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把握记叙人称,理解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完整word版)记叙文人称及线索作用分析
一、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
(《孔乙己》)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以“你”“你们”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3)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以一种叙述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给读者。
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自由。
二、记叙文的线索(一)线索有哪些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5.以某物为线索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6.以情感为线索3.以人物为线索 7.以某一问题为线索4.以事件为线索 8.明暗两线(二)怎样把握记叙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其形式也是多样的。
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及其全局构思的配合。
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例:如《伟大的悲剧》(七年级下册)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
《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例1: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册)。
此文章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
像这样以由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例2:如《登上地球之巅》(七年级下册)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任务行踪为线索”。
02、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一、知识指要: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就是按照时间的推移,记叙了一批勇敢的探险家探险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顺叙的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有三种情况:①看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从现在的角度去追叙往事。
如鲁迅的《风筝》,“我”由眼前北京冬季天空浮动的风筝,回忆起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的故事。
②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
③先写事情的结局,再叙述事情的缘由。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开头写到“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记忆的这样清楚?作者在后文叙述了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交待了事情的缘由。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有两种:①插入的内容跟主要情节的时间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
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眼前的紫藤萝花想到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花,插叙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
②是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中心事件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
如《羚羊木雕》一文,在介绍万芳时,就插叙了万芳与“我”的友谊。
二、考查方向: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三、能力提升:1.根据记叙顺序的特点来判断文章使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
(1)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只要把握住文章所记叙的事情的脉络就可以正确判断。
记叙文:紧扣六要素,把握文章主体(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紧扣六要素,把握文章主体(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中父亲鼓励、指导我爬下悬崖的事件: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时间:暮色苍茫地点:在悬崖上人物:我和爸爸起因:我在悬崖上不敢下来经过:父亲鼓励我、指导我,让我爬下悬崖结果:我成功地爬下了悬崖六要素是记叙文的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应六要素都俱全,尤其是新闻。
在几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二、考查方向:1、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2、根据记叙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能力提升:1.时间、地点:时间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1.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优点:第一人称的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小说中的“我”不能等同自己。
纪实文字中“我”就是作者。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这篇散文(写景写物),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景或物)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题示例:第一问:文章以第人称叙事。
第二问:人称作用:第一人称:1、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便于直抒胸臆;3、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我”的作用:A、我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B、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C、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第二人称作用: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记叙文中的人称及作用 (3)
分析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考点解说: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在一篇文章中,可以变换使用多种人称。
“分析记叙的人称及作用”常见的考查方式:判断文章运用了第几人称,试结合文章分析运用第几人称的作用。
方法技巧:1、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所使用的人称在表达上的好处。
一般说来,用第一人称:即用当事人的身份来叙述,真实可信;用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直抒胸臆;用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它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能多方面地自由叙述。
2、有的文章前后有人称变化,往往意味着表达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思想感情的变化,分析时要紧扣这两个方面。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袁隆平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
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
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
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
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
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
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
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记叙文: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结构(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结构(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1.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如如《登上地球之巅》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
(3)以人物为线索。
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如《最后一课》一文,“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在村公所外看布告→到教室后发现教室情况不同寻常,上课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4)以一事为线索的。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一中心事件。
(5)以实物为线索。
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如《羚羊木雕》一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羚羊木雕”展开的。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有一些文章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
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就是文章的线索。
(7)以人物某一特征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背影”作为线索组织全文的。
(8)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2.线索是结构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手段,为了作品结构的完整统一,一篇作品的主要线索只能有一个,并且应贯穿始终。
实际上,除了抒情作品和一些内容、情节极其简单的叙事作品外,很多作品都不只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重线索。
记叙文的考点及答题要点(1)
记叙文的考点及答题要点1. 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便于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 记叙的顺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3.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4. 记叙文的表现方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巧合、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5. 标题的作用:(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2)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
(3)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作用(4)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是文章写作的中心或突出主题。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6. 词语的作用:用替换法,解释其在文章中的意思。
7. 赏析品味句子(主要是运用描写和修辞手法的句子,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1)人物描写:外貌、语音、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答题要点:①运用什么描写②生动形象地写出③人物的什么特征或品质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作用:①写了什么景②渲染什么气氛③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性格④为下文做铺垫或推动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反复、双关、借代、反语、通感比喻:生动形象拟人:生动活泼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夸张:突出特征或作者的想象,加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的感情。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对称,便于吟诵,有音乐美对比:突出强调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
中考必看记叙文:把握记叙人称,理解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把握记叙人称,理解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记叙的人称是指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是指自己的代词如“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如“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指你谈论的不在现场的人称代词,如“他”“她”“他们”等。
一般来讲,记叙文中叙述的人称必须一致。
无论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叙述,都要通篇一致,一般不宜随意转换,但有时作者可根据写作的需要来转换人称。
记叙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有感染力。
第三人称:便于客观地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考查方向:1.文章使用的人称及作用。
2.人称的转换。
3.记叙人称的运用。
三、能力提升:在阅读或解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叙述的角度和人称的优劣方面来把握记叙文的人称。
(1)把握叙述的角度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①“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②“我”是重要人物。
如《散步》中的“我”。
③“我”是主人公。
④“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文章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
“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就是第二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2)明白各种人称的优劣①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是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其他人物的思想。
记叙文阅读训练两篇(人称作用)
记叙文阅读训练1.人称作用及叙述视角(1)不同人称的表达效果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口吻或角度叙述经历、见闻,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以“你”“你们”的口吻来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利于交流感情;用于物时有拟人效果,将物人格化,利于直接抒情,表达感情。
第三人称:以“他”“他们”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直接客观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用于物时有拟人效果,将物人格化。
(2)叙事中人称变化的作用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构成多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
(表现形式)作用: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3)叙述视角①全知视角(第三人称或特定人物):能洞悉一切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
②有限视角:儿童视角:使我们见到的往往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
童年视角:运用童年视角叙事,可以增添真实感,从而丰富了小说意蕴。
成人视角:审视、反思、批判往事、揭示主题。
2.内容概括(分条罗列)(1)标题扩展。
是“人物”的补充事件,是“事件”的补充人物及相关情节,是“中心”的围绕六要素展开。
(2)要素串联。
提炼六要素,用“何人十在什么情况下十做何事十结果如何”的句式组合。
(3)段意合并。
概括段意,根据文意取主舍次,用过渡词语串连关键句。
(4)句段摘录。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概括性句、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
(5)关键词提炼。
表示时空转换、提示语境、总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词语。
模板:(六要素)什么人十什么时间十什么地方十做了什么事十结果怎么样。
一粒稻米的一生王婉霞①我是一粒稻米。
②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被吃进嘴里,进入生物的食道肠胃,通过消化转变为生物的能量来源。
③金秋八月,万物皆满,我变得饱满灿黄。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1.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优点:第一人称的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小说中的“我”不能等同自己。
纪实文字中“我”就是作者。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这篇散文(写景写物),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景或物)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题示例:第一问:文章以第人称叙事。
第二问:人称作用:第一人称:1、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便于直抒胸臆;3、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我”的作用:A、我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B、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C、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第二人称作用: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中考语文手法复习----人称作用+专练
中考语文手法复习----人称作用+专练一、人称分类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
二、含义第一人称是指自己的代词如“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如“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指你谈论的不在现场的人称代词,如“他”“她”“他们”等。
一般来讲,记叙文中叙述的人称必须一致。
三、作用讲解1、第一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
第一人称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可以、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
“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存在某种联系,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等。
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便于直抒胸臆,易唤起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2、第二人称:以“你”“你们”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
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里,运用了第二人称“你(们)/您”,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增加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对话和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以一种叙述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作用: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表达的方法,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便于叙事和议论。
四、汇总模板第一人称:“我”“我们”,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你”“你们”,亲切自然,便于抒情;第三人称:“他”“他们”,客观,多角度描写,便于冷静分析事物。
五、实战演练1、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一】我就是它使人亲近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有的从头至尾都是第一人称,有的部分使用第一人称,这是依据节目内容而设置的。
第一人称贯穿全片起到了串联作用,部分使用增强了故事张力。
在《出走的母狮》中,母狮曼雅丽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新狮王杀死,带着它们离家出走,曼雅丽的心理活动是以第一人称呈现的,“我要保护我的孩子!”在自己身负重伤,眼看着孩子们走入新狮王有可能出没的地区,她拼命呼叫“孩子们回来,那里危险”。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三—— 明确人称的作用(练习+答案)
记叙文阅读考点三明确人称的作用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在阅读时把握好记叙的人称对于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人物情感,理清文章思路都是非常重要的。
▲命题形式本文使用第×人称有什么好处?▲解题思路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是指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常用代词“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与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常用代词“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指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常用代词“他”她”他们”等。
▲答题格式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便于直抒胸臆。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3.第三人称: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
爱处无声安宁①自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几乎不开口说话了。
一场大病将他的听力完全毁掉。
他自己又是个极自尊的男人,便唯有这样一年年沉默下来。
②记得小时候,我走在他的身边,常有淘气的男孩子在后面跟着高喊“哑巴”。
他当然听不见,照例大踏步地往前走。
我被他的大手紧紧拉着,想停下来跟那些男孩子拼一架连时间都没有。
那时候的我,总是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保护他的欲望。
③后来我读了中学,他每隔两天就送我最爱吃的饭菜到宿舍传达室,留下字条,告诉我下次他再来时将换下的衣服放在楼下就好。
他知道一开口就会给我丢面子,所以他宁肯不见我,只给我一张张面孔与他一样严肃冷淡的字条。
我是很少给他写什么字条的,有什么事能自己做的,就尽量地不去依靠他。
我不知道他是否心里难过。
听朋友说,他们在叛逆的年龄,常常会和父母大声地吵闹,我有时候会美慕他们这样的经历。
其实读书时的我,与他们一样,想把郁积在心里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可是站在我对面的父亲,却是什么也听不见。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12——把握人称及其作用
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12——把握人称及其作用
考查形式
典式:选文主要运用了第几人称行文?这样叙述有什 么好处?
变式: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3.文章最后两段在叙述事件时,由“他”改成 “你”,有什么好处?
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12——把握人称及其作用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92021/8/9Monday, August 09,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12:16:14 AM
•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9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9日星 期一2021/8/92021/8/92021/8/9
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12——把握人称及其作用
示例分析
阅读《土地的誓言》,完成文后问题
题目:文章起初写“关东大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思考一下 作者前后为什么要变换人称?
解析:理解人称变化的原因,要从情感表达的需要这一角度来思考。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92021/8/92021/8/92021/8/9
记叙文中的人称作用(师生共用讲练版)
记叙文中的人称作用一、把握叙述的角度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1.“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2.“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就是第二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二、明白各种人称的优劣1.第一人称叙述:2.第二人称叙述:3.第三人称叙述:【例题讲解】零点降生的女孩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在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
村子里就有一个零点降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
人们一说起她,就要谈到她的零点降生之兆。
她成了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你知道,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
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
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
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天然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
一次,母亲被我气极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蛮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母亲怔住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
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你太浮气,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
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有的。
记叙人称、线索、角度知识和练习
记叙的线索、人称、和角度一、记叙的线索作用: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
类型:物线、人线、事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行踪线单线:1)以具体物品为线索。
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写了查问木雕——赠送木雕——取回木雕几件事。
《台阶》以台阶为线索,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
《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先点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忆背影。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散步》以一家老小散步为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为线索。
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伤仲永》以时间为叙事线索以方仲永五岁、十二三岁和二十岁的变化为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空间变化为线索。
6)以人物行踪为线索。
《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小石潭记》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
《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为线索,通过他的行踪和见闻感受来把普鲁士兵操练、镇公所的布告牌、学校等场面串联在一起。
双线:《藤野先生》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
开头写在东京的见闻感受(是去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原因),然后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再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爸爸的花儿落了》以爸爸爱花为主线,毕业典礼为副线。
二、记叙的人称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如《我的叔叔于勒》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直抒胸臆。
如《雷电颂》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多方面自由叙述。
如《智取生辰纲》人称变化例子:《我的老师》基本全篇都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在“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却改用第二人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本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能比较客观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展现蔡老师的风貌,这句改用第二人称“你”,是呼告抒情,仿佛面对面倾诉感情,更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深情。
第10讲记叙人称及作用2024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讲练专题
专题10 记叙人称及作用本专题知识体系一、何为记叙人称人称,在现代汉语中叫人称代词。
记叙文中的人称是指文章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和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或描写一个景点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不同人称的使用,在文章中有不同的作用。
1、人称的概念:语法专用词。
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
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
2、人称的类型:(1)第一人称代词有:我,我们。
(2)第二人称代词有:你、你们。
(3)第三人称代词有:“她”、“他”、“它”、“它们”、“他们”、“她们”、“先生”,或者直呼名字(张小红)、称谓(叔叔)等。
二、常考题型1、文章使用了什么人称?作用是什么?2、文章多次使用第×人称,有何表达效果?本文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试体会其表达作用。
3、文章先用第三人称,最后改用第二人称,简要分析原因。
4、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文中能把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一人称)改成其他人称吗?为什么?6、本文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但到XX处却换用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从某段起,对XX的指代由“它”变成了“她”(由“你”变成了“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8、分析人称变化在文章中的作用。
9、“他”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0、小说通过初中同学“我”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
三、不同记叙人称的作用一、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叙述,“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主人公“我”,并不是作者本人。
第一人称单数“我”,复数“我们”。
全文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行文,使文章读起来真实、感人。
小说,虽然不是真事,但是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人感觉更具有真实感。
第一人称的作用有:1、直抒胸臆,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2、叙述真实亲切自然,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有亲切感3、线索作用,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把握记叙人称,理解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记叙的人称是指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是指自己的代词如“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如“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指你谈论的不在现场的人称代词,如“他”“她”“他们”等。
一般来讲,记叙文中叙述的人称必须一致。
无论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叙述,都要通篇一致,一般不宜随意转换,但有时作者可根据写作的需要来转换人称。
记叙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有感染力。
第三人称:便于客观地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考查方向:1.文章使用的人称及作用。
2.人称的转换。
3.记叙人称的运用。
三、能力提升:在阅读或解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叙述的角度和人称的优劣方面来把握记叙文的人称。
(1)把握叙述的角度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①“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②“我”是重要人物。
如《散步》中的“我”。
③“我”是主人公。
④“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文章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
“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就是第二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2)明白各种人称的优劣①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是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其他人物的思想。
②第二人称在作品中很少使用,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③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较自由、灵活,作者可置身事外,叙述一切作者想要叙述的事件;也可以使作者以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讲述故事,让读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去冷静地分析事物。
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的叙述那样亲切自然,如《皇帝的新装》。
阅读时我们要看文章是用什么人称来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心理、表现主题的。
在阅读中把握好记叙的人称对于理解文章主题,理清文章思路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针对训练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2017·山西)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怎样跟父亲提这样的事情。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
”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
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去。
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
毕竟这是一个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天就搬过去。
”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
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
是但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将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
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
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的面前,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热乎乎的包子。
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
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
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买回来的。
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
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
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
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
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
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头,看我在院子里玩耍。
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
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
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而此刻,父亲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
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
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
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
”他拼命地点头。
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
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
自此以后,我会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1.佳作欣赏课上,晓琦同学饱满深情地朗读了《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引得在场的同学纷纷落泪。
文中画线句“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朴实的话语表现了父亲此时复杂的心情。
请用第一人称,以父亲的口吻描写当时的心里活动。
2.此篇文章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写作提示:①赏析时请避开文中画线句;②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1.示例:我还真不想去养老院啊,我舍不得家,舍不得孩子……但是,我不去的话,孩子又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北京打拼已经很累了,还得牵挂在家的我……还是去吧。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个性表达的能力。
解答时先将题干句子还原到原文中,结合上文明确,“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些”是父亲在我说出“我在北京的工作稳定了,所以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又不能把你接到北京去”之后的决定,再联系下文“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把家里的物什么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幅极不舍得又无奈的表情”“父亲几乎也是一夜未眠”,即可明确父亲心理很矛盾,既不想去养老院,又不得不去养老院。
之后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把自己当做文中父亲,文从字顺表达矛盾斗争之后终下决心的心情。
2.示例:两次流泪泪,流出心酸;泪,涌出愧疚。
《总有一些感恩有始无终》的情感真挚,用两次流泪触动为人子女的我们的心底最柔软的的地方。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我”看到父亲佝偻的身影,想到自己不能亲自照顾年迈的父亲,难过心酸。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想到父亲给“我”一个家和如山的爱,“我”却要将他送去养老院,愧疚难忍。
泪水荡涤了迷雾,困难难不住亲情,让我们以亲情为翼,飞跃重重关隘!【审题指导】考生必须读懂题干,明白本题是赏析美文。
首先读懂文章:文章写了“我”在打算送父亲去养老院过程中内心的几番纠结,中间穿插成长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有加,最终将父亲带到自己身边。
“我”不是不孝顺,而是因现实生活的压力而要送父亲去养老院,点明“敬老、养老”社会普遍关注的这一问题。
文章使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其次审清命题人提示:可以从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体现等方面选取一个方向来写,也可以二者结合起来写,还可以写其他收获。
将文章与提示结合,即可从以下角度阐述写作:用心感悟亲情的美好,感恩父母;体会细节作用,学会抒发真情;分析父亲形象,理解父爱如山;使用插叙,使文章结构更紧凑。
此外,还应该注意“字数不少于100字”这个要求,字数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扁担的一生(2017·安徽)范宇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
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
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
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
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
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
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
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
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
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
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
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
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
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
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
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