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3.27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2)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 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 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 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 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 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 观点态度)。
例.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 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方法四:注意细节描写。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 的心情?
答案: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 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 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 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 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 琢之习,语言清丽可诵。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 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之人物形象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资料古代诗歌鉴赏形象之人物形象(《3+2》P186、P191)人物形象(“人象”)1、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2、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
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解析——寥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这首诗很含蓄,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
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
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
“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尾写箭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2)美人: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这样的名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与景物题型及答题步骤
想观点。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
及细节描写等。解释诗句的意思,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
诗进行。
4 答题模式(1)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2)分析诗句在描写或抒情方面的表达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
旨趣。(3)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4 答题模式(1)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2)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 什么。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 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愁。
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2) 这首诗(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就诗(词)中有关句子,结合 全诗(词)加以赏析。(3)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 解答提示,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涉及的文化 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 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4)时代背 景,社会现实。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 的感慨。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寄寓了对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四、分析语言风格型
•
1 设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设问变式:(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 3 解答提示:语言风格型即评析诗词的语言风格或艺术风格。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 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答题前要了解有关语言风格的相 关术语,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 笔调婉约、简炼传神、凝练沉郁、八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 谐俱见……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陶渊明的平 淡自然,李白的飘逸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冲淡清幽,李商隐的典丽精工,杜牧的俊 爽洒脱,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的婉约细腻等。答题时可以结合诗句相机行事。 有时根据诗歌的类别也可以明确风格,如山水诗语言风格上多是清新幽美,田园诗则多表 现为恬淡质朴,边塞诗一般语言悲凉慷慨,咏史诗则多半雄浑壮阔,讽喻诗钟情于沉郁激愤, 宫廷诗十有八九缠绵婉转,等等。 4 答题模式(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 析这种特色:(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 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的斗争中。清兵南下, 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3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 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一)(师用)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一、诗歌形象:诗歌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1、人物: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2、事物:咏物诗中的物象,特定含义的形象。
3、景物:诗歌中所描写的意象、意境。
二、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例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游子形象)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少女形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士形象)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妇形象)三、课本回顾:念奴娇•赤壁怀古1、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英俊儒雅(风流潇洒)、韬略不凡、年轻有为2、“我”(抒情主人公):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命运多舛、年老无为(功业无成)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四、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
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中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答:这两句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透过这种情景,可以看出诗人久久伫立在江边,目送朋友征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仍然极力远眺的依依不舍的形象。
诗歌鉴赏形象 - 人物
诗歌鉴赏形象篇——人物诗歌的形象: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分类:1、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2、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我”,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诗作者。
答题思路:身份、性格、命运1、形:形貌特点、身份地位,命运行为形貌特点:美人、老翁身份地位:职业:隐者、征人、知识分子、诗人。
地位:遗老、宗室、宫女、贫民人性:英雄、游子、悲士、思妇(少妇)。
命运行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羁旅漂泊、心忧天下。
2、神:性格豪放: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慷慨愤世。
婉约:多愁善感、冲淡平和、爱恨情长。
3、情:“对/为了对象的态度”热爱山川、悯农怜农、献身边塞、矢志报国、反对征伐、哀叹昔盛今衰、不慕权贵、思念故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建功立业、4、法: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正面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侧面描写:环境、铺垫、烘托、反衬二、分析概括1、分:形象的具体特征——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分析论证。
融入表达技巧。
2、总:什么形象(命运+特征+身份),什么感情作用((主旨、思想感情)。
3、答题关注点: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诗中作者的评论。
人物形象示例: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热爱山川。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悯农怜农的形象。
如李绅《悯农》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杜甫《兵车行》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示儿》、辛弃疾《破阵子》哀叹昔盛今衰的形象。
如刘禹锡《乌衣巷》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赠汪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雨霖铃》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春望》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建功立业的形象。
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
《木兰辞》中的木兰:替父从军,孝勇双全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
坚守爱情,忠贞不渝
抒情诗中的人物形象:
《归园田居》中的抒情主人公: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声声慢》中的抒情主人公:孤独寂寞,郁闷愁苦
自我形象
他人形象
(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中主人公形象)
古
典
静夜思 李白
诗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技法示范】因为对诗人不了解。解答此题就要抓住诗中 主人公的行为、心理描写并关注诗中意象、意境描写的衬 托作用。第三联“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是 行为描写,第四联是对诗人的心理描写,直接表现出诗人 的洒脱性格。第一、二两联是对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环 境清幽简朴,衬托出诗人的闲适生活;而诗中“竹”、“ 雪”、“梅”则是带有高洁雅致寓意的意象,诗人与这些 事物相伴,自然也是高洁雅致之人。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陌上桑》 中的秦罗敷,《李凭箜篌引》中的李凭;
• 二是指诗歌中诗人摄取的历史人物等,
如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的年少英雄周瑜。
• 三是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登高》中“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集身世之悲与家国 之痛于一身的杜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傲岸不羁、 蔑视权贵的李白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3高考辽宁卷节选)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共25张PPT)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例题演练
(2012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 宁夏灵武县)。
2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22.(5分)
全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1分)。前两联为 实写,首联写诗人夜宿旅舍,只能借酒浇愁,颔 联“孤灯”“一剑”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2 分);颈联为虚写,以李广、刘琨自励(1分) (用典抒情虚写),尾联虚实结合,(前半句虚 写,后半句湿尽青山夸张虚写,泪痕实写)展现 了诗人怀才不遇后的深深悲痛(1分)。
旅舍书事
[明] 瞿佑
过却春光独掩门,浇愁漫有酒盈樽。 孤灯听雨心多感,一剑横空气尚存。 射虎何年随李广,闻鸡中夜舞刘琨。 平生家国萦怀抱,湿尽青山总泪痕。
2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描写手法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
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细 节描写、白描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 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指出本诗词中的“虚”与“实”。
答案:
此词上下阕皆先实后虚,实写了石头 城、青山、离宫、辇路芳草、轻径、鬼火 等冷阴之景;虚写了蔽日旌旗、连云樯橹, 白骨纷如雪以及歌女的歌舞、临镜等。虚 实结合使得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实写2分,虚写2分,虚实结合的表达效 果1分)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 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上课)
回顾小结
• (1)什么形象;——身份 • (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 (结合诗句简析形象) • (3)形象的意义。——情感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1. 知人论世,了解释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 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2.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 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3.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 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 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例2.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 裳后六幺”。中一系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 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 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 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3.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 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 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 堪 ,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见《导与练》第57页
二、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1)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 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如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如离别诗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如边塞诗 (8)爱恨情长。 如柳永《雨霖铃》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注:曾参加永贞革新运动失败。此诗大约 作于作者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 • 【答案】:是一个清高孤傲的老渔翁形象。(身份)不怕天寒 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 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老渔翁孤寂无援而 又卓然独立的形象(形象特征),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 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 的精神面貌(形象意义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课件(共26张PPT)
⑧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都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 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表现了作者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 争的感情。
⑨天真、顽皮、活泼的孩童形象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 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⑩寂寞惆怅、远离尘嚣的形象
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 意
通过“三日醉”而且“爱把山瓢”喝酒, 可以看出“陈居士”行事不拘小节、洒脱, 性格豪爽;通过“亭角寻诗”“醒来推户寻 诗”,可以看出“陈居士”热爱诗歌,情趣 高雅,是一个十足的文人雅士。
第四步:结。总结表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 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 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注: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 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 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 格。
⒀漂泊天涯的旅者形象
⒁勤于劳作、怡然自得的形象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 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一个怡 然自得的劳动者形象。
⒂安闲宁静、超凡脱俗的形象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 涧中。”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安闲宁静的诗人形象。
⑾闲适自傲的形象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 有敬亭山。”这首诗塑造了一个闲适而孤傲的人物形象。 ⑿顾影自怜的闺妇形象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中的女主人公正是一个顾影自怜的闺中妇人形象。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课件
一.分条作答,答案有层次。 如果主观题设置的分值是6分,那么所写的答案一般为三点; 如果设置的分值是4分,那么所写的答案一般为两点。
二 . 语言精确,有专业术语。 例如概括人物形象时,一般用“塑造”搭配“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时,一般 用“通过”或“运用”搭配“手法”,用“表现”搭配“特点”;总结人物形 象时,一般用“抒发”或“表达”搭配“情感”或“态度”。
3. 抓描写, 分析形象
【技法点拨】---4角度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 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 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 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4. 析典故, 分析形象
(二)鉴赏人物形象“3步骤”
鉴赏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一、掌握必备知识 (说明:每首诗都有自我形象,但不一定都有他人形象。)
中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概括人物形象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 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本诗(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题 秘 钥
(举例讲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译文参考】
○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 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 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
人物形象
考 纲 解 读
2016年荆门中考语文考纲
[考点] 鉴赏评价
[考点解说]
①鉴赏古代诗文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诗歌意境。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考点精讲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常见特点
常用术语(多用四字短语) 零落漂泊、羁旅思乡、思念故乡 豪放洒脱、清高孤傲、狂放不羁 归隐田园 、寄情山水 旷达闲适、 悠闲自得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慷慨愤世 保边卫国、 忠诚爱国、建功立业 英姿飒爽、英武豪迈、斗志昂扬 淡泊名利、多愁善感 、忧国忧民 百无聊赖 清正廉洁、依依不舍
例题引路 二
•
•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是唐代诗人贾岛送一位邹姓卸任县官去灵武旅居时所作的送别诗。 翻译: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 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 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 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答案:步骤一: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 正廉洁。(点特点)
•步骤二: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 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 透骨寒风。(析例句)
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表现了 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明作用)
答题步骤
1.点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点(两三个词) + 身份 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 的性格特点。 3.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 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鉴赏方法一
• 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 心理、细节等入手分析,关注反映
感情的词语。
环境 烘托
只顾着追逐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 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 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 、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步骤二)通过“逐胜”“小立”等动作与“只 知”“忘寒”“最爱”等心理描写刻画了诗人只 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的形象。 (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
狂荡不羁
才华横溢 纵酒消愁
(1)诗中描写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李白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杜甫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陶渊明、孟浩然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苏轼 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南宋 友人送别、爱恨情长、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抨击黑暗,同情人民等
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
(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形象概括:身份
(2)人物形象刻画:怎样写?
描写方法:特征+手法
(3)人物形象塑造:为何写?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 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例题引路 一
最爱东山晴后雪 心理 [宋]杨万里 动作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心情
鉴赏方法二:
• 注意环境侧面烘托(时间、地点、天气、 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 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 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考点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入 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 物所起的作用。 •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考题回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诗中描写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考题回顾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不见(杜甫) 怀才不遇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