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意识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诚信,诚信的重要性,指出当代大学生应树立诚信意识.并说明了如何树立诚信.

关键词:诚信重要性树立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正确反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把诚信看作是做人的立足之本,孔子把重诚信看成为人、做事、治理国家等方方面面普遍的要求。子贡问政——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如何处理政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管理好国家应该使粮食充足,军队强大,百姓有信用(有译为:对国家有信用)。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三者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兵。”——去掉军队。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二者之中去掉谁?”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但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有译为:百姓对国家没有信心,国家难以立足。)

诚信重要性: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季札“宝剑心许”、商鞅“立木取信”是守信遵诺的典范。一个国家,如果无法取信于民,这个国家必然会走向灭亡,历史上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反面的例子;其他的改朝换代也都与民众的信任、人心的向背有关。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都视诚信为人生之大义。《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将军“每至乏绝之处,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近食”。李广口讷寡言,但待人以诚之至,所以一旦与匈奴交战,李广振臂一呼,士卒各个效命,每战必胜。《三国演义》载诸葛亮第五次出兵祁山,拒敌日久,兵士换防日期已到。在蜀中兵未到,司马懿大兵又来攻城的情况下,诸葛亮仍坚持信誉为本,令该回乡的士兵即刻返程。杨仪建议暂不让士兵返乡。他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吾纵取胜,失信于人矣!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回家,其父母妻子,倚门数日而盼。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则全其信耳。”即传令,应去之兵,当日便行。众军听知,无不叹服,皆人呼曰:“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各舍一命,以杀魏兵,报丞相大恩,虽万死不辞。”后来打败了司马懿的大军。此足以看出,行政、治军皆以诚信为本。不然,将是松散的队伍,毫无凝聚力的军队,是不能却敌的。

树立诚信的方法:1、提高诚信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指的是人们对于个人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以及对一定社会用以调节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了解和掌握。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孔子说“知者不惑”,有了道德知识,在是非面前就不会迷惑不解,无所适从。荀子也说:“知明而行无过矣”,把“知明”作为“行无过”的前提。目前一些人的不诚信、虚伪甚至欺诈的行为往往是缺乏诚信道德认识引起的。大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要从提高诚信道德认识开始。

2、培养诚信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从某种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出发,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爱好或憎恶等情绪与态度。如果没有对善与恶、诚信与欺诈强烈的爱憎感情,就不会有诚信的行为。前些日子社会诚信行为大量缺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舆论导向失误,形成一种反诚信的文化氛围。坚持诚信的人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另类”,“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被视作“不现实”、“不合国情”、“呆傻”,而反诚信的行为则被誉为“聪明活络”、“会办事”。因此社会上“假、赖、骗、欺”盛行,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都曾沐浴过诚信的阳光,也都遭遇过谎言乃至被骗的苦雨。大学生要在人生实践中把对诚信的道德认识提高到诚信的道德情感,对诚实守信的行为赞扬褒奖,诚信是修养、诚信是文明、诚信是基石;对失信行为无情地鞭

挞,失信是卑鄙,失信是无赖,失信是自灭。

3、锻炼诚信道德意志。有了诚信道德认识和诚信道德情感还不够,因为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阻力。到底是知难而进,还是遇难畏缩、见难而退?这里就有个道德意志问题。道德意志是人们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表现为克服困难、障碍而做出的努力和坚持精神。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都具有不怕艰苦,迎难而上的坚韧意志和顽强毅力,这是他们在同重重困难的斗争中磨练出来的。大学生也应锻炼道德意志,矢志不渝、穷且益坚、义以为上、不违背诚实信用这做人的根本。

4、树立诚信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原则的正确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是也有人说,现实生活中讲诚信者往往吃亏,别人不讲诚信,我也只好不讲了。诚信是发自内心、自愿的一种操守,是道德人格不可或缺的因素。《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八条目,把“意诚”“心正”作为修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意诚”、“心正”,要以树立道德信念为核心,坚信中国的古训:“言而无信,行之不远。”

5、养成诚信道德习惯。以上所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还属于道德意识的范围,只有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动,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渐进的过程,主要靠内因,但外部的监督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毛泽东同志曾经以小鸡的孵化为例,生动地阐述了内、外因的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一个人没有向善的要求和诚信的愿望,任何培养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如果个人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但没有外部条件的配合,则既不可能持久也不能发展到高级的程度。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必须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用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推动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制度建设,把诚信建设的目标要求融入科学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使教育和管理在内容上相互衔接,在效应上相互补充。将大学生诚信评价与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等挂钩,促使大学生把诚信行为长期坚持下去,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铸成诚信优良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