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农药系数手册20090218
欢迎订阅2009年《中国农药》

18 4:3 4. 5 9 3 3 4.
3 结论
强 , 衣剂 可有效 防治 苗期 的病 虫害 , 病虫 害 的抗 性 , 种 减少
【】 路福绥. 5 农药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J农药, 0 O 3 (0: -0 J_ 2 0 , 91) 8l.
《 hn r c e c l》 c i a Ag o h mias 目前 设 有 时政 要 闻 、 专 热 公 市 与开 发 ; 识 产权 动 态 ; 业准入 ; 外 信息 与 国际 交 知 产 海 论 、 点话 题 、 司 新 闻 、 场 概 览和 自主知 识产 权 产 品等 栏 目。 流 等 栏 目。 《中 国农 药 》 双 月 发 行 , l 逢 大 6开 本 , 60页 , 年 全
1 68 9 合 格 . 5 2 66 9 合 格 . 3 3 66 . 5 68 . 9 合 格 4 9 合 格 5
05 .8 O5 ,6 O5 .9
9 9 9 9 9 9
1 药剂型加工新技 实务全书 M】 盈 射 篡 [] 黄建荣 .现代农电子 出版社,2O0术与质量控制. [ . ) , 北京:北京科大 4 O 3l0 :l O 一O 9
规 , 析 行 业 发 展 的 方 针 、 施 , 供 丰 富 的 国 内 外 信 场 的特 点 和 发展 规 律 ; 讨遵 循Hs 剖 措 提 探 E理 念 下 的 中国农 药工 是 息 , 了解 全 球 农 药工 业 发 展 的窗 口, 是联 系政 府 与 企 业 未 来 发 展 方 向。 向世 界 展 现 中 国 农 药 工 业 全 景 的 窗 是 也
业 间 的桥 梁 和 纽 带 。 口 , 中 国 农 药 工 业 走 向世 界 的 桥 梁 , 构 筑 全 球 农 药 是 是 工业发 展 信息 交流 的平 台。
2009版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 上、下册

2009版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上、下册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开本:16开精装册数:上下册光盘数:0定价:500元优惠价:499元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本书由种植业产品中农残检测方法、养殖业产品农残检测方法和饮用水中农残检测方法三部分组成,共收录了20项农残检测标准,分为上、下两册。
第一部分构成上册,由11项国家标准组成,这些标准是对种植业产品中常用农残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的新技术,可以检测种植业产品中存在的812种痕量或超痕量农残,实现了检测方法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选择性,对构筑“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食品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录第一部分种植业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第二部分养殖业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第三部分饮用水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2009版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上、下册》是经多位专家遴选编纂而成,不仅权威,规范,科学,而且全面,系统,简洁,实用.符合国情,具有一定前瞻性,《2009版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上、下册》使广大企业尽快与国际化企业全面接轨,并迅速提高企业的水平!2009版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上、下册2009版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上、下册2009版常用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选编上、下册本书由种植业产品中农残检测方法、养殖业产品农残检测方法和饮用水中农残检测方法三部分组成,共收录了20项农残检测标准,分为上、下两册。
第一部分构成上册,由11项国家标准组成,这些标准是对种植业产品中常用农残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的新技术,可以检测种植业产品中存在的812种痕量或超痕量农残,实现了检测方法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选择性,对构筑“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食品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5%安打SC等九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初报

于 6 月 25 日 施药,此时 第二代 稻纵 卷 叶 螟 处 在
据 施 药 后 3 d、7 d 调 查,各 处 理 的 防 治 效 果 如
1 ~ 2 龄幼虫盛 发 高 峰 期,用 利 农 HD—400 型 手 动 背 下:处理(1)为85 . 82 % 、92 . 86 % ;处 理(2)为89 . 77 % 、 负式喷雾器喷施药液,667 m2 喷施药液 50 kg,施药时 90 . 11 % ,处 理( 3 )为 88 . 96 % 、89 . 91 % ;处 理( 4 )为
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2004,(12):13 - 15 . [4] 马春华 . 田 间 试 验 和 统 计 方 法[ M]. 北 京:北 京 农 业 出 版 社,
1983 . [5] 蔡妙英,刘聿太,战立克 . 芽 孢 杆 菌 属( 泽 本 )[ M]. 北 京:农 业
出版社,1983 . [6] 顾觉奋,何文杰 . lantibiotic:一类新颖的抗菌肽研究进展[ J]. 国
(9)40 % 敌·毒 EC 50 20 . 00 100 1 009 332 67 . 09 69 . 10 285 71 . 63 70 . 90 12 984 740 5 . 70 66 . 86 fF
(10)空 白 对 照
-
- 100 993 987 0 . 60
-
981 1 . 21
-
13 014 2 238 17 . 2 -
外医药抗生素手册,2001,22(6):274 - 277 . [7] 何青芳,陈卫良,马志超 .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A30 菌 株 产 生 的 拮 抗
肽的 分 离 纯 化 与 理 化 性 质 研 究[ J]. 中 国 水 稻 科 学,2002,16 (4):361 - 365 .
日本食品农药污染分析课件知识

日本的粮食状况
• 进口食品的增加
• 按热量计算超过60%. 1991年54% : 1980年47%
• 在世界上所使用的农药数很多
• 食品用农药除用于草坪等食品以外的农药为700 种以上
• 在日本约容许使用300种农药、登记数也在增加. • 在国外收获后使用农药的实际情况
平均一日摄取量(μ g) ADI ( μg/ 50 kg/日) 対ADI比(%)
2.97
250
1.19
2.25 ~ 2.82
115
1.96 ~ 2.46
3.21
250
1.28
6.99 ~ 21.93
1,500
0.46 ~ 1.46
3.46
300
1.15
1.07 ~ 2.16
500
0.21 ~ 0.43
日本食品污染物质的 规定和分析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日本食品污染物质的 规定和分析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分析计测事业部
食品残留农药规定的制定背景
• 1956年 最初的农药残留容许量
• 对于苹果,规定砷、铅、铜及DDT
• 1968年 最初设定最大残留标准MRLs
• 对于黄瓜、番茄、葡萄、苹果4种农作物, 规定BHC、DDT、鉛、对硫磷及砷5种 农药
国产・进口 检查数
国产品 进口品 合 計 国产品 进口品 合 計 国产品 进口品 合 計
122,399 117,731 240,130 76,192 76,430 152,622 198,591 194,161 392,752
检出数
件
%
剂型

微乳剂
micro-emulsion
ME
透明或半透明的均一液体,用水稀释后成微乳状液体的制剂。
2.3.3.4
脂膏
grease
GS
粘稠的油脂状制剂。
2.3.4悬浮制剂
2.3.4.1
悬浮剂
aqueous suspension concentrate
SC
非水溶性的固体有效成分与相关助剂,在水中形成高分散度的粘稠悬浮液制剂,用水稀释后使用。
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国家标准(详细)
发表时间: 2006-10-18 09:54作者: wangjiaz来源:农资人社区
字体:小中大|打印
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国家标准
本标准参考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9年《植物保护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使用手册》的《农药规格》(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8年的《家用杀虫剂产品标准规范》(CTD/WHOPES/IC/98.3)和l997年的《卫生用农药标准》(WHO/CTD/WHOPES/97.1)、全球农作物保护联合会(GCPF)[原名为国际农药工业协会(GIFAP)]的《农药剂型代码及国际代码系统》-技术文件No.2(1989)以及其他国家农药剂型的名称及代码,并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药分类法为蓝本,以固态和液态形式分类,再按其性能进行科学、细致的排列,结合我国国情而制定。农药剂型名称的命名原则是:以产品的状态为主题词,再冠以性能或用途等;其名称要简捷和不重复,一般为2个~5个字;要通俗易懂,易读易记;又要兼顾习惯用法;还要注意与化工、医药、化妆等其他专业用语的区别;为了使农药剂型名称科学、准确、系统和完整,便于使用,以及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我国的农药剂型名称和代码应尽可能地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农药剂型和代码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药剂型分类法。本标准规定了190个农药剂型的名称及代码,涵盖了国内现有的农药剂型、国际上绝大多数农用剂型和卫生杀虫剂的剂型。对没有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制定的英文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详解-修改版

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概述
农药毒理学评估 残留化学试验评估 消费者膳食评估
对因膳食摄入 农药残留产生健 康风险的可能性 及程度进行科学
评价。
指导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的制定
动物源产品中限量标准753项 饲料中限量标准276项
目标和主要任务
CAC简介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是一个由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共同设立的政府间国际 食品标准机构。CAC标准是公认的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2015年 制定氟节胺在棉花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制定溴菌腈在柑橘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制定烟碱在棉花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已承担项目介绍
2016年 制定代森锌在豌豆,萝卜和胡萝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开展代森锌在 豌豆,萝卜和胡萝卜上的残留试验 制定啶虫脒在青花菜和花椰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开展啶虫脒在青花 菜和花椰菜上的残留试验 2017年 制定咪鲜胺在葱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开展咪鲜胺在葱上的残留试验 制定啶虫脒在大蒜、冬瓜、豇豆、甘蔗、火龙果和金桔中的最大残留 限量,开展啶虫脒在大蒜、冬瓜、豇豆、甘蔗、火龙果和金桔上的残留 试验
本
药剂选择--代表性,登记产品多
田间试验布点--代表性,作物分布表,大棚/露
流
地
程
采样和 检测部位
采样:《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检测部位:可参考GB 2763-2016附录A 执行
残留定义 选择评估定义而非监测定义 检测方法 有毒代谢物的检测
方法优先选择GB2763中推荐的方法
农业部公告2569附件13_农药制剂不同剂型产品质量规格及其理化性质项目

附件13农药制剂不同剂型产品质量规格及其理化性质项目1 固体制剂1.1 粉剂(DP)1.1.1 粉剂产品质量规格应包括:1.1.1.1 外观;1.1.1.2 有效成分含量;1.1.1.3 相关杂质含量;1.1.1.4 其他限制性组分含量;1.1.1.5 水分;1.1.1.6 酸/碱度(以H2SO4或NaOH计)或pH范围;1.1.1.7 干筛试验;1.1.1.8 热储稳定性:储后有效成分、相关杂质、其他限制性组分含量、酸/碱度或pH值、干筛试验等应符合产品质量规格要求。
1.1.2 粉剂产品理化性质项目应包括:1.1.2.1 外观(颜色、物态、气味);1.1.2.2 密度;1.1.2.3 氧化/还原性;1.1.2.4 对包装材料的腐蚀性;1.1.2.5 爆炸性;1.1.2.6 固体可燃性。
1.2 可分散片剂(WT)1.2.1 可分散片剂产品质量规格应包括:1.2.1.1 外观;1.2.1.2 有效成分含量;1.2.1.3 相关杂质含量;1.2.1.4 其他限制性组分含量;1.2.1.5 水分;1.2.1.6 酸/碱度(以H2SO4或NaOH计)或pH范围;1.2.1.7 崩解时间(仅适用于泡腾片);1.2.1.8 悬浮率;1.2.1.9 湿筛试验;1.2.1.10 持久起泡性;1.2.1.11 片完整性;1.2.1.12 磨损率;1.2.1.13 热储稳定性:储后有效成分、相关杂质、其他限制性组分含量、酸/碱度或pH值、崩解时间、悬浮率、湿筛试验、磨损率等应符合产品质量规格要求。
1.2.2 可分散片剂产品理化性质项目应包括:1.2.2.1 外观(颜色、物态、气味);1.2.2.2 密度;1.2.2.3 氧化/还原性;1.2.2.4 对包装材料的腐蚀性;1.2.2.6 固体可燃性。
1.3 颗粒剂(GR)1.3.1 颗粒剂产品质量规格应包括:1.3.1.1 外观;1.3.1.2 有效成分含量;1.3.1.3 相关杂质含量;1.3.1.4 其他限制性组分含量;1.3.1.5 水分;1.3.1.6 酸/碱度(以H2SO4或NaOH计)或pH范围;1.3.1.7 堆密度(松密度和实密度);1.3.1.8 粒度范围;1.3.1.9 粉尘;1.3.1.10 耐磨性(脱落率或破损率);1.3.1.11 热储稳定性:储后有效成分、相关杂质、其他限制性组分含量、酸/碱度或pH值、粒度范围、粉尘、耐磨性等应符合产品质量规格要求。
5%多杀霉素SC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2 试 验条 件
21 试验对 象 、 . 作物 和 品种 的选择
防治 对象 : 三代 稻纵卷 叶螟 。 第
供试 作物 : 晚稻 , 优 2 8 金 8
22 环境 条件 .
本试 验 在咸 安 区官埠 桥镇 紫坛 村 晚稻 田中
进行 , 稻 田肥力 中等 , 水 排灌溉 方便 。试 验 田前
虫剂 。
限责任公 司产 品) 40 / 毒死 蜱乳 油 8 gL
品)
( 国陶氏益农 公 司产 美
1 试 验 目的
登记性试验 , 了解 该产 品在农 业生产 中 的实
31 .. 药剂用量 与处理编 号 3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际 防治 效果 和安全性 , 为该产 品的登记提 供审批
3 试 验 设 计 和 安 排
31 药剂 . 311 试验 药剂 .. 5 %多杀 霉素 S ( C 湖北省 武汉 天惠 生物 工 程有 限公 司提供 )
31 对 照药剂 .. 2
1 %阿维菌 素 E . 8 C ( 山东鲁 抗 生物农 药 有
有高效 的杀虫性能 , 又有对益 虫和哺乳动 物安全 的特性 。是一种 大力 推广 的低毒 、 高效 、 广谱 杀
维菌 素 E 4 /6 m 防治效果 相 比有 极显 著 的 C 1g6 7  ̄
茬作 物 为早 稻 。0 1 6 3 2 1 年 月 0日水 稻播种 , 7月 2 8日移栽 。每 6 7  ̄ 20万穴 , 药时 水稻在 6m 插 . 施
收 稿 日期 :0 11-8 2 1- 11
32 小 区设计 . 小 区面 积 2 m , 区 间筑 小埂 相 隔 , 排单 0 2小 单
文章编号 :0 56 ( 0 20 —1—0 10 —14 2 1 )1 60 2 1 0
sc地膜系数手册090218

内部资料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手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九年二月I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测算是全国农业污染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农业种植区划为依据,在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选择典型种植制度和具有代表性地形地貌的农田,通过实地监测,获取我国六大区域、三类种植类型和两种地膜处置方式下的地膜残留系数。
该项目为构建地膜残留测算方法,摸清地膜污染底数,了解种植业地膜残留特点和规律奠定了基础,为农田地膜污染控制研究和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一、系数测算依据(一)系数获取思路在综合考虑农田地膜污染发生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根据种植区划、种植类型(大田种植、保护地种植和露地蔬菜种植)和地膜处置方式(回收和不回收)因素,在全国布设432个地膜残留系数测算试验点,通过1年的定点调查监测,获取不同区域、种植类型和地膜处置方式下的监测点基本信息和地膜残留量等参数,计算出相应的地膜残留系数。
(二)系数测算方法分别在铺设地膜前后,采用梅花状取样路线,用铁锹或锄头在田间挖掘3-5个面积为2 m2、深20cm 的土坑(面积不足或等于667 m2的地块取3个点,面积超过667 m2的地块取5个点),边挖边清捡残留地膜,并将清捡出的残留地膜洗净,晾干称重,经过换算即可得到铺设地膜前后的地膜残留量。
地膜残留系数的表示方法如下:二、名词解释区域:按照种植区划标准,本手册将全国分为六大区域,分别是北方高原山地区、东北半湿润平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南方山地丘陵区和南方湿润平原区。
%100%⨯-=地膜铺设量铺设地膜前地膜残留量收获后地膜残留总量地膜残留系数)(种植类型:本手册按耕种方式和作物种植类型,将种植类型分为三种,分别是大田种植、保护地种植和露地蔬菜种植。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聚乙烯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2009-农药限量一览表

附件二:农药限量一览表
“农药限量一览表”结构说明:
第1栏“联合国编号”——采用国家标准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中的联合国编号;
第2栏“名称和说明”——采用国家标准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农药中文名称(冠以固态或液态);
第3栏“英文名称”——采用国家标准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中英文名称,用大写字母表示,N.O.S为未另作规定的缩略语;
第4栏“类别或项别”——采用国家标准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规定的主要危险性;
第5栏“次要危险性”——采用国家标准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规定的除主要危险性以外的其他危险性;
第6栏“包装类别”——采用国家标准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规定的表述危险货物危险程度的联合国包装类别Ⅰ、Ⅱ、Ⅲ符号,即:“Ⅰ”表示剧烈毒性危险,“Ⅱ”表示严重毒性危险,“Ⅲ”表示较低毒性危险。
本表只列出包装类别Ⅲ的农药。
第7栏“有限数量”——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中《危险货物一览表》第7栏“有限数量”的定义,即:对按照第3.4章准许运输的有限数量危险货物,规定了每个内容器或物品所装的最大数量。
抄送:国务院法制办、农业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部办公厅、政法司、道路运输司、海事局。
sc农药系数手册20090218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药流失系数手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九年二月农药流失系数测算是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准确测算出全国各大区域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施用情况、流失量、流失系数和流失规律。
该系数为顺利推进全国农业污染普查工作,准确测算全国农药污染负荷,摸清农药污染底数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政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奠定了基础。
一、系数测算依据(一)系数获取思路在收集分析国内外农田面源污染流失系数研究方法结果和全国农业种植区划及优势农产品布局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种植制度、土壤类型、耕作方式等参数在全国设置典型农田作为定位监测点,通过1周年针对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的连续监测、样品采集化验和数据资料的汇总分析,测算不同模式下农田农药流失系数。
(二)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监测方法农药监测试验共设试验点372个,全国各个省、市、区基本上均有分布,监测周期为1年,地下淋溶监测试验和地表径流监测试验均设置两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对照处理),可以施用低毒、易降解的农药,但不可施用毒性高、难降解的农药(如毒死蜱、阿特拉津、氟虫腈、吡虫啉、克百威、2-4-D-丁酯、涕灭威、丁草胺、乙草胺等)。
处理2(常规处理),农药的施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期完全遵照当地农民生产习惯。
(三)农药检测方法详细列出九大农药的检测方法(列出检测方法名称、代码及最小检出量)(四)系数计算方法1.流失量测算方法以地表径流(或地下淋溶)途径流失的农药量等于整个监测周期中(一个完整的周年)各次径流水中农药浓度与径流水(或淋溶水)体积乘积之和。
计算公式如下:III)1000/(7.6661S i V Ci P n i ⨯⨯⨯=∑=其中:P 为农药流失量,g a.i./亩;Ci 为第i 次径流(或淋溶)水中农药的浓度,mg/L ;Vi 为第i 次径流(或淋溶)水的体积,L ;S 为试验小区面积,m2;n 为径流(或淋溶)水采样次数。
农业用杀虫剂标准

农业用杀虫剂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农业用杀虫剂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用农药不同剂型单制剂产品有效含量管理(DOC 60页)

饵剂
0.1
2
0.025,0.05, 0.1
0.05
2
0.025
1
敌瘟磷
乳油
30
2
30
地虫硫磷
颗粒剂
5
1
3,5
3
1
地衣芽孢杆菌
水剂
80亿芽孢/毫升
1
80亿芽孢/毫升
地中海实蝇引诱剂
诱芯
/
1
/
丁草胺
微乳剂
50
1
50
水乳剂
600g/L
6
400g/L, 600g/L
600g/L相当于60%,400g/L相当于39%
20
1
乳油
200g/L
16
5,10,20
200g/L相当于21.5%
20
18
10
2
5
5
颗粒剂
5
8
5
种子处理干粉剂
35
2
35
原剂型为“干拌种剂”的产品归为此类
丁醚脲
悬浮剂
500g/L
1
50
500g/L相当于43.5%
50
2
乳油
25
8
25
可湿性粉剂
80
1
50,80
50
2
丁酰肼
可溶粉剂
50
1
50
毒氟磷
可湿性粉剂
45
75
原名干悬浮剂的产品归入此项。
可湿性粉剂
75
1
10,20
GB20680-2006规定,含量应 ≥10%
20
1
18
2
10
94
可溶性粉剂
18.7%丙环·嘧菌酯SC方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摘要:小麦白粉病已成为江苏省兴化市小麦常发性病害之一,因不少农户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导致田间白粉病暴发,此时防治难度较大。
因此选择了18.7%丙环·嘧菌酯SC+方案开展对小麦白粉病的应急处理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8.7%丙环·嘧菌酯SC+40%环丙唑醇SC70mL/667m 2+20mL/667m 2、40%环丙唑醇SC20mL/667m 2、50%醚菌酯WG 40g/667m 2在白粉病较重情况下,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对小麦白粉病防效较为理想。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杀菌剂;病指防效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2-0040-03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21.46文献标志码:B兴化市地处江苏里下河腹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约8万hm 2,2018—2020年,兴化市小麦白粉病连续3年中等偏重以上发生,此病在该市进入一个重发周期,已成为制约该市小麦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
多种原因导致兴化市小麦白粉病中等偏重以上发生,一是该市小麦主体品种为宁麦13,种植比例占50%以上,该品种为白粉病高感品种;二是近几年小麦播种迟、播种密度高,导致小麦群体大、麦苗素质差,形成易于侵染的小气候环境;三是小麦生长后期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对小麦白粉病侵染有利;四是田间菌源量充足。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布氏白粉菌引起的,该病菌分生孢子可随气流传播至小麦感病品种的叶片上,温度、湿度条件适宜,可普遍发生为害[1]。
受害小麦叶片早枯、成穗数降低、千粒重下降,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2]。
因小麦白粉病造成的减产幅度随着病害严重度的增加相应增加,严重的田块甚至减产40%~60%[3]。
试验表明,在小麦白粉发病初期使用适当的杀菌剂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4]。
然而,大面积生产中因错过白粉病防治时期而导致白粉病发病迅速、后期防治难度加大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选择大面积生产中常见的几种杀菌剂,均与18.7%丙环·嘧菌酯SC 混配使用,以期筛选出合适的18.7%·丙环·嘧菌酯SC+方案,为大面积应急处理防治小麦白粉病提供依据。
6%乙基多杀菌素SC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初报

6%乙基多杀菌素SC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初报
陈雪琴;周丽花;杨海燕
【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6%乙基多杀菌素SC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研发的新型生物农药,2010年笔者开展了该药对水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每667m2用6%乙基多杀菌素SC 30mL,有良好的保叶和杀虫效果,与每667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10mL的防效相当.
【总页数】1页(P119)
【作者】陈雪琴;周丽花;杨海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植保植检站,215400;江苏省太仓市植保植检站,215400;江苏省太仓市植保植检站,215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银法利687.5SC对西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初报 [J], 徐玉芳
2.乙基多杀菌素与阿维菌素混用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及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J], 莫昌乐;赵明平;刘雪源;刘祖斌;唐涛
3.20%康宽SC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初报 [J], 相家英;龚国仁;高林;郭正国
4.5%锐劲特SC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初报 [J], 陆云梅;毛华方;荆卫锋;盛海霞;何伯银;梁晓娣
5.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初报 [J], 覃振新;林韦加;李春元;黄俭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料基地农药手册

原料基地农药手册山东好利佳食品有限公司目录一、中国明令禁止生产或撤销登记的农药,严禁在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上使用的高毒、高农残农药。
二、欧盟禁用的62种农药。
三、山东好利佳食品有限公司种植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
四、无公害种植基地严禁使用的农药。
概述为确保我公司种植、合同种植及合同采购的黄桃、梨、杏、草莓、苹果原料的安全性,符合出口目的国的农残检测要求,对于黄桃、梨、杏、草莓、苹果种植期间的农药使用管理要求如下:1.使用农药应符合欧盟及美国FDA对于草莓的农残要求,以最新版本为准。
2.所使用农药应符合中国水果、蔬菜种植、出口对农药使用的要求,非中国严令禁止的高毒、高农残农药,非我国命令禁止生产或撤销登记的农药。
3.使用农药必须为正规厂家生产并具有生产合格证,以确保农药的品质,以避免使用伪劣、假冒、过期的农药。
4.农药的使用方法应谨遵厂家使用说明,不得超过规定剂量。
5.农药的使用、配制应及时记录,并有专人负责。
用完农药的包装应及时回收,统一处置,对于库存及剩余的农药应严格管理并登记备案。
6.所有农药使用的工器具,在使用前后都应及时清洗,并有专人保管,以防农药交叉污染。
7.农药使用重在预防,同一种农药短期内不要重复使用。
8.在原料收获前一个月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9.对于要求以外的农药使用,使用前必须由我公司确认。
10.公司对该手册享有最终解释权2011 年3 月12 02011年农残控制工作流程周围环境检查果园选定------------------------ 土壤检查水质检查V整地-------------------------- 品种选定、肥料选定使用农药选定栽培•管理1 «栽培管理一元化病虫害防治管理一元化-------- 来收前原料米样检查收获◄ ------------ --------- 采样方法使用5点采样法原料进厂原料检查、农残检测生产加工------------------------- 水洗后检查原料生产基地组织结构图总经理质检部基地科化验室基地科植保员基地科管理人果园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果园负责人职责1、负责果园的开发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指导,贯彻公司指示,抓好植保员的培训指导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药流失系数手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九年二月农药流失系数测算是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准确测算出全国各大区域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施用情况、流失量、流失系数和流失规律。
该系数为顺利推进全国农业污染普查工作,准确测算全国农药污染负荷,摸清农药污染底数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政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奠定了基础。
一、系数测算依据(一)系数获取思路在收集分析国内外农田面源污染流失系数研究方法结果和全国农业种植区划及优势农产品布局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种植制度、土壤类型、耕作方式等参数在全国设置典型农田作为定位监测点,通过1周年针对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的连续监测、样品采集化验和数据资料的汇总分析,测算不同模式下农田农药流失系数。
(二)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监测方法农药监测试验共设试验点372个,全国各个省、市、区基本上均有分布,监测周期为1年,地下淋溶监测试验和地表径流监测试验均设置两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对照处理),可以施用低毒、易降解的农药,但不可施用毒性高、难降解的农药(如毒死蜱、阿特拉津、氟虫腈、吡虫啉、克百威、2-4-D-丁酯、涕灭威、丁草胺、乙草胺等)。
处理2(常规处理),农药的施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期完全遵照当地农民生产习惯。
(三)农药检测方法详细列出九大农药的检测方法(列出检测方法名称、代码及最小检出量)(四)系数计算方法1.流失量测算方法以地表径流(或地下淋溶)途径流失的农药量等于整个监测周期中(一个完整的周年)各次径流水中农药浓度与径流水(或淋溶水)体积乘积之和。
计算公式如下:III)1000/(7.6661S i V Ci P n i ⨯⨯⨯=∑=其中:P 为农药流失量,g a.i./亩;Ci 为第i 次径流(或淋溶)水中农药的浓度,mg/L ;Vi 为第i 次径流(或淋溶)水的体积,L ;S 为试验小区面积,m2;n 为径流(或淋溶)水采样次数。
(2)流失系数计算农药流失系数以流失率(Rp ,%)表示,计算公式如下:100(%)⨯-=D Pck P R t p其中: Pt 为常规处理农药流失量,g a.i./亩;Pck 为对照处理农药流失量,g a.i./亩;D 为农药施用量,g a.i./亩。
二、 名词解释1.农药本系数手册的农药包括:2,4-D 丁酯、阿特拉津、吡虫啉、敌敌畏、丁草胺、毒死蜱、氟虫腈、克百威、三硫磷、辛硫磷、乙草胺、异丙隆等12种农药。
2. 监测类型监测类型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两种3.分区本系数手册分区依据我国种植业区划的分区原则,将监测区域分为6类:北方高原山地区、东北半湿润平原区、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南方山地丘陵区、南方湿润平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
4.地形坡度≤5°为平地;坡度5-15°为缓坡地;坡度>15°为陡坡地5.梯田/非梯田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
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
6.横坡/顺坡沿坡向垂直方向种植的方式为横坡种植,沿坡向平行方向的种植方式为顺坡种植。
7.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
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
这里主要包括保护地、旱地、露地蔬菜、水田、园地等。
8.种植模式依据地域分区、地形、土地利用类型、作物等划分的特定的作物生产方式。
9.农药施用量单位面积农田某种农药的施用量,以有效成分(a.i.)计,单位g a.i./亩。
10.常规流失量试验方案中常规处理农药的流失量,g a.i./亩。
11.对照流失量试验方案中对照处理的农药流失量,g a.i./亩。
12.流失系数(%)常规流失量与对照流失量之差占农药施用量的百分数。
三、使用方法第一步:查询监测农药名称第二步:查询农药流失的监测类型(地表径流或地下淋溶);III第三步:在查询目录里找到当地所归属的地域分区字段;第四步:查询所监测的地块地形;第五步:查询所监测的地块是否属于梯田;第六步:查询所监测的地块的种植方向;第七步:查询所监测的地块土地类型;第八步:查询所监测的地块的种植类型;在查询目录里找到以上字段组成的模式对应的模式序号,再找到对应页码即可。
IV查询目录序号模式名称模式1 2,4-D丁酯#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2 2,4-D丁酯#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园地模式3 2,4-D丁酯#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豆模式4 2,4-D丁酯#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5 阿特拉津#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6 阿特拉津#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7 阿特拉津#地表径流#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8 阿特拉津#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9 阿特拉津#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0 阿特拉津#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11 阿特拉津#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麦轮作模式12 阿特拉津#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13 阿特拉津#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14 阿特拉津#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春玉米模式15 阿特拉津#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16 阿特拉津#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17 吡虫啉#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园地模式18 吡虫啉#地表径流#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19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园地模式20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21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22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梯田-旱地-园地模式23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园地模式24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25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26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园地模式27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28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旱地-园地V模式29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30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双季稻模式31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32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33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34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麦轮作模式35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36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其它模式37 吡虫啉#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双季稻模式38 吡虫啉#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39 吡虫啉#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40 吡虫啉#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小麦玉米两熟模式41 吡虫啉#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42 吡虫啉#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43 吡虫啉#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44 敌敌畏#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45 丁草胺#地表径流#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46 丁草胺#地表径流#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47 丁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48 丁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49 丁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50 丁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51 丁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其它模式52 丁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双季稻模式53 丁草胺#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54 丁草胺#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春玉米模式55 丁草胺#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56 丁草胺#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57 丁草胺#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58 毒死蜱#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陡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VI模式59 毒死蜱#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60 毒死蜱#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梯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61 毒死蜱#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梯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62 毒死蜱#地表径流#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63 毒死蜱#地表径流#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64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65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园地模式66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67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68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园地模式69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梯田-旱地-园地模式70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71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72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73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园地模式74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75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旱地-园地模式76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单季稻模式77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78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79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80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81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82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83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麦轮作模式84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85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其它模式86 毒死蜱#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双季稻模式87 毒死蜱#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88 毒死蜱#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春玉米VII模式89 毒死蜱#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90 毒死蜱#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其它两熟模式91 毒死蜱#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小麦玉米两熟模式92 毒死蜱#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93 毒死蜱#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94 毒死蜱#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95 毒死蜱#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96 毒死蜱#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97 毒死蜱#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98 毒死蜱#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99 毒死蜱#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棉花模式100 毒死蜱#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101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园地模式102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单季稻模式103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104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05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106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107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麦轮作模式108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109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其它模式110 氟虫腈#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双季稻模式111 氟虫腈#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112 氟虫腈#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113 克百威#地表径流#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单季稻模式114 克百威#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梯田-旱地-园地模式115 三硫磷#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116 辛硫磷#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其它模式117 乙草胺#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陡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18 乙草胺#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VIII模式119 乙草胺#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20 乙草胺#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21 乙草胺#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梯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22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园地模式123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陡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24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园地模式125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126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顺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27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128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单季稻模式129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130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131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32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133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油轮作模式134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其它模式135 乙草胺#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双季稻模式136 乙草胺#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春玉米模式137 乙草胺#地下淋溶#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豆模式138 乙草胺#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保护地模式139 乙草胺#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其它两熟模式140 乙草胺#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小麦玉米两熟模式141 乙草胺#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露地蔬菜模式142 乙草胺#地下淋溶#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143 乙草胺#地下淋溶#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两熟及以上模式144 乙草胺#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大田一熟模式145 乙草胺#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棉花模式146 乙草胺#地下淋溶#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平地-旱地-园地模式147 异丙隆#地表径流#南方湿润平原区-平地-水田-稻麦轮作IX模式1 2,4-D丁酯#地表径流#北方高原山地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大田一熟模式参数农药2,4-D丁酯监测类型地表径流分区北方高原山地区地形缓坡地梯田/非梯田非梯田横坡/顺坡横坡土地利用方式旱地种植模式大田一熟农药流失参数产流量(mm) 14 施用量(g ai/亩) 43.20 常规流失量(g ai/亩) 未检出对照流失量(g ai/亩) 未检出相对流失量(g ai/亩) 0.0000 流失系数(%) 0.0000测算本系数的农田基本信息:土壤质地:砂壤土壤类型:灰褐土肥力水平:低作物种类:小麦注意事项:未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农田,可对照本模式下的相应参数,查找与之相近的模式下农药流失系数,确定所需模式下的农药流失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