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题_言语理解高频词汇
(完整)公务员考试行测题_言语理解高频词汇
言语理解高频词汇词表(一)近义词辩析与误用一、词语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
题目中现有的句子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它一方面限定了空白处需要的词语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判断作者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感情色彩差异词语的根据。
1.不耻vs不齿不耻:指不以……为羞耻,多用于“不耻下问”中,表示积极的感情色彩。
不齿:指难以启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义,表示消极的感情色彩。
2.沟通vs勾通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如“沟通思想”“文化沟通”等,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
勾通:指相互串通、勾结,多是为了进行某种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串通,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如“勾通土匪”等。
3.滥觞VS泛滥滥觞:原指江河发源之地的水非常浅,可以浮起酒杯(觞),后来比喻事物的源起、开始,是中性色彩。
泛滥:本来的意思是江河之中的水过多溢出,后来用于比喻错误思想的流散,带有消极色彩。
4.聆听VS倾听聆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
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色彩5.谋取VS牟取谋取:指想办法获取,是一个中性词。
所以法律条文中常用“谋取”,因为其语言不能具有感情色彩。
牟取:多指非法的获取,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6.徘徊VS徜徉徘徊:指因为有心事来回走动,犹豫不决之意,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徜徉:指悠游自在地来回行走,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7.培养vs培植培养:本意是“使繁殖”,多用于微生物或者植物,后引申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和驾驭,使之成长壮大”的意思,多用于人或者政党,其引申义多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培植:本意是栽种并细心地照料植物,后引申指对人或者势力的扶持,其引申义常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8.热中(衷)vs热心热中:也作“热衷”,该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急切地盼望得到(个人或者单位的利益),“热中”在这个意义上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二是十分爱好(某一活动等),这一意义上的“热中”属于中性词。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1.层出不穷(近五年考频 15 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2.大相径庭(近五年考频 15 次)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也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大不相同。
“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
3.不可或缺(近五年考频 14 次)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4.历久弥新(近五年考频 13 次)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更显价值。
“历久弥新”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更有价值。
5.理所当然(近五年考频 12 次)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6.相辅相成(近五年考频 12 次)两种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7.不言而喻(近五年考频 12 次)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不言而喻”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8.持之以恒(近五年考频 11 次)长久地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
“持之以恒”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不放弃。
9.方兴未艾(近五年考频 11 次)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是指新生事物刚刚开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10.根深蒂固(近五年考频 11 次)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根深蒂固”多指存在时间很久,基础牢固。
“根深蒂固”常搭配抽象的事物,比如观念。
“根深蒂固”是中性词,可以搭配陈旧的观念。
11.潜移默化(近五年考频 11 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潜移默化”强调影响是无形的,看不到的;“潜移默化”常搭配物或事,多用于性格、习惯、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是中性词。
12.一成不变(近五年考频 11 次)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成不变”侧重强调不再发生改变,常用于否定句中。
“一成不变”为中性词,但含贬义。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整理)公务员考试行测题_言语理解高频词汇汇编
言语理解高频词汇词表(一)近义词辩析与误用一、词语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
题目中现有的句子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它一方面限定了空白处需要的词语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判断作者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感情色彩差异词语的根据。
1.不耻vs不齿不耻:指不以……为羞耻,多用于“不耻下问”中,表示积极的感情色彩。
不齿:指难以启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义,表示消极的感情色彩。
2.沟通vs勾通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如“沟通思想”“文化沟通”等,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
勾通:指相互串通、勾结,多是为了进行某种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串通,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如“勾通土匪”等。
3.滥觞VS泛滥滥觞:原指江河发源之地的水非常浅,可以浮起酒杯(觞),后来比喻事物的源起、开始,是中性色彩。
泛滥:本来的意思是江河之中的水过多溢出,后来用于比喻错误思想的流散,带有消极色彩。
4.聆听VS倾听聆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
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色彩5.谋取VS牟取谋取:指想办法获取,是一个中性词。
所以法律条文中常用“谋取”,因为其语言不能具有感情色彩。
牟取:多指非法的获取,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6.徘徊VS徜徉徘徊:指因为有心事来回走动,犹豫不决之意,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徜徉:指悠游自在地来回行走,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7.培养vs培植培养:本意是“使繁殖”,多用于微生物或者植物,后引申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和驾驭,使之成长壮大”的意思,多用于人或者政党,其引申义多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培植:本意是栽种并细心地照料植物,后引申指对人或者势力的扶持,其引申义常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8.热中(衷)vs热心热中:也作“热衷”,该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急切地盼望得到(个人或者单位的利益),“热中”在这个意义上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二是十分爱好(某一活动等),这一意义上的“热中”属于中性词。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题常考的50个重点词汇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题常考的50个重点词汇言语理解题常考的50个重点词汇!“要想行测高分,必须拿下言语!”熟悉国考行测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言语理解与表达,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分值方面都占据公考行测的近半壁江山,重要性不言而喻。
题量上,国考中言语模块一般为40道题,占比达3成,是题数最多的模块。
难度上,该模块出题趋势是文段越来越长,层次越来越多,考察点越来越多元。
因此,想拿下行测高分,每位考生都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重点复习言语模块,这是必须攻克的一关。
华公教育特此为广大考生整理了一些资料。
言语理解50对极易混淆的“熟面孔”词语弥漫与迷漫、施行与实行、审定与审订、历程与里程……别看这些词看着很稀松平常到用时一不留神极就可能会写错多看有益施行与实行从词语的适用对象上来看“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其适用对象较为具体,如法律、法规、手术等;“实行”的适用对象较为抽象,如纲领、政策、原则等。
例:会议决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经过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审定与审订从词义的侧重点来看,“审定”侧重于“定”,即审查决定,如审定计划;“审订”侧重于“订”,即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
例: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审定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历程与里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用在表示过去的句子中。
“里程”指具体的路程,还指发展的过程,用在表示将来的句子中或用在时间不明确的句子中。
例:回顾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他感慨万千。
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里程。
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不孚众望”指未符合大家的期待,含有贬义;“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例:我们一定不负众望,把这团希望之火,带回桐乡,去开启、点亮乡村每位学生的心灵。
措手不及与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指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猝不及防”指事情来的突然,来不及防备。
例:站在人生的拐点,迷茫地眺望未来,即使离开这里是我们无数次反复期待的时刻,但它突然的到来依然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中高频词汇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的词语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的词语
1. “首当其冲”: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是首当其冲地站出来!就好比战场上冲在最前面的战士,勇敢无畏!
2. “脍炙人口”:这首经典老歌真是脍炙人口啊,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几句,这就像是大家都爱吃的美食一样,人人夸赞!
3. “差强人意”:这次考试成绩虽不算特别好,但也差强人意了。
就好像本来期待一顿丰盛的大餐,最后来了顿还不错的简餐。
4. “接踵而至”:麻烦事总是接踵而至,哎呀,这就仿佛走在路上不断有石头砸过来!
5. “一蹴而就”:学习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呀,得慢慢来,这就跟建房子一样,要一砖一瓦地垒起来!
6. “琳琅满目”:走进商场,商品琳琅满目,真让人眼花缭乱,这不就像是走进了满是宝藏的宝库嘛!
7. “相提并论”:他们俩怎么能相提并论呢?一个那么优秀,一个可就差远了呀,就好像把星星和萤火虫放在一起比较!
8. “鱼龙混杂”:那个市场里可真是鱼龙混杂,好坏都有,就好像一锅大杂烩,什么都有!
我觉得这些词语在行测言语理解中都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掌握好呀!。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必会成语及词汇汇总(精华版)成语部分: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行测高频词汇解析
行测高频词汇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有一些词汇频繁出现,理解和掌握这些高频词汇对于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对一些常见的行测高频词汇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是“逻辑推理”中的高频词汇。
“前提”这个词,在逻辑推理中常指作为推理依据的事物。
比如一道逻辑题中说“如果 A 成立,那么 B 成立,其前提是 C 必须成立”,这里的“前提”就是使得整个推理能够成立的必要条件。
“假设”则是未经证明或有待证明的设想,在逻辑推理中经常被用来构建推理的框架。
比如说“假设明天天气晴朗,我们就去郊游”,这个“假设”就是在为后续的推理或判断提供一个可能性的基础。
“归纳”也是一个重要的词汇。
它指的是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规律的过程。
例如,通过观察多个具体的数学算式,归纳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与之相对的“演绎”,则是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的过程。
像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数学定理去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旨”这个词出现频率很高。
它指的是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
当我们阅读一段文字时,需要准确把握其主旨,才能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
而“意图”则更侧重于作者想要表达或传递的想法、愿望。
比如作者写一篇文章,其意图可能是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或者是提醒人们关注某个社会问题。
“语境”在言语理解中也十分关键。
它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上下文、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
通过分析语境,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意思。
比如说“骄傲”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是褒义的,也可能是贬义的。
再来看“数量关系”中的高频词汇。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在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中经常出现。
例如,通过已知的比例关系来求解未知的数量。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它能够反映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概率”则是反映随机事件出现可能性大小的量度。
比如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50%。
“极值”指的是在给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公考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50组易考词语辨析.doc
公考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50组易考词语辨析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
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沮丧--颓丧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8.颁布--公布都是动词。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高频词汇整理一
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高频词汇整理一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言语理解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其中,实词填空部分是考察考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事实上,在行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高频词汇在实词填空题目中也是常见的。
本文将整理一些行测言语理解实词填空中的高频词汇,希望能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时间类高频词汇1. 常识时间词汇:年、月、日、时、分、秒等基本单位词汇。
2. 特定时间点:时刻、时间、日期、瞬间、期限、日程、阶段等,用于指代具体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3. 时间序数词:首、初、次、第、末、终、至、既、同时等,用于表达顺序或先后次序。
4. 时间长短:短、长、久、快、慢、暂、临时、阶段性等,用于表示时间的长短或速度。
二、数量类高频词汇1. 数字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基本数字词汇。
2. 数量词:个、两、些、多、少、若干、大量、少数、几千、数百、上千、占大多数等,用于表示具体的数量或个数。
3. 比例词:比例、比例尺、占、百分之几、比重等,用于表示比例关系或比例大小。
4. 增减词:增加、减少、提高、降低、上升、下降、递增、递减等,用于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三、空间类高频词汇1. 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中、前、后、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等,用于表示具体的方位。
2. 范围词:内、外、里、外、中、周围、边缘、头、尾、顶、底、左、右、上、下等,用于表示具体的范围或空间位置。
3. 距离词:近、远、内、外、距离、离、相距、中间等,用于表示具体的距离或空间关系。
4. 区域词:国内、国外、境内、境外、内地、外地、本土、海外等,用于表示不同的地理区域。
四、程度类高频词汇1. 程度副词:很、非常、相当、较、稍微、稍稍、稍微等,用于表示程度的副词。
2. 极限词:最、最高、最低、最大、最小、最好、最差等,用于表示极限或极端的程度。
3. 比较词:比较、相对、更、较等,用于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或程度的相对关系。
公考干货:言语理解高频成语500个
公考干货:言语理解高频成语500个公考言语理解高频成语500个,都是常考的成语,一定要记住哦!华图教育老师为你整理分享。
1.南辕北辙“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2.理所当然理:道理,情理;当:应当;然:这样。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
不容怀疑的意思。
3.大相径庭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
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4.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6.无所适从适:往;从:跟随。
(1)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
(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7.推陈出新推:除掉,去除,淘汰;陈:陈旧的;新:好的、新的。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8.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9.人迹罕至罕:少。
人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10.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1.不孚众望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12.众说纷纭纷纭:多而杂乱。
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13.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14.标新立异标:用文字或其他手段表明;立:建立,树立;异:特别、奇异。
独创新意,理论与众不同。
后指提出新奇的主张显示与众不同。
也指敢于打破陈规陋习,解放思想,进行革新创造。
褒义时指的是很有创新,创意得到认可,脱俗出众。
贬义时指的是故意做出与众不同,而这种创新却没有被认可时呈现贬义。
15.矢志不渝矢,箭;志,意志、志向;渝,改变、违背。
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词汇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词汇
行测言语理解部分考查考生对语句、段落乃至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这一部分,有一些词汇经常出现,掌握这些高频词汇对理解文章内容大有裨益。
以下是一些高频词汇:
1. 因果关系词语:由于、基于、鉴于、源于、起因于、促成、导致、引发、造成、产生等。
2. 转折、让步词语:然而、但是、不过、尽管、即便、固然、虽则、反之等。
3. 递进、并列词语:首先、其次、再者、另外、同时、并且、不仅...而且、加之等。
4. 强调词语:最为、尤其、越发、愈加、更加、越来越、日益、愈发等。
5. 总括词语:总的来说、总之、大体上、概括地说、归根结底、总的来看等。
6. 对比词语:相对、相比、比较而言、相对于、与...相比等。
7. 矛盾否定词语:并非、不是、而非、而不是、绝不、决不等。
8. 时间词语:随后、此后、接着、之后、而后、最后、最终、就此等。
掌握这些高频词汇,能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住文章大意和逻辑关系,快
速准确地解读文章内容。
当然,词义的理解也需要结合语境来把握。
行测语言理解常考的词语
行测语言理解常考的词语嘿,考公的小伙伴们!行测里的语言理解部分是不是像个神秘的小怪兽,总是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呢?那常考的词语就像是这个小怪兽身上的关键穴位,要是能把这些词语都掌握得妥妥当当,那可就相当于找到了打败小怪兽的秘籍啦!咱先来说说“一蹴而就”这个词。
就好比你想建一座超级豪华的城堡,你以为一天就能建成吗?不可能的呀!这就像很多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
比如说减肥吧,小明整天幻想着一夜之间就变成超级模特的身材,每天躺在床上吃着薯片还梦想着体重能像坐滑梯一样直线下降,这怎么可能呢?“一蹴而就”就是告诉我们,很多事情都得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
还有“南辕北辙”这个词,那可太有意思了。
就像你要去北方看雪,结果却朝着南方的海边一路狂飙,这不是完全搞反了嘛。
我有个朋友小红,她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却整天埋头做数学题,这跟要去东边却往西走有啥区别呢?这就是“南辕北辙”,方向完全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呀。
“大相径庭”这个词也经常出现呢。
你想象一下,你以为你会收到一个超级大的惊喜蛋糕,结果到手的却是一个小得可怜的饼干,这差距是不是超级大?就像小王描述的旅游经历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他说那里是人间仙境,结果到了才发现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子,到处都是泥巴路,和他描述的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独树一帜”呢?这就好比在一群穿着白衬衫的人里面,突然有一个人穿着一身超级酷炫的古装,那他肯定特别显眼,这就是独树一帜啊。
就像那家新开的咖啡店,周围的店都是传统的装修风格,它却搞了个复古宫廷风,在那一片儿真的是独树一帜,一下子就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
“相得益彰”也很重要哦。
就像咖啡和牛奶,单独喝都不错,但是把它们混在一起,那味道简直绝了,两者配合起来就更棒了。
就像小张的绘画和小李的文字,小张画的画特别有意境,小李写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当他们合作的时候,画和文字相得益彰,就创造出了非常棒的作品。
在行测的语言理解里呀,这些词语就像一把把小钥匙。
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重点词汇、常考词汇
言语理解——成语辨析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方法做才好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改变计划和方法华而不实:外表好看,内容空虚表里不一:外表与内在不一样,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格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常用来形容画作、雕塑、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或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常被误用于形容自然景物。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非常容易成功,常用作否认句。
应运而生:多指顺应适当的时机或者时代要求而出现的人或事物。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侧重强调自身的行动与自己的目标(一个人的举动)相反,这个人的举动与自己所要到达的意图彻底相反。
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强调的是某人的做法方向和应遵循的群众化的目标相反(两个人的举动)。
大相径庭:彼此有很大差距或完全相反。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深入细致,印象不深刻或见识浮浅,通常搭配“印象” 走马观花:强调粗略地观察一下,与“风景”“艺术品”等搭配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多用来形容学习研究不下功夫,不肯钻研。
潜移默化:人的思想、品性或习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感染而无形之中发生变化石破天惊:突发大事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开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被误解为不能刊登出来的言论。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期望着,侧重于内心的期望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行动上从未停歇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方法缘木求鱼:爬上树抓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领,反而把原来的本领也丢了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削足适履: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开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开展, 侧重强调新生事物刚开始开展的初级阶段,感情色彩偏积极。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00词
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00词1、凤毛麟角:意思是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含褒义。
2、方兴未艾:意思是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3、潜移默化: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4、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用于言论和行动等。
5、背道而驰:意思是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6、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7、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含褒义。
8、道听途说:意思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含贬义。
9、毋庸置疑: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10、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11、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12、无孔不入:有空子就钻。
比喻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活动(含贬义)。
13、相形见绌:意为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不足。
形:对照;绌:不够。
14、无与伦比: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15、苦心孤诣:指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
苦心:刻苦得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16、浮光掠影:意思是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
17、理所当然:意思是道理当然是这样的,意为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
含褒义。
18、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
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19、大同小异:意思是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20、数不胜数:意思是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21、相去甚远:指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
2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23、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4、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
国考省考行测言语理解易混高频词语
易混高频词语1.南辕北辙VS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心向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强调方向不对。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强调方式和方法不对。
2.独树一帜VS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单独竖起一面旗帜。
形容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侧重强调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形容别致、新颖的样子。
3.五花八门VS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形容事物纷繁众多,变化莫测。
可体现出“变化”之意。
林林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形容纷繁众多。
只体现出“多”。
4.一蹴而就VS轻而易举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一下子就能成功。
侧重强调时间短。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侧重指事情轻松、容易,与时间无关。
5.针锋相对VS格格不入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侧重强调彼此对立。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不体现对立关系。
6.顾此失彼VS捉襟见肘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
形容不能全面照顾。
强调多个方面不能全部顾及。
捉襟见肘:比喻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
侧重指某方面(资金、物质条件、能力)不够。
7.嗤之以鼻VS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用鼻子吭声冷笑,形容对某事物或某种现象的轻蔑。
侧重强调看不上,瞧不起,体现出“鄙视”之意。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表示极端轻视、不重视。
侧重不看重、不重视。
8.无可厚非VS无可非议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
形容说话做事虽然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以谅解。
侧重强调虽有问题,但可以接受。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指做得完全妥当。
侧重没有问题,程度比无可厚非重。
9.危在旦夕VS危机四伏危在旦夕:形容时间短,比喻危险就在眼前。
侧重危险“近”,濒临死亡、消亡。
危机四伏:指到处都是危险。
侧重危险多,到处都是危险。
10.取长补短VS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表示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侧重吸取“长处”弥补“短处”。
公务员言语理解高频词汇
公务员言语理解高频词语高频词语1.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事物或某种特征。
2.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暗中一点儿一点儿地侵占(财物)3.引发:引起;触发。
4.融入:泛指有形物质的融合;也指无物质形态的融合,多形容精神层面的融合和接纳。
5.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6.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7.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扩大(组织、规模等);为扩大组织而吸收新的成员。
8.影响: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9.呈现:显出,露出10.推动: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
11.凸显:清楚地显露。
12.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13.扩大:使(范围、规模)比原来大。
14.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如限制自由,字数不限限制,规定的范围。
15.独立:单独地站立;脱离原来所属单位,成为另一单位;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别的政权统治而自主地存在;不依靠他人。
16.质疑:提出问题,以求得解答;多带有主观上的反对上的态度。
17.隐藏:藏起来不让发现。
18.强化:加强;使坚强巩固。
19.演变:发展变化。
20.合理:合乎道理或事理。
21.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22.指导:指示教导,指出引导。
23.矛盾:因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而造成的隔阂、嫌隙;泛指事物互相抵触或排斥;辩证法上指客观食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存而有互相排斥的关系;具有互相排斥的性质。
24.彰显: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
25.排斥:是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这方面。
26.展现:显现出,展示。
27.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该换,更动。
28.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29.鼓励:激发,勉励。
30.整合: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
31.约束: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32.价值: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用途或积极作用。
高频成语1.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2.焕然一新: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高频词汇
词表(一)近义词辩析与误用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
题目中现有的句子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它一方面限定了空白处需要的词语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判断作者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感情色彩差异词语的根据。
1.不耻vs不齿
不耻:指不以??为羞耻,多用于“不耻下问”中,表示积极的感情色彩。
不齿:指难以启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义,表示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那些热衷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实惠,甚至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不耻,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纠错】根据上下文意,句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应是消极色彩的,因此应当选用“不齿”一词,而不是“不耻”。
2.沟通vs勾通
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如“沟通思想”“文化沟通”等,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
勾通:指相互串通、勾结,多是为了进行某种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串通,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如“勾通土匪”等。
【误用】由于各部门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倾轧,相互之间缺乏勾通,结果导致整个公司最终走向了破产。
【纠错】“勾通”一词具有强烈的消极色彩,而句子中并不需要表达这样的色彩,因此应该将“勾通”改为“沟通”。
3.滥觞VS泛滥
滥觞:原指江河发源之地的水非常浅,可以浮起酒杯(觞),后来比喻事物的源起、开始,是中性色彩。
泛滥:本来的意思是江河之中的水过多溢出,后来用于比喻错误思想的流散,带有消极色彩。
1
【误用】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策划下,各种各样的反共思想一时间开始滥觞,使得整个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纠错】“反共思想”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因此在表达其流散时,应该使用表达消极色彩的“泛滥”,而不是中性色彩的“滥觞”,而且“滥觞”一词只具有起源、开始的意思,也不适宜用于句中。
4.聆听VS倾听聆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
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色彩。
【误用】知名作家周国平莅临北京市第二中学,师生们有幸倾听了周国平先生题为“拥有心智生活”的精彩报告。
【纠错】师生听周国平先生的报告,应该带有一种尊敬的情感,所以用“聆听”更为合适。
5.谋取VS牟取
谋取:指想办法获取,是一个中性词。
所以法律条文中常用“谋取”,因为其语言不能具有感情色彩。
牟取:多指非法的获取,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我国执法机关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谋取暴利的犯罪行为。
【纠错】这一句子中的“谋取”显然是错误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非法地获取的意思,应该改为“牟取”。
6.徘徊VS徜徉
徘徊:指因为有心事来回走动,犹豫不决之意,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徜徉:指悠游自在地来回行走,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现今社会人们对婚姻有了不同的理解,很多被称为“恐婚一族”的年轻人徜徉在围
城之外不敢前行。
【纠错】句中表达“恐婚一族”的心情是犹豫不决的,因此其感情色彩与“徜徉”不符,应该改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