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与力学性能分析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高级的复合材料,在国外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国内对于这种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采用控制体积单元法与试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
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是完全整体、连续、多向的纺线(纤维束)的网络,充填以延性材料,这类新材料已失去通常复合材料的层合板概念,由此,层合板复合材料层间脆弱的致命弱点在编织结构复合材料中得到克服,所以编织结构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强度和刚度(包括在厚度方向),接近实际形状的制造,高的冲击韧性、高的损伤阻抗,和按实际设计要求的特定的航空航天方面的使用功能,因而广泛地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文中从三维编织物的编织工艺入手,得到编织复合材料的几何结构,建立了织物纱线构造模型(FAM-Fabric Architecture Model),进而分析其力学性能;另外,通过试验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采用四步法1×1方型编织工艺编织的预成形件及其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
提出了纱线椭圆形横截面假设,考虑了编织纱线的细度和编织纱线填充因子的影响。
根据编织过程中携纱器的运动轨迹特点,将预成形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分别定义了不同的控制体积单元,识别了预成形件的两种局部单胞模型,分析了预成形件的纱线构造,并导出了编织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
主要的编织结构参数包括试件的外形尺寸、主体纱行数和列数,三个区域各自所占的体积百分比、编织纱线的细度、纱线填充因子、纤维体积含量、编织角以及编织花节长度。
以精确的复合材料单胞模型为基础,从最小的可重复的单胞入手,对单胞的结构进行简化分析,认为纤维是平直的,将单胞中的四个不同方向的纤维束看成是空间四个不同方向的单向复合材料,纤维束的性能可以等价于单向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
基于NX软件的密炼机转子三维建模及受力分析
作者简介:王志飞(1980-),男,工学学士,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炼胶设备密炼机等的设计。
收稿日期:2020-02-14密炼机自1916被Banbury 发明以来,因其高效炼胶性能,其已经成为橡胶加工企业的首选炼胶设备。
炼胶转子作为密炼机最核心部件,其表面凸棱数量多少、凸棱的螺旋升角大小及组成凸棱外形的曲面等参数信息,都会对密炼机的炼胶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为优化转子性能,提高炼胶品质及效率,针对密炼机转子结构,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
NX 是Siemens PLM Software 公司开发的一个产品工程解决方案,是一个交互式 CAD/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它功能强大,能满足用户的虚拟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需求,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建构,为用户的产品设计及加工过程提供了数字化造型和验证手段,当下其已成为模具等行业三维设计的一个主流应用。
目前有关转子三维建模及分析方法的文章有很多,但基本上仅是对转子凸棱部位进行的简单建模,而转子凸棱端部位的收尾处基本处于开放状态,并没有对收尾进行圆弧及倾角处理,这样的三维模型与转子实际形状的偏差较大,易给转子受力分析及模拟胶料的流场分析带来一定的误差。
本文通过对转子曲面的倾角及圆弧进行NX 建模,以及转子体内部水道建模,并进行强度计算及分析,论述转子体各部位三维建模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1 NX 软件在密炼机转子设计中必要NX 系统内的三维主模型是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为核心的一个中央数据库文件,包含了产品相关的所有几何和非几何信息,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可为各阶段开发及相关各部门提供服务,其主模型是设计人员、工艺人员、仿真分析人员、编程人员后续操作所用模型的 “引用”,保证上下游模型的一致性。
随着三维软件与大量数控加工设备的配合应用,精确的三维主模型显得非常重要。
由多组曲面组成的密炼机转子体,通过NX 建模设计,优化后更高设计精度极大影响着转子受力程度和数控加工质量。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三维细胞模型与力学分析
tlle cell was obtained and
aIlalyzed.3)w11ile
sn.ess
me pres仃ess was preseIlt witllin the
intmcellular stmctllre.the
dis仃ibution in
me ceU model was obtained
to study
such relationship at me cellular a11d subcellular leVel.IIl order to do so,we not only
d印end
on
exp甜mental
teclulology of cen mechaflics,but also
on
胞力学模型的建立仍然研究的相对较少。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细胞主 要结构视为粘弹性材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在Abaqus 6.7分析软件的计算平台上, 初步建立了细胞的三维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对象,计算和分析了细胞在剪切力, 压力等力学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主要工作包括:1)建立了一 个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的三维细胞模型,并赋予其粘弹性材料性质, 分析其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2)分析了剪切力和正压力同时作用于细胞 时,细胞的应力及变形分布。3)分析了该细胞模型在有细胞内预应力存在时,其 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论文建立了多层次、多成分的细胞模型,使得能够 分析到外力引起的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的应力和变形,有助于揭示细胞感知 机械力等外界刺激的工作机理。
应事件及其力学一化学调节机制。研究单细胞整体力学行为的学者通常关注细胞变
形能力,把细胞简化为弹性皮质膜或皮质层包着均质流体的液体模型,或把细胞 看做线弹性固体,线黏性弹性固体的连续介质体,甚至把细胞看做多相体。在某 种程度上,这些模型能很好的描述悬浮细胞的力学特性,但在粘附细胞的应用中 却存在很大局限性且无法解释细胞结构和功能关系以及力学.化学转导机制。
力学建模和分析报告
力学建模与分析报告一、工程问题1.问题的照片或图片(不妨把思路放宽)2.问题描述和解释二、建立力学模型1.大致几何尺寸(长度、横截面形状)确定、材料确定、支座约束、各种可能的载荷确定2.简化得到的力学计算简图三、分析过程包含了那些力学知识(请列举);包括哪几种基本变形;安照组合变形分析的步骤展开;许用应力确定四、对本组在建模过程中表现的自我评价:8.0 分五小组成员在报告形成过程中的贡献C5112A型单柱立式车床光杠受力建模C5112A型单柱立式车床,数控,数显,C5112A/CX5112A型机床是单柱立式车床,有一个立刀架和一个侧刀架。
适应高速钢刀具和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各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部分非金属材料,可车削内圆柱面、外圆柱面、端面、内圆锥面、外圆锥面、切槽、钻孔、扩孔和钱孔。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最大切削直径(mm): 1250立刀架行程(mm)水平:700工作台直径(mm): 1000立刀架行程(mm)垂直:最大工件重量(t): 4侧刀架行程(mm)水平:工作台转速范围(r/min):侧刀架行程(mm)垂直:级数:16机床重量(约t): 8.5主电机功率(kw): 22 工件最大加工高度(mm):(1)标准型加工高度:(2)加高200mm :6506006.3-2009001000mm :2360X 2270X 28002360X 2270X3000 加工高度:1200机床外型尺寸(长X宽X高)(1)标准型:(2)加高200mm补充条件:进给量: 8~86mm/min光杠最大转速约98r/min进给电机功率: 1.3KW 进给电机转速:940r/min题目:分析光杠受力情况并校具安全性光杠材料为45号钢,(rs=360MPa安全系数n=1.5~2[(T ] max=(T S/ n min =360/1.5=240MPa[T ] maxr^ 0.8[ ]]max =192MPap =7.82g/cm3光杠受自身重力引起均布载荷qq=G/ t = p vg/ t=7820 兀X 0.0352 X 9.8+4=73.7N/mMmax = qi/2X 1/2—qi/2x C /4 =q i2/8=55.3N - mo- max =Mmax/Wt= 55.3X 32/(0.035 3兀)=13.1MPa< 240MPa=[①]max 光杠由进给电机带动溜板箱运动产生一个扭矩TTmax=9549P/ n min86/8=98/n min n min = 9.12Tmax=9549P/ n min=9549X 1.3/ 9.12= 1361N - mTmax—Me=0 得Me=1361N・ mp = Me / Wt=16 x 1361 / (3.14 乂0.035 3) = 161.75MPa< 192MPa= [r ]max所以光杠在最大载荷F作用下可安全。
机械工程中的力学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中的力学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力学分析与建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力学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和预测材料和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行为,而建模方法则可以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进行定量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探讨机械工程中力学分析与建模方法的一些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力学分析方法力学分析方法是机械工程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手段。
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通过求解力的平衡条件和应力-应变关系来分析结构的稳定性;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通过求解牛顿定律和运动学方程来分析结构的动力响应;弹性力学研究材料在小应变条件下的力学行为,通过应力-应变关系和弹性力学方程来分析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力学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力学分析方法,它将连续结构离散化成有限个子结构,通过求解单元之间的力平衡方程,得到整个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分布。
有限元分析具有高精度、高效性和灵活性的优点,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和结构力学分析。
另外,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也是一种常用的力学分析方法,它利用数值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流体在任意的流动和传热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二、建模方法建模方法是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来描述和解决问题。
在机械工程中,建模方法广泛应用于结构分析、振动分析、传热分析等领域。
在结构分析中,有限元建模是常用的方法。
它将实际结构离散化成有限个单元,并建立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受力情况。
通过求解单元的位移和应力,得到整个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有限元建模方法具有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的结构和材料进行模拟分析。
三维模型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哪些?
三维模型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的机械工程领域中,三维模型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
通过使用三维模型,工程师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设计机械产品。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三维模型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哪些呢?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一、产品设计与开发在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三维模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工程师们可以创建出细致精确的产品模型,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现产品的外形,还可以进行各种力学分析、流体模拟等。
通过这些分析和模拟,工程师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产品的性能,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1. 细致精确的建模: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可以将产品的每个细节都建模出来,包括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错误和纠正。
2. 动态模拟与分析:在三维模型中,工程师们可以模拟产品的运动和工作过程,并进行各种力学分析和模拟。
比如,对机械零件的应力、变形、动力学特性以及流体力学性能等进行评估和优化。
3. 快速原型制作:通过三维模型,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原型制作。
这样可以在产品正式制造之前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以保证产品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二、工艺设计与生产除了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三维模型还在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三维模型,工程师们可以预先规划和优化整个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1. 工艺规划与优化:通过三维模型,可以模拟和优化产品的加工过程,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瓶颈。
这样,工程师们可以提前采取措施,调整工艺方案,避免生产中的问题和延迟。
2. 制造原型与模具制作:三维模型可以用于制造产品的原型和模具。
通过使用三维打印技术和数控加工设备,可以更加快速和精确地制造出产品的原型和模具。
3. 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三维模型,工程师们可以进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维护和更新。
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产品的状态和变化,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泡沫金属夹芯板的三维建模方法及力学性能模拟
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20垄兰月第44卷第12期_Vol.44No.12徑.2020 DOI:10.11973/jxgccl202012017泡沫金属夹芯板的三维建模方法及力学性能模拟曲祥生「,王立华「,鞠燕2,刘大伟',张华林I,朱正江I,胡曰博」(1.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650500;2.广东工学院工业自动化系,肇庆526100;3.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250300)摘要:详细描述了基于MATLAB软件建立泡沫金属夹芯板三维随机模型的过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泡沫金属夹芯板的准静态压缩性能进行了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所建立的三维随机模型研究了泡沫铝夹芯板在冲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采用三维随机模型模拟得到的准静态压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整体上与试验结果吻合,均包括弹性阶段、屈服阶段与致密阶段,相对误差小于10%,这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在相同初始速度(80,100,200m-s_1)下冲击后,孔隙率60%的泡沫铝夹芯板的应力峰值与吸收能量均比孔隙率50%的低;相同孔隙率泡沫铝夹芯板的初始应力峰值、平台应力和吸收能量均随着初始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建模方法;三维模型;泡沫金属夹芯板;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O341;TG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738(2020)12-0091-063D Modeling Method and Simulation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Foam Metal Sandwich PanelQU Xiangsheng1.WANG Lihua1,JU Yan2,LIU Dawei1,ZHANG Hualin*,ZHU Zhengjiang',HU Yuebo3(1.Facul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650500,China;2.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aoqing526100,China;3.Faculty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an250300,China)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3D random model of foam metal sandwich panel based on MATLAB software was described in detail.The quasi-static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foam metal sandwich panel was simulated by ANSY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test results.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oam aluminum sandwich panel under impact load were studied by the established3D random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si-static compression true stress-true strain curves simulated by the random model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all having elastic stage,yield stage and compaction stage;the relative error was smaller than10%,ver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After impact at the same initial velocity(80,100,200m*s_1),the peak stress and absorbed energy of the foam aluminum sandwich panel with porosity of60%were lower than those with porosity of50%.The peak initial stress,platform stress and the absorbed energy of the foam aluminum sandwich panel with the same porosity increased with initial impact velocity.Key words:modeling method;3D model;foam metal sandwich panel;mechanical property0引言泡沫金属夹芯板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具有收稿日期:2019-08-20;修订日期:2020-08-21作者简介:曲祥生(1994-),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导师):胡曰博副教授较高的刚度质量比,且其夹层结构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质量小、吸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该材料广泛应用在汽车、航天、军事、造船、包装等领域〔⑷。
材料力学行为测试和建模分析
材料力学行为测试和建模分析材料力学行为测试和建模分析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通过对材料力学行为的测试和建模分析,能够深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和行为,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一、材料力学行为测试的目的和方法材料力学行为测试旨在研究材料在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测试的目的是得到材料的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
这些参数能够反映材料在力学负荷下的性能。
在进行材料力学行为测试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等。
拉伸测试是最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测定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强度。
压缩测试用于测定材料在受压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行为。
剪切测试用于测定材料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刚度。
弯曲测试用于测定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刚度。
二、材料力学行为建模的意义和方法材料力学行为建模是根据实验测试的结果,利用数学公式或模型对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描述和预测。
通过建模分析,可以在不进行实际测试的情况下,对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进行预测和优化设计。
材料力学行为建模的意义在于提高材料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减少试验成本和时间。
通过建模分析,可以预测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化材料的组分和工艺参数,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在工程实践中,材料力学行为建模对于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的改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材料力学行为建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线弹性模型、非线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等。
线弹性模型适用于弹性材料,可以通过胡克定律等公式描述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非线弹性模型适用于非线性材料,可以通过多项式方程或曲线拟合等方法进行描述。
塑性模型适用于塑性变形材料,可以通过流变学模型等描述材料的塑性流动行为。
在建模分析过程中,还需要依靠数值模拟和计算方法。
常见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有限差分法和网格点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复杂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和计算,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及模型建立
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及模型建立1. 引言材料是现代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其力学性能的研究对于材料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方法以及模型建立的过程和应用。
2. 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方法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
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测试仪器。
例如,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施加拉伸力来测量材料的强度和延伸性。
压缩试验和扭转试验也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此外,硬度测试可以通过测量材料表面的压痕深度来评估材料的硬度指标。
通过这些实验方法,可以获取材料在不同力学条件下的性能数据。
3.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应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首先,材料的力学性能决定了其适用范围。
例如,在飞机结构设计中,需要使用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材料来应对复杂的力学环境。
其次,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耐久性和寿命。
通过测试材料的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可以预测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和寿命。
此外,材料的力学性能也用于材料选择和工程设计,确保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模型建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材料的力学性能,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模型建立的过程包括实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模型拟合。
数据采集需要通过实验测试得到材料的性能数据,包括应力-应变曲线和强度指标等。
数据处理是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绘制曲线、计算统计指标等。
模型拟合是在已知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拟合曲线或函数来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
模型建立可以采用统计方法、机械力学模型或者计算机模拟等手段。
统计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机械力学模型是基于力学原理和材料本构关系建立的,可以用于预测材料的力学性能。
计算机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材料的行为,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来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
5. 模型应用模型的应用可以用于预测材料的性能、优化材料设计和指导工程实践。
CAD建筑物力学性能分析的方法
CAD建筑物力学性能分析的方法CAD建筑物力学性能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对建筑物的力学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必要的载荷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首先,设计师可以使用CAD软件来构建建筑物的3D模型。
通过绘制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包括墙壁、地板、屋顶等,设计师可以完整地体现建筑物的结构。
在建立建筑物模型时,设计师需要按照建筑的实际尺寸和材料属性进行精确的建模。
这样,模型才能准确地代表实际的建筑物,并且在后续的分析中提供准确的结果。
一旦建筑物的模型建立完毕,设计师可以开始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的工作。
CAD软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工具和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一个常用的工具是载荷模拟。
设计师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载荷类型和大小,模拟建筑物所承受的各种力。
例如,设计师可以模拟风力、地震力、雪载力等。
通过输入这些载荷信息,CAD软件可以计算出建筑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力学应力和变形情况。
另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是有限元分析。
CAD软件通常内置了有限元分析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准确地评估建筑物的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将建筑物模型划分成许多小的元素,每个元素代表建筑物的一个局部区域。
通过对每个元素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有限元分析可以提供详细的力学性能数据,帮助设计师确定建筑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CAD软件还可以进行结构优化分析。
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物的结构参数,例如梁的截面形状、柱的高度等,来优化建筑物的力学性能。
CAD软件可以根据设计师的要求,自动调整模型的结构参数,并计算出最佳设计方案。
这些优化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在满足力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建设成本并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最后,CAD软件还可以进行可视化分析。
设计师可以将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分析结果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解释。
通过使用CAD软件提供的可视化工具,设计师可以生成各种图表、图形和动画,直观地展示建筑物的力学应力、变形等关键指标。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地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是利用机织加工方法将多个系统的纱线连成空间网状结构,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与基体复合而得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由于其整体性好,提高了织物在厚度方向的力学性能,克服了传统层合复合材料层间脆弱,不耐冲击的弱点;而且织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于批量生产,并具有很强的仿形能力,因此,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并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加真实有效的设计和使用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需对它们的真实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基于纱线真实形态建立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一种新的力学模型,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切片拍照的方式导出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中纱线截面形状和轨迹。
首先研究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然后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制成试件,再对试件沿纱线走向切片,每隔固定的长度切一次,并对每个截面进行拍照,最后采用专用软件拟合所得到的照片,得到纱线的细观形态和实际走向。
第二部分用体积平均化方法分析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首先结合实际的纱线形态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模型,利用此模型进行了材料的弹性性能分析。
继而利用平均化方法结合蔡-吴张量理论对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层间剪切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第三部分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制作了相当数量的试件,完成了不同结构、不同织造参数、不同材料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层间剪切实验,分析了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得到了很多有益结论。
关键词: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力学性能,RTMi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iiAbstract3D woven composites, with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s producedby connecting yarns of different systems together with weaving method to form spatial reticulate structure which is then compounded with matrices under some condi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good quality of the whole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extile are well improved in direction of thicknes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laminate composites, such as inter-bedded weaknesses and poor resistance to impact loading, are also overcome; in addition, 3D woven composites is suitable for large production because of its simple loom and low cost. Moreover, the composites have a strong capacity in simulating shapes. In light of these advantages, 3D woven composites, as a kind of structural material,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t present, and is broadly applied in aeronautics、astronautics、bio-medical engineering、automobile industry, etc. So in order to design and use 3D woven composites more effectively, an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made to its re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In this paper, a new mechan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3D woven composites based on the real shape of yarns, and its properties is analyzed with experimental research accordingly. The chief content can be fallen into three parts as below:In the first part, shapes of cross-section of 3D woven composites and its track are deduced by using photographic method to slices. Firstly, the RTM molding technology is studied, then test specimens made from 3D woven composites will be sliced along yarns direction at fixed intervals, and every cross-section will be photographed. Finally, special software will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photos obtained in order to get micro-shapes and real direction of yarns.In the second part, volume—averaging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3D woven composites. Firstly, a new model is established combining with real yarn shapes, and elastic properti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model. Next, according to Tsai—Wu tensor theory, averaging calculating method is used fo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stretching, compression and inter-bedded shear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at last a comparison is mad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is model.The third part aims to investigate experimental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3D woven composites. A number of specimens have been made for the stretching, compression and inter-bedded shear experimentations. Thes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in different cas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textile parameters and kinds of raw material. Finally, an analysis is made to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a and data, and many valuable conclusions can be obtained.Keyword: 3D woven composite,Mechanics Function, Micro Structure, RTMiii表清单表2.1 石英纱浅交弯联织物参数 (17)表2.2 碳纤维T300-3K浅交弯联织物参数 (18)表2.3 石英纱浅交直联织物参数 (18)表3.1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经纱倾角和各组成纱线体积含量 (30)表4.1 材料基本弹性性能参数表 (34)表4.2 材料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34)表4.3 材料泊松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38)表4.4 材料基本强度性能参数表 (42)表4.5 材料拉伸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42)表4.6 材料压缩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44)表4.7 材料层间剪切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46)表5.1 石英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经向拉伸模量、强度、泊松比 (53)表5.2 石英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纬向拉伸模量、强度、泊松比 (53)表5.3 碳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经向拉伸模量、强度、泊松比 (53)表5.4 碳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纬向拉伸模量、强度、泊松比 (53)表5.5 石英纤维浅交直联复合材料经向拉伸模量、强度、泊松比 (53)表5.6 石英纤维浅交直联复合材料纬向拉伸模量、强度、泊松比 (53)表 5.7 石英纤维平面机织层合复合材料经向拉伸模量、强度、泊松比 (54)表 5.8 石英纤维平面机织层合复合材料纬向拉伸模量、强度、泊松比 (54)表5.9 石英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经向压缩模量、强度 (56)表5.10 石英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纬向压缩模量、强度 (56)表5.11 碳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经向压缩模量、强度 (56)表5.12 碳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纬向压缩模量、强度 (56)表5.13 石英纤维浅交直联复合材料经向压缩模量、强度 (56)表5.14 石英纤维浅交直联复合材料纬向压缩模量、强度 (57)表5.15 石英纤维平面机织层合复合材料经向压缩模量、强度 (57)表5.16 石英纤维平面机织层合复合材料纬向压缩模量、强度 (57)表5.17 石英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经向层间剪切强度 (59)表5.18 石英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纬向层间剪切强度 (59)表5.19 碳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经向层间剪切强度 (59)表5.20 碳纤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纬向层间剪切强度 (59)5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表5.21 石英纤维浅交直联复合材料经向层间剪切强度 (59)表5.22 石英纤维浅交直联复合材料纬向层间剪切强度 (59)表5.23 石英纤维平面机织层合复合材料经向层间剪切强度 (59)表5.24 石英纤维平面机织层合复合材料纬向层间剪切强度 (59)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注释表E11 纤维束纵向拉伸模量E22, E33纤维束横向拉伸模量G12, G13纤维束纵向剪切模量G23纤维束横向剪切模量υ12, υ13,υ23纤维束泊松比E f1 纤维纵向拉伸模量E f2纤维横向拉伸模量G f12, G f13纤维纵向剪切模量G f23纤维横向剪切模量υf12, υf23纤维泊松比E m基体拉伸模量G m基体剪切模量υm基体泊松比V f纤维体积含量η2纤维束横向拉伸模量修正系数η12纤维束纵向剪切模量修正系数X t, X c纤维束纵向拉、压强度Y t, Y c纤维束横向拉、压强度S12纤维束纵向剪切强度S23纤维束横向剪切强度X ft, X fc, S f纤维拉、压强度和剪切强度S mt, S mc, S ms基体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N f厚度方向上的纬纱数目N ft与经纱交织的纬纱在厚度方向的数目N fl与经纱交织的纬纱在长度方向的数目N w经纱总数N wi和纬纱N ft交织的经纱数目M w经纱密度7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8M f纬纱密度W X方向经纱跨越两纬纱间的距离P Z方向经纱跨越两纬纱间的距离c,d 经纱截面长短轴a,b 纬纱截面长短轴θ经纱倾角r 纬纱圆弧段半径S F纬纱截面面积L ws L wb L wc经纱直线段、圆弧段、斜直线段长度V ws V wb V wc经纱直线段、圆弧段、斜直线段体积V sws V swb V swc表面纱直线段、圆弧段、斜直线段体积V F纬纱体积F1,F2,F11,F22,F66,F12蔡-吴张量理论系数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与结构优化分析
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与结构优化分析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与结构优化分析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它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力学行为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优化,旨在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力学性能和结构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力学性能分析是评估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结构所受力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安全性能。
1. 力的计算与分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自重、活载和风载等外力对结构的影响。
通过力的计算与分析,可以确定结构各部位的受力情况,包括受力大小、受力方向和受力位置等。
2. 结构的应力分析应力是结构内部单位面积所受的力的大小。
通过应力分析,可以判断结构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常用的应力分析方法有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
3. 结构的变形分析结构的变形是受力后发生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通过变形分析,可以确定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程度,判断结构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
二、建筑结构的结构优化分析结构优化分析旨在通过合理调整和改进结构的形状和材料,以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
1. 结构形状的优化通过对结构形状的调整和优化,可以减小结构的自重和风载效应,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结构形状优化方法有减小柱间距、采用折板墙等。
2. 材料的优化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是结构优化的关键。
通过选用高强度和耐久性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负荷承受能力和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新型材料和节能环保材料,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3. 结构组合的优化结构的组合优化是指在满足给定力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设计和组合结构的形式和构件,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性能和效果。
常见的结构组合优化方法有使用悬挑结构、引入剪力墙等。
结构优化分析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背景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结构各个方面的分析,找到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
三、总结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与结构优化分析是建筑工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3D建模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
3D建模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建模技术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借助这一技术,建筑师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呈现自己的设计想法,提高设计效率,同时也能对建筑的性能进行优化。
本文将探讨3D建模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分享一些性能优化的具体手段。
首先,3D建模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展示:通过使用3D建模软件,建筑师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想法以3D视觉的方式展示出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平面图和手绘效果图。
这使得客户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设计概念,更好地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并及时提出反馈和修改意见。
2. 空间感受:利用3D建模技术,建筑师们可以更好地模拟出建筑物的实际空间感受。
通过调整比例、视角和光照等参数,建筑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重现真实世界的体验,评估空间布局、功能划分和流线设计等方面是否符合预期。
3. 碰撞检测:在传统的2D设计中,难免会出现管线走向冲突、设备布局重叠等问题。
而利用3D建模技术,建筑师可以对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精确的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可以大大减少修复成本和时间,并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材料选择:在3D建模过程中,建筑师可以根据需要模拟不同的材料纹理和光线效果,帮助客户和项目团队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材料。
例如,利用3D建模软件,可以模拟出不同材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反射率和折射率,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评估建筑的外观效果。
除了应用方面,3D建模技术还可以帮助优化建筑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性能优化手段:1. 结构优化:借助3D建模软件,可以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优化。
通过模拟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可以找到合适的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对材料进行优化,降低建筑物的重量和成本。
2. 能源效益:通过将3D建模与能源分析软件结合使用,可以评估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
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材料的隔热性能等因素,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益。
机械工程中的三维模型分析与建模
机械工程中的三维模型分析与建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能力的增强,三维模型分析与建模在机械工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维模型分析与建模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技术,通过对机械产品进行数字化建模和分析,以实现设计、制造、装配等各个阶段的高效和精准。
一、三维模型分析对于机械工程师来说,三维模型分析是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机械产品进行三维模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产品的结构和运行原理,从而为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同时,三维模型分析还能够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为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在三维模型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动力学分析和流体动力学分析等。
有限元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实际物体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子元素,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数学和物理问题,从而得到准确的应力应变分布和变形情况。
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机械产品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包括速度、加速度、惯性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流体动力学分析则研究气体或液体在机械产品中的流动特性,包括速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二、三维模型建模三维模型建模是机械工程设计的基础,它通过将机械产品的形状、结构和功能等信息转化为数字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可视化和虚拟化的设计过程。
通过三维模型建模,设计师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表达产品的设计意图,从而减少沟通误差和设计返工。
同时,三维模型建模还能够为机械产品的制造和装配提供便利,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流程。
在三维模型建模中,常用的软件有SolidWorks、CATIA、Pro/E等。
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和装配功能,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创建复杂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设计验证和优化。
此外,还有一些开源和免费的建模软件,如Blender、FreeCAD等,可以满足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三、三维模型分析与建模的应用三维模型分析与建模在机械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产品设计和优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S135钻杆接头螺纹三维参数化建模及力学特性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44 No2 Mar.2024
赵宽,崔强,李金平,等.S135钻杆接头螺纹三维参数化建模及力学特性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4,44(2):391-399. ZHAOKuan,CUIQiang,LIJinping,etal.ThreedimensionalparametricmodelingandmechanicalcharacteristicanalysisofS135 drillpipejointthread[J].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2024,44(2):391-399.
自 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钻杆接头螺纹 进行了 大 量 的 研 究。 BAZALUK等 从 加 工 制 造 角 度对 钻 杆 结 构 进 行 了 分 析[7-9];CHENG等 建 立 了
铝合金钻 杆 和 钢 接 头 连 接 的 三 维 有 限 元 模 型,分 析了接头的抗 拉 强 度 和 抗 扭 强 度 [10];陈 波 等 通 过 改变 API螺纹台阶面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抗弯扭 钻杆接头,增强了 API螺纹的抗扭性能[11];祝效华 等对石油 钻 杆 的 失 效 形 式 进 行 了 大 量 研 究,设 计 了一种高 抗 扭 双 台 肩 钻 杆 接 头,得 出 了 井 眼 曲 率 对螺纹的应力结果影响显著[12-14]。涉及的主要分 析方法有解析法、试验法和有限元法等。其中,解 析法概念 清 晰,但 对 于 复 杂 的 螺 纹 结 构 往 往 需 要 基于大量的假设和简化,精确度受限[15-16];试验法 可以真实 地 评 估 接 头 螺 纹 性 能,但 受 监 测 技 术 的 限制,在局部的力学分布规律上存在一定的误差, 并且全尺 寸 试 样 试 验 与 小 尺 寸 试 样 试 验 相 比,费 用 昂 贵 [17-18];有 限 元 法 是 一 种 可 操 作 性 强 的 数 值 计算方法。 早 期,一 些 学 者 通 过 建 立 二 维 模 型 研 究 螺 纹 的 力 学 特 性 [19-20],但 二 维 模 型 因 简 化 了 螺 旋升角,无 法 研 究 弯 扭 复 合 载 荷 的 作 用。 由 于 螺 纹升角使 螺 纹 变 成 了 非 对 称 结 构,给 三 维 有 限 元 建模带来 了 诸 多 困 难;一 些 学 者 采 用 了 四 面 体 网 格建模 和 界 面 绑 定 的 方 法 对 三 维 建 模 进 行 了 简
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三维仿真及优化初探
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三维仿真及优化初探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微观结构的力学性能的预测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微观结构的力学性能直接决定了材料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和性能优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改进材料的力学性能,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之一就是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三维仿真和优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微观结构。
微观结构是指在材料的原子或颗粒尺度上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
微观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实验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准确描述和分析。
因此,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来研究和优化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维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建模,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预测和分析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材料的力学行为、力学性能的变化以及材料在不同应力和应变条件下的响应。
例如,通过三维仿真,我们可以预测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等力学性能参数,并了解这些参数是如何随着微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
对于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三维仿真,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MD)和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需要实际采集或生成材料的三维微观结构,并对其进行划分和网格化。
然后,基于所选的仿真方法,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模型,并对模型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和载荷,以分析材料的力学行为。
一旦建立了三维仿真模型,我们可以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优化通常是指通过调整材料的微观结构,使其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提高材料的强度,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微观结构中原子或颗粒的分布和排列方式来实现。
优化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和参数调整,因此对于计算能力和算法的要求也比较高。
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三维仿真和优化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科学领域,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具有特定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在机械工程领域,它可以帮助工程师改进零件的设计,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优化飞机结构,减轻重量,提高飞行效率。
建筑结构力学问题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建筑结构力学问题的数学建模与分析建筑结构力学问题的数学建模与分析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建筑结构在受力状态下的性能和行为。
本文将从数学建模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筑结构力学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
一、弹性力学模型的建立弹性力学模型是建筑结构力学问题中最为基础和常用的模型之一。
弹性力学模型的建立涉及到材料力学的知识,以及应力、应变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弹性力学模型,可以分析建筑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进而评估其受力性能和安全性。
以简支梁为例,假设其材料为线弹性材料,可以通过弹性模量和横截面惯性矩等参数来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质。
根据杨氏弹性模量、横截面积和长度等参数,可以建立梁的弹性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学方程来描述其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进一步分析这些方程的解及其特征,可以得到梁的应力分布、挠度和刚度等重要参数,为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静力平衡的模拟与分析静力平衡是建筑结构力学分析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可以分析建筑结构受力平衡的条件和力学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常常涉及到多个力和力矩的作用,通过建立力的叠加原理和力矩的平衡条件,可以完成对建筑结构受力平衡的模拟与分析。
以三维空间中的刚性结构为例,可以分析力和力矩的平衡条件,建立受力平衡方程组,并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未知力和力矩的数值。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受力平衡状态,以及各个节点和构件的内力分布情况。
这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保证结构在受力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振动问题的数学建模与分析振动问题是建筑结构力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和分析可以描述结构在振动状态下的动力特性和响应行为。
在地震、风荷载等自然灾害或外力的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对于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以简谐振动为例,可以通过建立质点和弹簧的等效模型,以及考虑振动阻尼的影响,建立建筑结构振动问题的数学模型。
材料结构的三维建模与分析
材料结构的三维建模与分析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工程师和科学家需要制造新型材料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征,必须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
这种技术越来越重要,因为一些特定的材料可能难以使用传统方法构建。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材料结构的三维建模和分析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适当的软件。
建议使用SolidWorks和ANSYS。
在SolidWorks中,首先需要定义所需的各种零件。
在ANSYS中,我们需要向软件提供材料的物理属性。
在两种软件中,我们需要创建网格,定义边界条件,定义负载并设置模拟条件。
在实现这些步骤之后,我们将开始三维建模和分析。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各个步骤。
第一步:定义零件在SolidWorks中,我们首先需要定义材料。
在创建材料之后,我们将创建零件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如果我们需要某些定制的零件,我们可以使用SolidWorks中的“零件设计器”进行设计。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些零件组合成最终的设计。
在ANSYS中,我们需要提供我们要使用的材料的各种实际值,如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等。
然后,我们同样需要创建零件并将其组合在一起。
一旦在两种软件中完成了这些步骤,我们就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创建网格在完成零件的定义后,在两种软件中都需要创建一个网格。
在一个材料中,有许多单元(也称之为元素),并且这些单元都需要有定义好的形状和大小。
这个定义是通过设定网格中的节点来完成的。
对于每个节点,我们将定义一个坐标,它将固定一个点在空间中的位置。
每个单元在空间中被定义为一组由节点定义的几何形状。
可以使用软件中的自动网格生成工具来创建网格,或者使用手工方式。
第三步:定义边界条件和负载在两种软件中,我们都需要定义边界条件和负载。
边界条件由约束和外部应用力定义。
约束可以定义为固定不动的节点,或者可以授权节点在特定方向上运动一定的距离。
同样,可以定义一个节点上施加力或扭矩。
所有这些元素将在模拟中对力学行为产生影响。
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材料,其在许多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力学行为,并且为工程实践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首先,多孔材料的力学行为与其孔隙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时,首先需要对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进行准确的建模。
常用的建模方法有三维网格模型和随机生成模型。
三维网格模型通过将多孔材料划分为小块或小元素,并对每个小块或小元素进行属性分配来表示其孔隙结构。
而随机生成模型则是通过引入随机因素来模拟材料的孔隙结构。
在确定了合适的孔隙结构模型后,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建模。
其次,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可通过数值模拟与分析方法计算得出。
常用的数值模拟能够模拟多孔材料的弹性力学性能、破裂行为、疲劳寿命等。
其中,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
该方法将复杂的多孔材料划分为许多小的有限元单元,并通过计算这些单元的弹性响应来推导整体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定合适的材料本构模型和适当的边界条件。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多孔材料的力学行为。
在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多孔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多孔材料的成分可以包括不同材料的组合,以及对应的体积分数。
此外,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参数,如孔隙大小、形状和分布等,也会显著影响其力学性能。
因此,在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时,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便了解多孔材料力学性能与其成分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最后,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时,还需要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那么可以进一步利用模拟方法来研究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
如果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差异,那么可以通过调整模拟参数、改进模型或增加实验数据等方式来提升数值模拟的精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SYS 软件是美国 ANSYS 公司研制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 (FEA) 软件,是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计算机辅助工程 (CAE) 软件,能与多数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 computer Aided design) 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如 Creo,NASTRAN, Alogor, I-DEAS, AutoCAD等。是融结构、 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 分析软件。在核工业、铁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 械制造、能源、汽车交通、国防军工、电子、土木工程、 造船、生物医学、轻工、地矿、水利、日用家电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ANSYS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现在 已成为国际最流行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历年的FEA评比 中都名列第一。
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 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 况)进行模拟。 有限元是那些集合在一起能够表示实际连续域的离 散单元。
有限元分析方法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 来求解线性结构问题,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 的数值分析方法。而且从理论上也已经证明,只要 用于离散求解 对象的单元足够小,所得的解就可足 够逼近于精确值。
三维建模与力学 性能分析
3D model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analysis
3D model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analysis
01
Introduction of 3D model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analysis
02
The procedure of 3D model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analysis
03
A simple example of 3D modeling
04
A simple example of mechanical property analysis
Introduction of 3D modeling
Definition
建模技术(Modeling Technology ) 是将现实世界中的物 体及其属性转化为计算机内部可数字化表示、分析、控制 和输出的几何形体的方法。
建模技术是产品信息化的源头,是定义产品在计算机内 部表示的数字模型,数字信息及图形信息的工具,为产 品设计分析,生成工程图,数控编程,数字化加工与装 配,动力学仿真等提供产品的信息描述及表达方法,是 实现CAD/CAM一体化的核心。
典型分析过程
1. 前处理——创建有限元模型 1)单元属性定义(单元类型、实常数、材料属性) 2)创建或读入几何实体模型 3)有限元网格划分 4)施加约束条件、载荷条件 2. 施加载荷进行求解 1)定义分析选项和求解控制 2)定义载荷及载荷步选项 2)求解 solve 3. 后处理 1)查看分析结果 2)检验结果
Some commonly used 3D modeling softw(Unigraphics NX) 4.CATIA
solidworks
pro engineer
UG(Unigraphics NX)
CATIA
ANS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