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合集下载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引言: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迈向成人的重要阶段,不仅意味着离开家庭成为独立个体,还要适应学业压力、建立社交关系等多重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成人依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心理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原因以及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1.1 成人依恋与婴幼儿依恋的区别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成人依恋与婴幼儿依恋存在一定的区别。

成人依恋是指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家庭、友谊和爱情等亲密关系产生的依赖与关注。

与婴幼儿依恋不同的是,成人依恋具有更为复杂的心理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情感上的依赖,还包括对他人欢乐、悲伤等情绪状态的共享。

1.2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表现形式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表现形式表现为对恋人、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依恋。

在恋爱中,大学生常常对恋人的表现和态度高度关注,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意产生强烈的需求。

在家庭关系中,大学生可能更依赖于父母的经济支持和情感安抚。

而在朋友之间,大学生也希望能获得友谊中的支持和理解。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原因2.1 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依恋样式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大学生在家庭中经历了安全的依恋样式,并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可能会转化到恋爱或友谊中。

相反,如果大学生在家庭关系中体验到冷漠、忽视甚至虐待,可能会导致不安全的依恋样式。

2.2 心理成熟度不足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心理成熟度方面可能还不足够稳定。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成熟度不足可能导致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特殊需求,从而表现出成人依恋的特征。

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自尊的关系3.1 自尊与依恋的关系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大学生成人依恋与自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研究发现,自尊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表现出成人依恋样式,他们对情感支持和关注的需求较强烈。

依恋与社会支持依恋类型对社会支持的需求与感受

依恋与社会支持依恋类型对社会支持的需求与感受

依恋与社会支持依恋类型对社会支持的需求与感受依恋是指个体与亲密关系中的他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依赖。

而社会支持则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或困难时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的心理、情感、物质和信息资源的支持。

依恋类型对社会支持的需求与感受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依恋类型出发,分析依恋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一、安全依恋与社会支持安全依恋是指个体对于亲密关系中的他人表现出信任、依赖和安全感。

安全依恋的人会更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并且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这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人的可靠性,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并且情感上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接受和欣赏。

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安全依恋的个体往往能够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支持,解决问题,减轻负担,并且更容易适应变化。

他们通过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互动关系,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二、焦虑依恋与社会支持焦虑依恋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经常感到担心、不安全和需求不满足。

焦虑依恋的人会对他人的支持有着更大的依赖和需求,同时也更容易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不稳定和不足。

他们往往担心他人的离开,并且过度依赖他人的关注和关心。

焦虑依恋的个体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常常表现出情绪上的不稳定和需求的过度依赖。

他们倾向于通过寻求他人的安慰和支持来缓解不安和焦虑,但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对于他人的支持也会感到不满和不足。

焦虑依恋的人在得到他人支持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自我安全感的建设。

三、回避依恋与社会支持回避依恋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独立性和回避性。

回避依恋的人往往不太愿意主动寻求他人的支持,也不会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表达给他人。

这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独立自主,对于依赖他人会感到不安和抵触。

回避依恋的人往往更喜欢独自解决问题,更倾向于自我处理压力和困难。

他们往往不太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或者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支持。

这种回避依恋的特点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依恋关系—人类心灵的避风港

依恋关系—人类心灵的避风港

依恋关系—人类心灵的避风港【摘要】人类的依恋关系是心灵的避风港,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连接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本文探讨了依恋关系的定义、人类心灵的依恋需求、依恋关系的类型、依恋关系的形成以及依恋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帮助我们建立安全感和信任。

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意味着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和关系,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依恋关系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稳定的依恋关系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依恋关系,人类心灵,依恋需求,依恋关系类型,依恋关系形成,个体发展,依恋关系影响,重要性,健康依恋关系,心理健康1. 引言1.1 依恋关系—人类心灵的避风港依恋关系是人类心灵中的一种避风港,它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依恋关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还对个体的情感和认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依恋关系是一种牢固的情感连接,通过亲密的关系与他人建立起的信任和依赖,帮助个体感到安全、稳定和受到保护。

依恋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建立,个体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情感和认知发展,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关爱,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心理健康和稳定的情感状态。

依恋关系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它可以帮助个体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和自尊,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

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2. 正文2.1 依恋关系的定义依恋关系是指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亲密关系,通常是指人们与亲密伴侣、家人或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

依恋关系包括情感依附、信任、支持、理解和共享,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理解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理解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理解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依恋风格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的稳定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人的依恋风格通常来源于童年时期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关系,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等。

这些不同的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风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一、安全型依恋风格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稳定、信任和关怀。

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和自信,能够主动去满足他人的需要,同时也愿意接受他人的支持和关爱。

这种依恋风格能够促进稳定的人际关系,建立互信和深度的情感连接。

安全型依恋者往往具有更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有效解决冲突,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二、回避型依恋风格回避型依恋者倾向于避免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表达和依赖,他们常常表现出疏离和独立的行为。

这种风格可能与童年时期缺乏父母关怀和支持有关,导致他们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和不安。

回避型依恋者往往难以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他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较低,通常选择保持距离或者避免进一步的投入。

这样的依恋风格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孤立,影响其质量和稳定性。

三、焦虑型依恋风格焦虑型依恋者通常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和担心被拒绝的恐惧。

这类依恋风格可能由童年时期父母的不可靠性和不稳定性所造成。

焦虑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往往表现出过度的情绪表达和控制欲,他们常常对关系的稳定性和伴侣的爱恨缠绵,希望通过控制或变相的行为来保持对方的关注。

然而,这种依恋风格的表现往往会产生压力和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的不稳定。

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可能源于以下原因:首先,依恋风格在童年时期形成,对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依恋风格反映了个体对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

其次,依恋风格影响了个体对他人的期望和信任程度。

安全型依恋者相信他人的可靠性和支持性,有更高的互信度;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者对他人可能产生的威胁和不安全感更为敏感,对人际关系产生疑虑和恐惧。

依恋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与满足

依恋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与满足

依恋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与满足依恋是指个体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关键特征,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而社交支持则是指他人为个体提供的情感、认知和行动方面的支持,可以满足个体在困难时期的需求,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与满足之间的关系。

一、依恋的类型与社交支持需求依恋的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良好的自尊和适应性,倾向于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互动,并能够寻求和接受社交支持。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常常试图独立解决问题,对社交支持需求较低。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对与他人的依赖和接纳程度较高,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无论依恋类型如何,个体在面临挑战和压力时都会产生社交支持的需求。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对而言更能够理性地察觉到自己的需求,并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社交支持需求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障碍,他们可能因为面对他人的困难而感到无力或者过度依赖他人的支持。

二、依恋与社交支持的互动关系依恋与社交支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个体的依恋类型会影响其寻求和接受社交支持的方式和效果。

同时,个体通过社交支持的获得和感受也会对其依恋类型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更能够有效地寻求和接受社交支持,这种支持能够增强其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而巩固安全型依恋的特征。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可能存在着对他人支持的拒绝或者不信任,他们通常更偏向于独立解决问题,而不太愿意借助他人的帮助。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而加剧其焦虑和孤独感。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社交支持的获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可能会对他人的支持持怀疑态度,担心被遗弃或被背叛。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交支持的需求迫切,但对支持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从而影响到其对他人的信任和安全感。

因此,依恋与社交支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互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互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互关系依恋风格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人际关系领域中重要的话题。

依恋风格指的是个体在早期关系中形成的对他人依赖和接近的方式,而社会适应能力则是个体在社交环境中成功应对和适应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依恋风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依恋理论认为,个体早期形成的依恋风格会对其后续的情感和社交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依恋风格可能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首先,安全依恋风格与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关。

安全依恋风格的个体在早期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关怀,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有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

这种依恋风格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更加自信和愿意与他人合作。

其次,回避依恋风格可能对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回避依恋风格的个体在早期关系中可能缺乏安全感,对于他人的依赖和接近持持保留态度。

这种依恋风格可能导致个体面临社交互动时的困扰和紧张,从而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最后,焦虑依恋风格对社会适应能力也可能造成影响。

焦虑依恋风格的个体在早期关系中可能经历了未解决的情感需求,他们对他人的接近和关怀可能存在过度依赖和焦虑的表现。

这种依恋风格可能使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感到不安全和不确定,从而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

社会适应能力对依恋风格的影响除了依恋风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外,社会适应能力本身也可能对个体的依恋风格产生影响。

个体在与他人的社交互动中获得的反馈和体验会对其依恋风格产生影响。

一方面,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能促进安全依恋风格的形成。

当个体能够成功地与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时,他们可能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关怀,从而形成积极的依恋体验。

这种积极的依恋体验可以进一步强化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促进安全依恋风格的形成。

另一方面,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可能导致依恋风格的发展问题。

当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无法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关怀时,可能会产生消极的依恋体验。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1.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成人依恋作为个体与其主要照顾者之间建立的早期情感联系模式,对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及其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本文首先概述了成人依恋、自尊和社会支持的概念。

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及其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2.文献综述成人依恋理论起源于Bowlby(1969)和Ainsworth等人(1978)对幼儿依恋模式的研究,后来扩展到成年,特别是Hazard和Shaver (1987)提出的成人依恋三分类模型,包括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

这一理论框架强调了亲密关系中个体行为模式、情绪反应和心理表征与其早期依恋体验的连续性(Collins-Feney,2000)。

对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研究,学者们通常关注其对个体心理健康(Mikulincer-Shaver,2015)、人际关系(Scharfe-Bartholomew,1994)和压力应对能力(Mikulinser et al.,2003)的影响。

具有安全依恋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心理适应性、更健康的人际沟通模式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Feeney-Noller,1996),而回避型和焦虑型冲突依恋可能与心理困扰、关系冲突和生活质量较低有关(Bartholomew-Horowitz,1991)。

自尊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概念(Rosenberg,1965),是对个体自身价值的全面评价。

在大学背景下,自尊对学生的学业成绩(Marsh-Craven,2006)、心理健康(Orth et al.,201)和社会功能(Leary et al.,2007)有着重要影响。

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作为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塑造儿童的性格、行为和情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依恋类型则描述了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模式,它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而亲社会行为,即儿童表现出的合作、分享、帮助等积极社会行为,是其社会化的重要体现。

本研究将通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和亲社会行为的观察和评估,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以期为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收集学前儿童及其家庭的相关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将了解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依恋类型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本研究还将探讨依恋类型在家庭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预期的研究结果将为家庭教育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儿童的成长。

本研究也将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他们更有效地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更全面的理解和支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家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和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其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行为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以及亲社会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权威型教养方式强调规则和纪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律性和责任感;放任型教养方式则相对宽松,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

亲子、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中学生亲子依恋及同伴依恋特点,从而探讨两者对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因素。

方法:通过对广西南宁市405名中学生以《青少年对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进行测量,选取有效问卷366份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关系特征。

结果(1)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与积极社会适应呈正向显著相关,且相关均在0.25以上。

(2)父子、母子依恋为自变量,积极社会适应为因变量显示母子依恋t=6.83, p注:*p<0.05,**p<0.01, ***p<0.001。

2.4 同伴依恋在父子依恋与积极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表5 父子依恋与同伴依恋对积极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因变量预测变量 r r2 f b beta t积极社会适应方程模型1 0.28 0.08 30.01***父子依恋 0.38 0.28 5.48 ***同伴依恋方程模型 2 0.34 0.11 45.19***父子依恋 0.37 0.34 6.72***积极社会适应方程模型3 0.44 0.19 41.55***父子依恋 0.25 0.18 3.59***同伴依恋 0.42 0.34 6.65***注:*p<0.05, **p<0.01, ***p<0.001如表5所示,父子依恋的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18,p<0.001,检验结果显著;同伴依恋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34,p<0.001,检验结果显著;根据baron 和kenny 定义的部分中介过程[5],同伴依恋在父子依恋与积极社会适应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父子依恋、同伴依恋对积极社会适应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3讨论3.1中学生亲子和同伴依恋的特点及因素分析本研究显示,中学生与父亲、母亲、同伴的依恋关系不同,同伴依恋程度最高,次高的是母子依恋,最低的是父子依恋。

依恋与社交关系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

依恋与社交关系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

依恋与社交关系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交互动中,依恋与社交关系密切相关。

依恋是指个体与亲密他人之间建立的情感连接,它对个体的社交关系质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而个体的依恋类型会直接影响他们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交关系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依恋类型的特点。

一、依恋类型的介绍依恋理论源于儿童学和发展心理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其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成年人的依恋类型。

根据依恋理论,成年人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

1.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信自己可以依赖他人,同时相信他人会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和安全感。

这种依恋类型的个体通常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并且能够构建稳定、亲密的人际关系。

2.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持高度关注,担心他人会拒绝他们或离开他们。

这种依恋类型的个体常常对社交关系中的问题感到不安,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过度依赖的现象。

3.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常常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系,他们倾向于忽略个人的依赖需求,并试图独立解决问题。

这种依恋类型的个体通常对社交关系持较为冷漠的态度,不愿意表达情感和建立深层次的互动。

二、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不同的依恋类型会对社交关系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社交互动、信任和满意度等方面。

1. 社交互动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社交互动中,他们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相对而言,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更加敏感,容易对他人的反应过度解读,导致互动的紧张和不愉快。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倾向于主动回避社交互动,导致社交关系的疏远和冷漠。

2. 信任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他人持有相对较高的信任,他们更愿意对他人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困扰和需求。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信任他人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困难,他们经常担心他人会背叛他们,导致信任的建立和维护困难。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对他人的信任程度相对较低,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独立性,不愿意依赖他人。

依恋模式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依恋模式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依恋模式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早期生活中与主要照顾者建立的情感纽带和对待他人的期望方式。

在心理学研究中,依恋模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依恋模式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模式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第一部分:依恋模式的定义和分类依恋模式是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相互依存和亲密连接的一种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玛丽·埃恩斯沃思(Mary Ainsworth)的研究,依恋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

安全依恋者对待他人的期望和信任感相对较高,回避依恋者倾向于独立和冷漠,而焦虑依恋者则过度依赖他人并对分离感到焦虑。

第二部分:依恋模式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1. 安全依恋:安全依恋者通常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他们对他人的信任感和正向期待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积极主动,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安全依恋者往往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2. 回避依恋:回避依恋者倾向于独立和避免依赖他人,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他们可能更加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且在处理社交互动时可能显得冷漠或缺乏表达情感的能力。

回避依恋者可能需要学习如何在社会中找到平衡,发展更加积极的社交技巧。

3. 焦虑依恋:焦虑依恋者常常对他人的反应和关系稳定性感到担忧,这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他们可能过度依赖他人的支持和接触,并且在面对挫折或分离时会出现较强的情绪波动。

焦虑依恋者需要学会处理情感的管理和自我抚慰,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

第三部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1. 建立支持网络:与安全依恋者建立稳定和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

寻找信任和理解的朋友、家人或导师,并与他们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

2. 培养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的重要能力。

通过培养情绪的觉察和理解,以及学会有效地表达情感,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吴东红,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北京(100037)E-mail:hwzy@摘要:文章对依恋风格做了界定,综述了依恋的稳定性学说,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两方面做了关系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例证。

而且鉴于情绪适应诱发的问题行为并给出了情绪调节和依恋风格的关系说明,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依恋风格,内部工作模式,社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情绪调节在对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过程中,我们考虑的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内部因素,例如性别、气质,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早期较重要的社会关系,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依恋质量。

在现存的研究中更多的是社会适应,情绪调节、依恋风格分别对心理健康等的影响,而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的关系还很少有研究,本文则是就依恋风格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研究所作的综述。

1. 依恋风格1.1 依恋风格的界定根据Bowlby(1973)所提出的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早期看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

在对依恋研究的数十年中,基于依恋概念的不同形成从而使得对依恋的研究有了两个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从而也使得对于依恋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特别是在对依恋的分类上。

对于依恋,有两个学派的观点。

其中一个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他们运用观察法研究亲子关系,继而这种观点又得到发展学家和临床学家的扩展,他们运用访谈法来研究父母的“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提出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在后来当婴儿的类别扩展到成人理论分支时,回避型又被区分成了冷模型和恐惧型依恋。

相对来说发展心理学角度的划分方式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观察法(陌生情境、家庭观察等)和AAI等。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引言大学生是一个关键的人生阶段,他们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决策,其中包括职业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经历着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成人依恋成人依恋指的是个体在与伙伴建立关系时表现出的情感和亲近的倾向。

成人依恋通常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

研究表明,成人依恋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

安全型成人依恋与适应性决策行为、更健康的职业成就有关。

而回避型和焦虑型成人依恋与决策困难和不良的职业成果有关。

自我分化自我分化是一个人在个性发展过程中独立性和与他人联系之间的平衡。

高度自我分化的个体更能独立思考、做出决策,而低度自我分化的个体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自我分化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关系。

高度自我分化的个体更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而低度自我分化的个体则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产生困惑和犹豫。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他人对个体提供的情感、信息和实质性的帮助。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影响。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提供信息和建议,减少不确定性,增加自信,从而降低决策困难。

相反,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往往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感到孤独和无助。

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决策困难是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和犹豫。

这种困难可以来自个体的不确定性、焦虑、因果解释和社会期望等。

职业决策困难对个体的职业发展和幸福感有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及其结构关系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关系成人依恋、自我分化和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困难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成人依恋通过影响个体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和决策风格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自我分化通过影响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对自己的认知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社会支持通过提供信息和情感上的支持来帮助个体减少决策困难。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摘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广义上的依恋是指婴幼儿与养护者在感情上的纽带关系以及行为上的亲密寻求的结合[1]。

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在其经典的三部曲《依恋与失落》中,提出了依恋的生物学理论,阐明了亲密关系的焦虑缓冲功能和身体保护功能以及人际交往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源泉的重要意义[2]。

在鲍尔比理论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艾斯沃斯总结了依恋风格的研究界定了并验证了三种依恋关系的类型: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根据他们的研究,当婴儿能够获得依恋人物时,安全依恋型的个体能体验到亲密感、情绪和身体的安全型,能够与主要照顾者建立更加积极的互动关系,在母亲离开时焦虑表现较少。

安全依恋促进个体形成整体的自我价值观和归属感,进一步促进儿童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和矛盾型)会妨碍个体自我的发展,伤害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给个体带来长期的消极心理后果[3][4]。

【关键词】依恋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依恋是婴幼儿与成人最早建立的关系之一,依恋关系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程度的好坏,依恋在儿童未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有影响,依恋还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同伴交往和人际关系。

一.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的影响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

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

在艾斯沃斯的类型说之后,人们开始从多方面来研究依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依恋关系和情绪调节的关系,他们指出,依恋策略是个体情绪调节的指标,个体采取何种情绪调节策略受其依恋关系的影响。

在安全依恋感区域内的个体,策划年高位安全风格,个体焦虑和回避低,对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舒服;安全依恋的个体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会得到重要他人的积极反响,从而在压力面前会采取寻求他人支持的情绪调节策略或其他有建设意义的策略。

婚姻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依恋理论的本土化适应性研究

婚姻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依恋理论的本土化适应性研究

婚姻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依恋理论的本土化适应性研究作者:宋金金来源:《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23年第10期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久的,父母的感情、性格、家庭氛围、子女的性格等都或多或少会受到依恋模式的干预。

如果童年时期没有与亲人建立稳定、安全的关系,潜意识里就会缺乏安全感,会无意识地否定对自身人际关系的需求,从而降低其信任感,成年后也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无法处理亲密关系就容易导致焦虑情绪产生,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法与人正常交往,从而产生自我否定,如果不及时介入干预,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研究主要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依恋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的适应性发展。

在使用依恋理论改善亲子关系以及家庭修养模式时还应考虑本土情境中的传统文化思想、熟人关系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的动荡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

因此,家庭环境作为儿童发展的强力支撑,对其个人的人格、心理、社交等多个方面和成长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婚姻家庭社会工作通过对婚姻家庭进行指导,以提高婚姻质量,对于调适家庭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强调关注儿童的成长需求,对家庭生活进行指导和教育,改善亲子关系,修正家庭模式,促进家庭氛围的良好向上发展。

依恋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的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学家鲍比尔提出,主要用来理解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他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与父母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

“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

鲍比尔提出的依恋理论植根于西方文化背景,所以我们需要结合中国本土国情,探索适合中国特色发展的适应性路径。

童敏(2019)在《社会工作理论》著作中认为,依恋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端于心理学理论,是在心理动力视角的影响下,把社会工作的关注焦点从心理社会视角的一般观察投向人类成长中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依恋。

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依恋风格是指个体在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时的心理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方式。

依恋风格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混合型。

不同的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风格是一种积极的依恋模式,表明个体有着良好的自尊、信任和情绪调节能力。

这种风格的人通常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并且能够在关系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对于他人的反应和回应也持有正向的期待,因此在交往过程中较少出现冲突和争吵的情况。

安全型依恋风格有助于增强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使得个体能够得到更好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满足。

相比之下,回避型依恋风格则呈现出一种不愿意与他人过度亲近的特点。

这些人往往表现出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喜欢独自解决问题而不倾向于依赖他人。

他们对于与他人的关系经常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多地向他人展露自己的内心和情感需求。

在人际关系中,回避型依恋风格可能导致沟通不畅、难以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

焦虑型依恋风格则呈现出一种对于与他人分离的强烈恐惧和不安的特点。

这些人在人际关系中通常表现出过度的依赖、焦虑和不安全感。

他们常常担心被他人抛弃或遭受伤害,因此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了粘性和控制的行为。

这种依恋风格对于亲密关系的发展不利,可能导致关系的不稳定和矛盾的产生。

混合型依恋风格则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类型的依恋风格。

这些人可能在与亲密伙伴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同时,与他人保持着较高的回避或焦虑的依恋模式。

混合型依恋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产生了一定的复杂性,有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沟通和调节来解决冲突和矛盾。

总的来说,依恋风格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安全型依恋风格有助于建立稳定、亲密的关系,回避型依恋风格可能导致关系的疏远,焦虑型依恋风格则会对关系产生过度依赖和冲突,而混合型依恋风格会增加关系的复杂性。

因此,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依恋风格,并努力改善和调整自己的依恋模式,以建立更加健康和稳定的人际关系。

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的互动

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的互动

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的互动依恋模式和社会支持是两个相互交织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

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童年时期与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工作模式,它对后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寻求有着显著的影响。

社会支持则是指个体在需要时能够从他人那里得到实质性或情感上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首先,依恋模式对个体在社会支持寻求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更有可能寻求并接受他人的支持,因为他们相信他人的存在和支持会对自己的困境和挑战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反,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更倾向于独自解决问题或回避寻求支持,因为他们可能对他人的回应持怀疑态度或担心被拒绝。

因此,个体的依恋模式会对其社会支持的寻求方式和效果产生影响。

其次,社会支持对个体的依恋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关心能够帮助个体提高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促进其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

相反,缺乏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可能导致个体发展出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可能没有建立起与他人的亲密联系,或者经历了重大的失去和遭遇。

因此,社会支持对个体依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的互动关系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产生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模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

相反,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和社会支持的缺乏可能增加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使其更易于感受到孤独和无助感,导致心理疾病的发展。

此外,研究还发现,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与其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关心能够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个体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其寻求社会支持的方式和效果,而社会支持又对依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父母与同伴依恋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希望感的多元中介作用

父母与同伴依恋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希望感的多元中介作用

通讯作者: 郭成ꎬ E ̄mail: guochen@ swu.edu.cn 6 06
10 期 向光璨 郭成等:父母与同伴依恋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希望感的多元中介作用 6 07
naco & Ban������ettꎬ 2000) ꎬ 个体早期与父母形成的交 往模式会带到与朋友的互动过程中ꎬ 随着年龄的 成长ꎬ 青少年与父母的依恋质量会扩展到同伴依 恋ꎬ 他们是连续的ꎬ 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ꎮ 在 探讨父母和同伴依恋对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影 响上ꎬ 究竟谁更重要ꎬ 前人并没有得出一致性的 结论ꎮ 琚晓燕ꎬ 刘宣文ꎬ 方晓义 (2011) ꎬ 认为目 前重要的不是来探究父母和同伴在青少年的发展 过程中谁的影响更大ꎬ 而是应该探讨究竟父母和 同伴依恋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对青少年的心理适 应性产生影响ꎮ 因此ꎬ 基于依恋理论和发展系统 理论ꎬ 本研究试图探讨处于青少年晚期的大学新 生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与其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 系ꎮ 此外ꎬ 本研究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探讨大学新 生依恋与心理适应性之间的中介变量ꎮ
依恋理论曾经指出ꎬ 不是依恋质量本身直接 影响了个体的适应能力ꎬ 而是通过某些中介变量 如内部工作模型间接发生作用 ( Blosꎬ 2010) ꎮ 这 种内部工 作 模 式 主 要 包 含 两 种 成 分———个 体 对 获 取他人社会支持的感知和个体对自我所持有的态 度和评价 ( 连帅磊ꎬ 孙晓军ꎬ 2016) ꎮ 寻求支持性 行为是由依恋系统管理的ꎬ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 早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更多的探索性行为ꎮ 当他 们产生需要时ꎬ 认为寻求社会支持是可行的和令 人满意的ꎮ 以往研究表明ꎬ 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 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支持感ꎬ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 对不 安 全 型 依 恋 的 个 体 更 倾 向 寻 求 社 会 支 持 (Sarasonꎬ Pierceꎬ & Sarasonꎬ 1990)ꎮ Sarason (1986) 等人认为社会支持可以作为一种稳定的个体差异 变量ꎬ 对它的感知能力受到早年关系经验的影响ꎮ 而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适应性的关系上ꎬ 有研究者 提出ꎬ 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介入了依恋对个体 心理健康和适应性的影响 (唐海波ꎬ 蒲唯丹ꎬ 姚树 桥ꎬ 2008) ꎮ 因此ꎬ 本研究将探索社会支持在大学 新生父母亲、 同伴依恋和心理适应性之间的中介 作用ꎮ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琚晓燕1 刘宣文2 方晓义1(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2.浙江传媒学院,杭州310018)摘要:对519个初、高中生施测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 IPPA)、自尊(SES)、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以探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的现状,以及它们和自尊、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1)青少年总体依恋质量较高。

同伴的依恋质量高于父母依恋质量。

(2)青少年的父母依恋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女生的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父母依恋的发展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初一年级最高,初三年级最低;同伴依恋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但未见显著差异。

(3)父亲依恋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预测力最强,母亲依恋对心理优势感预测力最强,同伴依恋对人际适应性预测力最强。

这种影响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实现。

关键词:青少年;父母依恋;同伴依恋;自尊;社会适应1 问题提出依恋是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重要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 Bowlby,1973),这种情感联结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早期的依恋对象主要是父母,到了青春期,同伴也成为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

父母和同伴在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

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补偿/竞争模型认为青少年寻求同伴支持,以满足那些在父母和家庭里无法满足的需求( Blos,1979; Douvan&amp;Adelson,1966),青少年的亲密依恋关系开始从父母转向亲密同伴( Hazan&amp;Zeifman,1994);连续/认知模型(Bowlby,1997;Offer,Os-trov,&amp;Howard,1981)认为,青少年与朋友和同伴之间建立的关系是与父母、家庭关系的一种扩展,它们是连续的、相互关联的,而不是竞争关系。

依恋领域的实证研究分别支持了上述不同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吴东红,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北京(100037)E-mail:hwzy@摘要:文章对依恋风格做了界定,综述了依恋的稳定性学说,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两方面做了关系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例证。

而且鉴于情绪适应诱发的问题行为并给出了情绪调节和依恋风格的关系说明,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依恋风格,内部工作模式,社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情绪调节在对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过程中,我们考虑的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内部因素,例如性别、气质,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早期较重要的社会关系,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依恋质量。

在现存的研究中更多的是社会适应,情绪调节、依恋风格分别对心理健康等的影响,而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的关系还很少有研究,本文则是就依恋风格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研究所作的综述。

1. 依恋风格1.1 依恋风格的界定根据Bowlby(1973)所提出的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早期看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

在对依恋研究的数十年中,基于依恋概念的不同形成从而使得对依恋的研究有了两个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从而也使得对于依恋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特别是在对依恋的分类上。

对于依恋,有两个学派的观点。

其中一个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他们运用观察法研究亲子关系,继而这种观点又得到发展学家和临床学家的扩展,他们运用访谈法来研究父母的“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提出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在后来当婴儿的类别扩展到成人理论分支时,回避型又被区分成了冷模型和恐惧型依恋。

相对来说发展心理学角度的划分方式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观察法(陌生情境、家庭观察等)和AAI等。

另一个理论取向是社会心理学家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们最初是在情侣/婚姻理论分支中由Hazan和Shaver使用定性的自我报告测量法研究的,认为成人依恋风格被定义在一个二维空间内,它与Ainsworth在婴儿与母亲依恋的研究中提到的定义两种不同功能空间在概念上是相互平行的,这个二维空间是与依恋有关的焦虑和与依恋有关的回避。

在这两个纬度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成人婚恋类型是:安全型、冷漠型或者过度反应型。

后来又提出了具体的四种类型的分类模式,该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的积极和消极表征为基础区分了安全型、冷漠型、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四种。

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我报告法、成人依恋量表、关系问卷等。

但是研究表明运用成人依恋访谈和自我报告的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而对于依恋的分类,虽然英文是:attachment style /patterns/type,但是根据测量方法及理论基础又有不同的名称:“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更多的倾向于从维度说来讲,最先在心理学上使用“风格”的是认知风格,指的是更倾向于偏爱使用的一种认知加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可能会持续起作用的。

“依恋类型”(attachment type)是以类型说为测量基础的,最早对依恋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Ainsworth用的即是依恋类型将婴儿区分成了三种不同的类型,描述的是一种类型的个体与另一种类型个体之间的差异表现。

“依恋模式”(attachment patterns)也经常出现在各种研究报告中但是不常用,只是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中共对自我和他人模式的表征后划分的各种不同模式而已。

也就是说不同的表征有其相应的标准样式。

在本文中最多的采用的个性与社会化心理学中的观点认为依恋风格的概念:“期望、需要、情感、情绪调节策略以及由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与特殊的依恋经验历史相互作用产生的社会行为的系统模式”,强调的是作为依恋行为倾向的表现。

1.2 依恋风格的稳定性无论是用何种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都证明早期依恋风格的形成对个体后期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以及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那么依恋风格是怎样稳定的保持下来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而且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从婴儿期拓展到了青少年及成年期,也必然会涉及到依恋风格的稳定性之说。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依恋的稳定性存在两种观点,心理学家Fraley(2002)对其做了元分析和模型验证[18]。

首先是“原型说”(Prototype Perspective)认为早期经验的依恋表征会长期的保留下来并且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对依恋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这是和弗洛伊德(1940)的观点——孩子早期与母亲的关系是其随后生命阶段依恋关系的原型。

原型说还认为早期的依恋经验作为非语言性的表征,信息加工过程的“规则”以及行为策略会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持着高度一致性,早期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和信念会在将来的生活中持续使用,而且在原型说中还认为早期依恋关系的原型还会在个体新的经历环境中被激活,还会有助于这些人际交往的质量,同时这些交往又会反过来影响随后依恋关系的动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依恋稳定性的模型是完美的。

另一个关于依恋稳定性的观点是“修正说”(Revisionist Perspective),其观点认为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是根据新的经历、经验而被影响和改变的,因此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后期生活中的依恋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对依恋的表征不断的被新经验修正,成人阶段早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存在了,更不可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但是经过Fraley等人(2002)对其建立数学模型后的追踪研究的元分析认为依恋的发展变化是与“原型说”的推断更为拟合的,从而认为婴儿期与成人期的依恋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原型说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这也是完全符合Bowlby(1982,1988)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式”的解释的,他认为个体在其童年时代与其主要照看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又称为心理表征模式,这是一套认知结构,并被整合到其人格中,对其自身和他人的看法产生影响[3]。

这种心理表征可以用于解释早期经历对随后行为与发展的影响,同时心理表征可以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个体的客观看法与经历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主观经历特征就能影响个体的行为与发展[4]。

这也就涉及内部工作模式的一个功能框架,即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看作是使得人们了解他们经验和帮助他们个人需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一部分。

他们认为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是一个当与依恋有关的事件发生时在记忆中被激活的非常易接近的认知结构,一旦被激活也就肯定会直接影响对社会信息的认知过程和情绪唤醒。

接着这些影响又很有可能被伴随着情绪反应的对情境的认知有影响,进而塑造自己的行为。

也就是说,一旦对事件的认知确定了,那么情绪反应和行为也就被决定了[5]。

而个体对事件的心理表征或认知模式是稳定的,那么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其依恋风格也就被稳定下来了。

Donald ,Bouthillier,Danielle等人(2002)的研究表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就被认为会引导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和情绪调节行为以增加以后在交往中的社会适应,而且这些早期经历的内部工作模式会在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和认知组织形式,而且如果不被特殊事件改变的话,在其一生中都是相对稳定的,在婚姻关系中也会影响亲密关系中的情绪调节[6,7]。

2.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 Social adjustment)依恋风格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那么它的存在就必然会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这其中就免不了讨论到社会适应问题。

那么怎样才是适应了社会的发展,社会适应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对心理健康起作用的呢?我们从一个新的心理学视角——与依恋风格的关系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

目前对于社会适应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楚,而且相应的评估角度也有不同的侧重,主要有进化论的观点:强调在社会适应上人类对动物的继承性和发展,也强调人类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质;有特质心理学的观点:强调人格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行为特征的决定作用;有智力心理学的观点,是从社会能力概念出发考查社会适应的;还有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观点则从人们所面临的适应情境和适应问题出发,将社会适应分为一般的生活适应和应激环境中的应对过程,强调人们在社会适应情境中处理适应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目前国内所形成的有关理论是陈建文等人(2001)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三个方面加以研究的[9,10]。

尽管以上这些观点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其基本的结论都是承认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的,而且对于社会适应的指标上也都是采用多个指标。

大多数人都将社会适应只是看作人际关系的适应,这是狭义的观点,这也就将情绪适应从中划分出来,而实际上情绪适应亦是通过情绪调节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需要,其中人际关系也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和社会适应的研究相契合的,所以一般指标均涉及到了行为适应和情绪适应等。

2.1 与依恋风格相关的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研究在社会适应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行为适应,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它更多的体现在社会适应的方式上,这种适应方式具体到各种指标上就是个体定向行为上的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生理适应及职业适应和社会定向角度上的社会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及应激情境适应。

而情绪适应也使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情绪在个体的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适当的情绪反应有助于个体的适应与发展,而个体一旦处于情绪失调状态,就会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从而诱发各种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如外化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攻击、破坏行为以及多动症等)及内化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抑郁、焦虑、恐惧和孤独感等,这同样也是困扰人们的主要情绪障碍)。

现存的许多研究都证明依恋风格与行为适应及情绪适应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鉴于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所以依恋风格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分别加以论述。

2.1.1 早期依恋风格对儿童及青少年期的影响在儿童及青少年期的社会适应中,占主要地位的就是学习适应、社会认同感、人际关系适应以及社会技能和归因方式和情绪适应上。

Moore.S, Leung..C(2002)认为学习适应主要体现在对学校成绩的满意度以及在新的环境中解决学校、家庭和生活事件的能力,体现在学校生活中即是每天经历的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特别是同伴关系)的处理,这都是社会适应方式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