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和等差数列
数列的概念和计算
数列的概念和计算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有序的数字组成。
数列的概念与计算对于数学的学习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定义、常见类型和计算方法。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字称为这个数列的项,用a₁,a₂,a₃,……表示。
数列中的每个项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公式、递推公式、递归式等形式来表示。
二、常见类型的数列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设数列为{a₁,a₂,a₃,……},公差为d,那么有 a₂ - a₁ =a₃ - a₂ = 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₁ + (n-1)d,其中n表示项数。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设数列为{a₁,a₂,a₃,……},公比为r,那么有 a₂/a₁ = a₃/a₂ = r。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₁ * r^(n-1),其中n表示项数。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的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通常为1,1或0,1,根据定义可以得到后续项。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an = a(n-1) + a(n-2),其中n表示项数。
三、数列的计算1. 求和求和是数列计算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在数列求和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n/2 * (a₁ + an),其中Sn表示前n个项的和。
-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 = a₁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 个项的和。
- 斐波那契数列求和:Sn = a(n+2) - 1,其中Sn表示前n个项的和。
2. 项数计算在一些问题中,我们需要求解数列的项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等差数列的项数:n = (an - a₁) / d + 1,其中n表示项数。
数列的概念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概念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由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字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中的数字可以是正整数、负整数、小数、分数等。
数列通常用{an}或an表示,其中n表示数列的位置。
例如{1, 2, 3, 4, 5, ...}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列,其中每一项的值依次递增1。
在数列中,通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d,如{1, 3, 5, 7, 9,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公差d=2。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的比等于一个常数r,如{1, 2, 4, 8, 16, ...}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公比r=2。
二、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项号之间的关系式。
通过通项公式可以方便地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以及根据数列的规律预测未知的项。
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分别为an=a1+(n-1)d和an=a1*r^(n-1),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数列的首项,d表示等差数列的公差,r表示等比数列的公比。
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外,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数列,如递推数列、周期数列、递减数列等。
这些数列的特点和规律各不相同,其通项公式也具有不同的形式。
三、数列的性质数列具有丰富的性质,通过研究数列的性质可以深入理解数列的规律和特点。
1. 数列的有界性数列可能是有界的,也可能是无界的。
如果数列中的项都不超过某一有限的数M,则称该数列是有上界的,M称为数列的上界。
类似地,如果数列中的项都不小于某一有限的数m,则称该数列是有下界的,m称为数列的下界。
如果数列同时有上界和下界,则称该数列是有界的。
2. 数列的单调性数列可能是单调递增的,也可能是单调递减的,还可能是交替单调的。
对于单调递增的数列来说,一般其通项公式中的a(n+1)>an。
类似地,对于单调递减的数列来说,其通项公式中的a(n+1)<an。
数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数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数列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
数列的研究在数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涵盖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多个分支。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计算方法。
一、数列的定义和表示数列是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通常用字母表示数列,如{an}或{a1, a2, a3, ...},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
数列中的数字可以是整数、分数、实数或复数,取决于问题的需求和数列的性质。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二、数列的常见类型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的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设数列为{an},若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an+1 - an = d (常数),则称该数列为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根据通项公式可以求出等差数列的各项的值。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的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设数列为{an},若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an+1 / an = q (常数),则称该数列为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根据通项公式可以求出等比数列的各项的值。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定义为前两项为1,以后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即a1 = a2 = 1,an = an-1 + an-2(n > 2)。
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是前一项和后一项的比值接近黄金分割比0.618。
三、数列的计算方法1. 求数列的前n项和有些数列的前n项和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公式或者递归求解。
例如,考虑等差数列{an},其前n项和Sn = (a1 + an) * n / 2。
2.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已知数列的一些特定性质,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为例,已经给出了它们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这些公式计算数列的各项的值。
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串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而等差数列则是数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
本文将介绍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用字母a、b、c和整数n来表示。
其中,n表示数列的位置,也称为项数。
例如,a1表示数列的第一项,a2表示数列的第二项,以此类推。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有限数列是指数列只有有限个项的情况,例如数列{1,2,3,4,5}就是一个有限数列。
而无限数列是指数列的项数是无穷的,例如数列{1,2,3,4,...}就是一个无限数列。
二、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特殊数列。
设数列的第一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1,a1+d,a1+2d,a1+3d,...}。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d的值决定了相邻两项之间的差额。
如果d大于0,则数列是递增的;如果d小于0,则数列是递减的。
当公差d等于0时,数列中的所有项都相等。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1.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可以通过通项公式来表示第n项的表达式。
通项公式通常用字母an表示,其表示形式为an = a1 + (n-1)d。
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等差数列的首项,d表示等差数列的公差。
通过通项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2. 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表示。
求和公式通常用字母Sn表示,其表示形式为Sn = (n/2)(a1 + an)。
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a1表示等差数列的首项,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
求和公式的使用,可以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方便了数列求和运算。
3. 通项和数列之间的关系等差数列的通项和数列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通过分析等差数列的特点,可以发现通项和数列的公差是常数项1,首项是等差数列的首项,首项和末项之间的序列是等差数列。
数列的概念基础
数列的概念基础数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项之间的关系由数列的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决定。
数列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代数、几何、物理、经济等。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大类。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保持不变,这个差值称为公差,用d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
例如,1,3,5,7,9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1 + (n-1)2。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比保持不变,这个比值称为公比,用q 表示,且q不等于0。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
例如,1,2,4,8,16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1 * 2^(n-1)。
数列的概念不仅局限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还有其他类型的数列,如等差-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等差-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比为固定值,且差也是固定值。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即第n项等于第n-1项与第n-2项之和。
数列的概念还可以推广到无穷数列。
无穷数列是指项数无限的数列。
对于无穷数列,通常使用极限的概念来描述其性质。
例如,等差数列的极限为无穷大或无穷小,而等比数列的极限只有在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时才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数学中,数列常常用于数学证明、解题和推导过程中。
在物理学中,数列常常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如自由落体运动、振动运动等。
在经济学中,数列常常用于描述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如GDP的增长、失业率的变化等。
总之,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具有重要的数学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数列的规律和性质,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数列(Sequence)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
数列可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两种。
具体而言,数列的概念和性质如下所述: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有序集合。
数列常用字母表示,如a₁,a₂,a₃,…,aₙ,其中的a₁、a₂、a₃等分别表示数列的第1、2、3个元素,而aₙ表示数列的第n个元素。
数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立的位置和值。
根据数列的特点,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Arithmetic Progression)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该常数称为该等差数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下:1.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第n项的通项公式可表示为an = a₁ + (n-1)d,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
2. 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表示为Sn = n/2(a₁ + an) = n/2(2a₁ + (n-1)d),其中a₁为首项,an为末项,n为项数。
3. 等差中项:等差数列中两个相邻的项的平均值称为等差数列的中项,若n为奇数时,中项可表示为an/2 +1 = a₁ + (n/2-1)d;若n为偶数时,中项可表示为aₙ/2 = a₁ + (n/2-0.5)d。
三、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Geometric Progression)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非零常数q,该常数称为该等比数列的公比(Common Ratio)。
等比数列的性质如下:1. 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第n项的通项公式可表示为an = a₁ *q^(n-1),其中a₁为首项,q为公比。
2. 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表示为Sn = a₁(q^n -1) / (q - 1),其中a₁为首项,q为公比。
四、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在实际问题中,数列的规律未必只符合等差或等比的特性。
数列的概念和常见数列的性质
数列的概念和常见数列的性质数学中,数列是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
数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代数、微积分、概率等。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概念、常见数列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用数语言表示为{an}或(an)n∈N ,其中n∈N表示自然数的集合,an表示数列的第n个项。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穷的。
在数列中,第一个数字称为首项,记作a1或者a0;第二个数字称为第二项,记作a2或者a1;以此类推,第n个数字称为第n 项,记作an或者an-1。
根据数列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是一个关于n的函数,用于计算数列的任意一项。
通项公式能够清晰地描述数列的规律与性质。
二、常见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公差为常数、任意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相等、任意三项能够构成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物理、经济问题,如速度、距离等。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公比为常数、任意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相等、任意三项能够构成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在复利计算中,利率可看作是一个等比数列。
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它的前两项是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n-1 + an-2,其中a1 = 1,a2 = 1。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植物的生长规律、动物的繁殖规律等方面都能够找到斐波那契数列的身影。
数列概念知识点总结
数列概念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数列的定义数列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次序依次排列的一列数。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有限的数列通常用下标表示,如$a_1,a_2,a_3,\cdots,a_n$;无限的数列通常用$n$表示,如$a_1,a_2,a_3,\cdots,a_n,\cdots$。
2.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有特定的位置和数值,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用某种规律或公式表示出来,这种表示每一项的公式被称作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常用$a_n$或$u_n$表示数列的第$n$项,通项公式可以写为$a_n=f(n)$或$u_n=f(n)$。
3.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前n项和指的是数列中从第1项到第n项的和,通常用$S_n$表示,即$S_n=a_1+a_2+\cdots+a_n$。
4.数列的递推关系数列中的每一项通常都可以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关系来确定,这种关系被称为数列的递推关系。
数列的递推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比如$a_{n+1}=a_n+2$。
5.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指的是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d$为公差。
6.等比数列等比数列也是一种常见的数列,指的是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都相等。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cdot q^{n-1}$,其中$q$为公比。
二、常见数列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其中差值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其中比值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cdot q^{n-1}$,其中$a_1$为首项,$q$为公比。
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的值都是前两项的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n-1}+a_{n-2}$,其中$a_1=1,a_2=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字的集合。
数列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比如金融、物理、计算机等。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一些常见的数列类型。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字的集合。
数列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通常用$a_1, a_2, a_3, ...$来表示数列中的每一个元素,其中$a_i$表示数列中第$i$个元素的值。
数列中的数字可以是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等。
数列中的元素之间的规律可以通过一个通项公式来描述,通项公式可以是一个显式公式,也可以是一个递推公式。
显式公式可以直接计算数列中每一个元素的值,而递推公式则需要通过已知的一些元素推算出数列中其他元素的值。
二、数列的性质1. 有界性:数列可能是有界的,也可能是无界的。
如果数列中的元素有一个上界和下界,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有界的;如果数列中的元素没有上界或者下界,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无界的。
2. 单调性:数列可能是递增的,也可能是递减的。
如果数列中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逐渐增大,那么这个数列就是递增的;如果数列中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逐渐减小,那么这个数列就是递减的。
3. 散点性:数列可能是散点的,也可能是紧凑的。
如果数列中的元素之间的间隔比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散点的;如果数列中的元素之间的间隔比较小,有明显的规律,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紧凑的。
三、常见的数列类型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为常数的数列,通常用$a_1, a_1+d, a_1+2d, ...$来表示,其中$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为常数的数列,通常用$a_1, a_1r, a_1r^2, ...$来表示,其中$r$为公比。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通常用$F_1, F_2, F_3, ...$表示,其中$F_1=1, F_2=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定义及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基础知识1.数列的概念定义1. 按照某一法则,给定了第1个数,第2个数,………,对于正整数有一个确定的数,于是得到一列有次序的数我们称它为数列,用符号表示。
数列中的每项称为数列的项,第项称为数列的一般项,又称为数列的通项。
定义2.当一个数列的项数为有限个时,称这个数列为有限数列;当一个数列的项数为无限时,则称这个数列为无限数列。
定义3.对于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即,这样的数列称为递增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即,这样的数列称为递减数列。
定义4.如果数列的每一项的绝对值都小于某一个正数,即,其中是某一个正数,则称这样的数列为有界数列,否则就称为是无界数列。
定义5.如果在数列中,项数与具有如下的函数关系:,则称这个关系为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定义6.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差,常用字母表示。
等差数列具有以下几种性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或;(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或;(3)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的一次函数;(4)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关于不含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5)设是等差数列,则(是常数)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6)设,是等差数列,则(是常数)也是等差数列;(7)设,是等差数列,且,则也是等差数列(即等差数列中等距离分离出的子数列仍为等差数列);(8)若,则;特别地,当时,;(9)设,,,则有;(10)对于项数为的等差数列,记分别表示前项中的奇数项的和与偶数项的和,则,;(11)对于项数为的等差数列,有,;(12)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13)其他衍生等差数列:若已知等差数列,公差为,前项和为,则①.为等差数列,公差为;②.(即)为等差数列,公差;③.(即)为等差数列,公差为.3.等比数列定义7.一般地,如果有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现中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即。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它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
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类型。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求和公式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均相等的数列。
用通项公式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为首项,d为公差。
1. 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值都相等,这个差值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可以是正差、零差或负差的数列。
2. 等差数列的性质(1)首项和末项之和等于中间项之和的两倍:a1 + an = 2S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2)任意一项与首项之和等于任意一项与末项之和:ai + aj = a1 + an。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和乘以项数的一半:Sn = (a1 + an) × n / 2。
3. 求等差数列的和求解等差数列的和可以利用求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n 为项数。
4.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投资、房贷分期还款等均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计算。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均相等的数列。
用通项公式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为首项,r为公比。
1. 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等比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这个比值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可以是正比、零比或负比的数列。
2. 等比数列的性质(1)相邻两项之商等于任意一项与首项之商等于任意一项与末项之商:ai/aj = a1/ai = ai/an。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差除以公比减1:Sn = (a1 - an × r^n) / (1 - r)。
3. 求等比数列的和求解等比数列的和可以利用求和公式Sn = (a1 - an × r^n) / (1 - r),其中r不等于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许多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概念、分类以及一些常见的数列性质。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
数列可以用数学公式或者规律来表示。
例如,1,3,5,7,9,……是一个由奇数构成的数列,它可以用公式an = 2n-1来表示(其中n为正整数),即第n项为2n-1。
二、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性质和规律,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等。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恒定的数列。
例如,2,4,6,8,10,……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它可以用公式an= a1 + (n - 1)d来表示(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正整数)。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恒定的数列。
例如,1,3,9,27,81,……是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它可以用公式an = a1 * r^(n-1)来表示(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正整数)。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以0和1开始,后面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例如,0,1,1,2,3,5,8,13,……就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
三、数列的性质数列具有许多有趣且重要的性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数列性质。
1. 通项公式:许多数列都可以用通项公式来表示第n项。
通项公式是一个表示数列第n项的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数列的任意项。
例如,等差数列an = 2n-1、等比数列an = 3^n和斐波那契数列Fn = ((1+√5)^n - (1-√5)^n) / (2^n√5)。
2. 部分和公式:部分和公式是一个表示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
例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n(a1 + an) /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 a1 * (1 - r^n) / (1 - r)以及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和Sn = F(n+2) - 1。
数列的概念与分类
数列的概念与分类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概念、分类以及一些相关的性质和应用。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串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构成的序列。
这些数可以是整数、实数或者其他类型的数。
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用An表示第n项。
二、数列的分类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如果数列公差为d,则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
其中,A1为首项,n为项数。
等差数列的常用表示方法有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如果数列公比为q,则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q^(n-1)。
其中,A1为首项,n为项数。
等比数列的常用表示方法有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
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前两项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即A1 = A2 = 1,An = An-1 + An-2 (n≥3)。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常常能够找到相应的规律。
4.调和数列调和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的倒数构成的数列。
调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1/n。
5.等差-等比数列等差-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既有等差又有等比关系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 * q^(n-1)。
三、数列的性质和应用1.数列的递增和递减性质根据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出数列的递增和递减性质。
如果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则该数列为递增数列;如果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小,则该数列为递减数列。
递增和递减数列在求和、求极限等数学运算中有重要应用。
2.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一些特殊的数列,可以通过求和公式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
例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q^n - 1)) / (q - 1)。
高中数学数列与等差数列
要求层次重难点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法A 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B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C(一) 知识内容1.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它可以有限,也可以无限.2.数列的项及通项:数列中的每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首项),第2项,…,第n 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123,,,,,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又称为数列的通项.3.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函数式()n a f n =来表示,则称这个公式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4.数列的分类数列的分类方式一般有三种:⑴项数有限的数列称为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称为无穷数列; ⑵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大的数列称为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小的数列称为递减数列;这两种数列统称为单调数列.各项都相等的数列称为常数列;既不是单调数列,又不是常数列的,称为摆动数列,即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 ⑶如果数列的任一项的绝对值都小于某个正数,则称此数列为有界数列,否则称为无界数列. 5.数列的表示方法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一个有限子集{1,2,3,,}n )的一类特殊的函数()f n ,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函数的解析式. 例题精讲高考要求板块一:数列概念与基础知识数列及等差数列⑵图象法(无限多个或有限多个孤立的点,取决于是无穷数列,还是有穷数列); ⑶列表法. 6.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且从第二项开始的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例如,111,2(2)n n a a a n -==-≥.给出递推公式和初始值的数列是一个确定的数列,所以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即递推法.7.数列的前n 项和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定义为:123n n S a a a a =++++.数列的前n 项和构成了一个新的数列{}n S ,且11(1)(2)n nn S n a S S n -=⎧=⎨-⎩≥.例如:数列{}n a :2,4,6,8,10,,是一个递增数列,且是无穷数列,无界数列,它的首项12a =,2n a n =是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其中112,2(2)n n a a a n -==+≥是它的一个递推公式; 它的前n 项和2422(12)(1)n S n n n n =+++=+++=+.<教师备案>1.提醒学生注意{}n a 和n a 的区别,前者表示一个数列,后者表示数列中的一项:第n 项,也称为数列的通项.2.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定义域为一个离散的集合,是自然数集或自然数集的有限子集{1,2,3,,}n ,用图象法表示数列时,图象是一组离散的点,其横坐标分别为正整数:1,2,3,.3.⑴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就像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有解析式一样, 例如:π的不足近似值精确到1,0.1,0.01,0.001,所构成的数列:3,3.1,3.14,3.141,3.1415,,该数列就没有通项公式.⑵数列的通项公式存在时,在形式上也不一定是唯一的,例如,数列1,1,1,1,1,---的通项公式可以写成(1)n n a =-,也可以写成11n n a n ⎧-=⎨⎩为奇数 为偶数,还可以写成cos n a n π=.⑶对于只写出前几项的数列,不仅可以有形式上不同的解析式,也可以有表示的数列 就不相同的通项公式,因为仅仅知道几个点不能完全确定一个函数,即后面的项可以 不对应相等.例如,给定数列{}n a 的前四项:1,3,5,7,我们得到21n a n =-是它的一 个通项公式,同时21(1)(2)(3)(4)n b n n n n n =-+----也是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但我们 有55933a b =≠=.所以通常只要求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通项公式即可.4.递推公式的可以推广为:如果已知数列的前n 项,且从第1n +项开始的任一项与它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例如,12211,1,(3)n n n b b b b b n --===+≥.由这些条件我们可以求出{}n b 的任意一项来:34562,3,5,8,b b b b ====,这个数列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二)主要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有四种办法,首先是观察法,第二是累加法,第三是迭乘法,第四是构造已知数列的方法;关于第四种方法也就是根据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在本讲和下一讲会分别续两项之间的关系给出的,可见其重要作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共三种题型,⑴已知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⑵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与na 的关系, 求通项公式;⑶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三)典例分析:1.数列的基础概念,观察法求数列规律【例1】 请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⑴2,0,2,0,2,…⑵12-,16,112-,120,…【变式】 ⑴ 已知数列{}n a 满足1a a =,()1112n n a n a -=+≥,若40a =,则a =_____. ⑵ 请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0.9,0.99,0.999,0.9999,【变式】 ⑴ 请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2,2,92,8,252…, ⑵ 请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2,3,4,5,8,7,16,9…,⑶ (2008-2009学年度山东省费县第一学期考试数学试卷)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31n S n n =++,求通项n a .【变式】 观察下列等式:2111,22n i i n n ==+∑ 2321111,326n i i n n n ==++∑ 34321111,424n i i n n n ==++∑ 454311111,52330n i i n n n n ==++-∑ 5654211151,621212n i i n n n n ==++-∑ 67653111111,722642n i i n n n n n ==++-+∑ ……………………………………212112101,nk k k k k k k k k i i a n a n a n a n a n a +--+--==++++⋅⋅⋅++∑ 可以推测,当2n ≥时,1111,,12k k k a a a k +-===+ 2k a -= .【例2】 已知数列{}n a 满足:431n a -=,410n a -=,2n n a a =,*n ∈N ,则2009a = ;2014a = .【例3】 ⑴根据下面的图形及相应的点数,在空格及括号中分别填上适当的图形和数,写出点数的通项公式.⑵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 行(3)n ≥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1) (4)(7)( ) ( )【变式】 如下图,第⑴个多边形是由正三角形“扩展“而来,第⑵个多边形是由正方形“扩展”而来,……,如此类推.设由正n 边形“扩展”而来的多边形的边数为n a , 则6a =【变式】 观察下列各图,并阅读下面的文字,像这样,10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是( ),其通项公式为 .A .40个B .45个C .50个D .55个【例4】 将正ABC ∆分割成2n (2≥n ,n *∈N )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图2,图3分别给出了2n =,3的情形),在每个三角形的顶点各放置一个数,使位于ABC ∆的三边及平行于某边的任一直线上的数(当数的个数不少于3时)都分别依次成等差数列.若顶点A ,B ,C 处的三个数互不相同且和为1,记所有顶点上的数之和为()f n ,则有(2)2f =,(3)f =_________,,()f n =_____________.图3图22.应用11(1)(2)n nn S n a S S n -=⎧=⎨-⎩≥,求通项2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例5】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2n S n n =+,则3a =_______.【变式】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32n n S =-,试求{}n a 的通项公式.【变式】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n S n n =≥,求它的通项公式.【变式】 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2813n a n n =-+,写出此数列的前五项,并求此数列的最小项的值?【例6】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91,n S n n =-+则其通项n a = ;若它的第k 项满足58k a <<,k = .【变式】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9n S n n =-,第k 项满足58k a <<,则k =( )A .9B .8C .7D .63.数列递推公式【例7】 已知数列{}n a 对任意的*p q ∈N ,满足p q p q a a a +=+,且26a =-,那么10a 等于( )A .165-B .33-C .30-D .21-【例8】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n a =n 项和为10,则项数n 为 .【变式】 ⑵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1(51)2n S n n =-,n +∈N ,现从前m 项:1a ,2a ,…,m a 中抽出一项(不是1a ,也不是m a ),余下各项的算术平均数为37,则抽出的是第____项.【例9】 ⑴(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期中考试)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11n a n n n =∈+N ,若前n 项的和为1011,则项数为( ) A .12 B .11 C .10 D .9⑵ 数列{}n a 中,11a =,对所有的2n ≥,都有2123n a a a a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例10】 已知数列{}n a ,11a =,前n 项和n S满足n n S S -==则n a =【例11】 ⑴数列{}n a 满足1120212112n n n n n a a a a a +⎧<⎪⎪=⎨⎪-<⎪⎩,≤,≤,若135a =,则数列的第2007项为( )A .15B .25C .35D .45⑵已知11(2)(1)n n a a n n n -=+-≥,11a =,求出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⑵数列{}n a 中,112,3n n a a a +==+,求{}n a 的一个通项公式;4.数列的前n 项和【例12】 已知{}n a 的前n 项之和241n S n n =-+,则12n a a a ++⋅⋅⋅+=_______.【变式】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4n S n n =-,则1210||||||a a a +++=_______.【变式】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4n S n n =-,n n b a =,则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_______.【例13】 已知数列1(1)(2)n a n n n =++,求它的前n 项和n S .【点评】 常见的裂项相消的方法有:分式:1111()()n n p p n n p=-++;1111(1)(2)2(1)(1)(2)n n n n n n n ⎡⎤=-⎢⎥+++++⎣⎦;1p=; 对数式:lglg()lg n pn p n n +=+-; 指数式:1()1n n n aaq q q q+=--.【变式】 ⑴已知n a ,求它的前n 项和n S .⑵已知21(1)1n a n =+-,求它的前n 项和n S .5.数列的单调性【例14】 设{}n a 为首项14a =的单调递增数列,且满足22111168()2n n n n n n a a a a a a +++++=++,则n a =【例15】 已知n a n ={}n a 的单调性.【例16】 已知函数22()1x f x x=+,设()()n a f n n +=∈N , ⑴ 判断0.98是否是数列{}n a 的项;⑵ 求证:1n a <;⑶ 判断并证明数列{}n a 的单调性.【例17】 已知{}n a 是递增数列,且对任意*n ∈N 都有2n a n n λ=+恒成立,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变式】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11a =,且2211(1)0n n n n n a na a a +++-+=(1,2,3,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判断数列的单调性.【例18】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n a n +=∈N ,求数列{}n a 的前30项中的最大项与最小项.【变式】 已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230n a n n =+-.⑴ 问60-是否是这个数列中的项?⑵ 当n 分别为何值时,000n n n a a a =><,,? ⑶ 当n 为何值时,n a 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变式】 设函数2()log log 4(01)x f x x x =-<<,数列{}n a 的通项n a 满足(2)2()n a f n n +=∈N .⑴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⑵判定数列{}n a 的单调性.1.等差数列基本概念(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 即等差数列有递推公式:1(1)n n a a d n +-=≥.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1(1)n a a n d =+-.(3)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x A y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x 和y 的等差中项,即2x yA +=.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教师备案>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2132121n n n n a a da a da a d a a d----=-=-=-=,将这1n -个式子的等号两边分别相加得:1(1)n a a n d -=-,即1(1)n a a n d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易知:()n m a a n m d -=-. 2.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1111()(2)[(1)]n S a a d a d a n d =+++++++-, 把项的顺序反过来,可将n S 写成: ()(2)[(1)]n n n n n S a a d a d a n d =+-+-++--,将这两式相加得:11112()()()()n n n n n S a a a a a a n a a =++++++=+,从而得到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又1(1)n a a n d =+-, 得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2.等差数列的性质 (1)(),m nm n a a a a m n d d m n-=+-=- (2)在等差数列中,若p q m n +=+,则p q m n a a a a +=+,若2m p q =+,则2m p q a a a =+(3)若{}{},n n a b 均为等差数列,且公差分别为12,d d ,则数列{}{}{},,n n n n pa a q a b +±也为等差数列,且公差分别为1112,,pd d d d ±。
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
数列知识点、公式总结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按一定次序排列成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123,,,,,n a a a a ,简记为数列{}n a ,其中第一项1a 也成为首项;na 是数列的第n 项,也叫做数列的通项.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2、数列的分类:按数列中项的多数分为:(1) 有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有限个,即项数有限; (2) 无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无限个,即项数无限.3、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n a 与项数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n a f n =,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4、数列的函数特征:一般地,一个数列{}n a ,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增数列;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如果数列{}n a 的各项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5、递推公式: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二、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久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即1n n a a d +-=(常数),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依据.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通项公式为:()()()11,n m a a n d a n m d n m N +=+-=+-∈、.3、等差中项:(1)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a bA +; (2)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则12,,n n n a a a ++成等差数列,即1n a +是n a 与2n a +的等差中项,且21=2n n n a a a +++;反之若数列{}n a 满足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n a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2)若数列{}n a 和{}n b 均为等差数列,则数列{}n n a b ±也为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0n d a >⇔为递增数列,{}0n d a <⇔为递减数列,{}0n d a =⇔为常数列.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n S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31,n n a a a a a n N -++++++∈;(2)数列{}n a 的通项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3)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前n 项和()()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6、等差数列前n 和的性质:(1)等差数列{}n a 中,连续m 项的和仍组成等差数列,即12122,,m m m m a a a a a a ++++++++21223m m m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即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当0d ≠时,n S 可看作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不含常数项;(3)若等差数列{}n a 共有2n+1(奇数)项,则()11==,n S n S S a S n++-奇奇偶偶中间项且若等差数列{}n a 共有2n (偶数)项,则1==.n nS a S S nd S a +-偶奇偶奇且7、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的最值问题: 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1)100a d ><且(即首正递减)时,n S 有最大值且n S 的最大值为所有非负数项之和;(2)100a d <>且(即首负递增)时,n S 有最小值且n S 的最小值为所有非正数项之和.三、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不为零的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 即()1n na q q a +=为非零常数,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的依据.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通项公式为:()11,,n n m n m a a q a q n m n m N --+==≥∈、.3、等比中项:(1)若a A b 、、成等比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且2=A ab ;(2)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则12,,n n n a a a ++成等比数列,即1n a +是n a 与2n a +的等比中项,且212=n n n a a a ++⋅;反之若数列{}n a 满足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比数列{}n a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2)若数列{}n a 和{}n b 均为等比数列,则数列{}n n a b ⋅也为等比数列;(3)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1100101na a a q q ><⎧⎧⇔⎨⎨><<⎩⎩或为递增数列,{}1100011n a a a q q ><⎧⎧⇔⎨⎨<<>⎩⎩或为递减数列,{}1n q a =⇔为常数列.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31,n n a a a a a n N -++++++∈;(2)数列{}n a 的通项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3)设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0q q ≠,则()11,1.1,11n n na q S a q q q=⎧⎪=-⎨≠⎪-⎩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可知,已知1,,,,n n a q n a S 中任意三个,便可建立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6、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性质:设等比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比为()0q q ≠,则(1)连续m 项的和仍组成等比数列,即12122,,m m m m a a a a a a ++++++++21223m m ma a a +++++,仍为等比数列(即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 (2)当1q ≠时,()()11111111111111n n n n n a q a a a a aS q q q qq q q q q -==⋅-=-⋅=⋅-------, 设11a t q =-,则n n S tq t =-.四、递推数列求通项的方法总结 1、递推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把数列的若干连续项之间的关系叫做递推关系,把表达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而把由递推公式和初始条件给出的数列叫做递推数列. 2、两个恒等式: 对于任意的数列{}n a 恒有:(1)()()()()1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2)()23411231,0,nn n n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3、递推数列的类型以及求通项方法总结: 类型一(公式法):已知n S (即12()n a a a f n +++=)求n a ,用作差法:{11,(1),(2)n nn S n a S S n -==-≥类型二(累加法):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a ,且()()1,n n a a f n n N ++-=∈,求n a 通项.给递推公式()()1,n n a a f n n N ++-=∈中的n 依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21324311,2,3,,1.n n a a f a a f a a f a a f n --=-=-=-=-利用公式()()()()1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可得:()()()()11231.n a a f f f f n =+++++-类型三(累乘法):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a ,且()()1,n na f n n N a ++=∈,求n a 通项.给递推公式()()1,n na f n n N a ++=∈中的n 一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23412311,2,3,,1.nn a a aa f f f f n a a a a -====- 利用公式()23411231,0,nn n n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可得:()()()()11231.n a a f f f f n =⨯⨯⨯⨯⨯-类型四(构造法):形如q pa a n n +=+1、n n n q pa a +=+1(q p b k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n a 。
数列的概念和应用
数列的概念和应用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组成的。
2.数列的表示方法:用大括号“{}”括起来,例如:{a1, a2, a3, …, an}。
3.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简称项。
4.数列的项的编号:数列中每个项都有一个编号,通常表示为n,n为正整数。
5.数列的通项公式:用来表示数列中第n项与n之间关系的公式称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例如:an = n^2。
6.数列的类型:(1)等差数列: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差都相等,记为d(d为常数)。
(2)等比数列: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比都相等,记为q(q为常数,q≠0)。
(3)斐波那契数列: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0和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二、数列的应用1.等差数列的应用:(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 = n/2 * (a1 + an)。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2 * (2a1 + (n-1)d)。
(3)等差数列的第n项公式:an = a1 + (n-1)d。
2.等比数列的应用:(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n = a1 * (1 - q^n) / (1 - q)。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a1 * (q^n - 1) / (q - 1)。
(3)等比数列的第n项公式:an = a1 * q^(n-1)。
3.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1)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0和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2)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Fn = (1/√5) * [((1+√5)/2)^n - ((1-√5)/2)^n]。
4.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计数:数列可以用来表示一些有序的集合,如自然数集、整数集等。
(2)计时:数列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序列数据,如一天内的每小时气温变化。
(3)排队:数列可以用来表示排队时的人数,以及每个人的位置。
(4)数据分析:数列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如成绩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数列可以理解为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的一串数字的集合。
而数列的性质则是指数列在不同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从数列的定义开始,介绍数列的概念和常见的性质,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
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有序数所组成的序列,各个数在数列中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
数列的表示通常采用一般表示法,用字母a表示数列的通项。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有限数列的末尾有一个终止标志,无限数列则没有。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恒定的数列。
常见的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a+d,a+2d,a+3d...其中a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公式法:对于等差数列,可以通过公式an=a1+(n-1)d求得数列的第n项an。
2. 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公式Sn=n(a1+an)/2来求得。
3. 对称性:等差数列以首项和末项的平均值为对称中心。
4.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递推关系Sn=Sn-1+an求得第n+1项的值。
5. 等差中项:对于等差数列,如果它的项数n是奇数,那么它的中项是第(n+1)/2项。
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恒定的数列。
常见的等比数列可以表示为:a,ar,ar^2,ar^3...其中a为首项,r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性质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公式法:对于等比数列,可以通过公式an=ar^(n-1)求得数列的第n项an。
2. 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公式Sn=a(r^n-1)/(r-1)来求得。
3. 正项数列和负项数列:当公比r大于1时,数列为正项数列;当公比r在0到1之间时,数列为负项数列。
4.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递推关系Sn=rSn-1求得第n+1项的值。
数列的基本概念
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数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特性。
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字所组成的集合,每个数字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可以用一个通项公式来表示,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其中通项公式可以是一个递推公式或直接给出每一项的算式。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形式,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表示为an=a1+(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1, 4, 7, 10, 13就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其中a1=1,d=3,可以通过通项公式an=1+(n-1)3计算出任意一项的值。
等差数列具有以下特性:1. 公差相等,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为固定值。
2. 通项公式可以确定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3. 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n/2[2a1+(n-1)d]计算,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
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形式,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表示为an=a1*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例如,2, 4, 8, 16, 32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其中a1=2,r=2,可以通过通项公式an=2*2^(n-1)计算出任意一项的值。
等比数列具有以下特性:1. 公比相等,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为固定值。
2. 通项公式可以确定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3. 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a1*(1-r^n)/(1-r)计算,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
四、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经典的数列形式,其特点是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表示为an=an-1+an-2,其中a1和a2为给定的首项。
例如,1, 1, 2, 3, 5, 8就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可以通过通项公式递推计算出后续的项。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
它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能够确定数列中第n项的公式。
通常使用字母an表示数列的第n项,使用n表示项数。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常见类型。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这个固定的差值称为公差,通常用d表示。
例如,1,4,7,10,13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数列的首项,d为公差。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等差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1. 任意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 = (a1+an)/2 * n,其中a1为首项,an为第n项,n为项数。
2. 项与项之和:等差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对称项之和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和。
即an + an-1 = a1 + an。
3. 对称性:等差数列中,关于中间项(an/2)对称的项相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这个固定的比值称为公比,通常用q表示。
例如,1,2,4,8,16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数列的首项,q为公比。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等比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1.任意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a1(1-q^n))/(1-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2. 项与项之比:等比数列中的两个相邻项之比等于公比。
即an /an-1 = q。
3. 对称性:等比数列中,关于中间项(an/2)对称的项相等。
三、其他类型的数列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外,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数列。
1.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前两项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数列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ppt
简单明了
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 简洁,易于理解和记忆。
普适性
通项公式可以应用于任何等差 数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重要性
通项公式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 的基础和关键,对于理解等差 数列的性质和求解相关问题具
有重要的意义。
03
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数列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公式推导
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推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 式。
声学中的等差数列
在声学中,等差数列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一些与声音的频率、 振幅等有关的问题。例如,在研究乐器的声音时,常常需要 使用等差数列来描述音高、音强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数列等差数列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中的等差数列
在计算机科学中,等差数列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一些与数据结构、算法有关的 问题。例如,在解决一些与数组操作、链表操作有关的问题时,常常需要使 用等差数列来描述问题的规律。
密码学中的等差数列
在密码学中,等差数列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一些与加密、解密有关的问题。例 如,在一些简单的加密算法中,常常需要使用等差数列来生成密钥、加密和 解密数据。
05
数列等差数列的拓展知识
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关系
1
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类 型,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23
数列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 概念及通项公式ppt
目录
• 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 • 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 数列等差数列的应用实例 • 数列等差数列的拓展知识
01
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
数列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 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 列的公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的概念和等差数列(文)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数列的概念是数列的基础。
其中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求法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数列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它是定义在N*(或它的子集)上的函数,因而在解决数列问题时,一方面要利用函数的思想、函数的观点、函数的方法来解决数列问题;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数列的特殊性,也就是解决数列问题的特殊方法。
二、重、难点知识的归纳与剖析
(一)本周复习的重点
1、
2、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
推广式a n=a m+(n-m)d
变形式n =
4、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 n=
5、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m、n、p、q∈N+且m+n=p+q,则a m+a n=a p+a q
(2)在等差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差数列.
6、A是a、b的等差中项A=
7、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其为a-d、a、a+d
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其为a-3d,a-d、a+d、a+3d.
(二)本周复习的难点
1、分别用累加法求具有a n+1=a n+f(n)的数列的通项,
用累积法求具有的数列的通项.
用拼凑分离法,求具有a n+1=Aa n+B(A、B为常数)的数列的通项.
2、数列{a n}为等差数列的判定和证明
①证明方法:定义法即若一个数列{a n}满足a n+1-a n=d(d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则数
列{a n}为等差数列.
②常见的判定方法(充要条件):若一个数列{a n}满足a n= an+b或S n=an2+bn(a、b为常
数)或2a n+1= a n+a n+2,则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函数性质
∵ S n=na1+
设A=,B=,上式可写成S n=An2+Bn,当d≠0即A≠0时,S 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式(其中常数项为0),那么(n·S n)在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上.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d>0时,S n有最小值;当d<0时,S n有最大值.
三、例题点评
例1、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求通项:
(1)S n=(-1)n+1·n
(2)S n=2n-2
分析:利用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与前n项和S n的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1)a1= S n=1
当n≥2时,
a n= S n-S n-1=(-1)n+1·n-(-1)n(n-1)
=-(-1)n·n-(-1)n(n-1)
=(-1)n(1-2n)
∵ a1=1适合上式,
∴ a n=(-1)n·(1-2n)
(2)当n≥2时,a n= S n-S n-1=2n-2-(2n-1-2)=2n-2n-1=2n-1
当n=1时,a1= S1=0 不适合上式,
∴
点评:
a n与S n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根据这一关系,若知数列的前n项和S n,则数列的通项a n一定可求,但首项a1是否符合a n= S n-S n-1,需进一步验证,若不符合,则a n需用分段函数表示,否则可合写为一个式子.
例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0.98是不是它的项?
(2)判断此数列的增减性和有界性.
分析:
数列的项数为正整数,此题即是研究是否有正整数解.
判断数列的增减性和有界性,即是考虑a n+1-a n的符号和对任何的n∈N,使得|a n|<M的常数M是否存在.
解答:
(1)设,解得n=7,所以0.98是此数列的第七项;
(2)
故此数列是递增数列.
又,
∴此数列是有界数列.
点评:
理解数列中的有关概念,注意区别数列的项、项数、通项等概念,明确并非所有数列都有界.
例3、已知等差数列{a n}共2n+1项,其中奇数项之和为290,偶数项之和为261,求第n+1
项及项数2n+1的值.
分析: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此等差数列的项数为奇数,a n+1为中间项,可利用a中=S奇-S偶,S奇+S偶=(2n+1)a中进行求解.
解答:对于等差数列{a n},有
a中=a n+1= S奇-S偶=290-261=29
(2n+1)a中= S奇+S偶=290+261=551
∴2n+1=19
故第n+1项为29,项数为19.
点评:
灵活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等差数列的五个量可简化运算,提高解题速度及准确率.
例4、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32n-n2,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T n.
分析:
由S n可求出a n,从而确定在{a n}中哪些项是正数项,哪些项是负数项,再来求{|a n|}的前n 项和.
解答:当n≥2时,a n= S n-S n-1=(32n-n2)-[32(n-1)-(n-1)2]
=33-2n
又a1=S1=31 适合上式
∴a n=33-2n.
由a n=33-2n≥0得n≤=16.5.
所以等差数列{a n}中前16项为正数项,从第17项开始,各项为负数,因此:
当0<n≤16时,T n=S n=32-n2
当n≥17时
T n=S16-(a17+a18+a19+…+a n)=2S16-S n
=-(32n-n2)+2(32×16-162)
= n2-32n+512
综上所述∴
点评:
在首项为正数,公差为负数的等差数列中,最后一个正数项的项数就是满足使a n>0的最大的n的值,同理在首项为负数,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中,最后一个负数项的项数就是满足使
a n<0的最大的n的值.
例、(2005年高考江苏卷)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其中、为常数.
(Ⅰ)求与的值;
(Ⅱ)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
(Ⅲ)证明不等式对任何正整数、都成立.
解:(Ⅰ)由,,,得,,.
把分别代入,得
解得,,.
(Ⅱ)由(Ⅰ)知,,即
,①
又.②
②-①得,,
即.③
又.④
④-③得,,
∴,
∴,又,
因此,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
(Ⅲ)由(Ⅱ)知,.
考虑.
.∴.
即,∴.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