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教育科学出版社
《数据的传输过程》教学案例-2019年精选文档
《数据的传输过程》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第二节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中的第一课“数据的传输过程”,内容包括网络协议、OSI层次模型、TCP/IP协议体系和网络中数据的传输,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通过实践操作或亲身体验来获取新知识,但却是网络的基础内容。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在理解网络数据传输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服务。
●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对象为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应用范围的扩大,因特网提供的各种功能学生已经比较熟练。
学生们喜欢网络游戏、QQ聊天,收发E-mail,但是真正能了解网络数据通信工作原理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本课利用成语猜谜游戏、Flash动画、模拟操作等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趣、有意义,便于理解和掌握。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OSI模型及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画演示与实践对比理解OSI参考模型及网络中数据的传输过程,通过实例操作体验互联网中TCP/IP协议收发E-mail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通信技术在网络互联中的核心价值,体验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
通过实例操作体验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OSI参考模型各功能层的功能;TCP/IP协议的核心内容及其特点。
难点:结合实例,分析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 整体思路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是一节纯理论的课程,而且内容比较抽象。
首先,在导入时让5位学生完成一个游戏:通过形体语言传输一个成语信息,最终得到一个错误数据。
借助此游戏来分析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出错的原因。
通过“游戏导入、问题设疑”的方式引出“约定”和“功能层”的功能,为后面讲解OSI的层次模型、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埋下伏笔。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234教育版教材分析: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一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三节,以前面的域名和IP地址知识为铺垫,介绍了如何加入因特网这个庞大的组织。
本章内容属于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后面几章的学习作铺垫。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7)班学生,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与使用技能,但对于网络的具体设置和作用还一知半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使基础知识上升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一些原理和专业术语,学生理解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应加强指导。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因特网组织的作用,了解两种上网方式的接入原理;知道IP地址的两种分配方法,子网掩码、网关、Dns的概念,能正确设置局域网及拔号连接中主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网关、Dns;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等方式,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能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硬件的正确连接,IP地址和子网掩码、网关、Dns的设置;2.教学难点:正确设置IP地址的方法及能正确连接硬件。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课题引入。
引出本节课课题——2.3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教师:简单做上两节课的知识回顾,关于IP地址的知识,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大家都喜欢上网吗?(喜欢),同学们的家里可以上网吗?(有部分同学家可以上网)如果你家里买来一台电脑,想上网怎么办?,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接入因特网吗?学生回答:网线、猫、电信、拨号宽带连接等。
教师:刚刚同学们提到了很多与上网有关的关键词,比如猫、电信等,甚至还有同学办过家里的宽带,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顺利实现上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数据的传输过程
4、TCP协议属于TCP/IP协议体系中的哪一层?【B】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际层; D、网络接口
5、IP协议属于TCP/IP协议体系中的哪一层【 C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际层; D、网络接口
6、比特流是OSI参考模型中的哪一层出现的数据形式【 D 】
A、应用层;
B、网络层;
第7层,应用层
2、包裹上的标签和说明是否需要?如果把衣服寄到国外,是否还需要翻译成多国 语言? 第6层,表示层 3、邮寄前双方的沟通是否需要? 第5层,会话层 4、运输的路途上是否要保证包裹的安全?是否要保证包裹不会遗失? 第4层,传输层
5、是否需要选择一条合理的、符合当时情况的路径送货? 第3层,网络层
世界 "头号黑客" 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曾经说过: “我 们巡游五角大楼,登录 克里姆林宫,进出全球 所有计算机系统,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 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谁也阻挡不了我们 的进攻,我们才是世界的主宰。 ”
黑客的技术很高明,但这是一种违法的 行为,我们并不推崇这样的做法。如果大家 能把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花在学习保护自我上, 那么黑客会很难威胁到大家。要想更深入得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我们必须要了解网络的 通信原理的一些基础知识。所以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本课小结(重新回忆本课重点内容):
【1】邮政系统分层模型;
【2】OSI参考模型;
【3】数据在OSI参考模型中穿过时发生什 么样的变化; 【4】TCP/IP协议体系的重要作用;
【5】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的区 别与联系
■实现多个不同平台之间相互通信
■稳定、可靠 ■效率较高
【1】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 议)被称为因特网中的“世界语”,是什么含 义?我们平时使用的每台电脑有没有使用这种 “世界语”在和网络上的其他主机打交道? 【2】TCP和IP分别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选修2.3
【课题】跨时空的服务【课型】新授课【时间安排】1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简单描述因特网提供的服务类型、特点(2)举例说出因特网上常见的应用领域(3)举例说出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亲历因特网的各种服务的学习,掌握各种因特网服务类型,从而为生活、学习提供各种帮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因特网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形成合理使用因特网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文件传输(FTP )2、教学难点:文件传输(FTP )工具的使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的第一节“因特网服务类型”,课时为 1 节,主要内容是因特网服务类型中的文件传输服务。
本案例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学生上网现象普遍,也能够利用一些因特网服务,比如利用 QQ 可以传输文件。
但同学们都没有用过文件传输( FTP )服务,这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内容,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
【教学设计】导入导问:播放一段“信息决定胜负”的动画。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动画中,已经感受到我们已经到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有哪位同学能说说因特网有哪些功能或服务呢?生1:能上网浏览信息,查找资料;生2:能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师:同学们对因特网的了解还蛮多的,因特网具体有哪些服务呢?这节课我们就同学们一起学习“跨时空的服务”。
【设计思想】通过一段简单的动画,一下子把学生的眼光吸引到因特网上面,从而从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课题——跨时空的服务。
目标揭示:学生观看后回答:跨时空的服务(一)FTP文件传输[教师] 什么是 FTP?常用的 FTP 工具有哪些?你曾用过哪一种?它有几种类型?你知道匿名 FTP 吗?[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因特网。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练习题复习题(教科版分章节)有答案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高一选修)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1. FTP服务器提供匿名登录,其用户名一般采用的是( )A. FTPB. TelnetC. anonymousD. Internet2. 常用窗口式的FTP客户端软件是( )A. WorD.B. CuteFTPC. CtermD. WPS3. 病人坐在家中打开电脑进入网上病情诊断的网址,医生便可以对病人的身体进行常规诊断,这种应属于()A. 远程医疗B. 自动控制C. 虚拟现实D. 网络计算4.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交流已经做到()A. 仅文字交流B. 仅声音交流C. 仅图像交流D. 文字、声音、图像皆可5. 下列方法设置的密码,你认为最安全的密码是()A. 以8位数字作为密码B. 以8个字母作为密码C. 以字母和数字组成的8个字符作为密码D. 都一样,因为都是8位密码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非对称密钥(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在加密与解密中采用不同的密钥B. 软件防火墙是通过纯软件件的方式来实现,价格便宜,个人用户较多使用这类防火墙C. 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写的D.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特点是运算量大、速度快,安全强度高7. 下列不属于元搜索引擎特点的是()A. 搜索时,用户必须多次提交搜索请求B. 可利用多个搜索引擎,同时搜索多个数据库C. 目前一般只支持AND、OR、NOT等较低级的操作D. 为了借用尽可能多的搜索引擎,一般只使用简单、直接的搜索策略8. 危害信息安全的两大源头是病毒和黑客,黑客是()A. 计算机编程的高手B. Cookies的发布者C. 网络的非法入侵者D. 信息垃圾的制造者9. 以下不属于计算机安全措施的是()A. 及时下载并安装操作系统漏洞补丁程序B. 安装并定时升级正版杀毒软件C. 安装软件防火墙D. 不将电脑联入互联网(因特网)10.某站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他们可以在站点上发帖子,发信件进行交流和讨论.据此,你认为该网站体现了因特网的哪些应用功能( )A. FTP和BBSB. BBS和E-mailC. Telnet和E-mailD. E-mail和FTP11. 以下因特网服务功能的缩写对应的中文名称是:E-mail;FTP;Telnet;BBS;WWW1. 文件传输2. 电子公告牌系统(论坛)3. 电子邮件4. 信息检索(万维网服务)5. 远程登录()A. 21534B. 35124C. 31524D. 2513412.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A. 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B.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C. 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具有对病毒的免疫力D.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特殊的寄生程序13. CIHv1. 4病毒破坏微机的BIOS,使微机无法启动。
信息海洋任我遨游--因特网中的信息检索
信息海洋任我遨游――因特网中的信息检索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普通高中2、学科:信息技术3、课时:1课时二、教学课题:信息海洋任我遨游――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三、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一章第3节“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的第1课时“因特网中的信息检索”。
2、内容分析:“必修”教材中已经介绍过“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及常用搜索技巧,因此“选修”教材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列举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搜索引擎,描绘了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对搜索引擎的认识进一步提升。
3、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必修”教材时已对“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全文搜索引擎。
而且高中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都达到了一定水平,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究,所以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下,学习不同类型信息的检索策略。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能比较出不同检索工具的检索效果,评价各个检索工具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高搜索技能,熟练地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利用检索工具支持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
5、教学重点:不同检索工具的检索效果及优缺点6、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检索要求综合并灵活使用各种检索工具五、教学方法:任务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回顾旧知(设计意图: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内容围绕所设情境完成。
教学伊始,利用“重叠知识”,唤醒学生已有体验。
学生日常习惯于使用“全文搜索引擎”中的“百度”搜索引擎,通过两个自主探究任务,引起学生对“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回忆,并对两种引擎有所比较,探究其适用范围)(1)设置情境:王晓与同学准备暑假去北京旅游,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决定在网络上查找一些北京的文字、图片、多媒体资料。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第三章第二节《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本教材在充分考虑与尊重学生现实水平的基础上,贴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度上的准确把握。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这一节教学内容是对上一节课《网络的功能与构造》的理论补充与延伸,也是对下一节课《网络的规划设计》作理论铺垫,同时它也是计算机网络知识中很重要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教材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既有经验与实际需求出发,将网络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网络数据传输的过程与几种数据交换技术,从而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结合我校特点,高一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学期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网络知识多少有点了解,但是本节课内容理论性太强,比较枯燥,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不强。
【教学目标】(1)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2)了解OSI模型的基本知识(3)了解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简单分析TCP/IP协议被广泛采用的原因。
(4)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原理,分析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列举各自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重点:1)、协议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2)、OSI七层模型的含义由于学生对协议的理解与掌握关系到他们对OSI七层模型的理解,因此,协议的作用与OSI七层模型的含义一样是本章的重点。
(TCP/IP协议体系部分归入到协议内容中)难点:1)、对OSI七层模型的理解2)、了解协议如何在网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OSI七层模型的具体含义与深入的内容,与协议如何在网络中起作用,为本章的难点。
【教学方法及策略】这节课的理论内容偏多,实践内容非常的不容易布置,我个人感觉要讲好这节课是有一定困难的。
但学生接触网络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网络上的数据传输充满了好奇感,揭开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的神秘面纱热情非常高。
其实网络数据通信的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交通问题非常类似,我在这里设计一个活动,组织学生让他们自己完成邮政系统传递信件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OSI的分层模型,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欲望。
41 网站的规划
网站的规划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四章“建立主题网站”的第一节“规划网站”,课时为2节。
第一节我主要讲解基本概念和需求分析,并安排学生课后进行选题;第二节主要以学生讨论网站选题,并分组规划网站及确定网站名称。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案例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通过上学期和本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学生上网现象普遍,上网兴趣极高,被各种形形色色的网站所吸引,很想亲手制作自已的网站。
但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仍不成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学习方法是教师的关键。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有:需求分析、确定主题、制定计划表。
本节的难点是:确定恰当的主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表。
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表,循序渐进地完成整个网站的建设是为创建风格独特的个人网站打下基础。
因为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差,而网站制作需要确定网站的功能以及网站规模、投入费用、进行必要的市场分析等,这些都需要分组讨论,而且以后主题网站的制作也需要多人合作,所以教师必须协调好学生找到具有共同主题兴趣的学生一起合作。
四、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学会如何规划、构思一个网站。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组织能力。
3、情感目标:增进班级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理念以及同学友谊。
4、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心及个性化发展。
【教学资源】1、硬件:多媒体网络电脑室;软件:安装Macromedia Dreamweaver 4、Microsoft FrontPage等网页制作工具。
2、制作一个网站(一定要漂亮)。
3、准备好规划表格印发学生。
4、下载几个不同类型的优秀网站为教学参照。
5、提供相关案例需求分析供学生参考。
6、提供优秀网站地址供学生比较。
【教学策略及设置思路】本节内容是网站制作的第一步,详细地规划网站将为今后的网站建设提供一个总体框架,使网站的建设有“轨”可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整个网站的建设,而合理的规划与精美的设计是网站成功的关键,因此我采用了包括情景引导法、比较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辅之以班级间、班级内竞赛的方式,把各班级、各小组的规划进行比较打分,并进行适时的小结、分析,这样即能调动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竞赛中进步,而且广开学生思路,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 教案
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1.1因特网服务类型五、出示任务,学生练习1.到因特网上下载并安装CuteFTP 。
2.登录清华大学匿名服务器ftp.tsinghua.,并尝试下载一个文件到“我的文档”中。
< 课件展示任务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远程登录(Telnet )大家从下面的问题思考:问题:什么是远程登录?它是怎样产生的?请用两种方法登录并进行比较:telnetsmth. http://www.smth/. 同学们对文件传输(FTP) 和远程登录(Telnet )都有所了解了,那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 教师PowerPoint 课件演示区别内容>七、总结因特网服务类型认识完这两种服务后,我们对因特网的服务类型进行概括。
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个人在因特网上经常使用的服务还有哪些?< 教师PowerPoint 课件演示,并对学生所说的服务进行归纳分类>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2.1域名和域名管理§2.1 IP管理一、教材分析本节在主要介绍IP 地址和IP 地址的管理。
IP地址的概念非常重要,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但由于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上机实践,让学生慢慢接受这个概念。
可以通过让学生查看本机的IP 地址,然后比较与周围同学计算机IP 地址的异同。
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可能比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IP地址”效果会好一些。
IP 地址的管理主要介绍因特网地址的分配和分级的管理方式。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让学生了解IP 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管理办法。
②让学生掌握IP 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能根据IP 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①让学生认识到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②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
高中信息技术_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域名是学生了解因特网的一个入门知识,和以后网站的建设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因特网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方式,本节主要介绍了“域名的相关知识”和“域名的注册管理”。
【学生分析】本节课所要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网络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熟练地打开网址,使用搜索引擎,对网址也已经很熟悉,但是对网址中的“域名”并不了解。
学生对网络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会急于了解新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域名的概念及命名规则,学会设计申请域名,知道域名的管理机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查询注册域名,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域名的设计申请过程,形成规范使用域名的意识;提升辨别钓鱼网站的能力。
【教学重点】域名的基本结构和命名规则;【教学难点】域名设计的规范性;借助域名辨识钓鱼网站【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环境】网络教室【教学思路】以问题引导,互动;以举例、打比方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设计申请域名真实体验了域名的设计申请过程直至付费,课程中还添加了利用域名防范钓鱼网站的内容,通过实例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学会辨识域名,利用域名防范钓鱼网站,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节课中既有学生讨论又有学生操作展示,因此在教学的时间上必须做到详略得当,否则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
信息及其特征学情分析本节课所要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网络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熟练地打开网址,使用搜索引擎,对网址也已经很熟悉,但是对网址中的“域名”并不了解。
学生对网络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会急于了解新知识。
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效果分析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域名是学生了解因特网的一个入门知识,和以后网站的建设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因特网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方式,本节主要介绍了“域名的相关知识”和“域名的注册管理”。
高中信息技术《网页制作》说课稿
高中信息技术《网页制作》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网页制作》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网页制作》,为了让学生养成好学、乐学、会学的习惯,我将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开展我的新课。
下面我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教学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也是上好课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前提。
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4章第3节《网页制作》,本课是以绘制网页的任务为主线,进而学会利用表格定位网页、添加网页元素、以及使用模板制作其他页面等操作。
教材在本课之前的内容是版面设计以及建立站点,这为本课网页的绘制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非常的熟悉,同时对所教授的对象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我所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着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顾及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体差异,发挥主动作用,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向上、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说出制作网页的方法,能独立制作出网页。
2.通过师生问答、自主探究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网页的绘制,学会FrontPage的基本操作,体会计算机的魔力。
四、教学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我的教学重点是绘制网页的基本方法,难点则是网页制作方法的灵活应用。
五、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 因特网中的信息检索-“江南联赛”一等奖
教学环境
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保证因特网的畅通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很高兴今天能来到三河口中学,和我们在座的同学一起走进信息技术的课堂。第一次见到大家,我特别希望利用今天这节课能和同学们交个朋友。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姓名:郑霞
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如果你知道了一个人的名字,你想进一步了些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做“搜索引擎”。
【播放视频】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搜索引擎的小视频。看完后要请大家来说说通过这个视频,你学到了什么。
学以致用:完成【任务一】体验一下搜索引擎,看看网上能找到多少关于你的信息。
1、搜姓名
关键词(你的姓名)
使用的搜索引擎
搜索结果信息数
比较两种搜索引擎的区别……
还有一些特色搜索引擎也是对我们平时生活中常用的。
除了以上三类,还有一种元搜索。对照元搜索的概念思考:百狗搜索是元搜索吗答案:不是,因为没有经过二次加工。
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及其特点。
在上面三个环节学生接触了一系列搜索引擎之后进行总结归类,让学生对搜索引擎形成系统性的知识。
搜索引擎的未来
共同的爱好是交朋友的一个基础。设计这个环节是将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及特色搜索引擎放在一起,这些搜索引擎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欢迎你到我家来
看来我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爱好的,所以我很愿意和你成为景模式。
1、我在逛街时,听到店里正在播放一首歌曲,觉得很好听,我想知道这是什么歌,怎么办呢
答:
2、我继续往前走,看到前面广告牌上有一个美女,我很想知道她是谁,怎么办呢(注:广告牌上这个美女我已用手机拍下来, 请看“广告.jpg”)
高中信息技术《域名与域名的管理(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2.1 域名与域名的管理一、教学目标本节重在让学生结合实例识别域名,了解域名的概念、命名规则,知道域名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了解域名注册的一般过程。
本知识点重点在于对域名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域名的结构和分类。
域名注册则是难点,教学中需要结合实例或者借助类比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域名与域名管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域名是因特网组织与管理的两个重要方式之一,介绍了“域名的一般知识”和“域名的管理”。
四、学情分析每个学生都上过网,都输入过网址,但大多数学生对域名的概念并不了解,甚至是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域名和网址之间的关系,域名就包含在网址之中;对于他们经常用,却不知道的东西,学生是很感兴趣的。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网站在因特网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呢?”作为切入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从而引出域名的概念。
域名: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网络间正是通过域名相互进行访问的。
实践一:域名的一般知识(域名的基本结构,命名规则)师:大家平时最常用的搜索引擎网址是什么?引出网址讲解:/20180516/作业.txt 是一个网址也称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其中http://是协议名(超文本协议),sports 是主机名, 是域名,20180516 是文件夹名,作业.txt 是文件名。
可以看出域名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组成特点是什么?小实验:提取域名顶级域名意义新的通用顶级域名面向的用户Com商业组织INFO主要从事信息服务实体Edu教育机构BIZ商业、企业Gov政府部门AERO航空业MIL军事部门COOP非营利团体NET 主要网络支持机构MUSEUM 博物馆orG非营利利组织NAME个人INT国际组织PRO专家(律师、医生等)实践二:设置DNS。
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通常我们上网时,在网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步学生学会电脑网络的基师:DNS 怎样完成解析?电脑ip 地址具体又是怎么工作的?以后学习的内容。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陈淑彦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著的高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学习、生活的既有经验和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内容较为抽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授课对象为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同学,学生认知水平相对较好,他们对生活中的通信过程比较熟悉,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通信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另外由于本课知识较为抽象,偏重理论,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因此积极性可能不高,教师要更好的掌握课堂的节奏,调动学生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络通信和邮政通信过程的共同点,形成U型结构的概念2、理解 OSI 模型和TCP/IP 协议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分层及约定的思想3、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过程与方法1、将生活实际和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2、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化解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断的将生活中的现象和所学知识进行类比,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随处都是知识,要善于发现,认识到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点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理解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体系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其分层和约定的思想四、教学难点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树立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五、教学方法及策略类比法问题探究法本节课主要运用类比和问题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1、类比,将生活中的事例和知识点进行类比,为学生理解知识点搭建平台2、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的解答点拨重点难点六、创新之处: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直观的图形予以化解,将网络通信的过程抽象成一个U字型结构,并贯穿这节课的始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并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过渡。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上课之前,播放杨丽萍《孔雀舞》片段教师:这是舞蹈家杨丽萍的代表作《孔雀舞》,这支舞蹈是她根据生活中孔雀的动作姿态创作出来的,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实很多的技术也同样来源于生活。
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教学设计
域名与域名的管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域名的概念及命名规则,知道域名的管理办法和重要的管理机构。
2.过程与方法:学会动手注册域名,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遵守域名注册的道德与法规;形成规范使用域名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域名与域名管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域名是因特网组织与管理的两个重要方式之一,介绍了“域名的一般知识”和“域名的管理”。
教学重点:域名的基本结构和命名规则教学难点:动手注册域名2.学生分析每个学生都上过网,都知道上网要输入网址,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域名就包含在网址之中;对于他们经常用,却不知道的东西,学生是很感兴趣的。
三、教学方法:提问法、实践法。
四、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五、教学设计思路:以问题引导,互动;以举例、打比方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由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网站在因特网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呢?”作为切入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从而引出域名的概念。
2.域名的一般知识(域名的基本结构,命名规则)(1)师:请同学们写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几个网址,并找出域名部分。
稍后找学生回答。
活动:学生在下面交流,并完成任务。
老师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意图:对自己熟悉的网站,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2)师:大家从自己写出的域名可以看出域名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组成特点是什么?活动:学生讨论大概总结出域名的基本结构和命名的一般规则。
不足之处由老师来补充。
意图:让学生自己动脑,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域名的管理(1)师:大家想不想为自己的网站申请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域名呢?给出域名注册过程:选择域名注册服务商-> 查询自己希望的域名是否已经被注册-> 注册用户信息->支付域名注册服务费->提交注册表单->域名注册完成。
IP地址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
高中计算机的网络身份IP地址教学设计教案IP地址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IP地址到底是什么?IP地址和域名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足够让学生一头雾水,怎样将这样抽象的概念实例化,让学生真正地理解IP地址呢?【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著的高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中的第二节。
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体验与理解。
本节在域名的基础上,介绍并区分域名及IP地址。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方面的知识,但主要停留在如何使用网络,对于网络运行的原理了解甚少。
IP地址这样的一个抽象概念若只是简单地书面介绍,学生理解相对困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IP地址及域名的关系,掌握IP地址的概念、理解IP 地址的分类方式。
2.过程与方法(1)将身份证与IP地址作类比,让学生理解抽象的IP地址概念及IP与域名的关系。
(2)通过二进制规律的类推,让学生发现IP地址分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珍惜网络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IP地址概念及IP地址的分类。
难点: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策略】类比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课前阅读:身份证的秘密。
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一张身份证提问:同学们,身份证是我们身份的标识,身份证上有很多信息,你们觉得身份证上哪些信息可能会改变?哪些信息不会变化呢?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身份证,分析身份证上信息,根据生活常识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阅读的铺垫,学生对身份证有所了解,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形成身份证唯一性的意识。
2.IP地址与域名的关系教师活动:解释域名及IP地址关系,利用身份证类比。
(1)域名、IP地址都是网上标识计算机的方法。
(2)域名相当于人的姓名,记忆方便,域名可能改变。
IP地址相当于身份证号,它包含了很多信息。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学案例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学案例作者:徐美琴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12期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版的高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既有经验和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该内容是对上一节课《网络的功能和构造》的补充和延伸,也是为下一节课《网络的规划设计》作铺垫,承上启下。
另外,本节内容较为抽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络通信和邮政通信过程的共同点,形成U型结构的概念。
(2)理解OSI模型和TCP/IP协议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分层及约定的思想。
(3)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2.过程与方法(1)将动画片中的故事和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2)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化解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不断地将生活现象和所学知识进行类比,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随处都是知识,要善于发现,认识到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通过故事主人公的困惑,不断促进学生思考并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学会感恩。
三、教学重点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理解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体系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其分层和约定的思想。
四、教学难点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树立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1.类比,将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几个困惑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一个个知识点化解,使学生的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丰富有趣。
2.问题层层递进,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从而化解重点难点。
六、创新之处1.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直观的图形予以展现,将网络通信的过程抽象成一个U字型结构,并贯穿这节课的始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并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过渡。
2.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动画片中不断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从而使枯燥的学习变得快乐有趣。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教案
数据交换技术一、教学分析:本课题《数据交换技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网络技术应用》选修课本第三章。
第一节主要学习了数据的传输过程,大概了解了OSI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
续上一节深入学习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技术——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包含了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从实际现象中分析,学生理解电路交换并不难,电影中战争年代的老式电话足以说明电路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是技术领域“质”的飞跃,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是技术领域“量”的飞跃。
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可以认为是不同本质的数据传输形态,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是相同本质的数据交换。
报文交换主要是改变传统的电路交换,突出中间交换设备的“储存——转发”原理,而分组交换是如何体现报文交换的弱点——“网络延时”,明白了为什么出现网络延时?分组交换的原理应运而生。
整个教学思路主要从技术的发展与矛盾的引出,层层深入的揭开技术之迷。
二、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能进行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比较。
B、过程与方法目标使用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解释生活中技术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
C、情感受态度价值目标通过体验、感悟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技术发展的过程和思维,体验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特点与区别,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总结出IP电话为什么便宜?四、教学难点1、文交换技术为什么出现网络延时?2、换技术是如何突破报文交换技术网络延时的弱点,提高网络数据的传输速度。
五、教学环境:1、多媒体教室2、WIN2000系统3、powerpoint应用程序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师: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数据的传输过程,知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是以分层协议管理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知道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远程网络上的另一台计算机,原始数据经过层层网络协议的到封装成数据包,放到发送端口做好发送的准备,而另一台计算机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逆向地将接收到的数据层层按协议恢复到原发送的状态。
参赛项目教学设计
参赛项目:教学设计案例名称:IP地址及其管理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选修)2.2 IP地址及其管理《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任务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这节课IP地址及其管理,要求学生从动手中认识问题,从实践中对IP地址这种枯燥的一连串数字有一个初步直观的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初步衔接。
通过前一节学习的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来认识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和总结,穿插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进而形成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大都来自周围农村,条件弱,基础差,学习时间经常不能保障,尽管是高二学生,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但更待加强。
因此在教学中,尽力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了与新知识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介绍了IP 地址和IP 地址的管理的相关知识。
IP 地址的概念非常重要,是本节课的重点。
但由于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践内容,举例让学生逐步理解这个概念。
IP 地址的管理主要介绍因特网地址分配机构和分级管理的方式,可以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和分配不平衡性。
四、教学目标(三维):根据以上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本着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有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从实践中对IP地址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解IP 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及管理办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能根据IP 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和分配的不平衡,由此暴露出的矛盾,对此我们该如何做。
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快乐,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树立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内容描述 (一)因特网信息交流 (二)网络安全
三、重点难点
信息交流部分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网络实时信息 交流和非实时信息交流的多种交流方式,了解 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信息交流的工作原 理是本知识点的教学难点。 信息安全部分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网络应用中常 见的安全隐患,网络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方 法。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维护自己网络的安全。
二、内容描述
(一)计算机的网络身份——IP地址 (二)IP地址的管理 (三)IP地址的发展
三、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在于对IP地址的进一步深入理解, 特别是IP地址的结构和分类。理解的目的是为 了应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的 学习创造一些动手的机会,例如用IP地址访问 网站、设置IP地址、Ping域名获取IP、同网段 和不同网段网络连通检测等等。让学生通过操 作来深入认识相关知识。 本节难点是IP地址的结构。这部分内容如 果深入去讲,可能会涉及到进制转换、逻辑运 算等内容。教学处理时应该尽量化简难度,深 入的内容可以作为拓展知识,让有能力的学生 自己去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课标教材培训资料
网络技术应用(选修)
2009年6月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
1.1跨时空的服务
1.2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1.3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
1.1跨时空的服务
一、教学目标
因特网提供了众多的服务,学生不仅要体验不同类型的因特 网服务,还要深入总结、归纳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更全面和深 入地理解因特网服务的社会意义,从而能够利用因特网服务于学习 和生活。 知识与技能 (1)简单描述因特网提供的服务类型、特点 (2)举例说出因特网上常见的应用领域 (3)举例说出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灵活使用因特网各种服务,解决实际问题 (2)用因特网来学因特网,了解认识新的因特网应用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乐于利用因特网工作和学习的习惯 (2)养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二、内容描述 (一)因特网中的信息检索 (二)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 (三)搜索技巧
三、重点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因特网信息检 索工 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是教学难点。
四、案例推介 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
二、内容描述 (一)因特网服务类型 (二)因特网应用领域 (三)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
三、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在于综合掌握因特网的应用。
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教学内容很自然地与
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所 学的网络服务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案例推介 撰写网络生存的基本方案
1.2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一、教学目标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信息交流知识点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对因特网上 信息交流方式的归纳提升,对实时信息交流和非 实时信息交流的方法、原理进行比较。在此基础 上深入分析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 势和局限性,用以指导现实生活中信息交流方式 的选择。 网络安全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威 胁来自哪些方面,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和影响,以 及如何防治。
知识与技能 (1)比较非实时信息交流和实时信息交流的功能和特点,根据意图选择 恰当的方式实现因特网上信息交流; (2)认识网络应用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3)了解网络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树立网络安全意识; (4)知道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学会使用防火墙技术、加密解密技术等; 过程与方法 (1)举例并分析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如快捷、自由、 开放等; (2)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能进行防范、维护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正常 运行,保护通信和数据的安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举例并分析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局限性,如语言壁垒、 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
四、案例推介
信息交流(一)——网上文件的交换
1.3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
一、教学目标
本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对比,深入到搜索引擎工作 原理的挖掘,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搜索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水平,在 实际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高效地获取信息。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和特点; (2)列举常用的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引擎,列出这两类搜索引擎 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熟练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 (4)从使用者的角度简单评述网络搜索技术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方法获取信息; (2)列举实例指出所用信息检索工具的优势和不足; (3)用图、表描述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举例说明不良信息和网络谣言的危害性
二、内容描述
(一)域名一般知识
(二)域名的管理
三、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在于对域名的深入理解,特 别是域名的结构和分类。 域名注册则是难点,教学中需要结 合实例或者借助类比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 解。
四、案例推介
域名及域名的管理
2.2 IP地址及其管理
一、教学目标 本节涉及到IP地址的相关知识,了解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将有助于理解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和IP地址的分配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简单描述IP地址的概念、作用、发展、管理 (2)能举例说出IP地址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1)能为局域网中的电脑设置合理的IP地址 (2)会查看自己电脑的IP地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应用的基础上养成探究深层知识的求知欲 (2)养成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第二章 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
2.1 域名与域名的管理
2.2 IP地址及其管理 2.3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2.1 域名与域名的管理
一、教学目标
本节重在让学生结合实例识别域名,了解域名的概念、 命名规则,知道域名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 了解域名注册的一般过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域名的概念、基本结构及命名规则 (2)了解域名的管理办法和重要的管理机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学会规范地申请、使用域名的方法 (2)了解域名的注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遵守域名注册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 (2)感受网络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