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一:并列式结构(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训练一:并列式结构(二)

作文天地

05-09 1652

一、分论据并列式

“事实胜于雄辩。”议论文写作训练,首要的是要学会使用事例论证方法,而且倘若事例论证法用的好,三几个事例便能支撑起一篇较好甚至是很好的议论文。当然,选实例时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结构模式指导:主体部分横向展开,几个事例并列起来,这几个事例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二、分论据式并列结构的模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论据(事例1)+分析论证

论据(事例2)+分析论证

论据(事例3)+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三、范文

例文1:我能(2006辽宁高考满分作文)

雄鹰说:“我能征服蓝天。”

溪水说:“我能汇入大海。”

种子说:“我能擎起天空。”

终于,雄鹰长出翅膀,征服了广阔的蓝天;溪水纳流入海,成就了浩瀚的大海;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了参天大树,擎起了一片天空。

“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在逆境中不服输的勇气。“我能”如开山之斧,披荆斩棘,助人攀登。凭借“我能”,人们绘就出一幅幅达到“新高度”的成功画卷。

风一样的青年

“亚洲有我,中国有我!”充满自信的刘翔又说,“谁说黄种人进不了奥运会前八名,我要让他们看到,我就是奥运会冠军!”

忘不了刘翔在赛场上的如风身影,忘不了他在领奖台上的一跃。12秒88,一个相当吉祥的数字,洛桑的赛场因他的表现而更加光彩。奥运会后,人们都期待着他会打破世界纪录,本想这一天会来得晚些,可他如风的速度证明了一切。

刘翔抱定“我能”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创造着奇迹。他彻底将科林

•杰克逊抛在了身后,世界纪录史上只写下他一个人的名字——刘翔!

海一样的先哲

是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词人吗?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达之士吗?是的,是他,是苏轼啊!小人的一句谗言,让苏轼贬居黄州,可他仍未失去信念,仍旧在快哉亭畔咏古吟诗,依旧在赤壁山下纵酒放歌。“我能”让他在抑郁中抱定理想,坚持信念。虽然历史上少了一位清官,却多了一位伟大的哲人。他永远启示我们: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是无数的历史寂寞铸就了强悍的历史传承,犹如苏子的启示,我们有“我能”的信念,传承他的理念。

枫一样的诗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失意的张继漂泊在异乡的江水之上,吟唱着内心的寂寞。可是,这失意中不乏信念,落寞中不乏执著。也许只有悲伤,才能铸就伟岸的诗篇。前贤张继即使在失意中也未放弃信念。倘若他没有坚定的信念,哪里会有这流传千古的诗篇。

“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是刘翔的自信,苏子的放达,张继的执著。

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切困难都能克服。我相信,走向成功,我能,我们能,我们一定能!

名师点评:

本文在形式上比较华丽,运用比喻与排比句式开篇,语言流畅,能恰如其分地阐释话题,入题快,强调了“我能”的话题,接着,以阐发“我能”内涵进行总起,引出文章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用了三个颇具魅力的各有侧重的小

标题,通过刘翔、苏轼、张继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分别从自信、放达、执著三个方面来阐释了“我能”的具体意义,强调坚信“我能”的作用,凸显了论点。结尾用反复句“‘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紧紧回扣前文,发出响亮的号召,句式反复中略有变化,能为其结构和中心服务。总之,本文层次分明,思维连贯,论证较好。遗憾的是,最后小标题的内容部分用了张继的事例,不能够很好地阐释“我能”的内涵之一“执著”,有些牵强,有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之嫌。

例文2:高尚不需要理由(2005山西省高考满分作文)

穿越历史的星空,常看到许多惊人之举,觉得意外,然后沉思,才感到意外后的背后是亘古不变的情理:高尚不需要理由。惟有高尚的心灵,才肯作出人意料的选择,这才符合情理。这不是偶然,这是一种必然。

千载胡曲,琵琶声声传驿道

宫中传着可怕的消息,皇上要选宫女去与胡人和亲,其他的宫女惶恐万分,惟有王昭君不慌不忙。果然,几天之后,诏书宣布了选中宫女的名字,昭君也在其中。没有悲伤,没有无奈,有的只是一种坚毅与执着。她欣然登程,一路上,撒下了昭君悠扬的琵琶声。

许多人都感到意外,谁愿意离开繁盛的汉朝,那个月亮和星星都万分温柔的地方?

然而,高尚不需要理由。王昭君的心中是一幅图景:大树下,百姓欢歌笑语;田野中,人民安居乐业。她高尚的品格决定了她出人意料的选择。这,无须惊讶。

百年足迹,演绎出生命的华彩

新疆北部龟裂的土地上,行走着林则徐和他的下属。被革职候命的他等了一年,其间几次重病,最后等到的却是流放新疆的一纸圣谕。他强忍大起大落的悲哀,抵达伊犁之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在百姓心中,竖起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感到意外的人说,林则徐呀,你这是何苦?你遭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你应心灰意冷呀!

可是,高尚不需要理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早已决定你的生命,即使流放之中也依然彰显华彩,照映千秋。

惊人一跪,决不向忘却的诱惑屈服

1970年12月7日,波兰华沙,细雨蒙蒙,曾被划为犹太人区的地方,走来了一群陌生人。他们停在纪念碑前,既而是长久的伫立。其中一位突然双膝脆在碑前湿漉漉的大理石板上。原来,他是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这一跪,超越外交礼节,令身旁的外交官大吃一惊,却从此掀开了德国与波兰及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不必吃惊呀,有知耻之心的人才会有这一跪,有正视历史,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高尚精神的人,才会有这一跪。

高尚不需要理由。谈到这些人的事迹,你也许会吃惊、意外。然而沉思之后,应当明白:高尚不需要理由。惟有敢作出意外之举的人,才能永远留在青史之中!

阅卷老师的现场札记:其一,精于选材。选择哪些材料入文,首先进行了缜密的思考,仔细遴选,这才最后敲定了三个事例。这些事例,既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它们从不同层面阐释了话题题旨。选材的一以为十,显示了考生的才思、睿智。其二,巧于结构。首先,拟写了一个能统领全文的精彩开头。不仅把材料的取舍定位在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反思上,而且紧扣话题,把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审视定格在人的心灵这一层面上。其次,用小标题的形式,为文章主体部分设计了三个互有联系互为补充的段落:王昭君出塞,林则徐被贬,勃兰特下跪。均以“高尚不需要理由”的思想红线贯之,叙事、说理珠联璧合,浑然天成。最后,以简洁的语言收束全文,既照应开头、文题,又给人留下不尽的思考。其三,长于说理。其一,化抽象为具体。谈及昭君出塞,匈奴、汉室之间化干戈为玉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图,把和亲政策的意义和作用形象地表现出来。其二,引名言上品位。林则徐被贬伊犁,身处逆境却励志垦荒,大兴水利,是什么力量支撑他这样去做?没有用更多的语言去铺陈,却只引用林则徐的一幅名联来展现他的云水襟怀,磊落人格,真是再恰当不过,简洁不过。

例文3 成长路上的跌倒

雏鹰,在风雨中砺练双翅,总有被树干划破的时候;小海燕,在风浪中如何矫健,也总有被骤雨打湿羽翼的时候;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总会摔在地上,面对家长的期望,学校的焦灼,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学会克服困难,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还记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仙李白吗?记得他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吗?记得他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的不屑吗?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像李白那样的自信去面对困难,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赢得成功。

还记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行者吗?还记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智者吗?还记得那个在赤壁之上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吗?他豁达,他大度,他用平淡去面对愁苦的人生,让愁苦从他悟性非凡的心中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