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word完整版)《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上: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①沿对革,异对同:沿和革是相似的,异和同是相反的。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②白叟对___:白叟指老人,___指年幼的孩子。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老年,又有少年。

③颜巷陋,___:___和___都是贫穷的地方。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都是贫困的。

④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池中濯足水指安逸自在,门外打头风指艰苦奋斗。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舒适,又有困难。

⑤___讲经同泰寺,___置酒未央宫:___在同泰寺讲经,___在未央宫设宴。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宗教,又有政治。

⑥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___满鬓,羞看百炼青铜:尘虑萦心指烦恼缠绕,懒抚七弦___指懒散自得。

___指年老,羞看百炼青铜指自卑。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烦恼,又有自得,既有年轻,又有年老。

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___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

___甘居陋巷,___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

___曾在同泰寺讲经谈佛,___曾在未央宫宴请功臣。

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抚弄七弦绿琴。

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

贫穷和富有相对,阻塞和畅通相对,山林老翁和溪边幼童相对。

鬓间白发和乌黑眉毛相对,洁白的牙齿和鲜艳的红唇相对。

___穿___,芳池鱼戏___。

女子眉弯如新月,男儿气壮如___。

天空广阔,阳光温暖;佩剑和弯弓相对,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天空宽广无边,阳光温暖融融,佩剑和弯弓相对,浅浅的溪水清澈碧绿,千树丛林落英缤纷。

在乡村渡口,杨柳嫩绿,燕子在柔软纤细的枝条中穿飞,犹如在雨中翻飞。

在绿色的池塘里,清秀的荷花随风舞动,鱼儿在荷叶和___下游来游去。

女子的蛾眉纤细,额下似挂着一弯新月;男儿心胸宽广,胸中充满着凌云壮志。

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滚滚的长江相对。

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

青色的布幔,碧绿的油幢,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上:五微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①,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②。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③。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⑤。

【注释】①朗:月光明亮。

②(j i)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原文】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译文】来和往相对,密集和稀疏相对,春燕轻舞和黄莺翻飞相对。

清风和明月相对,浓重的露水和轻轻的炊烟相对,经霜的菊花冷峻清逸,经雨的梅子果繁叶茂。

他乡的曲折小路和水边突出的岩石相对。

③朝:早晨。

珠玑: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④(q i)欹: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想着。

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原文】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译文】七彩的晚霞,犹如锦绣铺满天空;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

盛夏的时候,身在他乡作客的人躺在石板上纳凉思念家乡,秋天转寒时,妻子为戍守边疆的丈夫捎寄棉衣。

⑤莎: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原文】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译文】春天的水面,天色刚刚暗下来,青草岸边的渔夫就回家去了;夕阳还在半山腰,绿绿的草原上已有牧童归来。

宽对猛,是对非①,服美对乘肥②。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③。

桃灼灼,柳依依④,绿暗对红稀⑤。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⑥。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①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②乘:乘坐。

此处动词做名词用,指乘坐的马匹。

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前言——《声律启蒙》是清朝进士车万育所做,是古代儿童关于韵律学习的启蒙读物。

关于韵律的学习我们今天不需要了,因为不用去作诗,但是此书中包含很多典故和文化内涵,很多典故在古代诗词中反复出现,成为经典。

他们就像一颗颗宝石,车万育缀玉连珠,把它们织成一段段珠光闪闪的锦缎,熟悉它们对我们学习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

而如今关于《声律启蒙》的注解,往往缺少详细的内容,特别是和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今天就帮助孩子们对《声律启蒙》中的成语典故以及文化内涵进行详细解读。

我们先来看第一篇,《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云对雨,雪对风,在成语里面云和雨往往一起出现,比如“朝云暮雨”、“翻云覆雨”。

有个典故叫“巫山云雨”,说的是楚襄王游巫山遇到神女的故事,所以李白有诗云:“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毛泽东也有首词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还有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里都是借指自然风光。

风和雪在成语里也是一起出现,如“风花雪月”、“流风回雪”。

古诗词中也经常写到风雪,比如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辛弃疾的“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风雪在此借指恶劣的环境。

晚照对晴空,这一句的意境太美了,晚照就是夕阳西下之景,往往不免消极失落之感。

但是晚照一词又让人觉得大气磅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概。

怪不得黄霑要在《笑傲江湖》片头曲《沧海一声笑》里用到这个词,“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何其潇洒豪迈,何其英雄气概。

“一襟晚照”太爱这个词了。

宋代词人王诜的一首词开篇一句“小雨初晴回晚照。

”写得也特别有意境。

晴空,这个词与晚照相对,晴空万里,长烟一空让人的心情无比舒畅,特别是秋天的晴空,所以也就有了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其作者为车万育,全文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对于学习诗词格律、对仗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全文及注释: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云对雨,雪对风”: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常常在诗词中相对应。

“晚照对晴空”:傍晚的阳光对应晴朗的天空。

“来鸿对去燕”:飞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

“宿鸟对鸣虫”:栖息的鸟对鸣叫的虫。

“三尺剑”:古剑长约三尺,这里指侠客的武器。

“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三十斤,六钧弓指拉力很强的弓。

“岭北对江东”: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

“人间清暑殿”:人间有清暑殿,是古代帝王避暑的宫殿。

“天上广寒宫”:天上有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描绘了清晨两岸烟雾中杨柳的翠绿和春雨中满园杏花的红艳。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形容了一位旅途奔波、两鬓斑白的早行者和一位在溪边身披蓑衣、冒雨垂钓的老者。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沿对革”:沿是沿袭,革是变革。

“异对同”:不同与相同相对。

“白叟对黄童”:白发老人对黄发儿童。

“江风对海雾”:江上的风与海上的雾相对。

“牧子对渔翁”:放牧的孩子对捕鱼的老人。

“颜巷陋”:孔子的弟子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却安贫乐道。

“阮途穷”:魏晋时期的阮籍常常驾车随意行走,走到路尽头就哭泣返回,形容处境艰难。

“冀北对辽东”:冀北和辽东都是地区名称。

“池中濯足水”:池中的洗脚水。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培训讲学.docx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培训讲学.docx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 四支 )上:四支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①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② 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③四目( ji é)颉:四目颉:颉,仓颇,黄帝史臣,传说仓?5 有四目,汉字为仓獅斤创。

一足( kuí)夔:舜的臣子,舜说过 "一夔足矣 ",后人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脚。

④(qúy ù)鸲鹆:鸟名,俗称八哥。

⑤(hàn d àn)菡萏:荷花。

( t úmí)荼縻:也写作酴釄、荼蘼,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原文】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

【译文】苍颉有四只眼睛,夔只有一只脚,八哥和白鹭相对。

荷花染红了半个池塘,荼的白花开满藤架。

⑥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

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应候:与气候相应。

⑦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战国策 ?赵策一》。

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 xi āng)襄子联合韩、魏诛杀。

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

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

下联出自《晋书 ?羊祜传》。

羊公,对晋人羊( hù)祜的尊称。

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皮子下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

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完整版)《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一东).doc

(完整版)《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一东).doc

上:一“ ”指“ 韵”,是宋金期的“平水韵”(也叫“ 韵”)中的一个韵部。

“ ”叫韵目,即个韵部的代表字。

韵中包含有多字,它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期的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空、虫、弓、、、、翁、同、童、、、通、融、虹等15 字,尽管在代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韵,如果是作格律,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分106 个韵部,其中因平声的字多,故分上下两个部分,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雨,雪。

晚照晴空。

来去燕,宿虫。

三尺,六弓①。

岭北江。

人清暑殿,天上广寒②。

两岸烟柳,一园春雨杏花。

两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晚之翁③。

【注】一是两个典故。

①上出自《史 ?高祖本》。

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的宝而取了天下。

下出自《左》,国有个勇士叫高,他使用的弓六(古代重量位,一30 斤),要用180 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雨,雪。

晚照晴空。

来去燕,宿虫。

三尺,六弓。

岭北江。

【文】云和雨相,雪和相,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

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回巢的儿和低的虫子相。

三尺的,六重的弓,岭北和江相。

② 清暑殿:洛阳的一座殿。

广寒:《明皇》,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看大上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后代便以广寒代指月。

【原文】人清暑殿,天上广寒。

两岸烟柳,一园春雨杏花。

【文】人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

两岸晨弥漫,柳翠,一园春雨霏霏,杏花。

③ 次:扎,引申一般的短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原文】两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晚之翁。

【文】两斑白,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人了。

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垂。

沿革,异同①。

白叟黄童②。

江海,牧子翁。

巷陋,阮途③。

冀北。

池中濯足水,外打④。

梁帝同泰寺,皇置酒未央⑤。

心,七弦;霜,羞看百青⑥。

【注】① 沿:沿、遵照原去做。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声律启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目之一,其中的《声律启蒙诗》更是备受推崇。

本文将对《声律启蒙诗》进行详细注释,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和意义。

以下是对各个章节进行细化解释的内容。

第一章: 难字解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解读《声律启蒙诗》中涉及的难字及其意义。

通过解读这些字,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文本的内容。

第二章: 音韵解析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中的音韵进行详细解析。

通过分析每一个字的音韵特点,读者将能更好地领略作者想要表达的音乐性。

第三章: 诗意解读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的诗意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解读每句诗的意义和隐喻,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整体的主题和情感。

第四章: 文化背景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声律启蒙诗》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含义和象征。

第五章: 诗歌形式分析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的诗歌形式进行分析。

通过了解其诗体、格律等特点,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结构和美感。

第六章: 诗人简介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声律启蒙诗》的诗人背景和生平。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和背景,读者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动机和意义。

完成《声律启蒙诗》的详细注释后,本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 难字解读表附件2: 音韵解析表附件3: 诗意解读表附件4: 文化背景资料附件5: 诗歌形式分析表附件6: 诗人简介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规定了作品的版权归属和使用权的范围。

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知识和创造性产出的所有权利,包括版权、专利等。

3.动机:指诗人诗歌的内在动机和目的。

4.意义和象征:诗歌可以通过隐喻和象征表达更深层的意义和思想。

5.诗体:指诗歌的文学体裁,如古体诗、近体诗等。

6.格律:指诗歌的韵律和字数规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由车万育所著。

其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以下是《声律启蒙》的全文注释。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这一组对仗,用自然现象相对,云与雨、雪与风,都是常见的气象变化。

晚照指傍晚的阳光,晴空则是晴朗的天空,展现了不同的天空景象。

来鸿和去燕,一去一来,宿鸟和鸣虫,一静一动,形成了生动的画面。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三尺剑,常用来表示侠客的英勇或壮志。

六钧弓,形容弓的力量强大。

岭北和江东,指出了不同的地理方位。

人间的清暑殿,是古代帝王避暑的宫殿;天上的广寒宫,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形成鲜明对比。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清晨两岸的烟雾中,杨柳显得更加翠绿;春雨过后的园子,杏花绽放得红艳艳。

两鬓已经布满风霜的,是路途上早早出行的客人;身披一蓑烟雨,在溪边垂钓的是晚归的老翁。

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沿和革,代表事物的沿袭与变革。

白叟是白发老人,黄童则是儿童。

江风与海雾,展现了不同水域的气象。

牧子和渔翁,是两种不同的劳动者形象。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颜巷陋说的是颜回居住的巷子简陋,但他品德高尚;阮途穷指的是阮籍在人生道路上的困境。

冀北和辽东,是两个不同的地区。

在池子里洗脚的水,门外吹来打头的风,都是生活中的平常景象。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梁帝在同泰寺讲经,汉皇在未央宫置酒,这是历史上的两个事件。

心中被尘世的忧虑萦绕,懒得弹奏七弦琴;两鬓已布满霜花,不好意思照镜子看自己。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作者(清)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康熙二年(1663),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简介全文-卷[上]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作者(清)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康熙二年(1663),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简介全文-卷[上]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声律启蒙十二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声律启蒙十二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十二文jiā家duì对ɡuó国,wǔ武duì对wén文,sì四fǔ辅duì对sān三jūn军。

jiǔ九jīnɡ经duì对sān三shǐ史,jú菊fù馥duì对lán兰fēn芬。

ɡē歌běi北bǐ鄙,yǒnɡ将jūn军。

wén闻huà化shǔ蜀mín民jiē皆cǎo草yǎn偃,广hàn汉jiānɡ听duì对yáo遥wén闻。

zhào召ɡōnɡ公zhōu周tài太bǎo保,lǐ李ɡuǎnɡ咏nán南xūn薰,ěr迩tīnɡzhēnɡ争quán权jìn晋tǔ土yǐ已ɡuā瓜fēn分。

wū巫xiá峡yè夜shēn深,yuán猿xiào啸kǔ苦āi哀bā巴dì地yuè月;hénɡ衡fēnɡ峰qiū秋zǎo早,yàn天yún云。

雁fēi飞ɡāo高tiē贴chǔ楚tiān【注释】家:卿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

国:周朝时诸侯的封地叫国,汉朝以后侯王的封地也叫国。

四辅:官职名,相传是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

三军:按周朝规定,诸侯大国可以设立三军,每军12500人。

后来成为军队的通称。

三军的具体称谓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晋国叫上军、中军、下军,楚国叫左军、中军、右军。

现在称海军、空军、陆军为三军。

九经:指儒家的九部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易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三史:指《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三部纪传体史书。

再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馥:香,香气。

苏轼《千秋岁》一文中有“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芬:香气。

鄙:边境,边远的地方。

清朝彭端淑《为学》一文中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其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对于诗词格律的启蒙和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声律启蒙》的全文注释: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云对雨,雪对风”:云与雨相对,雪与风相对,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相对。

“晚照对晴空”:傍晚的阳光对照晴朗的天空。

“来鸿对去燕”:飞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

“宿鸟对鸣虫”:栖息的鸟对鸣叫的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三尺剑”:指汉高祖刘邦曾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六钧弓指拉力较强的弓。

“岭北对江东”: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相对。

“人间清暑殿”:人间有清暑殿,用于避暑。

“天上广寒宫”:传说中月宫里有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岸清晨的烟雾中,杨柳呈现出翠绿的颜色;满园的春雨里,杏花绽放出红艳的花朵。

描绘了春天早晨和雨后的美景。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两鬓斑白如霜,是旅途上早早出行的客人;身披一件蓑衣,在烟雨中,是溪边傍晚垂钓的老翁。

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状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沿对革”:沿指沿袭,革指变革,二者相对。

“异对同”:差异与相同相对。

“白叟对黄童”:白发老人对黄口小儿。

“江风对海雾”:江上的风对照海上的雾。

“牧子对渔翁”:放牧的孩子对捕鱼的老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颜巷陋”:孔子的弟子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但品德高尚。

“阮途穷”:阮籍常常驾车随意行走,走到没有路时便痛哭而返,形容处境艰难。

“冀北对辽东”:冀北和辽东是不同的地区相对。

“池中濯足水”:池塘中洗脚的水。

“门外打头风”:门外吹来的顶头风。

声律启蒙 原文及注释详解

声律启蒙 原文及注释详解

十一真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1。

卢对雁,陆橘对庄椿2。

五鬼,三人3,北对西4。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5。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6。

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7。

[注释]1獬豸(音xièzhì):传说中的神兽,形似羊,有一角,见争讼者,能用角去顶触理屈者。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麋鹿,牛尾,狼蹄,有一角,是仁慈吉祥的兽,出现则天下大治。

2卢:犬名,又叫子卢,是战国时期国的一只善于奔跑的猎犬,《战国策》的《策》、《齐策》中都有记载。

此处只用其字面意义与“雁”构成对仗。

雁:武用来传递书信的大雁。

《汉书·武传》记载,汉朝的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了19年,后来两国交好,又互通使者。

汉使追问武的下落,匈奴诡称武已死,汉使知道武流放的地方,就假称汉朝天子在长安射到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了武亲笔所写的书信。

匈奴无法抵赖,只好将武叫来,让他归国。

陆橘:陆绩所收藏的橘子,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在六岁时在袁术处做客,偷偷塞在怀中三个橘子留给母亲。

表现了孝道,被归入“二十四孝”。

后用怀橘表示孝敬父母。

庄椿:庄子在书中所提到的大椿树。

《庄子·逍遥游》中说,上古有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是长寿的代表。

3五鬼:唐代文学家愈曾作《送穷文》,文中提到穷鬼有五类,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三人:唐代诗人白《花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人指自己、影子和月亮。

4北:南北朝时,北朝的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也叫元、拓拔、后。

西:可指春秋战国时的国,因其地理位置在列国之西,故有此名;也可指晋朝时北方十六国之一的,为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统治区域在今一带,史书上称之为西。

5啭(音zhuàn):鸟叫。

6烁烁:火光明亮的样子。

粼粼:波光闪耀的样子。

7《酒德》:即《酒德颂》,晋人伶(字伯伦)所作,歌颂饮酒的德行。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辑录:啟夢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作者(清)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康熙二年(1663),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简介全文-卷[上]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声律启蒙-详尽注释版(可直接打印)

声律启蒙-详尽注释版(可直接打印)

声律启蒙(注释版)作者:(清)车万育撰,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宫至兵科儿给事屮。

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屮淸朝康熙年间车万竹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屮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成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屮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屮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釆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卷上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钓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

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鹤何益.六钓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钓。

皆取而传观之。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屮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眞,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见《论语》。

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

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精心整理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译文】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春天来临。

晋国的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豫让甘愿吞炭变哑去为智伯报仇;西晋的羊祜镇守荆州,深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会潸然泪下。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①。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②。

汾水鼎,岘山碑③,虎豹对熊罴④。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⑤。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⑥。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注释】①围棋:此处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②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

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zhào)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③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岘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原文】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译文】笛声悠扬,如天外之音从云中飘落,船桨做响,渔船正驶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①。

三弄笛,一围棋②,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③。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④。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⑤。

【注释】①李苦:李子很苦。

《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声律启蒙原⽂内容【声律启蒙】全⽂及注释 《声律启蒙》作者(清)车万育,字双亭,号鹤⽥,湖南邵阳⼈。

康熙甲⾠进⼠,官⾄兵科⼏给事中。

康熙⼆年(1663),与兄万备同举湖⼴乡试,明年成进⼠,选庶吉⼠。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刻⼗卷。

《宝庆府志》 简介 全⽂-卷[上] ⼀东 云对⾬,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

三尺剑,六钧⼸,岭北对江东。

⼈间清暑殿,天上⼴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园春⾬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之客;⼀蓑烟⾬,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异对同,⽩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融融,佩剑对弯⼸。

半溪流⽔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芳池鱼戏芰荷风。

⼥⼦眉纤,额下现⼀弯新⽉;男⼉⽓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对晨钟。

观⼭对玩⽔,绿⽵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黄蜂。

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千远路;巫⼭⾬洗,嵯峨⼗⼆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名戏马,斋⼩号蟠龙。

⼿擘蟹螯从毕卓,⾝披鹤氅⾃王恭。

五⽼峰⾼,秀插云霄如⽟笔;三姑⽯⼤,响传风⾬若⾦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浓浓。

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邀功,必借⼲⼽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缸。

忠⼼安社稷,利⼝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

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原文】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译文】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人了。

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沿对革,异对同①。

白叟对黄童②。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③。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④。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⑤。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⑥。

【注释】①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②黄童:即儿童。

黄:指黄口。

(chú)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③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

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下联出自《晋书•(ruǎn)阮籍传》。

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

《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

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原文】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译文】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江风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

颜回甘居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④(zhuó)濯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

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⑤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yǎn)衍。

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

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

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⑥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

萦:缠绕。

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

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

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原文】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译文】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

梁武帝曾在同泰寺讲经谈佛,汉高袓曾在未央宫宴请功臣。

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抚弄七弦绿琴。

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

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①。

天浩浩,日融融②。

佩剑对弯弓③。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④。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①皤:白色。

绿:这里指青色、黑色。

皓:白色。

【原文】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译文】贫穷和富有相对,阻塞和畅通相对,山林老翁和溪边幼童相对。

鬓间白发和乌黑眉毛相对,洁白的牙齿和鲜艳的红唇相对。

②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

融融:暖气上腾的样子。

③佩剑、弯弓:这两个词组既可看成动宾词组,即佩上剑、拉弯弓;也可看成偏正词组,即佩带的剑、被拉弯的弓。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仗。

④(jì)芰:菱角的一种。

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原文】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译文】天空广阔无边,日光和煦温暖,佩剑和弯弓相对,浅浅的溪水清澈,碧绿,千树的丛林落英缤纷。

乡村渡口,杨柳新绿,燕子穿飞在柔软纤细的枝条中,犹如在雨中翻飞。

绿色的池塘里,清秀的荷花随风舞动,鱼儿欢快地在荷叶、菱叶下游来游去。

女子蛾眉纤细,额下似挂着一弯新月; 男儿心胸宽广,胸中充满着凌云壮志。

上: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①,玉斝对银釭②。

青布幔,碧油幢③,宝剑对金缸④。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⑤。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⑥。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⑦。

【注释】①蓉裳:绣有芙蓉花的衣裳,这里指绣有荷花的衣裳,比喻高洁;蕙帐:用惠草做的帷帐,比喻芳美.②(jiǎ)斝: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gāng)釭:灯。

意思为镶嵌在车(gǔ)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③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

又指佛教用物经幢。

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

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属于去声绛韵。

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④釭:原文作“缸”,疑误。

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

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译文】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滾滾的长江相对。

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

青色的布幔,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⑤社稷:国家。

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

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

家邦:国家。

邦:国。

【原文】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译文】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

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

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

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

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延:请。

下联出自《庄子•人间世》。

(jié)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

龙逄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音 páng)。

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⑦黄花:此处特指菊花。

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

【原文】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译文】秋风冷雨,黄花飘落,铺满山路,微微的春风,茂盛的绿竹正遮挡住窗户。

旌对旆,盖对幢①,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②。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③。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④。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⑤。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⑥。

【注释】①(pèi)旆:一种旗帜。

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雨伞。

幢: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此处是借对,参考前注。

②九泽:指占代分处于九州的九个湖泊,各书记载的名称小有差异,较为通行的说法是:具区(吴)、云梦(楚)、阳华(秦)、大陆(晋)、圃田(梁)、孟诸(宋)、海隅(齐)、钜鹿(赵)、大沼(燕)。

(见于《吕氏春秋•有始》)三江:古代的三条江,其名称各书记载大不相同。

《尚书•禹贡》中的“三江”,据唐陆德明《经典择文》的说法,是指松江、委江、东江。

【原文】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译文】旌和旆相对,车盖和帷幔相对,故国和他邦相对。

千山和万水相对,众多湖泽和许多大江相对。

③淙淙:形容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

例如,泉水淙淙。

振:震动,引申为被敲击的意思。

④清:原书用(qìng)‘凊’字,并有注解:“凊,凉、寒。

作‘清’也可以,意义相同,在平仄方面对仗更工整。

⑤倒戈:将武器倒过来指向己方军队,代指叛变。

辛纣:即指商代的亡国之君商纣王。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原来同属商朝的八百诸侯也同时起兵造反,与武王会于盟津,在牧野决战时,商王自己的军队也阵前哗变,商纣王兵败,在鹿台自焚而死。

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

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死后,其少子胡亥继位,称秦二世;后赵高杀胡亥,立子婴,去帝号,称秦王。

子婴继位刚46天,刘邦的军队即攻至秦都咸阳附近的(bà)灞上,子婴便素车白马在道旁向刘邦投降,后被项羽所杀。

【原文】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译文】山势高茸,流水淙淙,敲鼓声和撞钟声相对。

清风下,酒舍中谈笑风生,月光下,书窗学子秉烛夜读。

武王伐纣时,纣王的士兵纷纷掉转兵器为西周的军队开路,刘邦攻破咸阳时,秦朝皇帝子婴把剑系在脖子上,将玉玺、符节等象征皇权的东西放在路边,率群臣投降。

⑥营:营造。

垒:原义指军营,此处引申指燕子窝。

【原文】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译文】夏天的池塘里,鸥鸟成双成对游泳戏水,春风吹动帘幕,一双双燕子来来往往搭建泥巢。

铢对两,只对双①,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②。

青琐闼,碧纱窗③,汉社对周邦④。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⑤。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