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昆虫病原细菌
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6):152~156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6.020收稿日期:2022-09-22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莱氏绿僵菌致病过程中的群体感应调节及诱导机制 (ZR2020MC127)ꎻ聊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CY2022219)作者简介:张希鹏(1998 )ꎬ男ꎬ山东淄博人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害虫生物防治ꎮE-mail:m17852266701@163.com通信作者:刘守柱(1971 )ꎬ男ꎬ山东泰安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ꎬ主要从事昆虫病理及害虫生物防治研究ꎮE-mail:liushouzhu@lcu.edu.cn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张希鹏1ꎬ王世贤1ꎬ李学文2ꎬ于妙荣1ꎬ聂玉恒1ꎬ任宪銮1ꎬ刘守柱1(1.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ꎬ山东聊城㊀252000ꎻ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ꎬ福建福州㊀350002)㊀㊀摘要:为明确莱氏绿僵菌与常用昆虫脱皮抑制剂的相容性ꎬ本试验采用涂板法和液体培养法测定了虱螨脲㊁氟啶脲㊁灭幼脲㊁氟铃脲和吡丙醚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㊁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ꎮ结果表明ꎬ虱螨脲㊁氟啶脲和灭幼脲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较好ꎬ对莱氏绿僵菌的菌丝生长㊁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均无抑制作用ꎮ氟铃脲和吡丙醚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ꎻ对产孢量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ꎬ在25%田间剂量浓度时的产孢抑制率分别为66.97%㊁39.74%ꎬ在4倍田间剂量浓度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68.69%㊁60.45%ꎮ以上结果表明ꎬ莱氏绿僵菌与虱螨脲㊁氟啶脲和灭幼脲的相容性好ꎬ与氟铃脲和吡丙醚的相容性差ꎮ关键词:莱氏绿僵菌ꎻ昆虫脱皮抑制剂ꎻ相容性ꎻ孢子萌发率ꎻ产孢量中图分类号:S476.1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6-0152-05CompatibilityofFiveInsectMoltingInhibitorswithMetarhiziumrileyiZhangXipeng1ꎬWangShixian1ꎬLiXuewen2ꎬYuMiaorong1ꎬNieYuheng1ꎬRenXianluan1ꎬLiuShouzhu1(1.AgriculturalScienceandEngineeringSchoolꎬLiaochengUniversityꎬLiaocheng252000ꎬChinaꎻ2.CollegeofPlantProtectionꎬ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ꎬFuzhou350002ꎬChina)Abstract㊀InordertoconfirmthecompatibilityofMetarhiziumrileyiwithcommonlyusedinsectmoltinginhibitorsꎬtheeffectsoflufenuronꎬchlorfluazuronꎬchlorbenzuronꎬhexaflumuronandpyriproxyfenonthemy ̄celialgrowthꎬsporulationandsporegerminationofM.rileyiwerestudiedbycoatingmethodandliquidculturemethod.TheresultsshowedthatlufenuronꎬchlorfluazuronandchlorbenzuronhadbettercompatibilitywithM.rileyiꎬandhadnoinhibitoryeffectsonmycelialgrowthꎬsporulationandsporegerminationrate.Hexaflumuronandpyriproxyfenhadnoinhibitoryeffectonmycelialgrowthꎬbutstronglyinhibitedthesporulationandsporegerminationwiththeinhibitionratesofsporulationas66.97%and39.74%respectivelyat25%fielddosageandtheinhibitionratesofsporegerminationas68.69%and60.45%respectivelyat4timesoffielddosage.TheaboveresultsindicatedthatM.rileyihadgoodcompatibilitywithlufenuronꎬchlorfluazuronandchlorben ̄zuronꎬbutpoorcompatibilitywithhexaflumuronandpyriproxyfen.Keywords㊀MetarhiziumrileyiꎻInsectmoltinginhibitorꎻCompatibilityꎻSporegerminationrateꎻSporulation㊀㊀昆虫病原真菌是最早被鉴定为昆虫病原的微生物ꎬ也是一种可开发为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的重要资源ꎮ如今越来越多的昆虫病原真菌ꎬ如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1-3]㊁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4-6]㊁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7]等被广泛应用于农田㊁温室等的害虫防治中ꎮ大量研究表明ꎬ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害虫不但对环境友好ꎬ而且不会引起害虫的抗药性ꎬ不杀伤天敌ꎬ对人畜安全ꎬ是一种绿色有效的方法[8-10]ꎮ莱氏绿僵菌(M.rileyi)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ꎬ其寄主范围广泛ꎬ可以寄生在30多种鳞翅目害虫上[11-13]ꎬ自然条件下可在害虫种群内形成侵染循环ꎬ引起昆虫的田间流行病ꎬ能够有效降低种群密度ꎬ具有很强的致病力ꎬ是极具开发潜力的虫生真菌之一ꎮ不同病原真菌的杀虫效果差异较大ꎬ并容易受到环境影响[14ꎬ15]ꎮ虽然绿僵菌制剂已被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推荐为环保产品并推广应用[16ꎬ17]ꎬ但与其他真菌一样ꎬ莱氏绿僵菌也存在击倒害虫时间长㊁杀虫速率低下㊁受环境影响较大等弊端ꎬ尤其当虫口密度较大时ꎬ不能及时压低虫口㊁减少损失ꎮ为了提高杀虫效果ꎬ现阶段多将莱氏绿僵菌与其他药剂混用以达到增强致病力的目的ꎬ但虫生真菌与化学农药的混用不能盲目进行ꎬ需要提前进行二者的相容性测定ꎮ已有研究表明ꎬ昆虫病原真菌与大部分化学农药相容性较差[18-22]ꎬ与绿色农药的相容性较好[23ꎬ24]ꎬ因而绿色农药与昆虫病原真菌复配是未来的应用方向ꎮ虱螨脲㊁氟啶脲等是作用于昆虫脱皮过程的一种绿色农药ꎬ具有低毒㊁低残留的特点ꎬ对人和牲畜相对安全ꎬ对环境友好ꎬ且害虫对其不易产生抗性ꎬ已成为当前农林害虫综合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ꎮ为明确莱氏绿僵菌与虱螨脲等绿色农药混用的可能性ꎬ本试验选择5种常用昆虫脱皮抑制剂ꎬ研究该类药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ꎬ并筛选相容性好的药剂ꎬ为下一步与莱氏绿僵菌的复配提供科学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供试菌株:莱氏绿僵菌Nr5772菌株ꎬ源自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昆虫病理实验室ꎬ并在聊城大学昆虫实验室内用萨氏麦芽糖酵母琼脂固体培养基(SMAY)培养ꎬ-20ħ冷藏保存ꎮ由于长时间人工培养菌株会出现毒力衰退的现象ꎬ为保证其毒力ꎬ试验开始前先接种到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ꎬ幼虫死亡后从僵虫上分离孢子ꎬ纯化㊁复壮后备用ꎮSMAY培养基:蛋白胨5g㊁麦芽糖5g㊁酵母粉5g㊁琼脂6gꎬ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ꎬ121ħ灭菌20minꎮ昆虫脱皮抑制剂:94%氟啶脲㊁98%虱螨脲㊁94%氟铃脲㊁95%灭幼脲和98%吡丙醚ꎬ均为原药ꎬ由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ꎮ1.2㊀试验方法1.2.1㊀药剂剂量设置㊀在中国农药信息网查找5种供试药剂的田间使用剂量ꎬ以田间使用剂量为基准ꎬ设置4倍㊁2倍㊁1倍㊁50%㊁25%共5个浓度梯度ꎬ以丙酮作为溶剂ꎬ配制各浓度药液(表1)ꎮ㊀㊀表1㊀㊀5种昆虫脱皮抑制剂浓度设置药剂名称田间剂量25%50%1倍2倍4倍94%氟啶脲28.7557.50115.00230.00460.0098%虱螨脲25.0050.00100.00200.00400.0095%灭幼脲34.2568.25137.00274.00548.0094%氟铃脲31.0062.00124.00248.00496.0098%吡丙醚18.7537.5075.00150.00300.001.2.2㊀脱皮抑制剂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㊀取复壮完成的莱氏绿僵菌新鲜孢子ꎬ用0.1%吐温80(无菌水配置)配制浓度为1ˑ106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待用ꎮ根据表1配制各浓度药剂ꎬ移液枪吸取300μL药液加入SMAY平板中ꎬ并用玻璃棒涂布均匀ꎬ以涂布丙酮为对照ꎮ静置10min待丙酮完全挥发后ꎬ用移液枪将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至不同平板中ꎬ每皿接种3滴ꎬ每滴3μL(液滴圆形)ꎬ液滴呈三角形排列ꎮ静置20min密封平板ꎬ将平板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养(25ħꎬ光周期LʒD=12hʒ12h)ꎮ每个药剂浓度重复3次ꎮ培养第4天后平板出现较为明显的菌落ꎬ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菌落直径ꎬ以每皿3个菌落直径的平均值作为菌落的原始直径ꎬ以第14天平均菌落直径作为最终值ꎬ计算菌落直径增长量ꎮ菌落直径增长量(cm)=第14天菌落平均直径-第4天菌落平均直径ꎮ1.2.3㊀昆虫脱皮抑制剂对莱氏绿僵菌产孢量的影响㊀基于1.2.2菌落直径测定完成后ꎬ用0.1%吐温80将每皿平板内的所有孢子充分洗脱ꎬ转移至离心管内定容至10mLꎬ漩涡振荡器上充分混匀后过滤ꎬ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计数ꎮ每个浓度处理取3皿平板ꎬ计数平均产孢量ꎬ计算产孢抑制率ꎮ351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张希鹏ꎬ等: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产孢抑制率(%)=(对照组产孢量-处理组产孢量)/对照组产孢量ˑ100ꎮ1.2.4㊀昆虫脱皮抑制剂对莱氏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㊀取新鲜绿僵菌孢子ꎬ用0.1%吐温80配制成浓度为1ˑ108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备用ꎮ称取100mg原药ꎬ加入2mL吐温80充分搅拌至糊状ꎬ然后加入少量丙酮搅拌至完全溶解ꎬ加入0.1%吐温80定容至50mLꎬ配制成高浓度的药剂母液备用ꎮ取适量药剂母液ꎬ用孢子悬浮液分别稀释成田间剂量4倍㊁2倍㊁1倍㊁50%㊁25%浓度的梯度药液(表1)ꎬ以不含药的液体作为对照ꎬ180r/min㊁25ħ摇床振荡培养48h后用血球计数板统计孢子萌发数量ꎬ每浓度重复3次ꎬ计算孢子萌发抑制率ꎮ孢子萌发抑制率(%)=(检查的总孢子数-萌发孢子数)/检查的总孢子数ˑ100ꎮ1.3㊀数据处理与分析试验数据用SPSS26.0(IBM)软件进行分析处理ꎬ采用Duncan s新复极差法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ꎬ用GraphpadPrism8作图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5种昆虫脱皮抑制剂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莱氏绿僵菌孢子接种到带药平板后ꎬ第4天左右即可见到明显菌斑ꎬ此后菌丝越来越浓密ꎬ菌落直径缓慢增大ꎬ与对照相比ꎬ菌落直径没有明显变化ꎬ说明在供试剂量范围内ꎬ莱氏绿僵菌在5种药剂平板中均可生长ꎮ对各处理的菌落增长量进行方差分析ꎬ结果表明ꎬ各药剂不同浓度处理与对照间的菌落直径差异均不显著(图1)ꎬ说明莱氏绿僵菌对5种昆虫脱皮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强ꎬ适应范围比较广ꎬ即使在4倍田间剂量下菌丝的营养生长依然没有受到抑制ꎮ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种药剂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图1㊀莱氏绿僵菌经5种昆虫脱皮抑制剂处理的菌落直径增长量2.2㊀5种昆虫脱皮抑制剂对莱氏绿僵菌产孢量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图2)表明ꎬ氟啶脲㊁虱螨脲和灭幼脲3种药剂处理的产孢量较高ꎬ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ꎬ说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ꎬ这3种药剂对莱氏绿僵菌的生殖生长没有不利影响ꎮ氟铃脲和吡丙醚处理的孢子产量较低ꎬ在25%田间剂量浓度下ꎬ抑制率分别为66.97%㊁39.74%ꎬ在田间剂量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68.92%㊁54.50%ꎬ在4倍田间剂量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83.70%㊁61.05%ꎻ各浓度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ꎬ并呈现药剂浓度越高抑制性越强的趋势ꎮ2.3㊀5种昆虫脱皮抑制剂对莱氏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氟啶脲㊁虱螨脲和灭幼脲3种药剂各浓度处理孢子均正常萌发ꎬ萌发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ꎬ虱螨脲甚至还呈现出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孢子萌发的现象(图3)ꎮ氟铃脲和吡丙醚处理的孢子萌发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ꎬ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性ꎬ且随着药剂浓度升高ꎬ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ꎮ在25%~4倍田间浓度下ꎬ氟铃脲对莱氏绿僵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为39.08%~68.69%ꎬ吡丙醚的抑制率为35.06%~60.45%ꎮ45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图2㊀莱氏绿僵菌经5种昆虫脱皮抑制剂处理的产孢量图3㊀莱氏绿僵菌经5种昆虫脱皮抑制剂处理的孢子萌发量3㊀讨论与结论害虫防治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ꎬ也是农业丰产㊁丰收的重要保障ꎮ目前对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还是大量采用化学药剂ꎬ但化学农药使用的弊端日趋明显ꎬ不符合绿色农业㊁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ꎬ因而亟需开发环境友好的绿色新型农药ꎮ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ꎬ越来越多的真菌制剂㊁植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相继问世ꎬ其中以白僵菌㊁绿僵菌为代表的真菌类生物农药ꎬ以其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而得到广泛应用ꎮ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运用绿僵菌防治农业害虫[25]ꎬ在绿僵菌的应用和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ꎮ但是真菌杀虫剂存在见效慢和受环境影响大的缺点ꎬ这阻碍了绿僵菌的进一步应用ꎮ解决昆虫病原真菌杀虫速度慢的措施之一是与化学农药复配使用ꎮ李敏等[26]研究发现ꎬ昆虫真菌与杀虫剂的相容性高于与杀菌剂的ꎬ且低浓度优于高浓度ꎻ与化学药剂复配后对真菌的防治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27ꎬ28]ꎮ昆虫脱皮抑制剂作为一类作用机制独特的绿色农药ꎬ不但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ꎬ而且也是常用的复配药剂ꎬ但该类药剂与昆虫病原真菌的复配却鲜有研究ꎮ与昆虫脱皮抑制剂联合使用是提高莱氏绿僵菌杀虫速度的新途径ꎬ但首先需要明确二者之间有无抑制或拮抗作用ꎮ本研究选择了5种可以延缓或抑制昆虫脱皮的药剂ꎬ从菌落直径㊁孢子产量㊁孢子萌发量三方面评估药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ꎮ结果表明ꎬ氟啶脲㊁虱螨脲和灭幼脲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较好ꎬ对菌丝生长㊁产孢量和孢子萌发均没有抑制作用ꎬ虱螨脲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孢子萌发ꎬ因而可以与莱氏绿僵菌复配使用ꎮ氟铃脲和吡丙醚虽然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ꎬ但对孢子萌发和产孢量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ꎮ由于莱氏绿僵菌的致病机理主要是通过孢子萌发穿透体壁来侵染寄主[29]ꎬ而氟铃脲和吡丙醚对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性ꎬ会严重影响莱氏绿僵菌的侵染成功率ꎬ导致防治效果下降ꎬ因而不宜作为复配药剂使用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氟啶脲㊁虱螨脲和灭幼脲与莱氏绿僵菌均有很好的相容性ꎬ下一步可以进行551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张希鹏ꎬ等: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两者的复配研究以提高莱氏绿僵菌的杀虫效率ꎬ既满足现代农业对生物防治手段的要求ꎬ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ꎮ此外ꎬ本研究也可为其他病原真菌ꎬ如白僵菌的复配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ꎬ对提高生物防治效果㊁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具有深远意义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BingLAꎬLewisLC.TemporalrelationshipsbetwenZeamaysꎬOstrinianubilalis(Lep.:Pyralidae)andendophyticBeauveriabasiana[J].Entomophagaꎬ1992ꎬ37(4):525-536. [2]㊀RamakuwelaTꎬHatingJꎬBockCꎬetal.EstablishmentofBeau ̄veriabassianaasafungalendophyteinpecan(Caryailli ̄noinensis)sedlingsanditsvirulenceagainstpecaninse ̄ctpests[J].BiologicalControlꎬ2020ꎬ140:104102.[3]㊀ToffaJꎬLokoYLEꎬKpindouOKDꎬetal.Endophyticcoloni ̄zationoftomatoplantsbyBeauveriabasianaVuilemin(Asco ̄mycota:Hypocreales)andleafdamagein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Lepidoptera:Noctuidae)larvae[J].EgyptianJour ̄nalofBiologicalPestControlꎬ2021ꎬ31:82.[4]㊀MwamburiLA.EndophyticfungiꎬBeauveriabasianaandMetar ̄hiziumanisopliaeꎬconfercontrolofthefalarmywormꎬ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Lepidoptera:Noctuidae)ꎬintwoto ̄matovarieties[J].EgyptianJournalofBiologicalPestControlꎬ2021ꎬ31:7.[5]㊀MantzoukasSꎬLagogiannisI.Endophyticcolonizationofpepper(Capsicumannum)controlsaphids(MyzuspersicaeSulzer)[J].AppliedSciencesꎬ2019ꎬ9(11):2239.[6]㊀RussoMLꎬJaberLRꎬScorsettiACꎬetal.Effectofento ̄mopathogenicfungiintroducedascornendophytesonthedevel ̄opmentꎬreproductionꎬandfodpreferenceoftheinvasivefallar ̄mywormSpodopterafrugiperda[J].JournalofPestScienceꎬ2021ꎬ94(3):859-870.[7]㊀KepenekciIꎬOksalEꎬSaglamHDꎬetal.IdentificationofTurk ̄ishisolateoftheentomopathogenicfungiꎬPurpureociliumlilaci ̄num(syn:Paecilomyceslilacinus)anditseffectonpotatopestsꎬPhthorimaeaoperculela(Zeler)(Lepidoptera:Gelechi ̄dae)andLeptinotarsadecemlineata(Say)(Coleoptera:Chry ̄somelidae)[J].EgyptianJournalofBiologicalPestControlꎬ2015ꎬ25(1):121-127.[8]㊀杨新军ꎬ林华峰ꎬ李茂业ꎬ等.莱氏野村菌Nr05菌株的培养性状及其对斜纹夜蛾的毒力[J].中国生物防治ꎬ2007ꎬ23(1):44-48.[9]㊀彭好文ꎬ黎起秦ꎬ林纬.生物防治研究及其应用概况[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ꎬ2004ꎬ23(2):170-174.[10]周晓梅ꎬ黄炳球.斜纹夜蛾抗药性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2ꎬ9(2):98-102.[11]刘琴ꎬ徐健ꎬ殷向东ꎬ等.莱氏野村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ꎬ2009ꎬ25(1):68-72.[12]李峰ꎬ谢明ꎬ万方浩ꎬ等.莱氏野村菌研究及应用进展[C]//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㊁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ꎬ厦门:中国植物保护协会ꎬ2003:77-84.[13]蒲哲龙ꎬ李增智.昆虫真菌学[M].合肥:安徽技术出版社ꎬ1996.[14]徐玲ꎬ艾薇ꎬ陈自宏.三种虫生真菌组合的协同生防效果[J].保山学院学报ꎬ2020ꎬ39(5):12-15.[15]代鹏ꎬ宋妍ꎬ许天委ꎬ等.绿僵菌的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ꎬ2005(2):73-77.[16]徐超民ꎬ李霜ꎬ孟祥晨ꎬ等.不同浓度增效剂对金龟子绿僵菌㊁黄绿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产孢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ꎬ2020ꎬ36(5):737-743.[17]姜虹ꎬ闫凤超ꎬ于文清.微生物农药助剂研究进展[J].现代化农业ꎬ2020(1):2-6.[18]谢婷ꎬ景亮亮ꎬ张晓霞ꎬ等.八种常用农药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及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J].应用昆虫学报ꎬ2020ꎬ57(3):682-689.[19]姜灵ꎬ洪波ꎬ王新谱ꎬ等.常用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及对温室白粉虱的协同防效[J].植物保护ꎬ2018ꎬ44(1):199-204.[20]秦长生ꎬ徐金柱ꎬ谢鹏辉ꎬ等.绿僵菌相容性杀虫剂筛选及混用防治椰心叶甲[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ꎬ2008(2):44-46.[21]宋漳.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的影响及菌药混用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ꎬ2001(4):308-311.[22]王定锋ꎬ陈焰冠ꎬ李慧玲ꎬ等.叶蝉球孢白僵菌Bb305与8种化学农药的相容性研究[J].茶叶学报ꎬ2017ꎬ58(2):46-50.[23]曹伟平ꎬ甄伟ꎬ陈丹ꎬ等.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产孢和分生孢子性能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ꎬ2022ꎬ38(3):555-564.[24]谢婷ꎬ姜灵ꎬ洪波ꎬ等.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配对烟粉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J].西北农业学报ꎬ2019ꎬ28(5):830-836.[25]王定锋ꎬ李良德ꎬ李慧玲ꎬ等.金龟子绿僵菌与4种植物源农药的相容性研究[J].茶叶学报ꎬ2016ꎬ57(3):153-156. [26]李敏ꎬ谢明ꎬ苏冬辉ꎬ等.四种常用化学杀虫剂与三种虫生真菌的相容性[J].北方园艺ꎬ2018(19):42-47. [27]柴军发ꎬ谢婷ꎬ景亮亮ꎬ等.球孢白僵菌与8种杀虫剂的相容性及其对烟粉虱的室内联合毒力[J].西北农业学报ꎬ2021ꎬ30(4):618-624.[28]杨华ꎬ赵丹阳ꎬ秦长生.绿僵菌与3种杀虫剂混配对樟巢螟的协同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ꎬ2020ꎬ42(6):1494-1501. [29]黄姗ꎬ孔丽娜ꎬ刘加顺.莱氏绿僵菌研究进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ꎬ2018ꎬ17(10):77-78.65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
农业昆虫学试题
农业昆虫学(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基本方式有()、()、( )三类。
2. 桃蚜在我国东北的生活史类型为( ),其越冬虫态是(),越冬场所是(),夏秋季主要在()科和()科植物上为害。
3。
确定害虫防治指标原则上应()经济允许水平的虫口密度。
4。
利用粘虫成虫的趋化性和产卵的趋黄习性,可用()和()诱集粘虫。
5。
利用高频电流和微波加热杀虫的方法属于()法。
6.贮粮害虫依其取食粮食的程度分为()、()、( )三类。
7.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各大豆产区1年发生()代。
8. 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中文名是( ),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中文名是( ),二化螟学名是( ),大豆蚜学名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A 生活空间B 温度C 昆虫天敌D 食物数量2.防治中间型害虫的最有效方法是()。
A 化学药剂防治B 农业栽培技术防治C 生物防治D 物理机械防治3.下列害虫是迁飞性害虫的是( )。
A 粘虫B 白边地老虎C 大豆食心虫D 菜蛾4。
栽培抗虫品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
A 农业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机械防治D 化学防治5.抗玉米螟的玉米品种含有毒化学物质“丁布”(DIMBOA)等抗螟素,这种抗虫性属于()。
A 不选择性B 抗生性C 耐害性D 诱导抗虫性6。
田间发现大豆幼苗植株被某地下害虫为害, 其为害症状是根部被咬断且断口整齐,则该地下害虫最可能是( )。
A 蛴螬类B 大豆根潜蝇C 蝼蛄类D 地老虎类7. 大豆食心虫在大豆田间产卵的主要部位是()。
A 叶片正面B 叶片背面C 嫩茎D 幼嫩豆荚8. 甘蓝夜蛾的越冬虫态是()。
A 卵B 老熟幼虫C 蛹D 成虫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后期性贮粮害虫的是( )。
A 赤拟谷盗B 锯谷盗C 玉米象D 谷蠹10。
昆虫病原线虫对舞毒蛾幼虫的侵染能力
昆虫病原线虫对舞毒蛾幼虫的侵染能力滑莎;赵红盈;王从丽;王鑫鹏;李春杰【摘要】为探讨昆虫病原线虫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的侵染效果,用4种(品系)侵染期线虫的3个侵染剂量对2龄、4龄和6龄舞毒蛾幼虫进行室内生测.结果显示:从48 h时2龄和4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来看,Sc-All线虫与相应侵染剂量相比其侵染效果最好(P<0.05),500、1 000条·头-1的侵染剂量校正死亡率为100%.从6龄幼虫生测结果看,Sf-IGA线虫用1 000条·头-1的剂量48 h与Sc-All 线虫效果相同,校正死亡率为100%.72 h时,4种线虫1000条·头-1剂量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致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Hb-NJ对4龄幼虫的侵染力最低.因此,Sc-All线虫对舞毒蛾2龄、4龄和6龄幼虫都具有很强的侵染能力,Sf-IGA线虫对6龄幼虫侵染效果较好.所以Sc-All和Sf-IGA是舞毒蛾潜在的生物杀虫剂,选择合适的昆虫病原线虫种(品系)及其合适剂量可以提高防治舞毒蛾幼虫效果.【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6)005【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舞毒蛾;幼虫;昆虫病原线虫;侵染力【作者】滑莎;赵红盈;王从丽;王鑫鹏;李春杰【作者单位】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150081;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毒蛾属(Lymantria),是一种对林业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害虫,其幼虫具有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顺风迁移等特点,可危害500多种植物[1-4]。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研究进展
剂量下对 Q.:+,79+<5
血 淋 巴 的 降 解 ,对 大 蜡 螟 的 血 细 胞 有 毒 性( @;-89A5 .75 ) :4 , 8;-E7+L.I) 有 B%% \ 的 致 死 作 用 , 在 !1 42;L[E* & 下 , 死亡率为 但 未 死 亡 的 昆 虫 有 ZM 41\ 的 个 体 与 对 照 比 较 , 体重明 B’ 4’\ , 显减轻, 说明这种组分以某种方式阻碍着幼虫的取食。共生菌 次级代谢物对昆虫幼虫的拒食和杀死作用说明, 共生菌代谢物 可能与杀虫机理有关,尽管这种杀虫作用比一般的杀虫剂弱, 但它可能参与了与其它致病因子的共同作用, 这些代谢物在线 四、 3.-,I9)FJ;<5 <88 45 和 >9,7,I9)FJ;<5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即 @]Y 重组技术是把带有所需要性状的基因插 入 到 缺 乏 这 种 性 状 的 有 机 体 中 , 以 改 变 生 物 的 品 质 。 ^+I. 但 对 斯 氏 科 ?7.+-.I-. R 的, 这方面的研究虽已进行了近 !%)O , *)7+J). 和异小杆科 Q.7.I,I9)FJ+ R7+J). 病原线虫而言基因重 报道以 >_HB’ 为 组的工作则仅刚刚起步。^I)E/*)-( B0’0 ) 载 体 建 立 了 异 小 杆 线 虫 的 > 4O :;*+-.<E.-< 发 光 共 生 菌 的 克隆了生物发光的基因。变体中的每个染色体中 ( 3;O .7O ) :4 , 这些突变体在生 都 插 入 了 多 个 V-2 片 段 B00B ), 化特性、 营养和菌落特性上都有所不同, 有各自的 V-2 插入位 点。这些研究为分离毒性基因, 明确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 供了可能。昆虫病原线虫共 生 菌 的 外 毒 素 蛋 白 由 于 杀 虫 效 果 好、 杀虫谱宽, 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杀虫毒蛋白。 五、 目前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 然 C;I*)- ( B0’& ) 发 现 , 新 线 ].,)8:.E7)-)O E)I R 能周期性产生毒素, 但到目前为止, 8,E)8<). 在培养过程中, 还没有异小杆线虫产生毒素的报道 , 而且, 也没有在无菌条件 报导以 >_HB’ 为载体 下培育出无菌线虫。^I)E/*)-( B0’0 ) 建立了异小杆线虫的 > 4O :;*+-.<E. 4O :;*+-.<E.-<O UBM
昆虫病原细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利用
第十四章昆虫病原细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利用昆虫自然种群每代的死亡率总在80-99.9%之间,其中有不少死于微生物感染病,而细菌在昆虫病原微生物区系中占大多数。
因此,它们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昆虫种群数量的调节能起不同程度的作用。
其中某些类群已发展为微生物杀虫剂,大面积应用于森林害虫防治中。
于昆虫有关系的细菌已发现的有数百种,其中已被描述的昆虫病原菌细菌约有90种。
使昆虫致病的细菌多属于真菌目的芽孢杆菌属、肠杆菌属及假单胞菌目的假单孢属。
在分类上没有确定地位的无芽孢杆菌暂时归纳在无芽孢杆菌属中,包括了较多的病原菌。
根据对寄主的依赖程度和侵袭性,这些细菌又可作如下分类:(一)转型病原体在自然解里仅仅在特定的昆虫体内增殖。
因为增殖必须具备特殊条件,所以用人工培养很困难。
一般宿主域窄,经口容易传染。
如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缓死芽孢杆菌等专性寄生,寄主范围窄。
(二)兼性病原体在自然界昆虫以外的场所繁殖。
因为增殖不需要特殊条件,所以能够人工培养基培养,在宿主消化管内繁殖,损伤宿主组织,并侵入血体腔内产生毒素。
某些细菌在孢子形成时产生毒素,如果这种毒素进入消化管内,及时细菌不繁殖,也能引起中毒,如能形成芽孢和晶体毒素的苏云金杆菌。
(三)潜在病原体在自然界分昆虫以外的场所增殖,就培养容易这一点来说与兼性病原体相似,不同的是毒素和酶的产生数量少,因而不能入侵血体腔内给宿主造成为害。
如果通过例外的方法侵入血体腔时,则增殖活泼,引起败血症。
作为宿主的昆虫种类很多,不是特特定昆虫种的病原体,如绿脓杆菌。
上述三类病原体中专性病原菌及兼性病原菌已广泛用于田间防治害虫,证明它们有一定的致病力,但是它们对干燥及阳光敏感,毒力变异较大,作为生物农药在田间施用,对于如何有效地处理无芽孢杆菌还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有人尝试用保护剂与不形成芽孢的细菌一起使用,可行与否,有待进一步验证。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够引起昆虫疾病的病原细菌,并不是都可以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而能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病因细菌,应该具备下列基本属性:(1)毒力高,菌剂毒力足以压倒害虫的毒力,嫩稳定可靠地使害虫发病致死。
植物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昆虫部分)-2011.1221
《植物保护概论》昆虫部分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前口式:口器着生于头部的前方,与身体的纵轴成钝角或几乎平行,这种头式适于捕食动物或其他昆虫。
如:虎甲,步行虫,草蛉后口式:口器向后倾斜,与身体的纵轴成锐角,不用时贴在身体的腹面,这种口器适于刺吸植物或动物的汁液。
如:椿象,蚜虫,蝉,叶蝉。
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的下方,与身体的纵轴垂直,这种头式适于嚼食植物性食料,是比较原始的头式类型。
如:蝗虫,鳞翅目的幼虫渐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没有蛹期,其中一类幼虫和成虫在形态、食性等方面相似,其幼虫称为若虫,如蝗虫,盲蝽过渐变态:一生只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三个发育阶段;幼期的翅在体外发育,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虫态的生长发育逐渐显现出来。
为缨翅目、同翅目粉虱科和雄性介壳具有的变态类型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
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差别孵化: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两性生殖:绝大多数昆虫为雌雄异体,通过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雌雄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补充营养:昆虫羽化后,其生殖腺尚未成熟,还需要取食以获得卵巢发育所需的营养世代:昆虫的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世代重叠:多化性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后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年生活史:一年中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龄期:幼虫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虫龄:用来表示虫体的大小或生长的进程。
休眠:昆虫在其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常引起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模式标本:建立种级新分类单元时依据的标本翅展:指把昆虫的前翅向左右两边伸开平展,前翅的后缘成一直线,这时左右两翅顶角之间的距离预蛹:通常老熟幼虫化蛹前先停止取食,将消化管内的残留物排光,迁移到适当场所,体躯逐渐缩短,活动减弱,准备化蛹二问答题:总论部分1、昆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答案
农业昆虫学作业答案一. 名词解释1.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二、填空题1.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三、简答题1.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研究害虫本身的形态特征,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等。
(2)研究外界环境条件与害虫发生和种群数量消长的关系,掌握其发生规律及种群动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和发生规律,找出其薄弱环节,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预防害虫的发生,或对已发生的害虫,抓住关键时期进行有效防治。
2.如何理解我国植物保护方针?答: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是贯彻植保工作方针的基础,“综合防治”不仅是防治手段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协调应用各种必要的手段,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而不是消灭害虫。
第一章农业害虫防治的理论基础一. 名词解释1.密度制约因素:是指作用强度的变化与昆虫种群密度有关的因素。
2.农业害虫:是指危害农作物,且对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类害虫。
3.害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作物上(或土壤中,或某一区域)单位样方的害虫发生数量。
4.经济损害水平:指将引起作物经济损害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
5.害虫的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6.虫害:是指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
7.关键性害虫:是指在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的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为害水平,对资源的产量造成相当损失的害虫。
8.偶发性害虫:是指在一般年份不会造成不可忍受的经济损失,而在个别年份常因自然控制力量受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的治理措施不当,致使种群数量暴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
9.经济阈值:又称防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达此密度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2023年病虫害题库
病虫害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草履蚧属于()害虫。
A虹吸式 B刺吸式 C 咀嚼式 D锉吸式参照答案:B2.菟丝子旳为害一般使植物体现为()。
A矮化和黄化 B丛枝 C 腐烂 D畸形参照答案:A3.蚜虫属于()害虫。
A虹吸式 B咀嚼式 C锉吸式 D刺吸式参照答案:D4.红蜘蛛属于()害虫。
A刺吸式 B虹吸式 C咀嚼式 D锉吸式参照答案:A5.红蜘蛛汇集于()吸取汁液。
A叶片 B叶背 C枝条 D花蕾参照答案:B6.尺蠖,人们常说旳吊死鬼,属于()害虫。
A食根 B食茎 C食叶 D食花参照答案:C7.悬铃木方翅网蝽()害虫。
A刺吸式 B锉吸式 C虹吸式 D咀嚼式参照答案:A8.悬铃木方翅网蝽一般一年发生()代。
A 1B 2C 3D 5参照答案:D9.国槐尺蠖一年一般发生()代。
A 1B 2C 3D 4参照答案:C10.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树木花卉达()余种。
A 100B 120C 130D 15011.黄刺蛾每年发生()代。
A 1B 2C 1~2D 3参照答案:C12.黄刺蛾()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
A 1B 2C 3D 4参照答案:D13.如下不属于生物防治旳是()。
A以虫治虫 B以真菌治虫 C以病毒治虫 D人工诱杀参照答案:D14.属于食叶害虫旳是()。
A梨小食心虫 B介壳虫 C黄刺蛾 D星天牛参照答案:C15.()属于地下害虫。
A天牛 B叶蜂 C蝼蛄 D蚜虫参照答案:C16.对于咀嚼式口器旳害虫,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可用()剂喷洒植物被害部位,或制成毒饵使用。
A触杀 B胃毒 C内吸 D引诱参照答案:B17.灌根法重要合用于防治()害虫。
A叶部 B地下 C蛀干 D球果种实参照答案:B18.注射法合用于防治()害虫。
A叶部 B地下 C蛀干 D球果种实参照答案:C19.为害植物地下部分旳害虫是()。
A弄蝶 B蝗虫 C叶甲 D蛴螬参照答案:D20.草履蚧需要经历卵-若虫-蛹-成虫四个成长阶段,在()时期防治最佳.A卵 B若虫 C蛹 D成虫参照答案:B21.几乎所有旳树种都易受到蚜虫旳为害,植物受害后,易诱(),使枝叶变黑,影响欣赏价值?A炭疽病 B叶斑病 C煤污病 D锈病参照答案:C22.美国白蛾,食叶害虫,食性很广,除了()树种不吃,其他旳通吃。
生物防治-03昆虫病原真菌
第五章昆虫病原真菌及其应用近代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趋向是细菌和病毒的研究快于真菌,直至近十多年来才发现到因真菌引起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而引起重视。
早在公元前5世纪,我国就有利用虫生真菌的白僵蚕入药的记载。
冬虫夏草、僵蚕作为药物的记载都是虫生真菌的结果。
能侵染昆虫并使昆虫死亡的真菌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约有530余种真菌,分属于藻状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有可能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真菌主要是藻状菌和半知菌。
最常用于微生物防治的虫生真菌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菌、多毛菌、虫霉等。
其中绿僵菌和白僵菌多。
第一节昆虫病原真菌的利用(白僵菌)本节内容包括白僵菌(半知菌)的生活史与侵染循环、培养与培养物、大规模生产和制剂种类及其稳定性与应用。
通常所说的白僵菌,指的是白僵菌属的真菌。
生活史中有分生孢子。
一、白僵菌概述白僵菌属半知菌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白僵菌属。
被白僵菌侵染的昆虫可从外形加以识别,多数情况下,虫体上长出白色菌丝体并变硬,在表面长出孢子层,普遍称为白僵病或硬化病1.形态:白僵菌菌丝体具隔膜、分枝,表面色泽白色至不同程度的乳色,或略带橙黄或红色,偶有绿色。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分枝,最后形成产孢细胞,产孢细胞多为球形,有时呈瓶状的圆柱形,弯曲或正直,孢子生于产孢细胞的呈线形的顶端,产孢细胞生于小枝梗上。
白僵菌在虫体上蔓延为白色菌丝,至后期呈淡黄色,有的很快形成粉层状孢子,有的继续保持絮状。
2.种类: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的形态是区别种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孢子的大小和形状。
经研究,白僵菌属可作为独立种的只有2个种,即白僵菌和卵孢白僵菌。
这两个种的区别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约有50%为球形,而卵孢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约有98%为卵形。
之前曾有19个种被描述,后经研究将其归并。
白僵菌的寄主范围很广,有200多种昆虫和螨类,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白僵菌常常侵染的是幼虫。
二、白僵菌的感染途径及杀虫机理1.感染途径及侵染过程:白僵菌在虫体上及在培养基上均以无性繁殖完成世代交替。
6、昆虫病原细菌
八、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Bt杀虫剂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但
Bt商业化仍然受到许多限制: • 寄主范围窄 品种单一,多种林业害虫缺乏有效品种 • 抗性风险。 Bt的使用和传统的化学农药一样,要进行 多次喷洒,结果导致多种害虫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实 验表明,对印度谷螟使用Bt两代后其抗性就增加了30 倍,15个世代后其抗性比未处理种群高100倍。抗性 机理可能是由于昆虫肠道的蛋白酶活性降低,或者Bt 与中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的亲和力下降。
营养体
芽孢 晶体
芽孢
孢子囊
(1)营养体: 杆状,单个存在或 两个以上呈链状,鞭毛周生。为 繁殖阶段。 (2)孢子囊阶段:菌体成熟时,一 端斜生一个椭圆形的芽孢 (spore),另一端同时出现伴孢 晶体(方形、球形、不规则)。 (3)孢子囊破裂,释放出游离的 芽孢和伴孢晶体。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高温、 干燥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菌剂即以芽孢粉状态长期贮存。 伴孢晶体是一种蛋白质毒素,是 杀虫的主要有效物质。
五、苏云金杆菌应用技术
(一)菌种,制剂质量和剂型会影响防治效果。苏云金杆菌的 剂型有液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胶囊剂等。可进行喷 雾、喷粉、液剂灌心、毒饵、飞机喷洒等多种使用方式。基本 原则就是力求施药均匀。目前制剂落后,剂型少, 不能适用林 业生产的多样需要。 (二)目标昆虫:虫种、害虫龄期、虫口密度、生态习性等。主 要用以防治鳞翅目幼虫,施药时间一般比化学药剂提前1-2天,
金龟子芽孢杆菌营养体细长,两端近圆形,
单生或成对,革兰氏阳性。形成芽孢时菌体逐 渐成纺锤形,芽孢位于一端,在芽孢一端形成一个大小为芽孢一 半的折光体,称伴孢体。芽孢可在体外存活数年,有利于疾病 流行和长期控制。缓死芽孢杆菌无伴孢体。
森林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
森林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
江辛年 嫩江县高峰林场
摘 要 :随着全 气候的变 , 球 化 近些年我国
森林 病 虫 害的 发 生 面积 呈 现 逐 年 递 增 趋 势 , 而
发展的人工林经营模式,提高人工林防灾控灾的
自控 能力 。
6 .营造混交林 ( 注意树种搭配),实施近天 然林经营模式 ,使林分中各种生物间相在必要的时候,对森林病虫害治理也可以采 取化学药物等方法,同时对森林病虫害治理也受 林木高度、立地条件等的限制,因而采取的治理 形式也是多种 多样,主要有树干涂药法 、毒签插
挂吊瓶法和根郭埋药法等。 非常晚弱。因此 ,有害生物 旦传人发生,在较短 定的病源和害虫 ,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和土壤 入法、树干注射法 、 总之 ,对于森林病虫害我们要有计划 、有步 的时间内就 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 巨 进行消毒,才能确保出菡率 ,必要时还需进行轮 大的 经济损 失 。 骤、有重点地 行l防为主,综合治理点原则。 预 作。 要住保护环境 的前提下重视 天然 的 自然控制作 2 .天然林长期趟负荷砍伐。 4 .保护害虫天敌。 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造成 了天 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 用,还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 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 性 、捕食性昆虫 ,微生物 ,益鸟等有益生物 ,它 降, 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 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应采 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 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 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 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5 .适地适树培育健苗 、 健树 , 建立 可 持续
用增强,森林生态环境趋于稳定。 7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2022年农业昆虫学北方本第三版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全)
农业昆虫学绪论:一、第一章:害虫的种群动态与虫害的形成机制。
1.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害虫:昆虫的种群数量及造成损失的程度达到经济危害水平的,叫做害虫。
3.虫害形成的条件:1)害虫或虫源2)环境条件3)寄主植物4.农业生态系统: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形成的物质与能量动态的生态系统。
5.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植物相单一化2、多样性差3、自然交换被中断,需要人为补充能量。
缺点:结构简单、多样性差、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弱。
6.3R问题:农药残留、再猖獗、抗药性。
7.种群季节消长类型: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
8.害虫的生态对策:r类害虫(不稳定类、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并重。
)K类害虫(稳定类、农业防治为基础,重视化学防治以及抗虫品种。
)中间型害虫:(生物防治效果好,化学防治易猖獗。
)9.经济损害允许水平(EIL):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最低密度。
10.经济阈值(ET):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种群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11.农业昆虫调查内容:昆虫相调查、昆虫种群分布调查、昆虫种群动态调查、防治效果调查、受害程度调查。
12.昆虫田间分布型: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嵌纹分布。
13.田间取样方法:取样方式(随机取样、典型取样。
)14.害虫预报的目的:害虫预报是一项监测害虫动态,为害虫综合治理服务的工作。
15.害虫预报的理论依据: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征、害虫所处的环境条件。
16.农业害虫测报的类别:1、测报的内容分类(反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灾害程度预测。
)2、测报的时间长短分类(短期预测、中期预测、长期预测。
)17.农业害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历期法、期距法、物候法、有效积温法。
18.农业害虫发生量的预测方法:综合预测法、形态指标法、天敌指数法、温湿系数法、相关回归预测法、基数推算法。
二、第二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机械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第一章:园林植物病虫害概述1.1 病虫害的定义1.2 病虫害的分类1.3 病虫害的危害特点1.4 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第二章: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学2.1 病原菌的分类与特点2.2 病原真菌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2.3 病原细菌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2.4 病原病毒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第三章:园林植物虫害的昆虫学3.1 昆虫的分类与特点3.2 主要园林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3.3 害虫的防治策略与方法3.4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比较与应用第四章: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测4.1 病虫害监测的方法与技术4.2 病虫害预测的方法与模型4.3 病虫害预测与管理信息系统4.4 病虫害的预警与控制策略第五章: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5.1 物理防治技术5.2 化学防治技术5.3 生物防治技术5.4 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实例第六章: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6.1 常见病害识别与诊断方法6.2 常见虫害识别与诊断方法6.3 病虫害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6.4 病虫害案例分析与诊断第七章: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7.1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7.2 化学防治方法的应用7.3 生物防治的实施策略7.4 物理防治与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第八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践应用8.1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计划制定8.2 防治药剂的选择与应用8.3 防治设备的选用与操作8.4 防治效果的评价与调整第九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案例分析9.1 案例一:落叶松枯梢病防治9.2 案例二:美国白蛾防治9.3 案例三:草坪病虫害综合治理9.4 案例四: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第十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0.2 环保型防治剂的研究与应用10.3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开发10.4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解析: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病虫害的特征和诊断方法,这对于后续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昆虫的外生殖器:昆虫用以交配与产卵的器官,雌性外生殖器称产卵器,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
2.两性生殖:通过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与雌性产生的卵结合后产生的受靖卵,发育成新个体。
3.孤雌生殖:昆虫卵不经过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多胚生殖:昆虫一个卵发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胚胎的生殖方式。
5.卵胎生:昆虫卵就在母体内孵化直接产出幼体的生殖方式。
6.幼体生殖:昆虫还在幼体阶段就能生殖产生后代生殖方式。
7.昆虫的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
8.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完成后脱卵壳而出的过程。
9.蜕皮:昆虫从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在旧表皮下形成新表皮,蜕掉旧表皮的现象。
10.龄期:相邻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11.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不完全变态的末龄若虫或稚虫、完全变态的蛹)脱皮而出的过程。
12.性二型:同种昆虫的雌雄两性个体,除产生性细胞的生殖腺和实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构造不同外,在个体大小和体型、体色、外部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3.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在大小、体型、颜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4.世代:昆虫一个新个体(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到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15.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更确切的说是从当年的越冬虫态活动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过程,称为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
16.休眠:通常是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可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休眠分为越冬与越夏。
17.滞育: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但不是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长期的历史性反映。
当不良环境条件远未到来前,昆虫已经进入滞育。
一进入滞育,解除需要条件。
具有滞育现象的昆虫都有固定的滞育虫态。
18.趋性:昆虫对某些刺激的趋向或背向性活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三)潜在病原菌(Potential entomopathogenic bacteria ) 多数为腐生菌,普遍存在于昆虫的消化道 中。由于毒素和酶的产生数量少,难以侵入体 腔内给宿主造成危害。作为寄主的昆虫种类很 多,不是特定昆虫种的病原体。能引起家蚕细 菌性败血病和细菌性肠道病的一些细菌便属于 这一类。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2、芽孢囊 在形成芽孢的同时,在菌体内的一端或两
端能形成具蛋白质性质的一个、两个乃至多个 菱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镶嵌形或不规 则形的伴孢晶体,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伴孢 晶体由不同分子量的多肽——原毒素 (protoxin)组成。伴孢晶体具多种形态,典 型的为梭状六面体,在显微镜下成菱形,也有 四面体、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的。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2、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虫范围 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虫范围仅限于蚊虫的
幼虫,它通过取食过程进行感染,蚊子的幼虫 在取食8-12h后,即可发生死亡,幼虫吞入球状 芽孢杆菌后,菌体在肠道中被消化,细胞壁破 裂,菌体内的毒素释放出来,从而杀死蚊虫的 幼虫。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三、球性芽孢杆菌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是一种在自
然界广泛分布的芽孢杆菌,大多数菌株对昆虫没有毒性, 但从中发掘出了一些对蚊幼虫有高毒力的菌株。它的毒 效成分在细胞内,不分泌到细胞外的培养液中。因此, 只有昆虫吞食细胞后才显示毒性。迄今已分离到各种球 形芽孢杆菌的菌株近700株,仅有50多个菌popilliae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五章病原细菌
其形态学特征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很相似,但不形成伴胞晶体。
营养细胞大小为0.5~0.6 μm×1.5~6.0 μm。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鞘翅目、膜翅目和鳞翅目等30余
种昆虫。
蜡状芽孢杆菌可产生α-毒素(磷脂酶C),从而破坏宿主中肠细胞,使菌体进入昆虫血腔而引起 败血症。另外,蜡状芽孢杆菌还能产生蜡样菌素(cerecine) 和多种外毒素,对人和许多动物也有
缩短梭菌:大小为0.9~1.3 μm×3~20 μm,其芽孢囊不膨大,革兰氏染色阴性,其芽孢被昆虫取
食后仅在中肠繁殖,不侵入血腔,虫体死后收缩变短,干燥而僵化。缩短梭菌的芽孢在昆虫中肠内经
16~24 h萌发成营养体,24 h后形成芽孢,36 h可在虫体粪便中观察到营养体和芽孢。目前尚不
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形成芽孢。
④ 可以通过发酵法生产,具有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
⑤ 可以通过生物技术途径筛选或构建优良性能的菌株来满足生产与应用。
一、昆虫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 Bucher(1960)曾把昆虫病原细菌分为4个类型,但实际上这些类型可以 大致划分为3类:
• 专性病原体(obtigate pathogens):在自然界中只能在特定的寄主昆
5. 其他芽孢杆菌
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对鳞翅目昆虫有致病作用
蜂房芽孢杆菌(Bacillus alvei)对蜜蜂幼虫和几种蚊幼虫有致病作用 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对蚊幼虫有致病作用
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
(二)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Serratia entomophila
昆虫病原细菌
头部缩入呈勾嘴状,多数第1-2腹节略伸长。从症状出现到死亡时 间,亦以食下毒素多少为转移,快者30分钟,慢者3-4小时,死后 一天左右,从第1、2腹节开始变黑腐烂,很快扩展人躯,终于腐败 液化。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慢性中毒:蚕食下亚致死剂量毒素时,呈慢性中毒。初期表现 为食欲减退,从少食桑叶到食桑停止,体躯生长极度迟缓,体色较 暗,头胸稍肿,并有缩皱,渐而全身萎缩。小肠以下空虚,排不正 形粪,有时排出红褐色污液。濒死时,体色暗黄,间有吐液,肌肉 松弛,麻痹,背管搏动缓慢,匍伏于桑叶面上,手触蚕体柔软,倒 卧而死。本病蚕的尸体初呈现水渍状病斑,渐次变褐而腐烂,流出 黑褐色污液。如果蚕食下临界亚致死剂量毒素时,也会表现中毒症 状:突然停止食桑,有轻微的痉挛性颤动,上半身空虚,行动呆滞, 但经过一段时间病理反应后,可恢复食桑,体色也会渐次恢复正常, 但此后体躯瘦长,发育明显比正常蚕慢,入眠及上簇均比正常蚕推 迟1—3天,但最终蚕体发育和茧质与正常蚕无大差异
硅的骨架。不溶于水及丙酮、三氯甲烷、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对酸稳定,
但能溶于碱性溶液,家蚕的碱性胃液可将之溶解。三氯醋酸、氯化汞等 常用蛋白质沉淀剂,可使晶体和溶解了的晶体蛋白质失活。晶体毒素在
广泛的pH值范围内稳定,卒倒亚种晶体毒素在pH11-12氢氧化钠 →pH4-4.5醋酸缓冲液中稳定,在pH3.3以下失去活性,对热有一定的 稳定性,在6.5℃可保持1hr,80℃处理20min也不致破坏。伴孢晶体由 18种氨基酸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报道,可把晶体蛋白分: 对鳞翅目有活性的CryⅠ类 对鳞翅目和双翅目有活性的CryⅡ类 对鞘翅目有活性的CryⅢ类 对双翅目有活性的CryⅣ类 对鳞翅目和鞘翅目有活性的CryⅤ类 对双翅目昆虫有毒性且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具 有明显溶细胞作用的Cyt类等六大类若干亚类, 其编码基因也相应分为6类若干单元。
二、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 B.t)是具有伴孢晶体和外毒素的细菌,能 杀死许多种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 目的昆虫,如危害松树的松毛虫,危害国槐、 杨、柳、桦、云杉、松树和多种灌木的槐尺 蠖、春尺蠖、云杉尺蠖、柳毒蛾、杨小舟蛾、 黑点叶蜂、松叶蜂、天幕毛虫等。
一、昆虫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 一、专性病原细菌
金龟子乳状病病原细菌
• 二、兼性芽孢细菌
苏云金杆菌 、蜡质杆菌
• 三、潜能无芽孢病原细菌
包括假单孢菌科曲铜绿极毛杆菌、萤光极毛杆菌和肠杆菌科的 气杆菌、变形杆菌等
• 四、兼性无芽孢属性:
•(1)毒力高菌剂毒力足以压倒害虫的抗病力,能够稳定可 靠地使害虫发病致死。 •(2)稳定性菌剂不致因受自然环境影响(如日光、干燥等)、 人工处理、悬浮剂、载体、贮藏、不同施药方式等而减 低杀虫效力. •(3)残效期长,并有在害虫种群中自然传播的能力。 •(4)作用迅速。 •(5)有选择性即对防治对象剧毒,而对植物、益虫以及哺 乳动物等无毒。 •(6)可以大规模生产,经济安全
从1920年到1950年这一段时期内,有许多人曾 用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害虫的田间试验。到了50年 代才发现苏云金杆菌杀虫的活性。 1956年Angus证实杀虫活性物质位于伴孢晶体之 中。他将伴孢晶体与孢子分开之后,单独伴孢晶体 仍然存在杀虫活性。经过多次反复研究,有关科学 家都认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谱主要是鳞翅目昆虫幼 虫,部分菌株对双翅目或鞘翅目昆虫幼虫有毒性, 还有一些菌株或亚种的毒力还未得到证明。但鳞翅 目昆虫中对此病原体也并非具有同样的敏感性,宿 主昆虫不同,苏云金杆菌变种品系不同,试验条件 不同等因素,所得的结果不一。
昆虫病原细菌
一、昆虫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二、苏云金杆菌
三、细菌性中毒病发病规律 四、细菌性中毒病的诊断
昆虫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之为细菌 病,细菌病的共同特征是当昆虫被细菌感染以 后,都不再活动,食欲减退,以后口腔与肛门 有排泄物排出等现象。大多数的病原菌侵入昆 虫体腔后,常常引起感染而引起败血症。死后 的虫体颜色加深,迅速变为褐色或黑色,虫体 大都软化腐烂,失去原形,内部组织亦可能因 溃烂而呈粘着性,一般还带有臭味。昆虫的细 菌病通称为软化病。软化病都具有传染性,在 任何地区、任何时期都易发生流行。
2、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三个发育阶段 1.营养体呈杆状,两端钝圆,较为粗壮, 与蜡质杆菌近似 ,营养体在芽孢出现前 先停止繁殖,细胞质浓缩,出现液泡和 微粒,并逐渐形成芽孢和伴孢晶体。此 时繁殖快、代谢旺盛,适于用作接种材 料。
2.芽孢囊 当菌体成长老熟时,其一端斜生一个椭圆 形的芽孢,另一端同时出现菱形(或其他形 状)的晶体即伴孢晶体,此时为芽孢囊阶段。 3.芽孢和伴孢晶体的释放 芽孢囊到一定时间后破裂,释放出游离的 芽孢和伴孢晶体。
(2)β-外毒素 亦称苏云金素,又称热稳定外毒素,经120℃处理 10min仍不会破坏。对直翅目、等翅目、鳞翅目、半翅目、 膜翅目和双翅目等6种昆虫、数种螨类和绒虫具有毒杀作 用。 (3)γ-外毒素 是一种未经鉴定的酶类,能使卵黄琼脂澄清,其毒力 尚未证实,但对蚕无毒。 (4)不稳定外毒素 对叶蜂科幼虫有毒性。毒性物质很不稳定,对空气、 阳光、氧(较高的)、温度(60℃以上经10~15min)敏 感而易遭到破坏,所以叫不稳定外毒素。毒素含有17种氨 基酸;由一或数个低分子量肽链所组成。
病症
本病是桑蚕食下苏云金杆菌及其变种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 的,以大蚕期发病较多。因蚕儿食下晶体毒素量的多少,而分 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 急性中毒:蚕食下大量毒素后,经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内 中毒死亡。往往前期症状不易被察觉而表现为突然停止食桑, 前半身抬起(抬胸),胸部略膨胀(胸肿),呈苦闷状,有痉 挛性颤动并伴有吐液,全身麻痹,腹脚失去抓着力而侧倒卒毙, 卒倒病即由此而来。初死时体色尚无变化,手触尸体有硬块, 后部空虚,有轻度尸僵现象,头部缩入呈勾嘴状,多数第1-2 腹节略伸长。从症状出现到死亡时间,亦以食下毒素多少为转 移,快者30分钟,慢者3-4小时,死后一天左右,从第1、2腹节 开始变黑腐烂,很快扩展人躯,终于腐败液化。
慢性中毒:蚕食下亚致死剂量毒素时,呈慢性中毒。初期 表现为食欲减退,从少食桑叶到食桑停止,体躯生长极度迟缓, 体色较暗,头胸稍肿,并有缩皱,渐而全身萎缩。小肠以下空 虚,排不正形粪,有时排出红褐色污液。濒死时,体色暗黄, 间有吐液,肌肉松弛,麻痹,背管搏动缓慢,匍伏于桑叶面上, 手触蚕体柔软,倒卧而死。本病蚕的尸体初呈现水渍状病斑, 渐次变褐而腐烂,流出黑褐色污液。如果蚕食下临界亚致死剂 量毒素时,也会表现中毒症状:突然停止食桑,有轻微的痉挛 性颤动,上半身空虚,行动呆滞,但经过一段时间病理反应后, 可恢复食桑,体色也会渐次恢复正常,但此后体躯瘦长,发育 明显比正常蚕慢,入眠及上簇均比正常蚕推迟1—3天,但最终 蚕体发育和茧质与正常蚕无大差异
1911年昆虫病理学家Berliner在德国苏云金Thutingn 的一个面粉厂的地中海粉斑螟Anagasta ruchniela患病 幼虫中又分离到这种产伴孢晶体的芽孢杆菌,1915年 定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一般称苏云金杆菌。他指明 苏云金杆菌含有伴胞晶体(Parasporal Crystal),但未曾 说明苏云金杆菌的孢晶体有杀虫作用。Berliner所定名 的苏云金杆菌按现在的分类系统,应该是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变种(B. thuringiensis Var. thuringiensis),属血清 型1。
(5)水溶性毒素 用一定剂量处理家蚕,在3hr内家蚕中毒,停止 进食,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表现麻痹虚弱,其症状 与食下δ—内毒素中毒相似,但血清学研究证明它 与δ—内毒素没有关系。 (6)鼠因子外毒素 不耐热,具有蛋白质性质,对小鼠和几种鳞翅 目昆虫有较强的毒性,致死剂量的毒素可以使小鼠 延缓生长或延长发育期。
能产生伴孢晶体并对某些昆虫有毒是苏云金杆菌 区别于蜡质杆菌的主要特征。
• 苏云金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是:引起牛乳 凝固,在葡萄糖、果糖、甘油、可溶性 淀粉麦芽糖、海藻二糖中产酸,不产生 吲哚,对甲基红正反应,乙酰甲基甲醇 (V-P反应)正反应(多数变种),还原硝酸 盐为亚硝酸盐,不还原硫酸盐为硫化物, 磷酸脂酶产生无红色颗粒出现。
病原的几种形态
(一)营养菌体
杆状,端部圆形。大小为2.2~4.0×1.0~1.3μm。周生鞭 毛,鞭毛有特异抗原性,可作为血清型分类的依据。以二裂 法繁殖,往往多个菌体连成链状。革兰氏呈阳性反应。在平 面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菌落,边缘整齐,乳白色,有光泽。生 长最适温度为28—32℃,高限40—45℃,低限10—15℃,适 宜于中性ph范围。能利用葡萄糖、海藻糖等作碳源,并能产 生酸;能使牛乳凝固及明胶分解;具γ—外毒素使卵黄琼脂 培养基液化。根据其生理生化反应可作为分类和识别亚种的 依据。
(三)芽孢 是菌体的休眠阶段,呈圆筒形或卵圆 形,大小为1.5×1.0μm。有折光性,不易 着色,能抵抗不良环境,在干燥、高温或 低温冷冻条件下,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活 力,遇到适宜条件时即会发芽成为营养菌 体。
(四)毒素 苏云金杆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能产 生多种对昆虫有致病力的毒素,一类为内 毒素,另一类为外毒素。
• 1957年,美国商品制剂Thuricide出现, 苏云金杆菌的使用范围和面积得到很快 的扩大
•在世界各地及我国许多地方陆续分离到苏云 金杆菌的新亚种,目前已知的有45个血清型约 60个亚种。由于苏云金杆菌及其亚种作为细菌 农药而被重视和广泛研究。 •卒倒杆菌有营养菌体、孢子囊及芽孢等几种 形态,能产生α、β、γ—外毒素及δ—内毒素等 多种毒素。
内毒素
又称δ—内毒素、晶体毒素、伴孢晶体、苏云金杆菌蛋白 (Bt toic protein)或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即ICPs)。这是在芽孢形成的同时,在其营养菌体的另一端合成 一种或几种杀虫晶体蛋白(ICPs)组成的伴孢晶体。伴孢晶体的 形态有菱形、球形、立方形、不规则形和镶嵌形等多种形态,以 菱形较为常见。不同亚种的菌株,晶体形态不尽相同,菱形晶体 的大小为1-2×0.5um。电子显微镜观察菱形晶体是一个八面包 封的双锥体,表面有粗糙的平衡的条纹,条纹间的距离为26nm, 亚单位呈杆状或哑铃状,大小为5.0×15.5nm,具有含硅的骨架。 不溶于水及丙酮、三氯甲烷、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对酸稳定, 但能溶于碱性溶液,家蚕的碱性胃液可将之溶解。三氯醋酸、氯 化汞等常用蛋白质沉淀剂,可使晶体和溶解了的晶体蛋白质失活。 晶体毒素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稳定,卒倒亚种晶体毒素在pH11 -12氢氧化钠→pH4-4.5醋酸缓冲液中稳定,在pH3.3以下失去 活性,对热有一定的稳定性,在6.5℃可保持1hr,80℃处理20min 也不致破坏。伴孢晶体由18种氨基酸组成。
(二)孢子囊 营养菌体生长到一定时间后,受营养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形成孢子囊。此时,发生许多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菌 体先合成孢外酶(即γ—外毒素),分泌于菌体外,可能有助于 菌体分解和吸收某些形成孢子囊所必须的物质。其后,在孢子 囊的一端形成芽孢。同时,在另一端形成蛋白结晶,叫伴孢晶 体(即δ—内毒素)。不久,孢子囊溶解而将它们释放出来。和 伴孢晶体形成期细菌形态所发生的变化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两个染色质凝集和形成相当宽的轴丝,位于细胞中央 (Ⅰ),接着染色轴丝分离,其中之一移至细胞的一端,在中 体的参与下发生细胞膜陷入,完成前芽孢隔膜(Ⅱ)。前芽孢 隔膜延伸将芽孢包围,芽孢从母细胞质中游离出来(Ⅲ)。其 后,在芽孢周围形成皮层、孢子壳及外膜,芽孢成熟(Ⅳ— Ⅵ)。 在第Ⅲ期的初期,于细胞的另一端开始形成蛋白结晶,即 伴孢晶体,并逐渐增大,在前芽孢游离时期接近成熟。伴孢晶 体和芽孢成熟后,孢子囊溶解而将它们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