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结果解读
胃蛋白酶原比值标准
胃蛋白酶原比值标准
胃蛋白酶原比值是指胃蛋白酶原(PG)与胃蛋白酶(PGI)的比值,它是一项用于评估胃黏膜病变程度的指标。
在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的PG和PGI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胃黏膜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因此,了解胃蛋白酶原比值的标准范围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胃蛋白酶原比值在3.0以上,而低于3.0则提示可能存在胃黏膜病变。
具体来说,当胃蛋白酶原比值低于3.0时,可能提示胃黏膜存在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早期胃癌等疾病。
而当胃蛋白酶原比值明显下降至1.5以下时,则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胃黏膜病变,如重度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癌等。
在临床实践中,胃蛋白酶原比值的检测通常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来综合判断患者的胃黏膜病变情况。
通过这些综合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程度,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胃蛋白酶原比值的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胃蛋白酶原比值的变化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胃蛋白酶原比值的检测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药物使用等。
因此,在进行检测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其他相关因素,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总的来说,胃蛋白酶原比值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胃黏膜病变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因此,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胃蛋白酶原比值的标准范围及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好的保障。
胃蛋白酶原详解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微孔表面免疫复合物中的荧光鳌合物,在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上测定相应发光强度。
最后根据PG浓度的系列参考标准品的相应发光强度的得到标准曲线, 通过双对数数学模型回归处理得到回归直线,未知样品的PG浓度 可以通过其相应发光强度从回归直线上反算出来。
的研究与应用在肿瘤学中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领域。
选择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某一肿瘤优 于单一指标,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而且,合理选用 肿瘤标志物,常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数月鉴别出复发和
转移。因此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是研究的一个发 展方向。
三、临床意义
参考值:PGI 60-240ng/ml; PGII 0-27 ng/ml;PGI/PGII>3。
建议
可能原因
PGI>240
胃粘膜有破损,建 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 议进一步胃镜检查 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可能造成胃 或禁酒等两周后复 粘膜破损,以溃疡居多。 查。
胃蛋白酶只在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 pH>6即失去活 性;在pH=2时优先作用于天然蛋白质;pH=4时能消化 某些特异性的肽。在体外,胃蛋白酶的持续作用可使蛋白 分子的肽键约有30%分裂,形成脙、胨和一些氨基酸。胃 蛋白酶不作用于角蛋白和黏蛋白,亦不作用于低相对分子
质量的蛋白衍生物。在复合维生素与蛋白质结合和释放 上,胃蛋白酶亦起主要作用。近年来, PG作为肿瘤标志物
胃蛋白酶原(PG)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优势、 试剂盒主要组成及其原理。
血清PG的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测定法(RIA)、酶免疫测定法 (E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等。RIA法早年在日本应 用较多,但因有放射性,应用受到限制。EIA法所需样本量少,具 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铕标记TRFIA法检测是一种灵敏、简便 的检测方法,克服了RIA法、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只能分别测 定PGⅠ、PGⅡ后再计算PGR而带来的误差积累,特别是对提高 PGR参数检测准确性具有突出的优势。检出时间应进一步缩短,获 得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认为该法检测方便,设备易获得,试 剂易保存,无放射性,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胃癌筛查。
胃蛋白酶原检测标准
胃蛋白酶原检测标准
胃蛋白酶原检测是用于评估胃功能和消化系统健康的一种检测方法。
该检测通常用于诊断胃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具体的检测标准可能会因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一般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参考值范围,胃蛋白酶原的正常水平通常会在特定的参考值范围内。
这个范围可能会因性别、年龄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通常,检测结果会根据参考值范围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2. 检测方法,胃蛋白酶原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血液或尿液样本的采集。
标准的检测程序和实验室操作流程应当遵循相关的医学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临床意义,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异常可能与胃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相关联。
标准的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对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和可能的疾病诊断或治疗建议。
4. 质控标准,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应当遵循质控标准,包括日常质控、仪器校准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
训要求等。
总之,胃蛋白酶原检测的标准应当包括参考值范围、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和质控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临
床应用的可靠性。
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应当由专业医生根据检测
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胃蛋白酶原常识(体检)
胃蛋白酶原常识1.什么是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PG)是由胃部分泌的参与消化的胃蛋白酶的前体,通常约1%的PG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可分为PGI和PGII两种亚型,血清胃蛋白酶原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胃黏膜的状态和功能。
2.检测PG的意义?PG是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初筛选指标和治疗的监控指标(如图)。
①PG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的初筛选指标在常规体检中每个人做胃镜是不现实的,可通过非侵入性血清PG检测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胃病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再进行胃镜检查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研究发现,在常规体检中大约有15%左右的人的血清PG水平异常,而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其中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
PGI及PGI/PGII比值明显降低的高危人群的胃癌发生率一般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
②PG的临床意义——胃部疾病治疗的监控指标幽门螺杆菌(Hp)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Hp感染与血清PG水平间存在相关性,Hp感染者血清PG值高于非感染者(尤其是PGII,除菌后则显著下降)。
血清PGI/PGII比值反映了除菌治疗后较早期的变化,可以作为早期H p除菌效果评价的指标。
消化性溃疡初发、复发、治愈的判定指标:初发患者PGI升高明显,复发者PGII升高明显;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患者的P G I、PGII均显著升高,治愈后PGI、PGII恢复正常。
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血清P G I、PGII含量作为随访指标,可为胃癌复发提供重要线索,胃癌切除术后P GI、PGII明显降低,复发者的PGI、PGII升高。
血清胃蛋白酶原II:一个被忽略的但可以鉴别胃部正常和疾病的有用标志物-翻译稿
血清胃蛋白酶原II:一个被忽略的但可以鉴别胃部正常和疾病的有用标志物摘要背景和目的:血清胃蛋白酶原II(sPGII)是临床中很少使用和不被重视的指标。
我们研究这个新型但被忽略的指标,目的在于阐明sPGII在健康中国人中的正常水平以及其在胃部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2008年至2009年,研究从中国北方选取和招募2022例受试者。
sPGII和Hp-IgG 使用ELISA方法检测。
结果:在466例胃镜和组织学显示黏膜正常的受试者中,sPGII的正常值为6.6mg/L。
在性别上略微有差异:sPGII平均值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mg/L和6mg/L(p<0.001)。
在鉴别疾病(胃镜有病变胃或活检显示胃炎/萎缩性胃炎)与正常胃黏膜时sPGII最佳临界值为8.25mg/L(敏感性70.6%,特异性70.8%)。
在Hp血清阳性中,sPGII最佳临界值为19.25mg/L(敏感性71.6%,特异性70.1%)。
结论:我们的结果显示sPGII平均值在中国健康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mg/L和6mg/L。
sPGII 在胃部疾病和Hp感染的胃中明显升高。
在鉴别健康和有疾病的胃黏膜时,sPGII的最佳临界值为8.25mg/L。
而且,中国人sPGII超过10.25mg/L具有较高的Hp相关胃病的危险性,需要进行胃预防治疗。
简介通常来说,筛查胃癌高风险和随访的常用方法包括不同的胃镜技术和X线造影术。
尽管可视胃镜使用多探头CT技术,但是,胃镜检查通常需要一个长期治疗后进行,并会有持续的症状,这可以导致胃癌诊断的延误。
另外,由于已经存在的问题,包括胃镜的侵入性、经济效益比、有限的准确性、警示症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寻找更简单、无创、更精确和可靠的方法。
最近,一些最近的研究致力于胃部疾病的无创诊断方法,主要是对于几种血清分子标志物(CEA、CA199、嗅质蛋白4、再造基因IV、胃癌相关抗原和胃蛋白酶原(PG))。
这些标志物都被用在初级筛查中,因为他们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快捷,患者没有痛苦。
胃蛋白酶原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是一种消化酶前体,由胃上皮细胞分泌,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胃蛋白酶。
在临床上,胃蛋白酶原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研究表明,胃癌患者的胃蛋白酶原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因此,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水平,可以较早地发现胃癌,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胃蛋白酶原的水平还可以用于预测胃癌的预后,高水平的胃蛋白酶原与较差的生存率密切相关。
除了在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胃蛋白酶原的水平还可以用于评估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消化性溃疡和胃肠道出血等。
总之,胃蛋白酶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 -。
胃功能四项指标解读
胃功能四项指标解读
胃功能四项指标是评估胃部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 (PGII)及胃蛋白酶原比值(PGR=PGI/PGII),以及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Hp)。
PGI和PGII是胃黏膜细胞分泌的蛋白酶原,PGI主要分泌于胃体部位,PGII主要分泌于胃底部位。
PGI和PGII的比值(PGR)可以反映胃黏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和胃黏膜的损伤程度。
当PGR值低于1时,说明胃黏膜细胞分泌功能减弱,可能是由于胃黏膜受到损伤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后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Hp)是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阳性率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程度相关。
通过检测胃功能四项指标,可以评估胃黏膜细胞的分泌功能、胃黏膜的损伤程度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胃部疾病。
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助于维护胃部健康。
胃蛋白酶原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的临床意义“小张啊,你说这个胃蛋白酶原到底有啥临床意义啊?”这是我在科室里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胃蛋白酶原呢,其实在临床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咱先来说说什么是胃蛋白酶原。
它其实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胃蛋白酶原 I 和胃蛋白酶原 II 两种类型。
那这胃蛋白酶原有啥临床意义呢?首先啊,它可以用于胃癌的筛查。
你想啊,胃癌如果能早期发现,那治疗效果可就好太多了。
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的水平,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胃癌的潜在风险。
之前就有个病人,常规体检的时候查了胃蛋白酶原,发现数值有点异常,进一步做胃镜检查,还真就发现了早期胃癌,幸亏发现得早,及时做了手术,预后非常好。
而且啊,胃蛋白酶原还能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
如果胃黏膜有损伤,比如有胃炎、胃溃疡这些疾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就说上次有个病人,老是胃疼,查了胃蛋白酶原,结合其他检查,就明确诊断是慢性胃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再复查胃蛋白酶原,数值也慢慢恢复正常了。
“老师,那是不是胃蛋白酶原数值越低就越不好啊?”有学生问我。
“也不能这么绝对啦。
”我回答道,“虽然一般情况下,数值明显降低可能提示有问题,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有些人长期服用抑酸药,也可能会导致胃蛋白酶原数值偏低。
所以啊,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判断。
”“那要是胃蛋白酶原数值升高呢?”另一个学生接着问。
“数值升高也不一定就有问题,但如果升高得比较明显,也要警惕。
可能提示有胃黏膜的过度增生,或者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原因了。
”我耐心地解释着。
总之啊,胃蛋白酶原在临床上是个很有用的指标,但不能单纯依靠它来诊断疾病,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来综合判断。
大家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可不能马虎。
“明白了,老师。
”学生们纷纷点头。
胃蛋白酶原检测标准
胃蛋白酶原检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胃蛋白酶原(PG)是一种由胃部分泌的酶原前体,在胃内经盐酸激活成为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在胃酸的环境下能够分解蛋白质,是胃液中的主要蛋白酶。
胃蛋白酶原检测是一种可以用来评估胃部功能状况的检测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胃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检验方法:目前常用的胃蛋白酶原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等。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二、参考范围: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胃蛋白酶原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通过比对实验结果与正常参考值的范围,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胃功能状况,发现是否存在异常。
三、临床意义:胃蛋白酶原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对胃功能状况进行评估,诊断和鉴别消化性溃疡、胃疼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四、质控措施:在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时,需要严格控制试剂品质,确保实验环境的洁净和条件的稳定,做到标本采集、运输、保存等环节的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胃蛋白酶原检测标准对于评估胃部功能状况,诊断和治疗胃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只有做好相关工作和措施,才能确保胃蛋白酶原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胃蛋白酶原检测标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监测和治疗手段。
【字数不足,需要再加一些内容】第二篇示例:胃蛋白酶原检测标准是指用于检测胃的胃蛋白酶原水平的一套标准化的方法和指导原则。
胃蛋白酶原是一种蛋白酶前体,它在胃内受到激活成为活性胃蛋白酶,参与胃内蛋白质的消化。
胃蛋白酶原水平与一些胃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检测方法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等。
胃蛋白酶原 室间质量评价 结果报告
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一、引言胃蛋白酶原是一种重要的消化酶,在胃内起到水解蛋白质的作用。
室间质量评价是对该酶活性的一项重要检测。
本文将对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读者深入理解评价结果提供帮助。
二、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1. 胃蛋白酶原活性检测结果经实验室检测,胃蛋白酶原活性为XXU/g,属于正常范围。
这一结果表明胃内蛋白质消化功能良好,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能够进行有效分解。
2.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说明根据评价结果报告显示,胃蛋白酶原活性正常,无异常情况。
这一评价结果说明胃蛋白酶原在当前情况下能够满足正常的消化需求,不存在消化功能障碍等问题。
3. 评价结果的临床意义从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来看,患者消化功能正常,不需要特别的调理。
建议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维护胃部健康。
三、总结与展望本次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患者胃内消化功能良好,无需特殊处理。
文章通过逐条分析评价结果,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了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的意义和结果。
希望读者能够根据本次评价结果,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胃部健康。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对于了解胃内消化功能至关重要。
及时的评价结果分析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调整饮食习惯,保持胃部健康。
我们也应该重视胃部健康,避免长期摄入难以消化的食物,保持正常的胃蛋白酶原活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关注自身的消化功能,切记“饮食有节,健康为先”。
以上就是本次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和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 XXX,XXX. 胃蛋白酶原的生物学功能[J]. 生命科学, XXX, 1(1):XXXX.2. XXX, XXX. 室间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XXXX.至此,本次文章就胃蛋白酶原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和个人观点写作完毕,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胃蛋白酶原PG简介
血清胃蛋白酶原用以检测癌症高风险:根据10年 对无症状中年男性随访的结果
发病率/ 每年十万人中
萎缩阳性组
276
萎缩阴性组
70
PGⅠ/Ⅱ ≤ 3.0
216
更精确的阳性标准
424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17, 838, April 1, 2008
PGI>70ng/ml或者PGI/PGII>3.0 PGI≤70ng/ml并且PGI/PGII≤3.0 PGI≤50ng/ml并且PGI/PGII≤3.0 PGI≤30ng/ml并且PGI/PGII≤2.0
阳性度
(-)正常 (+)轻度萎缩 (++)中度萎缩 (+++)重度萎缩
实例:日本五年随访的调查结果
样本推荐使用血清
胃蛋白酶原I/II 试剂盒反应原理
胃蛋白酶原I试剂盒AU400标准曲线
浓度
ng/ml
0
9.8
20.4 60.1 124.9 163.3
吸光度 0.0004 0.0154 0.0376 0.1259 0.1799 0.1917
吸光度
PGI标准曲线 AU400
0.25 0.2
0.15 0.1
不同胃炎中的PG I/II含量及原因
PGI PGII PGI/PGII
原因解释
浅表性胃炎
慢性轻-中度萎缩 性胃炎
正常
慢性重度萎缩性 胃炎
正常
由于胃体胃窦炎症刺激、胃底腺PGI/II释放均增加
1. 虽然主细胞数量减少,但由于周围炎症刺激 ,主细胞持续释放PGI入血的量增加,故PGI 正常
胃泌素及胃蛋白酶原检测流程及注意事项
胃泌素及胃蛋白酶原检测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胃泌素与胃蛋白酶原检测:流程详解及注意事项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是两种重要的胃部生物标志物,对于评估胃部健康状况、诊断胃病以及监控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胃蛋白酶原结果解读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
测结果临床解读
一、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正常参考范围;
1.PGI正常参考范围60~240 ng/ml;
2.PGII正常参考范围0~27 ng/ml;
3.PGI/PGII比值正常参考范围≥6;
二、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解读原则;
1.PGI升高大于240 ng/ml,提示胃粘膜分泌功能增强,胃粘膜损伤,炎症、
糜烂、消化性溃疡等疾病风险增加;
2.PGII升高大于27 ng/ml,提示胃粘膜损伤,且病程较长,炎症、糜烂、消
化性溃疡等疾病风险增加;
3.PGI降低小于60 ng/ml,提示胃粘膜分泌功能减弱,胃粘膜萎缩、肠化
生、异型增生等风险增加;
4.PGI/PGII比值降低小于6,提示胃粘膜萎缩可能,肠化生、异型增生、
胃癌等风险增加;
三、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详解;
总得说来:PGI一项高,患急性胃炎的可能性较大;PGII一项高,老胃病的可能性较大;两项都高,患溃疡的可能性较大;
PGI在30~60之间,看比值,比值>6即PGI低,PGII也低,一般为胃蛋白酶原分泌较少,可建议定期复查;比值<6即PGI低,PGII却高,一般为萎缩性胃炎;PGI <30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时患有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指标 PG I PG II 比值 正常值范围(ug/L) 67-200之间 <15 >7.5 1.每年检测 2.有病史且正在服药者,疗程结束后复检 建议
检测结果 30<PG I<67 且比值>7.5 30<PG I<67 且比值<7.5 PG I<30 且比值>3 PG I<30 且比值<3
胃部状态 胃粘膜轻度萎缩或
可能原因
建议
1.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1.无明显不适,3-6个月复查 2.有明显症状者及时治疗 1.3个月后复检 2.有明显症状者及时治疗 1.3个月后复检 2.有明显症状者及时治疗 1.立即复检 2.复检结果不变者立即胃镜检查
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 2.胃酸分泌过少 胃粘膜萎缩 1.轻、中度萎缩性胃炎 2.肠化生、异型增生 1.萎缩性胃炎 2.肠化生、异型增生 1.重度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严重萎缩 2.肠化生、异型增生 3.胃癌
胃粘膜萎缩
PG I>200 且比值>7.5 胃粘膜暂时性受损
1.饮食(酒、辣、冷) 2.胃பைடு நூலகம்十二指肠溃疡 3.糜烂性胃炎
1.无明显不适,调整饮食,1-3个月后复查 2.有明显症状者及时治疗 3.有病史者3-6个月复检
1.消化性溃疡或糜烂性溃疡 1.进行HP检测 PG I>200 且3<比值<7.5 胃粘膜受损 HP感染可能性大 2.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并 伴随HP感染 2.如HP感染,杀菌治疗后复检 3.如无HP感染,症状不明显者3个月后复检 4.有明显症状者及时治疗 PG I>200 且比值<3 67<PG I<200 且比值<7.5 PG II分泌增加 HP感染可能性大 1.胃窦炎 2.肠化生、异型增生 1.胃窦炎 2.肠化生、异型增生 3.浅表性胃炎 1.立即复检 2.复检结果不变者立即胃镜检查 1.3个月后复检 2.有明显症状者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