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春节的传统服饰汉族藏族和彝族的民族服饰
![春节的传统服饰汉族藏族和彝族的民族服饰](https://img.taocdn.com/s3/m/ed63a8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2.png)
春节的传统服饰汉族藏族和彝族的民族服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藏族和彝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展示自己的文化与传统。
本文将介绍汉族、藏族和彝族春节传统服饰的特点和意义。
一、汉族传统服饰汉族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其春节传统服饰具有多样化和丰富性。
1. 女性服饰汉族女性在春节期间常常穿着旗袍或对襟旗袍,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止腰、七分袖、中领,裙长及踝,展现出女性的曲线美。
同时,女性会佩戴各种传统饰品,如发簪、耳环和手链等,丰富整体造型。
2. 男性服饰汉族男性在春节期间常常穿着中山装或唐装,中山装是中国近代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服装,具有典雅的设计和舒适的面料。
唐装则是汉族传统服饰,高领、大袖设计,展现出磅礴大气的风采。
男性还会佩戴腰带、挂件等装饰品,以彰显自身的个性与品味。
二、藏族传统服饰藏族是中国典型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服饰等传统。
1. 男性服饰藏族男性在春节期间会穿上藏袍,藏袍是藏族传统的长袍,通常由手工织造而成,以精美的刺绣和华丽的图案为特点。
同时,男性会佩戴白色的貂皮帽和各种优选的饰品,如鹿茸耳饰和银质首饰等,以展现出独特的藏族风情。
2. 女性服饰藏族女性在春节期间会穿上藏袍或彝袍,藏袍的特点是上身束腰,袖长极短,下摆宽松;彝袍则是一种民族服饰,以其色彩鲜艳和复杂的刺绣工艺而闻名。
女性还会佩戴各种头饰,如花环、银质发饰等,把头发梳起以突显女性的优雅和美丽。
三、彝族传统服饰彝族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1. 男性服饰彝族男性在春节期间会穿上自己的传统服饰,主要有鸟裁纯棉衫、五股裤、小腰带等。
彝族男性的服饰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运用了丰富的刺绣和编织技巧,以提升服饰的美观度。
2. 女性服饰彝族女性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主要由白色上衣、蓝色短裙、红色腰带以及各种绣花饰物组成。
女性还会佩戴彝族特色的头饰,如白色头巾和银质发饰,以展现出独具魅力的彝族风情。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a2e5d36f1aff00bed51ebd.png)
1、汉族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
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
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世界各国传统服饰简介(较全)
![世界各国传统服饰简介(较全)](https://img.taocdn.com/s3/m/991892530b4c2e3f57276369.png)
越南
▪ 越南的传统服 装——奥黛,其 实是法国人设计 的。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有很多民族, 马来西亚的华人还是 汉人,不是马来人。
希腊
▪ 希腊早已经不是希腊女神 式的衣服了,取而代之的 是
一种有 点土耳 其风格 的服装。
意大利
▪
西 班
西 班 牙
牙
葡萄牙
波兰
乌克兰
罗马尼亚
▪荷 兰 的 传 统 服 装。 著 名 的 木 头 鞋。
英国
▪ 英国是一个民族 服饰不确定的国 家,但是并不代 表他们没有,只 是觉得欧洲人对 于传统服饰的理 解和我们不同 。
英国人在传统 服饰上更喜欢 穿着victorian dress, 男士是 由圆顶硬礼帽 (波乐帽)、 背心、裤子和 外套组成。。 女士是由裙子 和夸张的帽子 组成的。。。 (现今剑桥公 爵夫人也总是 不忘传统,喜 欢各式可爱的
帽子)
法国
▪ 法国人比较偏向于 rococo dress.rococo 是源 于法国的一种风格. 路易十五的两位情 妇都很钟情于这种 风格。rococo dress也算是欧洲 服饰的一个经典款 式 男士由双角帽,长 至膝盖上的背心, 短裤和外套构成。。 女士由裙子和上衣 构成值得注意的是, rococo dress 的裙 撑不是圆形的。而 是扁且长的。
大家好
世界各国传统 服饰简介
柳逸才
中国
▪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 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 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 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 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 “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 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 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 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 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 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56个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惯
![56个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35d19cf07c1cfad6195fa73a.png)
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https://img.taocdn.com/s3/m/d3859be76294dd88d0d26b67.png)
国内少数民族服饰知识(1)黎族服饰——“被列为朝廷贡品”黎族家庭手工纺织技术历史悠久,唐宋时代其棉纺织就领先于中原。
黎族的纺织技术高超,姑娘们用并不复杂的纺织工具,亲手织出最精美的服饰。
显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勤劳本质,寄托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由于质地细腻,色泽艳丽,被列为朝廷贡品。
(2)别有韵味的黑衣壮服饰黑衣壮服饰至今仍然保留着最为传统、最具有民族特点的内涵的壮族服饰。
黑衣壮穿戴上讲究实用,款式大方,朴素美观,别有韵味。
黑衣壮以崇尚黑色与其历史文化有关。
古时候,黑衣壮就规定族认一律穿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作为族群标记,沿袭至今。
“黑衣壮”也因此而得名。
(3)纳西族服饰——“披星戴月”纳西族的服饰古雅纯朴,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在其服饰中,最具特色之处就是纳西族妇女的羊皮背饰,一般用羊皮制成,披于背部,故俗称为“羊皮披肩”,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象征纳西族人民勤劳勇敢,以辛勤的劳动换取甜蜜生活的炽热感情。
(4)以黑为质,以红为饰的佤族服饰佤族,源于我国古代的“百濮”族群,分布在云南西南部怒山山脉南段,萨尔温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广大山区。
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地。
历史上称这一片山区为“阿佤山”。
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的特色。
(5)素雅、轻盈,自成一格的朝鲜族服饰朝鲜族长期生活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我国东北地区。
中国的朝鲜族是部分人从明末清初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出现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
(6)庄重大方、新颖别致的布依族服饰布依族是我国古越人的后裔,自古以来就居住在我国气候温和、山川秀丽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
早在新石器时代,布依族就进入了农耕社会,至今仍从事农业,其服饰鲜明地反映了温带气候和农耕经济文化特色。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https://img.taocdn.com/s3/m/aef0432cccbff121dd36835a.png)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
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1、阿昌族阿昌族聚居于云南。
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
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
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2、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
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
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
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3、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
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4、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
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
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5、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
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6、6、朝鲜族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
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朝鲜族妇女的结婚礼服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
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
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7、达干尔族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服饰特点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服饰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f7fbc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a.png)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服饰特点[、蒙古族蒙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乂富有传有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占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了二每年七、八万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U,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用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蒙占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
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
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
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
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c蒙3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
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占族习惯。
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占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2、I可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卜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占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I可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乂称大开斋。
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
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
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LL由于散居的原因,使I口I族在服饰上最具仃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做,式样为无檐小圆矛,也仃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以成为民族标志,平I」也随处可见。
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披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
3、苗族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苴管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分解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a9ddb22de80d4d8d15a4fe8.png)
1、汉族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
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
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综述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bb12e69ec3d5bbfd0a74db.png)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1、壮族服饰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
有的缠绑腿,扎头巾。
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
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
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
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
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
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
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
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
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
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
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2、傣族服饰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
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
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
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
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
56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56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45a144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e.png)
56个民族服饰的特点1、蒙古族(měng gǔz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游牧民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以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2、回族(huízú)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
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3、苗族(miáo zú)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银饰品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4、傣族(dǎi zú)傣族服饰充分体现其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女饰追求轻盈、秀丽,服装的色彩极为出色。
5、傈僳族(lìsùzú)傈僳族定居在滇西怒江地区。
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6、藏族(zàng zú)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7、壮族(zhuàng zú)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8、朝鲜族(cháo xiǎn z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9、高山族(gāo shān zú)台湾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其中男子的服装有腰裙、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女子有短衣长裙、围裙、膝裤等,除服装外,还有许多饰物,如冠饰、臂饰、脚饰等,以鲜花制成花环,在盛装舞蹈时,直接戴在头上,非常漂亮。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https://img.taocdn.com/s3/m/80c5e7b11a37f111f1855bb7.png)
1、汉族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
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
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20个少数民族服饰
![20个少数民族服饰](https://img.taocdn.com/s3/m/78213897168884868662d623.png)
+ 满族服饰中白色是一 个重要的颜色,在满 族服饰中常在红色、 蓝色等其他颜色的旗 装上镶白色的花边, 因为,满族传统上有 尚白的习俗,以白色 为洁、为贵,白色象 征着吉祥如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 在头部。回族妇女常 戴盖头,盖头也有讲 究,老年妇女戴白色 的,显得洁白大方; 中年妇女戴黑色的, 显得庄重高雅;未婚 女子戴绿色的,显得 清新秀丽。
+ 蒙古族特别地偏爱鲜 艳、光亮的颜色,即 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 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 厚大度、粗犷坦荡的 性格
+ 苗族服饰多姿多彩。 银饰、苗绣、蜡染是 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 铭载着本民族历经磨 难的历史变迁,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 今来生活环境的浓缩。
+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 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 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 寸见方,围带即花带 均为五彩丝线织成, 一般二尺长,两头分 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 缓。显示出土家妇女 的心灵手巧。
+ 赫哲族妇女穿着的上衣 样式,相似于满族人的 旗袍,襟长过膝,腰身 窄,下身肥大,袖肥而 短,只有领窝没有衣领。 领边、袖口、衣边都饰 有染上各种颜色的皮条 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 还在衣下摆缝上海贝壳、 铜铃或缨络珠、疏绣穗 之类的装饰品,以示别 致美观。
+ 珞巴族的先民们认为,他 们自身与自然界的某些动 物、植物、无生物和使用 的工具有着一种神秘的关 系,并把它们视为自己的 祖先,于是产生了祖先崇 拜。刻有蛇头和蛇身田纹 的手镯;编织着蝙蝠,鸟 的图案的衣服;用羊毛编 织的各种彩色田案的腰带 等,除实用、装饰作用外, 还被视为铲身符,用来镇 妖避邪。
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白族、土家族、侗族、独龙族等)
![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白族、土家族、侗族、独龙族等)](https://img.taocdn.com/s3/m/34139a1ca21614791711283e.png)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 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 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 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 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 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 和黑色衣服,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 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 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 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男 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 领上衣缠头巾。成年男子喜爱纹身。
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 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 (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 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 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 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戴银质手 镯、耳环、项圈等首饰。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 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 体,古朴典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达翰尔族
男子夏天穿布衣,外加长袍,白布包头,脚穿皮底靰鞡,冬天戴狍头皮或狐狸头皮做的 帽子。妇女穿长袍,以蓝色为主,穿白布袜和花鞋,年节或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绸缎衣,外 套坎肩。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 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 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 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 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 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 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 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 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 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 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 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 续。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 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 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 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 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 绒球。这些绒球如同朵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 间,鲜艳夺目,别具一格。 过去,德昂族还有漆齿纹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 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马、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 经咒。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75508a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3.png)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及简介大全某著名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服装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人生的五光十色仅可以在上面精彩上演。
更何况是我们56个民族,经过历史文化的沉淀, 每个民族都各有特色, 民族服饰更成为它们最大的魅力所在。
1、汉族汉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民国妇女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
2、壮族壮族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的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
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
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3、满族满族妇女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其中最具特色的旗袍。
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
满族把深绛色看作福色,还崇尚白色。
早期的面料大多都是用烙铁烫绘的方式绘制在兽皮和毛毡面料上。
4、回族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
5、苗族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
苗族衣料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
头、颈、胸及手等部位配有银饰,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6、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女子普遍穿连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
妇女和姑娘都喜欢用天然的乌斯蔓草汁画眉,染指甲,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
妇女外出时,要带头巾或蒙面纱。
衣料一般选用著名的“艾得里斯绸”。
7、土家族土家族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8、彝族彝族妇女着百褶裙、戴头帕,生育后,可戴帽或缠帕,喜佩耳饰、手饰,戴银领牌。
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传统色彩为黑、红、黄三色。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e8a9dca5022aaea998f0f55.png)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1、壮族服饰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
有的缠绑腿,扎头巾。
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
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
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
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
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
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
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
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
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
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
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2、傣族服饰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
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
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
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
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的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cd58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5.png)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五十六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的特点。
1. 汉族服饰: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其服饰特点是色彩丰富多样、样式简洁大方。
男性常穿长衫和直裤,女性则穿旗袍或汉服。
2. 蒙古族服饰:蒙古族的服饰特点是宽松舒适,适合草原上的生活。
男性穿长袍、肚兜,女性则以褂子为主。
3. 回族服饰:回族的服饰特点是朴实大方,以黑色和白色为主。
男性常穿白色长袍,女性则穿黑色长褂。
4. 藏族服饰:藏族的服饰多以红色和黑色为主,样式独特。
男性常穿长袍和长裤,女性则穿长袍配上大披肩。
5. 维吾尔族服饰:维吾尔族的服饰多以彩色为主,富有民族特色。
男性穿长袍和长裤,女性则穿彩色褂子。
6. 壮族服饰:壮族的服饰以青色和黑色为主,多有刺绣和银饰。
男性常穿袍子和裤子,女性穿半臂褂子。
7. 布依族服饰:布依族的服饰以红黑为主色调,样式简洁大方。
男性穿短衣和短裤,女性则穿百褶裙。
8. 朝鲜族服饰:朝鲜族的服饰以彩色和白色为主,样式独特。
男性穿白色长袍和宽松裤子,女性则穿彩色长裙。
9. 满族服饰:满族的服饰多以红色为主,富有浓厚的宫廷特色。
男性穿长袍和长裤,女性穿旗袍或长裙。
10. 侗族服饰:侗族的服饰以彩色为主,样式独特。
男性常穿上衣和长裤,女性则穿长裙和披肩。
11. 瑶族服饰:瑶族的服饰以黑色和红色为主,样式别致。
男性穿上衣和长裤,女性穿长褂和长裙。
12. 白族服饰:白族的服饰以白色和蓝色为主,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男性穿上衣和裤子,女性穿白色长袍和长裙。
13. 土家族服饰:土家族的服饰以灰黑色为主,样式简单大方。
男性穿短袍和裤子,女性也穿短袍和裤子。
14. 哈尼族服饰:哈尼族的服饰多以彩色和白色为主,富有民族特色。
男性穿长衫和长裤,女性穿旗袍和长裙。
15. 傣族服饰:傣族的服饰以红色和白色为主,样式独特。
男性穿上衣和长裤,女性穿长袍和长裙。
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色
![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4c61b0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3.png)
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色传统服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
不同国家的传统服饰千姿百态,每一种服饰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为您介绍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色。
一、中国汉族传统服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服饰独具特色。
汉族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汉服包括衣、裳、襦、袍等多种款式。
其中,襦和袍是男性常见的服饰,而衣和裳则是女性常穿的。
汉服注重线条的流动与细节的处理,在穿着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纹饰的选择。
汉族传统服饰体现了中国的古典美学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日本和服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服饰,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和服采用优雅而独特的剪裁和细节设计,注重整体的和谐感。
和服的款式多种多样,包括挂褂、袍、浴衣等。
和服的颜色和纹饰讲究雅致、淡雅,往往运用自然界的元素,如花卉、鸟兽等。
和服体现了日本人的审美观念,强调从容淡定、内敛而骄傲的气质。
三、印度萨里印度的萨里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魅力的传统服饰之一。
萨里是用一块长长的布料围裹在身上,形成一个华丽的外观。
印度萨里色彩斑斓,纹饰丰富,常常运用金银丝线和宝石点缀,给人一种繁复而华美的感觉。
萨里不仅仅代表了印度的传统文化,还与印度的各个地区和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苏格兰卡尔特苏格兰卡尔特是苏格兰传统的民族服饰,通常由卡尔特裙和卡尔特上衣组成。
卡尔特裙以其独特的格子花纹而闻名于世。
这种服饰既符合苏格兰传统的实用性,又展现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卡尔特是苏格兰人民的自豪,他们将其视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五、埃及法拉奥服饰埃及是一个拥有灿烂古文明的国家,埃及法拉奥服饰则是其独特的传统服饰代表。
这种服饰以华丽的金饰和头冠为特征,带有浓郁的宗教气息。
法拉奥服饰中常常使用鲜艳的颜色和富于装饰性的纹饰,体现了埃及人的虔诚和崇拜。
六、韩国韩服韩国传统服饰韩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雅的剪裁赢得了全球的赞誉。
少数民族的服饰
![少数民族的服饰](https://img.taocdn.com/s3/m/df9601d549649b6648d7471d.png)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 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 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 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广西南丹县瑶寨男子喜着绣边白裤;广东连 南瑶族男子喜留发髻,插以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妇女喜着 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装的领口、袖口、 胸襟、腰带、裙边饰以色彩斑斓的挑花、刺绣,鲜艳夺目。瑶族妇 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以 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 以区别。
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 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 项圈等首饰。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布依族姑娘从小就 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布依 族的服饰很有特色。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相同, 多包头帕,头帕有条纹和纯青两种;衣服为对襟短衣,一般是内白外青或蓝,裤子 为长裤;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蓝长衫,脚上穿布统袜。现代布依族妇女的服 饰各地不一,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担山一带,少 女喜穿滚边短衣,系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帕,以粗发辫盘扎头巾,额上为织锦图 案和数圈发辫,下穿裤子,着绣花鞋。青年女性穿蜡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绣花盘 肩,用各种花线沿衣肩绣成两排小正方形的半圆形图案,领圈两边抛花织锦,颜色 醒目;衣袖中间为织锦,上下两段是蜡染;衣服下摆为一寸左右的织锦镶边,胸前 戴绣花或织锦长围腰,系浅色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线做成 的耍须。已婚者的头饰戴“更考”,以竹笋壳和布匹制成,形如撮箕,前圆后矩。 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妇女仍均喜佩带各式各样的耳环、戒指展文 族。种蒙域 构形过化彝 敬 ; 。)) ))服凉类山、 成成程和族 服男 反反饰山型、支 中了中审服 饰子 映映的型又红系 占各,美饰 图服 了了特、可河表 有自生意种 案饰 彝黑点乌分、现 重不活识类 纹多 族之 蒙为滇, 要同在的繁 样体 “尊 山若东可 地的不具多 体现 顾、 、干南将 位服同体, 现其 头黄 红式、彝 。饰地体色 了英 ”之 河样滇族 根习区现彩 彝勇 的美 型。西服 据俗的。纷 族善 生的 、这、饰 彝,彝在呈 对战 活审 滇里楚划 族在族漫, 自的 习美 东介雄分 服彝人长是 然气 惯观 南绍六为 饰族民的彝 的概 和; 型其种凉 民物,历族 理; 荣 中类山 俗质创史传 解 誉 。几型、 民造发统 的 和 意 ,
56个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惯
![56个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f19fe2f2c8d376eeaeaa31bc.png)
民族服饰与生活习惯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
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
夏装多布类。
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
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
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
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
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
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
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
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
坎肩袒露胸部。
长裤宽大。
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
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
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
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
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
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
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回族服饰青海、甘肃、宁夏回族地区的服饰较富于传统特点。
男子一般头戴黑、白两色号帽(俗称“回民帽”),身穿白土布对襟上衣(土称“尕汗搭”)。
扎腰带,前腰和下穗处绣牡丹花,多结婚时用,平时扎一般粗布。
外着青布黑夹夹(黑坎肩)、黑色或蓝色长裤,穿白土布袜子(袜头及后跟处纳花)、黑布鞋或用白线勾的线帮鞋。
号帽颜色因年龄而异,婚姻后青年及老年均戴黑色,未婚青年戴白色或紫红色,小孩戴白色,也有的戴黑色或用白线勾成的号帽。
中老年妇女一般内穿普通袖旗袍、深灰色过膝坎肩,戴过膝长的黑盖头(60岁以上者戴白盖头)。
少女戴绿盖头,结婚时穿粉红色长袍、绣花鞋,平时喜艳色,如绿裤子、玫瑰红歪襟短褂,背心前后胸均绣花。
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概括
![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e3187f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f.png)
民族服饰特点的简要概括:
1. 蒙古族:蒙古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男女都爱穿长袍。
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
夏装多布类。
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
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
2. 彝族:彝族服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和地区差异。
南部的男子穿对襟长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系宽腰带,垂其两端的作为前裙。
衣袖、领、腰及下摆都镶上彩色花边,用黑布缠头。
女子服饰分为短衣长裙、长衣下裳和式三种款式。
3. 土族:土族男子冬天穿斜襟光板皮袄和羊毛褐衫,其他季节穿小领、斜襟长袍或白色高领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大襟坎肩,下穿长裤,系腰带、围肚。
头戴白毡帽,脚穿绣花布鞋。
男服习惯绣花,镶黑、红边饰。
妇女服饰五彩斑斓。
4. 苗族:苗族服饰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
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
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
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5. 布依族: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
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
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穿长裤。
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服饰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 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 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 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 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 排、银发簪、银插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银顶花、银网链、银花 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和黑色衣服, 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 髻,用头巾缠头,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 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
男子穿黑色大面襟短上衣,下穿宽大长统裤,头缠 青色或黑色包头,有的还带手镯,赤足。妇女头缠 一丈多长的青布包头。施甸县妇女还把包头折叠成 三角形,接近额头处系着用线串成的各色玻璃珠, 上身着蓝布高领大襟上衣,领边绣以花纹,左襟镶 有三条各色花纹,袖口用红、黑、绿色布条镶边, 上身外套一件对襟短褂,钉上15对或20对布纽扣。 妇女下身着统裙,拴腰带,小腿上缠护腿布,戴银 环和银手镯,牙齿染成黑色,赤足。
土族服饰
少女额前戴的额带叫“箍儿”,白布绣花做成, 宽二寸,长及两耳,上沿连几束彩线短穗和几 个小铃铛。有的姑娘头戴一条绣花头巾。其裤 腿套一尺长的红色“帖弯”,在膝下方用白色 布条将“帖弯”与裤腿相连,使其经纬分明。
男子外套黑色或紫红色坎肩,纽扣多用铜制。腰 系花头腰带,为一块十二尺长的窄幅蓝布或黑布, 其两端缝上五寸长绣有花卉盘线图案的接头。穿 蓝色或黑色大裆裤,系两头绣花的白色长裤带和 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的绑腿带,扎腿时 把黑色的一边放在上边,故称“黑虎下山”。此 又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之信物,象征忠贞不二, 足穿白袜或黑袜,鞋子为双楞子鞋和福盖地鞋。
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下面这些图片是哪些民族的呢?
下面这些图片是哪些民族的呢?
蒙古族
傣族
男子内穿套头式高领衬衣,青年人的衣领上多 刺绣有彩色图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 皮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饮食,下 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戴的帽子分冬春、夏 秋季两种
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 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 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上有绣 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穿坎肩 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衣。女 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 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 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 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