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课程详细信息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

心理学重点 诸论 1、心理发展动力 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2、时代精神说 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3、伟人说 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4、结合“时代精神说”与“伟人说”两种基本观点,谈谈你对心理学发展动力的看法。 ⑴概念:“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⑵影响:“时代精神说”:时代精神会决定哪些思想成为潮流,而另一些思想将最终消亡。一种理论、一个学派的流行,不一定使它比其他理论更正确。而往往是因为它比其他理论更合潮流、更为时尚。 “伟人说”:没有伟人,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史,在伟大人物从事的领域,只要他们还活着,这个学派就得以他们为正统。伟人不只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也能暂时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⑶不同点:推动心理学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不同,伟人说是有过重大影响的人伟人,时代精神说是整个社会时代背景。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不包括的是: A. 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B. 脑机能的研究 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D. 行为规律的探讨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 人性化运动 B. 人文主义运动 C. 文化运动 D. 宗教化运动3、关于17 到19 世纪的心理学思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 B. 经验主义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 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 D. 统觉团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A. 冯特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奈瑟5、提出倾、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阿德勒 D. 弗洛姆6、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 A. 本我 B. 自卑及其补偿 C. 超我 D. 自我7、马斯洛认为,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 A. 自我实现的人 B. 平常的大众 C. 神经

症病人 D. 超人8、勒温认为, 心理生活空间是指: A. 影响行为的环境 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资料Word C. 人的居住空间 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 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不包含: A. 真诚一致 B. 同理心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建议10、阿德勒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 A. 优越感 B. 社会兴趣 C. 攻击本能 D. 利比多11、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 A. 共情 B. 接纳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 D. 符号学习理论13、斯金纳把华生研究的行为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 D. 应答性行为14、在华生看来,说话、写字和打棒球属于: A. 外显的习得行为 B. 隐的习得行为 C. 外显的非习得行为 D. 隐的非习得行为15、以下不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西方心理学史知识提纲汇总

---------------------------------------------------------------最新资料推荐------------------------------------------------------ 西方心理学史知识提纲汇总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建立一、冯特的主要理论观点及评价。 (一)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1、心理学与科学: 心理学可以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2、心理学与哲学: 认为心理学虽然独立于哲学而成为一门科学,但不能完全脱离与哲学的关系。 3、心理学与生理学: 认为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心理学所用,但反对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 4、心理学的理论应用: 不反对应用研究。 但更重视理论。 (二)冯特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直接经验 2、研究方法: 实验的内省法(指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冯特论经验的分析与综合 1、要把意识分析为心理元素,但主张意识是一种过程,心理元素也是一个过程。 2、认为基本的心理元素有感觉和感情。 1 / 3

3、用联想、统觉、心理复合的规律来说明意识的整体特点。 (四)冯特论情绪和意志 1、情绪是由不同的情感结合而成 2、意志同情绪具有密切联系,意志在本质上是感情性质的(五)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同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社会产物的分析,推演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民族心理学是一种关于语言、神话和风俗发展原理的研究。 (六)对冯特的评价优点(六)对冯特的评价优点 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他大的贡献 2、培养了大批心理学家。 3、在民族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是心理学对文化与心理关系的第一次系统研究。 局限 1、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2、没有摆脱内省法。 3、理论体系庞杂而又混乱。 二、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内容与特点。 (一)内容:①感觉与知觉的研究②反应时的研究③注意的研究④语词联想研究⑤感情的实验研究(二)特点1、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低级心理过程得到高度重视,而思维、想象等高级过程却被忽视了。 2、实验方法中内省的成分比重还比较大。

心理学史思考题

心理学史思考题 2015年夏学期 第一章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理论。 2、简述我国古代对心理的器官的有关论述。 3、简述我国对心理测验的探索。 4、试述你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看法。 第二章 思考题 1、简述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2、简述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 3、简述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及其观点。 4、简述有关Molyneux问题的争论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5、简述法国感觉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6、简述德国哲学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第三章 思考题 1、简述19世纪神经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2、评述19世纪有关大脑的机能定位说与机能统一说。 3、评述19世纪对感觉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 思考题 简述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及其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简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莱比锡心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工作。 简述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第五章 思考题 简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简述马赫有关感觉的观点。 简述阿芬那留斯的心理学观点 简述斯顿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 简述意动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符茨堡学派的主要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第六章 思考题 简述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简述高尔顿关于心理遗传与个别差异的研究。 第七章 思考题 1、简述铁钦纳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 2、简述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争论的焦点问题。 3、简述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美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4、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学观点。 第八章 思考题 1、简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试评述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3、简述新行为主义与经典行为主义的区别与共同点。 4、简述托尔曼的主要观点。 5、简述斯金纳的主要观点。 第九章 思考题 1、简述完形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简述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及其影响。 3、简述完形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4、简述完形心理学有关思维的理论。 5、简述勒温的拓朴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第十章 思考题 1、简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 2、试评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简述新旧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心理学史复习题

心理学史复习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2分) 1、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答:心理学史是研究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历史学科。 2、桑代克的联结学习规律 答: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新行为主义 答:以赫尔、托尔曼和斯金纳等人为代表的,以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注重学习研究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派别。 4、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 答:在人性及其行为的因果决定模式上,强调个体、环境和行为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理论。 5、图式 答: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或者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 6、顺应 答: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7、意动心理学 答:心理学史上的一个流派,指布伦塔诺开创的心理学人文主义研究路线,也叫奥国学派。(1分)主要代表人物有布伦塔诺、斯顿夫、屈尔佩等。(1分) 8、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答: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1分)以原型的形式存在,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和阴影。(1分) 9、勒温的心理场 心理场也叫心理生活空间或生活空间,是勒温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分)指的是特定时间内影响个体生活的所有心理事实。1分 10、情结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 1、对(柏拉图)来说,知识来源于对灵魂附人身体之前的经验的回忆。 2、(柏拉图)的(论灵魂)一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3、(洛克)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association)的概念。 4、(贝克莱)(G Berkeley)认为现实世界是我们感觉的总和,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著名唯心主义命题。 5、(培因)(A Bain)创办的(心灵)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杂志。 6、(斯宾诺莎)(B Spinoza)把上帝等同于(自然)。 7、(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8、(加伦)(Galen)把四种体液与四种气质相联系,扩展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9、(费希纳)(Fechner)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 10、缪勒(Muller)是最早以实验心理学为专业的人。

心理学史讲课讲稿

“心理学史”  《现代心理学史》[美] 杜.舒尔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言流畅、说理明快,尤其适合本科生读,不过国内 翻译的版本比较老,好象是根据第三版翻译的,这本书在美国直到现在还在修订出版,最新版本的是2004年的) 《心理学史》[苏] 米哈伊尔.雅罗舍夫斯基上海译文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人民教育出版社(体系明晰,涵盖较广,内容相对较新,不过由于 是编著,全书各章的写作风格难于统一。若欲了解最新发展,郭本禹《当代心理学新进展》可以一看;另 外,高觉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新发展》较有理论深度,虽然体系稍微有点乱) 《心理学史导论》[美]B.R.赫根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值得一看) 《心理学史》[美]黎黑浙江教育出版社(是一本较有特色的心理学史著作,被列为心理学史著作“新史”的范畴,是国际影响较大的著作)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教授胡寄南,在他生命的晚年,也为有志于心理学研究的学生开出了18种普通心理学书目。 如《普通心理学》曹日昌 《心理学纲要》[美] 克雷奇等文化教育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苏] 彼得罗夫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苏] E.C 库兹明,B.E 谢苗诺夫卢盛忠译杭州大学心理系 《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美] 埃德温.P.霍兰德广东教育出版社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研究中的实验设计(第五版)》[美] A.L.Edwards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美] 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 最近新出版的是《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精神分析类: 弗洛伊德的著作: 《弗洛伊德文集》(1-8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 《释梦》商务出版社 《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 《少女杜拉的故事》 《曰常生活的心理奥秘》 《**与文明》 《精神分析纲要》安徽文艺出版社 《论文学与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论文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

1学习心理学史感受学习到什么?学习前后对比,有什么不一样? 心理学史学习的益处: (一)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二)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力量:1、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2、将各种似乎毫无关联的心理学领域联系在一起,为心理学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经验,也为分裂的心理学提供了整合的动力。(三)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1.循着历史上著名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轨迹,可以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2.学习分辨心理学史上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判断问题的能力;3.在梳理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四)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的精神,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 (五)弄清心理学“流行”或“时尚”的原因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史:1、欣赏历史画卷,接触历史人物、思想;2、探知得失兴替,了解历史逻辑,为现实的研究提供帮助并且前瞻;3、形成历史观点,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正确判断是非和评价历史人物。 1.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重点; 2.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分别对心理学的影响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重视思维分析、概念推理,认为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而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固有的。 这种观点影响了在实验心理学之外的从意动心理学开始的源远流长的心理学思想,包括后期的人本主义等学派都深受影响。 提供了学科探究的方法——理性演绎法——首先确立若干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推演出其它命题和定理,以构成一个知识系统。并开始使用内省法。 经验主义: 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经验主义的原则是:强调感觉过程的根本作用;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元素;通过联想过程把元素综合成复杂的心理经验; 关注的焦点在意识过程上。 它提供了诸多实证的心理学思想,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所关注的经验对象成为了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对后世行为主义等几大流派起到了源流性的影响。 3.自然科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古代医学和生理学思想: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盖伦的医学理论 2、近代生物学中加尔的颅相学;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布罗卡言语机能的发现;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神经冲动的电性质、传导速度、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神经特殊能学说。 关于脑机能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给心理学提供了许多研究方法,促进了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发展,为实验心理学打下了基础。 3、近代物理学中贝塞尔的人差方程式刺激了反应时研究;由伽利略开创、牛顿奠基的近代实验物理体系提供了客观完备的实验方法论和思想体系;伽利略将心理学完全排除在科学之外的绝对态度成为了后世批评的标靶,从反面促进了心理学发展;韦伯-费希纳定律对感觉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19世纪的物理学通过大量实验方法的中介研究为心理学提供了研究基础,并直接结合成心理物理学。 4、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直接推动了心理学发展序幕的揭开。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定律破除了长期在哲学中盛行的生机论观点,打破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进化论揭示了宇宙事物由无生物到有生物、从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呈现出了阶梯式的发展规律,其中许多观念如遗传、环境、

(完整版)心理学史历年真题复习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心理学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 1. 倡导教育万能论的是( ) A.狄德罗 B.爱尔维修 C.卢梭 D.拉美特利 2. 赫拉克利特认为代表万物根源的是( ) A.火 B.数及其关系 C.无限者 D.水 3. 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是( ) A.洛克 B.休谟 C.孔狄亚克 D.巴克莱 4.《人类悟性新论》的作者是( ) A.笛卡尔 B.黎德 C.莱布尼茨 D.司徒亚特 5. 弗兰西斯?培根出版他著名的著作《新工具》的年代是( ) A.1561年 B.1626年 C.1620年 D.1720年 二多项选择题 6. 奥古斯丁认为灵魂的功能有( ) A.认识 B.自觉的记忆 C.理智 D.意志 7. 赫尔巴特认为,观念与观念的结合方式有( ) A.理解 B.感情 C.意识 D.意志 8. 具有进化论思想的学者包括( ) A.斯宾塞 B.阿那克西曼德 C.达尔文 D.戈尔登 9. 卡巴尼斯提出的理论或是概念包括( ) A.神经阶层说 B.感官分工说 C.内部感觉 D.神经特殊能力说 10. 洛克把外物的性质分为( ) A.个别性 B.特殊性 C.原始性 D.次起性 三填空题 11.1904年,霍尔的重要著作《青春期》出版了,这是系统地研究

心理学的第一部专著。 12.亚里士多德把心理功能分为和两大类。 13.布伦塔诺主张心理学不是研究心理的,而是研究心理的。 14.铁钦纳将和结合起来,创建了独特的。 15.华生曾说,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和。 16.托尔曼指出有两种中介变量对解释动物行为有用,它们是变量和变量。 17.莱布尼茨将最不明白的观念叫,最明白的观念叫。 四名词解释 18.生活风格 19.顿悟说 20.符茨堡学派 21.统觉作用规律 22.复合感觉 五简答题 23.荣格的无意识理论 24.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有哪几个等级 25.感觉主义认识论和感觉主义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26.什么是似动现象,格式塔心理学用它说明什么。 六论述题 27.美国心理学机能主义的理论基础. 2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 1—5;B A D C C ; 6—10;BCD AC AC AC CD; 11;青少年;12;认识,动求;13;感觉、判断等内容,感觉判断等活动; 14;内省,实验,实验内省法;15;刺激,反应;16;需求,认知;17;微觉,统觉。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心理学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原子论者中提出“四根说”的是( ) A.恩培多克勒B.赫拉克利特

心理学史复习概要

冯特 心理学体系:个体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p49) 铁钦纳(构造心理学) 系统内省法:对内省者进行严格的训练(p66最后一段,铁钦纳的系统内省法对与冯特的实验内省法的比较) 情绪的观点:情绪体验引起身体反应,情绪和情感分为情感,情绪和思想感情(p67)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与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关系(p68) 詹姆斯 情绪理论:情绪体验来自于对身体变化的意识(p74) **达尔文对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p78) 心理适应机能 行为选择 个别差异 卡特尔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81) 从冯特那获得实验心理学博士的第一个美国人 反应时的研究 重视个体差异,信奉高尔顿 推动心理学的应用 霍尔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82)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里学 提出复演说 杜威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84) 将完整动作的机能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原则:从做中学 **尔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86) 芝加哥机能主义的主要建立者 阐释机能心理学和构造心理学的区别 卡尔的主要思想和研究(p87) 适应性行为 个体差异 提倡多样的研究方法 **桑代克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90) 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练习律 效果律 准备律 伍德沃斯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93) 将行为反应模式由SR改为SOR 动力心理学 无意向思维

华生的行为主义 1913年其撰写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在《心理学评论》杂事上发表,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研究方法:条件反射法(p105) 言语报告法(颇受争议) 情绪理论:情绪只不过是对特定刺激所作出的身体反应(p107)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潜伏学习: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p128)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应答性行为(刺激反应)与操作性行为(反应刺激)(p141)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p142)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观察学习理论(p148) **新行为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对比(资料来自豆丁网相关文献,也可借鉴教材p121关于早期行为主义的内部危机进行解答) 心理过程:早期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和反应,否认心理的作用 新行为主义提出了中介因素,以机械论的观点解释中介因素但非承认心理作用 科学哲学影响:早期行为主义主要受实证主义的影响 新行为主义主要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主要的实验研究:早期行为主义主要研究的是经典条件反射 新行为主义主要研究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159) 似动现象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创立格式塔心理学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苛勒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159) 黑猩猩的顿悟研究 小鸡的视觉辨别研究 考夫卡的主要思想和研究(p159) 提出行为环境 勒温的主要研究和思想(p172) 提出心理环境 心理动力场 团体心理学研究,开创社会心理学 格式塔的主要研究方法(p161) 整体的观察法 实验现象学的方法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p167) 顿悟学习(了解概念和它的特点) 精神分析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曹日昌(1911~1969),河北束鹿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主要论著:《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1939)、《间隔学习与集中学习的研究》(1948、1950)、《心理学研究什么?》(1959)、《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965)、《对弱电集中控制电站信号显示的工程心理学的意见》(合著,1966),以及《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主编,1964)。 陈大齐(1886~1983),浙江海盐人,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专长普通心理学。 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哲学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学实验。1918年出版中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他还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在理论心理和实验心理上的开拓,是中国现代心理科学建立的基础之一。 著有《辟“灵学”》、《心灵现象论》、《民族心理学的意义》、《迷信与心理》、《儿童的被暗示性》《、德国心理学派略说》和《荀子的心理学说》等。译著有《审判心理学大意》([德]马勃原著)、《儿童心理学》([德]高伍柏原著)。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 1923年,陈鹤琴创办鼓楼幼儿园,作为儿童理论研究的实验园地。1925年,他根据教学、研究、观察、实验中所积累的材料,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的测验研究引进我国是比较早的。1921年出版了陈鹤琴、廖世承合编的《智力测验法》,对智力测验作了详细的介绍。 丁瓒(1910~1968),江苏南通人,是中国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 著有《心理卫生论丛》(1945)、《青年心理修养》(1946)等书。 高觉敷(1896~1993)又名高卓。浙江温州人。 著有《现代心理学》(1935)、《群众心理学》(1934)、《教育心理学》(1946)。他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西方近代心理学史》(1982)、《中国心理学史》(1985)、《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1987)和《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1991)等。 郭任远(1898~1970),广东汕头市人。 1922年发表《我们的本能是怎样获得的》,1923年发表《反对本能运动的经过和我最近的主张》,1926年发表《一个心理学革命者的口供》《心理学的真正意义》,1927年发表《心理学里面的鬼》,1928年发表《一个无遗传的心理学》。以上一组论文均收入1928年出版的《郭任远心理学论丛》中。 著有《人类的行为》(上卷,1923)、《行为学的基础》(1927)、《行为主义心理学讲义》(1928)、《心理学ABC》(1928)、《心理学与遗传》(1929)、《行为主义》(1934)、《行为学的领域》(1935)、《行为的基本原理》(1935)等。 陆志韦(1894~1970),浙江吴兴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之一。 前期致力于实验心理学、系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曾改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博士论文)。在1929年和1936年,两次修订比纳—西蒙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1 / 14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 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 不包括的是: 兴的实质是: 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 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 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 D. 统觉团 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 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A. 冯特 B. 华生C. 弗洛伊德 D.奈瑟5、 提出内倾、 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I I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阿德勒 D.弗洛姆6 、阿德勒认为, 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 A. 本我 B. 自卑及其补偿 C. 超我 D.自我7、马斯洛认为, 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 A. 自我实现的人 B. 平常的大众 C. 神经 超人8、勒温认为,心理生活空间是指: A. 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B. 脑机能的研究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D. 行为规律的探讨2、文艺复 A. 人性化运动 B. 人文主义运动 C. 文化运 学思想, A. D. 宗教化运动 关于17到19 世纪的心理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 B. 经验主义以 D. 症病人

C.人的居住空间 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 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 不 包含: 行为称为: 字和打棒球属于: A. 外显的习得行为 B. 内隐的习得行为 C.外显的非习得行为 D. 内隐的非习得行为15、以 下不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A. 真诚致 B. 同理心 C. 无条件 积极关注 D. 指导建议10、 阿德勒认为, 衡量一个人是 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 A. 优越感 B. 社会兴趣 C. 攻击本能 D.利比多 11 、 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 A. 影响行为的环境 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 A. 共情 B. 接纳 C. 无条 件积极关注 D. 指导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 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C.新行 为主义 D. 符号学习理论 13、斯金纳把华生研究的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新行为 主义 D. 应答性行为14、在华生看来, 说话、与

心理学经典书籍(完全免费)

“心理学史” 《现代心理学史》[美] 杜.舒尔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言流畅、说理明快,尤其适合本科生读,不过国内翻译的版本比较老,好象是根据第三版翻译的,这本书在美国直到现在还在修订出版,最新版本的是2004年的) 《心理学史》[苏] 米哈伊尔.雅罗舍夫斯基上海译文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人民教育出版社(体系明晰,涵盖较广,内容相对较新,不过由于是编著,全书各章的写作风格难于统一。若欲了解最新发展,郭本禹《当代心理学新进展》可以一看;另外,高觉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新发展》较有理论深度,虽然体系稍微有点乱) 《心理学史导论》[美]B.R.赫根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值得一看) 《心理学史》[美]黎黑浙江教育出版社(是一本较有特色的心理学史著作,被列为心理学史著作“新史”的范畴,是国际影响较大的著作)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教授胡寄南,在他生命的晚年,也为有志于心理学研究的学生开出了18种普通心理学书目。 如《普通心理学》曹日昌 《心理学纲要》[美] 克雷奇等文化教育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苏] 彼得罗夫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苏] E.C 库兹明,B.E 谢苗诺夫卢盛忠译杭州大学心理系 《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美] 埃德温.P.霍兰德广东教育出版社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研究中的实验设计(第五版)》[美] A.L.Edwards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美] 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 最近新出版的是《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精神分析类: 弗洛伊德的著作: 《弗洛伊德文集》(1-8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 《释梦》商务出版社 《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 《少女杜拉的故事》 《曰常生活的心理奥秘》 《**与文明》 《精神分析纲要》安徽文艺出版社 《论文学与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论文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 《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 《摩西与一神教》三联书店 介绍弗洛伊德思想的著作: 《精神分析入门》(极好)查尔斯?布伦纳杨华渝等译北京出版社《精神分析治疗指南》罗伯特?尼萨诺著杨华渝译北京出版社《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好)奥兹本著董秋斯译三联书店 《生与死的对抗》诺尔曼?布朗著冯川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心灵的激情》上下欧文?斯通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实验心理学建立 一、科学背景 约翰内斯·缪勒、赫尔姆霍茨、海林在感官生理心理学方面的重大成果,韦伯、费希那在心理物理学方面用实验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不仅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对冯特进一步建立实验心理学给以重要的启迪、借鉴和推动。有人比喻,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哲学是母亲,生理学是父亲,而生物学是媒人。 人差方程、脑机能的研究、神经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二、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内容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内省法,客观测量,反应时和词语联想,心理产品分析法。 四、心理学的任务 1.心理元素的分析 感觉和情感,情感三维说,意志。 2. 经验的结合 心理复合体:由心理元素结合成,由感觉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观念,由感情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情绪,情绪导致意志。 联想的四种形式:融合、同化、合并、相继联想。 统觉: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综合的功能。 心理复合的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对比原则。 德国的其他内容心理学家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记忆研究 对记忆做了定量研究。 创造了无意义音节来排除旧经验对识记的影响;用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来测量记忆效果;对记忆保持和遗忘规律的发现;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对联想开展了实验研究。 创造了填充测验。 对社会心理学也有论述 二、格奥尔格·缪勒 研究内容 对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了修订与补充。 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整体学习比部分学习效果更好;提出了印象法;指出决心和心向对记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与舒曼一起发明了记忆鼓。 关于颜色视觉的研究。 用复合说对抗完形心理学的理论 三、缪勒的学生 舒曼——与缪勒一起发明了记忆鼓;视觉的空间知觉;用注意解释完形现象。 乔斯特——用无误的联想法得出Jost’s law。 卡茨——用经验来解释色觉的恒常性;提出三种颜色模式。 鲁宾——把视觉结构分为图形和背景,设计了著名的两可图形。 杨施——首先发现遗觉象,并且认为可以把它用来作为研究人格类型的一种方法。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上的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1, 101?110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1.00101 收稿日期: 2010-05-1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09YJCXLX006)。 通讯作者: 阎书昌, E-mail: yanshuc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4711576921.html,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上的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 阎书昌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 传教士丁韪良出于借心理学来传播宗教的目的在1898年出版了《性学举隅》, 这是融入了许多西方科学心理学知识的中文心理学著作。中国最早开设心理学课程的登州文会馆的两名毕业生在丁韪良撰写《性学举隅》过程中进行了笔述工作。丁韪良曾为益智书会撰写心理学教材但未完成, 益智书会转而出版了颜永京的《心灵学》(上本)。以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为纽带, 19世纪后半叶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构成了一副较完整的历史图景, 反映出中国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与宗教传播有着密切联系。《性学举隅》吸收了当时西方心理学前沿性的生理心理学知识, 向中国引介了催眠术和颅相学知识, 并对中国的“五官说”、“七情说”进行了修正与补充, 同时也借用了汉字的造字法来阐述其部分心理学观点。由于丁韪良向中国传播心理学是其宣传宗教思想的手段之一, 而颜永京译述海文原著的《心灵学》更倾向于向中国传播心理学这一学科, 强调了心理学与众多学科的联系和应用价值, 因此丁韪良在心理学术语创制上的历史功绩要逊于颜永京。颜永京于1882年将psychology 翻译为“心才学”, 这是目前发现心理学学科的最早汉语翻译名称。 关键词 丁韪良; 《性学举隅》; 中国近代心理学; 登州文会馆; 颜永京 分类号 B84-09 1 引言 在华传教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 A. P. Martin)于1898年出版了《性学举隅》, 这是第一部融入了许多近代西方心理科学知识的中文心理学著作, 此书虽曾在中国心理学界被提及过, 并误以为1904年才问世(赵莉如, 1991), 至今始终未见心理学界内对该书及其在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进行过深入研究。1988~1989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汪兴安在随荆其诚出访美国期间, 在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发现了这本1898年版的《性学举隅》。目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着一份复印本(Jing & Fu, 2001; 汪兴安, 个人访谈, 2010-05-06)。在心理学界之外目前仅见《丁韪良与中国》一书中专设一节以1904版《性学举隅》为基础对其内容、特点、影响和意义进行了评述(王文兵, 2008), 但是该著作对《性学举隅》的解读在心理学理论和历史的视角上仍显薄弱, 致使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性学举隅》的认识有待深化。本文在深入考察原著的基础上, 以19世纪后半叶西方心理学在中国传播为历史背景, 试探讨这部心理学著作在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的历史价值, 同时将它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中, 梳理丁韪良及《性学举隅》与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史上几个重要事件或著作的关联性, 以此来构建19世纪后半叶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的历史图景, 从而达到对中国心理学所走过的这一历程更为清晰的认识与理解的目的。 2 丁韪良与《性学举隅》 丁韪良, 字冠西, 1827年出生于美国基督教世家。1846年他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 并在大学学习过精神哲学(又译“心理哲学”, Mental philosophy)课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神学院接受《圣经》方面的

(完整word版)华中师大《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华中师大《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不包括的是:A.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B.脑机能的研究 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D.行为规律的探讨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人性化运动B.人文主义运动 C. 文化运动 D.宗教化运动3、关于17到19世纪的心理学思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 B. 经验主义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 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 D. 统觉团”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A. 冯特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奈瑟 5、提出内倾、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阿德勒 D. 弗洛姆6、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 A. 本我 B. 自卑及其补偿 C. 超我D. 自我7、马斯洛认为,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 A. 自我实现的人 B. 平常的大众 C. 神经症病人 D. 超人8、勒温认为,心理生活空间是指: A. 影响行为的环境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 C. 人的居住空间 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不包含: A. 真诚一致 B. 同理心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建议10、阿德勒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A. 优越感 B. 社会兴趣 C. 攻击本能 D. 利比多11、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A. 共情 B. 接纳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 11 1、简述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智力发展的特点:包括,反射练习时期(0-1个月),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1-4.5个月),意向行为的形成时期(4.5-9个月),格式的初步联系运用时期(9-12个月),通过积极的尝试而创造新的格式(12-18个月),通过心理组合而创造新的格式(18个月-2岁)六个阶段(2)前运算阶段智力活动的特点:指2-7岁这段时期,儿童的智力活动呈现出以表象思维为主,自我中心主义,中心片面性,不可逆性,非变换性的特点(3)具体运算阶段智力活动的特点:守恒;分类;序列;(4)形式运算阶段智力活动的特点:假设-演绎性;组合分析;四元变换群。2、三山实验(P287)证明了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3、格式皮亚杰提出,格式指操作活动,代表动作中能重复和概括的东西,它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外一种情境,换句话说,格式就是在同一活动中保持共同的那个东西。4、运算运算实质上也是一种动作,是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5、发生认识论发展认识论是皮亚杰学说的理论基础,用皮亚杰的话说“发生认识论试图根据认识的历史、认识的社会根源、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的认识”。6、简述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柏斯卡·莱昂内的辩证结构论、凯斯的控制结构论、卡米洛夫·史密斯的表征重述论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超越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对发展和学习加以区分、发展并非必然是“全系统性的”,在许多方面改变了皮亚杰理论的面貌,体现出“新”意。7、讨论皮亚杰理论的影响与贡献。影响:⑴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影响⑵对哲学认识论、科学认识史的影响⑶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远影响 心理学史 12 ⑷皮亚杰理论在建构主义运动中获得了新生贡献:⑴创立了发生认识论⑵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⑶系统的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⑷开创了儿童思维发展研究的新方法第十二章认知心理学1、信息加工论是最早出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它着重研究符号的操作与表征,力图寻找一种形式结构,将人类的认知或智慧活动转换成抽象符号系统的运作。2、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指通过简单加工单元之间的联结方式进行计算的一类理论模式。3、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有何积极意义?⑴是人类对智能研究从一种哲学思辩、依赖于直觉的猜想以及停留在过分经验式的观察结论开始转向对智能的产生和认知的本质的理论与科学研究。⑵开辟了心理学研究人类心智的新方向⑶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⑷解决了以往困扰心理学的许多问题,加深了对认知和智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⑸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极大促进了人工智能研究和计算科学的发展。4、信息加工论的主要理论观点(1)人脑和心灵与计算机一样都是物理符号系统,都具有产生、操作和处理抽象符号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形式系统中通过用规则操作符号演算来生成智能。(2)任何信息加工过程都是先把信息符号化,然后操纵和处理符号。(3)信息加工系统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出目的性行为。(4)信息加工论主要研究信息的描述、分解、连续性、动态性和物理具体化。第十三章人本主义心理学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348): 心理学史 13 自我实现的需尊重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他们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另一类是特殊的或发展性的需要,也称成长的需要或超越性的需要,是在低层次的

心理学史课后作业答案精编版

心理学史课后作业答案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0015]《心理学史》讲师:吕厚超课后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的开创者是谁? 1. 皮亚杰 2. 班杜拉 3. 斯金纳 4. 弗洛伊德 2、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 1. D. 海德 2. 皮亚杰 3. 荣格 4. 阿德勒 3、 考夫卡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点是()。 1. 环境 2. 意识 3. 心灵 4. 行为 4、 ()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石,是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 1. E. 人格 2. 意识 3. 潜意识 4. 本能 5、 西方心理学史的核心问题()。 1.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2. 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 3. 心身关系和心物关系 4. 心理学和哲学的关系

6、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 ) 1. 前概念阶段和象征思维阶段 2. 前概念阶段和象征思维阶段 3. 前概念阶段和象征思维阶段 4. 象征思维阶段和直觉思维阶段 7、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1. 《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发表 2. 《行为主义者立场上的心理学》发表 3. 《条件反射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发表 4.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发表 8、1892年,美国创建心理学会(APA),该组织的第一任主席是( ) 1. 华生 2. 霍尔 3. 詹姆斯 4. 杜威 9、在历史上最早宣称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的哲学家是( ) 1. 莱布尼茨 2. 赫尔巴特 3. 康德 4. 爱尔维修 10、在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中,最能体现折中主义色彩的人是( ) 1. 卡特尔 2. 伍德沃斯 3. 詹姆斯 4. 卡尔 11、英国哲学家洛克和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知识论问题上分别主张( ) 1. F.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2. 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 3. 天赋观念说和白板说 4. 白板说和天赋观念说 12、提出白板说的心理学家() 1. B. 哈特莱 2. C. 洛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