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数量级单位表

合集下载

常用制冷单位、符号、名称、公式说明

常用制冷单位、符号、名称、公式说明

常用制冷单位、符号、名称、公式说明一、基本单位1、米(m)——长度单位2、千克(Kg)——质量单位3、秒(s)——时间单位4、安培(A)——电流单位5、开尔文(K)——绝对温度单位6、坎德拉()——发光强度单位7、摩尔-物质的量单位,以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为一个基本单位二、引申单位1、功率单位1w(瓦特)=J/S(焦/秒)=N.m/S(牛.米/秒)=Kg.m2/S3(公斤平方米/秒的三次方) J:焦尔,热功的单位,1牛顿的力作1米的功称为1焦尔N:牛顿,力的单位,使1Kg质量的物体加速度达到1m/s2时所需的力Kw=1000w1度电=1Kw.H1米制马力=75千克力-米/秒=735瓦特2、热功单位及换算Kcal(千卡、大卡):每公斤水温度升高1度所吸收的热量1Kcal=4.186KJ(千焦)3、常用冷量单位的换算冷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1美制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1日制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或104千卡/小时(104kcal/h)=11.63千瓦(KW)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1BTU/H=0.2519千卡BTU:英热单位,4、压强的换算Pa:帕斯卡,国际标准的压强单位,以1m2面积上受到1牛顿的力为1Pa粗估计算方式1Kg/cm2=10mH2O=1atm=100,000Pa=1Bar常用制冷单位、符号、名称、公式说明三、制冷空调常用单位1、导热系数:定义:稳态条件下,1m厚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能量,1W/m.K=0.85985Kcal/m.h.℃=1Kcal/m.h.℃=1.163W/m.K2、污垢系数:定义:指换热器表面积聚污垢后造成的传热计算时的热阻0.086m2.K/Kw=0.086m2.℃/Kw=0.086m2.℃.s/KJ=0.0000237m2.℃.h/KJ=0.00001m2.℃.h/Kcal3、比热容定义:每公斤温度升高(降低)1K所吸收(放出)的热量J/(Kg.K):4、声级定义(dB):分贝,以I0=10-12瓦/米2为基准值0贝尔,每上升一个数量级增加1贝尔,例当声强变为1000I0时,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增大3倍,对应的声强级为3贝尔=30分贝,依此类推。

化学数量级

化学数量级

化学数量级化学计量单位是化学中最基本的重要的常量,它决定了物质结构的组成,所有化学变化及原子的结合。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单位。

例如,这里介绍几个最基本的化学单位: 1克=1千克=1000毫克=100微克1。

克: 1克=1000毫克=1千克= 1公斤=2市斤 2。

毫克: 1毫克=1000微克 1毫克= 1000微克1微克= 1000纳克 1纳克= 1000皮克例如, 1克=1千克=1公斤=2市斤 1毫克= 1000微克 1微克= 1000纳克 1纳克= 1000皮克 1。

毫克: 1毫克=1000微克例如, 1毫克=1000微克1。

毫克=1000纳克 1微克= 1000皮克 1。

皮克=1000纳克 1。

毫克=1000皮克1。

升: 1升=1000毫升=1千克= 1公斤=2市斤 1毫升= 1000微升 1微升= 1000纳升 1。

毫升: 1毫升=1000微升 1微升= 1000纳升 1。

升= 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例如, 1升=1000毫升1升=1000毫升1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 1。

毫升: 1毫升=1000微升 1微升= 1000纳升 1。

升= 1000毫升 1。

毫升: 1毫升=1000微升 1微升= 1000纳升 1。

升= 1000毫升 1。

升= 1000毫升 1。

升= 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例如, 1升=1000毫升1升=1000毫升1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 1。

毫升: 1毫升=1000微升 1微升= 1000纳升 1。

升= 1000毫升 1。

毫升: 1毫升=1000微升 1微升= 1000纳升 1。

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1。

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 1。

毫升: 1升=1000毫升 1。

升=1000毫升 1毫升=1000纳升 1。

升=1000毫升 1升=1000毫升 1。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 1 )------ 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 V 平= s/t(定义式)2. 有用推论 Vt2-Vo2 = 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 V 平= (Vt+Vo)/24.末速度 Vt = 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 [(Vo2+Vt2)/2]1/26.位移 s= V 平 t = Vot+at2/2= Vt/2t7.加速度a =(Vt-Vo)/t{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 加速 )a>0;反向则 a<0 }8.实验用推论Δs= 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 (T) 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 米(m ); 路程: 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 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 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 : 质点 . 位移和路程 .参考系 .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 .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 Vo = 02. 末速度 Vt = gt3.下落高度 h = gt2/2 (从 Vo 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 Vt2 = 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 g =9.8m/s2≈ 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 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 s= Vot-gt2/22.末速度 Vt = Vo-gt(g=9.8m/s2≈ 10m/s2 )3.有用推论 Vt2-Vo2= -2gs4. 上升最大高度Hm = 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 t = 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 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计量单位有效数字

计量单位有效数字

1计量单位·有效数字1.1法定计量单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中一定会涉及到对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因此,在化学实验的测量中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计量单位。

198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199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在我国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在先进的国际单位制(SI)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而制定的,其中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见表1.1)(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见表1.2)(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见表1.3)(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见表1.4)(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6)由词头及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位数和分数单位。

(词头见表1.5)表1.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1.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表1.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表1.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表1.5 用于构成十进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1.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1. 有效数字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时,要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选择不同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在记录测量数据和进行相应的运算时,一定要正确地使用有效数字,使之不仅能表示所测物理量的大小,而且能正确地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

所谓有效数字,就是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

例如,对某物体使用分析天平测量其质量,结果为1.5000克。

若改用架盘天平称量时,其结果为1.5克。

这两个数字从数值的大小来看似乎是相同的,但所反映的测量准确程度是不同的。

前者反映了测量的准确程度准确到0.0001克数量级,而后者仅反映了测量的准确程度准确到0.1克数量级。

1.5000中的“1”、“5”和其后的两个“0”均是准确的,最后一个数字“0”则是可疑的。

而在1.5这个数字中,数字“1”是准确的,数字“5”是可疑的。

名词解释物质的量

名词解释物质的量

名词解释物质的量1.引言1.1 概述概述物质的量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

在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其计量单位,并探讨其在化学领域中的意义和应用。

物质的量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化学家阿沃加德罗·阿沃加多(Amedeo Avogadro)于19世纪初提出,并由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进一步发展和系统化。

物质的量以摩尔(mol)为单位进行计量,在化学反应和计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解物质的量概念有助于我们在研究和应用化学中进行准确的计量和定量分析。

通过量化物质的组成,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之间的相对比例及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物质量。

此外,物质的量还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化学反应的产物量和分析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

在实验室中,精确测量物质的量是实现定量化学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通过合适的实验操作和仪器,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反应中所需的物质量。

在工业生产中,掌握物质的量概念也是有效管理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关键。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是化学中一项基本而关键的概念。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过程,还为实验室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准确的计量和分析手段。

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物质的量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和利用化学的奥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和布局方式,合理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1. 引言: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概述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出后续内容的讨论。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对物质的量进行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正文中将包括以下两个主要内容:2.1 物质的量的定义:在这一部分,将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定义。

解释什么是物质的量,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以及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物理资料库

物理资料库

SI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以下表中的七个单位为基础,这七个单位称为SI基本单位。

SI基本单位的定义米: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过路径的长度。

[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1983)]千克: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1889)和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1901)]秒: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1]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 m的无限长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2³10-7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 A。

[国际计量委员会(1946)决议2。

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1948)批准]开尔文: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4]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数与0.012 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1971),决议3]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³1012 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

[第16届国际计量大会(1979),决议3]SI导出单位导出单位是用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

这种单位符号中的乘和除采用数学符号。

如速度的SI 单位为米每秒(m/s)。

术语这种形式的单位称为组合单位。

对某些SI导出单位,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专门的名称和符号(见下表)。

使用这些专门名称以及用它们表示其他导出单位,往往更为方便、明确。

SI单位弧度和球面度称为SI辅助单位,它们是具有专门名称和符号的量纲一的量的导出单位。

在许多实际情况中,用专门名称弧度和球面度分别代替数字1是方便的。

例如角速度的SI单位可写成弧度每秒(rad/s)。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 公式大全以及 高中物理 定理、定律、公式表 、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 1 )------ 直线运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 V 平= s/t (定义式)2. 有用推论 Vt2-Vo2 = 2as3. 中间时刻速度 Vt/2 = V 平= (Vt+Vo)/24. 末速度 Vt = Vo+at5. 中间位置速度 Vs/2 = [(Vo2+Vt2)/2]1/26. 位移 s = V 平 t = Vot+at2/2 = Vt/2t7. 加速度 a = (Vt-Vo)/t {以 Vo 为正方向, a 与 Vo 同向 ( 加速 )a>0 ;反向则a<0 } 8.实验用推论 Δs = aT2 { Δ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 (T) 内位移之差} 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 初速度 (Vo):m/s; 加速度 (a):m/s2; 末速度 (Vt):m/s; 时间 (t) 秒 (s); 位移 (s): 米( m ); 路程 : 米 ;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 平均速度是矢量 ; (2) 物体速度大 ,加速度不一定大 ; (3)a=(Vt-Vo)/t 只是量度 式, 不是决定式;(4) 其它相关内容 : 质点 . 位移和路程 .参考系 .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 .瞬时速度。

2) 自由落体运动1. 初速度 Vo = 0 2. 末速度 Vt = gt3. 下落高度 h = gt2/2 (从 Vo 位置向下计 算)4. 推论 Vt2 = 2gh注:(1)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 g = 9.8m/s2 ≈ 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 , 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方向竖直 向下)。

(3) 竖直上抛运动1. 位移 s = Vot-gt2/22. 末速度 Vt = Vo-gt ( g=9.8m/s2 ≈ 10m/s2 )3. 有用推论 Vt2-Vo2 = -2gs4. 上升最大高度 Hm = 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 t = 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 全过程处理 :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 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 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 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计数单位大全表

计数单位大全表

计数单位大全表东汉徐岳编撰《数术记遗》最早记录中国古代关于大数的记法::“黄帝为法,数有十等。

及其用也,乃有三焉。

十等者,亿、兆,京、垓、秭、穣、沟、涧、正、载。

三用者,谓上、中、下也。

其下数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

中数者,万万变之,若言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

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也。

从亿至载,终于大衍。

下数浅短,计事则不尽;上数宏阔,世不可用;故其传业,唯以中数。

”——说明中文计数以四位数为一级有悠久的历史。

元朝的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又在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之上,又添加了极、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等六个大数名称。

兆:代表的是10的12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16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20次方。

秭代表的是10的24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28次方。

沟:代表的是10的32次方。

涧:代表的是10的36次方。

无量:代表的是10的68次方。

则大数:一、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穣、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小数: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净、阿赖耶、阿摩罗、涅槃寂静单位倍数关系:万以下为十倍;万以上为万倍,即:1亿 = 1万万,1兆 = 1万亿,例如: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注意与徐岳提及的上数、中数、下数都不相同。

)小数位,从“沙”开始,前者是后者的亿倍,且“六德”之后,“虚”、“空”、“清”、“净”作为四个数位。

10^262144(上数)10^128(中数),10^68:无量10^131072(上数)10^120(中数)10^64:不可思议10^65536(上数)10^112(中数)10^60:那由他10^32768(上数)10^104(中数)10^56:阿僧祗10^16384(上数)10^96(中数)10^52:恒河沙10^8192(上数)10^88(中数)10^48:极10^4096(上数)10^80(中数)10^44:载10^2048(上数)10^72(中数)10^40:正10^1024(上数)10^64(中数)10^36:涧10^33:第(D)10^512(上数)10^56(中数)10^32:沟10^30:恩(N)10^256(上数)10^48(中数)10^28:穰10^27:比(B)10^128(上数)10^40(中数)10^24:秭,尧〔它〕(Y)10^21:泽〔它〕(Z)10^64(上数)10^32(中数)10^20:垓10^18:艾〔可萨〕(E)10^32(上数)10^24(中数) 10^16:京10^15:拍〔它〕(P)10^16(上数) 10^16(中数) 10^12:兆(太〔拉〕)(T)10^9:吉〔咖〕(G)10^8:亿10^6:百万,召 (M)(与表示万亿的“兆”区分)10^4:万10^3:千 (k) kilo-10^2:百(h)hecto-, cent-10^1:十(da)deca-10^0:一小数:10^-1:分 (d) deci-10^-2:厘 (c) centi-10^-3:毫 (m) milli-10^-4:丝10^-5:忽10^-6:微(μ) micro-10^-7:纤10^-8:沙10^-9:纳〔诺〕(n)10^-12:皮〔可〕(p)10^-15:飞〔母托〕(f)10^-16:尘10^-18:阿〔托〕(a)10^-21:仄〔普托〕(z)10^-24:埃,尧〔科托〕(y)10^-32:渺10^-40:漠10^-48:模糊10^-56:逡巡10^-64:须臾10^-72:瞬息10^-80:弹指10^-88:刹那10^-96:六德10^-104:虚10^-112:空10^-120:清10^-128:净10^-136:阿赖耶10^-144:阿摩罗10^-152:涅槃寂静举例子感知数字大小1. 1G的记忆体可以存多少个罗马字:5亿2. 构成一个人体的细胞总数:大约50兆3. 地球上的昆虫个数:大约100京4. 全世界的沙滩总共有多少粒沙子:大约100垓5. 52张扑克牌的排列组合的总数:1000不可思议6. “埃”,这个数字是10的-24次方,也就是这个数字有多小?投掷一枚硬币,连续 80 次同一面朝上的概率。

数量级

数量级

数量级数量级(Orders of magnitude)是指数量的尺度、大小的级别。

通常,数量级是指一系列10的幂mì。

每个级别之间通常采用、保持固定的比例,如有:10、2、1000、1024、e(欧拉数,大约等于2.71828182846的超越数,即自然对数的底)。

注意: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特别标注,一般说的数量级都是以10为底数的多少次“幂mì”。

②数量级应用范围必须是正数或自然数!③尽管负数也可以计算数量级,但是,没有实际的意义。

如:“-10”和“-1000”这两个数,从纯数学角度来说相差100倍,不过不能说这两个数,相差2个数量级。

④对于“0”和“1”之间的正数,除了科学、科研方面需要以外,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也不称呼(或很少称呼)数量级。

如:“0.1”和“0.001”这两个数,从纯数学角度来说也是相差100倍,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说相差2个数量级(科学、科研专业例外)。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袁志平修订版)一、定义通常情况下,数量级指一系列10 的幂mì,即相邻两个数量级之间的比为10。

如:说两个“数”相差3个数量级,其实就是说1个“数”比另1个“数”大1000倍。

《描述“十进制”下的数量级表》数字科学记数法数量级0.001 10-3−30.01 10-2−20.1 10-1−11 100010 101 1100 102 21000 103 310000 104 4二、计算①1个“数”的数量级,即含有的“10的幂mì”。

准确的定义为:常用对数的整数部分。

如:“4000000”的对数“log4000000”为:6.602059991327962390427477789449所以,“4000000”的数量级,即为:“6”。

②1个“数”的数量级,就是这个“数”在对数尺度上的大致位置。

③1个“未知量”的数量级估计,即估计离这个“未知量”最近的“10的幂mì”。

计算机存储单位

计算机存储单位

字节是由8个位所组成,可代表一个字符(A~Z)、数字(0~9)、或符号(,.?!%&+-*/),是内存储存数据的基本单位。

1 byte = 8 bit1 KB = 1024 bytes =210 bytes1 MB = 1024 KB = 220 bytes1 GB = 1024 MB = 230 bytes位:“位(bit)”是电子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

每一位的状态只能是0或1。

字节:8个二进制位构成1个“字节(Byte)”,它是存储空间的基本计量单位。

1个字节可以储存1个英文字母或者半个汉字,换句话说,1个汉字占据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字:“字”由若干个字节构成,字的位数叫做字长,不同档次的机器有不同的字长。

例如一台8位机,它的1个字就等于1个字节,字长为8位。

如果是一台16位机,那么,它的1个字就由2个字节构成,字长为16位。

字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的单位。

KB:在一般的计量单位中,通常K表示1000。

例如:1公里= 1000米,经常被写为1km;1公斤=1000克,写为1kg。

同样K在二进制中也有类似的含义。

只是这时K表示1024,也就是2的10次方。

1KB表示1K个Byte,也就是1024个字节。

MB:计量单位中的M(兆)是10的6次方,见到M自然想起要在该数值的后边续上六个0,即扩大一百万倍。

在二进制中,MB也表示到了百万级的数量级,但1MB不正好等于1000000字节,而是1048576字节,即1MB = 2E+20 Bytes = 1048576Bytes。

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计量单位。

在标准10进制公制度量系统中,倍率关系如下所示kilo (k)* = 10 ^ 3 = 1,000 thousand 千mega (M) = 10 ^ 6 = 1,000,000 million 百万giga (G) = 10 ^ 9 = 1,000,000,000 billion 十亿tera (T) = 10 ^ 12 = 1,000,000,000,000 trillion 万亿* 在公制系统中,"k" 或者"kilo" 前缀只使用小写字母在计算机/通讯行业中,计算数据传送速度也使用每秒传送公制数据量来计算1 bit (b) = 0 or 1 = one binary digit 一个二进制位元1 kilobit(kb)=10^3 bits = 1,000 bits 一千位元1 Megabit(Mb)=10^6 bits = 1,000,000 bits 一百万位元1 Gigabit(Gb)=10^9 bits = 1,000,000,000 bits 一万亿位元根据进制规定,传送速度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bps 和Bps,但是他们是有严格区别。

常用单位的换算(含温度、长度、计算机单位、面积以及数量级含义)

常用单位的换算(含温度、长度、计算机单位、面积以及数量级含义)

1.常用的数量级转换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我国使用的词头如下表。

括号内的字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省略。

(10^24表示10的24次方)倍数和分数词头符号英文10^24 尧(它)Y Yotta10^21 泽(它)Z Zetta10^18 艾(可萨) E Exa10^15 拍(它)P Peta10^12 太(拉)T Tera10^9 吉(咖)G Giga10^6 兆M Mega10^3 千k kilo10^2 百h hecta10^1 十da deca10^-1 分 d deci10^-2 厘 c centi10^-3 毫m milli10^-6 微μmicro10^-9 纳(诺)n nano10^-12 皮(可)p pico10^-15 飞(母托) f femto10^-18 阿(托) a atto10^-21 仄(普托)z zepto10^-24 幺(科托)y yocto2.计算机的长度单位及转换关系b是byte,是计算机内文件大小的一个计量单位,大家都知道在计算机里面,文件都是以二进制方式存储的,这样一个最小的存储单元(0或1)叫做一个bit(位,位元),八个位元等于一个Byte(比特)。

B是Byte (比特),字节的意思,也称字位。

需要非常注意的是Kb和KB的区别。

1Kb指1000bit,1KB指1000Byte, 他们的转换关系是:1KB=8Kb常用的转换关系:8bit=1Byte1024Byte=1KB1024KB=1MB1024MB=1GB1024GB=1TB以上单位K指千、M指百万、G指10亿,T指万亿,大小写均可, 一般用大写。

因为1024≈1000,所以1024b,也称为1k。

例如:1KB=1024个字节, 一个字节可放两个英文单词, 所以1KB可放2048个英文单词特别注意是大B还是小b3.英制长度单位和常用单位换算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1厘米(cm)=0.394英寸(in)1埃=10-10米(m)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寻(fm)=1.829(m)1英尺(ft)=0.3048米(m)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链=66英尺(ft)=20.1168米1码(yd)=0.9144米(m)1密耳(mil)=0.0254毫米(mm)1英尺(ft)=12英寸(in)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1公里=1000米4.面积常用单位的换算1 公顷=10000 平方米=100 公亩=15 市亩1 公亩=100 平方米1平方米=0.0015亩1亩=666.67平方米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公亩(are)=100平方米(m2)1公顷(ha)=2.471英亩(acre)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 (m2)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5.温度转换公式*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F = (C × 9 / 5) + 32 ; C = (F - 32) × 5 / 9 ;式中 F-- 华氏温度, C—摄氏温度*摄氏温度与开尔文温度(绝对温度)的换算公式K = C + 273.16 ;式中 K-- 开尔文温度, C-- 摄氏温度*华氏温度与兰金温标度的换算公式R = F + 495.69 ;式中 R-- 兰金温标度, F-- 华氏温度。

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概要

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概要

法定计量单位(一)国际单位制1、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辅助单位、单位制计量单位:用以度量同类量大小的一个标准量称为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是指国家以法令的形式,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基本单位:在一个单位制中基本量的主单位。

它是构成单位制中其他单位的基础。

导出单位:在选定了基本单位后,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由基本单位以相乘、相除的形式构成的单位。

辅助单位:即可作为基本单位,又可作为导出单位的单位,单独作为一类称为辅助单位。

单位制:在选定了基本单位之后,按一定的物理关系可以构成一系列的导出单位。

这样,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称为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etem of Unit简称SI单位)是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是由SI单位(包括SI基本单位,SI导出单位)、SI词头(词头是加在另外一个词的前面,与那个词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另外含义的新词的构词成分,词头都有特定的含义,本身不是词,不能单独做词使用)和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三部分构成的。

根据第10届和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的单位为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根据选定的联系相应量的代数式组合起来构成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7个,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有2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19个。

(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内容包括三部份: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家规定的其它单位制单位;以及由这两种单位构成的组合单位。

可以说,凡是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但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却不一定都是国际单位制单位。

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7个)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为11个物理量选定了16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这些单位使用十分广泛,废除它们将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规定他们为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计算机存储单位

计算机存储单位

字节是由8个位所组成,可代表一个字符(A~Z)、数字(0~9)、或符号(,.!%&+-*/),是内存储存数据的基本单位。

1 byte = 8 bit1 KB = 1024 bytes =210 bytes1 MB = 1024 KB = 220 bytes1 GB = 1024 MB = 230 bytes位:“位(bit)”是电子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

每一位的状态只能是0或1。

字节:8个二进制位构成1个“字节(Byte)”,它是存储空间的基本计量单位。

1个字节可以储存1个英文字母或者半个汉字,换句话说,1个汉字占据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字:“字”由若干个字节构成,字的位数叫做字长,不同档次的机器有不同的字长。

例如一台8位机,它的1个字就等于1个字节,字长为8位。

如果是一台16位机,那么,它的1个字就由2个字节构成,字长为16位。

字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的单位。

KB:在一般的计量单位中,通常K表示1000。

例如:1公里= 1000米,经常被写为1km;1公斤=1000克,写为1kg。

同样K在二进制中也有类似的含义。

只是这时K表示1024,也就是2的10次方。

1KB表示1K个Byte,也就是1024个字节。

MB:计量单位中的M(兆)是10的6次方,见到M自然想起要在该数值的后边续上六个0,即扩大一百万倍。

在二进制中,MB也表示到了百万级的数量级,但1MB不正好等于1000000字节,而是1048576字节,即 1MB = 2E+20 Bytes = 1048576Bytes。

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计量单位。

在标准10进制公制度量系统中,倍率关系如下所示kilo (k)* = 10 ^ 3 = 1,000 thousand 千mega (M) = 10 ^ 6 = 1,000,000 million 百万giga (G) = 10 ^ 9 = 1,000,000,000 billion 十亿tera (T) = 10 ^ 12 = 1,000,000,000,000 trillion 万亿* 在公制系统中, "k" 或者 "kilo" 前缀只使用小写字母在计算机/通讯行业中,计算数据传送速度也使用每秒传送公制数据量来计算1 bit (b) = 0 or 1 = one binary digit 一个二进制位元1 kilobit(kb)=10^3 bits = 1,000 bits 一千位元1 Megabit(Mb)=10^6 bits = 1,000,000 bits 一百万位元1 Gigabit(Gb)=10^9 bits = 1,000,000,000 bits 一万亿位元根据进制规定,传送速度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 bps 和 Bps,但是他们是有严格区别。

高中物理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物理量单位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定义式)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位移s=V平t=Vot+at2/2=Vt/2t 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内位移之差}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Vo=0 末速度Vt=gt 下落高度h=gt2/2 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抛出点算起)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速度:Vx=Vo 竖直方向速度:Vy=gt 水平方向位移:x=Vot 竖直方向位移:y=gt2/2 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s/t=2πr/T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向心力F 心=mV2/r =mω2r =mr(2π/T)2=mωv=F 合周期与频率:T =1/f 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 =ωr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 ):赫(Hz );周期(T ):秒(s );转速(n ):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 ):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电子电气及长度的基本单位

电子电气及长度的基本单位

电感的基本单位为:亨(H) 。

磁场强度基本单位为:安/米(A/m)。

磁通量的基本单位为:韦伯(Wb)。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为:特斯拉(T)。

关系:磁能:W=LI^2/2 L:自感系数,单位:亨,I:电流,单位:安培。

磁通量:Φ=∫B•ds磁感应强度B=μH电感: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

给一个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就有磁通量通过。

通入线圈的电源越大,磁场就越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就越大。

实验证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电流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数,也叫做电感。

如果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用φ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感用L表示,那么电感的单位是亨(H),也常用毫亨(mH)或微亨(uH)做单位。

1H=1000mH,1H=1000000uH。

电阻:电路中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叫做电阻。

电阻常用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Ω),也常用千欧(kΩ)或者兆欧(MΩ)做单位。

1kΩ=1000Ω,1MΩ=1000000Ω。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决定。

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

测量的时候,要选择电表指针接近偏转一半的欧姆档。

如果电阻在电路中,要把电阻的一头烫开后再测量。

电容:电容是衡量导体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在两个相互绝缘的导体上,加上一定的电压,它们就会储存一定的电量。

其中一个导体储存着正电荷,另一个导体储存着大小相等的负电荷。

加上的电压越大,储存的电量就越多。

储存的电量和加上的电压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电容。

如果电压用U表示,电量用Q表示,电容用C表示,那么电容的单位是法(F),也常用微法(uF)或者微微法(pF)做单位。

1F=10 6 uF,1F=10 12 pF。

电阻: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欧姆)电容:1F(法拉)=1000mF(毫法)=1000,000μF(微法)=1000,000,000nF(纳法)=1000,000,000,000pF(皮法)电感:1H=1000mH(毫亨),=1000,000uH(微亨)=1000,000,000nH(纳亨)=1000,000,000,000pH(皮亨)频率:1MHZ=1024KHZ.1KHZ=1024HZ..(计算机CPU等)频率:1MHZ=1000KHZ.1KHZ=1000HZ..(电磁波,机械波等)基本单位—一毫——微——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