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艺术班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docx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717905cf8c75fbfc77db2bb.png)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第二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层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运动方式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周期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极上空为顺时针。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近日点(每年 1 月初),速度快零。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f1dfde700abb68a882fb13.png)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行星地球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3.太阳系及其成员:●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1)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2)巨行星:木、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
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doc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doc](https://img.taocdn.com/s3/m/080d8a6476a20029bc642d47.png)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第二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层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运动方式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周期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极上空为顺时针。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近日点(每年 1 月初),速度快零。
远日点(每年7 月初),速度慢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 15°∕h)。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920dc85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1.png)
工作总结
Report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考纲要求
地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世界时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01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淮南子》:“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这些物质通称为天体。根据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划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类型。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流星体 彗星 恒星(太阳) 星云 行星(地球) 卫星(月球) 天体
地月系 太阳系 其他行 银河系 星系统 其他恒 总星系 星系统 河外星系
宇宙中的天体都处在不停的高速运动中。相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这样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由高到低的排列为: 总星系:由银河系和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共同组成的最高级天体系统,半径约为200亿光年。 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恒星系统: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 行星系统: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
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地球及其卫星(月亮) 土星及其卫星
哈雷慧星
慧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英文名:Comet),俗称扫把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当它与太阳足够接近时,便会展示出彗发(稀薄、糢糊的临时性大气层),有时也会有彗尾。这些现象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共同对彗核作用造成的。在《天文略论》这本书中写道:“彗星为怪异之星,有首有尾。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af5d2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c.png)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的地理必修一是给你学习地理打好基础和兴趣的,学好仙鹤门科目要系统的记忆和学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请参考,上公文站,发现学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摘要1.天体和天体系统2.天体类型及特征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知识结构一、宇宙1、天体:概念和类型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二、太阳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A光球层:太阳黑子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C日冕层:太阳风(2) 对地球的影响A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B 磁暴和极光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二、地球1、普通性(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2、特殊性(1)有生命存在(2)有生命存在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知识摘要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知识结构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概况(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2)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2、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2)产生时差: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知识摘要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知识结构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概况(1) 方向:自西向东(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2、黄赤交角(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2)度数:目前是23°26′(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3、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摘要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bafacbcc22bcd126ff0c91.png)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014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课 行星地球
![2014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课 行星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d39dede45ef7ba0d4a733b1c.png)
(2)定“距离”
①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 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
111 千米,如图中 AB。若两地在同一条 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 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 1°的 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 111×cos φ 千米(φ 表示该纬线的纬 度数值),如图中 AC。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 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 H 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 H 高,该图的等 高距为 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 高-H 低<H 相<H 高-H 低+2d。 (4)估算陡崖的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 H 的取值范围是:(n-1)d ≤Δ H<(n+1)d。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由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 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 椭球体。
二、经纬线与经纬度
1.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图示
概念 形状 特点 关系 方向 长度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半圆 指示南北方向 都相等(约 2 万千米)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4)若一架飞机从 M 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 N 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5)图中甲、 乙、 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 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思路点拨:第(1)题,经纬网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M 点在 O 点 的正北方向,N 点在 O 点的东北方向。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圆 指示东西方向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复习笔记资料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复习笔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b9a6795a8102d277a22f2c.png)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考点:天体的判断2.考点:天体系统级数的判断3.天体系统的层次4.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地球自身的原因:合适的温度(形成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形成原因:地球适中的体积与质量);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2.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发生于光球层)和耀斑(发生于色球层,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标志),活动周期约11年。
4.太阳活动的影响①影响气候:如降水量与黑子数的相关性②电磁波干扰地球大气层(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③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④高能带电粒子与两极高空大气分子发生碰撞,产生极光现象⑤与地震、水旱灾害等的发生有关5.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影响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如:在迎风坡,由于地形的抬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降,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较背风坡少。
我国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青藏高原——高值中心(原因),四川盆地——低值中心(原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自转和公转1.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断一般来说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减的为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北①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º,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a.同为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确定过哪个极点的为劣弧,再讨论。
②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º,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极点,分两种情况: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能力综合提升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人教必修1部分)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能力综合提升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人教必修1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ba951e4941ea76e58fa0468.png)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目前,天文学家发现了早期宇宙的“残骸”——一颗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第二代恒星。
它位于距离地球29万光年之遥的矮星系玉夫星座如图1-1-4。
据此完成1—2题。
图1-1-41.下列对于该二代恒星的判断,正确的是()A.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发光发热B.自身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而明亮C.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D.该恒星所在天体系统内有生命存在2.该恒星所处的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3.(2013年惠州调研)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A.“水星凌日”B.“火星凌日”C.“木星凌日”D.“土星凌日”4.(2013年惠州调研)若发现一颗行星与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行星()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倾角7° 3.4°0° 1.9° 1.3° 2.5°0.8° 1.8°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偏心率0.206 0.007 0.01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类地行星ABCD0.050.821.000.110.560.8561.0000.1505.465.265.523.9687.9 d224.7 d1 a1.9 a58.6 d243 d23 h 56 min24 h 37 min巨行星EF312.9495.181316.000745.0001.330.7011.8 a29.5 a9 h 50 min10 h 14 min远日行星GH14.6317.2265.20057.1001.241.6684.0 a164.8 a约16 h约18 h(1)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不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具有________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36573deff9aef8941e0639.png)
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⑴ 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 点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8 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24 点或 0 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 12 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 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 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 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 6:00 时日出,18:00 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 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 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 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章的课堂笔记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章的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b611289f5335a8103d22038.png)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及主要类型1)分类:自然天体(恒星、行星等)人造天体(运行中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2)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2)天体系统的层次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①同向性②共面性③近圆性(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①类地行星:水、金、地和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条件(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3)液态水的存在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对地球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②是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③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源。
4、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形状、温度、成分)2、太阳辐射能1)概念: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如下表所示:4、对地球的影响:①. 扰动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 可能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地球的自转与时差1、昼夜交替一、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现象的产生(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1)晨线(弃暗投明)、昏线(弃明投暗)晨昏线的画法: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宇宙(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1线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 (2)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498d02eefdc8d376ee32a1.png)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
“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
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3、范围:(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2)类型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2、天体系统(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 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2》成行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公转周期:76年方向:自东向西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组成:彗核→慧发→彗尾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1》地月系概况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最低级)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成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的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行星地球章末归纳提升(人教版)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行星地球章末归纳提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dca9b4d0d233d4b14e6981.png)
• 备选答案
• ①外部圈层 ②太阳运动 ③地形剖 面图 ④普通性 ⑤太阳直射点的运 动 ⑥地球自转运动
• ⑦昼夜长短的变化 ⑧大气圈
• 比较型选择题
• 1.题型分析
• 比较型选择题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地理事 物作为题干,要求经过比较指出各地理事 物之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考生 对相关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 力,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认识的深度、广 度和清晰度,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加深对 地理事物的理解。
• 2.解题指导
•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利用比 较法进行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相似性和差异 性的比较。解答时首先要对各个独立现象 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 和个性。其次要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 一般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 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 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较高层次的能 力要求。
• A.①②③
B.①③②
• C.②①③
D.③①②
•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 【解析】 第(1)题,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 时,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与12小时之差 就越大;计算并比较三个地方的昼长与12 小时之差可知,①地纬度最高,②地纬度 最低。第(2)题,若③为北京,则北京当日 的昼长为13小时8分,故太阳直射北半球; 次日北京的昼长为13小时10分,昼变长, 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圈内极昼的范 围逐渐扩大。
•
(2011·江苏高考)下表为三地连续两
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1.8 °
0.206
讨论思考:
0.007
0.01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
1、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之间的 夹角大吗?
答:不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
2、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轨道形状特殊吗?
答:不特殊,都接近正圆。(近圆性)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太阳系模式图
观察思考:
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公转运动方向相同吗?
(同向性)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太阳系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
水星 轨 道 倾 角 偏 心 率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 星
7°
3.4 °
0°
1.9 °
1.3 °
2.5 °
0.8 °
流星雨
陨 石
陨石坑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 小结: 以上这些物质通称天体。即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补充说明: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 质组成,质量很大, 呈云雾状
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 组成、质量庞大、能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自行发光的天体。
思考:天体在天空中运动会 不会发生“交通事故”呢?
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太阳系八大 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特征。
这三个运动特征保证了地球公转轨道的安全性,从 而为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地球的公转运动在太阳系行星中没有特殊的地方。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类地 行星
巨行星
的 质 量 和 体 积 比
太 阳 系 其 他 行 星 与 地 球
1光年=29.979万千米×365×24×60×60 约=94605亿千米 以下距离的光行时间: 月—地:1秒多 日—地:8分多 日—比邻星:4.2年(比邻星是距太阳最 近的恒星) 牛郎星和织女星:36光年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认识地球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呢?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1、有适合的温度
金星:480℃
日地距离适中
℃)
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 ( 地表平均气温15
火星:-40 ℃
2、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3、有液态水 4、安全的宇宙环境
(1) 天体系统的概念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 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 成天体系统。 (2)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月球
地球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天体系统的层次
:
(由高到低)
总 星 系 (
可 见 宇 宙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其它恒星 系统 其它行 星系统
) 河外星系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小知识
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光年
2014届高三音乐班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讨论:宇宙里有什么?
仙女座大星云
恒星--太阳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行星木星
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
星,它是在地球上能看到的除金星以外最亮 的星。
卫星---月球 哈雷彗星 公转周期: 76年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质量和体积适中,
引力适中,吸引大气
地球内部物质变化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编辑、授课:上饶中学李伟
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的 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四大原因: 1.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2.地球体质和质量适中—大气条件 3.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4.安全的宇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