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二 季孙欲以田赋(按田亩数量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 也。”——《左传·哀公十一年》 应用2 史料二中出现了“田赋”,说明地租这一新的剥削形式出现,反映了_封__建__生__ _产__关__系__已产生。
2.获取材料信息 史料一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 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123456
5.(2018·重庆高一检测)钱穆《国史大纲》中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 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由材料中“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可知,这一土地制 度的目的之一是限制土地兼并,故C正确。
123456
返回
本课结束
——《汉书·食货志》 应用1 史料一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 提示 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
史料二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 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应用2 史料二中反映了哪种经营方式的出现?作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经营方式:租佃经营。 原因:富者田多种不过来,而贫者无地或少地;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针对练 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重要经济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两者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井田制
B.分封制是井田制的前提,井田制为分封制的实行服务 C.大国争霸瓦解了分封制,分封制的瓦解是井田制破坏的根本原因 D.分封制与井田制互相依存,互为因果,无所谓谁是基础
问题思考 材料 有渰(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 思考 材料反映出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现象: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 原因: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私田的开垦数量 越来越多。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出现 (1)时间: 战国 时期。 (2)标志: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全面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培植了一批 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 判断正误
判断正误
宋代租佃关系的普遍化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农业领域的出现。( × )
提示 租佃关系是指地主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从而向佃农收取地租的一种剥削关 系;而资本主义萌芽是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 务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故本题说法错误。
归纳总结
课堂
小结
123456
4.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画像中的收租场景
①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
②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
③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
④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
A.①②
√B.②③
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画像中的收租场景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根据图片标题,反映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的 情景,①④在图中无从体现,故选B。
123456
3.(2019·太原高一检测)中唐时期陆贽有言:“富有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
托豪强,以为私属,贷其种粮,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造成这一现象
的根源是 A.人多地少,赋税沉重 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由于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农民日益贫困,不得不租种地主 的土地来维持生活。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故选B。 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4.瓦解 (1)时间: 春秋 时期开始崩溃,战国时期被废除。 (2)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 私有土地 “私田”界限打破,一律按土地的好坏收税。 (3)标志: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公田”与
判断正误
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 )
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封建国家不可能从根本 上去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3.发展 (1)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两极分化加剧。 (2)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推动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4.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国家采取“均田”“限田”措施,如北魏至唐初实行 均田制 ,保护自耕农经济。
历史解释
封建社会不能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原因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 而使土地占有关系很不固定,土地买卖盛行,这就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2)土地兼并的主要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地主往往将剥削来 的钱财用于购买土地,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这些都使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3)是由封建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封建国家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它只能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土地兼并,而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百度文库
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A.各国开始税制改革
B.土地公有制形成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解析 根据材料中周天子默许郑国和鲁国擅自交换土地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井田 制土地不得转让可知,井田制正在遭到破坏,故选D项。
123456
2.(2018·深圳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 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 一时期的改革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123456
6.(2019·西安高一检测)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
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解析 据材料可知,“耕者”(农民)租种“富民”(地主)的土地,最终是地主得到收 入的一半,而农民得到收入的一半,所以是租佃式经营,故选D。
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②政府原因: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其他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的商业资本加剧土
地兼并。
(2)影响
①消极影响:农民丧失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农民起义,
危及王朝统治;政府赋税减少,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导致地主豪强势
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积极影响:促使租佃关系的产生;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其统治;促 使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经营专业化、区域化的发展。 知识结构
返回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商周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 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2)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 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走向崩溃。
(2)自耕农私有土地: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3)地主私有土地: 土地兼并 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判断正误
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 )
提示 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 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深化理解
√D.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 质都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瓦 解,故选D,排除A; 承认土地私有会加剧土地兼并,故排除B; 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与孟子仁政主张无关,故排除C。
判断正误
均田制就是把地主兼并的土地平均分配。( × )
提示 均田制是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和荒地等国家控制的土地按性别、年龄分给小 农耕作,而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故本题说法错误。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 租佃关系 。 2.发展历程 (1)产生:早在 战国 时期,租佃方式就已产生。到汉代,已比较普遍。 (2)发展: 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3)进一步发展: 明清 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3.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 人身依附 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有利 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解析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授土授民”,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周王分封的前提和 基础,通过分封又使井田制得以巩固和扩大。两者的关系实质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之间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故选A项。
史料实证
1.印证教材观点 史料一
图一
图二
应用1 图一“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 的瓦解;图二反映的是商鞅变 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说明井田制被废除, 土地私有制 从法律上得以 确认。
战国时期形成了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 )
问题思考 材料
商鞅变法 思考 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导致土地制度和生产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发展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生产形式: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转变为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的个体农业劳动。
2.形式 (1) 君主 私有土地: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基础落实
一、废井田,开阡陌
1.背景: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使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2.出现: 商周 时期,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3.内容 (1)所有权上,名义上为 国家 公有,由周王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2)“公田”:实际上为 贵族 占有,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3)“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针对练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
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B.统治者“不抑兼并”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这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
的必然结果,故选D项。
返回

达标检测
1.《左传》记载,隐公八年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交换祊田和许田。对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本特点。
1.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土地兼并。 3.租佃关系的发展过程及影响。
内容索引
壹贰叁
基核达 础心标 落素检 实养测

判断正误
井田制下的“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 )
提示 “私田”作为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深化理解
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这里的“国有”实际上是 各级贵族私有。而今天的土地公有制是一种真正的公有制,这与井田制有着本 质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