阀门要延迟5 分钟关闭。密封气体压力低,没有连锁停 油泵。
• 氧压机旁通阀门过滤器上有破损,管道焊
接有问题。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30
借鉴的教训
• 从设计、安装到操作均存 在一定的问题。
• 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原始 安装记录和连锁调试记录。
• 连锁动作不准确。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案例简介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1
案例一
一起液氧罐出口管道爆炸 事故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2
案例1:
1988年10月8日22时,太原钢厂氧
气站内一声巨响,随之整个站区即
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值班人员检
查时发现,爆炸是发生在10000
m3/h 空分设备1号液氧罐出口管道,
该管道为Φ80mm 铜管,爆炸后,
在罐口见状后下去拉,也倒在罐内,其
他人员急忙采取措施将二人救出,并送 医院治疗,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15
氮气窒息死亡事故的教训
• 吸入纯氮气造成突然窒息,立刻不
省人事,遇害者如同头部受到猛烈
打击一样倒下,在还没有反应过来
时就不行了,可在10秒至几分钟内

空分工段事故案例分析

空分工段事故案例分析

空分工段事故案例分析一、吸附剂床层鼓包的事故5f,O$B,i9F事故经过:2007年5月23日晚21时30分,CO2分析仪投用后,发现出2#纯化器空气中CO2含量超标。

川空代表及车间人员共同分析,可能是再生不彻底。

于是5月24日对2#纯化器进行高温活化再生,但CO2含量依然超标。

晚23时,由于3.8MPa工艺空气进E9601A/B前法兰泄漏严重,需更换垫片。

借此机会对2#纯化器床层进行了检查,发现床层鼓包。

决定于5月25日对其内分子筛扒出,重新装填。

;f4I8y'V(N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二、开排空使空压机跳车的事故2007年6月2日10:39,由于管网压力波动造成锅炉主汽压力不稳,运行三班司炉在监盘的过程中发现主汽压力PI1343有上涨趋势,直到PI1343发生报警,此时的压力为9.94MPa,这时司炉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没有得到班长及车间的领导的同意,将过热器的对空排HS-1302A全开,导致蒸汽流量减少21吨,压力从9.94MPa降到9.52MPa,使100公斤管网调节门9951A/B不断的回关,直至全关,最终导致44公斤管网压力降到7.5公斤,此时空压机没有抽真空的蒸汽,导致空压机跳车。

9]"Y!q某M1c#i/d-O/T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三、2007年6月15日氧气程控阀划伤的事故:h1$c7A2`"g)b事故经过:"v;某%r4q;T$p(\2007年5月27日氧气管线的脱脂工作由甲醇筹建处委托蓝星清洗公司施工,由气化车间配合。

至5月29日,氧管线脱脂工作按脱脂方案及方案提及的相关标准完成,经筹建处相关部门确认签字。

5月30日11:00气化车间按技术要求对氧气管线进行蒸汽吹扫,但在吹扫过程中发现排放口带水,几乎没有蒸汽喷出,经分析蒸汽压力过低,为改善吹扫效果经咨询蓝星清洗公司,贵公司在其它厂家进行的脱脂工作蒸汽吹扫一般选用1.5MPa以上的蒸汽,经请示生产技术部决定选用1.5MPa蒸汽进行后续的吹扫工作.气化车间编制了具体方案并交生产技术部审批通过。

空分事故案例学习

空分事故案例学习

空分事故案例学习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空分事故案例汇总案例分析:例1 循环水加药造成空分板式换热器冻堵一、事故时间:2001年10月2日二、事故地点:石家庄新宇三阳公司空分车间三、事故经过:2001年10月2日上午8∶30,1000m3/h空分设备切换系统切换声音突然变得非常沉闷,并伴有管道轻微振动,进塔气量明显减少,进气压力升高,上下塔压力逐渐下降,中控室环流温差大幅增加。

根据运行参数,判断为第一组板翅式换热器发生堵塞,打开系统吹-5阀,吹出不少水,于是确定为板翅式换热器带水冻堵。

为了不影响生产,把切换时间调整为30秒,想通过自清除能力,将水分带出。

因进塔空气量继续下降,氧气产量和纯度随之降低。

至10∶10,后工段氧化岗位被迫停车。

空分系统继续加强切换,由于带入水量较大,效果不明显,最后决定对板翅式换热器进行局部加温,16∶00,停止向下塔输送空气。

四、防范措施(1)水处理岗位在加杀菌剂前与空分岗位联系,先倒换用一次水冷却,隔一些时间待系统无泡沫后再使用循环水冷却。

(2)对空分系统各进气吹除阀至少每小时吹除一次,防止水分进入板翅式换热器。

(3)要求各岗位加强巡检,及早发现设备隐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1 分子筛进水事故一、事故时间:2004年10月6日二、事故经过2004年10月6日15:02,正在吸附的2#分子筛出口CO2含量突然急剧增加,很快满量程100ppm;膨胀机转速由28000r/min降到21100 r/min;主换热器热端温差急剧扩大,由℃扩大到10℃。

此时,空冷塔液位达到2000mm,回水阀LCV1101开度只有5%。

由此判断分子筛进水并已经蔓延至主换热器。

于是,立刻进行以下操作:1、停冷却水泵、冷冻水泵;2、关空气进冷箱总阀HV101,同时停空压机;3、暂停分子筛程序;4、停膨胀机。

打开V1104、V1223、V1225阀排水。

制氧机空分塔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制氧机空分塔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制氧机空分塔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1.1996年3月2日凌晨3:44,新余6000Nm3/h制氧机在未发现异常征兆的情况下,空分塔突然发生爆炸,空分塔保冷箱被炸开,并且整体倒向主操作室厂房,将厂房局部损坏。

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1997年5月16日9:05,抚顺石化公司进口6000Nm3/h 制氧机空分塔发生剧烈爆炸,空分塔保冷箱钢结构框架倾斜,冲击波波及方圆500米,造成4人死亡,31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上述两个单位的空分装置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

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的原因又有以下几个:
1.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高,这主要是空压机的吸气口离碳氢化合物污染源太近引起。

2.空分系统中的防爆设施没有投入运行。

3.分析检测手段不齐全配套或不严格执行安全标准。

三、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三条原因,分别应采取的措施是:
1.若在空压机吸气口附近存在碳氢化合物污染源,应搬迁碳氢化合物污染源。

2.空分系统中的防爆设施主要有1%的液氧喷射和循环吸附器,这些设施都应正常运行。

3.加强分析检测,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超过停车值时,应停车排放全部液体后,重新开车,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空分行业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领域,为许多行业提供了所需的氧气、氮气等气体。

然而,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也容易发生一些严重的事故。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空分行业的典型事故。

一、某厂空分装置爆炸事故在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某厂的空分装置发生了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的起因是在空分装置的精馏塔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液氧中碳氢化合物积聚超标。

当这些碳氢化合物遇到火源时,瞬间引发了爆炸。

这次爆炸不仅摧毁了整个空分装置,还波及到了周边的设备和建筑物。

现场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破碎的管道、设备残骸和燃烧后的痕迹。

事故造成了多名工人受伤,其中_____人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二、另一厂空分主冷泄漏事故在_____年_____月,另一厂的空分设备主冷发生了泄漏。

主冷是空分装置中的关键部件,负责将空气冷却并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泄漏的原因是主冷的焊接部位出现了裂缝,导致液氧泄漏。

液氧泄漏后迅速气化,形成了富氧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火源,就极易引发燃烧甚至爆炸。

幸运的是,此次事故发现及时,工厂迅速采取了紧急停车措施,并疏散了现场人员,才避免了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但这次泄漏事故仍然给工厂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三、某大型空分装置氧压机着火事故在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某大型空分装置的氧压机突然着火。

经调查,事故的原因是氧压机的密封部件失效,导致氧气泄漏。

泄漏的氧气与周围的油污等可燃物接触,引发了火灾。

火灾发生后,现场的工作人员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水进行灭火。

同时,及时通知了消防部门。

消防人员赶到后,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成功扑灭了大火。

但氧压机已经严重损坏,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维修和更换,给企业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四、空分装置分子筛进水事故在_____年_____月,某厂的空分装置分子筛系统发生了进水事故。

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误将大量的水引入了分子筛吸附器中。

制氧安全事故案例

制氧安全事故案例
2003年7月7日:上海中远化工有限公司10000m3/h空分设备正准备吊装上塔和粗氩塔上段时,一声巨响,粗氩塔下段上封口二层塑料彩条布被气浪撕得粉碎。
2003年8月22日:马鞍山钢铁公司氧气厂20000m3/h空分设备安装时发生爆燃,人被弹出,并35%烧伤,经抢救脱险。
2003年9月17日:湖南冷水江钢铁公司10000m3/h空分设备在安装时,一股气喷爆出来,焊工被击出跌落平台,抢救无效死亡
1986年7月27日:燕山石化公司前进化工厂3200m3/h空分设备一声巨响后,整套设备成为一堆废墟。
1992年11月1日: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氧气站150m3/h空分塔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空分塔报废。
1993年7月25日: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150m3/h空分塔主冷凝蒸发器发生粉碎性爆炸,当场炸死一人,空分塔报废。
1996年3月2日:江西新余钢铁厂6000m3/h空分设备在未发现异常征兆的情况下,板翅式主冷凝蒸发器突然发生爆炸,设备损坏严重,爆炸冲击波将周围建筑物玻璃震碎。
1996年7月18日:哈尔滨气化厂空分分厂10000m3/h空分设备主冷发生爆炸,主冷和上塔报废。
1997年5月16日:辽宁抚顺乙烯化工厂6000m3/h空分塔发生恶性爆炸,设备、厂房均遭严重毁坏,4人死亡、4人重伤、27人轻伤。
1997年12月25日:马来西亚宾突鲁壳牌石油公司一套81760m3/h空分设备发生恶性爆炸。爆炸始于主冷凝蒸发器,并扩大到塔身;下塔压入地内;上塔和主冷被炸飞到750米以外;5千米内窗框玻璃震碎,飞出的金属击破石油和煤油储罐而引发大火。
2000年8月21日:江西萍乡钢铁公司制氧厂1500m3/h空分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修现场发生燃爆事故,造成22人死亡、7人重伤、17人轻伤。

制氧事故案例

制氧事故案例

(1)某钢铁公司制氧机燃爆事故2000年8月21日零时10分,国内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1号1500立方米制氧机发生燃爆,死亡22人,伤24人,其中重伤7人,部分厂房坍塌,部分设备受损,直接财产损失320多万元。

事故主要原因是公司1号1500立方米室内制氧机燃爆事故现场,因同时具备助燃物、可燃物及着火源三要素,酿成燃爆事故。

其中,助燃物为排放液氧所造成的富氧空气;可燃物为膨胀机、空压机油箱的油雾及油;着火源为1号空压机电机油浸纸动力电缆端头爬电,在富氧环境中产生火花,引燃油浸纸。

液氧排放操作不当,空分工排放液氧时操作不当,排放速度过快,造成检修现场氧气浓度过大又来不及散发,形成富氧状态,直接为燃爆造成一个要素。

另外。

设备老化、超期服役,工艺装备落后;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安全教育内容有欠缺,也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和深层次的原因。

(2)新余钢铁公司制氧机主冷爆炸事故1996年3月2日凌晨,新余钢铁公司的6000m3/h制氧机主冷发生爆炸,直接经济损失为900万元以上(事故发生在夜间,无人伤亡),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对液氧中乙炔等碳氢化合物的含量监测不力,且缺乏必要的分析仪器设备;主冷1%的液氧未连续排放;循环液氧泵及液氧吸附器未连续使用,吸附周期再生周期偏听偏长等。

(3)呼和浩特氧气厂主冷凝蒸发器爆炸1975年4月和1978年4月呼和浩特氧气厂的150m3/h制氧机的主冷凝蒸发器先后发生爆炸,两次爆炸前发现,液氧液面下降,氧纯度下降。

为提高液氧面,第一次爆炸前采用开大节-2阀,每次开2-3圈。

第二次爆炸前,采用关小节-1阀和凸轮及活动节流调节手段。

第一次爆炸,冷凝蒸发器下部1/4的外壳被炸开,裂口宽度有30厘米,数十根管子被炸毁。

第二次爆炸,其爆炸中心在主冷凝蒸发器下部边缘,高约5厘米处,下塔与主冷凝蒸发器下管板焊接处炸开一道长35厘米、宽3厘米的裂口。

两次爆炸后都发现列管外壁和筒壳内壁及下管板上附有一层油脂,用四氯化碳清洗后,四氯化碳变成黑色。

空分(制氧)行业事故案例.doc

空分(制氧)行业事故案例.doc

3.27沙钢制氧厂氧气管道爆炸事故一、事件经过:2008/3/27永新炼钢车间氧气管道爆炸,死亡2人.其中一人为沙钢正处干部,袁加宇厂长。

教训::开关氧气阀门要慢!不一定只是有杂质才会爆炸,氧气管道瞬间加压产生的高温可能是主因!氧之前一定要记得先吹扫,送氧前要记得要充氮,之后送氧时氧气阀门一定要缓慢打开,速度千万不能快。

二、直接原因:1,吹扫不彻底,(吹了2次)2,阀门前后压差大,未充氮.(阀前20公斤氧气压力)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该阀门拆卸后从该阀的旁通阀中发现有油三、间接原因:1,施工单位分3包,工程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2,管道连接未氩弧焊打底,且发现内有钢筋一根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公司赶时间赶进度.冷箱扒砂事故一、事故经过:2009年07月15日20:40,江苏无锡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3死8伤江苏无锡惠山区前洲镇十五日上午七时三十分许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该地区一座氧气站在进行检修时发生倒塌,喷出来的珠光砂造成在场工人三人死亡,八人受伤。

据了解,事发当时,为无锡新三洲特钢有限公司提供生产用氧的河南威龙空分集团公司正在对每小时六千标准立方氧气站进行检修。

由于空分塔内的珠光砂急剧膨胀,导致大量珠光砂从冷箱口冲出,造成在场作业人员十一人吸入珠光砂粉尘。

伤员被送往医院后,其中三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八人留院观察治疗。

二、事故原因:经事故调查组及专家组现场勘察、调查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已被查清:7 月12日,该厂6000 空分车间员工发现的分馏塔冷箱外壁结霜证明塔内低温液体已先泄漏至冷箱。

按规定,空分装置的低温部分设备检修宜升到常温进行;扒珠光砂前,应充分加热冷箱中的珠光砂。

停车后,虽用压缩空气对系统进行了约30 个小时的加温吹扫,但事实上,到事故发生后的16 日下午,扒砂口仍有冷气冒出,泄漏到冷箱内的低温液体并未彻底去除。

15 日早上,在未确认冷箱温度是否已接近常温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用通过割开的扒砂口进行扒砂作业。

空分氧气放空阀着火事故

空分氧气放空阀着火事故

空分氧气放空阀着火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11月21日12:00空分系统正常运行,氧压力PI-9302为6.24MPa,氧气温度TI-9302为12.21℃,HV-9304开度在5%,氧气流量FI-9302为21311Nm3/h,液氧泵回流阀开度18.29%,液氧泵转速为3260r/h,主冷液位2700mm,气化炉总负荷为38m3/h,其余各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15:18因增压机末级回流阀BV-9006突然打开,造成出口流量下降,空分高压板式热源不足,导致氧压、氧流量、氧气温度下降,最低点时氧压6.13Mpa,氧气温度-95.79℃,氧流量18751.2Nm3/h,因冷损增大,主冷也开始下降,最低点时2214mm。

(15:28)随即气化炉紧急降负荷至33m3/h,空分操作人员开始关小HV-9304,同时立即将BV-9006用手轮关至57%后增压机恢复正常,并联系仪表处理。

15:28气化开始减负荷后,氧压上升至6.28Mpa,氧气流量14169Nm3/h,氧气温度开始回升。

16:00BV-9006处理完毕并退出手轮操作,系统趋于稳定,此时HV9304至全关。

16:20增压机运行平稳,氧气温度恢复到18.52℃,系统开始加负荷,空分调整氧量。

17:01系统负荷恢复至原38m3/h,氧流量20470Nm3/h,氧气压力6.24Mpa,氧气温度14.75℃,HV-9304阀门开度为5%。

17:30由于主冷液位较低,操作人员逐步关小HV-9304减少放空量。

17:55HV-9304阀门开度降到1%,由于氧压有波动,HV-9304阀门开度又从1%升至2%,此时氧压稳定在6.26MPa左右,流量为19878Nm3/h,温度14.96℃,工况稳定。

18:09空分氧放空管线处出现声响及烟尘,中控DCS氧压低报警,随后自空压机后所有系统进行紧急停车处理并通知相关人员,同时进行现场确认处理。

此时确认氧流量达到最大值。

气体厂事故案例

气体厂事故案例

制氧厂爆炸事故2000年8月21日0时10分,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1号1500立方米制氧机发生燃爆,死亡22人,伤24人,其中重伤7人,部分厂房坍塌,部分设备受损,直接财产损失320多万元。

这是由于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规、规章酿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一、事故经过该公司计划从8月21日0时起,进行为期4~5天的以炼钢转炉除尘设备改造、连铸机高效化改造为中心的全面检修,安排制氧厂3台制氧机同步分别检修。

8月10日下达了《设备检修计划表》,安排1号1 500 m3制氧机于21日0时至21日16时检修,由制氧厂的二车间和维修车间负责;2号l 500 m3制氧机于21日16时至23日8时检修;3 200 m3制氧机于23日3时至24日8时检修。

检修前,对参与检修的人员进行了一般的安全教育,要求在现场严禁吸烟和动火,要穿戴劳保用品。

这次制氧机停机检修,由制氧厂分管设备的副厂长负责。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由制氧厂分管生产及安全的副厂长(在事故中受伤)负责并现场组织,生产安保科长(在事故中受伤)、安全员(在事故中死亡)、运行二车间主任(在事故中死亡)、运行二车间主任副主任(在事故中受伤)、维修车间副主任(在事故中死亡)及维修人员参加。

8月20日23时40分,指挥人员安排停1号1 500 m3机组并排放液氧。

21日零时,公司扒珠光砂人员26人及检修人员10人陆续进入检修现场,加上已在现场当班的17人(因检修需要,空压机运行),现场共有53人。

当时,制氧厂2名维修人员正在拆空分塔人孔螺丝(还剩6只没拆完),公司项目经理(在事故中受伤)指挥劳务人员对空分塔周边的缝用编织袋填塞。

在1号制氧机操作室指挥的副厂长,打电话通知3 200 m3制氧机停止使用外购液氧。

21日零时10分,当维修人员拆人孔螺丝还剩2只时,突然火光一闪,随即一声巨响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使在场的53人中,死22人,伤24人,厂房不同程度倒塌,设备严重受损。

空分事故案例分析 (1)

空分事故案例分析 (1)

一、空压机组增压机高压缸轴瓦温度高1、问题描述某系统增压机在原始安装结束第一次试车时,出现高压缸止推轴承TI4721/TI4722温度高,满负荷是最高102℃,但因在设计指标范围内,制造厂家认为属于正常现象,所以,没有进一步检查。

2010年2月份,轴承温度急剧恶化,在高压三段操作压力最高只有60bar是(设计69bar),轴瓦温度最高已达109℃,严重制约着空分高负荷生产。

1、可能原因分析(1)油质、油量等存在问题。

(2)轴瓦本身存在制造质量问题。

(4)油温高、轴瓦间隙小(5)赃物进入轴承磨坏轴瓦,造成轴瓦磨损(6)轴瓦破损原因总结:设计原因,空压机采用846号透平油(中新为ISO VG 46相当于30#透平油),油质,油量、轴瓦外观检查并无问题,可能是轴瓦本身或设计有问题。

1、处理措施和建议2010年2月份,利用停车机会,对空压机组高压缸轴瓦进行了检查,发现轴瓦厚度不均,间隙小。

对瓦块进行了刮瓦修复,并将油压由原来的0.98bar调整至1.5bar,检查结束后,3月份开车,在90%生产负荷下,轴瓦温度最高76℃,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沈鼓制造的压缩机普通存在轴瓦温度有一个偏高,建议对机组油质,油压,轴瓦进行检查,若以上没有问题,联系厂家解决。

二、分子筛蒸汽加热器泄漏1、问题描述2009年1月31号上午,某系统操作人员发现在分子筛蒸汽加热器E4201的底部水侧管子与壳体的间隙有水流出,为进一步确认,将蒸汽加热器底部保温全部拆除,打开蒸汽加热器底部壳侧盲法兰处有大量空气排出,而且还随着所加工空气的流量变化而变化,由此判断,蒸汽加热器管侧有漏点。

2、可能原因分析(1)分子筛蒸汽系统超压,超出材料承受范围。

(2)运行中,蒸汽加热器管壳侧温差过大,产生应力。

(3)蒸汽加热器后汽水分离器无液位,产生水击。

(4)冬季停车期间,防冻不彻底,冻坏设备。

最终原因:在装置运行期间,严格控制蒸汽加热器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分离器液位控制在250mm以上,没有发生过水击现象。

制氧厂典型事故举例

制氧厂典型事故举例

制氧厂典型事故举例
举例一
3#空压机跳车故障供气中断6.5小时
1月31日12:12,3#空压机因ZIA1301超过联锁值停车,导致3#空分全线停车,当班立即联系调度中心及车间汇报事故情况,打开1#进氮气球罐阀门进行低压供氮。车间立即组织人员查找原因发现ZIA1301保护表损坏,经仪表人员处理后车间立即组织人员开车,目前3#空压机运行正常。
3#空分粗氩泵突发停车故障
2007年5月26日13:35,3#制氧粗氩泵突然停车,准备重新启动时发现变频器通讯不良,在面板发出指令后变频器无应答,起用备机。氧气和氮气纯度受到影响0.5小时,三期氩产量减少40吨。检查发现,粗氩泵变频器通讯故障。
举例二
2#空分系统突发停车
2007年5月9日14:00,制氧2#空分突发停车,中断供空压机持续逆流而停机,并导致系统全线停产。进一步检查进口导叶,发现定位销脱落,上面用于锁定的卡簧落在一边,并且存在严重变形现象。设备人员安装好定位销并使用新的卡簧后,操作人员检查启动条件具备后启动机组并开始升压操作,发现防喘振阀存在仪控故障。至19:00左右,故障处理完毕,操作人员按照作业程序相继启动预冷系统、纯化系统,往主分馏塔系统导气,启动膨胀机,积液和调纯。至21:30氮纯度合格,至22:00氧纯度合格,先后启动氮压机和氧压机实现对外供气。 举例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行业事故案例1、液氧槽车事故事故经过:2011 年4 月24 日下午2 点35 分左右,扬溧高速上,一辆槽罐车正从镇江开往扬州,眼看就要到瓜州收费站,谁知就在还有一公里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了。

“砰!”一声巨响,槽罐车撞上了前面一辆小型吊车,在惯性作用下,槽罐车侧翻,尾部重重地撞上了高速右侧的护栏,护栏严重变形。

由于惯性巨大,槽罐车并没有因此停下来,横着向前滑行了好长一段距离。

滑行过程中,车里燃油发生泄漏,引燃了车后轮胎,并烧到了驾驶室。

事故发生后,槽罐车的驾驶员李师傅很快就从驾驶室里跑了出来,当他惊恐地拍打自己腿上的火时,突然想到押运员还被困在里面,李师傅又冲回现场,用尽全力将同伴从副驾驶位置上拉了出来,并帮他把身上的火扑灭。

之后两人被紧急送往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救治。

押运员烧伤面积达60%,幸好驾驶员无大碍。

不过,由于受到撞击,罐体上出现两个漏洞,液氧大量泄漏,为了排除险情,扬州各部门现场排氧,26吨液氧全部放空。

事故处理:下午4 点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槽罐车罐体前后部位都发生了泄漏,白色的“烟”不断冒出。

据介绍,经过20 分钟左右的扑救,明火被基本控制,不过由于油箱温度过高,还是发生了爆炸,所幸有惊无险。

火控制住了,但液体一直在泄漏。

为了排除险情,消防员分别对前后两个漏洞进行强制堵漏,并将随身携带的衣服一并用上,覆盖在漏洞处。

该槽罐车厂家派出的工程师赶到了现场,大家现场研究决定,先现场将罐体的液氧放掉,然后再对罐体实施转移。

但排放液氧是有条件的,就是方圆500米范围内的车辆发动机必须熄火,否则会造成液氧爆炸等危险事件发生。

情况紧急,在交警部门的配合下,现场方圆500 米范围内的所有车辆发动机全部熄火。

厂方工程师见安全措施到位后,立即戴着面罩来到罐体尾部,把阀门打开,只见一股白色液体笔直从尾部冒了出来,喷到高速下面的绿化带中。

在排液的过程中,消防员同时出动水枪,从各个角度对液体进行稀释,防止出现意外。

晚上12 点现场险情才完全解除。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驾驶员没有什么大碍,押运员被烧伤,面积达60%,另有两处骨折,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排液现场2调压站氧气阀门更换时发生燃爆事故事故经过:4月14日上午10时左右, 安徽省某公司机动科组织有关人员(总调度、机动科长、仪表负责人、生产维修工人)共8人进入调压站进行气动调节阀更换作业。

作业人员首先关闭了管线两端阀门隔断气源,然后松开气动调节阀法兰螺栓,在松螺栓过程中发现进气阀门没有关紧,仍有漏气现象,又用F型扳手关闭进气阀门。

在漏气情况消除后,作业人员拆卸掉故障气动调节阀,换上经脱脂处理的新气动调节阀,安装仪表电源线和气动调节阀控制汽缸管线,并用万用表测量。

上述工作完毕,制氧工艺主管张某接到在场的调度长批准令,到防爆墙后边,开启气动调压阀约2~3s后,就听到一声沉闷巨响,从防爆墙另一侧的前后喷出大火。

张某想转身关阀,受大火所阻,即快速跑向制氧车间,边叫人灭火,边关停氧压机以切断事故现场的氧气,阻止火势扩大。

后张某又想起氧气来源于氧气罐,便爬上球罐关阀,这才切断了事故现场氧气源。

至此,火势终于被控制住。

事后,通过爆炸现场勘察发现,调压站内的氧气管道被完全烧毁, 旁路管道的上内部没有燃烧痕迹,证明管道被炸开。

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共有8人,其中7人死亡(3人当场死亡,4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事故发生时另有1人在调压站氮气间,与氧气间中间有防火墙阻隔,没有受到伤害。

事后经调查,该调压管线的气动调节阀经常发生阀芯内漏故障,投产以来至少已更换过3次气动调节阀。

事故原因“4•14”氧气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根据爆炸时出现的放热性、快速性特点,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化学性爆炸事故。

另据“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喷射流,并在泄漏裂口处被点燃,瞬间产生了喷射火”等现象,调查人员认为,燃烧、爆炸、喷射火是这次事故的主要特点,喷射火又是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管道、阀门烧熔的重要因素。

燃烧爆炸的3个基本要素是助燃剂、燃烧物质、点燃能量。

在3个基本要素中,缺少任何1个要素都不会引发燃烧爆炸。

①助燃剂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在生产环境中,一般化工检修规定,控制氧含量在17%~23%,既要防止缺氧,又要防止富氧,两种状况均能导致事故。

此次事故完全具备富氧状态条件。

拆卸气动调节阀,管内原存的余气被释放至大气;在检修过程中,发现阀门未关死,有氧气逸出;在用氧气试漏时,没有证据表明气动调节阀法兰密封可靠,因此,有氧气泄漏的可能性;爆炸时检修管线内部必然存在氧气。

可见,在检修过程中,有发生富氧状态的环境和条件。

查证管道检修试压时的当班记录,事故发生前氧气球罐和输送管道内存有2.5MPa,99.0%~99.5%的氧气,当天试压时通过氧气管道压力最低1.3MPa,最高可能达到1.8MPa;气流速度大于15m/s。

②可燃物质在浓度较高的氧气环境中,人体、衣物、金属都会成为还原剂,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也就是说,人体、衣物、金属在富氧状态下成为可燃物。

更换的气动调节阀虽然经过脱脂清洗,但没有按照有关安全规定进行完全脱脂,比对同批进货的气动调节阀解体检查发现,其内部存有大量油脂。

作业人员除脂过程只是用棉纱蘸少量四氯化碳擦洗外部可擦部位,没有解体浸泡、清洗,领用的500ml清洗剂仅用了75ml,脱脂方法和脱脂剂消耗量不能达到完全脱脂的要求,具有存有油脂的可能性。

另外,作业者的工具、衣物、手套也可能沾有油污(脂)。

因此,在作业环境中,有发生爆炸的可燃物质条件。

③激发能量从事故现场看,有多种造成爆炸燃烧的激发能量条件:作业人员衣着化纤衣物导致的静电;使用非防爆型工具;采用非防爆型照明;在一定的压力、温度条件下,纯氧能与油脂反应,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会引起油脂自燃;作业者打开进气阀用氧气试漏,气体绝热压缩导致的温度上升;操作阀门时开阀速度过快,高速气流与管件、阀门摩擦产生静电等都可能成为燃爆的激发能量。

事故原因分析推断燃烧爆炸的3个基本因素都已满足,燃烧爆炸很难避免。

从事故后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推断,事故的发生过程是由于管道内部纯氧状态下或在泄漏形成管道外部空间呈富氧状态,遇到激发能量后,引起激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爆炸),爆炸后造成大量氧气喷出,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能,喷射火喷射的高温致使钢管熔化和燃烧反应更加激烈,导致整根管线被毁和人员伤亡。

由此可以认定,新更换气动调节阀脱脂不完全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违章使用氧气试漏是导致发生爆炸的另一重要原因。

3、氧压机汽缸燃爆事故①事故经过2010年5月27日中午11:45分左右,操作工正在机房现场做记录,刚走到9号氧压机附近时,看到该氧压机(公司编号14号氧压机,下称14号氧压机)二级密封函冒烟,随即喷出火花,操作工立即停机,同时关闭进出口阀门。

此时中控室操作人员发现中压氧气管路压力异常,14号氧压机着火,就将2台中压氧压机全部停掉,由于操作人员处置妥当,减少了事故的损失。

据操作人员讲述,当时三级排气压力是7MPa左右。

②事故原因2.1 通过现场调查,二级气缸内壁燃烧比较严重,活塞头上部压紧螺母烧损,皮碗间隔圈都有不同程度的烧损,多个皮碗烧损,但还有部分残留,并没有全部烧掉。

活塞杆上部烧了一个坑,密封函填料也没有全部烧毁,还有部分残留,二级排气阀门和阀门压盖都全部烧掉,二级进气阀门烧坏。

氧压机回气管上的膨胀节烧穿。

从各零件的燃烧痕迹来分析,最初着火点应该是二级气缸上部,燃烧后随着气流将二级的排气阀门和阀门压盖全部烧掉,二级排气阀门烧毁造成二级排气管路内的氧气倒回。

由于燃烧温度很高,活塞头烧损,氧气泄漏下冲,烧掉活塞杆和密封函,再跑到回气管路将回气管的膨胀节烧穿(膨胀节的管壁比较薄)。

2.2 通过询问现场检修人员和查阅设备检修记录,14号氧压机二级皮碗检修的时间是2010年5月4日,至燃烧时已经运行了23天,实际的运行时间为165小时。

2010年5月10日检查过二级的进排气阀门,更换了进气阀片,检修后至燃烧时实际的运行时间为125小时,询问检修人员,其对检修工程详细的介绍了一遍,符合正常的检修程序,因此,排除零部件脱脂不干净的可能性。

2.3 分析造成氧压机可能燃烧的原因:是铁锈类的机械杂质进入气缸,与气缸壁摩擦引起的。

机械杂质的来源有如下几条渠道:2.4 该机进口没有设置过滤器,气源来自中压氧压机,有可能是管道内的铁锈,由氧气流带入二级气缸内,撞击摩擦造成二级气缸燃烧。

2.5 查看仓库内的氧压机阀座、升高限制器、阀片等氧压机备件,发现有的备件圆周加工口上存在有飞边(毛刺)的情况。

公司原先也没有特别注意这一类情况,因此,有可能是阀门或者其他新安装的配件飞边没有去除,经过长时间的运行,飞边脱落掉到二级气缸内,撞击摩擦引起二级气缸燃烧。

2.6 使用中曾发现二级进气阀弹簧经长时间使用,发现过断裂,也有可能是弹簧的部分断件掉到气缸内,撞击产生火花,造成二级气缸燃烧事故。

2.7 该机的回气管与平衡腔相通,平衡腔内的铁锈跑到气缸内,碰撞摩擦发生二级气缸燃烧。

因为14号氧压机不经常开,而12号和13号氧压机开机的时间长,由于回气管路是连在一起的(回气的气流还是比较大),当11号和12号氧压机开机的时候,回气的气流就将管道内的铁锈等吹过来,由于在14号氧压机的边上就是一个向上的弯头,铁锈必将积存在这个位置,由于操作人员都习惯不关氧压机的回气阀门,在14号氧压机停机的阶段,管道内的铁锈就有可能被其他两台氧压机的回气气流吹到14号氧压机平衡腔或者气缸内部,氧气皮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磨损,在皮碗与气缸壁间就会有间隙,因此,有可能使铁锈跑到气缸上部。

综上分析,机械杂质在氧气流冲击摩擦下,可产生高达3000伏的静电,杂质间放电产生的高温引起的燃烧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③预防措施3.1 对该设备前的管道系统全部拆除进行彻底的吹扫,并在氧压机进口增设不锈钢外壳和内置20目铜丝网的过滤器,以保证管道中的机械杂质不会跑到氧压机内而发生事故。

3.2 通过事故分析,对制造厂发来的新备件要逐个检查,设备维保人员对新装的配件都必须彻底的去除飞边(毛刺)后,才能装上机器。

3.3 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氧压机进排气阀门并做好记录,发现阀门弹簧变形应及时更换。

3.4 对氧压机的平衡腔进行彻底清洗,清除腔内残留的铸件铁砂和铁锈。

3.5 将设备的回气管改成不锈钢管,并修改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在该机停车时应将回气管道阀门必须关好。

3.6 将公司同类型氧压机的进口阀门全部从氧压机上部改至地面,方便员工的操作。

老进口阀门都在氧压机的上部,发生异常事件时,员工关闭阀门不方便。

另外阀门在设备的正上方,人员在应急处置事故时,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