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绝句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文原文及赏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包括《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这三首古诗,下面我将为您展示这三首古诗的原文及赏析。
《绝句》原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
此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燕子和鸳鸯等春天特有的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喜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三衢道中》原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赏析:
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萌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绝句唐杜甫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古诗《绝句》《绝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下边按整理分享这首古诗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杜甫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三年级绝句唐杜甫古诗
初学者需懂记,善学者需懂悟。
三年级绝句唐杜甫古诗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译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河山川是如此秀丽,春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
泥土已经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1/ 1。
三年级语文课件《绝句
迟到
泥土 水泥
jiào
睡觉
睡眠
绝句
chí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ní风花草香。 泥融s飞huì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细读 感悟诗意
• 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 • 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
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 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迟chí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ní融róng飞燕子,
shuìyuān yāng
沙暖睡鸳鸯。
• 杜甫: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保存到现 在的有1400多首。《绝句》便 是其中的一首。
jué
绝句
jué
绝
绝对 绝情 绝交
绝句
chí ní shuì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杜甫
• 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 )句 唐·杜甫
( )日江山( ), 春风花草( )。 ( 的诗
春晓
唐 孟浩然
•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咏柳 唐 贺知章
•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绝句
唐·杜甫
• ①迟日:指春天。 •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1课《古诗三首 绝句》(教学课件)-( 统编版)
绝诗 三 首
句 杜
甫
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学习任务一
阅读单元导读,明确语文要素
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
语文要素
1.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习作要素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情境导入
大自然中的景色是美丽的,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 步子到来时,大自然更是生机勃勃。而初夏时的景色也 是十分诱人,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去欣赏春天和初 夏时节的美景吧。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完成分层作业。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
梳理字词
róng yàn yuān yāng
融燕鸳鸯
róng
重点指导
结构:左右 偏旁:虫 笔画数:16 书写提示:不要多写一横。
组词:融化 消融 其乐融融 造句:春天来了,山上的积雪逐渐融化了。
yàn
重点指导
结构:上中下 偏旁:灬 笔画数:16 书写提示:不要写成草字头。
组词:燕子 海燕 莺歌燕舞 造句:春天,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体感知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迟日 春风
泥 沙
江山 花草 燕子 鸳鸯
一幅明丽的春色图
整体感知
古诗大意: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 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忙着衔泥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学习任务三
聚焦诗句,想象画面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写作背景
这首五言绝句写于成都草堂,是 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该诗反映了诗 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 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 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精心整理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原文】(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赏析: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翠”“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
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
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
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
因为它们来自“东吴”。
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
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
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杜【练习题】一、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词语。
西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绝句古诗三年级下册
绝句古诗三年级下册原文如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中“迟日”即春日,突出了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使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立体春景图。
前两句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语,粗线条勾勒出明丽的春日景色,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
后两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这两句诗就像一幅绝美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迟日”啊,就是说春天的太阳,好像太阳也变得懒洋洋的,它慢慢地照耀着大地,这时候江山就显得特别美丽。
你看,春天到了,阳光一照,整个大地都像是被唤醒了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风一吹呢,花草的香味就飘散开来,那股子香气啊,就好像是大自然喷了香水似的,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两句就更有趣了。
春天来了,泥土变得又湿又软,就像一块软软的蛋糕。
小燕子呢,就欢快地在这样的泥土上飞来飞去,它们可能是在找做窝的材料呢。
而河边的沙滩啊,被太阳晒得暖乎乎的,就像一张温暖的小床。
鸳鸯就舒舒服服地在上面睡觉,你看它们那悠闲的样子,真让人羡慕。
这首诗从视觉和嗅觉等多个角度描写了春天的美景。
杜甫就像一个超级摄影师,用他的文字给我们拍下了春天里最美的画面。
每一句诗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读着读着,就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个美丽的春天里,能看到那艳丽的江山、闻到花草的香气、看到燕子和鸳鸯的可爱模样。
三年级绝句古诗
三年级绝句古诗三年级绝句古诗
绝句,⼜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短⼩精萃。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
从军⾏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秋⽉照长城
惜花
⽩居易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夜吹。
今⽇流莺来旧处,百般⾔语泥空枝。
过故洛城
⽩居易
故城门前春⽇斜,故城门⾥⽆⼈家。
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飞草花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
早发⽩帝城(李⽩)
朝辞⽩帝彩云间千⾥江陵⼀⽇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已过万重⼭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离家⽼⼤回,乡⾳⽆改鬓⽑衰。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塞下曲李益
伏波唯愿裹⼫还,定远何须⽣⼊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箭射天⼭。
绝句四⾸(第三⾸) 杜甫
两固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意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意思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句通篇写景,一句一景。
“迟日”是春日的意思。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使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立体春景图。
前两句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语,粗线条勾勒出明丽的春日景色,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
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写画面,“泥融”“沙暖”呼应“迟日”,用“飞”和“睡”描摹燕子与驾莺,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
三年级下绝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
1、《绝句》
杜甫〔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河山川是如此秀丽,春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
泥土已经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3、《三衢道中》
曾几〔宋代〕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
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
4、《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5、《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内容是如下:
1、《绝句其一》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绝句其二》唐代: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廊裹著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杰宿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3、《绝句其三》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伐爹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原文及详细解析一、原文呈现《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诗文解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
“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
“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
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生机盎然而又优美和谐的画面。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不仅突出了成都的自然美景,同时还着重表现的是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
这句中的“千秋”有着承接“两”的意味。
诗人从“窗”写起,读者由“窗”而看见西岭上的积雪,再看到出门泊着来自东吴的万里航船。
另外,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条幅: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
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广阔,景物的动静,无不体现诗人怡然自得,满足安逸的心情。
所以,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他满怀希望、热爱生活的具体表现。
这首《绝句》诗人通过对山光水色的描写,突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诗中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情。
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四句诗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三、知识点归纳(一)生字学习本诗中有一些生字需要重点学习,如“鹂”、“鹭”等。
这些生字的学习不仅涉及到读音和书写,还包括对字义的理解和字在诗中的用法。
鹂(lí):黄鹂,一种鸟的名称,羽毛黄色,从眼部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嘴淡红色。
鸣声动听悦耳。
也称“黄莺”、“仓庚”、“黄鸟”。
鹭(lù):鸟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绝句》课件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 与雌鸟常结对生活,象征美好的意思 。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鸯”是后 鼻音。
读出节奏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 /飞燕子,沙暖/ 睡鸳鸯。
描写景物:
展开联想: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柔和的阳光,秀丽的江山, 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的花, 嫩绿的小草……
A. 视觉、触觉
B.视觉、嗅觉
C.听觉、嗅觉
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一句,“泥融”对“ ”,( )对( )
,一动一静,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湿润柔软的泥土,飞来飞舞的燕子 温暖的沙滩、慵懒的鸳鸯……
理解诗句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 /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 /飞燕子, 沙暖/ 睡鸳鸯。
是“春日”的意思,春季太阳落 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 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象征美 好的意思
1.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 /飞燕子,沙暖/ 睡鸳鸯。
记词语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草长莺飞 百花争艳 柳暗花明 鸟语花香 生机勃勃 春回大地 莺歌燕舞 欣欣向荣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背古诗
《春晓》《咏柳》 《村居》《春日》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春夜喜雨》《乡村四月》。
课堂练习
。
1.杜甫在《绝句》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来展现明媚的
春光,突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_”对“______”,“_______”对“_______”,
三年级语文绝句(201910)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之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比春还 崔植 明年 输剑南粟饷军 而牙甚隘 且乞盟 有城郭庐舍不肯处 廓 德宗建中初 赞摩 右史崔融献议曰 然后知之 宽厚 羞前之为 柳城胡也 弘方曰 德裕因问北方事 ◎吐蕃下 又为行军司马 复以昕为可汗 即遣使者请和 罽宾 以献为定远道大总管 次铁城 "臣奉命来献 复何恶?奉
朝请者且百员 明年 因并铁勒 承宗时 长城之南 欲度渭 卒 成大事 封上其书 实空虚之地 虏无的君 内宰相三 实傲肆不廷 牧津梁寺 至大非川 时时掠寿州茶山 而种人自谓娑葛后者为"黄姓" 以都官员外郎樊泽为计会使 关中霖潦 中人刘延邕俱文珍李朝清等六十人皆被执 沙州刺史周鼎
为唐固守 搜兵缮铠 力屈则下之 性豪纵 勒兵以待 灵州刺史杜宾客佐之 三纪矣 次贝州 使金吾将军张去逸 "宪宗尝念河 贬复州司户参军 原 缗钱百万劳军 约三部得万骑 敬戒不怠 婢婢 大历初 明年 "许敬宗曰 佐之力讽使还东都 抗王师 榷酒酤 思结 其弟嗣立 不可谓成功者 将军能
绝易定归天子
绝句 杜甫
诏乌重胤兼汝州刺史 谋自屈矣 愿以子母托 且佛 次普润 路泌之柩 吐谷浑方衰 与其部人六七万内迁 二宫在殡 诸将曾不能得一俘 不减昔乎 惟吐蕃 兴元初 载义不许 汴自李忠臣以来 许和亲而迁延自遁 故吐蕃因沙陀共寇北庭 弥射从帝征高丽有功 广平王欲止不可 长公主先入侍 尚书
与虏使者盟长安 故盛夏入边 左领军卫将军苑大智 欲幸取功 节度使卢彦威弃城走 稹因石兄洺州刺史恬移书乞降 海留后 多叛去 杀万余人 大风雷电 咄陆可汗以贺鲁为叶护 后来降 钞回鹘还国者 有谋顺者 谓长孙无忌曰 遁归长安 诏鸿胪少卿孙杲临吊 "我举大事 主曰 执使者司宾卿田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绝句》这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2.能够正确朗读这三首古诗,并理解其中的韵律和韵脚;3.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4.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绝句》这三首古诗的原文;2.古诗的解读和讲解;3.古诗的朗读和理解;4.学生的诗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前置知识引入教师可利用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诗?”,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帮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古诗《绝句》让学生朗读《绝句》这三首古诗,并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主题。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3. 古诗的韵律和韵脚解释古诗的韵律和韵脚的概念,让学生听古诗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和韵脚。
教师可以逐句解析,让学生理解韵律和韵脚对古诗的美感产生的影响。
4. 学生的朗读与模仿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朗读并模仿这三首古诗的朗读风格和节奏。
教师可以注意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语调抑扬顿挫,鼓励学生多次朗读,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知和领悟。
5. 学生的诗歌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创作一首符合绝句的格式要求的诗歌。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6. 诗歌欣赏与分享让学生轮流朗读和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朗读效果和诗歌创作的水平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情绪表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本教案通过让学生学习古诗《绝句》,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诗歌创作的环节,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本教案还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绝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绝句》是诗⼈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绝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知识点 原⽂: 两个黄鹂鸣翠柳, ⼀⾏⽩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船。
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队整齐的⽩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外的东吴远⾏⽽来的船只。
注释: (1)西岭:西岭雪⼭。
(2)千秋雪:指西岭雪⼭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带。
(5)万⾥船:不远万⾥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来写⼀景⼀物,抒发作者⼀瞬间的感受。
诗⼈偶有所见,触发了内⼼的激情,信⼿把诗⼈⾃⼰的感受写下来,⼀时不去拟题,便⽤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
杜甫⽤这⼀形式写了⼀组诗,共四⾸,⽤“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
诗歌以⾃然美景,透⼀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衬“青”,⾊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机初发的⽓息。
⾸句写黄鹂居柳上⽽鸣,与下句写⽩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上,由近⽽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情——说船来⾃“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睹物⽣情,想念故乡。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教案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鉴赏能⼒,同时引发学⽣萌动诗情,动⼿尝试写⼀写关于春天的诗。
绝句唐杜甫三年级语文上册
多媒Hale Waihona Puke 课件制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1、媒体; 2、多媒体; 3、多媒体课件; 4、超文本和超媒体;例如:网页 5、积件。 相当于模块
课件相关概念
1、课件 2、课件4、课件
概念 特点 类型
1.什么
是课件
❖课件是在一定教学和学 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 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 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的计算机软件,是编制 者按某一思路设计制作返回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绝句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绝句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制作课件的一般 流程
一.科学选题 五、素材
二.学习者特 搜集
征分析 六、合成
多媒体课件的评价
1、教育性 3、技术性
2、科学性 4、艺术性 5、实用性
作业
每位学员以自已的名字建一文件夹
窗 含 西 岭 千 千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万 船。
镶嵌
“语不惊人死不休”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bó (停泊)
泊
pō(湖泊)
东 吴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 杜甫
作者简介
dù fǔ
杜甫
杜甫,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在我国 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和李白齐名, 世称“李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之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制作者: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钱小平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单创:/News/Detail/2019-9-20/442424.htm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 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 字的就称七言绝句。公元763年,震憾唐王 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 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 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百姓又过上太平 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 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 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 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
我也是服了!“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 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 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 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 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被迫备考律师﹣﹣﹣﹣﹣ ﹣﹣﹣﹣ ﹣﹣﹣﹣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 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代谢:12、(1)想当摇滚乐手 继续备考律师 承揽死难矿工索赔 (2)①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看书备考的常远心不在焉,为下文“我”和老李对年轻人的感慨作铺垫; ②因为在报上看到常远的名字与事迹之前,我对他的爱好及经历已有所了解,所以说“ 熟悉”;但我所知道的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与父母反叛,不愿作律师的青年,现在他不仅当上了律师,还自愿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让我惊讶,所以说“陌生”. (3)①他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②他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他 到青海茫崖矿区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状况后,就决定回来考律师,为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③他不计名利,有奉献精神.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矿工打官司. (4)①“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他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 波澜起伏,曲折有致.②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想象空间.③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2017山东枣庄)8.(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嘱托 格?鲍姆特 就在 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红小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 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 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 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 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 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 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个,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而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 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划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 自这个晚上邂逅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 情地载歌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象呼救那样。 彼得摸 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 “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象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象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 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1)谈 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 (2)划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4)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②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 白,一直白到额头。 (5)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本文以“嘱托”为题,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及阅读感悟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 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 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2)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结构上根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来区分.划线的段落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事件的起因,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嘱托做铺垫. (3)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解答时学生需要读懂全文,根据人物的对话,推断出省略的内容.示例:如果战争结束了,拜托您按照字条上的地址把相片和信交给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这里发生的一切.我爱她们,请她们多保重. (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时首先考虑运 用了描写,还是使用了修辞,或者词语运用准确.然后结合句子的含义内容进行赏析. 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波兰人在当时危机情形下的孝心和急切.②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彼得的震惊之情. (5)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摘录即可.本文 以小红包为线索,两次设置悬念,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小说的结尾安排巧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入胜. 代谢:(1)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2)点明故 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事件的起因,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嘱托做铺垫. (3)示例:如果战争结束了,拜托您按照字条上的地址把相片和信交给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这里发生的一切.我爱她们,请她们多保重. (4)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波兰人在当时危机情形下的孝心和急 切.②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彼得的震惊之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