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史完整标准答案
中国法律史_南京审计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法律史_南京审计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思想家明确主张人性善的是()参考答案:孟子2.“有治人,无治法”意思是指()参考答案:治理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法3.将“八议”制度写入法典的是()参考答案:曹魏律4.下列法典不是12篇的是()参考答案:大明律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官方印刷刊布的法典是()参考答案:宋刑统6.下列关于“例”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唐代,例是重要的法律形式_有明一代,律例始终合编_例的存在破坏了法典的稳定性,弊大于利7.“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中的比指的是()参考答案:以前的判案成例8.下列说法不属于儒家法律思想的是()参考答案: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9.下列关于夏商周时期法律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夏商周时期的法律是官府制定并公布的_夏商周时期的法律不包括礼_夏商周时期的法律都是刑法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法经》是我国最早带有封建性质的成文法典_《晋律》又称为“张杜律”,因为张斐、杜预对它进行了注释11.下列法律形式中相当于今天“判例”的是()参考答案:廷行事_断例_决事比12.中国古代将法写作“灋”,其中“廌”传说是尧舜时期司法裁判官用来审判的独角兽,这表明远古时期的()思想。
参考答案:神权法13.下列能够体现神权法思想的是()。
参考答案:恭行天之罚14.在西周,过失犯罪称为()参考答案:眚15.下列关于《唐律疏议》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唐律疏议》最早称为《永徽律疏》_《唐律疏议》既包含律文又包含对律文的解释16.汉《九章律》中规定工程兴建、征发徭役、军队调动等方面内容的是()参考答案:《兴律》17.秦律中相当于今天法律解释的是()参考答案:法律答问18.改“法”为“律”的是()参考答案:商鞅19.《法经》中的兜底性篇章是()参考答案:杂法20.下列属于商代法律的是()参考答案:汤刑21.根据礼的功能和性质,可以将周礼分为五大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下列属于嘉礼的是()参考答案:婚姻之礼22.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春秋决狱是以春秋时期的经典作为判案的标准23.“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之未定也。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判断题1.从古代“刑”字的演变,反映了一谈起法律,就先想到刑罚。
( )2.“有夏服天命”的神权法思想的产生,是为了替天行道。
()3. “丕显文武,皇天弘其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
”是对神权的动摇。
()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说明用道德引导民众就能够遵守正道大礼。
()5. 法家主张执法必信“赏莫如厚而信”,“法莫如刑而必”。
()6. 墨家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并非反对宗法特权。
()7.“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止,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为庄子所说。
8.“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说明礼刑相悖。
()9.丘濬主张刑罚无弃恶从善之功:“设为国刑,以专纠夫不恭之人,使之愿为上焉”。
()10. 所谓“朝见而免冠,夕见而免冠”是指法律成为了束缚官员能动性的枷锁。
()11. 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接受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五权宪法思想。
()12. 资产阶级民主派别主张的创制权应当是创制、废止法律的权利。
()13.商代统治阶级敬鬼神的神权思想意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
()14.西周时“德”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预防犯罪的防线。
()15.荀子:“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意为礼制处于首要地位。
()16.“…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说明用道德引导民众就能够遵守正道大礼。
()17.“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反映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8.《墨子·天志上》“禹之所以征有苗,…汤之所以诛桀,…武王之所以诛纣,…非谓攻也,所谓诛也。
”主张反对所有的战争。
()19.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把天下混乱归于各种法令。
()20.朱熹主张:“号令既明,刑罚亦不可驰。
苟不用刑罚,则号令徒挂墙壁尔”。
此话否定了刑罚的作用。
()21.“不以一己之利为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
历年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1.“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A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A )A.宗教祭奠仪式B.政治组织原则C.普遍行为准则D.国家根本大法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D )A.《尚书》B.《诗经》C.《论语》D.《礼记》4.《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 D )A.三晋法家B.鲁国儒家C.楚国道家D.齐国法家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C )A.孔子B.孟子C.荀子D.子张6.“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 B )A.道法自然B.社会和谐C.社会混乱D.无为而治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 )A.兼爱B.尚贤C.尚同D.尚刑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A )A.庄子B.老子C.文子D.韩非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B )A.无为B.道C.自然D.法1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C )A.韩非B.李斯C.商鞅D.管仲1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C )A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B法者,国之权衡也C不法古,不修今D法令者,民之命也12.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C )A.权力制衡说B.三权分立说C.五德终始说D.天命天罚说1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 D )A.《新语》B.《九章律》C.《白虎通义》D.《春秋繁露》1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著作的是( D )A.《律表》B.《泰始律》C.《唐律疏议》D.《律本》1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C )A.任性而为B.无为而治C.文治D.武功1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A )A.《武德律》B.《大业律》C.《便宜一十八事》D.《法经》1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唐代思想家是( B )A.韩愈B.柳宗元C.王夫之D.龚自珍1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 B )A.韩愈B.李翱C.周敦颐D.邵雍1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C )A.刑B.政C.德D.义20.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拓跋宏2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B )A.黄宗羲B.王夫之C.董仲舒D.墨子2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B )A.无为而治B.变法改革C.重典治国D.君主专制2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 D )A.《资政新篇》B.《原道救世歌》C.《原道醒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2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 D )A.战国时期法家的法律思想B.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C.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D.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25.“一秉于礼”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 A )A.曾国藩B.孙中山C.章太炎D.魏源2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 B )A.《请定立宪开国会折》B.《孔子改制考》C.《上清帝第六书》D.《上清帝第五书》2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D )A.人民民主B.民主共和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2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 C )A.志田钾太郎B.小河滋次郎C.冈田朝太郎D.松冈义正2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 C )A.《建国大纲》B.《建国方略》C.《民报》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0.“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B )A.孙中山B.章太炎C.梁启超D.黄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022年10月自考00223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法制史(课程代码 00223)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7.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官方发布的法律解释是A. 《封诊式》B. 《法律答问》C. 《语书》D. 《效律》 8. 汉朝监察制度有了较大发展,其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是A. 御史台B. 大理寺C. 刑部D. 登闻鼓院9. 中国古代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制度是A. 录囚B. 大赦C. 秋冬行刑D. 复核 10. 中国古代开始将“官当”制度系统化的朝代是A. 西魏B. 晋朝C. 南陈D. 北 齐第一部分 选择题 11. 下列关于隋朝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开皇律》的体例为18篇500条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上古时期对司法官的称呼“士”“士师”“司寇”等,原来是指 A. 军职官员 B. 巫师 C. 文职官员 D. 教职人员 2. 据《左传 · 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制定的法律是 A. 禹刑 B. 汤刑 C. 官刑 D. 九刑 3. 西周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的契约,称为 A. 傅别 B .剂 C. 鱼鳞册 D .质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西周继承制度主要类型的是A. 宗祧继承B. 爵位继承C. 财产继承D. 独子兼祧 5. 据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是 A. 郑国 B. 晋国 C. 楚国 D. 魏国 6. 作为古代著名政治家,商鞅的治国主张是 A. 以礼治国 B. 德治 C. 以法治国 D. 人治中国法制史试题第1页(共5页)B. 《大业律》是隋文帝时期制定的重要法典C. 《大业律》在体例和内容上与《开皇律》完全相同D. 《开皇律》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12. 唐朝遇有大案、疑案,通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一起会同审理。
大四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试卷(含答案)
大四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明代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在京王公大臣审理重囚的制度称:______A.九卿会审B.三司会审C.朝审D.秋审2、汉宣帝地节四年下诏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亲亲得相首匿”正式成为中国封建法律原则和制度。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近亲属之间相互首谋隐匿一般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B.近亲属之间相互首谋隐匿所有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C.“亲亲得相首匿”的本意在于尊崇伦理亲情D.“亲亲得相首匿”的法旨在于宽宥缘自亲情发生的隐匿犯罪亲属的行为3、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人犯罪,其刑事责任的执行标准是:______A.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B.等年龄达到,减轻刑事处罚C.由其家长负完全刑事责任D.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______ A.保护私有财产B.保护公有财产C.保护工商业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5、下列有关《大清新刑律》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A.《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B.《大清新刑律》确立了新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C.《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1月25日由清政府公布并正式施行D.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但仍保持旧律中维护专制制度和伦理的传统6、以《北齐律》为蓝本的法典是:______A.北周律B.隋律C.北魏律D.晋律7、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______A.笞、杖、死刑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D.枷、杖、死刑8、《唐律》中规定了自首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遣人代首”是指:______A.被遣送之人自首B.遣送官府自首C.派遣官府人员接受自首D.有容隐关系的亲属代为自首9、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______A.《新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大律》10、有关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体系之一的《中华民国民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法典采用民商分立的原则B.法典主要效仿德、日等国民事立法原则和法律条文C.法典由《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等部分组成D.法典各部分为分期编订而成11、武昌起义后,清王朝于1911年11月3日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全国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答案(最完整本)
2012年10月自考《中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0022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夏朝已经有了昏、墨、贼的罪名,《左传》引《夏书》言“己恶而掠美”为(D )1-13A.贼B.墨C.盗D.昏2.战国时期的“改法为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施这项变革的诸侯国是(B )3-53A.齐国B.秦国C.晋国D.郑国3.秦朝以法家思想指导立法,其内容主要包括(A )4-56A.事皆决于法B.德主刑辅C.明刑弼教D.无为而治4.秦朝法律保护土地私有权,规定“盗徙封,赎耐。
可(何)为‘封’?封,即田千佰(阡陌)”。
意为禁止擅自移动田界的标志“封”,违犯者处以赎耐之刑。
这一规定出自(C )4-66A.《为吏之道》B.《封诊式》C.《法律答问》D.《工人程》5.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不直”罪的内容的是(B )4-73A.父母在别籍异财B.司法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C.臣民诽谤皇帝D.收藏违禁书籍6.秦汉时被告或其亲属若对判决不服,可以要求法官重审,这一制度称为(C )5-98A.读鞫B.理雪C.乞鞫D.辩告7.关于晋《泰始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 )6-110A.首创了“八议”制度B.共十二篇三十卷C.确立了“准五服以制罪”制度D.由长孙无忌等制定8.魏晋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称为(D )6-122A.察举B.辟举C.科举D.九品中正制9.曹魏明帝时期,为提高司法官专业素质与办案水平,于廷尉下设置的负责教授法律知识的官员称为(A )6-123A.律博士B.御史中丞C.大理寺卿D.廷尉10.中国古代法典中,明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是(C )7-131A.《九章律》B.《傍章》C.《唐律疏议》D.《大明律》11.唐玄宗命宰相李林甫等人对以往的行政立法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结合唐朝实际状况,制定了(A )7-135 A.《唐六典》B.《开元格》C.《开元式》D.《开元律》12.受唐律的影响,颁行《国朝刑律》、《鸿德刑律》的国家是( D )7-142A.日本B.朝鲜C.高丽D.越南13.在一定时间内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在唐朝被称为(C )7-143A.笞刑B.杖刑C.徒刑D.流刑14.唐律中的“八议”是有关皇亲、朝廷高官等八种人在犯罪后享有通过大臣集议、由皇帝裁决,从而减免刑罚的特权制度。
2023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2023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 宗法制2. 编敕3. 朝贡贸易4. 地丁合一5. 三三制参考答案:1.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周初系统地确立了宗法制。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而受封的诸侯对天子是为小宗,但在本诸侯国则为大宗,以下的卿大夫同理。
对于异姓贵族,通过联姻也纳入宗法关系。
全国上下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形成了竞相拱卫的等级体制。
2.编敕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
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3.朝贡贸易是明朝官方允许的一种对外贸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性贸易。
通商国家要受明朝的册封.经明廷发给朝贡“勘合”方可来华朝贡,同时允许附带与中国商人贸易,这一阻碍海外贸易的落后制度始终被明坚持。
4.地丁合一是雍正年间,在全国推行“摊丁入地”的赋役改革,即以省为单位,将已固定的丁银数额平摊至田赋银之上,使丁银成为田赋银的附加税。
丁银的征收与田赋银的征收完全合一。
总称“地丁银”,也被称作为“地丁合一”。
地丁合一制完成了唐两税法以来赋役合并的演化,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进展,对社会经济的进展有肯定意义。
5.三三制是为团结各阶层人民参与抗战,抗日依据地的施政纲领规定,在政权建立中贯彻“三三制”的原则,即在抗日政权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农夫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简答题1.“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2.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
3.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4.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5.简述《大元通制》。
6.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特种刑事法庭。
参考答案:1.《晋律》第一次将之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封建礼制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的远近关系,共有五等,即“五服”制。
智慧树答案中国法律史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根据《晋书.刑法志》的记载,夏代已有五刑,共有()条答案:三千2.中国的国家起源于()答案:夏朝3.()不是对夏商时代监狱的称呼答案:诏狱4.下列朝代中,“弃灰之法”是()代的立法。
答案:商朝5.下列选项中,()是夏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答案:《尚书.甘誓》6.下列选项中,()不是商代的罪名。
答案:谋反7.传说《汤刑》有()条。
答案:三百8.商代出现的后世五刑的雏形是()答案:刖;墨;宫;劓;死9.商代王位继承的原则是()答案:兄终弟及;父死子继10.下列选项中属于夏商时期监狱名称的是()答案:羑里;均台;夏台;圜土第二章1.西周时女子不能被夫家休弃的原因是()答案: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2.西周在审讯中要求法官察言观色的“五听”是()答案:辞听;耳听;色听;目听;气听3.夏商西周时期的“五刑”指的是()答案:宫、大辟;墨、劓;剕4.关于西周时期的“礼”表述正确的是()答案:西周时期的礼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礼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阶段;“礼”是中国古代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礼”最早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风俗;周礼对全社会起着一种法律的调节作用,完全具备法的性质5.西周时期将审理民事案件称为()答案:听讼6.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答案:五听7.婚姻六礼作为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要件始于()答案:西周8.“观其眸子,不直则既然”,是“五听”制度中的()答案:目听9.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答案:傅别10.西周时期的刑法原则包括()答案:疑罪从轻惟赦;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宽严适中;老幼免除处罚第三章1.春秋时期,郑国公布成文法,提出反对的是()答案:叔向2.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孝公时,商鞅以()为蓝本进行了法制改革。
答案:《法经》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成文法典是()答案:《法经》4.中国历史上首次正式公开颁布成文法的国家为()答案:郑国5.强迫人民分家而居的“分户令”是()颁布的答案:商鞅6.下列属于《法经》篇目的是()答案:《囚法》;《具法》;《盗法》7.战国时期各国的立法知道思想包括()答案:“以刑去刑”;“刑无等级,以法为本”;“不加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8.《法经》的历史意义在于()答案:其编纂体例、内容等各个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9.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后推行的新政有()答案: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善平籴”;“尽地力之教”;制定《法经》10.宋朝重视证据的使用,规定了下面哪项制度确保审理公正?()答案:理雪;翻异别勘第四章1.秦朝法律中强制犯人缴纳一定财物或服一定徭役的刑罚是()答案:赀刑2.在秦朝,“子盗父母”“父母擅刑”等属于()答案:非公室告3.关于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答案:商鞅提出“轻罪重刑”,反对赦免罪犯,认为凡有罪者皆应受罚4.在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标准的是( )答案:秦朝5.秦朝的判例法被称为( )答案:廷行事6.在秦代,把人活着投入水中淹死的刑罚称为()答案:定杀7.秦代在县以下设置的行政机构是()答案:里;什伍;乡8.以下属于秦代地方专职司法官吏的是()答案:丞;决曹掾9.秦朝立法指导思想是()答案:以刑杀为威;以刑去刑;依法为本10.秦代定罪量刑原则包括答案:区分故意与过失,诬告反坐;自首减免刑罚;累犯加重;连坐原则;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第五章1.下列法律中不属于汉律六十篇的是()。
#00264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1.A2.A3.C 2.A 5.A6.C7.B8.A9.C10.B11.B12.A13.A14.A15.D16.C17.B18.B19.C20.A21.D22.B23.D24.C25.B26.A27.C28.B29.D3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BD32.ABE33.BCDE34.ABD35.A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l5分。
36.先秦法家认为法律具有“定分止争”的作用。
(1分)所谓“定分”,就是确定事物的权利名分。
权利名分确定了,就可以禁止争夺。
(1分)其实质是要求把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
(1分)37.所谓《春秋》决狱,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懲审判的法律依据,从而把儒家经典法律化。
(1分)在司法实践中,特别强调行为者的主观动机,而不是行为的效果,即“原心定罪“。
(1分)凡是福合《春秋》之义者,即使犯法,也不定罪,或从轻处罚;反之,违反《春秋》精神,即使犯罪未成,也要定罪。
(1分)38.唐代柳宗元在《答刘禹锡天论书》中阐述了他的“天人不相预”的观点。
(1分)他认为,自然和社会各有其发展规律,是互不干预的。
所以,天人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感应关系。
(1分)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柳宗元把对历史的批荆变成对现实的批判,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1分)39.这是对王安石变法经实践的经验总结。
(1分)他认识到要以实现天下大志,必须要大明法度,即废除旧法必法,创立新法善法,同时重建贤才及太除守旧平庸之力,启用进取有为之士。
(1分)在此基础上,王安石将法度和贤才的作用统一起来,形成了法治人质统一论。
40.太平天国经济共有思想的集中体现,(1分)以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核心提出一套社会结构的设计,宣布废除一切土地私有制,剥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忌口受田财产公有公有,共同生产、彼此支援。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1(完成第一编学习内容后进行)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______代,极盛于______,动摇于______。
2、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思想。
3、礼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普田之下,__________,率土之滨,_________”的土地________制基础上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15分)1、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
A、占卜B、写史C、执法D、从事音乐工作2、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B、以德配天C、亲亲、尊尊D、世卿世禄3、()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
A、宗法制B、分封制C、嫡长继承制D、君主制4、“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A、亲亲、尊尊B、刑不上大夫C、礼不下庶人D、世卿世禄制5、周公的“明德慎罚”论是儒家“()”思想的渊源。
A、轻徭薄赋B、德主刑辅C、世卿世禄D、轻罪重刑三、名词解释题(每题6分,共24分)1、周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2、“亲亲”、“尊尊”:“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长辈);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尊尊”指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得犯上,不得簪越。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集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集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A.子产B.夏桀C.叔向D.夏禹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A.主权在民B.君民共主C.君权神授D.天命无常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A.礼治B.法治C.势治D.民治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A.世卿世禄制B.〝三选〞制C.挟天子以令诸侯D.〝三国五鄙〞制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A.管仲B.叔向C.邓析D.公孙侨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说法最为接近的是〔〕A.为民制产B.罪人不孥C.暴君放伐D.惟仁者宜在高位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老子8.作为先秦时期闻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lO.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说明法律应该具有〔〕A.公平性B.公布性C.平等性D.规范性1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A.周公B.墨子C.慎到D.老子l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截了当导致了〔〕A.实行郡县制B.陈胜、吴广起义C.焚书坑儒D.统一中国l3.废止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武帝C.秦始皇D.汉景帝1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A.«新书»B.«白虎通义»C.«春秋繁露»D.«西语»l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A.陆贾B.贾谊C.董仲舒D.李斯l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为臣纲B.父为子纲C.夫为妻纲D.兄为弟纲l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l8.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A.鲍敬言B.白居易C.柳宗元D.王安石l9.将〝存留养亲〞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武帝D.孝文帝20.唐朝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A.李世民B.白居易C.韩愈D.柳宗元21.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A.范仲淹B.朱熹C.王安石D.魏征22.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明代思想家是〔〕A.海瑞B.张居正C.顾炎武D.黄宗羲23.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A.工B.商C.兵D.农24.魏源介绍和研究〝夷情〞的要紧著作是〔〕A.«元史新编»B.«圣武记»C.«海国图志»D.«夷氛纪闻»25.太平天国最要紧的立法是〔〕A.«十款天条»B.«太平刑律»C.«天朝田亩制度»D.«太平救世歌»26.主张〝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思想家是〔〕A.曾国藩B.张之洞C.谭嗣同D.洪仁玕27.在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的探讨要紧集中在〔〕A.司法机构B.行政机构C.立法机构D.监察机构28.清末主张变法,提出〝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的思想家是〔〕A.谭嗣同B.沈家本C.张之洞D.梁启超29.清末法律改革时期,为了贯彻〝罪刑法定〞原那么,沈家本提出必须废止〔〕A.秋审制度B.援引比附C.家族主义D.国家主义30.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是一种〔〕A.代议制民主共和国B.总统制民主共和国C.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国D.三权分立制民主共和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O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法律史考研题库及答案
中国法律史考研题库及答案中国法律史考研题库及答案中国法律史是法学专业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熟悉并掌握相关的题库和答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国法律史考研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对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题库1. 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中,最早的法律文献是什么?答案:最早的法律文献是《周礼》。
2. 《唐律疏议》是哪个朝代的法律文献?答案:《唐律疏议》是唐朝的法律文献。
3. 中国古代法律史中,最早的刑法典是哪一部?答案:最早的刑法典是《鞠侯申韩书》。
4. 《大明律》是哪个朝代的法律典籍?答案:《大明律》是明朝的法律典籍。
5. 中国古代法律史中,最早的宪法是哪一部?答案:最早的宪法是《大清律例》。
二、答案解析1. 《周礼》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中最早的法律文献,成书于西周时期,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典籍。
它包括了礼制、刑法、官制等内容,对后世的法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唐律疏议》是唐朝的法律文献,是对《唐律》的解释和补充。
《唐律疏议》对刑法、刑律、刑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中的重要文献之一。
3. 《鞠侯申韩书》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中最早的刑法典,成书于战国时期。
它主要包括了刑法、刑律、刑名等内容,对后世的刑法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大明律》是明朝的法律典籍,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中最重要的法律文献之一。
它对刑法、刑律、刑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大清律例》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中最早的宪法,成书于清朝。
它规定了国家的宪政体制、法律制度等内容,对后世的宪法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备考建议1. 熟悉法律史的基本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各个时期的法律文献和法律制度,对于备考非常重要。
2. 多做题。
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对法律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题库进行练习,同时也可以参考历年的考研真题。
3. 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法史题目答案
1汉代儒家正统思想的确立71汉朝法律指导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汉初至汉武帝亲政之前,黄老学说占据统治地位,第二个阶段是汉武帝起开始独尊儒术,治道之术变成以儒为主,礼法并用。
儒家继承和发扬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和“明德慎罚”的思想,提出了一整套旨在维护“礼治”,重视“德治”,强调“人治”的法律观点。
明显的,其旨在守成,又不失进取。
教育人民安分守己,强调对社会秩序的维持。
儒家思想自孔丘创治以来,经由孟子,荀子,李斯等人的发展,儒法不断合流。
儒法合流后的汉代儒家思想更加符合统治阶层的需要。
汉初贾谊继承了荀子的礼法结合的思想,并且把它制度化,具体贯彻到实际政治中去,其礼法并重的思想得到了统治阶层的重视,并在实际立法中有所体现,到西汉中期,董仲舒以儒为主,儒法合流,并吸收了阴阳五行,道家等各种有利于维护统治的思想,创造出了新儒学。
黄老思想成为汉初的过渡性指导思想,因为汉初社会凋敝,民生维艰,需要休养生息,巩固统治,历经“文景之治”,武帝时有了实行“大一统”的物质基础。
为了集中中央集权,武帝需要一种思想作为支撑,黄老学说已经不合时宜,所以,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至此,汉代儒家正统思想确立。
2汉代法治宗族主义的表现84我这里有个疑问,这里的宗族主义难道就是所讲的家庭主义?这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家长特权与责任即所谓“欲治其国者,先其起家”。
一方面给予家长足够的权利,而达“齐家”。
另一方面,法律在许多责任追究上也唯家长是问。
促使其“齐家”,对于法律与国家负责。
二亲属间的法律责任 1 亲属相犯依据伦理宗法关系,卑幼犯尊长,处刑重于常人;反之则轻。
2“亲亲相隐”入律,汉律首创。
汉朝以孝治天下,统治者不惜屈法申情,尤为可贵。
3 族刑于荫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3汉代亲亲相隐87所谓“亲亲得相首匿”,是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有血缘关系或者姻亲关系的亲属之间,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此类容隐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制度。
中法史
中法史详细复习资料(加强版)第一章夏商法律制度1、夏商以神权法思想作为法的思想基础?答:夏商以“恭行天罚”、“天讨”的神权法思想作为法律的思想基础。
2、王命的形式有?答:有誓、诰、命等多种形式。
誓:约束。
诰:告诫。
命:君主的命令。
3、禹刑,汤刑的意思?答:夏代制刑的依据,禹刑不一定是禹在位时制定的法,可能是夏朝法律规范的总称。
以禹为名表示对夏族杰出祖先和开国之君的怀念和崇敬。
夏代刑罚数量很多,五刑是其主要内容,即“墨、劓、髌、宫、大辟”。
汤刑,一般指商朝法律的总称,以汤为名表示对商族杰出首领和开国之君汤的怀念和尊崇。
汤刑的主要内容为:墨、劓、剕(髌)、宫、杀。
汤刑已将不孝作为重大犯罪加以制裁,保护血缘关系的稳定。
商代较夏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4、五刑的刑名及施刑手段?起源于苗民答:大辟,即死刑。
生杀为斩,死杀为戮。
刑名从商。
宫刑,男子去其势,女子幽闭的刑罚。
仅次于死刑的重刑,适用于“男女不以义交者髌刑,又称刖刑、剕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
劓刑,即割掉鼻子。
墨刑,又称“黥”刑即在面部或额上刺刻特殊标志之后,再染以墨的刑罚。
5、法官;“天罚”“神判”?答:尧舜时代的皋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司法官。
夏朝的司法官称为“士”或“理”。
夏商分中央和地方两级司法机关。
“神判”和“天罚”是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
“天罚”天罚,奉天罚罪,代天行罚,国王防止权力受到挑战。
借对上帝和祖先神的崇敬,假托受其授命和保佑,巩固自己的权威。
“神判”是假借神意判刑罚罪。
6、监狱名称?答:监狱名称:圜土、夏台(均台)、(牖)里圜土用土筑成圆形的,高高的围墙以拘押囚犯夏台又称均台原为祭祀的地方将汤囚于此后成为夏监狱的代称牖里是商纣囚禁西伯的地方我国最早将监狱称之为“牢”。
夏朝末年称之为“夏台”商朝的监狱有“羑里”,名称上则有“圉”、“圐”等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1、西周立法指导思想?答:“天罚”思想。
明德慎罚,,就是以殷为鉴,谨慎行事,并要兼顾人事,重视人心的向背,既“敬天”又“保民”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知道思想和保证。
2022年10月自考中国法制史(00223)真题
2022年10月自考中国法制史(00223)真题及答案2022年10月自考中国法制史(00223)真题及答案1.[单选题] 夏朝中央最高司法官的称谓是A.廷尉B.士C.大理D.丞2.[单选题] —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法是A.《甘誓》B.《政典》C.《禹刑》D.《汤刑》3.[单选题] 西周五礼中的“吉礼”是指A.祭祀之礼B.婚姻之礼C.军事之礼D.成人之礼4.[单选题] 西周婚姻缔结程序中的“纳征”是指A.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B.男方向女方交纳财礼C.占卜酬的吉凶D.择定婚期5.[单选题] 《法经》中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的篇目是A.《盗法》B.《囚法》C.《具法》D.《贼法》6.[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立皇帝制度的朝代是A.西周B.汉朝C.夏朝D.秦朝7.[单选题] 汉朝的买卖契约称为A.质剂B.券书C.傅别D.合同8.[单选题] 汉朝武帝时提倡“春秋决狱”的代表人物是A.董仲舒B.张汤C.司马年D.赵禹9.[单选题] 中国古代最早确立十二篇体例的法典是A.《北魏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唐律疏议》10.[单选题] 首次规定“八议”制度的古代律典是A.《新律》B.《晋律》C.《麟趾格》D.《甲子科》11.[单选题] 最早由法律明文规定法官回避制度的朝代是A.清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2.[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是A.(名公书判淸明集》B.《洗冤集录》C.《庆元条法事类》D.《元符刑名断例》13.[单选题] 按照未朝法律规定,官员退休的年龄为A.55岁B.60岁C.65岁D.70岁14.[单选题] 元朝实行诉讼代理制度.下列选项中,代理适用的主体是A.年老患病之人B.德高望重之人C.幼童D.妇女15.[单选题] 奸党罪创设于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6.[单选题] 中国古代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是A.《江南格令条》B.《大明令》C.《大德律令》D.《武德令》17.[单选题] 清朝雍正元年推行的赋税制度是A.地丁合一B.—条鞭法C.租庸调法D.两税法18.[单选题] 太平天国早期纲领性的文件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秋审条款》D.《十款夭条》19.[单选题] 清末会同修订法律馆起草《大清民律草案》亲属、继承两编的机构是A.资政院B.礼学馆C.法部D.刑部20.[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宪法是A.《钦定宪法大纲》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C.《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1.[单选题] 颁行《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的政府是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2.[单选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审判机关是A.平政院B.监察院C,普通法院C.行政法院23.[单选题] 最早设立会审公廨的地方是A.南京B.广州C.上海D.天津24.[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规定“共产党员犯罪,加重治罪”的法律是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中华民国刑法》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25.[单选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肃反委员会,性质为A.军事机关B.立法机关C.监察机关D.司法机关的过渡形式26.[单选题] 人民调解制度定型于A.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7.[单选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法律酬源不包括A.民法典B.习惯C.法理D.律学28.[单选题] 北洋政府时期适用的刑事法律主要是A.《中华民国晳行新刑律》B.《中华民国刑法》C《徒刑改遣条例》C.《惩治盗匪法》29.[单选题] 依照1932年《法院组织法》,南京国民玫府时期实行省级制度是A.四级三审制B.四级二审制C.三级三审制D.三级二审制30.[单选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法机关是A.众议院B.参议院C.参政院D.众议院和参议院31.[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监察制度内容的有A.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B.在京师设司隶校尉监察百官C.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D.制定监察法规E.中央设御史台32.[多选题] 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A.律B.则例C.式D.法律答问E.程33.[多选题] 依照唐律,不适用“同居相为隐”原则的犯罪主要包括A.谋反B.谋叛C.谋大逆D.不孝E.不睦34.[多选题] 明朝初期的立法指导思想包括A.重典治吏B.重典治民C.明刑弼教D.法贵简严E.无为而治35.[多选题] 陕甘宁边区实行的审判方式包括A.法庭审判B.就地审判C.巡回审判D.秘密审判E.群众公审36.[案例题] 亲亲得相首匿37.[案例题] 九卿圆审38.[案例题] 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39.[案例题]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A.西周B.夏C.东周D.商2.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A.荀子B.孟子C.管子D.孔子3.先秦诸家流派中,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A.农家B.墨家C.兵家D.法家4.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A.秦始皇B.李斯C.韩非D.商鞅5.被秦始皇利用的“五德终始”说出自()A.儒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6.东汉时期,将“谶纬”之说基本确定为“国宪”地位的著作是()A.《白虎通德论》B.《论衡》C.《大戴礼记》D.《仲长子》7.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要符合()A.心B.法C.情D.理8.《武德律》所体现的立法原则是()A.齐之以法,示之以礼B.大明法度,众建贤才C.无为而治D.务在宽简,取便于时9.提出“悬法学为上科”、“升法直为清列”建议的唐代思想家是()A.韩愈B.柳宗元C.白居易D.长孙无忌10.“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提出者是()A.朱熹B.王安石C.陈亮D.王夫之11.“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入”所反映的是()A.有治人无治法B.有治法无治人C.人治、法治统一论D.有治法然后有治人12.辽、金、元时期,对“八议”制度提出批评的皇帝是()A.金熙宗B.耶律楚材C.耶律阿保机D.金世宗13.黄宗羲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A.私利说B.功利说C.公利说D.托古说14.清朝后期,曾相当深刻批判幕僚专擅司法权力的思想家是()A.林则徐B.龚自珍C.曾国藩D.洪仁玕15.提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的思想家是()A.张之洞B.魏源C.康有为D.龚自珍16.《海国图志》的作者是()A.魏源B.林则徐C.曾国藩D.龚自珍17.“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反映了洪秀全的()A.众生平等观念B.轻罪重刑观念C.等级特权观念D.男女平等观念18.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曾国藩提出的政纲是()A.严刑致安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C.国家以法制为先D.整顿中法,采用西法19.《劝学篇》所体现的法律思想派别是()A.维新派B.礼教派C.革命派D.洋务派20.下列哪个社会演进次序符合戊戌维新派的“公羊三世说”理论?()A.君主专制、民主、君主立宪B.民主、君主专制、君主立宪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D.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民主21.清末法律改革的直接目的在于()A.自强求富B.改革大清律C.共和革命D.收回领事裁判权22.曾国藩从维护纲常名教的立场出发,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结合点是()A.忠信笃敬B.严刑重法C.修齐治平D.一秉于礼23.清末曾直截了当提出“废君统,倡民主”主张的是()A.谭嗣同B.康有为C.黄遵宪D.洪仁玕24.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A.设议院B.开国会C.去九界D.行立宪25.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部分不同D.部分相同26.在建立君主立宪、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的是建立()A.代议机构B.司法机构C.行政机构D.宪法机构27.“法律之设,所以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提出者是()A.左宗棠B.曾国藩C.张之洞D.曾国荃28.“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的主张反映了沈家本当时()A.提倡援引比附B.反对比附援引C.反对罪刑法定D.主张教化为先29.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A.直接民权B.社会契约C.天赋人权D.权力制衡30.章太炎“限袭产之数”主张的实质是限制()A.人身权B.继承权C.契约权D.房产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法史完整答案
————————————————————————————————作者:————————————————————————————————日期:
2
名词解释及案例:
1、七出: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妒忌,口舌,盗窃,恶疾。
三不出: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2、刑罚世轻世重:西周《吕刑》规定:对于刑罚的适用,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
轻重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新世(初世)用轻典;盛世(中世)用中典;乱世(末世)用重典
3、定罪量刑原则:
秦:A、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
B、有无犯罪故意原则。
C、自首从轻原则。
D、超过刑罚时效不追究原则。
E、共犯从重原则。
F、合并论罪原则。
汉:A、关于尊老怜幼原则。
B、关于亲属相隐原则。
C、关于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原则。
D、自首减免原则。
4、原心论罪:汉儒司法审判的基本原则。
强调犯罪者的主观恶性,动机上不合乎儒
家道德的犯罪必须严惩,动机上合乎儒家道德虽犯了法也可从轻论处。
过分
强调了犯罪者的主观动机而相对忽视犯罪的客观事实。
5、五服制罪:西晋时期,亲属间的犯罪依照五等丧服的亲疏远近来定罪量刑。
实质
上是“同罪异罚”。
6、登闻鼓制:西晋武帝在官府朝堂门外设置的直诉制度。
即臣民有重大冤情,不服
判决,可以击鼓鸣冤,直接诉冤于皇帝或钦差大臣。
7、唐朝定罪量刑原则:
A、区分公罪与私罪。
B、老幼废疾减免刑罚。
C、同居相隐不为罪。
D、自首减免刑罚。
E、共犯区分从首。
F、再犯累犯加重。
G、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
H、类推原则。
8、翻异别勘;宋代重视口供,翻异别勘是宋朝的一种诉讼审判制度,指在诉讼中,犯
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翻异),事关情节重大,一般由另一法官或其他司法机
关重审(别勘)的制度。
别勘分为别推(换法官审理)和别移(换司法机关
审理)。
9、明刑弼教:明朝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10、皮场庙:为重惩贪官污吏,由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在各府、州、县和卫所在衙门
的左边,修一座小庙,这庙是扒贪官皮的场所,因此人们叫它“皮场庙”。
11、推丁入亩:从雍正开始在各地实行的将人丁应纳丁银按照土地数量平均分配到田
赋之中,不再按人头征税的制度。
12、预备立宪:清末统治者为巩固皇位,仿照日本“明治维新”而进行的为期9年的
宪政改革活动。
但是并没有取得直接成果。
13、《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公布的一部专门刑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
义上的专门刑法典,但并没有真正施行。
1、凡属意图谋害皇帝,颠覆政府,通谋敌国,图利敌国以及杀伤尊亲属者死
刑仍使用斩刑。
2、凡毁坏他人尸首,毁弃尊亲属尸首,挖掘尊亲属坟墓者,最高可处死刑。
3、犯强盗者,得因其情节仍处死刑。
4、无夫妇女犯和奸之罪及与之和奸者,加重处罚。
5、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之例。
14、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
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这是一种治外法权。
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
例外或侵犯。
15、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法律思想的指导原则。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
主义。
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
16、建国三时期说:第一时期:军政时期(3年)——“军法之治”
第二时期:训政时期(6年)——“约法之治”
第三时期:宪政时期—————“宪法之治”
17、六法全书:人们习惯上把国民党政权的法律制度称为“六法全书”,实际上也是。
但最后大体上统一到:宪法,民法,民事诉讼,刑法,刑事诉讼,行政法六
大类。
以这些大类法规中的基本法典为中心,尚各有一整套的关系法规,组
成一个严密的层次分明的法规系统。
简述:
西周礼的历史原因和历史影响
第一、长久统治之目的仁政、德治、爱民、是要赢得人心,和谐社会,保住江山。
第二、宗法环境之现实家天下,家之视角,首选温情之礼,次选冰冷之法。
第三、人性观念之影响人之为人,实靠德性
第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有序君象君,臣象臣,父象父,子象子,夫象夫,妻象妻
第二、形成了国民的特定性格克制、含蓄、内敛、容忍、禁欲、求稳定,怕竞争
第三、导致了民族的逐渐文弱与西方的海洋文化、狼性文化相比,我们是田园文化,羊
性文化
评春秋诀狱
其一、法之必要补充,但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律无明文规定时,不引法之惯例、法之原则、法之理念、法之学说,法之判例,却引儒家经典,有损法定性。
其二、审之治本之策,但有主观归罪之嫌
德攻心,重教育,能治本,法惩行,重惩罚,只治标,重德重心固然深刻,但以德代法,以心代行,就成了主观归罪。
其三、判之自由裁量,但有擅断罪责之险
律条之僵,案情之活,应给法官自由裁量权,但太关注主观要件、善恶好坏,却不易认定,倒反加剧徇私枉法、司法腐败。
试述法经的体例及其地位
体例:盗、贼、囚、捕、杂、具(总则)
盗篇:捍卫财产,奖励耕战;
贼篇:捍卫人身,等
杂篇:维护社会秩序
囚、捕篇:惩罚罪犯,保护人民
历史地位:
第一、;初步确定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
第二、有利于封建司法的统一;
第三、有利于立法的系统化
第四、将实体法和程序法大致区分开
第五、有利于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
文景肉刑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肉刑:黥、劓、剕(刖、膑)、宫
文帝废肉刑:
黥髡钳城旦舂(5年徒刑)
劓笞(300)
斩左趾笞(500)结果:死得更多景帝:再减笞数剕斩右趾弃市
废止肉刑的意义:
a、保存劳力之需;
b、道家省刑之用;
后:儒家德治;
c、走向文明之举。
《唐律疏议》的基本特点历史意义
1、以刑为主,诸法合体
2、科条简要、刑法适中
3、依礼制律,立法合一
4、立法技术空前完善
历史意义:
第一、承前启后,成为中华法系的经典
第二、影响亚洲,成为日朝越国的楷模
第三、世界法系,成为封建法典的丰碑
辽金的法律特点
第一、法治上,从民族的分而治之到民族的合而治之
实即从民族压迫到不断汉化
先用辽法治契丹、用金法治女真、用汉法治汉
后吸收唐宋汉律,统一法制
第二、刑罚上,从民族野蛮刑到汉族文明刑
第三、实践中,从有法可依到有法不依
晚清变法的指导思想和变法中的礼法之争
变法修律的指导思想:
“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教”(中西合璧)
礼法之争
起因:因起草《大清新刑律》《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
焦点:如何对待三纲五常、礼教与法理、德与法、中与西
派别:法理派——沈家本、杨度等
礼教派——张之洞、袁世凯、劳乃宣等
争点:
其一、干名犯义之争
(干名:冒犯名分干名犯义:卑幼指控、检举尊长)
礼教派:十恶之“不孝”,应列专条
法理派:可告之事,不列专条,不应定罪但禁诬告
其二、存留养亲之争
礼教派:鼓励孝道,应列专条
法理派:诱人犯法,不列专条
其三、子孙违反教令之争
礼教派:应算罪,应入律
法理派:不是罪,是道德、教育问题,不入律
其四、子孙对尊长可否正当防卫之争
礼教派:不能防卫,只能承受或逃跑
法理派:可以防卫,而且你礼教派
既认为子杀父,应定不孝之罪
那么,父杀子就应定不慈之罪
其五、无夫奸、亲属相奸之争
礼教派:无夫奸应入律
亲属相奸属十恶之“内乱”,应斩立决
法理派:无夫奸是道德、教育问题,不入律
亲属相奸,是罪,
依和奸有夫之妇的通奸罪
定刑(3年)即可,不列专条
争论结果(只涉父权、夫权——二纲,未涉君权):
刑律正条之后加:附则《暂行章程》5条
法理派的某种胜利:
总则、分则之外加附则,411条律条后加5条章程
章程“暂行”,律条非暂行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蒋)的立法特别
第一、立法原则上,以三民主义、权能分治、五权宪法为指导
第二、法律渊源上,以成文法为主,以不成文法为辅
第三、法律体系上,以六法法典为主,以大量特别法为辅(实际:特别法高于普通法)第四、法律文化上,融中西为一体,留下了宝贵的法律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