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命题特点及命题趋势
近四年地理高考试卷命题点统计与分析(全国一卷)
近四年地理高考试卷命题点统计与分析(全国一卷)一.考点分布二.四年考点分析纵观四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结构稳定、难度适中。
试题以地理主干知识为载体,注重地理原理与区域的结合,侧重同学们地理分析能力的考查,突显地理学科“味道”,正所谓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
”试题关注热点而不回避热点,回归区域又展露人文,如北京奥运、中非贸易、沙尘暴、经济全球化、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南亚海啸等问题都紧扣时代脉搏。
区域考查综合性、主干考查特色性是当前文综能力考查的依托点。
从上表分析可知,近四年中考查的主干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全国一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以下一些:近四年中只出现一次的主干知识点:宗教起源地及文化扩散的类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分析;地层构造与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的关系;海水盐度、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天文现象概念及形成条件、地方时、区时的换算和应用;板块分布、火山喷发的原理等。
近四年高考中从未出现的知识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生物和土壤,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地域分异规律;文化和旅游的有关知识等.三、高考命题走向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体现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要求,为使同学们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通过对前几年《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的研读和高考试题的分析,2008年高考地理命题会有以下一些特点:1.继续加大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点只是考查能力和思维的载体。
更多的是通过提供资料、设置情境来考查能力和素质。
资料包含了各种信息,有文字、图像、图表、数据等,取材常常来自教材以外的当代国内外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资料,命题不拘泥于教材却高于教材,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点和理论是可以解决的。
2.更重视对图像图表资料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社会现象,善于获取、处理各种信息,能熟练使用、判读、绘制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图表,具有空间概念和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具备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结论的地理综合思维方法。
近五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近五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学生应关注近五年的高考命题方向,为 2020 年的高考做准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近五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希望大家喜欢!近五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从整体上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试题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倡导学以致用;试题设计注重引导地理教学关注学生树立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试题仍然强调地理知识运用、地理信息获取、地理分析与评价、地理表述等能力的考查。
因此,要在地理变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的熟练性与地理思维的敏捷性。
同时,还要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1.选择题全部以题组的形式出现,全卷选择题分成 3—4 个题组,或 3 个一组,或 2 个一组,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形成梯度,保证了考生思维的连贯性,便于考生答题。
2.主干知识抽样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基本从试卷中消失,自然地理突出地形、气候、河流、水资源利用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考查,人文地理突出人口、工业区位、农业区位、交通区位等区位理论的考查,区域地理突出区域定位、区域特征、产业转移及可持续发展观的考查。
这些考点都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所考查的知识皆为教材的原知识或原知识的深化拓展,是平时训练题的变通创新,基本上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
工农业业区位、大气运动、水文条件、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历年高考题目中均有体现。
试题贴近生活,注重联系实际,特别是对应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推理性更强。
3.地理图表是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试题从地图或材料切入,涉及到区域图、统计图表、景观图等,尤其等值线图常考不衰,以等高线地形图居多,等值线题因其类型多、善变化、综合性和能力要求高,能很好地体现试题的创新性和梯度性,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所以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2021高考全国乙卷地理试卷分析
2021高考全国乙卷地理试卷分析倍受国人关注的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
那么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命制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对2022届高三地理备考复课有什么借鉴意义?为此,我细细的研读了2021年全国高考地理乙卷,结合往年的高考试题,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从中领悟的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特点及对2022届高考地理备考提出复课策略,抛砖引玉。
下面就就简单的说说从2021年全国高考地理乙卷和近三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悟道的命题的特点。
1、试题取材生活化,具有较强时代气息地理试题既有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也有复杂的学习探索情境;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取能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精准扶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等素材。
如:全国乙卷第1~3题,以无人机服务新疆棉花生产这一典型科技兴农为案例;全国乙卷第36题,以某品牌在江苏昆山市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为案例;全国乙卷第43题,以某科研团队为云南元阳阿者科村探索内源式旅游开发模式为案例等等。
这些均来源于生产生活,无不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2、试题设问注重学科思维能力考查,由易入难,层层推进。
从试题设问角度看都是围绕着人地关系这一大核心概念,并将对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融入其中,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地理测评内容体系,较好地践行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
考查注重学科思维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特别突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
如:全国乙卷第9~11题,考查苔原带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机理,要求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准确的作答;全国乙卷第37题第(4)问,以巢湖西岸圩田区从种植庄稼转变为发展水产业的情境为案例,呈现人湖关系协调发展的方案,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开放思路和视角,思考我国平原地区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全国乙卷第44题,以科研团队对青藏铁路某风沙活动路段两侧的调查为材料,采用详实的数据再现真实研究过程,学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从建设期和营运期,从不同的时空组合进行比较,充分考查学生信息整理能力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建国后我国地理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
30
30个以上;其次是试卷页数、 试卷文字数量( 以电脑统计为准) 不断增加。 建国初期的地理试卷页数很少超过3页, 1950年仅1 页, 90年代以后每份试卷的页数都在10页以上。 试卷字数1950
年仅有175个字, 200()年广东试卷达到3856个字,从中可以看 出, 90年代以后, 试题的容量大大增加; 第三是图表数量的变 化。 80年代以前我国高考地理试卷的图表数量较少, 而且基本
袭 & F} U
试题 数量
2侧扣 19 5 9 19 0 8 19 90
19 5 0
( 广东试卷)
2 37 11 3 8 56 巧
2003
大题数量
2 5 1 175 0
3 14 2 95 3
6 36 6 18 82 4
3
36 14 35 32 18
2
种以书面形式, 具有统一性、 有组织的和带有竞争性的社会考
大小试题总数仅有5个试题 ;80年代 以后试题数量不断增加 , 尤其是90年代以后,各年地理高考试卷的大小试题数量都在
票 }} i t
填充题 判断题
1950
19 5 9
2 以刃
19 80 3
19 9 0
20 0 3
( 广东试卷)
30 15 15 10 30 20 40 50 27 23 80 150 80 150 70 70
1.试题容f 的变化趋势
2.试题题型结构的变化趋势 地理高考试题类型有填充题、 名词解释题、 判断是非题、 改 错题、 读图填图题 、 简答题、 论述题 、 选择题 、 读图分析题 、 综合 题等。 建国后, 我国地理高考试题的类型变化较大。 建国初期,
但 然以 题型 仍 传统 为主,知 题型 考 仍 是当 考 纯 识 的 查 然 时 试的
2024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解析
5
都市圈演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东案京:都高市速圈铁包路括和东轨京道中交心通城的区建及设外,围提地高区了。外2围0世地纪区7交0年通代可以达后性,,日为本大政型府购 推物行中疏心解在政外策围,地城区市扩功展能提和供人条口件从;东促京使中大心型城购区物向中外心围沿地着区交分通散线。形2成00环0年形,放 颁在下改射源购布东降善式;模相京。基分 便 式关都为础布于转法市了设格货型规圈扭施局物。,外转、;集进围这减提散一地种少高,步区趋土了降促开势地出低使设,利行进大,东用效货型然京限率成商而通制,本业由过等加;设于大完施经了善( 济大配大长型送型期购条购低物件物迷中,中,心利心东的于和京辐大网中射型购心范购物城围物流区,中中的扩心心活大向等力客网) 措施,促进大型购物中心在中心城区 再集聚,如图示意2019年东京都市圈 大型商业设施的分布。 (2)说明交通布局对东京都市圈大型
件产业园和机械装备产业园,故选C。
4. 如图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
率最高和最低的可能是( C )
A. Ⅲ和I
B. IV和I
C. II和III D. IV和II
知识链接
住宅楼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与地 块面积的比值
各楼层面积 之和为总建
筑面积
单一楼层 建筑面积
厂房或办公楼
地块面积
地块面积固定的情况下,容积率越大表面楼层越高,或建筑面积较
D. 波动最大
4
水循环
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 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 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 30 厘米、60 厘米和 100 厘米。
10. 图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2024年地理教师工作总结参考范本(四篇)
2024年地理教师工作总结参考范本一、深入剖析近年来地理学科高考命题的特点与走向在“3+____”模式的高考中,命题的核心思想聚焦于能力测试,旨在检验学生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两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凸显了以下特点:1. 命题强调知识的贯通性和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一特点紧密贴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 命题坚持考查能力的原则,重点检验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或评价事物的能力,旨在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助力高校选拔优秀人才,以及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3. 命题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为主,着重突出区域地理(初中地理)在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并运用系统地理(高中地理)的理论去阐释其原因、特点。
图表的阅读与运作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同时适度的学科间渗透、交叉与综合,使得试题素材贴近实际,突出应用型、能力型的特点。
试题多角度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
4. 试卷综合性强,尤其强化了对文科综合能力的测试,试图打破传统观念和跨学科界限。
近年来高考文综卷政、史、地三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学科间的综合性得到增强。
5. 试题取材紧密联系当前世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现实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
6. 命题强调主干知识的考查,所考内容在教材中占据核心地位,不鼓励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
7. 试题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8.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素养和潜能,而非过分强调知识面的覆盖。
9. 试题逐渐加强对探究型、研究性学习的考查,自然地理比重和开放题有增多趋势。
二、周密制定备考复习策略1. 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
地理学涉及广泛的事物和现象,知识点繁多。
学习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需要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
新课程理念下高考地理命题新趋向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考地理命题新趋向【摘要】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的研读来看,地理高考命题仍立足于学习地理概念,利用地图语言,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
也呈现出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思想,地理命题仍会通过新材料、新情景和新图表,加强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再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高考命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地理试题,其命题依据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提倡创设新情境,切人新视角;关注生产生活、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主干知识,立足“双基”;重视过程与方法,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试题力求灵活而又富有情趣,让学生在各种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考查他们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注重从新视角切入近年来,高考地理命题形式呈现多样化,各种文字材料、地理图表应有尽有且富有变化。
如地理图表就涉及各种示意图、景观图、地理统计图表等。
新课标提倡创设情境,注重以新视角切入,在各种新问题情境下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地理问题,关注社会热点高考地理试题关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地理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我国国情与社会发展,这充分凸显高考试题的时代性特点和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同时意在提醒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生产生活问题,注意论联系实际,能够学以致用。
全球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问题仍将成为地理高考命题的主旋律。
如海地智利地震、印尼海啸,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武广高铁通车,黄河三角洲开发,推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节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等热点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地理命题趋势
的匹配,供应链流程管理实现更高效的运转.
(规模优势)
②拥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其
产品提供了高效、安全、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技术优势)
③采用自研模式,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
覆盖,降低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高了生产效率
和质量控制能力;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降低
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并提高了利润率;树立了国内外
源汽车下乡。 A公司是一家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坚持“EV(纯电
动)+ICV(智能网联)”路线;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高端
答案: ①直接对接企业用户,减少无价值的中间环节,同时
产品;全面打通上下游资源,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 实现供应链全链条信息的实时流通,让资源实现精准
能耗持续降低,耗电量的1/4来自工厂太阳能屋顶。图示意 新能源汽车工业产业链。
2023年 高考地 理试卷 结构统
计
全 国 乙 卷
新 课 标 卷
山
东 卷
广
东 卷
湖
南 卷
湖
北 卷
河 北 卷 22
辽
宁 卷
海
南 卷
选择题 11/4 11/4 15/3 16/3 16/3 15/3 15/3 16/3 15/3
江
苏 卷
浙
江 卷
23/2 25/3
1.试卷结构变化 北京 与全国卷相比 卷 ①新课标卷题型
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
占比=内源类有机物/ 湖中溶解性有机物
答案: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
莎拉巴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特点及解答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特点及解答选择题属于客观题型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当前高考综合测试中重要题型之一,在近年文科综合测试中,一般有35个选择题,占140分左右,而涉及地理的选择题一般在11个左右。
在高考中设置这种题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选择题可部分选取和展现课本以外的素材,反映近年来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及我国教育思想、观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转变,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注意到地理学的研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能产生的作用。
第二,利于高校选拨人才,它不仅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可进行系统测试,又可对考生整体把握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运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这里所说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谓理论,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能够体现地理学科主要特点的基本知识、规律、原理等。
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实践中对理论的科学发展,这反映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关系。
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考生能迅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反思前人已有的结论,接受和发展新的理论、观念,并能对地理事项的进一步变化和发展作出预测;并要求考生不断地转换思考问题角度,并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社会发展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高校就是要选拨具有上述能力的人才。
第三,选择题客观性强,在公平、公正的评价考生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容量大的特点,其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题干和选项。
题干的特点是:陈述简练、要求明确、条件清晰。
选项则有对有错、或全对、或全错、对错交插、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等等。
地理选择题主要有图表型、比较型、程度型(最佳选择)、计算型、排序型、组合型、因果关系型等类型。
当前选择题的命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向:第一、对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相对淡化,强化对知识的解和运用,以很浅的知识考很深的能力。
第二、材料选择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向。
教学心得-由2022高考地理试题命题趋势得到的教学启示
由2022高考地理试题命题趋势得到的教学启示一、命题特点2022年高考地理总体命题特点:一是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二是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
题型特点,一是举例问题灵活开放,考察考生想象能力,有多组正确答案,有多种解题方案可供选择,二是结构问题适度开放,考查考生对地理本质的理解,引导中学地理在地理概念与地理方法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三是存在问题有序开放,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题能力,在体现开放性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三年间地理高考试题在“彰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情境选择方面有所变化,便是基于情境材料时代性这一“稳定”的大前提。
二、教学启示1、以直观手段为依托,增强认识地理图表能简明形象地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演变过程,揭示地理要素及要素间的联系,反映地理事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
主要包括景观图、示意图、模式图等。
借助图表等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手段将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有利于积累丰富的表象,便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自然界中很多演变过程是人们难以看到的,尤其是时间尺度较长的渐变型演变过程,如海陆变迁、岩石的风化过程等。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Google Earth、GIS、3Dmap等地理学科特色的计算机软件演示、模拟自然地理现象、过程。
通过真实再现,多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很多无法呈现的宏观的自然地理过程、瞬息万变的自然地理过程可以通过虚拟动画来实现,使难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呈现”在眼前。
实施直观教学,化难为易,增强感性认识。
2、以核心素养为抓手,加深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要落脚于特定的区域中。
因此理解自然地理过程要结合本区域的地理条件,要从区域各要素的实际特征出发,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及成因,并借助综合思维来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自然地理过程。
从多个维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解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
高中新课程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
浅谈高中新课程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作者简介:类延忠,在读本科,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地理学科在高中各个学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各个地方也对地理学科的发展加以重视,不管是在校本课程研发方面还是在课堂授课方面,地理学科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发展。
同时在地理高考命题方面也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思想逐渐普及,考试题目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综合。
下面将从目标要求、试题内容、题型类型和和试题特点等方面浅谈一下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发生的新变化的以及今后的命题趋势。
1.目标要求方面:首先,强调能力立意,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思想,立足地理知识,考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地理素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地理素养的提升时地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必须把能力立意作为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1]。
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虽然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社会素材,但万变不离其踪,其考查的知识落脚点都落实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
其次,地理试题的整体设计风格也逐渐趋于稳定,过渡非常自然,试题的设置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
总之,不管试题怎样变化,考察的范围、考察的水平都是差不多的,都要根据新课改的课程标准来制定考察计划。
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已很好地顺应了课程改革的需要,逐步渗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具体表现在命题者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高度出发,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为重点的高考试题[2]。
2.试题内容方面:首先,地理试题的分值在逐渐增加,地理试题中的图幅数量在不断增加,每道题都配有图片或表格,使得试题内容更加丰富,这种变化主要是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其次,内容上自然地理部分所占比重整体在下降,人文地理部分所占比重整体在上升。
其中,自然地理部分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逐渐降低,人文地理部分以综合题为主,难度有所升高。
在整个卷面当中,考察记忆性的知识所占比重在下降,大多数试题是考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024届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命题方向与备考策略全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23年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 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必备知识: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
本方法
13
“四层”——考什么?(考查内容)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
指明考查的方向和 导向
能力为重 知识为基
决定考查的深度与 广度
要求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 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使高考考 查内容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契合。
14
高考评价体系内在的三条逻辑线
核心价值金线——“无价值,不入题”
绕立德树人来考查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维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 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
1、情境设置新颖,注重设问科学性和系统性
2、讴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3、丰富关键能力考查内涵,提升核心素养区分功能
4、核心价值引领,增强合格公民责任感
5、问题设计注重探究性、生成性
1、情境设置新颖,注重设问科学性和系统性
“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 为呈现解题 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是为激 发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素养表现搭建的平台。
近几年湖南地理高考试题命题特点和趋势分析
近几年xx地理高考试题命题特点和趋势分析高考,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竞争考试、选拔考试,或称之为成就考试、淘汰考试,而不是判定及格与否的水平考试。
在学校教育测量的各种措施中,尤其以高校招生考试最为重要,是全社会上上下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高考对地理教育的影响更为重要,它不仅影响到教师怎样教,而且影响到学生怎样去学。
因此高考对地理教育尤其是中学地理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改革也应不断深化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必然推动高考命题的改变。
近年来,高考在科目设置、内容、形式、录取方式等方而都进行了改革。
高考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考题从以前的更多地关注知识立意逐步过渡到更注重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由比较多地关注考知识点转向更多地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考命题特点(1)科学性更高高考地理命题的科学化体现在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更加具有科学性,符合科学规律,更加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高考试题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试卷不仅内含丰富、结构合理,而且具有更加合理的信度和效度,更适合于为各级各类高校选拔人才。
教育部考试中心还专门成立了全国高考地理科命题委员会,有一大批专门从事高考地理试题命题工作的研究人员,以保证高考地理命题更加具有科学性。
(2)综合性更强综合化是近年来高考地理命题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不仅表现为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且还表现为地理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渗透与融合。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3 + x"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陆续实施和推进,许多省份实行了文综考试、理综考试,有的省份则进行人综合考试,高考试题考题内容不仅包括学科内的综合,而且还包括跨学科之间的综合,人综合试卷包括了数、理、化、政、史、地六利之间的综合。
2023年地理高考全国甲卷解析
2023年地理高考全国甲卷解析地理高考是全国范围内的重要考试,对于高中生来说,了解高考地理全国甲卷的命题趋势和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一、考试内容与命题趋势地理高考全国甲卷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方面。
考试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包括地理概念、基本原理、地理过程、空间分析等方面。
同时,近年来高考地理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地图使用、数据统计、案例分析等方面。
二、解题技巧与示例1. 自然地理:在解答自然地理试题时,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如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
同时,要善于运用地图和图表,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分布规律。
例如,在分析某地的气候特征时,考生可以通过地图了解该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
2. 人文地理:在解答人文地理试题时,考生需要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人口问题、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要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分析某地的农业发展时,考生需要考虑土壤、气候、水源、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方案。
三、各题型特点及解析1. 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题目难度相对较低。
考生在解答时需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同时也要注意答案的覆盖率,不要错过任何一道题目。
2. 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非选择题时,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同时,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准确性,不要遗漏关键信息。
以下是一个非选择题的示例及解析:示例:某地拟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工业基地,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地是否适宜建设钢铁工业。
解析:该地适宜建设钢铁工业的原因:该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该地不适宜建设钢铁工业的原因: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命题特点及命题趋势高考是中学教育向大学输送人才的最关键途径,高考人才选拔的质量完全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人才质量。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是要全而推进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全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修养、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宏伟工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全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注重综合化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综合化。
中学地理教育的改革必然推动我国高考地理考试的改革。
地理教育离不开地理教育测量。
地理教育测量是对测评对象的特征、属性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定量描述。
目前,高考是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一种重量测量手段。
高考,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竞争考试、选拔考试,或称之为成就考试、淘汰考试,而不是判定及格与否的水平考试。
在学校教育测量的各种措施中,尤其以高校招生考试最为重要,是全社会上上下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高考对地理教育的影响更为重要,它不仅影响到教师怎样教,而且影响到学生怎样去学。
因此高考对地理教育尤其是中学地理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改革也应不断深化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必然推动高考命题的改变。
近年来,高考在科目设置、内容、形式、录取方式等方而都进行了改革。
高考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考题从以前的更多地关注知识立意逐步过渡到更注重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由比较多地关注考知识点转向更多地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我国高考变化历程我国的地理高考开始于建国初期,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地理高考随着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地理学科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对高考地理考试的改革影响更为重要。
随着中学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理念的变化,地理高考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命题方式上都做出了不断的调整。
建国后,我国地理高考几经曲折,变化很大,大致经过如下几个时期:建国初期至1959年,随着新中国政权的不断巩固,国家开始了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基础教育得到不断发展,普通高等学校也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
其中地理学科为必考科目之一。
1954年高考开始分文、理两人类,地理科被归入文科类,与政治常识、语文、历史、外语等共同作为政治、财经济、体育、艺术利等专业考生的考试科目,地理试卷满分为100分。
1955年又将考试科目分理农医、文史政治财经三大类,其中地理科与语文、历史、政治一同被作为文史政治财经类的考试科目。
1959年至1965年,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受当时“教育革命”的影响,地理教学内容和课程时数人量减少,地理科未被列为高考科目。
1966年至1976年,由于“文化人革命”的影响,地理高考随全国高考的取消而被取消。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制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重新实施。
1978年开始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分为理工农医和文利两人类,地理科被纳入文利类考试科目中单独命题、满分为100分。
在此后的生几年中我国的地理高考命题逐渐向着标准化考试的目标迈进,地理高考的发展日渐完备,中学地理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1991年出版了地里科考试说明使考试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1990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我国高考开始进行重人改革,逐步建立与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实行“ 3 + 2"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高考在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控制评分误差上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至V 1995年,全国各地高考科目全部实行了" 3+ 2 ”方案,即在高考科目中,文科取消了地理,理利取消了生物和政治。
高考取消地理科目的考试,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学者的广泛关注必然也对我国中学乃至人学的地理教育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1999年,中共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1999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广东省率先开始试行“ 3 + 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地理科作为“ x",的一项被列入高考科目范围,标志地理科目又重新出现在高考科目的队列中。
随着“ 3 + x"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陆续推进和实施,至2002年全国绝人部分省区已经把地理学科列入高考考试科目范围,这无疑对中学地理教育起到目人的推动作用。
二、高考命题特点我国高考地理考试的改革,必然对高考地理命题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笔者对建国后我国历年的地理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即以1950 1959 1980 1990 2000年(大致每隔10年提取1份试卷,1960-1976年没有进行地理高考,因此,I960 1970年地理试卷缺失)和2003年高考地理试卷作为重点分析对象,从各年高考地理试卷的试题容量、试题题型结构、试题知识结构和试题智能结构四个方而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从中可以石一出,和以往的地理高考相比,日前我国高考地理的命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1)科学化高考地理命题的科学化体现在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更加具有科学性,符合科学规律,更加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高考试题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试卷不仅内含丰富、结构合理,而且具有更加合理的信度和效度,更适合于为各级各类高校选拔人才。
教育部考试中心还专门成立了全国高考地理科命题委员会,有一大批专门从事高考地理试题命题工作的研究人员,以保证高考地理命题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2)综合化综合化是近年来高考地理命题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不仅表现为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且还表现为地理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渗透与融合。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 3 + x"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陆续实施和推进,许多省份实行了文综考试、理综考试,有的省份则进行人综合考试,高考试题考题内容不仅包括学科内的综合,而且还包括跨学科之间的综合,人综合试卷包括了数、理、化、政、史、地六利之间的综合。
地理高考命题进一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综合题型的分数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3)智能化注重能力考查是近几年来地理高考命题的最大特点,地理高考从单纯以地理知识立意,转变到以地理能力立意,突出了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核,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理高考不仅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还加强了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和用图、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
(4)多元化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即"3+ 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的实施与推进,我国地理高考打破了过去多年考试内容与方式大一统的格局,地理高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近几年的地理高考,各省份差别很人,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
有此省份采取人综合的考试方式,有些省份则采取小综合考试的方式;有的省份执行的是新教材试卷,有的省份则仍按旧教材出题。
除了地理学科参加综合高考外,还有单科地理高考,不同省份还采取了不同类型的单利地理考试命题。
我国也有将地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趋势。
从2001年恢复地理高考到现在的近8年的试题来看地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趋向很明显。
例如2001年命题的背景材料: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要求画出该区的地形剖面图。
2002年命题的背景材料:根据时差计算世界各金融市场投资者从事外汇交易地点的选择;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地下水的主要方式;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但仍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
2003年命题的背景材料: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的变化对渡海作战的影响。
2004年命题的背景材料:泉城济南市许多干涸多年的泉群重新涌水的原因;2003年,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赤道上空,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观测该卫星的情况;如何协调澜沧江水利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005年命题的背景材料: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经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航行的相关自然环境情况;说明南方某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2006年命题的背景材料:哈尔滨地区2004年出现日偏食时,美国阿拉斯加居民看到的日偏食的时间;说明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2007年命题的背景材料我国某边防站利用简易阳光房种植蔬菜影响其收获的自然因素;黄河近几生年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某工业区污染企业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原因。
2008年命题的背景材料:某人承包耕地,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古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水草丰美,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三、高考地理命题趋势(1)历年试卷分析纵观近几年地理高考试卷,2007-2009年试卷结构稳定,没有太大变化,大体可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选择题(1-11题)占44分,非选择题(3637题)占56分。
2010年增加了选做题,试卷结构和分值略有调整。
2010年新课标卷试卷结构与分值设置:选择题:1-11题,每题4分,共44分。
综合题:36题(学科内综合)26分;37题(学科内综合)20分。
选做题:二选一,41题(旅游地理);42题(自然灾害与防治);43题(环境保护)每题10分,任选一题。
(2)考查知识点总结综合四年试卷可以看出,新课标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区域空间定位、等值线的判读、区域地理特征及其因素分析、天气与气候、区位因素分析、产业转移、国土整治、环境问题、地理计算、洋流等地理学科主生知识。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内容在不断加强。
试卷中设置了选做题,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命题趋势展望分析历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地理命题在向新课标靠拢,“身边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试题将越来越多,开放性也更强,情境设置将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全面检测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课本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将很难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