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9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1、环境定义: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水、大气、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类型:自然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人工环境(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3、环境的特性:环境的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的滞后性、脆弱性。

4、水圈:由大气圈、海洋、陆地水体、土壤和岩石空隙以及生物体中的气、液、固态水组成的连续圈层。

5、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6、自然环境:以自然界事物为主体的外部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生物等要素及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及岩石圈各种圈层。

7、人类对水圈的影响:直接影响(大量开采地下水,过度不合理开发地表水)间接影响(修建大型水库、河流渠道化、水体过度利用)8、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他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和生物间的交换。

9、物质循环的特点:①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做循环式运动,表明任何一种物质或元素都可以重复利用②物质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0、物质循环的类型:根据循环中元素的属性,物质循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11、水循环是物质循环的核心,是物质循环的驱动力。

气体型循环主要有碳循环和氮循环。

沉积型循环主要有矿质元素的循环。

12、能量流动:来自太阳和能量通过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时逐级减少,最终均已热能形式消失的单项流动。

13、能量流动的特点:a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b逐级递减c能量的质量逐级提高、d变动性14、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影响 人类福祉。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原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 本地物种的生存。
2024/1/30
27
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透视
垃圾围城
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 弃物产生量迅速增长, 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 围城现象。
2024/1/30
土壤和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 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 重污染。
8
水圈层结构与功能
水圈层结构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水等。
人类活动对水圈层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排放 污染物导致水体污染等。
水圈层功能
调节地球气候、提供水资源、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等。
2024/1/30
9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2024/1/30
岩石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反作用。
2024/1/30
研究任务
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 径,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 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个分支领域。
2024/1/30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 行为习惯。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2024/1/30
14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导致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2023年环境科学家《环境科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环境科学家《环境科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环境科学家《环境科学概论》考
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以下是2023年环境科学家《环境科学概论》考试的一些真题,以及对这些题目的答案解析。

1. 问题:环境科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现象、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一门
综合性学科。

解析: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环境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包括自然环
境和人为环境,以及与环境相关的各种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和
生态保护等。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为了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2. 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
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当前的发展不会对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可持续发展考虑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控制,同时也关注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3. 问题: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
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利益。

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包括食物、水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利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是确保生态系统服务持续供应的关键措施。

以上是部分2023年环境科学家《环境科学概论》考试的题目与答案解析。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华的表现。

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

但是,学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出版书刊之多,资料积累之丰富,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它的研究对象`任新的学科发展更是有益的。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务`内容`分科和发展动向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对于促进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堆放和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士的严重污染,加恶化着环境,危害人体。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天然资源的渐减少,迫使大家重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增加会的物质财富。

因此,固体废物的处和利用已日成环境科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五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配套章节题库(环境物理)【圣才出品】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配套章节题库(环境物理)【圣才出品】

第9章环境物理一、选择题1.日出后晴天点源大气污染扩散烟型为()。

A.波浪型B.平展型C.爬升型D.漫烟型【答案】D【解析】A项,波浪型,烟云扩散速度快,呈剧烈翻卷状,出现于阳光较强的中午前后;B项,平展型,烟云垂直方向扩散速度小,水平方向上有缓慢扩散,像一条飘浮的带子,多出现于弱晴朗的夜晚和早晨;C项,爬升型,烟云下侧呈平直状,上侧出现湍流扩散,常出现在日落前后,地面有辐射逆温,大气稳定,高空大气不稳定;D项,漫烟型,烟云上侧呈平直状,下侧出现湍流扩散,常出现在日出后,地面低层空气增温,上部仍保持逆温。

2.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有三种方式,其中不包括()。

A.层流扩散B.弥散C.湍流扩散D.分子扩散【答案】A【解析】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有三种方式:分子扩散、湍流扩散(紊流扩散)和弥散。

湖泊、水库等静水体,在没有受到风生流、异重流(由温度差、浓度差引起)、行船等产生的紊动作用时,扩散稀释的主要方式是分子扩散。

流动水体的扩散方式主要是紊流扩散与弥散。

二、填空题1.大气的运动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大气的力中,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最为重要。

而______和______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答案】风;湍流【解析】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气象的动力学因素和热力学因素、气象状况、地理因素、污染物和污染源的特点。

其中,动力学因素主要指风和湍流,它们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其他一切气象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扩散稀释的。

2.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模式包括______扩散模式、______扩散模式。

其中______扩散模式又包括______扩散高斯模式、______扩散模式、______扩散模式。

【答案】点源;线源;点源;无限空间中点源;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连续点源【解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模式包括点源扩散模式、线源扩散模式。

环境科学概论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环境科学概论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的概念是相对的。 环境总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或者说是相对于 主体而言的客体。中心事物周围的(非中心)事 物就是环境。 环境科学中的中心事物是人(人类社会)。人类的 外部世界,人类周围的一切事物(一般考虑与人 类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事物)。中心事物与非中 心事物、或者主体与客体构成一个系统。以人类 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就是环境。
二、环境的划分
按环境要素的属性一般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要素):围绕人类的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 体。例如:太阳辐射、空气、水分、土壤、矿产、动植物、 微生物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要素的总和。这些都是人类 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的社会劳动 改造形成的,它凝聚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 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标志,又随着人类文明 的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社会环境也称为文化 —社 会环境。 ——人工构筑物、交通运输、通信、经济、文化、道德、 传统、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 • 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利用 •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 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 开发利用问题。 ——生存-发展-和谐
跨界环境问题磨擦上升
酸雨、沙尘暴—日本、韩国 黄海污染—韩国 跨界河流污染和水资源开发—俄罗斯、朝 鲜、东南亚
环境声学 环境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 环境生物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物理学 的交叉学科。 环境电磁学
环境基础科 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环境化学 环境Leabharlann 态学 环境医学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污染化学 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医学监测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一章(yī zhānɡ)绪论1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又称环境(huánjìng)基质,构成人类环境整体各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guīlǜ)基本物质组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2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特点①最差(小)限制律②等值性③整体性大于个体之和④先后出现,相互联系,相互联系。

3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对环境评定一种概念。

4环境分类①聚落环境②地理环境③地质环境④宇宙环境。

5环境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6环境本底值: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和能量分布正常值。

7环境自净作用:环境对于进入其内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具有一定迁移、扩散和同化、异化能力。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下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kěnéng)容纳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9环境自净(huán jìnɡ zì jìnɡ):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使环境达到自然(zìrán)净化目的。

10环境科学所研究(yánjiū)和任务①人类(rénlèi)和环境关系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过程和规律③环境污染调查、评价和环境和预测④环境状况控制和防治⑤环境污染危害⑥自然资料保护和合理作用⑦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⑧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⑨环境管理。

11环境科学分科: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 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动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章绪论1.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以⼈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与⼈类发⽣相互作⽤的⾃然要素及其总体。

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类⽣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改造的⾃然因素的总体2.环境的分类聚落环境(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森林环境、草原环境、海洋环境、湖泊环境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开发区环境) 地球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3.⼋⼤公害事件的致污因⼦烟尘,SO2,光化学烟雾,甲基汞,镉,煤尘重⾦属粉尘4.当今全球性的三⼤环境问题全球变暖,酸⾬沉降,臭氧层空洞5.环境问题引发的第⼀第⼆次⾼潮第⼀次:⼋⼤公害事件第⼆次:全球性\⼴域性环境问题,⼤⾯积的⽣态破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6.标志环境科学产⽣的书籍《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第⼆章⽣态学基础1.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产⽣条件:理想状态——⾷物充⾜,空间不限,⽓候适宜,没有天敌等;增长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定的倍数增长,第⼆年是第⼀年的λ倍。

计算公式:t 年后种群的数量为(N0为起始数量, t 为时间,Nt 表⽰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为年均增长率。

)此⽅程画出的曲线开始时呈指数增长趋势,后来增长趋势逐渐缓慢,最后(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 时)达到⽐较稳定的停滞⽔平,呈现“S ”形,所以⼜叫做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

种群数量由0→K/2值时,种群增长率增⼤种群数量在 K/2值时,种群增长率最⼤种群数量K/2 →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但种群数量达到最⼤,且种内⽃争最剧烈。

2.群落概念:同⼀时间内,⼀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在⼀起形成的⼀个集合体 N t =N 0λt结构:垂直结构:⼤多数群落的内部都有垂直分化现象,即成层现象。

⽔平结构:不同种群在⽔平⽅向上的分区现象。

演替:(1)原⽣演替概念:在从未有过⽣物⽣长或虽有过⽣物⽣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原⽣裸地上发⽣的⽣物演替,⼜称为初⽣演替。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第二节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第三节环境学及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环——周围境——事物及其状态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发生关系的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

中心事物是环境的主体周围相关事物是环境的客体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生态学研究的环境,是生物周围与生物发生关系的相关事物的集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有一定范围,其大小取决于主体的影响力,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辐射半径”。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空间、物质(大气、土壤、水体)、能量(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现象人工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物质(汽车)、能量(电)、精神产品(影视)1)物质多样性生命物质、非生命物质(2)形态多样性陆地:高山、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水域:江、河、湖、海……(3)过程多样性过程性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过程时间:短期过程、中期过程、长期过程(4)功能多样性生态功能、资源功能、废物消纳功能……人类需求与创造的多样性1)人类的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服务需求……(2)人类的创造创造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具有多样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1)界面多样性城市、乡村、陆海空……(2)方式多样性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废物排放、城市建设……(3)过程多样性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4)效应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效应: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的效应:生理、社会、经济、技术……指构成人类环境系统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2024年度《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2024年度《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 响、风电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等。
能源利用效率问题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7
PART 04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介绍
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2024/2/2
16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2024/2/2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环境科学概论》 PPT课件
REPORTING
2024/2/2
1
目录
• 环境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自然环境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介绍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探讨 • 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2
PART 01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 计划、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利 用资源等。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监测 和评估,了解其动态变化,为保 护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2024/2/2
2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
退化生态系统成因分析
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特点:1、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2、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 从地表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
3、表现形式要加多样化;
.
19
4、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5、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 生存和发展。
三、环境问题分类
1、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 是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 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使人类社 会遭受一定损害的问题。包括地震、火 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 干旱等等。
•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环 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指的是环绕于 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 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
.
9
二、环境的分类和组成 1、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它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 大气 水体
要素 土地 岩石 生物
.
10
自然环境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 分类。
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森林、草 原、沙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 地、平原等多种类型。
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城市、农 村、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 。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名词解析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

2)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3)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他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和生物间的交换。

4)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体、土壤、大气)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有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5)生态效率:是指各能量参数在各营养级之间及内部传递与转化的效率。

选择题1)环境的特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的滞后性、脆弱性。

2)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环境科学分化发展阶段2.环境科学交叉与整合阶段3.从环境问题全球化与定量环境模型构建阶段。

3)环境科学研究对象:P12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4)大气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5)土壤的特性:吸附性、缓冲性、氧化还原性以及自净功能。

6)物质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7)能量转化效率:摄取量、同化量、呼吸量、生产量。

8)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1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2人工环境的多样化3人工环境的脆弱性4环境污染严重9)迁移与扩散方式:溶解迁移、还原迁移、螯合迁移、悬粒迁移、生物迁移。

简答题1.环境科学的任务第一、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其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第三、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环境科学概论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1.地球承载⼒:某⼀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对⼈类⽣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类社会作⽤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当代⼈的需求,⼜不对后代⼈满⾜其需求的能⼒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它们是⼀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的,⼜要保护好⼈类赖以⽣存的⼤⽓、淡⽔、海洋、⼟地和森林等⾃然资源和环境,使⼦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可持续发展的核⼼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提⾼⼈⼝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的前提下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的中⼼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使⼦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孙路”。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满⾜当代⼈的利益” 。

)3.臭氧层:离地⾯20-30千⽶⾼的⼤⽓圈的同温层阻挡紫外线,底部有⼀个臭氧浓度相对较⾼的⼩圆圈,厚度在正常压⼒下约8km.4.臭氧层空洞:指环境在地球周围的臭氧层因长期消耗⽽出现了⼀个空洞,臭氧稀薄以致丧失其保护功能。

5.⽣态脆弱带: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强且有退化趋势的⽣态环境过渡带6.⼈体退化:指由于⼈类活动对⾃然活动的改变,导致⼈体出现⾮正常疾病和有害⽣理过程,⼈类⽣理因素下降和健康⽔平下降的现象,简⽽⾔之,是指⼈的体质下降和健康退化,也称“⼈体退化病”,其产⽣原因是环境污染7.全球变暖:指地球表层的⼟壤、⼤⽓、⽔体、植被温度等年际间的缓慢上升的现象,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效应。

8.环境:指与某⼀类⽣命主体包括(群体与个体互相联系)对⽣命主体的⽣存与发展产⽣作⽤,发⽣影响的周围诸多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命主体的存在空间维持⽣命活动的能量和物质及对维持⽣命活动的能量和物质产⽣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然环境和⼈⼯环境。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生态平衡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
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他们相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状态。
第四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 大气圈:
概念:在自然地理学上,把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作大气 圈. 大气圈结构:
均质层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 非均质层中又分: 暖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外层) 大气污染: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 能允许的极限(环境容量)时,大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 精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到恶劣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为大气 污染 。
七、能源、资源短缺 八、森林锐减 九、垃圾成灾 十、有毒化学品污染
十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 公众环境意识不高 人口压力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第三章 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环境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 传递功能的统一体,是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特征: 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这些能量在流动中 巨大损失,因此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不会超过 5-6 个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或自身调解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水的自净能力:是指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其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的作 用,使水体在一定时间内及一定条件下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现象。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环境的概念:狭义的概念中心事物是人类, 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适应的环境, 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可分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两种。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 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环境要素的属性最差(小)限制律: 整体环境的质量, 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 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

整体性大于个体和: 是指环境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产生的集体效应, 是个体效应基础上质的飞跃。

出现先后, 互相联系, 互相依赖:是指环境诸要素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出现, 具有先后之别, 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的。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 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 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的功能特性☐人类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

由于存在连续不断的、巨大的和高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 表现出对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压力。

☐. 根据环境的概念界定,各种环境要素都是人类所需要的资源。

☐环境的功能首先是为人类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资源。

☐环境具有调节功能。

☐环境具有服务功能。

☐环境具有文化功能。

整体性:局部污染可以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和危害。

有限性:弱小的地球(背景值、容量、自净)不可逆性:物质循环的可逆与能量流动的不可逆隐显性:后果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持续反应性:灾难隐患和遗传隐患灾害放大性:小的影响导致大的破坏环境问题广义: 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 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 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 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 又称第一环境问题, 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 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它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

《环境科学概论》答案.doc

《环境科学概论》答案.doc

一、单选题(共2题,6分)1、循环经济原则中的首要原则是()。

A、减量化B、早规划C、再利用D、资源化正确答案:A2、美国垃圾资源回收的高峰是在以下哪个时期?()A、 1910sB、 1920sC、 1930sD、 1940s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共1题,2分)1、未来循环经济的走向是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服务。

()正确答案:正确一、单选题(共3题,9分)1、以下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是()。

A、墨西哥B、马来西亚C、以色列D、中国正确答案:C2、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

A、人力资本积累B、技术进步C、劳动生产率提高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调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是()。

A、经济增长回落B、贫富分化C、就业困难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共2题,4分)1、提升产业结构,构造经济增长新动力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正确答案:正确2、中国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正确答案:错误一、单选题(共3题,9分)1、我国人口红利期临近尾声的表现不包括()。

A、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B、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增长C、新生代劳动者对就业要求提高D、劳动人口增多正确答案:D2、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应以()为发展的主阵地。

A、城乡结合部B、乡镇C、城市D、农村正确答案:C3、抵抗人口老龄化的基本路径是()。

A、福利结构调整B、城镇化发展C、国家收入增长D、教育水平提高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共2题,4分)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增长的因素之一是人口红利。

()正确答案:正确2、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是以科技化为核心的,规模空前浩大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一、单选题(共2题,6分)1、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B、教育水平的提高C、户籍制度变革D、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正确答案:D2、以下不属于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后果的是()oA、城镇化导致的农村人口减少B、青壮年迁出导致的老龄化C、从事农业的人口年龄不断减小D、非农劳动力比重的提高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共2题,4分)1、秸秆焚烧和农药化肥的滥施会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损害。

环境科学概论 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 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生态学、地理学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目标是培养以上专业学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及环境科学的总体轮廓,包括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科、发展与特点。

特别是重点了解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特点,了解人类活动引起的以上环境要素的污染特征,包括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掌握污染物在各环境要素中的转化规律及污染物扩散模式。

同时了解全球当前主要的热点环境问题,初步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产生1.环境(Environment)1.1 什么是环境环境,就词义而言,是指周围的事物,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个主体而言,从这一角度上讲,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会随着“主体”的变化而改变。

“环境”一词,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同样会随着学科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对于生态学,由生态学的经典定义:“研究生物之间及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不难看出生态学中的环境是相对于生物这一主体而言的外部世界,它包括光照、水分、土壤,温度、地形地貌等。

什么是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对于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前后“环境问题”,更确切地说是“环境污染问题”的第一次高潮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渐扩大其研究内容的环境科学来说,其主体是人类。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的定义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全部。

这里的外部世界包括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周围事物。

它包括非生物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也包括生物环境(Biological environment)。

1.2 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1) 生态(Ecology)生态学的定义颇多,从最初的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E. Haeckel在其所著《普通生物形态学》》中给生态学下的最经典的定义:“研究生物之间及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到1972年现代著名生态学家E.P.Odum在其出版的教科书《生态学基础》中的定义:“生态学为研究自然界的构造和功能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原则是有关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方法、途径和战略、策略的一项重要原则。
(4) 环境民主原则
这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等
原则的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法》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均有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内
(3) 环境管理政策
7
又称环境行政政策,指有关环境行政管理事务的政策。它包括:环境行
政管理机制(管理组织、行政协调),环境行政管理制定,环境行政管理手
段和措施,是环保产业的技术选择,技术进步的目标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
实施的政策。
(4) 环境产业政策
环保产业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
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
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环保设备设计、生产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环
保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是环保产业的最终产品,是环保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进步、咨询服务等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保障,也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
指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原理、途径、方向、手段和要求,防治生态破坏的技术原 则、途径、方向、手段和要求,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原则、途径、方向、 手段和要求,城乡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原则、途径、方向、手段和要求,清洁 生产的技术原则、途径、方向、手段和要求等等。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刘俊杰
2020年11月14日星期
我国主张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反对“先污染、后治理”,反对以牺
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反对以超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环境保护措施来限制经济
发展。
(2) 环境责任原则
这一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污染者负担),谁破坏谁整治,谁开发谁保护,谁利
Hale Waihona Puke 用谁补偿”等原则的概括。(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
刘俊杰
2020年11月14日星期
9.1 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3
9.1.1 基本原则
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环境保护原则和方针,是我国环境保护工
作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制建设的指导性准则。
(1) 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结合。
刘俊杰
2020年11月14日星期
环境政策是有关环境事务的政策。国家环境政策是指国家规定的有关环 2 境事务的政策。它是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制的基础,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前 提。具体来说,环境政策就是各国政府为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制定的 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或技术上的规定。
环境法是关于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以及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法(《中国大百科全书 环 境科学》)。
环境法的概念有狭义、广义的区别。狭义的环境法仅指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反映在20世纪70年代立法名称上,有的称“污染控制法”(欧洲), 有的称“公害法”(日本);广义的环境法除前者外,还包括通过对作为环 境要素的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达到对自然环境保护目的的 各种法律。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法规。
(1) 强调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 坚持实事求是
(4) 其他原则
9.1.3 环境政策的发展(略)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刘俊杰
2020年11月14日星期
5
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 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 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 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 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加强生物多样性 6.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 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 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10. 参照环发大会精神,制定中国的行动计划
环 境 科 学 概 论
(9)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
第9章 环境政策与法规 9.1 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9.1.1 基本原则 9.1.2 基本特征 9.1.3 环境政策的发展 9.1.4 环境政策体系 9.2 环境法 9.2.1 环境法的主要内容 9.2.2 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9.2.3 环境法的目的和作用 9.2.4 环境法体系 9.3 环境标准 9.3.1 环境标准的内涵和性质 9.3.2 环境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9.3.3 环境标准体系 9.3.4 环境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管理
容,其实质是相信和依靠群众管理好环境资源。
(5) 其他原则
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和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
原则,依靠科学技术保护环境的原则,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制的原则,等等。
9.1.2 基本特征
4
我国环境政策的基本特征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而言的,包
括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在内的全部环境政策和法规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和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刘俊杰
2020年11月14日星期
6
9.1.4 环境政策体系
从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出发,我国正逐步形成以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 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境社会政策、环境管理政策、环 境产业政策、环境贸易政策和国际环境政策为主的政策体系。
(1) 环境经济政策
征收排污费、排污权交易、生态环境补偿费、资源税(费)、环境保护经济优惠 (如鼓励综合利用政策、低息和优惠贷款政策、价格优惠政策、利税豁免政策),环 境保护投资政策,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市场政策,等等。目前,我国的许多环境法律、 法规和政策都有环境经济政策的内容,如《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 保护工作的决定》(1981年)规定了有关“利用经济杠杆”的几项环境经济政策;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2年)对“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作了具体规定。 我国还制定了一些专门的环境经济政策,如《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年)、 《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通知》(198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运用信 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1995年)等。 (2) 环境技术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