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四考研的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给大四考研的人们
我是应届的大四毕业生,和往界前辈们电光火石一样的考研经历比起来,我的考研生活很简单很乏味,同时也没有那么多的挣扎和艰难。没有生活的取舍,没有爱情的力量。
我在一所211中的省重点大学,我所处的省大概是全国高考的梦魇,在我99年高考的时候,大部分成绩不错的人都是重点第一志愿是外省的一所重点,第2二志愿就是我们学校。不幸的,我的志愿报的过高,掉了进来。
当时是郁闷的要死,有人问我在哪里读书,我的脸就会红起来。周围大部分也是这样的人。于是,我觉得我所处的环境很易于考研,大家都是一些底子很好又不甘现状的人。
着手考研是很早的事情,大约是三年纪下学期,那时候我就像神经病一样的开始焦虑起来,对于考研完全没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心里很急,于是,我和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没事跑到低年级去听他们的专业课,还报了一个本校的数学班。由于三年纪下学期我们的专业课很重,我的考研生活很像打游击,没有系统和规则可言,上数学班的时候,我常常是什么也听不懂得。
我的大学大约全用来焦虑了,成绩是不大好的。只拿过两次三等奖学金,只不过我是英语比较好,二年纪过了四级和六级。这大约源于我本来就比较喜欢英语,平时常常看看。现在觉得我这种好习惯让我得益匪浅,为我的考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我读的是女孩子读起来满辛苦的化工。要考数学二,我也想过是不是换一个专业去考,但是应为我不喜欢随大流,也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现在回头看看,觉得选择是不错的,虽然我一个好朋友考到中南财经读经济,但是大部分的跨专业的人还是失败了,尽管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但是考研就是这样,以成败论英雄。其实跨专业的弱点不在于专业课有多难,而是在于没有并肩战斗的战友,走着走着就感觉到孤单,然后是疑惑,最后是绝望。
我觉得考研的心理战是最难打的。大三下学期几乎在焦虑中过去。期末考来了,我只有停止焦虑和所谓的复习。而这时,我认识了几个上一届的考研师兄们。他们很强,四个人在一起复习,最高的考了426,最低的也有360多。听他们讲了之后,我觉得我获得的不止是镇定,还有勇气,目标和战术。
暑假很快的来了,我参加了一个暑假政治班,天太热,人也太多,我也太困,于是一个礼拜在打盹和偶尔清醒的疯狂记笔记中过去了,最后一天我就压根没有去,逛街了。现在觉得那几天没有任何作用,那些大牌老师们的书比他们的课要来的好的多。
接下来,我和一个好朋友在一起在学校的图书馆复习,我住在亲戚家,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排队战位,我早上5点多起来坐车往那里赶。晚上8点再往回赶。
那段日子是辛苦的,也是我真正开始职业考研。但是现在回忆起来是美好的。我曾那样努力过。
但是我是一个超级恋家狂,到了7月底的时候,想家,再加上有同学叫我同走。于是,我就回家了。
在家的日子是惬意的,每天大概有六个小时的学习,也是三心二意的。
我们8月底开学后又3个礼拜的课程设计,设计并画精熘塔,然后是去化工厂实习两个礼拜。就到了十一,这期间考研基本属于停顿状态。
十一之后,大家其实都和没开始差不多,互相取笑之后,开始了为期三个半月的艰难生活。
那段日子是枯燥的,但是也是充满挑战和刺激的。我和我三个好朋友并肩作战,互相鼓励,一起讨论。相伴走过。我们早晨大约8点到教室,中午12点吃饭,中午在桌子上趴一
会。下午6点去吃饭。总觉得那时吃饭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整天到处找一些好吃的小店。在一起骂考研,互相嘲笑,谈天说地。我们是不在吃饭时讨论题目的。总是笑的翻天覆地,周围的人都在看我们。想想我们好像是很亢奋。把考研带给我们的郁闷都暂时忘掉。我现在仍会怀念那一段日子,吃饭时大家开心的时光,在考研枯燥的日子中显得闪闪发光。那也是我们几个友谊达到升华的时候。最后我们都如愿的考上了,一个华南理工大学,一个华东理工大学,一个北京化工大学。而我是浙江大学。
十月份是大家最急也还不疲惫的时候。我当时在做陈文灯一和石春贞。教室十点半熄灯,然后我会跑到通晓教室看政治,半个月后就不行了,通晓教室人太多,我也太困,就坚持11点睡觉,一直到最后。用的是包仁等几个老师的书。我对书的看法是哪本书都有可取之处,只要任何一本书搞透都受益匪浅。
石春贞的书看得我很崩溃,我知道我的英语不错,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因为在英语上想拉开分不容易,我也不用担心不过线。但是石春贞的书让我对考研英语没有了信心。专业术语太多,句式长而复杂。于是我找了往年的题看了一下,发现很多考研题也是偏重于专业也很难。所以我坚持每天做一个单元的石春贞,我做的很细,会把不会的词都查出来,把好的句子抄下来早晨读一读。我把重点放在阅读和听力上,做了石春贞和黑博士的一套听力,历年真题,最后作了7,8套张锦芯的模拟考场。英语上的时间比较少,每天早上一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但是一直在坚持,英语是不能放的。
当然我有很多同学用别的书,考的也不错。所以书无所谓好坏。看你怎么看了。最后我英语考了67分,在工科中不是太低了。
数学是我整个考研生活的重点,我常常把上午,中午,晚上的时间全部给数学。我看过陈文登一,二,做了20多套的模拟题。但是最后考的并不好,112。
我思考过,我数学不大好的原因是我进行了赌博似的复习,我第一遍也就是看书,理解原理,形成系统的阶段做的很粗糙,急于做题。而做题时必然会有这样的不理解那样的不会活用,于是我就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作,不求举一反三。这样很不好,高分不会是这样的。但是我在想如果我走了另一条路,就是认真的搞懂原理就一定很好吗?毕竟我的数学底子很差,时间也不是很多,尽管我把所有的精华时间都给了数学,也只有三个多月而已。
至于政治,我认真的看过两遍那种大书,做了一个北大燕园的2000基础题。我自觉自己对政治很懂得,但是现在回过来看看,这只是一个底子。靠的是最后一段的集训,那段日子各种各样的押题版都出来了,大部分的重点相似,其实最后考试也就是这些东西。我和我的同学买了很多学校小印刷店印的各种版本,然后不顾三七二十一的做,做错了就互相讨论。记忆很深刻,道理也真的明白。记得最后有一段我去逛书店,看看街面上的各种政治书中千奇百怪的题时,很多题我复习到现在压跟没见过,有点害怕。可最后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就放心了。各个名校押题是很准的。
而专业课,我考的是物理化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我11月中旬才开始看。我觉得这种课主要是吃透课本。我把配套的练习题做了。然后和我一个同考浙大的一起做一套去年的考卷,我们都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并且只有一个填空不一样。当时我就知道,我的水平可以了。但是因为专业课的题难度的不连续性和专业课必须拿高分。一方面,我把浙大专业课班的笔记好好看看,研究一下哪里是重点。另一方面,我让自己多见一些题型,我也做北化,华南地题,因为考华东的那个人考化工原理,和我们不一样。对了,专业课的选考上也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像我们专业,一般都是化工原理,物理化学选考,也有例外,比如,华南是两门都考的。而上课一般是物化先上,化原后上,所以大家都觉得自己化原学的比较好。比如我考华东的好朋友,当时她的化原是全年级第一。但是化原拿高分实在不容易,她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