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课(2)

合集下载

第2次课 声现象复习

第2次课  声现象复习

科组长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要点要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叫_______。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为什么?);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_______和______;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声音传播所需的物质叫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中传得最快,_______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________,有振动_______(一定或者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_______,介质的________.提问:声音分别在高温空气中和低温空气中传播,哪种情况下的速度更快?为什么?(3)、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_________s以上(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最短距离s=12vt=12×340m/s×0.1s=17m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例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传播的慢B.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C.真空不能传声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例2.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例3.有一跟长100米的空气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A.一次响声 B. 两次响声 C. 三镒响声 D. 四次响声例4.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开始计时例5.如图1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要点二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总复习声现象练习二

总复习声现象练习二

一、噪音:1、图1-3-1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图和____________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图和_________________图.2、今天是中考的第一天。

为了给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交通部门在考场附近的街道上设置了标志牌,如图2所示。

目的是在_______处减弱_______。

(黑龙江省,2分)3、如图l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4、下图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5、《楚天金报》消息,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做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1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关于珍稀红嘴相思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想。

6、据报道噪音能够影响人的判断力:在一个噪声很大的环境中人们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同学们在生活是否遇到过了类似的环境?说说看!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

二、声音的利用:1、在如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 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造成人员内脏破裂、骨折或皮肉撕裂B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 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质进行钻孔核切削加工D 电视机的遥控器遥控电视4、请你在下列问题中填上通过声音获取了什么信息.(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利用超声波检查(B 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6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6、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单元复习课(声现象)

单元复习课(声现象)

知识结构
传递信息
利用 传递能量
发声体 的振动
乐音
声音 分类
听的过程 在介质中以声 波形传播
噪声
三个 特征
音调 响度 音色
物理危害 生理危害 等级危害 控制途径
声速
回声
15 ℃ 空气 v固> v液> v气 t<0.1 s
t≥0.1 s
中 340 m/s
原声加强 听到回声
5. 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 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响__度___大,蚊子发出 的声音_音__调___高。
17.苍蝇飞行时每秒振翅 147~200 次,蝴蝶飞行时 每秒振翅 5~6 次,为什么你凭听觉就能发觉飞行中的 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答: 苍蝇发声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蝴 蝶发出的是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4. “威风锣鼓震天响,声音传远方” 这是由于鼓

D
振动的 ( )
A. 音调高
B. 频率高
C. 音色好
D. 振幅大
5. 在“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我们能分辨出哪位
熟人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D( )
A. 振幅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6. 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 关于两人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 小芳在书房记单词,爸爸在客厅看新闻联播。 为了不受电视机声音的影响,小芳采用了以下的办法中, 较为合适的是( ) B
A. 把电视机关掉 B. 减小电视机的音量 C. 打开书房内的收音机 D. 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 加快空气流动
11.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C ) A.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 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 度更大些 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2023年中考物理单元复习:声现象(解析版)

2023年中考物理单元复习:声现象(解析版)

单元复习02 声现象1.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

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的反射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答案】B【详解】人站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内说话,其他人可以在壁内的任何位置听到他的多次说话声,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利用声音的反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在公共场合,当有很多人同时讲话时,我们能够从众多声音中辨别是谁在讲话,那么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进行辨别的。

A.响度B.音量C.音调D.音色【答案】D【详解】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能够从众多声音中辨别是谁在讲话,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辨别的。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在音乐会上演奏二胡时的情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二胡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拉二胡时,手按压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色【答案】D【详解】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弓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二胡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拉二胡时,手按压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弓弦的长度,振动频率发生变化,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利用声音可以震碎玻璃杯【答案】A【详解】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声音可以震碎玻璃杯,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声现象复习课件(共18张ppt)

声现象复习课件(共18张ppt)
• 响度与音调有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 • 有经验的人们可以在挑西瓜时,轻拍西瓜
判断是否成熟,通过轻敲瓷碗判断是否有 裂纹,主要是根据什么原理?
音调
•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指没有改音变色( )
• 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 沉,即响度较__大___,音调较__低___。甲、 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500 kg的 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___甲____(甲/乙)是蓝鲸发出的。
知识点:区分声的两个用途
• 声可以用来__传__递__信__息___和___传__递__能__量__ • 蝙蝠利用___回__声__定__位__的方法进行觅食,利
用这个原理,科学家制造了___声__呐__系_,统可 以用来探测海洋深度等。 • 一般情况下,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 害发生时都伴随有___次__声__波___产生;B超是 向人体发出______超__声__波_获得信息。
•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__B_E__F_G_H_;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__C__D___
A、挑瓷器时,轻敲以判断是否有裂纹 B、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 C、超声波洁牙 D、超声波去除结石 E、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中的“闻”
诊病
F、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或鱼群位置 G、蝙蝠发射超声波觅食 H、听到打雷声预示即将下雨
知识点二: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 噪声的强弱等级单位是__分__贝_,符号___d_B。
• __0_d_B_的声音刚刚能引起人的听觉;为了保 证人的正常____睡_ _眠__和__休,息声音不能超过 50dB;为了保证人的正常____学__习__和_,工声作音 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人的听力,声音 不能超过_____9。0dB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

好好学习积极向上
2、音调表示声音的 高低 ,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声
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音色 不同。 发声体不同,
令人厌烦的噪声
令人厌烦的噪声
噪声的波形
令人厌烦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
1人们用分贝(dB)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等。
次声武器
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 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 次声武器 。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 超声心动图 来
检测题
1.声音在空气、钢管、软木、水这四种介质中传播 时,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A ) A.空气 B. 钢管 C.软木 D.水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 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具有不 同的( D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6.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 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 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C )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
7.敲响一个音叉,则另一个音叉会弹起泡沫球,实验 说明------------。若把此装置在月球上进行,挂在 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_______像图示那样弹 起(填“会”或“不会”)。理由-------------。
3.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作成凹凸不平像蜂 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4.人拍手后过1秒钟后才听到从对面墙壁反射的回声, 170 这个人与墙壁的距离约是___________m.
5.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 音的原因是( B ) A.蝙蝠发声响度小 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 C.蝙蝠不会发声 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大小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复习)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 考点二 声音三特性的影响因素
(2013 潍坊)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 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 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本章核心考点
• 考点一 声音三特性的区分
(2014 潍坊)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都 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 声的( ).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2016 潍坊)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 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
本章核心考点 考点三 传递信息与传递能量 (2017 潍坊)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 能量的是( ) A.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 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Hale Waihona Puke 本章核心考点• 考点四 防治噪声 (2019 潍坊)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 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 .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 .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同学们再见!
2020中考备考复习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
第1课时 知识梳理
本章知识结构
音调
响度
音色
信息
声音的特性
声的利用
能量
介质 振动
声音的产生 与传播
噪声防治
声 现 象
三途径
核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现象 含解析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现象  含解析及答案

第2课时声现象中考回顾1.(2022·四川成都中考)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D2.(2022·天津中考)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答案:C3.(2022·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优美的小提琴声一定是乐音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利用的是次声波答案:A4.(2021·天津中考)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答案:A5.(2022·云南中考)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的传统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或“音色”)不同。

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

答案:音调能量模拟预测1.(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不一定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答案:AD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的大小答案:A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即频率决定的。

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这是为了研究音调。

3.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答案:C解析: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发出的声音在向前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进入人的耳朵,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回声,故选项C正确。

第2章《声现象》专题复习+音调+响度+音色辨析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声现象》专题复习+音调+响度+音色辨析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策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 所示,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 了吹出不同 音调 的声音。
专题训练
7.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
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
考点训练
5.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或油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
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如图所示,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哨音是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上推“活塞”,音调就会变 高 或“低”)。
(选填“高”
考点训练
知识点二 超声波与次声波 6.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 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 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D )
专题复习
类型二相关应用
方法技巧:音调是平常说的声音的粗细,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 是平常说的声音的大小,是耳朵的主观感受,由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 决定;音色则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可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和 不同的人。
专题训练
3.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
A.蝙蝠 C.猫
B.海豚 D.大象
考点训练
7.我们把高于 20000 Hz 的声音称为超声波。正常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
是 20Hz-20000Hz 。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00次,其振动频率为 400Hz
8.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
定向发射和接受 超声波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声现象》(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声现象》(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从而形成回声。

当回声比原声晚0.1 s 以上时,人耳才能区分原声与回声;(4)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知识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①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或安装隔音板;③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或捂住耳朵知识点4:声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 1. 考查热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2. 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3. 备考重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噪声的控制,声音的特性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 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振动__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空气__传到人耳。

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

方法点拨:1.关于振动与发声关系的理解: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能被人们看到,微小的振动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能被人耳听到。

2.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速度的快慢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考点2:声音的特性例2 白族的唢呐、彝族的芦笙、纳西族的巴乌等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__振动__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选填“音★知识梳理★突破考点,典例呈现★备考指导 ★考纲要求: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探究) 2. 乐音的特性;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噪声的防治途径.(认识)调”“响度”或“音色”)。

听演奏的人能分辨出曲调是由不同乐器演奏的是因为各种乐器的__音色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声现象复习PPT2

声现象复习PPT2
16、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D.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17、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设备,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扩展】在实验B中,如果我们知道了钢管的长度和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隙,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你能测出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吗?
三、能力训练检测
一、填空题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琴声……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 体的 而产的。 2、小学课本中有唐朝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鱼。此事表明 和 可以传声。 3、生活中常常有这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音,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你身边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4、在雷电交加的夜晚,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5、在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其中的高低是指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则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填“响声”,“音调”,“音色”)
二、重点难点突破
【例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所以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这种说法正确吗?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传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人便听见了声音。物体振动停止时,不再有声波产生,但原来产生的声波已通过介质传播出去,有时还会发生反射,仍会引起人们的听觉。所以,只能说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而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物理:第三章《声现象》复习课件2(教科版八年级上)

物理:第三章《声现象》复习课件2(教科版八年级上)
看个球nba直播下载
[问答题,简答题]哪些设备的抽空气管排至凝汽器? [判断题]检验检疫机构对获得《出口玩具质量许可证》企业出口的玩具实行抽查检验。()A.正确B.错误 [问答题]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单选]热痹的治法应为()A.清利湿热,通络止痛B.清热通络,祛风除湿C.清热解毒,养阴止痛D.清热化湿,活血止痛E.清热化湿,凉血止痛 [名词解释]档案总目录 [单选]书刊印前制作中,主要的图像输入方式是()。A.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数字化文件直接输入B.扫描输入、数字化文件直接输入和视频捕获卡输入C.数字化绘图仪绘制、扫描输入和数字化文件直接输入D.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视频捕获卡输入 [单选]手工焊接常用的助焊剂是()。A、松香B、无机助焊剂C、有机助焊剂D、阻焊剂 [单选]挥杆轨迹指球员挥杆时,、身体 [单选]下列关于会计主体,说法不正确的是()。A.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B.会计主体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C.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的疾病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骨髓纤维化D.类白血病反应E.慢粒合并感染者 [单选]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损害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A.心包炎B.心肌炎C.心内膜炎D.肢端动脉痉挛E.闭塞性脉管炎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49岁,上腹胀满5年,2个月来食欲不振,全身无力,体检无明显异常发现,X线钡餐未见异常。胃镜活检:炎性细胞浸润及肠上皮化生,未见腺体萎缩。浅表性胃炎胃镜改变正确的是()A.皱襞平坦B.皱襞变细C.粘膜苍白D.可透见粘膜下血管网E.粘膜红白相间, [配伍题,B型题]这种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br>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E、按药物种类分类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不是食品中天然有毒有害成分的是()。A.河豚毒素B.四季豆中皂苷C.鱼中组胺D.杏仁中氰苷E.有毒蜂蜜 [多选]桥梁拆除施工应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等设施和器材。A.消防车通道B.消火栓C.报警器D.应急救援车E.灭火器材 [填空题]焦炉煤气着火时应使用()()()灭火剂进行灭火。 [单选,A1型题]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止呕作用()A.半夏B.藿香C.佩兰D.豆蔻E.竹茹 [单选]老年人有反复发作的霰粒肿时,首先应考虑()A.继发感染的可能B.鳞状细胞癌的可能C.基底细胞癌的可能D.眼睑皮脂腺癌的可能E.以上均不是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特异、可自动化、无生物污染的免疫分析方法是()A.酶免疫技术B.荧光免疫技术C.放射免疫技术D.化学发光免疫技术E.金标免疫技术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最主要的是()。A.发病年龄B.病情C.体重D.糖尿病家族史E.对胰岛素依赖性及发生酮症倾向 [单选,B型题]急性白血病()A.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B.全血细胞减少C.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D.血小板减少并有形态异常E.周围血大量原始和幼稚白细胞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心前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正确的是()。A.各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B.急性心包炎C.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心血管神经症E.肋间神经损伤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女性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是()A.月经初潮B.生殖器官发育成熟C.卵巢功能成熟D.卵巢分泌性激素E.输卵管弯曲且很细 [单选]在金属罐壁作内防腐时()再刷两遍自环氧磁漆。A、开始B、中间C、最后D、开始和最后 [单选]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正反馈D.负反馈E.前馈 [填空题]公元12、13世纪时兴起的蒙古民族结束了()而永久居住在这个地方。 [单选]16、17号车钩弹性支承装置每组有()支承弹簧。A、3个B、2个C、1个D、4个 [单选]中华大蟾蜍属于()科。A.盘舌蜡科B.锄足蟾科C.蟾蜍科D.蛙科 [单选,A1型题]对头静脉不准确的描述是A.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B.借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交通C.沿上肢外侧部上行D.注入肱静脉E.注入腋动脉或锁骨下静脉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对实质性器官的取材,下面的方法正确的是()。A.肝脏,用长刀沿肝脏短轴切成均匀的若干片,厚约5cmB.肝脏,用长刀沿肝脏短轴切成均匀的若干片,厚1~2cmC.肝脏,用长刀沿肝脏长轴均匀切成若干片,厚1~2cmD.肝脏,用长刀沿肝脏长轴均匀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骨盆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2块髂骨、1块坐骨和1块尾骨组成B.由2块髋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C.由2块髂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D.由2块髋骨、1块坐骨和1块尾骨组成E.由1块坐骨、耻骨联合和1块尾骨组成 [单选]在OSI模型中,传输层为第()层A.3B.4C.6D.7 [不定项选择]属于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的方法的是()。A.在工程设计中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工操作方法,降低工艺噪声B.在生产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中保持设备良好运转状态,不增加不正常运行噪声C.合理安排建筑物功能和建筑物平面布局,使敏感建筑物远离噪声源,实现"闹静分开"D.采用合 [判断题]行长和出纳业务负责人要定期查库。A.正确B.错误 [多选]关于仲裁调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仲裁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B.对于事实清楚的案件,仲裁庭可依职权进行调解C.仲裁调解达成协议的,经当事人、仲裁员在协议上签字后即发生效力D.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先行调解 [单选]甲公司为乙公司承建厂房一幢,工期自2007年8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总造价6000万元,乙公司2007年付款至总造价的20%,2008年付款至总造价的85%,余款于2009年工程完工后结算。该工程2007年发生成本600万元,年末预计尚需发生成本2400万元;2008年发生成本2100万元,年末预计 [填空题]1100A氧分析仪根据()原理制造。 [单选]骶耻外径正常值为()A.23~26cmB.18~20cmC.30~36cmD.25~28cmE.8.5~9.5cm [单选]下列为中碳钢的是()。A.45号钢B.20号钢C.10号钢D.30号钢 [单选]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是()A.月经量多B.下腹痛反复发作,劳则复发C.腹胀腹泻D.尿频尿急E.白带增多,色黄如脓

声现象复习课

声现象复习课
(泰州市2004)
Hale Waihona Puke 10、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 度是 340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 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 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 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 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 为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
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 用。
声音能传播吗?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知识: 1.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声音可以依靠任何气体、液体、 固体物质作介质传播,真空不 能传播声音。
3.回声现象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 开;如果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合 在 一起,使原声加强。 (2)、利用回声可以测距。但应先 知道声速V、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 间t,再应用S=Vt计算。
声音的特性
相关知识
1.音调
(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越低,音调越低。所以说,音调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响度
(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 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2)、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称 之为响度。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 越小,响度越大。所以说,响度与发 声体的振幅有关;同时,响度还跟距 离发声体的 远近有关系。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 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 (2)、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 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 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减弱噪声的途径: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 音 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 具有能量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木梳的齿,能听 到卡片由于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用相同的力显 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能够听出卡片声音 的音调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或“音调”)
学习声现象后,某同学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 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 所示,对着管口吹起时,由于空气柱的 振动 就会产生 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的声音的 音调 填“音 ( 调” 、“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 了一个吸管乐器
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课)
古城中学 姚小顿
声现象
振动 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产生的 介质 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 传播 介质:一切____都可以作为介质 物体 不能 真空____传声 介质 影响因素: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和 温度 ____有关,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为___m/s 340 声速 固体 传播规律:声音在_____中的传 液体 气体 播速度最大,___其次,___最 小
复习提问 1、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 、 音色 、 响度 。 2、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 频率 越高,音调越高。
3、响度与发声体的 振幅 有关, 振幅 响度越大。 4、蒙上眼睛也能分辩同学们的说话声音 是因为每个同学的 音色 不同。 5、大多数人感受声音的频率范围 20 从 HZ到 20 000 HZ。 越大,

第2章 声现象 复习

第2章  声现象 复习

第2章声现象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②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③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④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⑤声音的传播速度就是340 m/s⑥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⑦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⑧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⑨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不振动⑩潜在水中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⑪超声波和次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⑫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2.如下图正在响铃的闹钟,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C.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D.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考点声音的特性3.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②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的③声音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④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钟,钟发声的音色不同⑤“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⑥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⑦“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响度⑧男同学在变声期声音变粗,指的是音调变低4.在门窗关闭的教室说话,会比在门窗打开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5.如图所示是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响度不同B.甲乙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音调和响度相同6.“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判断出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________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11。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 12米/秒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秒后,司 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
知道自己目的地的人,才是旅行得最远的人。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 真正开始。 爱生而败仁者,其下愚之得欤?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你的成就将永远不会比你的自信的高度高出一厘米。 这个是世界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只是比普通人多了百分之一的天赋。如果这个天赋运用不好,那么他就可能变成百分之十的累赘。 别以为人家跟你聊几次天,人家就对你有意思,也许人家是因为无聊想找你解解闷呢。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 基 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初中二年级物理第一章节 复习课
声现象
一.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2.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
• 3.振动:

物体沿直线或曲线做的往返运动.往返一次即振动一
次.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 A.挥动的手臂
B.挂在胸前的哨子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固体>液体>气体
四.人要听到声音的条件
• 物体的振动 • 有传播介质 • 收听装置—人耳 • 可听声 • 响度不低于0 dB
五、声音的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由声源的振幅决定。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 声音的强弱 振幅越大,响度越 响度小:轻声细语 度 (大小) 大
• 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
二,声音的传播
• 1.声音传播的条件:

a.物体振动

b. 需要介质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 真空中传播。)
• 2声音传播的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
• 类似水波);
三.声速
1.音在15摄式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

且声速与温度有关
• 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3。下列的几种有关噪声的说法中,其中不 • 正确的是( )
• A.噪声只是由机器、车辆等机械设备发出 • 的声音,污染环境.
• B.噪声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恐慌、疲惫、 • 不安等.
• C.噪声可以刺激杂草种子的提前发芽,便 • 于农民提前锄草,保护庄稼
• D.噪声有时也是由美妙的音乐产生的
口技演员模仿动物发声
响度
引吭高歌 震耳欲聋用来形容 嗓门高(声音洪亮)、声如洪钟 勿高声喧哗
音调
女高音,男低 音 这首音乐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脆如银铃
铁轨裂开或者螺丝松动
有关音调的注意点
弦乐器发声由弦的长短、粗细、和张紧程度 有关:
• 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
• 管乐、簧乐以及其他管类:空气柱越短音 调越高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 音叉,敲响左边
• 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响,悬挂 在线上的紧靠在左
• 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_弹 起(填”会”或”不
• 会”).这说明左边音叉通过 ________把振动传给
• 了右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 这个实验,右边音
• 叉____响.小球_____弹起(填” 会”或”不会”),
• 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
• 5、沸腾的水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 A.水能传声
B.水蒸汽能传声
• C.空气能传声
D. 水振动而发声
6。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反射声音
• B.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了
• C.桥洞窄小,能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 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 关
10。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 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 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在一起分不出来
• D. 声音被桥洞吸收
7。下列不是超声波应运的是( ) • A.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 • B.蝙蝠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 C.预测海啸和台风 • D.用声音粉碎肾结石
8。如图15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 物体都在________。
9。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频率
• C.响度
D.振幅
• 2。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 • 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 • 声音,其原因是( )
• 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 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 • 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 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 • 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 • 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 例:某物体振动20 Hz表示:1S内物体振 动20次

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dB)
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 Hz
• 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七、实例列举以及区别 1、响度大,声源的振动振幅不一定大,还与
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在变,音调不变
3、
音色
二胡,钢琴,提琴,笛子等乐器区别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口技演员模仿动物发声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是声音在延续, • 而是声源在振动和回声的作用.
八.噪声
范围:通常指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
物理学中指波形无规学习和工作
损害身体健康
环境污染包括: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 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 摩托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无声手枪等是 在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
音 声音的高低 决定。频率大,音

调高;频率低,音
调低
音调高:声音清脆、 尖细;
音调低:声音粗犷、 低沉
发声体的材料、结 分辨不同发声体出
音 声音的品质 构和发声方式不同, 的声音的重要特征

发出的音色就不同
六.频率
•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Hz).

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减弱噪声;
• 关闭门窗,在住宅和马路见设立屏障或植
树造林是在
减弱噪声;
• “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
九.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 1.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 20Hz-20000Hz • 2.我们所不能听到的声音
超声波 次声波
1。从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 • 播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 )
• A.声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