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并能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理解××××××原理,并能够阐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总结出××××××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年级,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实际案例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一:××××××概念及性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安排:介绍××××××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分类,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阐述。
通信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设计项目的实践,提供综合应用通信工程知识的机会。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2. 熟悉通信工程的实践应用;3.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通信工程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通信工程概论:介绍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通信系统设计:涵盖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原理和方法。
3. 通信网络设计:介绍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设计原则。
4. 无线通信设计:探讨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5. 数据通信设计: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6. 通信工程实践:学生将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进行通信工程设计实践。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通信工程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践操作。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评估方式1.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提交完整的通信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2.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3. 实践操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实际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参考书目1. 《通信工程导论》2. 《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3. 《通信网络设计与优化》4.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5. 《数据通信原理及应用》以上为《通信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概要,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具体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概念,如XXX(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其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中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如YYY(具体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如ZZZ(具体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PPT制作、网络搜索等,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合作、尊重他人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该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章节内容概述:对课本中相关章节进行梳理,明确各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和相互联系。
2. 教学内容安排:(1)基本概念与定义:包括XXX、YYY等基本概念,阐述其内涵和特点。
(2)原理与规律:介绍ZZZ原理,分析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教学进度安排:(1)第1课时:导入课程,介绍课程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了解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名称)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2.(学科名称)的方法和技术:讲解(学科名称)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学科名称)的应用案例:分析(学科名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学科名称)的发展趋势:介绍(学科名称)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科名称)的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学科名称)的方法和技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总结出章节知识结构,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3. 学生能够了解本章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本章节学习,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XXX(根据学科和内容填写)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学习工具,如XXX(根据学科和内容填写),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认识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合作与共享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X学科(根据具体学科填写)的基础知识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安排:- 章节一: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 课时1: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2: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3:XXX(具体内容点)- 章节二: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 课时4: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5: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6:XXX(具体内容点)2. 教学内容详细安排:- 知识点讲解:对核心概念、原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中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英文):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实践学时: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所属课程群:教学方式:观看录像,集中讲授,个别辅导,考核考核方式:考查,过程考核开课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网站(可选):二、课程设计简介(任务与目的、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字左右)(一)任务与目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化工设计基本知识的首次尝试,在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和整个本科教学体系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本设计通过对以某一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的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学会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数据、正确选用设计计算公式,在技术可行先进、经济合理前提下,确定化工工艺流程,确定设备型式和结构尺寸,通过设计报告的编写,训练学生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结果,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能够正确评价工程质量,能有效处理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具有编制工程概预算的能力。
或:能熟练应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结构建模、数据输入和计算分析,能进行结构图形的显示和结构、构件施工图的绘制。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教学要求(一)课程设计内容、设计题目:、设计内容:……、设计步骤:()……()……()……、设计组织方法:(参考样本)分组:每组成员人,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该组设计工作的协调、分工等。
(二)教学要求……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与内容提要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及评分标准(参考样本)课程设计主要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主要从工作量、操作演示、设计讲解、回答问题、设计能力、课程设计报告书等方面评定:、工作量:考查学生完成设计的工作量大小,从难度、完成情况等方面考察(占%);、操作演示与设计讲解: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熟练程度等(占%);、回答问题: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指导教师所提的问题(占%);、设计能力:是否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情况,完成质量如何,实现功能如何,界面效果如何(占);、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否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内容是否客观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教学对象
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二、本课程任务、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与课堂理论教学紧密配合,课程设计按项目进行,加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提高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两周的时间内,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习内容:指定号数纱线的工艺设计、上机试纺、质量检验。
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情况,将每个班分为两组,分头进行上述内容,一周后,两组交换,使全班每位学生都能完成上述内容。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先修纺织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纺纱学,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
四、内容
1.了解纯棉普梳纱的质量要求和工艺设计要领。
2.熟悉AS181A型梳棉机、AS271型并条机、AS511A型细纱机的传动特点,操作规则。
3.根据指定的纺纱任务设定工艺参数(并合数、捻系数等),确定AS181A型梳棉机、AS271型并条机、AS511A型细纱机的变换齿轮、罗拉隔距。
4.按照工艺流程加工出指定号数的纱线。
5.对加工出的纱线进行质量评定(根据国家标准对纱线进行品等检验)
五、考核
按时上交100米纯棉普梳纱及上机试纺的工艺方案,纱线品等检验报告。
专业课程设计讲义
序:专业课程设计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重要的实验性教学环节,在两周的时间内,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学习内容:指定号数纱线的工艺设计、上机试纺、质量检验。
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情况,将每个班分为两组,分头进行上述内容,一周后,两组交换,使全班每位学生都能完成上述内容。
一.任务:利用AS181A型梳棉机、AS271型并条机、AS511A型细纱机纺出指定号数的纱线。
由于AS181A型梳棉机的加工特点(输出棉网重叠卷绕),为控制输出棉层的号数,应首先控制喂入的原料量,根据长期测定的该机的落棉率数据,即可得知输出棉层的号数。
计
算方法如下:测定原料的回潮率为W
实
%。
W
实%=
干
干
实
G
G
G-×100% (A)
G
实=G
干
(1+W
实
)(B)
G
干=
实
实
W
G
+1
(C)
式中:W
实
:原料的实际回潮率。
G
实
:原料的实际重量。
G
干
:原料的干燥重量。
测定AS181A型梳棉机的落棉率或查找该机台的历史资料,落棉率用A%表示。
假设:喂入梳棉机的原料重量为M克(湿重)
则:输出棉层的重量为M’=M(1-A%)(湿重)
输出棉层的干重为M
干=
实
W
M
+1
"=
实
)
(
W
A
M
+
-
1
%
1
棉卷卷绕滚筒直径D=242毫米,周长L=242×3.14=759.88≈760毫米。
梳棉机输出的棉层的号数T
梳
tex =
L
W
M)
(公
干
+
⨯1×1000×1000
=
L
A
M)
(%
1-×
实
公
W
W
+
+
1
1×1000×1000 (D)
将加工好的梳棉棉层喂入并条机加工成棉条,要求在并条机上加工三次:第一道并条:并合数n1=1 牵伸倍数e1=e1
第一道并条加工后输出的棉条号数为:T
1
并=
1
1
e
n
T tex⨯
梳
第二道并条:并合数n2=5 牵伸倍数e2=e2
第二道并条加工后输出的棉条号数为:T
2
并=
2
2
1
e
n
T⨯
并=
2
1
2
1
e
e
n
n
T tex
⨯
⨯
⨯
梳
第三道并条:并合数n3=10 牵伸倍数e3=e3
第三道并条加工后输出的棉条号数为:T
3
并=
3
3
2
e
n
T⨯
并=
3
2
1
3
2
1
e
e
e
n
n
n
T tex
⨯
⨯
⨯
⨯
⨯
梳
写成通式为:T
3
并=
L
A
M%)
1(-×
实
公
W
W
+
+
1
1×
3
2
1
3
2
1
e
e
e
n
n
n
⨯
⨯
⨯
⨯×1000×1000 (E)
将经过并条机加工的棉条喂入细纱机,纺成细纱。
由于已知纺纱任务中规定的纺纱号数(T
细)和第三道并条工序输出棉条的号数(T
3
并
)
则细纱机实际的总牵伸倍数可以通过下式计算:E
细总=
细
并
T
T3
E
细总=
L
T
A
M
细
%)
1(-×
实
公
W
W
+
+
1
1×
3
2
1
3
2
1
e
e
e
n
n
n
⨯
⨯
⨯
⨯×1000×1000 (F)
上式中:T
细
:专业课程设计实习任务中规定的纺纱号数。
W
公
:纺纱原料的公定回潮率。
国家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
W
实
:纺纱原料的实际回潮率。
可以利用烘箱法测定原料的水分。
A%:AS181A型梳棉机的落棉率。
可以测定也可以查找历史资料得到。
M:一次性喂入梳棉机的原料的重量(克)。
L:AS181A型梳棉机卷绕滚筒的周长(760毫米)。
n 1、e
1
:分别为第一道并条的并合数和牵伸倍数。
n 2、e
2
:分别为第二道并条的并合数和牵伸倍数。
n 3、e
3
:分别为第三道并条的并合数和牵伸倍数。
E
细总
:AS511A型细纱机的总牵伸倍数。
由于AS271型并条机的特点及现有机台的情况,建议分别令n
1、n
2
、n
3
等于1、5、10,
e 1、e
2
、e
3
分别等于e,则(F)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T
细
=
L
E
A
M
细总
%)
1(-×
实
公
W
W
+
+
1
1×
3
50
e
×1000×1000 (G)
二.需要做的工作:
1.测定纺纱原料的回潮率。
2.测定AS181A型梳棉机的落棉率A%。
计算梳棉机输出棉层的号数。
3.设计并条工艺参数(包括并合道数、罗拉隔距、总牵伸倍数、分区牵伸倍数、AS271型并条机中各变换齿轮的齿数)。
4.设计细纱工艺参数(包括捻系数、罗拉隔距、总牵伸倍数、分区牵伸倍数、AS511A型细纱机中各变换齿轮的齿数)
5.对纺纱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包括半制品的质量检测和最终细纱的质量检测)。
6.编写纺纱设计方案,上交最终成品和质量检验报告。
三.AS181A型梳棉机工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