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文集——十大课改名校课堂模式分享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改文集——

十大课改名校的课堂模式分享和思考

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

“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此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启示和思考:(特级教师冯林)

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全国课堂改革的代名词,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乡村学校,之所以创造了课堂教学的神话,是因为它顺应了新课改的潮流,结合了自身的校情,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整合了各种优秀的课堂教学传统,并总结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流程,使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学习内容之间贯通了起来。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起来,潜能激活了起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起来。繁荣的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学得轻松和愉快。

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凸显“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标理念,从另一个途径来解决僵化的“应试教育”方法,并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

要把杜郎口课堂模式运用好,关键要处理好几个问题:1、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问题。效率与质量往往就是一对矛盾体。过分追求课堂的容量,会影响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没有深度的浅表性知识,就会变成瞬间即逝的东西,不会形成知识素养。2、动与静的问题。只追求课堂的热热闹闹,繁荣的背后就是浮躁和虚伪,很多知识需要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外静才能内动,深沉才能致远。3、放与收的问题。热情和奔放,如果信马由缰,就会漫无边际,变成了课堂的失控。4、“虚”与“实”的问题。很多知识素养、灵性智慧都是以“虚”的形式存在着的,很多玄妙的东西不能用实体或语言呈现和描述出来,但有时是很必需的素养。学生学到的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大智慧的培养比小机谋的获取要重要得多。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

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启示和思考:

昔日的高考强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学校有一句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更优良、更科学的升学的秘诀。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强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课改前因为高考成绩优秀而闻名,课改后因为高考成绩更优秀而更扬名。课改前敢比升学率,课改后不屑谈升学率。名校因为课改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气度更大了。

他们的成功,从研究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开始,用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其实,像所有的改革一样,新课改,也不只是推倒,全面颠覆。更多的是继承优良传统,改良过往不合时宜的做法,引进新观念、新行为,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实践创新。

观念一新天地宽。更全面准确理解新课改,更透彻一点理解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变一种思维,改一种形式,加一些创新,使课堂变得更加的科学和完美。3、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启示和思考

“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把后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学校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用课后问题为学习导向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把学习过程的自主权、管理权也交给的学生。

4、山东微山夏镇一中西校的“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

该模式概括为“一堂课”、“一张纸”。

“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其基本结构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分为自学、释疑、达标三大板块;分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七个环节。其中,合作探究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对接链”,使二者合为一体。自学包括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和纠错互评四个环节;释疑包括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和提炼总结五个环节;达标包括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两个环节。三大板块相互兼顾、相互关联。

同时,该模式以“教学案”为载体。“教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体备课的抓手,便于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它是学生自学的罗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启示和思考

“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了师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以教学案的方式进行了统整,让课堂更切合实际,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体作用更加突出。

5、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启示和思考

简约而不简单的模式。用教学案贯彻课堂,拓展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的传授角色变成了伴学角色。主导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引导作用上。

6、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