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12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21.一个“深”字,尽写战后荒芜之状,令人满目凄然,渲染了残破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景情交融,极富表现力。
122.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解析】
12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深”字体现了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以此表现国家残破、人烟稀少,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122.要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因此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抵万金”
正是说明了家书的珍贵。此时的作者也是与妻子儿女分离,所以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3.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和“_____”。
124.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案】
123.心远悠然
124.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2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理解诗歌内容,一定
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闲适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心境平和,寄情山水的满足感,脱离世俗的轻松,即实践中自己隐居的选择得到自我认同,乐在其中。
124.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炼字,即根据內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可见,“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不经意间与山之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凡脱俗于尘世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5.《雁门太守行》和《使至塞上》内容上都与边塞战争生活相关,前者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战争的惨烈,并借用典故表现士兵________的精神;而后者则侧重记述出使边关途中所见所感,借________和归雁自比,表达出自己的飘零之感。
126.西方油画擅用丰富厚重的色彩描绘画面,中国写意画则用简练的笔法表现意境,有人认为《雁门太守行》更像是西方的油画,而《使至塞上》则是中国的写意画,任选其中一首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案】
125.为国捐躯征蓬
12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像西方油画,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燃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争。
王维的《使至塞上》仅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就勾勒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色。“直”“圆”两字更是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极具中国写意画的美感。
【解析】
12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
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为国捐躯的决心。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12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鳞”金色、“燕脂”胭脂色、“夜紫”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云”黑色、“秋色里”秋色、“玉龙”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使至塞上》中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描写的画面是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时当傍晚,落日低垂在蜿蜒的河面。诗句中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诗人只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了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