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完整题库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3章文学作为活动【圣才出品】
童庆炳《⽂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3章⽂学作为活动【圣才出品】第3章 ⽂学作为活动⼀、填空题1.弗洛伊德认为⽂学艺术实质上是性本能的“______”。
[南开⼤学2011年研]【答案】升华【解析】弗洛伊德认为,⽂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种“升华”。
在他看来,“艺术的产⽣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
”⽂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多的升华。
2.⼈是⽂学活动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出发点;归宿点【解析】⽂学活动是在⼈的⽣活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审美精神活动,是⼈所从事的⽂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是⼈的本质⼒量的对象化。
⽂学作品是⼈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的,并且是为了⼈的需要⽽写的,因此,⼈是⽂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名词解释1.⽂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学2012年研]答:⽂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书中提出的⽂学活动的四种要素。
他认为⽂学是⼀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学活动。
⼀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活,即“世界”;⽣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的整体关系。
2.⽂学性[武汉⼤学2010年研;四川⼤学2011年研]答:⽂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学的本质特征。
⽂学性是指⽂学之所以成为⽂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
⽂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
形象思维和⽂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学性最基本的特征。
⽂学性的定义与语⾔环境以及⽂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1、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在《新科学》中“发觉了真正的荷马〞。
5、孟子提出的“______________〞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社会学。
二、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判4、文学史5、文艺心理学三、简答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行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根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______________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简答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模仿的模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大二文学理论教程试卷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卷:1.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指————————,——————————。
2.象征型文学的特点是——————和————————。
3.文学意境的特征是————————,————————,——————————。
4.文学接受从总体上说,发生于读者对本文的阅读。
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的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支配下,在特定————————的影响下展开的。
5.文本一般可分三个层面,即————————,————————,—————————。
6.叙事的构成有:————————,————————,———————。
7.文学批评的形态有:————————、————————‘————————‘——————。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小说2.理想型文学3.叙事4.文学典型5.文学风格三、辩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文学类型就是文学体裁2.文学消费等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什么是角色?什么是行动元?二者的关系?2、诗歌的主要特征?3、风格的特性?五、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举例论述现实型文学的特征。
2、举例论述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一、填空补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指————————,——————————。
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类型、文学体裁。
2暗示性、朦胧性。
3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4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
5话语层,形象层,意蕴层。
6、叙事内容,叙事话语,叙事动作。
7、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1分),叙述故事情节(1分)的文学样式(1分)。
2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1分)表现主观理想(1分)的文学样式(1分)。
3.叙事用话语(1分)虚构(1分)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1分)。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
《文学理论教程》a 试题及答案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4.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5. 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论文、点评、随笔、序跋。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①真实性②科学性③新颖性④诚挚性⑤蕴藉性10.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是:①实事求是②客观公正③艺术民主④批评作家⑤炒作作品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文学概念三种含义的具体内涵。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理论本身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C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安娜·卡列尼娜》B. 《悲惨世界》C. 《百年孤独》D. 《荒原》答案:D4.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非线性叙述B. 内心独白C. 现实主义D. 反传统答案:C5.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是什么?A. 历史感的丧失B. 深度模式的消失C. 语言的自我指涉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理论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指导文学创作B. 促进文学批评C. 影响文学教育D. 推动文学发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文学作品的解读?A. 作者的意图B. 读者的背景C. 文化环境D. 时代背景答案:ABCD3. 新批评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文学作品是一个封闭的系统B. 重视文学作品的形式分析C. 强调作者意图的重要性D.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固定的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文学理论中常用的术语?A. 隐喻B. 象征C. 叙事D. 修辞答案:ABCD5.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文学作品是社会结构的反映B.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语言结构决定的C.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D. 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创作规律,从而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文学技巧,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2. 描述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案: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注重细节描写,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理论自身答案:D2.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历史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统计分析法D. 理论阐释法答案:C3. 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是()。
A. 应用学科B. 基础学科C. 交叉学科D. 实验学科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功能?()A. 指导文学创作B. 促进文学批评C. 丰富文学知识D. 创造文学作品答案:D5. 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是()。
A. 次要的B. 辅助的C. 基础性的D. 无关紧要的答案:C6.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哪个时期的理论家强调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A. 古典时期B. 浪漫主义时期C. 现代主义时期D. 后现代主义时期答案:D7. 文学理论中的“文本”指的是()。
A. 作者的思想B. 读者的解读C. 作品的实体D. 作品的符号系统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研究范畴?()A. 文学的本质B. 文学的创作过程C. 文学的接受过程D. 文学的市场价格答案:D9. 文学理论的研究视角包括()。
A. 作者中心论B. 读者中心论C. 文本中心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
A. 越来越封闭B. 越来越开放C. 越来越单一D. 越来越复杂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文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
A.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B. 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C.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D. 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答案:ABCD2. 文学理论的学科交叉包括()。
A. 哲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语言学答案:ABCD3.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可能涉及()。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理论构建答案:ABCD4. 文学理论的流派有()。
A. 形式主义B. 结构主义C. 后结构主义D. 女性主义答案:ABCD5. 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体现在()。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考试题目(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C)A.文艺学B.文学学C.诗学D.文学理论2.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独立的分支是在(D)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3.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A)A.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BC.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史D《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AA.孔子C)AC.人的生活活动D.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之一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B)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源泉问题用的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反映论D.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艺术生产论把文学看成是(C)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看成是(C)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AA.作家的出现C)AC.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D.形成对立关系马克思说“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个尺度是指(A)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马克思说人“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个尺度是指(B)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A)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B)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从作品自身要素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C)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A.15世纪B.16世纪C.17、18世纪D.19世纪创造“文学本体论”这一术语的是英美新批评的(B)A.英伽登B西谚中“B)AA.20C.20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的是(D)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看,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B)A.系统结构B.交往结构C.读者反应系统D.创造系统在文学活动发生问题上提出巫术发生说的是(C)A.康德B.席勒C.弗雷泽D.格罗塞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同类相生或同果必有同因”称为(A)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称为(B)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最早在理论上阐述游戏说的是(A)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系统地阐述游戏说,并作为游戏说代表的是(B)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D)A.巫术BB)ACAA.惟一因素B.一般因素C.次要因素D.最终因素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章炳麟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着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导言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文学理论的试题,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试题一:请简要解释文学理论的概念和作用。
答案: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法则、审美原则、文体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揭示文学作品内在的艺术美和人生哲理,对文学研究和创作具有指导作用。
文学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拓宽我们的审美视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试题二:请简述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答案: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技巧,认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在其独特的结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形式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独立性和自足性,试图解放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之于社会和历史的束缚。
然而,形式主义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作者的生活经历对作品创作的影响。
它过于强调艺术性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
形式主义的局限性在20世纪中叶逐渐暴露,引发了对其的批判与反思。
试题三:请简要介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结构体系,通过对文本内部的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结构主义关注文本内部的结构、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文本中普遍存在的结构规律的研究,揭示作品的共性和普遍性。
结构主义强调对文本的客观分析和研究,而非主观的解读和感受。
它提供了一种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试题四:请简要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答案: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否定了传统文学理论的许多观点和假设,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
后现代主义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游戏、文体破碎、叙述多重性等特征,试图打破传统文学形式的束缚,突破现实和虚构之间的边界。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教程》最全考试知识点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 )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BCD)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ABC )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BC)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B)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BC)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C)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BCD)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CD)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CD)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D)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C)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BCD)A读者B世界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C)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D)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D)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BC)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CD)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BD)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CD)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D)A审美B情感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BCD )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B)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C)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BCD)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BCD)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B)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CD)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D)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CD)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CD)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BDE)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圣才出品】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题1.______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论述了文学的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要素。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艾布拉姆斯【解析】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于1953年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
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时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
此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世界、作家、读者”。
2.19世纪法国文学史家丹纳提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种族;环境;时代【解析】法国文学史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三大原则,认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种族、环境和时代。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
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等社会环境。
丹纳所谓的时代,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影响当时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形成一个时代独有的“精神的气候”。
1.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南京大学2011年研]答: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是其提出的艺术活动观点。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艺术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艺术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当下,“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四要素艺术活动说已经成为了中西文论界特别是中国当代文论界解释文学现象通用的和处于主流地位的艺术活动范式。
2.移情答:移情是德国学者立普斯提出的一种美学观念,认为主体在接触对象时,将自身的情感转移到了对象上,因而使对象看起来有了情感。
《文学理论教程》A__B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a 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3.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
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1~8章)【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题1.________的《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论述了文学的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要素。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艾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
(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案】M.H.艾布拉姆斯【解析】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M.H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于1953年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
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时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
此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
2.19世纪法国文学史家丹纳提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种族;环境;时代【解析】法国文学史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的三大原则,认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种族、环境和时代。
二、名词解释1.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南京大学2011年研)相关试题: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活动四要素(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艺术四要素是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活动观点。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艺术活动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艺术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当下,“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四要素艺术活动说已经成为了中西文论界特别是中国当代文论界解释文学现象通用的和处于主流地位的艺术活动范式。
2.移情答:移情是德国学者立普斯提出的一种美学观念,认为主体在接触对象时,将自身的情感转移到了对象上,因而使对象看起束有了情感。
艺术活动中的情感,其实质是主体情感的折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和创作方法的学科,它对于理解文学作品、指导文学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供一份文学理论教程的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A. 文学作品的结构- B. 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 C. 文学的本质和功能- D.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答案:C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作者已死”的观点?- A. 亚里士多德- B. 罗兰·巴特- C. 弗洛伊德- D. 马克思答案:B3. 在文学批评中,“新批评”学派强调的是什么?- A. 作者的生平背景- B. 文本的客观性- C. 读者的主观体验- D. 社会历史背景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案: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指的是文学作品既具有审美的特质,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文学作品通过审美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形态。
这种属性使得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创造,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
2. 阐述“接受美学”的主要内容。
答案:接受美学是一种将读者的接受活动视为文学作品意义生成重要环节的文学理论。
它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变化的。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体性,认为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体验,从而赋予文学作品多重意义。
三、论述题1. 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梦境、无意识等元素的分析。
通过心理分析,批评家可以深入探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欲望。
例如,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时,可以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中,探讨其内心的道德冲突和自我认同问题。
2. 试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答案: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由各种语言和文化结构构成的,而非单纯反映现实。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1-16章)完整版
《文学理论教程》基本概念,习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 习题 共十套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教程试卷文学理论第一学期第一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科学的学科。
2、文艺学包括、、、和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3、提出“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情状也。
”4、“诗言志”强调文学四要素中的。
5、在其《》中提出“相似律”与“接触律”两条巫术原理。
6、德国哲学家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7、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的。
8、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得作家、理论家主要有、、和。
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选答3题,多选不给分)1、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其内涵相同。
2、经济因素是文学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3、“发愤著书”之说的提出者是韩愈。
4、物化阶段是文学活动的最后阶段。
5、文学话语与科学话语、日常话语基本相同。
三、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0分)文学游戏说艺术真实灵感四、简述(20分,选答2题,多选不给分)1、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个整体?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3、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又什么不同?五、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学民族化的认识(30分)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共产党宣言》)第二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话语活动的构成要素一般概括为五个方面,包括说话人、受话人、________、沟通和_____________。
2、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存在方式,而则是实现这一方式的基本途径。
3、文学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的,这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现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促进交流C. 规范阅读D. 反映社会答案:D3.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应该关注: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文本本身D. 读者反应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文学理论中的“文本中心主义”。
文本中心主义是文学理论中的一种观点,它强调文学研究应集中于文本本身,而非作者、读者或社会背景。
文本中心主义认为文本具有自足性,其意义和价值来源于文本内部的结构和语言特征。
2. 解释“互文性”这一概念。
互文性指的是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一个文本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能引用、模仿或回应其他文本。
互文性揭示了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是理解文本意义的一个重要维度。
三、论述题1. 论述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文学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通过文学理论,批评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和风格。
文学理论还帮助批评家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隐喻、象征和其他修辞手法。
此外,文学理论还能促进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对话。
2.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运动,其特点包括对传统叙事结构的颠覆、对时间和空间的新颖处理、以及对内心世界和主观经验的强调。
现代主义作家常常使用断裂的叙事、流意识技巧和非线性时间来探索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案例分析题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为例,分析其文学理论意义。
《到灯塔去》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伍尔夫运用了流意识技巧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
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处理也极具创新性,通过人物的思绪跳跃和回忆,展现了时间的非线性特征。
此外,作品还探讨了性别、阶级和艺术等主题,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完整word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A、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BC)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B、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和创作方法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文学文本的解读,还包括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文学理论教程的试题及答案示例,供参考:#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功能?A. 解释文学现象B. 指导文学创作C. 预测文学趋势D. 评价文学作品3. 文学理论中的“文本”通常指的是什么?A. 文学作品的原始手稿B. 文学作品的任何形式C. 文学作品的电子版本D. 文学作品的印刷版本4. 谁提出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萨特D. 罗兰·巴特5.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学理论中的批评方法?A. 形式主义批评B. 心理分析批评C. 历史主义批评D. 创作者生平研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2. 解释“文学的多义性”这一概念。
3. 描述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文学理论中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2. 分析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并举例说明。
#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A2. C3. B4. D5. D二、简答题答案1. 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包括:提供解读文学作品的框架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文学现象的复杂性,指导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以及促进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对话。
2. “文学的多义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和理解方式,这与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有关。
3. “接受美学”是文学理论中关注读者如何接受和解读文学作品的领域。
它强调读者的主观体验和解读过程在文学交流中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 )A象征性 B主观性 C评价性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A )A表现功能 B通讯功能 C意义功能 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 B夸张与对比 C借代与用典 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D)A亚里士多德 B钱钟书 C王夫之 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 )A创作个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ABC)A独创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A)A《文心雕龙》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 )A认识属性 B审美属性 C文化属性 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ABC)A阐释者 B审美者 C认识者 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B)A黑格尔 B姚斯 C刘勰 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D )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 )A净化 B共鸣 C领悟 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 )A新批评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B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ACD)A真实性 B革命性 C情感性 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B进步的倾向性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BCD)A批评风格 B最高标准 C批评方法论 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原型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 )效果。
A领悟 B延留 C净化 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 A )A伊瑟尔 B加达默尔 C英加登 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BC )A审美动机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A )A语言表现 B体裁类型 C结构安排 D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B)A抒情内容 B抒情话语 C抒情现实 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BC )A声音 B画面 C情感经验 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C )A结构 B声音 C故事 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BCD )A人物、情节、环境 B叙述方式 C叙述的声音特点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CD)A叙事功能 B抒情功能 C描述外在事物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C D)A表意式意象 B表情式意象 C寓言式意象 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D)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C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BCD)A读者 B世界 C作家 D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AC)A实践性 B艺术性 C价值取向 D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D)A立普斯 B克罗齐 C弗洛伊德 D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 D)A文学文化学 B文学信息学 C文学符号学 D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 ABC)A对象化说 B意识形态说 C艺术生产论 D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 CD)A桑塔耶那 B罗兰巴特 C阿恩海姆 D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A )A俄国形式主义 B新批评 C接受美学 D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BD )A德漠克利特 B康德 C歌德 D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CD )A作为文化 B作为意识形态 C作为审美 D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D )A审美 B情感 C想象 D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BCD )A革命性 B主导性 C层次性 D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 AB)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工农兵服务 D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 C )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 A )A列宁 B高尔基 C毛泽东 D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BCD )A模仿者 B创造者 C集体人 D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ABCD)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 B)A突出 B综合 C简化 D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 CD)A情感性 B理智性 C诚挚性 D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D )A逼真性 B创造性 C表现性 D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CD )A再现性 B逼真性 C表现性 D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CD )A表现性 B象征型 C暗示性 D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 ABDE)A本质论 B创作论 C价值论 D接受论 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 √ )10文学作品的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11叙事性作品是一种形式化的话语组织,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12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13只要能抒发自我之情的作品,就是好作品(╳)14司空图把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15文学消费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16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含义是同一的(╳)17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18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19鲁迅认为文学批评总是有“圈子”,实际指“标准”(√)20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21人物具有的“行动元”和“角色”两重性特征在作品中总是相互吻合的(╳)22一般叙事作品中场景都是详细叙述的(╳)23叙事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相比,人物是第一位的(√)24按因果逻辑来组织的事件都会成为叙事作品中的情节(╳)25叙事的社会本质在于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意识形态属性只体现在叙事的形式中(╳)26叙事内容与形式都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特征(√)27文学叙事话语中所指的对象仅存在于话语之中,而非在话语之外的现实世界中(√)28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9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象征型(╳)30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象征型(╳)31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32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观点的刘熙载(╳)33一般说来不同档次的文学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不同层次的文学读者在数量上呈现相互对应的比例关系(√)34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35时代风格包含着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全部特征(╳)36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37话语系统的语言格调是表现风格的第一要素(√)38作家创作个性对作品风格形成有制约和影响作用(√)39任何作品都是有风格的(╳)40许多抒情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却不直接倾诉自我的感受(√)41叙事话语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面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42 20世纪,对叙述声音的重视成为叙事文学创作的一种创新方式(√)43文学是以作品的这种形式而存在的(╳)4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虚静”,“神思”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45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结(√)46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强调文学与世界联系上与摹仿说有一脉相传之处(╳)47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48文学话语总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49文学话语是一种社会性话语(√)50文学对现实生活有依赖关系,所以文学反映完全是受动的(╳)51文学是审美的,所以从目的看,它完全是无功利的(╳)52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表达客观理想认识(√)53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更充分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本文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54俄国批评家维亚捷姆斯基第一个使用“人民性”概念(√)55世界文学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取消民族文学(╳)56物质生产永远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57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58神魔小说写得是神魔,与现实生活无关,它的创作源泉是故事(╳)59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60亚里士多德也属于“摹仿说”的代表之一(√)61荣格提出“个人无意识”,弗洛伊德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62创作动机的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63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故有密切联系(√)64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创造意象的同一方式(╳)65生活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66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67艺术真实是主观真、诗意真实的统一(√)68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69文学创造中境的传达依赖请的创造(╳)70文学作品有请与理之分,其理指事理与哲理(√)71形式美是美的一个范畴(√)72文学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73象征性手法只是运用于象征型文学(╳)74形象的变形是作家想象力对于现实的超越(√)75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76现代主义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的现实,强调非理性、心理化、梦幻的现实(√)三、填空题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的任务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根据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