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史发展历程回顾

合集下载

概括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历程

概括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历程

概括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历程近代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早期体育运动的萌芽(1840年-1911年)在近代中国体育运动的早期阶段,由于外来的体育文化影响,一些体育项目开始在中国出现。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法等西方国家向中国传播了现代体育运动,如足球、乒乓球、射箭等。

1864年,上海英商劳力士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体育俱乐部,标志着近代中国体育运动的开始。

此后,中国的体育运动逐渐从高等学校及华人社会蔓延至全国。

2. 体育改革与全国性组织的成立(1912年-1949年)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发展,提出了“强国崛起必先有健全的体魄” 的口号,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体育运动发展的政策。

1914年成立了中国体育协会,并举办了全国性的运动会。

1922年,中国第一届田径比赛在上海举行,正式开启了中国田径运动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体育组织逐渐增加,各类比赛也逐渐举办,为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发展竞技体育(1949年-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并逐渐建立了完善的体育管理体制。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鼓励培养优秀的体育运动员。

1952年,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并取得了优秀成绩。

这一阶段,中国体操、乒乓球等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成就,使中国体育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4. 体育改革与全民健身运动(1979年至今)1979年中国进行了体制机制的改革,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成立了中国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体育开始注重基层的全民健身运动,并提出了“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口号。

此后,中国政府加大了体育设施的建设,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同时,中国在奥运会、亚运会等重要国际赛事中多次取得优秀成绩,展现了中国体育的实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从竞技化到全民化的转变。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体育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体育运动自古就有,武术是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传统的健身项目,几千年来源远流长,骑马、射箭、摔跤、钓鱼、龙舟、棋类等体育活动也广为流传,但近代体育的发展较晚,也就是在19世纪末才传入中国。

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体育活动不能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只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的发展历程:第一过程(1949-1954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促进中国体育发展的直接诱因。

新中国体育事业起步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政府就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把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摆上了议事日程,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第二过程(1954-1966年)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的提出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根本保证。

1954年,中共中央批准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批录中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些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时代精神。

第三过程(1966-1977年)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影响中国体育发展。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停滞不前阶段。

体育事业受“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影响,体育管理部门被撤销、各专业运动队伍被解散、全国各种体育竞赛被取消,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停止,体育场所大多被改建。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和挫折。

一、从基本国情出发,对中国体育发展的重新审视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党中央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核心的集体中意识到,体兴则国兴,人民只有身体健康,年富力强才能够好的为国家服务。

从根本问题上看体育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下,肩负了振兴民族、兴国兴家的重要意义,为中国体育再次振兴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1.11978年12月----1984年9月,改革开放的全面起步和飞跃性发展阶段在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做出决定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席位,国家体委给中共中央的请示报告指出,将加速提高我国运动技术的整体水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体育发展战略,标志我国体育改革开放全面起步。

中国的体育与奥运运动发展史

中国的体育与奥运运动发展史

中国的体育与奥运运动发展史中国的体育与奥运运动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的体育和奥运运动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革。

本文将从早期的体育发展、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中国的奥运佳绩以及体育改革等方面,探讨中国体育与奥运运动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体育发展中国的体育发展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那时,体育只是在一些军事学院和学堂中普及,用于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

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的体育才真正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的体育团体开始成立,并推动了体育运动在学校和社区的普及。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

当时,中国代表团由一位游泳选手和一位田径选手组成。

虽然他们没有获得奖牌,但这标志着中国体育的国际化进程的开始。

此后的几届奥运会,中国的参赛规模不断扩大,并且获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中国的奥运佳绩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逐渐突出。

在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获得了6枚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后,中国队在奥运会上多次夺取金牌,并在一些项目上成为世界强队,如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等。

特别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获得了51枚金牌,成为该届奥运会奖牌榜首位。

体育改革与新挑战中国在体育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中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培养优秀运动员,并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

体育在学校和社区中被更多地普及,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参与体育的热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然而,中国的体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仍然不够高,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运动员的职业素养和竞技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因此,中国的体育改革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努力和持续推进。

综上所述,中国的体育与奥运运动发展史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革,从早期的发展到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再到中国的奥运佳绩和体育改革等。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中国体育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程。

在古代,体育活动往往与宗教、军事等活动相结合,主要以传统武术、射箭、赛马等为主要形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明进步,中国体育逐渐开始引入西方体育运动。

1909年,中国的第一个体育团体——中国体育会成立,标志着中国体育组织正式的发展起步。

20世纪初,体育学科开始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开设,为中国体育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体育在20世纪中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59年,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体育休闲运动的普及。

1964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亚洲运动会,这标志着中国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1984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体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节点。

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傲人成绩,中国体育开始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列。

21世纪初,中国继续大力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2001年,中国成功申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为第一个在亚洲举办奥运会的国家。

这一事件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在国际体育舞台上树立了中国形象,也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近年来,中国体育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体育运动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

同时,体育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市场逐渐兴起,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创造了新的机会。

总结起来,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由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变,经历了从引进、普及到参与国际大赛的过程。

中国体育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蓬勃发展,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强国,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建国初期(1949年-1980年代初):中国体育在这一时期处于起步阶段,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体育政策的制定,逐步建立起了全国性的体育组织和体制。

同时,国家重视体育教育,推动体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

2. 体制改革与开放(1980年代-1990年代):中国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体育体制的改革,建立了“体育总局”的体育管制体系,并且开始引入外国教练员和外国先进的训练方法。

这些改革和引进的举措,促使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特别是在奥运会上。

3. 奥运会成绩突破(2000年代-至今):中国在2000年代开始取得了一系列在奥运会上的突破性成绩。

特别是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100多枚金牌,成为当届奥运会金牌榜的第一名。

这一成绩标志着中国体育正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体育强国。

4. 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发展(2010年代-至今):中国在此后的几年里,继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和力度,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地位。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对国内体育产业的培育和推动,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起步阶段到
体制改革与开放,再到奥运会成绩突破和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中国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巨大成就。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提升国家的体育实力和地位。

我国体育历史发展历程

我国体育历史发展历程

我国体育历史发展历程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份简要的关于我国体育历史发展历程的2000字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体育历史发展历程我国体育历史可谓悠久源远,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以田径、武术、球类运动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近百年来,我国体育事业也经历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包括着辉煌与沧桑、改革与创新。

20世纪初,我国体育处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渡的时期,传统体育活动仍然是主体。

但在这一时期的庚子赔款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了自身软弱的局面。

于是,以体育为主要手段的国体运动开始开展。

当时从日本引入的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逐渐兴起,而这些运动也为我国发展体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开展全国性的体育运动会。

这一时期,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尤为迅速。

1934年,我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融入国际体育界。

这段时期的体育事业受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整体发展并不稳定。

解放战争胜利后,我国进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期,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国初期,新中国政府开始重视体育建设,并通过推行全民健身政策,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1952年,我国在赫尔辛基举办了首届奥运会,仅仅一年后,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式启动。

在全民体育意识的转变下,当时的我国体育事业成绩丰硕。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开始打破国际体育赛场上的一些荣誉纪录。

20世纪70年代,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国际赛场上获得了辉煌的成绩。

如何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展现我国良好的体育形象,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目标。

而作为一种全民性体育运动,群众体育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全民体育运动,以及现代健身运动也得到了普及,给国人的健康生活带来了极为积极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也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成绩蒸蒸日上,81块、22块、37块、44块……这些奖牌数字耳熟能详,每一个奖牌的背后都是中国体育人不懈的努力。

新中国体育发展史

新中国体育发展史

新中国体育发展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也为中国体育发展开创了崭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体育事业处于一片废墟之中,面临着重建和发展的巨大挑战。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体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大事记和主要发展阶段入手,探讨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体育重建1949年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战乱残局,体育设施几乎被摧毁殆尽。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重建体育基础设施。

首先成立了体育总局,统筹全国体育事务的发展。

其次,投资大量资金修复和新建一批体育场馆、体育场所,为广大人民提供良好的锻炼和比赛场地。

此外,新中国还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休闲教育,普及体育知识,提高全民的体育文化素养。

二、办学体制改革与全民健身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全民的体育水平,改革了体育办学体制。

1950年,中国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

全国成立了一大批学校和俱乐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展示和发展体育才能的平台。

此举不仅提高了全民的体质素质,也为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打下了基础。

三、国际体育交流与比赛荣誉新中国不仅在国内大力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还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流与比赛。

1952年,中国体育代表队首次参加了奥运会,取得了第15名的好成绩。

此后,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屡创佳绩,取得了一系列荣誉。

中国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不断涌现,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四、体育改革与体育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体育改革的方针是将体育产业化、市场化,推动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中国政府将体育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体育设施建设,提升体育产业链的发展水平。

同时,在中国举办了一系列的国际体育赛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体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史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史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史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跨越。

旧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低下,三次参加奥运会没有任何项目进入决赛。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竞技体育连续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连续跨越。

1956年,举重运动员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新中国取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金牌总数位居第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最好成绩。

据统计,1949-2008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283个,其中1978-2008年共获得世界2257个,占建国以来总数的99%;创超世界纪录1017次,占建国以来总数的85%。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当中,体质不断加强。

2007年我国运动健儿在22个项目中共获得了123个世界冠军,8人2队10次创10项世界纪录。

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493个世界冠军,创98项世界纪录。

在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实现了冬季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又以32枚金牌,金牌总数第二、奖牌总数第三的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2008年我国运动健儿在24个项目中共获得了120个世界冠军,11人2队16次创16项世界纪录。

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奖牌总数100枚,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

在北京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位。

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体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

在那时,体育在中国并不普及,只限于一些特定的社群和私人俱乐部。

然而,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体育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于是在20世
纪20年代开始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1922年,中国体育总会成立,标志着中国体育组织的崛起。

接着,1924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在这场比赛中,中国选手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却打开了中国体育走向国际舞台的大门。

然而,中国体育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爆发了抗日战争和内战,导致体育事
业受到了严重破坏。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
国政府开始重视体育发展,将其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之一。

1952年,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负责组织和管理全国范
围的体育活动。

随着1952年赴芬兰赫尔辛基参加奥运会获得
第二名的好成绩,中国体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此以后,中国开始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推动体育教育普及化。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国体育的整体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亚洲运动会和其他国际比赛中赢得了许多奖牌,建立了中国体育的国际声誉。

同时,中国政府继续加大
对体育事业的投入,鼓励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现在,中国体育已经成为国内外广大人民喜爱和关注的领域,体育运动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勇气和毅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体育的热爱和追求。

新中国体育发展史

新中国体育发展史

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一、开天辟地的伟大历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体育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从1949年开始,中国体育经历了磨难与跌宕起伏的历程,不断探索着适应当时国情的发展模式。

1949年以前,中国体育的发展受到了战争和民族危机的严重阻碍。

但是,中国人民对体育的热爱从未停止,各地的民间体育活动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种热情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塑国家形象的体育外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将体育外交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体育交流来改善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访成为了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

体育赛事的举办和参与,使中国逐渐走出了国际孤立的困境,展示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团结的精神。

三、大国崛起的奥运征程中国体育的崛起与中国在奥运会上的辉煌表现密不可分。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不断提升,一次次刷新着历史。

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中国代表团连续多届奥运会都能排名前列,成为世界体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的奥运征程不仅仅是金牌榜上的荣誉,更是中国人民对体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和坚定信念。

中国的体育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这种全民健身的风潮让中国体育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武术等,以及中国特色体育文化活动如龙舟赛、踢毽子等,都成为了中国体育的独特之处。

同时,中国也积极引进和创新国际体育项目,开展各类赛事和培训活动,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五、人民的体育梦想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民的体育梦想。

无论是奥运会的金牌,还是足球场上的胜利,都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体育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人民对体育的梦想不仅仅是为了荣誉和成就,更是为了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

中国体育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史诗。

中国体育发展史

中国体育发展史
中国体育发展史
中国的首次奥运之行
•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 行。我国本不想派选手参加,仅由全国体 育协进会总干事沈嗣良前往观礼。而日本 帝国主义扶持的伪满,为了骗取世界各国 的承认。 • 于是,全国一片哗然在强大的舆论压力 下,国民党政府决定,刘长春、于希谓为 运 动员,宋君复为 教 练员,沈嗣 良为 领 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第一个三大球世界冠军
• 1981年11月16日,在 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 中国女排以不败战绩 赢得了中国三大球的 第一个世界冠军。创 造了“五连冠”的奇 迹。
重返奥运
•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 中国重返奥运赛场。
中国奥委会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参 加这次盛会。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 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 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
中国体育史第一个世界记录
• 1956年6月7日,上号 陕西路体育馆,中苏 举重友谊比赛中,20 岁的广东小伙子陈镜 开,以133公斤的挺举, 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 第一个世界纪录。中 国从此开始了向着世 界体育顶峰的迈进
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 1959年4月5日,从香 港回到大陆,年仅21 岁的运动员容国团, 在前联邦德国多特蒙 德举行的25届世界乒 乓球锦标赛中,一路 过关战将,奋力夺得 了男子单打冠军,这 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 个世界冠军。
丁俊晖,中国男 子台球队运动员, 亚洲斯诺克选手, 被英媒体称做 “东方之星”。 2009年12月的斯 诺克英锦赛决赛 中,丁俊晖战胜 希金斯封王。 2011年首次夺得 温布利大师赛冠 军,2011年斯诺 克世锦赛首次杀 进四强。
奥运再突破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中国体育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体育改革。

以下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主要里程碑:首先,在20世纪初,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体育改革。

1904年,中国第一个田径协会成立,许多体育项目开始在中国推广。

然而,在此之前,中国的体育活动主要是以传统的武术和民间体育为主,比赛和锻炼都是以娱乐为目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体育改革逐渐深入。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设置体育学院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

这为中国的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然而,中国的体育发展受到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干扰。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提出了“全民健身”的口号,将体育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一部分。

大规模的体育设施建设和培养体育人才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

同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多次奥运会和其他国际比赛,展现了中国体育的实力。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体育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了很多金牌。

此外,中国的体育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馆、体育场和健身俱乐部在中国的城市中兴起。

进入21世纪,中国的体育发展愈发迅速。

中国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体育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的实力。

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了许多金牌,中国体育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目前,中国体育的发展依然在不断加强。

政府继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和扶持,推动体育改革。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了全民健身的意识。

中国的体育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投资体育产业,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培训项目。

总的来说,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从一个体育相对落后的国家到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以及中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推广,都是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体育发展史

中国的体育发展史

中国的体育发展史中国的体育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开始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射箭、赛跑、踢毽子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后,武术、拳术等也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

民族意识觉醒时期,中国的体育开始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体育文化。

清朝时期,皇家马术、皇家射箭等活动备受推崇。

同时,拔河、跳绳、扔沙包等民间体育活动也开始流行。

此时的中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体育文化和体育制度,但仍局限于皇室、贵族的范围。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正式启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一时期,西方的体育文化开始影响中国,足球、篮球、田径等项目也开始被引入。

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体育制度开始逐步建立,此后中国的体育事业也迅速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运动员、教练员开始被培养,全国性的体育比赛也开始举办。

1952年首届全国运动会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各地体育组织开始发展壮大,运动员和教练员开始趋向专业化。

此后,中国开始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崭露头角,1956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奥运会,1959年亚洲区运动会中国代表团获得了第一次的团体冠军。

1960年代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峰期,1964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8金、6银、5铜的优异成绩首次闯入奥运会前10名。

一系列全国性体育比赛相继展开,如全国民间运动会、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等,初步构建了中国的体育体系。

1980年代是中国体育事业的转折期,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事业,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的体育赛事也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许多赛事开始首次引进商业模式。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15金8银9铜的成绩,首次超过前苏联代表团,排名全球第三。

1990年代是中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成绩斐然,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16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14枚金牌。

中国的体育史

中国的体育史

中国的体育史中国的体育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代至今,中国的体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本文将从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体育史。

古代体育是中国体育史的起源,最早的体育活动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在古代,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射箭、马术、赛龙舟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体育活动逐渐多样化,出现了蹴鞠、举重、跳高等项目。

这些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壮大国家力量的手段之一。

近代体育是中国体育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体育运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国内体育组织。

1895年,成立了中国最早的体育组织——体育会,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此后,中国开始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如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和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然而,中国的体育事业在近代体育阶段受到了一系列的困扰和挑战。

由于社会和政治的动荡,中国的体育事业长期停滞不前,无法与西方国家相媲美。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体育事业才迎来了重大发展。

现代体育是中国体育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至今仍在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体育事业的繁荣。

1959年,中国成立了国家体委,统一管理全国的体育事务。

此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员的培养和选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中国的体育事业在现代体育阶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

中国运动员在各类体育项目中屡屡斩获金牌,并且在一些项目上取得了世界纪录。

中国的体育事业也逐渐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近年来,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提出了“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

中国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如北京奥运会、亚洲杯足球赛等,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

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史

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史

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史近代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历史。

一、体育起步阶段(1840年-1949年)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体育运动。

当时,西方体育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外国传教士和学校进行的。

传教士们将各种体育项目引入中国,如足球、篮球、网球等。

这些体育项目的引入开启了中国现代体育的起步阶段。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体育组织的兴起,如中国体育协会、中国田径协会等。

这些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正式组织化。

同时,一些体育赛事也开始出现,如全国运动会、全国篮球锦标赛等。

二、体育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事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毛泽东主席曾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这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体育运动普及工作。

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得到了大幅提高,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此外,中国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他们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如乒乓球选手邓亚萍、羽毛球选手李宗伟等。

三、体育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体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体育理念和管理模式。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如北京奥运会、亚洲运动会等。

在这一阶段,中国体育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等体育场馆纷纷涌现。

此外,中国的体育产业链也越发完善,从体育用品制造到体育赛事组织,都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

随着中国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不仅是身体健康,还有团队合作、竞争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总结起来,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改革开放阶段。

概括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历程

概括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历程

概括近代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历程近代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进步。

以下为其中的相关参考内容:一、近代中国体育运动的萌芽(1840年-1919年)1.近代体育运动引进: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近代体育运动开始传入中国,如足球、田径等。

2.近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随着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中国开始出现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化创新,如传统武术与现代拳术的结合。

二、近代中国体育运动的萌芽(1919年-1949年)1.体育运动的革命意义:五四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体育运动的革新,将其与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

2.体育教育的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体育教育得到重视,学校开始普遍开设体育课程。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运动(1949年-1978年)1.国家体育事业的兴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体育事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和推广体育运动。

2.体育运动体制改革:集体农场、工厂、学校成立了自己的运动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体育运动(1978年-现在)1.体育事业的市场化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体育事业开始走向市场化,体育运动和产业相关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

2.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国际体育赛事,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现在-未来)1.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国家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鼓励全民参与各类体育锻炼活动,以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体育运动的多元化: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开始受到重视,不仅关注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还积极引入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总结起来,近代中国体育运动经历了从引进西方体育运动到创新传统体育项目的阶段,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育事业的兴起,以及改革开放时期体育事业的市场化转型,最后发展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阶段。

这一过程中,中国体育运动不断与国际接轨,并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简述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简述中国的体育运动可以追溯到古代,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的体育事业拥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文明必然会给体育带来新的精神,给体育事业带来巨大的发展。

一、先秦诸子百家早在先秦时期,诸子已经把体育列为学习的一种内容,列入本身的学习科目之中。

而齐桓公、管仲、孔子、孟子等学者,更是把体育素质融入推行儒家的礼仪文化当中,从而实现了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汉代文学著述汉代文学著述中,体育在总结人的天赋才能栽培方面,更是非常重要,体育运动被认为是修德手段,发挥出了品德培养的功能,形成了一定的体育文化精神。

三、唐宋文化的盛衰唐宋时期,体育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以折桂赛和跨海比赛为主的体育节活动,产生出各种体育类书籍,体育也开始形成一种民间文化。

然而,随着唐、宋文化的衰亡,体育文化亦日趋低迷。

四、明清学术繁荣明清时期,中国体育文化掀起了新的浪潮,伴随着学术活跃的发展,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播、利用和风靡,逐渐形成了以健身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使体育运动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五、近代国际交流近代以来,中国的体育运动受到科学的发展影响,开始借鉴吸收世界上的先进体育理论和体育技术,不断探索体育运动的社会化、商业化,实现体育运动的规范化,并把体育运动带到国际舞台上。

六、新中国起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事业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又一次起步,全国各类体育赛事开始盛行,深入到基层,许多体育项目竞赛风靡全国,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为新时期的体育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的简单介绍。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被全世界所公认。

中国体育发展历程

中国体育发展历程

7
中国在国际体育中的作用
中国在国际体育中的作用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在国际体育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2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动国际体育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中国还积极开展与各国的体育交流与
-
THANKS 感谢恩师
中国体育发展历
-
1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 2 古代奥运会 3 现代奥运会 4 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事业 5 改革开放后的体育事业 6 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
中国体育发展历程
以下是中 程的概括
中国体育发展历程,源 远流长,从古代的奥林
1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
2
古代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
1
在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 神圣的活动,参赛者都是希腊各个城
邦的优秀运动员
这一传统在公元前776年一直持续到罗 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异教徒参加
为止
2
而在中国, 会",它的
3
现代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之父是法 尔·德·顾拜旦,他提倡 会传统,主张体育与文化
1894年,第一届现代奥运 举行,中国派出了23名运 赛
4
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事业
6
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
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
➢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 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奥运 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 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它 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 蕴和强大的国家实力。在 这次奥运会上,中国代表 团获得了51枚金牌、21枚
➢ 2022年 了第二 克运动 残疾人 这是中 奥运会 了中国 实力和 会上,

中国体育的发展史

中国体育的发展史

中国体育的发展史在古代,中国体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

这个时期的体育主要以射箭、马术、赛龟等为主,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体育逐渐成为了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体育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当时,骑射和步兵操练成为了各个国家重要的军事训练项目。

同时,各国纷纷开展新的体育活动,比如楚国的楚州跳舞、齐国的齐州比武等。

这些体育活动既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又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

在明清时期,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体育逐渐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成为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民间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比如踢毽子、跳大绳等,开始在广大人民中流行起来。

此外,中国武术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了中国独特的体育项目。

到了近代时期,中国体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外敌入侵和政治变革,中国体育几乎丧失了发展的机会。

直到20世纪初,中国开始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开始了一系列的体育和发展。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风起云涌。

这次运动也激发了对体育的热情。

运动员和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比赛和组建了各种体育组织。

1922年,中国首个体育组织“中国体育协会”成立。

1928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承认了中国体育协会。

这样,中国体育终于进入了国际体育界。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共产党也高度重视体育发展。

1950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成立,负责国家体育事务的筹划和管理。

中国从此进入了计划和管理体制下的体育时代,国家开始提供资金和资源来支持和发展体育运动。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国际高水平赛事上获得了众多的金牌和奖项,展现了中国体育的强大实力。

随着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体育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的体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体育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体育教育的普及率。

中国体育的发展史

中国体育的发展史

中国体育的发展史(1)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

早在一百多万年以前,当人类的社会活动还只能勉强区分为求食(采集、渔猎)和攻防(对野兽和对其他人群的进攻和防卫),就发展了走、跑、跳、投、浮水等基本的技能。

甚至在四万年前,中国的人类就用上了“飞石索”,在二万八千年前弓弦箭的发明,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那时,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开始以教育(从手段和内容上)或雏形娱乐的面孔登上了人类历史的大舞台。

社会藉此开始有了萌芽状态的体育。

(2)在我国夏、商、周、春秋时代,历时一千六百年的奴隶社会中,由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和频繁的战争,刺激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和对军队身体训练的重视。

春秋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教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对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如孙武不朽的军事经典《孙子兵法》,其中就有不少有关身体技能和训练的内容。

孔子除在他兴办的私学中进行六艺教育外,还主张学生进行郊游和游水。

他本身也爱好射箭、打猎、钓鱼和登山等体育活动,并注意卫生保健,因而身体强健。

(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代体育。

由于汉代政策宽简,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出现了政治巩固、经济文化发展的文景之治。

加之为了击退外来的侵扰,需要加强军备,使人民强身祛病。

这些社会需要,促使汉代体育在先秦体育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发展。

由于汉代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宫廷和民间的娱乐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名目繁多。

其中有关体育的项目有角抵(包括角力、摔交)、舞蹈(蹋鞠舞等)以及秋千、舞龙、耍狮、高践等活动。

有的活动在后世发展成为竞技运动项目,有的至今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身体娱乐活动。

(4)两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混乱、分裂的局面。

在体育活动方面,汉代那些能促使人民强身祛病的活动项目,如赋鞠等逐渐被废弃。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倒也促进了娱乐性体育和导引养生的发展。

如统治者提倡的奔棋、歌舞、百戏等。

(5)封建社会的中期,隋、唐、五代时期,特别是唐朝,由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当权时的“开元盛世”共百余年,全国统一,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体育史发展历程回顾
【摘要】中国的体育事业在国内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教育、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研究我国体育史的发展,有利于了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进程和特点,为今后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近代体育史;历程回顾;发展趋势
1.中国体育史起源的背景及发展特点
研究中国的体育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阶段,距今大约经历了有四千多年的发展历程。

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原始部落的生活时期,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等还处于非常低落的时代,但是已经出现了简单的体力劳动、身体活动和生活技能,开始出现了萌芽状态的体育活动。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人类经历了能够使用劳动工具、语言、文字等等活动,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对人类文化和教育、体育的出现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历史文献和文物中记载的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石制的兵器和劳动工具如,刀、矛、斧、铲等,可以用于日常的劳作、狩猎、操练、防卫敌人。

另外当时,也有以舞蹈的形式出现的身体活动,主要用于愉悦心情和促进身体健康。

在这个时期,体育活动也就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人们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和提高,以及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体育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并被人类需求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层面和领域。

中国近现代体育史尤以现代化的发展特点而突出。

如果从科学角度来看体育的价值和功能。

第一,体育科学化是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现代体育必须在一切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其中包括体育的决策、管理、教学、训练和科研;第二,体育管理的科学化。

运用科学预测方法进行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分析。

对体育系统的各种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及时掌握所管辖范围的各种体育信息。

比如:科学的运动处方、各类保健和康复中心、电脑全自动控制的动感单车和各类力量练习器、各种蒸气浴等,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群众体育,为竞技体育奠定良好基础和氛围;第三,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科学的安排体育课时,按照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运用现代的、科学的、包括电化教育等手段,较好掌握体育课的强度和密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心里健康发展和增强体质;第四,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育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科学应运而生,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逐步完善充实,形成了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部类的体育学知识体系。

2.中国近现代体育史研究的兴起及主要特点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信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历史研究的范畴不可能像时髦的事物和流行歌曲那样被人们所追崇,正逐渐被削弱而略显过时。

在这一点上,世界各国都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

我国的历史研究往往要跟政府的指令挂上钩,大家出于申请课题研究经费的实际需要,必须按照课题指南的设定,服从时代的要求,遵循政府的指令,这样固然能够更好地调动大家搞科研的积极性和
利用团队的力量,却对拓展学术研究领域或者在某一个领域持续深入地进行研究不会带来好处,甚至造成了一定的局限。

在体育史研究领域方面中国和日本也呈现出各自的优势和问题。

中国体育观念的形成,集文化性、传统性、功利性、尚武勇精神、体育的团队合作精神,由孔子发端的儒学思想,为单纯的体育竞技活动赋予了更高的道德要求,道学思想则在吸收齐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从人的养生保健出发,开辟了体育活动大众化的新路子。

这一基本的思想路线,是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稷下文化中心形成过程当中完成的。

从古至今,中国都有比较繁荣的体育娱乐活动。

由历史文献记载来看,齐鲁地区,尤其在齐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

“诗经·齐风·猗嗟”记载,“射礼”在齐国的婚礼过程当中就已经出现了。

3.中国体育史发展前景
中国体育史学的发展前景。

新文化运动以后,体育史逐渐成为一门体育学堂(系、科)的正式科目。

1919年郭希汾(绍虞)先生的我国第一部体育史专著《中国体育史》和1926年郝更生用英文发表的《中国体育概论》,这两本书奠定了中国体育史学研究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史学取得了较大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增加,一些体育理论教师开始研究、教授体育史。

1956年国家体委设立的运动技术委员会,重点开展了体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1960年成都体育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体育史研究室。

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体育学院也开设了体育史课。

它们均为中国培养了首批体育史专业研究人才。

由于受十年动乱的影响,中国体育史学研究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78 年起,中国的体育史学研究又出现了新的生机。

1979年9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决定成立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

1979年,成都体育学院招收了首批攻读体育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为培养体育史研究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体育在奥运赛场上实现金牌纪录零的突破,强有力的促使体育史学研究在全国逐渐形成了一种蓬勃发展的局面。

(1)1986年,国家体委成立了专门的体育史研究管理机构—文史工作委员会;(2)各体育学院(系)普遍开设了体育史课程,并在以往招收体育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开始招收体育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3)1983年,由全国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和文史工作委员会创办发行了《体育文史》杂志,主要刊登体育文史知识稿件和体育史论文;(4)1984 年,中国体育史学会在四川乐山成立。

同年10月,中国体育史学会被国际体育史委员会接纳为团体会员;(5)全国性的体育史学术论文报告会和学术研讨会也按两年一次的惯例在全国举办;(6)1990年,中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全面展示体育历史文物资料的中国体育博物馆成立开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史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正式出版的体育史教材和专著超过100余种;我国已经建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分明的体育史学科专业。

体育史领域的学位论文成果颇丰,显示出我国体育史学未来发展的潜力,体现了体育史学学科发展的活力,这对今后体育史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体育史学的研究开辟了又一途径。

[科]
【参考文献】
[1]易剑东,熊东萍.2000年以来中国体育史学一坛酒的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5):5-7.
[2]王俊奇,李舜薏.当代体育史研究的新趋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1):46-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