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吴东红,王争艳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北京(100037)

E-mail:hwzy@

摘要:文章对依恋风格做了界定,综述了依恋的稳定性学说,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两方面做了关系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例证。而且鉴于情绪适应诱发的问题行为并给出了情绪调节和依恋风格的关系说明,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依恋风格,内部工作模式,社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情绪调节

在对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过程中,我们考虑的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内部因素,例如性别、气质,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早期较重要的社会关系,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依恋质量。在现存的研究中更多的是社会适应,情绪调节、依恋风格分别对心理健康等的影响,而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的关系还很少有研究,本文则是就依恋风格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研究所作的综述。

1. 依恋风格

1.1 依恋风格的界定

根据Bowlby(1973)所提出的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早期看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在对依恋研究的数十年中,基于依恋概念的不同形成从而使得对依恋的研究有了两个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从而也使得对于依恋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特别是在对依恋的分类上。对于依恋,有两个学派的观点。其中一个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运用观察法研究亲子关系,继而这种观点又得到发展学家和临床学家的扩展,他们运用访谈法来研究父母的“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提出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在后来当婴儿的类别扩展到成人理论分支时,回避型又被区分成了冷模型和恐惧型依恋。相对来说发展心理学角度的划分方式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观察法(陌生情境、家庭观察等)和AAI等。另一个理论取向是社会心理学家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们最初是在情侣/婚姻理论分支中由Hazan和Shaver使用定性的自我报告测量法研究的,认为成人依恋风格被定义在一个二维空间内,它与Ainsworth在婴儿与母亲依恋的研究中提到的定义两种不同功能空间在概念上是相互平行的,这个二维空间是与依恋有关的焦虑和与依恋有关的回避。在这两个纬度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成人婚恋类型是:安全型、冷漠型或者过度反应型。后来又提出了具体的四种类型的分类模式,该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的积极和消极表征为基础区分了安全型、冷漠型、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四种。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我报告法、成人依恋量表、关系问卷等。但是研究表明运用成人依恋访谈和自我报告的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对于依恋的分类,虽然英文是:attachment style /patterns/type,但是根据测量方法及理论基础又有不同的名称:“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更多的倾向于从维度说来讲,最先在心理学上使用“风格”的是认知风格,指的是更倾向于偏爱使用的一种认知加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可能会持续起作用的。

“依恋类型”(attachment type)是以类型说为测量基础的,最早对依恋进行分类的心理学

家Ainsworth用的即是依恋类型将婴儿区分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型,描述的是一种类型的个体与另一种类型个体之间的差异表现。

“依恋模式”(attachment patterns)也经常出现在各种研究报告中但是不常用,只是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中共对自我和他人模式的表征后划分的各种不同模式而已。也就是说不同的表征有其相应的标准样式。

在本文中最多的采用的个性与社会化心理学中的观点认为依恋风格的概念:“期望、需要、情感、情绪调节策略以及由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与特殊的依恋经验历史相互作用产生的社会行为的系统模式”,强调的是作为依恋行为倾向的表现。

1.2 依恋风格的稳定性

无论是用何种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都证明早期依恋风格的形成对个体后期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以及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依恋风格是怎样稳定的保持下来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而且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从婴儿期拓展到了青少年及成年期,也必然会涉及到依恋风格的稳定性之说。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依恋的稳定性存在两种观点,心理学家Fraley(2002)对其做了元分析和模型验证[18]。

首先是“原型说”(Prototype Perspective)认为早期经验的依恋表征会长期的保留下来并且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对依恋行为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和弗洛伊德(1940)的观点——孩子早期与母亲的关系是其随后生命阶段依恋关系的原型。原型说还认为早期的依恋经验作为非语言性的表征,信息加工过程的“规则”以及行为策略会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持着高度一致性,早期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和信念会在将来的生活中持续使用,而且在原型说中还认为早期依恋关系的原型还会在个体新的经历环境中被激活,还会有助于这些人际交往的质量,同时这些交往又会反过来影响随后依恋关系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依恋稳定性的模型是完美的。

另一个关于依恋稳定性的观点是“修正说”(Revisionist Perspective),其观点认为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是根据新的经历、经验而被影响和改变的,因此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后期生活中的依恋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对依恋的表征不断的被新经验修正,成人阶段早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存在了,更不可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但是经过Fraley等人(2002)对其建立数学模型后的追踪研究的元分析认为依恋的发展变化是与“原型说”的推断更为拟合的,从而认为婴儿期与成人期的依恋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原型说更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也是完全符合Bowlby(1982,1988)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式”的解释的,他认为个体在其童年时代与其主要照看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又称为心理表征模式,这是一套认知结构,并被整合到其人格中,对其自身和他人的看法产生影响[3]。这种心理表征可以用于解释早期经历对随后行为与发展的影响,同时心理表征可以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个体的客观看法与经历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主观经历特征就能影响个体的行为与发展[4]。这也就涉及内部工作模式的一个功能框架,即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看作是使得人们了解他们经验和帮助他们个人需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是一个当与依恋有关的事件发生时在记忆中被激活的非常易接近的认知结构,一旦被激活也就肯定会直接影响对社会信息的认知过程和情绪唤醒。接着这些影响又很有可能被伴随着情绪反应的对情境的认知有影响,进而塑造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一旦对事件的认知确定了,那么情绪反应和行为也就被决定了[5]。而个体对事件的心理表征或认知模式是稳定的,那么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其依恋风格也就被稳定下来了。Donald ,Bouthilli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