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周爱国
废弃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方案
根据边坡极限平衡法的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
计算得出 1# 边坡削坡至坡面角为 55°时,稳定性系数
可达到 1.23,2#边坡削坡至坡面角为 60°时,稳定系数
可达到 1.23。
所以设计 1#、2#边坡分别削坡至 55°和 60°,3 号边
坡仅进行排水、绿化处理。各削坡工程见图 2~图 4。
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3 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安排专人专管,防止人畜危害,时间为 2 a,包括草区
截排水沟布置遵循横截、纵排的原则,一般沿各
206
养护;⑦做好追肥工作,第一年钙镁磷 1.84 kg/hm2、有
机肥 16.75 kg/hm2,第 2 年复合肥 0.67 kg/hm2、钙磷镁
总 第 624 期
2021 年 4 月 第 4 期
现代矿业
多次小规模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防止更大
育。第四系(Q4)主要发育腐殖土层、粘土砂质层,岩
规模的地质灾害,需对 3 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根
性为粘土、砂质粘土,均由残坡积层形成;厚度一般
据现场测量,各边坡相关情况如下。
为 0.5~2 m。矿区内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出露,仅在
岩石中发现裂隙构造和层间裂隙构造。
见表 2。
3. 1. 3
3. 1. 3. 1
复绿工程
松树种植
在矿区采场平台种植松树并人工洒播草籽。松
3. 1. 2
截排水工程
3. 1. 2. 1
排水沟设计
因采场剥离区水土流失较少,再综合考虑土地
平整后的实际情况,整体规划治理区排水系统,做到
水流通畅、分流合理。同时考虑工业用地以后的排
水量较大,适当将水沟的过水断面放大,以避免短期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2期
周爱国等: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3
3. 2 河西走廊地区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 体系的确定
壤 土壤软硬程度
环
土壤有效厚度
土壤温度 境
土壤 pH 值
水、盐分因子 盐分因子 空间因子 温度、空间和水因子 温度、盐分和水分因子 盐分因子
土壤污染程度
盐分和辐射因子
土壤侵蚀程度
盐分和空间因子
大气降水量及盐分 水分与盐分
水 地表水水量及盐分 温度、水分与盐分
土壤水含量 环 地下水水位
摘 要: 科学合理地进行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是正确处理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 前提。在阐述了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涵及其评价步骤的基础上, 研究了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理与 方法, 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 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并探讨了有待研究的评价 标准、现状评价与预测评价、评价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 地质环境评价; 生态适宜性; 指标体系; 生态因子; 河西走廊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7849 (2001) 0220071204
主, 其次有河湖、沼泽及河谷平原。 其分布是由东南 向西北从洪积扇到洪积平原到冲积扇, 再到河积三 角洲。 由于气候条件严酷, 研究区内土壤的盐化、沙 化和风蚀十分严重, 有机质成分含量极低, 土质极为 贫瘠。
区域内的地表水体主要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 河三大内陆河。 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 水。受地形控制, 由南向北水位埋深由深变浅, 从 30 m 渐变到 3 m 左右, 一些地区甚至小于 1 m ; 地下水 矿化度增大, 由小于 0. 5 g L 变化到数十 g L。
国土资源部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专家库首批名单的公告
工 作 单 位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来自序 号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1 9 2 0 2 l 2 2
2 3
李文鹏 李承森 李树 志 李烈荣
杨小荟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煤炭科学 院唐山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石家庄经济学 院
2
3 4 5
中国黄金集团公 司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2 6
2 7 2 8
周连碧
周爱国 武 强
北京矿冶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1 0
l 1
孙晓明
纪万斌
天津地质调查 中心
黑龙江省地面塌陷防治研究所
1 2
余振国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殷 跃 平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 国 地质 调 查 局
3 4
3 5
秦绪文
翟 裕 生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 地质 大学 ( 京 ) 北
l 8
张洪涛
国土资源部
2 2
电墓固.0 1 立凋讯0 第 2年 期 1
附件: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专家名单≯
。 。 廖土剪蘑移 | 2 0 年_ 月2 0 l9 2 4
国 资 部 地 境 护与 理 复 案 审 批 家 单 土 源 矿山 质环 保 治 恢 方 评 首 专 名
( 姓 氏笔 画排序 ) 按
序 号 1
姓 名 万 力
国 资 部 于 山 质 境 护 土源 关矿地 环保 与 治恢 方审 专库 批单 公 理 复案查家 首 名的告
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氯同位素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周爱国
第23卷第4期2008年4月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S I N EARTH SC I E NCEV o.l23N o.4A pr.,2008文章编号:1001-8166(2008)04-0342-08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氯同位素测试技术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周爱国,李小倩,刘存富,周建伟,蔡鹤生,余婷婷(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在有机氯污染的研究中,氯同位素(37C l)的应用能够在原子水平上识别污染源并研究污染机理,为更加有效地研究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综述了8种氯代VOCs氯同位素的测试方法与技术,论述了氯代VOCs氯同位素在识别地下水污染源、监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检验防治措施的修复效果、鉴别氯代VOCs的生产厂商、示踪氯代VOC s在土壤和水体中的迁移和混合过程等方面的应用,认为应尽快在国内研制先进的测试流程,开展有机氯同位素分馏机理的研究,加强应用C和C l同位素技术对氯代VOC s污染和检测修复效果的研究。
关键词: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 s);地下水污染;氯同位素;分析技术中图分类号:P595;P641.3文献标志码:A1引言卤代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氯代烃类)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的金属脱油(如仪器制造、曝光、电子、印刷等行业)、干洗、油漆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等领域中,从而成为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1,2]。
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环境保护局首次在水中发现氯的衍生物以来,水中有机物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氯代有机化合物的毒性和持久性,使其成为美国环境保护局指定的重点研究对象,并成为当今环境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发达国家的地下水污染研究重点已从无机污染转向有机污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调查研究和地下水污染研究。
郭永海等[3]研究了河北平原地下水有机物污染及其与防污性能的关系;吴玉成等[4]对地下水中苯的污染进行了研究;王焰新等[5]对武汉地下水污染的敏感性作了分析;陈余道等[6]对山东淄博地下水苯污染进行了研究。
国土资源部对娄底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国土资源部对娄底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研2 月18 日至19 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文冬光,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处处长李明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周爱国等在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专程到涟源市和娄星区就矿山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视察调研。
18 日下午2 时,文冬光一行径直驱车来到涟源市桥头河镇原桥头河煤矿矿区,深入到杉木村察看村民严重受损房屋、安全警示牌、地表凹陷等,并询问村民详细了解情况。
随后,文冬光来到涟源市龙塘镇金鸡村,步行崎岖山路300 米登上半山腰,实地察看岸坎上岩体大裂缝,据说该裂缝200 多米长,裂口宽度每年在增加,险情重重。
文冬光望着山下民宅,叮嘱身边的涟源市委书记曾益民等,要切实加强监测防治,时刻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午5 时,文冬光一行听取了涟源市市长谢学龙的专题汇报。
目前,涟源共查明各类地质灾害183 处,受隐患直接威胁人口12 万元,受直接威胁财产2.4 亿元。
矿山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影响范围达1019.5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500 万元。
周爱国教授就如何做好国家防治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给予了专业指导。
文冬光指出,涟源要抓住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这一良好机遇,认真学好用好国家有关政策,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
他还对涟源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指导。
文冬光对娄底市矿区为国家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卓有成效的地质环境监管、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强调,娄底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地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要性;要放眼长远,组织精干力量,保障专项经费,形成相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紧编制地质资料,详细掌握本地情况;。
泾县陈园山“边采边治”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析
泾县陈园山“边采边治”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析作者:***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4期[关键词]矿山;地质;边坡露天环境下进行的矿山开采作业,会增加地质破坏性。
以露天开采为视角,研究采、防的联合整治措施,以此降低开采带来的地质威胁。
以泾县陈园山项目为视角,地质防护中,防护成绩为:土地整治、边坡整平2.03×104 m2;防护墙设计,铁丝编织网的防护用量约为5930 m2;项目全域地质监测,共设计8个监测点,每月监测3次,持续监测2年。
此项开采地质防护,具有较强的环保性,表现出较高的技术推广价值,可作为环保战略,在业内广泛使用。
1. 露天开采会带来的地质恶化风险1.1消耗较大数量的土地资源,受到开采破坏的土地资源,无法用于其他项目,致使初期生态秩序混乱。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防治,会逐渐削弱土地经济功能。
1.2开采活动会引起矿山边坡发生失稳问题,极易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
1.3开采形成的各类废弃物,会削弱矿山区域的地质生态性。
1.4矿山开采会引起地质结构改变,采剥施工会削弱边坡岩层的初期应力,转变成次生应力环境。
各类外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引起边坡岩层结构形变、结构平稳性不足等问题,演变成岩层散落、岩石滑落、岩体结构坍塌。
如果发生气候大幅度转变,比如降雨量较大、地震区域较广等,较高位置的边坡会在重力影响下,发生更为严重的地质问题,比如泥石流、滑坡等[1]。
2. 开采后地质风险可采取的整治方法2.1 场地修复露天采矿的作业区域,对其进行场地修复整治工作,可采取回填底层区域的方式。
回填材料的选用,多数为开采期间形成的废料。
回填高度的设定,需参照各矿区位置的地面坡度,保证矿区地质整体排水性能。
场地修复方法如下:(1)露天台阶位置添加排水沟,便于排出礦区地表水,有效输出台阶积水。
(2)选用矿山开采形成的废料,进行场地回填处理。
各采矿表层全范围以土覆盖,覆土厚度取0.3 m。
(3)回填土量主要参照废弃矿渣的数量,采取由上至下按次序回填的作业方式,配合碾压施工,保证回填质量,防止回填表层发生渗透。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采矿业的发展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成为矿业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评估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的角度出发,探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方法。
一、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的背景与意义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的评估是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科学的定量分析,为矿山企业提供合理的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这种评估对于促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与指标1.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的基础。
该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土壤质量、水质和水体生态、空气质量、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2. 矿山生态环境评估方法矿山生态环境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和综合评价方法。
这些方法结合矿山现场数据采集,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化评估。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的案例研究1. 案例一: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修复矿山区域一家采矿企业在矿山开采后,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废弃矿井区域进行修复。
通过对修复前后的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水质等指标进行评估,发现修复效果显著,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2. 案例二:矿山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评估一座重要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如洁净生产技术、矿山排水处理等。
通过对矿山周边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和分析,评估结果显示,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的挑战与展望1. 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目前,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领域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矿山之间的评估结果不可比较。
2. 研究深入不足在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研究中,对于不同类型矿山、不同修复技术的综合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完善。
湖北省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名单
工
化工
工 环境工程
工 金属冶炼
工 轻工、纺织 工 轻工、纺织
工 机械、电子
工 环境监测
工 轻工机子
工
市政、公用工 程
工
铁道工程设 计
授 化工、冶炼
工
化工
工
烟、脱流、尘 等
工 环境工程
工 环境工程
授 市政工程
授 环境工程
授
市政、环境工 程
工 环境工程
宜昌市夷陵区环保局
仙桃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所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53 张 智 高 工
市政公用工 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54 刘亚洲 高 工 岩土工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55 王建军 高 工
道路桥梁施 工
武汉市城市建设外资办
56 李国华 高 工 市政工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57 陈水才 高 工 环境、给排水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58 喻中权 高 工 交通运输、
恩施州交通局
59 王继源 高 工
给排水工程 设计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60 蒋 乐 高 工 市政工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61 赵 坚 高 工 道桥工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62 姚 华 高 工 道桥工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63 倪 风 高 工 市政工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64 饶世雄 高 工 市政工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武汉科技大学 省化工设计院 湖北省辐射环境管理站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 五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院 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湖北省环保局关于成立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顾问组的通知
湖北省环保局关于成立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顾问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6.09.20•【字号】鄂环发[2006]33号•【施行日期】2006.09.20•【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环保局关于成立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顾问组的通知(鄂环发[2006]33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通知》(环发[2006]116号)要求,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我省土壤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湖北省环保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顾问组,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省环保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一)人员组成组长:朱宪国湖北省环保局副局长副组长:李炜湖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李瑞勤湖北省环保局规划与财务处处长刘成付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成员:张志祥湖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程新华湖北省环保局科技标准处副处长(二)主要职责1.研究、布置土壤调查项目年度工作及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2.组织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3.审定土壤调查项目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二、湖北省环保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办公室(一)人员组成主任:李炜湖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副主任:张志祥湖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兰国桢湖北省环保局规划与财务处副处长张文漫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成员:沈帆湖北省自然生态保护处主任科员巫勇湖北省自然生态保护处主任科员肖锐敏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一室主任(二)主要职责1.组织拟定土壤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并安排各项具体任务;2.组织编制土壤调查年度经费预算并对经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3.指导、监督、评估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工作;4.组织开展土壤调查相关培训工作;5.负责与国家环保总局、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及其他有关单位就土壤调查有关事宜进行沟通与协调;6.组织土壤调查项目总报告和各专题报告的专家咨询及审查;7.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宜。
层次分析法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_乔旭俊
Wc7 = 0. 15 Wc8 = 0. 15 Wc9 = 0. 12 Wc10 = 0. 12 Wc11 = 0. 03 Wc12 = 0. 03
级采用本地区具备常年相关专业经验的专家确定的等级划分结 果结合本地区内类似矿区的综合得分相比较,最后确定的评分等 级,即: 10≤T≤7. 5,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良好; 7. 5≤T≤2. 5,矿区 地质环境质量较差; 2. 5≤T≤0,矿区地质环境质量差。
2. 3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的确定及指标分值的选取
为了能够得出最终定量的得分值,必须得对各个评价指标赋 予一定的分值。在本次评价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等级和标准将各 个评价指标分为五个等级,并且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根据实际 调查的煤矿的各项具体数据和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对照评分等 级范围就可以确定出整个评价单元的各个评价因子相应的指标 分值。评分等级表见表 1,中窑煤矿各评估因子数据及评分值见 表 2。
AHP 法确定各单项影响因素的权值,计算各项影响因素的评分值,以评分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结果说明: AHP 法在矿山地
质环境影响评价中体现出了较好的系统化和定量化的特点,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AHP 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煤矿
中图分类号: P642
层次分析法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乔 旭 俊1,2
( 1.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2.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山西 长治 046000)
摘 要: 以中窑煤矿为例,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煤矿地质环境特征的初步分析入手,在地质环境评价定性和定量的基础上,按照
基于GIS的大同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基于GIS的大同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摘要:本文选取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矿业活动、地质灾害等作为环境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值,根据矿山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的原理,运用GIS的栅格运算功能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栅格计算、空间分析,最终将大同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划归为好、较好、较差与差4个空间等级,为大同市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恢复整治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并为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GIS空间分析AHP法综合评价模型大同煤田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以产优质动力煤而享誉海内外。
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开采过程中,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草场退化、地面变形、地质灾害、采矿废石占地效应等愈来愈严重,采矿引起的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1]。
1 研究区域概况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市西南约20km处,大致为一长方盆地形构造,总体走向为NE,东南翼陡峭,西北翼平缓。
煤田的东北边界为青磁窑断层,东南部和南部以口泉山、煤系露头为界,西部和北部则以马道头、左云县城、云西堡、小破堡,西村等连线为界[3]。
地层由老到新出露有O、C、P、T、J、K、N、Q,边缘为∈或更老地层,区域倾向盆地,向北东倾伏。
东部和东南部构造复杂,断层多,西北部和北部构造简单[4]。
研究区以地下开采为主,包含新建、正在开采和即将闭坑等开采阶段的单体矿山,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土地资源的占用与破坏、表层生态环境的损伤、地质灾害、水资源污染等。
据实地勘察,矿区最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煤矿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
2 矿山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在全面性、科学性、简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下确定参与矿山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地质环境要素及指标,结合区域地质环境背景特点及调查情况,遵循差异性、主导性、综合性的原则,拚弃相关性大的因子[5-6],本文最终归纳出影响、制约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的要素进行评价,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
矿山环境保护评估方案
绿色开采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 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
加强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法规执行力度
拓宽生态修复资金来源
加大对违法开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 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 复工程,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 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03
推广绿色开采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开采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 2 3
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尽管有相关法规和政策,但执行力度不够,导致 一些矿山企业存在违法开采、破坏环境的行为。
生态修复资金不足
生态修复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资金来源 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 求。
促进了矿山企业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共同 推动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随着矿山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 ,环境问题将更加复杂和多样 化,需要持续关注并加强研究 。
未来矿山环境保护将面临更加 严格的法规和政策要求,企业 需要积极应对并加强合规管理 。
科技创新将为矿山环境保护提 供更多解决方案和手段,需要
02
CATALOGUE
评估方法与流程
现场勘查与数据收集
01
02
03
勘查矿山现场
对矿山地理位置、地形地 貌、气候条件、水文状况 等进行详细勘查。
收集矿山资料
包括矿山开采历史、生产 工艺、环境保护措施等资 料。
监测数据收集
收集矿山环境监测数据, 如空气质量、水质、噪声 等。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环境质量指标
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导师简介
Academic Leading Scholars
王焰新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授、博士生导师
水文地球化学、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固体废物资源化
靳孟贵
教授、博士生导师
水文循环与生态环境、包气带水文学、地下水数值模拟
唐仲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下水及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渗流理论、油气田开发数值模拟
周爱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质环境评价、生态地质、同位素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地质
李义连
教授、博士生导师
废水地质处理技术及地下水污染防治
鲍建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环境工程
马腾*
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地下水与环境变化
曾宪春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卢国平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梁杏
教授
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系统模拟与资源评价管理
葛继稳
教授
生态学、生态环境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地管理
葛台明
教授
保育遗传学、植物细胞工程、分技术、盆地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王红梅*
教授
分子生物学、分子古生物学、生物地质学
罗泽娇
教授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与归趋;土壤与浅层地下水环境的评估与修复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研究方向academicleadingscholars王焰新靳孟贵唐仲华祁士华陈植华万军伟赖旭龙程胜高周爱国李义连鲍建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文地球化学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固体废物资源化水文循环与生态环境包气带水文学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及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渗流理论油气田开发数值模拟毒害有机物的环境地球化学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矿区地下水防治岩溶水文地质3s技术应用工程水文地质同位素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微体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分子古生物学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地质环境评价生态地质同位素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地质废水地质处理技术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环境工程马腾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宪春卢国平梁杏葛继稳葛台明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导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教授教授教授生态学生态环境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地管理保育遗传学植物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地下水水流和污染数值模拟技术盆地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再生资源与能源清洁生产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废弃物利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修复食品安全生态地质与环境地质全球变化与生态响应高温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原生劣质水成因和水污染防治成建梅教授王红梅教授罗泽娇教授刘慧教授胡学玉顾延生郭清海教授教授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与HSE管理体系整合技术原理和实践_周爱国
要素编号 4.2 4.3.1 4.3.2 4.3.3
表 1 ISO14001 标准要求需形成程序或文件的描述
要素名称 环境方针 环境因素 法律与其它要求 目标与指标
建立程序文件 在文件中描述
√
√
√
√
与 HSE 要素整合关系 相容要素 个性要素 个性要素 相容要素
ISO14001-1996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监测和测量 4.5.2 不符合, 纠正与预防措施 4.5.3 记录 4.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4.6 管理评审
SY/T6276-1997 5.5.5 应急反应计划 5.5.4 变更管理 5.6 实施和监测指南 5.6.2 监测 5.6.4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5.6.5 事故报告 5.6.6 事故调查处理 5.6.3 记录 5.7 审核和评审指南 5.7.1 审核 5.7.2 评审
√
√
√
√
√
√
√
√
√
√
√
√
√
与 HSE 要素整合关系 个性要素 相容要素 相容要素 相容要素 相容要素 相同要素 相容要素 相容要素 相容要素 相同要素 相同要素 相同要素 相同要素
ISO14001-1996 4.2 环境方针
备注:A 表示相同要素,B 表示相容要素,C 表示个性要素。
整合度 B B B
A
A A A
建立 HSE 与 ISO14000 整合体系,处理好个性要素是体系建立是否成功的关键。在 HSE 管理体系建立基 础上,建立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应突出以下几个要素。
2 . 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22]宗学宝,陈春香,张晓媛.GI.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中旳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数据库及信息管理,2023:1221-1222
[23].陈娟浓,张锦瑞,岳志新,马丹祥,祁佳睿.应.GI.技术对采煤塌陷区综合管理.北京:煤炭科学技术,.3.卷.1.期,2023.12
[41]王勇民.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旳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软科学,2023,(4):29-32.
[42]刘波,部时林,谷珊等.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旳应用[J].金属矿山,2023,(2):128-132.
[43]丁娟.地学信息图谱在南屯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旳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23.
[44]李迎新?地质灾害分类与防治[J].西部探矿工程,2023,21(4):42-46.
③在对项目进行研究时,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搜集大量旳一手地质资料, 建立了专门旳GIS数据库, 并运用GIS旳空间分析功能评价其对地质环境旳影响。
4. 选题研究及论文工作计划
论文计划在 个月旳时间内完毕。
(1)选题
起止时间: 2023年 月 日至2023年 月 日
(2)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和阅读
起止时间: 2023年 月 日至 月 日
[38]丁佩,谭志祥,周复旦等?矿区塌陷土地复垦与可持续运用[J].煤炭工程,2023,(5):58-60.
[39]李义龙.对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旳初步思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巾旬刊),2023,8(4):122-123,36
[40]丁丽.陇南金矿区矿山环境遥感监测与GIS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23.
2研究分析峰峰矿矿区地质环境问题旳重要特性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扬“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的通报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扬“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5.28•【文号】国土资发[2012]85号•【施行日期】2012.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表扬“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的通报(国土资发[2012]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找矿工作的高度重视。
这是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长期奋斗的结果,这一成果不仅具有全球科学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应,是对我国地质找矿事业的重大贡献。
为表扬参加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的单位和个人,经部批准,授予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等77个单位“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王达同志等416名个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希望受到表扬的单位和个人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继续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优良传统和“不畏艰苦、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青藏精神”。
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争取新的更大成绩。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地勘单位要以受到表扬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为己任,把荣誉变为新的动力,为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为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单位名单2.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名单国土资源部2012年5月28日附件1: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单位名单(77个)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机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山西省地质调查院辽宁省地质调查院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勘查技术院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区域调查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甘肃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站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武警黄金指挥部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核工业203研究所核工业280研究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调查院吉林大学地质调查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黄金集团附件2: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名单(416名)(按姓氏笔划)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8人):王达、叶天竺、刘凤山、张洪涛、周家寰、奚小环、翟刚毅、薛迎喜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2人):王惠初、辛后田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人):董永观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6人):万勇泉、牛志军、邱瑞照、姚华舟、段其发、黄圭成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1人):丁俊、于远山、尹福光、王立全、王全海、王剑、冯心涛、刘宇平、朱同兴、张启跃、李生、李光明、李宗亮、杨家瑞、陈华安、范玉文、郑来林、唐文清、耿全如、谭富文、潘桂堂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9人):王永和、计文化、伍跃中、刘宽厚、张照伟、李宝强、李荣社、赵仁夫、贾群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1人):于学政、方洪宾、王治华、王德发、甘甫平、乔春贵、张洪瑞、张德润、陈显尧、唐文周、熊盛青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11人):叶锦华、向运川、吕志成、张明华、张雍、李超岭、杨东来、陈仁义、赵金水、袁炳强、颜世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1人):佟元清中国地质科学院机关(2人):吴珍汉、赵文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8人):纪占胜、许志琴、闫全人、吴才来、张建新、张泽明、李海兵、杨天南、杨志明、杨经绥、肖序常、孟繁聪、季强、侯增谦、姚建新、郭宪璞、戚学祥、曾令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9人):王瑞江、曲晓明、张德全、杨竹森、杨建民、郑绵平、祝有海、赵元艺、唐菊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7人):王宗秀、朱大岗、陈群策、周显强、胡道功、赵志中、赵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3人):马生明、孙忠军、XXX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1人):庄育勋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1人):张永勤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人):张文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1人):王国丰河北省地质调查院(3人):张计东、张双增、张振利山西省地质调查院(2人):周继华、魏荣珠辽宁省地质调查院(3人):孙仁民、李治福、庞宏伟吉林省地质调查院(5人):王永胜、曲永贵、刘忠、李洪茂、郭文秀安徽省地质调查院(1人):钟华明安徽省勘查技术院(1人):黄志远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5人):张克尧、陈珍宝、章振国、韩胜康、周珍琦江西省地质调查院(7人):吴旭玲、肖业斌、胡为正、凌联海、袁建芽、谢勇、谢国刚山东省地质调查院(1人):倪振平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人):王建平河南省地质调查院(15人):王亚平、卢书伟、白朝军、张哨波、张振海、李新法、杜欣、杨长青、岳国利、胡永华、赵石良、赵建敏、赵波、崔霄峰、燕长海湖北省地质调查院(10人):方明、朱杰、张祖送、周仁君、项建桥、徐景银、高少逸、屠江海、曾明中、董高翔广东省地质调查院(1人):李新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2人):李斌、陆济璞四川省地质调查院(11人):王显峰、刘宗祥、江元生、许东榔、何显刚、汪友明、陈玉禄、周明伟、岳昌桐、林高原、徐天德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1人):李云贵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人):牟世勇、熊兴国云南省地质调查局(3人):尹光侯、王铨宇、樊同伦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3人):王保生、多吉、次旺多吉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7人):次仁达、次仁多吉、李清波、杜光伟、苑举斌、洛桑、夏代祥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4人):冯南平、XXX平、张能军、夏德全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2人):陈红旗、郑玉林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4人):严刚、张焕彬、章奇志、曹林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3人):张学全、张宗强、胡先才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开发局区域勘查大队(2人):张兴国、夏抱木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32人):巴桑、王建坤、冯德新、尼玛次仁、刘鸿飞、向树元、成华云、次琼、张金树、李正焕、李玉昌、李玉彬、李全文、李金高、杜少平、陈凌康、陈惠强、胡敬仁、赵守仁、徐开锋、徐志忠、格桑尼玛、索朗更才、郭建慈、黄卫、黄炜、强巴扎西、普布次仁、曾庆高、程力军、谢尧武、潘凤雏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8人):马和平、白玛次仁、XXX、吕文明、成民、周成灿、范相德、赵炜陕西省地质调查院(10人):万兆发、石尊应、吉万法、张文峰、张省举、李百顺、金平、侯满堂、蔡分良、樊会民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2人):叶柱才、洪海军甘肃省地质调查院(4人):刘文辉、陈永彬、张兴源、杨重信青海省国土资源厅(1人):韩生福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人):杨生德、杨站君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2人):许文鼎、陈学明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1人):张炳元青海省地质调查院(49人):马生龙、XXX珠、王发明、王永文、王秉璋、王毅智、王磊、邓中林、邓元良、付宝侠、付建龙、叶占福、巨生成、田三春、石维栋、刘长征、刘玉军、刘志勇、孙王勇、孙延贵、安守文、朱建立、许光、宋泰忠、张昆宏、张林、张珍林、张智勇、XXX、XXX、杨延兴、汪明道、陈正兴、陈建州、孟军海、苗国文、拜永山、赵双喜、郝维杰、徐尚礼、郭宏业、郭通珍、高永旺、寇玉才、常有英、曹世泰、温德银、鲁海峰、薛万文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站(10人):冯林传、任永胜、吕宝仓、安勇、毕海良、张力征、李长辉、罗银飞、胡贵寿、赵家绪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2人):李熙鑫、曾广文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2人):李小林、吴国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8人):马华东、冯玉武、刘正荣、吕金刚、杨万志、杨子江、郑国平、潘维良武警黄金指挥部(1人):路彦明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4人):王科强、金宝义、郭晓东、葛良胜核工业203研究所(1人):刘林核工业280研究所(1人):王四利中国冶金地质总局(4人):XXX户、刘延年、江善元、赵祖应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1人):秦志平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1人):黄树峰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4人):王小春、刘荣、李仕荣、柏万灵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5人):王旭东、肖文进、李占龙、张建国、张普斌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9人):王旭春、司永红、田跃斌、申勇胜、张绍宁、李宏录、保广英、施根红、梁海川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1人):王造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6人):孙顺新、张发德、高占明、高会军、谢志清、鞠崎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人):徐锡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人):马昌前、王国灿、朱云海、张克信、李德威、周爱国、郑有业、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人):万晓樵、王成善、王根厚、邓军、白志达、刘文灿、赵志丹、莫宣学成都理工大学(5人):伊海生、刘登忠、李勇、钟康惠、徐仕海吉林大学(5人):孙丰月、李才、杨德明、姜琦刚、程立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3人):王二七、张忠杰、秦克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人):丁林中国黄金集团(2人):宋鑫、姜良友。
2015年国土资源部第一次审查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公告-
2015年国土资源部第一次审查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公告正文:----------------------------------------------------------------------------------------------------------------------------------------------------2015年国土资源部第一次审查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公告根据《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0号)的有关规定,现将2015年国土资源部第一次审批颁发的新设、延续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予以公告。
自公告之日起,请获准新设、延续的单位到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办理领证事宜。
领取证书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单位介绍信及原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正副本原件。
联系电话:010-66558739国土资源部2015年5月6日附件2015年国土资源部第一次审查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公告表.xls备注: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资质公示公告不收取任何费用。
2015年国土资源部第一次审查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公告表序号证书编号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邮政编码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有效期限101201511500062北京宝地益联地质勘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4号院22号楼429室(德胜园区)王东升100011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地球物理勘查:甲级。
2015年05月06日至2020年05月05日201201511600063北京华清双泉水井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北街75号(京华科技园)王月洁101149地质钻探:甲级。
2015年05月06日至2020年05月05日301201511100064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北洼路90号张勇100048液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发挥学科优势 提供重建依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力参与支援灾后重建
0
维普资讯
爱 暂
?
t{ 一
l≈
- Focus -
因此 ,同 济 大 学 从 收 到 上 海 市 建 设 和 交 通 建设 委 员 会 的
镇小 学、雅安市汉源县大 田初 中和 雅安市宝兴县宝兴 中学等
同意援 建复函到项 目正 式开工仅仅不足一 个月。
为调 查 与 分 析 地 震 灾 害 及 其 产 生 的 原 因 , 灾后 重 建 规 划 、 为 建
结构希望小 学作为示范工程 ”的愿望 。这 一设 想得到 了上海 市有关领导和部 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 了批 复。向峨小学灾后
重 建 工 作 在 有 关各 方 共 同 努 力 下 得 到 快速 推 进 。
研究和成套技术开发及示范 ” 题立项建议书。 课 主要 研 究 木结
参与抗震救 灾专家先期回到学校之 ,同济大学 召开 了全 校
性 的 以 “ 舟 共 济 , 建 家 园 ”为主 题 的抗 震 救 灾 座 谈 会 , 同 共 回 顾 总 结 第 一 阶 段 抗 震救 灾 工 作 ,并 对 下 一 阶 段 工 作 开 展 进 行
据统计在四川个极重灾县的分县各专项评估图件与分县报告中周爱国周建伟张丽琴等名专家编制了灾后重建规划地形坡度分区图土地资源承载力分区图地质安全性分区图和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图等共幅图在四川省个极重灾县的各项评估图件与总报告中他们编制了汶川地震四川省极重灾县灾后重建规划地质安全性分区图和汶川地震四川省极重灾县灾后重建规划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图等县汇总图共计幅图
中 国地 质 大 学
发挥学 科优势 提供重建依据
中国地 质 大 学 ( 汉 ) 力参 与 支援 灾后 重建 武 全
文/ 薇 张 睿 中国地 质大 学( 宁 武汉 )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蒋良江;蒙毅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24(43)1
【摘要】基于贵州福泉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研究。
评价了废弃矿山地主要特征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构建了ISM的关联性分析模型,分析各个因素相互影响关系,将其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因素,确定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效果影响程度。
通过因素关联性分析,确认影响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关键节点。
通过计算权重系数确定等级隶属度,采用ANP模型对影响评价分析。
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总页数】6页(P134-139)
【作者】蒋良江;蒙毅
【作者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
2.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
3.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的对策阐述
4.浅谈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9
➢地质环境评价实际上是对地质环境优劣的评定过 程,而且是一种有方向性的评定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有多个层次,如: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评价方法选择;
数学模型的选择……
➢最终的方向是描述特定目的(用途)下地质环境
的优劣程度。
可编辑ppt
10
地质环境评价一般有下面几个关键问题:
可编辑ppt
15
⑵ 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
➢人类活动从总体上讲是加剧了地质环境变化的过程。 ➢人为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产生了强大的干扰。 ➢地质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这种能力也 是有限度的。
——因此,地质环境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也
是地质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编辑ppt
16
⑶ 受破坏或受污染的程度
➢报告质量很重要
做项目、写报告的目的
国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事业 单位的事业发展 单位的经济利益 个人的发展与利益……
➢报告写得好→容易通过、实施→都有利→容易拿到项目
可编辑ppt
4
一、地质环境评价的提出
影坏
反馈作用
•人类经济建设活动——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焦点。
进行回顾性的评价。
2.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是着眼于当前情况对一个区域内地质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
可编辑ppt
2
第一部分 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思路
一、地质环境评价的提出 二、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 三、地质环境评价的分类 四、地质环境评价的思路
——目的:回顾一下地质环境评价究竟是怎么回事?
尽量避免以前许多报告中出现的不知道为什么而评价
等诸多问题,对以后的评价工作起点作用。
可编辑ppt
3
第一部分 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思路
•评价:有的是对建设用地的建筑适宜性,有的是对土壤进
行评价;有的是对过去进行评价,有的是对现状,有的是 对将来进行评价……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针对既定目标、根据相
应时空条件(具体地质环境条件),将其分为许多
类型。
可编辑ppt
19
(一) 按评价时间分类
1.地质环境回顾评价 是根据历史资料对一个区域过去一段时期的地质环境质量
•于是,需要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评价、防治。
可编辑ppt
6
•环境地质学也就成为是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影响 日益巨大的学科。
•从而,出现地质环境评价这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环境地质学:一个学科。 •地质环境:客观存在的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地质体。 •地质环境问题:?
可编辑ppt
7
显然,调查与评价是环境地质工作的关键
➢这些构成因子作为整体的一个局部,其性状是由整 体的性状决定的; ➢反之,每个因子的性状能够反映整体性状的信息。
可编辑ppt
12
➢于 是 , 为 了 描 述 地 质 环境质量的好坏,就可
评价的目的
以根据要说明的问题
选择
(评价的目的),选择 一定数量的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
转化
将其转化为可比的指标,
评价指标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
——技术思路
周爱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09年12月18日
可编辑ppt
1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技术思路 第三部分 《方案编制》的几点思路
——评估工作如何具体做,大家都是行家里手。 故,技术细节不作讨论,交流一下注意事项与思
路,期望对提升以后的报告质量有所益处。
➢地球上几乎已不存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天 然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越来越大。因而,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必须考虑人 为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其一,改变地质环境的状态;
➢其二,改变地质环境的物质组成,受到关注的是各 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和核心内容。
调查:信息获取的过程——关键 评价:分析与提交使用的过程——核心
——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 理、分析,并加以解释,提交应用。
可编辑ppt
8
二、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
1、地质环境评价的定义 ✓地质环境评价就是对地质环境的优劣程度进行描 述,即针对一定的目的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 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 定和预测。
可编辑ppt
17
➢地质环境评价必须建立在系统、深入的环境 地质研究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和要求来确 定具体评价内容。
——如何从50多个地质环境因子中确定评价 指标体系?
可编辑ppt
18
三、地质环境评价的分类
•地质环境评价是对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行描述,而地质 环境又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如何具有操作性?
① 正确认识地质环境; ② 分析构成地质环境的要素; ③ 选择各要素的评价因子; ④ 正确获取评价因子的性状数值; ⑤ 选择恰当的评价标准; ⑥ 采用适当的模式进行归纳综合; ⑦ 将定量化的数据转化为定性的语言。
可编辑ppt
11
2、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地质环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地质环境要 素又可以分解为许多构成因子,如地下水可以分解 为化学组成、物理性状和动态特征等。
最后用数学方法进行综
综合
合,得到环境要素的质
地质环境要素质量
量指标,由各个要素的
综合
质量指标又可以得到整
地质环境质量
体环境的质量指标。 可编辑ppt
13
3、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
➢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 能源政策、确定大型工程项目及区域规划提供地质 环境方面的依据,并参与、或服务于城市的各级各 类规划、营运管理等。
可编辑ppt
5
•一些特殊地区(如城市、矿山),快速的地质环境 变化或“灾变”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不可预见 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和深刻。
•尤其是由于人类活动(如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对 地质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速”或“扰动” 了某些地质过程,导致前所未有的复杂效应。
•因此,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地球科学的前沿和热点。
➢积极的方法是预防,即着眼于长远,不让环境污 染和破坏发生,或者把环境破坏和污染控制在尽可 能小的范围内。即实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的方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就是如此。
——地质环境评价的可编必辑p要pt 性
14
4、 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⑴ 自然地质环境条件 ① 物质组成 ☆地质资源量的丰富程度。 ☆原生地球化学背景。 ☆岩、土、水的矿物组成。 ② 地质结构 ③ 动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