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第六章-想象课件
幼儿心理第六章-想象课件
![幼儿心理第六章-想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36d363ba0d4a7303763a68.png)
A
49
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 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 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 ,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 条件(绘画、音乐)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 导幼儿大胆想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0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 儿异想天开。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 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0
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再造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
言描述;
(2)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
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1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 从内容上可分为: (1)经验性想象:想象凭借个人生活经验 (2)情境性想象:想象由某个情境引起 (3)愿望性想象:想象表露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事物想象成人 (5)夸张性想象:幼儿园孩子“说大话”的现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8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 的描述和图样、图纸、符号的 示意,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 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续编故事、娃娃家游戏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9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 两个必要条件:
1、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 样、符号标志的意义。
2、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6
三、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 一定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进 行的想象。
如: 仰望浮云 梦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演示文稿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b49877b3aef8941ea76e05ed.png)
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 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幼儿晚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
引导下,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 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 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 。
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 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 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 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 长一些
1、幼儿初期 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 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 工,缺乏新异性。
2、幼儿中晚期 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且在再造想 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例如:能根据一些有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 6、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 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主题易变。
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 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 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地产生的想象 。
注: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 理现象,是 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二)有意想象
❖ 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 的想象 。
❖ 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 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果。
1、再造想象
❖ 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图样)的描绘,在 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幻 灯片 14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24dcc2a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c.png)
第一节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什么是想象?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何作用?(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一名6岁的儿童画的未来的交通工具(见图),就是对汽车和直升飞机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出的新的形象。
孩子自己解释为:去外地外婆家,就让“它”飞起来,到那个城市,就降到公路上去,到外婆家的速度就快了。
生活在二十世纪末叶的我们,对二十一世纪祖国的发展面貌似乎清楚地看到了;对以前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压迫情景也似乎历历在目。
这些都是想象的结果。
想象中的形象似乎是我们从未感知过的,有些甚至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形象。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聊斋志异》中,的狐仙等都是客观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这些形象都是人们自身想象出来的。
而这些形象无一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打扮。
可见人是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即记忆表象进行想象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想象,归根结底还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想象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但人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实践,因此就有必要通过他人的描述间接地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人们在获取间接认识的过程中,没有想象是无法构建出新形象、新知识的。
想象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幼儿在学习“4可以分成2和2”的组成概念时,教师可以用直观的语言激发幼儿的想象,让幼儿通过实物表象(如:头脑中出现4个桔子分两份的分法)理解数的组成概念。
又如语言课中的续编故事,教师讲出故事的前半部分,让幼儿通过想象编出不同的结尾来。
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幼儿也离不开想象这一心理过程。
缺乏想象力的幼儿,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6a4002a8956bec0975e3d1.png)
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 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 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验来体会和想象
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 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例如: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 关系代替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 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 例如:各种神话、童话中的形象。
▪ 注: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 时,这种想象叫做 理想 。
▪ 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 客观进程,这种不可能实现的想象叫做 空想 。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 步发展。幻灯片 12
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
注: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 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二)有意想象
▪ 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 自觉进行的想象 。
▪ 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 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 果。
1、再造想象
▪ 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图样)的 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 过程。
(三)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 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 ▪ 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 ▪ 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 ▪ 4、想象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 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想象的种类
幼儿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案例课件
![幼儿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案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f1ab54284ac850ac02422e.png)
幼儿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案例课件这个19课件。
主要包含想象的概述,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前儿童第象的发展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表象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想象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有以下几种方式:(一)黏合黏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某一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夸张夸张又称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其某一特性经过增大、缩小、数量加多或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进行各种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
(三)典型化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这是一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普遍采用的方式。
(四)拟人化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方式。
拟人化也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想象与现实的关系(一)客观现实是想象的原材料(二)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四、想象的分类(一)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即不随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即随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进行的想象。
根据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相对的,想象内容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的,而实际上却是已经存在的事物形象。
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自己积累的记忆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点是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产生创造想象应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表象储备。
第二知识经验的积累。
第三创造原型的启发。
3.幻想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的显著特点是体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心理学 第六章 想象
![6心理学 第六章 想象](https://img.taocdn.com/s3/m/1391ce7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0.png)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想象一、想象概述1、想象的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种类:(1)想象按其功能分为:认知性想象和情感性想象(2)根据想象有没有目的,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3)根据想象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差异,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①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
②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
③想象和思维关系密切。
(2)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①想象往往能引发情绪。
②情绪影响想象。
(3)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想象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想象,也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
(4)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而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
(5)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象。
换言之,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和发展1、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1)想象发生的年龄:1岁半-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
(2)想象发生的原因:1大脑皮质的成熟儿童语言的发生生活经验的积累(3)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
表现为下列特点:①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②简单的相似联想。
③没有情节的组合。
2、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1)无意想象的特点:①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喂洋娃娃。
看见小汽车,就想要玩开汽车。
看见书包,又想去当小学生。
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例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她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的想象PPT课件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的想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e952697375a417876f8f21.png)
• 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 幼儿无意想象特点
•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自身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 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2020/3/22
8
想象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生活 中。
• 象征性游戏 • 实际生活变成想象活动 • 想象形象经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2020/3/22
9
第二课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学前期是儿童想象最发达的时期
•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2020/3/22
5
•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 象。
•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 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
意想象。
2020/3/22
6
• (二)幼儿的梦 • 1.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表现 • 2.梦的生理基础 • 3.梦最早发生的年龄 • 4.梦与游戏 • 梦与游戏有相似之处,都是想象性地运用象征的活动。 • 5.梦的种类
2020/3/22
14
• 2、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其特点 • ▼ 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成为表露式创造。严
格的来说还不是创造。 • ▼ 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
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可以说即是模仿,又不全是模仿。 • ▼ 幼儿创造想象发生的表现在于: 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PPT课件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8b687714791711cc7917ff.png)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⒊典型化:
根据一类 事物的共 同特征创 造新形象 的方式。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4、联想
由一个事物想到 另外一个事物 ,也可以创造 新形象。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 想象的种类
•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幼儿游戏的过程不要求创造任何成果,只满足于 游戏活动的过程,有时还富有幻想的性质。 举例1:一个幼儿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咋看起来有声 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实际听起来毫无中 心,没有说出任何一件事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现象分析】在大班,有的孩子听了神话故事后, 会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心,害怕主人公不安全;而 有的孩子则会说:“不用怕,这故事是假的。”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 大班以后,幼儿的想象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如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 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 “山”…… 幼儿观察不同的种子,会发现有的像小米粒,有 的像橘子瓣等。 这些都属于无意想象的表现。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和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2 •1 •王 •田 • 11
充分发挥大家 的想象力,会发现 :每个问题的答案 都不是唯一的。当 大家的思维插上想 象的翅膀,世界变 得更丰富多彩。
• ……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想象还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笑声
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
![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https://img.taocdn.com/s3/m/0d4aef0ba8956bec0975e3f8.png)
(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1、 知觉情境(问题的表征) 2、 定势 3、 情绪与动机 4、 迁移 (163-167页)
四、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期 2、酝酿期 3、豁朗器 4、验证器
(168-169页)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变通性 2、独特性 3、流畅性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另一些的观点,如:物 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也提出 了有根有据的质疑。结果通过事实推翻了亚氏 的“圣言”,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这是什么思维品质,并分析。
答案要点:
这是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 。 独立性、批判性的涵义,伽利略的哪些
行为体现出来。
本章重点
1、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2、思维的过程** 3、思维的分类(前2种)** 4、问题解决的阶段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想象的概念与分类** 7、创造性思维(涵义、特点与培养)** 8、思维的品质 9、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 2 3 4 5 6 7 8
给定空瓶(单位:升)
A
B
C
29
3
21
127
3
14
163
25
18
43
10
9
42
6
20
59
4
23
49
3
15
39
3
所需的 水量
20 100 99
5 21 31 20 18
解决方式
A-3B
用给定容量的空瓶来量所需要的水?
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给定空瓶(单位:升)
请用最快的时间解答:
王大爷去赶集,用1000元买了一头牛,接着 转手2000元卖出,然后用3000元买一匹马, 转手4000元卖掉。问今天王大爷赚了多少钱?
幼儿心理学幼儿的想象课件
![幼儿心理学幼儿的想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8067ac551810a6f52486d1.png)
✓ 拟人化想象:妮妮去“海底世界”玩后,对妈妈说:“有的鱼睁 着眼睛盯着我看,好像在说‘我似乎认识你’。”
✓ 夸张性想象
无意想象 为主,有 意想象开 始发展
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幼儿的再造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例如:孩子看到布娃娃,随手抓起并做出喂其吃东西和哄睡觉的动作。
再造想象 为主,创 造想象开 始发展
想象有时 与现实混
淆
再造想象分类:
✓ 经验性想象:中班超超对夏日的想象是:“小朋友们在水上世 界玩,一会儿游泳,一会儿又吃冷饮。”
✓ 情境性想象:中班苏力对“暑假”的想象是,坐在电风扇下, 阿婆从冰箱中拿出冷饮让我们一起吃。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有一定的预定目的、自觉 进行的想象。
如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设计理想的各种奇特造型的房子;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看图片创编不同情节不同结局的故事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三)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 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 新形象的过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01 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 象开始发展
三、学前儿童 想象的发展
02 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 象开始发展
03 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无意想象 为主,有 意想象开 始发展
(一)幼儿的无意想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3a77c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a.png)
1
提供刺激
环境中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见所未见的、听所未听的、触所未触的等。
2
引导创造
老师和家长可以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通过问题启发和刺激想象力。
3
与幼儿互动
关注和理解幼儿,与幼儿互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实际应用
绘画
通过绘画的方式,可以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象、 体验和情感。
3
4-6岁
幼儿开始把想象过程融入游戏中,创造出独特世界,提高了结构化思考能力。
幼儿想象力的作用和意义
创造
想象力是创造过程的基础,对幼 儿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
游戏
想象力往往融入到幼儿游戏中, 促进幼儿的个人和社交发展。
玩具
幼儿对玩具的想象和创作能力对 提高幼儿整体发展水平有重要意 义。
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和途径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 发展
想象是幼儿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征,它能够开拓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他 们的发展。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幼儿想象的发展及其作用。
影响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因素
1 环境
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对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影响较大。
2 身体发展
运动能力、感官体验等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 的发展。
3 社交经验
游戏
游戏是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自由的途径 之一。
故事
幼儿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可以扩大幼儿想象 力的范围和广度。
手工DIY
手工DIY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另外一种直观的方 式。
结论和总结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对幼儿的个性、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训练,更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交流和合作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学前心理学-第六章-幼儿的想象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第六章-幼儿的想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589b5f680203d8cf2f2490.png)
完整版课件
25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关系
▪ 区别:同样是“造”,再造想象出来的形 象是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是描述者知 道而想象者不知道的事物; 创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所有的人都不知 的、现实生活甚至可能不存在的事物。
完整版课件
3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想象的概述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第六节 各年龄幼儿想象的特点
完整版课件
4
第六章 幼儿想象
你为什么撒谎?不是个好孩子 是真的在撒谎呢?还是想像和现实的混淆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8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有四种形式:
1、黏合: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 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 新形象的过程。如孙悟空、美人鱼等形象。
黏合是最简单的一种想象 过程方式。
完整版课件
9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2、夸张与强调: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 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 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大头 儿子和小头爸爸、九头龙等想象。
完整版课件
10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3、拟人化:把人类的形象和特性加在外界 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如动画 片中动物像人一样说话等。
4、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 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文学创作运用普
遍,如鲁迅笔下的完阿整版Q课件、祥林嫂等想象返。回11
三、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
1、想象发生的条件 第一,头脑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具有稳定性
13
三、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
学前儿童的想象ppt课件
![学前儿童的想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89c8b4caaedd3383c4d3e3.png)
10
(三)想象与其他心理现象不同
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
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 它加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 时,想象所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有表象 的改造或重新组合。例如,“猪八戒”的形象虽然 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却既不同于人的形象, 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梦,也是一种无意想象。梦的内容具有生动形象性, 这些形象,往往又不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再现,它 也是一种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 新形象的想象活动。但梦又是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地 进行的,因而,它是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精选ppt
18
四、想象的种类
❖ (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 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儿童最初的想 象和记忆的差别很小,谈不上创造性。最初的想 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 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是:
❖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精选ppt
2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2.想象的概念
精选ppt
3
1.表象的概念
(1)表象的定义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
出来的形象。
精选ppt
4
1.表象的概念
(2)表象的作用 ❖ 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 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可促进人心理发展;
❖ 表象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有待创新的新形象
新形象,也可能是现实中尚未有过、还有待于创造的事物的形 象。例如,作家、作曲家、发明家在实现创造之前,他们所要塑 造的新人物、所要谱写的新曲调、所要发明的新成品,就已经形 象地出现有他们的头脑中了。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PPT课件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8b687714791711cc7917ff.png)
•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 故事: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晚 上在花园里玩耍,看到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又大又亮, 于是小尼尔就伸手去抓,这一切都被在厨房里做晚餐的 妈妈看到了妈妈问:“宝贝,你在做什么呢?”尼尔指 着月亮说:“妈妈看,好漂亮!我想抓它来陪我玩!妈 妈笑着告诉他:“宝贝,那是月亮,离我们蛮远的。” 尼尔忽闪眼睛天真地问:“那我可 不可以上去玩玩?”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 如果你是妈妈,你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妈妈说:“你当然可以去,但是要记得回来吃晚饭 !” 妈妈将其想象力拉到月球,再回到地球,最后 还回到家里饭桌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幼儿游戏的过程不要求创造任何成果,只满足于 游戏活动的过程,有时还富有幻想的性质。 举例1:一个幼儿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咋看起来有声 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实际听起来毫无中 心,没有说出任何一件事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想象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易从一个主题转 换到另一个主题(幼儿初期直觉行动思维决定) 例如,游戏中,一小朋友本来是在开商店的,看见 别的小朋友在玩打仗,他就跑去当上了解放军。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心理学教师杨青华 email:
• 1、无意想象
•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 定刺激作仰望浮云 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幼儿看见白云,会认为那是小兔子、棉花,这在 心理学上叫做( C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2、幼儿在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 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种做法属于( B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3、若问幼儿:什么是冬天?幼儿会说:有大雪、路 滑、天冷。这种想象是( A ) 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性想象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 从内容上可分为: (1)经验性想象:想象凭借个人生活经验 (2)情境性想象:想象由某个情境引起 (3)愿望性想象:想象表露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事物想象成人 (5)夸张性想象:幼儿园孩子“说大话”的现象
结满玩具的大树
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创造想象
的标志:独立性、新颖性)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
以称为表露式创造。严格说还不是创造; (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 )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 有一点改造。 (3)学前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 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 增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 似
4—5岁的无意想象中出 现了有意成分 (一)想象仍以无意性 为主 (二)想象出现了有意 成分 (三)想象的目的计划 非常简单 (四)想象内容较以前 丰富,但仍然零碎
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 想象 (一)想象的有意性相 当明显 (二)想象内容进一步 丰富,有情节 (三)想象内容新颖性 程度增加 (四)想象形象力求符 合客观逻辑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 的描述和图样、图纸、符号的 示意,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 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续编故事、娃娃家游戏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 两个必要条件:
1、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 样、符号标志的意义。
2、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1)定义: 创造想象是根据 一定的目的、任务,不依赖 现存的描述,而在头脑 中独 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如:设计师、《月牙荡秋千》
2、有意想象的萌芽
有意想象在幼儿中期开始萌芽, 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 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 、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 稳定;为了实现一定的主题,能够 克服一定的困难。
我的家(二)
(二)再造想象为主, 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小班: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
境的变化 ,缺乏新异性 。
(三)幻想、理想和 空想
1、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 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我是灰 姑娘
2、理想
也称积极的幻想,它 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 值和实现可能的幻想, 一般称理想。
3、空想
也称消极的幻想,它违背 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且 毫无实现的可能,是一 种无益的幻想,常使人 脱离现实,想入非非, 以无益的想象代替实际 行动,害怕艰苦的劳动 和逃避困难。
2、各年龄儿童想象的特点:
2-3岁完全没有目的 3-4岁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 4-5岁无意想象中出现有意成分 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
2岁以后3岁以前偶然画出的图形
3—4岁的自由联想性 质的无意想象 (一)想象活动没有 目的,没有前后一 贯的主题 (二)想象内容零碎 ,无意义联系,想 象内容贫乏,数量 少而单调
中班: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
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 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 ,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 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 。
大班:
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 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 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再造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 言描述; (2)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 件。
Your Subtitle Goes Here
什么是想象?
一、定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 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是思维的特殊形式
第一,想象的基础是客观现实。 想象是以头脑中记忆表象为原材进行加 工改造而形成的。 问题:天生的盲人可以想象出颜色的绚丽 的色彩和五彩的花朵吗?为什么? 第二,想象的结果可以超越现实。
课堂游戏
请同学画出一棵你 梦想中的树
看完这几幅图画 你有什么感想?
(2)特点
独立性 首创性 新颖性
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再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现实生活 中已有的事物,创造想象出来 的形象 所有的人都不知现实生活中甚至可能 不存在的事物。 联系:创造是在再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创造 有再造因素。再造想贫乏的人是不可能 有丰富的创造想象的。 因此,要培养人的创造力, 首先要培养人的再造想象。
(2)幼儿记忆的不精确,想象表象能力有限。
教育措施:我们绝不能误认为孩子在“说谎”。
而应耐心指导,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假想的,
什么是真实的,从而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 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 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 ,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 条件(绘画、音乐)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 导幼儿大胆想象
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 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 的事物形象。
二、想象在幼儿心理 发展中的作用
1.想象的产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标志。 2.想象与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 密不可分,幼儿的学习、游戏离不开想象 3.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 而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直觉、灵感和想象。对于幼儿来说, 创造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 一定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进 行的想象。
如: 仰望浮云
梦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 任务,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 过程。
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
如:画画 玩积木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1、正确对待幼儿的“撒谎”现象
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
广州了的情况,他也很想去广州玩一玩。星 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儿 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广州了, 玩得真高兴。”
2、原因及教育措施
原因:(1)这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幼儿还
不能把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 来。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 与现实混淆。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 到。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 的事情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 ,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 同样的情绪反应。
学前儿童想象具有夸张性;
表现: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假想与真实。
原因:
1、想象受认知水平的限制;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 儿异想天开。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 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 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 象
表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 作用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 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 表象越丰富、准确,想象就越新颖、 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象就会 狭窄、肤浅甚至是荒诞的。
2、想象受情绪、兴趣的影响;
3、记忆的不精确、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
我的好妈妈
二、幼儿想象发生与发展趋势 1、1~2岁 幼儿想象开始萌芽 2岁以后儿童的想象迅速发展。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它几 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幼儿游戏、听故事、听音乐、绘画、搭积木、各
种造型活动等等,都离不开想象。)
4 作家创作新小说,科学家提出新构想等活动,所进 行的想象都属于( c ) A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5 幼儿在游戏中,看见小碗,就想象娃娃吃饭;看见 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这些反映出幼儿想象活 动属于( A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6 有个孩子喜欢画画,但他画的长颈鹿脖子特别长, 这说明幼儿想象的( B ) A独特性 B夸奖性 C 情绪性 D 情境性
胡晓舟,六岁作,在 “我在二〇〇〇年的 生活”世界儿童绘画 比赛中获一等奖。
3、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 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开始出现 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 的逻辑性。
三、幼儿想象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在语言活动中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如:续编故事 续编儿歌 一问一答
通过美工活动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小结
幼儿期是儿童想象非常活跃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每 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有责任了解学 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并珍惜孩子想 象成果,拆除束缚孩子想象的栅栏,因 势引导地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 常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 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 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 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 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
Transitional Page
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情绪,特别是节 奏明快的音乐,能使人变得振奋,通过音乐活活动中通过创编歌词来发挥幼儿 的想象力。如:老师示范唱一句:小白兔, 跳跳跳,跳呀跳呀跳;小朋友创编了一句: 小金鱼,游游游,游呀游呀游。老师又编了 一句:小公鸡,喔喔喔,喔呀喔喔叫;小朋 友创编了一句:小黄鸭,嘎嘎嘎,嘎呀嘎嘎 叫;小花猫,喵喵喵,喵呀喵喵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