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
西
风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③气压带的成因: 热力原因:赤道低压、极地高压 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
④各气压带、风带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多雨: 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 少雨: 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方向: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北纬30度赤道 赤道受热,空膨胀 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③ 极地高压9带0°N
②
副热带高压带
①
赤道低压带
低纬上空
北半球三圈环流
60°N 30°N
0°
③ 极地高压9带0°N 极地东风带
②
副极地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①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北半球三圈环流
60°N 30°N
0°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知识再现: 高压
低压
太阳辐射
想一想
低压
A热
高压 地面
B冷
地表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地球上的热源和冷源在哪呢?
大气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
地球不自转、地表均一、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假设1
低压
---单圈环流
极地
冷 高压
高压 热 低压北半球单圈环流模低式压 热
赤道
想一想:
----单圈环流
这种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 存在地转偏向力,迫使运动着的大 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 偏转,这样能否形成单圈环流呢?
假设2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
23.5ºN
0 0º °
30 23.5ºS °
60 °
冬至日-春分日
90 冬至日-春分日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23.5ºN 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风带分布规律:
由高压带吹向低压带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气压带、风带与降水
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低气压控制的 地方降水多。
西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多; 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处于信风的迎风坡); 大陆中部和西岸—降水少(处于信风的背风坡); 极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少。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赤道
赤道地区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高纬环流和 极地东风带
极锋
中纬环流和 西风带
低纬环流和 信风带
极地9高0O气N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60ON 30ON 0O
北半球三圈环流 和风带示意图
60 °
夏至日-秋分日
夏极至日地-秋高9°分0日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
23.5ºN
0 0º °
30 23.5ºS °
60 °
秋分日-冬至日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引起的大气环流及其 形成的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回答此题应明确三圈环流高空 风向与近地面风向相反,同时要熟悉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的 名称及分布。
答案 (1)
(2)(自北而南)极地高气压带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
(3)
(4)低纬 中纬 高纬
气候 带 气候类 型 分布 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 多雨 全年高 温,干、 湿季明显 全年气温 高,雨季 集中 全年高 温,干旱 少雨 亚马孙河流域、 赤道低气压带控 热带雨 南北纬 10° 之 刚果河流域、 制,盛行上升气 印 林气候 间 度尼西亚 流 非洲中部、 南美 热带草 北纬 10° 至北 巴西、 澳大利亚 赤道低气压带和 原气候 回归线之间 大陆北部和南 信风带交替控制 部 北纬 10° 至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 热带季 亚洲中南半岛、 回归线之间 异和气压带风带 风气候 印度半岛 大陆东岸 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北回归线 撒哈拉沙漠、 阿 热带沙 至南北纬 30° 副热带高气压带 拉伯半岛、 澳大 漠气候 之间的大陆 或信风带控制 利亚中西部 内部和西岸
(4)图 2 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其 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C B A
图2
解析 分析气候类型一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它的气 温特点,气温受纬度因素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图中 A,B,D 为温带的气候类型;二是分析它的降水特点,不同地区的大气 环流形势决定其降水状况,降水量还受距海洋远近的影响,图 中 D 地距海洋远,故降水少,B 地常年受西风影响,一年四季 降水均匀,C 地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 因而气候具有冬雨夏干的特点,A 地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答案 A地 B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湿润
地处大陆西部,常年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 气候成因 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 带控制,冬季受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带影响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考点一
【图解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影响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 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 点应注意“三抓”: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 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4.(2010· 海南地理,1)2010年夏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 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 图,冰岛位于 ( )。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A.极地高压带 C.西风带 解析
B.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由图可读出冰岛位于60°N~66.5°N之间,该纬
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 B.② )。
(3)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 ,那么①②③ 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60° ° 北极
高纬环流圈 中纬环流圈
60° °
东风带
30° °
西风带
30° °
低纬环流圈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
°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赤道
东南信风带
30° °
低纬环流圈
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 °
东风带
60° °
中纬环流圈极地高气压带 Fra bibliotek极 高纬度环流
思 考:
1、各气压带的成因、特征是什么? 、各气压带的成因、特征是什么?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小试牛刀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全球共4个高气压带4 A.全球共4个高气压带4个低气压带 B.低气压带均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性质是炎热干燥的 D.全球有三个风带 2、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 B ) 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
3、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 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 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 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C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 南北纬30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 南北纬60 D.极地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极地附近 4、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 B ) 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 ②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③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③ B.②③ A.①②③ B.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学案1:2.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环流圈②中纬环流圈③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温馨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①北半球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北半球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节环流[温馨提示](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2)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地面
大气垂直运动
A热
太阳辐射 地表冷热不均 大气水平运动
B冷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
大气的水平运动
理想
风向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高空 平行于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面 摩擦力 斜穿等压线
思考:如果上面说的 A 地是赤道,B 是极地, 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 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自转)
• 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 热力因素: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 动力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 带
③
90°N 极地高压带
② ①
副极地低压带
60°N
30°N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0°
北半球三圈环流
• 5.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 B.乙点位于30°N附近 • C.①是冷性气流 • D.②盛行西南风
读下图,判断: 6、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
①
甲 则甲处为: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①处为:
乙 乙处为: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春分日-夏至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66.5º N
移 动 规 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23.5º N
赤道低气压带
0°
0º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23.5º S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90°
90° 夏至日-秋分日 极地高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在地球的大气系统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是气象学中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全球最主要的低压系统之一。
它通常向北半球和南半球移动,这是由于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变化所引起的。
在北半球夏季,赤道低压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赤道低压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极地高压带位于极地附近,是全球最主要的高压系统之一。
它通常随着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极地高压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极地高压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2.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副热带高压带位于副热带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压系统。
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增强并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减弱并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副极地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低压系统。
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副极地低压带减弱并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压带增强并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3.极地东风带和西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极地东风带位于极地附近,是由极地高压系统和副极地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它通常随着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极地东风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极地东风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西风带位于副热带地区,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和副极地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它通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西风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西风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4.信风带和西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信风带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和赤道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三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的分布和移动
请同学画出热力环流图。
高
低
1 、空气受热上升 ,遇冷下沉 2 、水平方向空气 由高压流向低压
低
高
受热
遇冷
探究主题: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假设条件:①地表均一 ②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北极点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最多 ?
什么地方受热最少?
0°
赤道地区受热多 两极地区受热少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 (hpa) 1000 顺 转 水平气压梯度力 偏 着 向 1002 风 风向 力 向 只 走 1004 改 水平地转偏向力 , 变 高 1006 风 压 向 不 在 1008 改 右 变 手 1010 风 速 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1)该图表示北半球 是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 。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
,原因是什么?
(3)C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与D相遇后向上爬升?
至日呢?
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与太 阳直射点的移动有何关系?
极
极地高气压带 地 东 副极地低气压带
风Leabharlann 盛行西副热带高气压带
风
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气压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 行 西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地 东 极地高气压带 风 风 带
1、有关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布在南北纬30°附近
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hpa) 摩 (1000 顺 擦 着 力 1002 风 既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向 影 响 走 1004 风 , 向 摩擦力 高 1006 , 水平地转偏向力 压 又 在 1008 影 右 响 后 风 1010 速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2 -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 般白天感到空气潮 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
海陆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海风
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海陆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 (冷源)
陆风
海洋降温慢 (热源)
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 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 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样形成的?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 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热力因素: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 带 动力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
(3)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移动原因: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 移动规律: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66°34´S
海陆风
小结
请用鼠标点 标窗口右侧 的○进行选 择操作。
高
D G D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低
G D G
A
冷却
B
受热
C
冷却
地面
大气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图中季风C和季风B,主要由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 B ,这类季风在 东亚地区 (地区)最为典型。
(
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考虑地球自转,假设地表均一)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高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启发:南半球的三圈环流是什么模式?
(三)六风七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2、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hPa) 1002
风向平行等压线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摩
擦力的影响(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hPa)
1000
风向
1005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10 1015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总结:大气的水平运动
理想状况:
气压梯度力——风向垂直等压线(高压到低压)
高空: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等压线(北半球向右、 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小结: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三 圈 环 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1月份
极地高压带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
高压
低压
赤道低压带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
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从图中看出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小结:南北半球冬夏季节海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差异及其原因?
(1)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北半球大陆气温高,亚 洲大陆形成 热低压 ,把 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从而在亚 洲大陆上形成 亚洲低压 ,在北太平洋上形成 夏威夷高压。 南半球,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南纬30度以南基本上 以海洋为主,所以气压带基本呈 带状分布 。
活动
1月
7月
低气压
甲
乙
2、甲图中,东亚与南亚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 3、乙图中,东亚与南亚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
季风的 概念、
分布和 成因?
填表
东亚
南亚
风向
冬 季
性质
成因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寒冷干燥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向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夏 性质 季
成因
温暖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暖湿润
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极地高气压带
90 ° 60°
30 ° 0°
30 ° 60°
90 °
咆哮西风带常年有风 “马纬度”经常无风
低
温 故 知 新
高
高
低
低 受热 热力环流
高 冷却
(hPa) 1002
1004
水
平
1006
气 压
梯
度
1008 力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和季节性移动 ① ② ③
【练习】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B.乙点位于30°N D.②盛行西南风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 布正确的是( C )
A.a
B.b
C.c
D. d
【练习】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 移动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90N
60N 30N 0
----单圈环流
(2)考虑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90°N
60°N
中纬环流
30°N
低纬环流
低纬上空
0°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冬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 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东北信 风带,它是______ 低纬 环流的组成部分。 (2)图中B处是_______
西北 风,气流来自_________ 副热带高 气压带。 (3)C所处的风带,吹_____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 副极地低 气压带,它是______ 动力 因素形成的。 (4)A处是_________ (5)由图可看出,有一个气压带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它是___ D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大气环境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巩固练习
1.能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 大气运动的是( C )
2、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东北信风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B __________ 副热带高压 盛行西风 带、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带 A、 (2)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中,由热力因素形成的是___ C、E 由动力因素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 东北 方向,在南半球的同纬度地 (3)B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 东南 方向。 区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
在下面图示时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 是 ( C )
A.湘潭某楼房正午的影子长度为一年中较长值 B.北京天安门前的升旗时间晚于6:00 C.长沙的白昼时间比广州长 D.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
课堂小结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随直射点移动而季节性移动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理想状态下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假设条件:① 地球不自转
② 地表均匀、平坦 ③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考虑高低纬冷热不均 低压
北极
---单圈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高 压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
南极
低压
假设条件:① 地球自转
② 地表均匀、平坦
③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冷热不均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热力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动力
中纬西风带
低纬环流
副热带高压带 动力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压 带 热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 运
地转偏向力
平行于 等压线
三种力 共同作 用下,风
动
向斜穿
所 受
(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等压线
各 力
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
【实例】 台风的形成
1010 1000
9低90
低
台风
台风眼
【动动手】
在下图中,画出近地面空气分子的所受各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风向
(百帕) 1000 1005
压指向低压
思考:(1)空气分子会沿直线从高压到达低压吗?
高空
低 压
高 压
高 压
地面
冷
低 压
热
2.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ຫໍສະໝຸດ (北半球)(百帕) 1002
风向 1004 1006
1008
1010
c.由低纬向高纬增大;速度越 大,受到的地转偏向力越大
③
② 1015
1020
摩擦力
思考:(2)近地面空气的受力和运动状况与高空一样 吗?
低
高
压 高空
压
近地面
高 压
冷
低 压
热
? A
? B
地
空
空
太
面
气
同一
气
阳
冷
垂
水平
水
辐
热
直
面气
平
射
不
运
压差
运
均
动
异
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空气产生水平
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动的原动力
气
二力平
水 (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衡,风向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4000 B
高
D
度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2000
等压面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C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近地面
什么力量使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运动?
关于等压面:
高空
地面
冷
995 1005 1015
热
关于等压面:
高空
995
地面
冷
热
关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等压线:
高空
低 压
高 压
高 压
地面
冷
低 压
热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面 平 水
b.大小:与气 压梯度相关
c. 作用:是使 空气分子运
动的原动力
a. 方向:垂直于 等压线,并由高
3000米 海拔
地面
3000米 海拔
冷热冷 ①
地面
热冷热 ③
3000米 海拔
地面
3000米 海拔
冷热冷 ②
地面 热冷热 ④
5、指出下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
c
d
ba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表示风向 c.地转偏向力 d.摩察力
A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B 1000
998(hPa)
6、 读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C )
【答案】(1)C为高压区,A为低压区;(2)为逆时针方向 运动;(3)偏北;(4)陆地
2、读图,完成 下列要求:
(1)在图a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V。
(2)
F1是_______力,它________方向。 F2是_____力,
它____________方向。 F3________是力,它与________方向。
探究1:理想状态下地球两极与赤道之间的 热力环流
北极
赤道
赤道
南极
探究2: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大气环流
冬 季
探究2: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大气环流
夏 季
探究3:海陆风的形成
【走近生活】
城市热岛效应
B 郊A区
市区
郊A区 B
活动:P48 1~3
P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
地面
冷
热
什么原因使空气上升和下沉(在垂直方向上运动)?
地转偏向 力
(2)近地面空气的受力和运动状况与高空一样吗?
低
高
压 高空
压
近地面
高 压
冷
低 压
热
3.地面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使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风速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在近地面: 风受到气 压梯度力、地转偏向 力、摩擦力等三个力 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交角。
① 风向 1000
1005
1010
【答案】(1)根据物理学中的大气压与水的沸点关系。 水的沸点是由气压决定的,沸点相同的地点气压相等, 沸点高的地方气压高。因此A、B两点气压相等且为高 压,D、C两点气压相等且为低压。由于不考虑摩擦力, 答案如图所示。
(2)如不考虑摩擦力,即可以认为O点空气做平行于等 压线的匀速运动。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特征 的是(② ④ )
2.3 大 气 环 境
二.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2. 大气的水平运动
实验探究
观察: 实验中上下两层纸片飘动方向。 思考: 为什么纸片会这样飘动? 动手:请画出实验中气流运行图。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高空
低气压 d
高气压 b
热力环流
高气压 c
地面
冷
低气压 a
热
地在思同面考一冷:水热请平不面均比上形较出成a 现的b的空c大气d气环四水流处平—气运—压动叫值,热的叫力风环大。流小。。
【答案】(1)如b (2)F1:水平气压梯度 等压线垂直 F2:地 转偏向 空气运动(V)垂直 F3:摩擦 空气运动(V)相反。
3、下图中A、B、C、D点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 点。在A、B、C、D点上精确测定水的沸点时,则A、B 点为99.95℃,C、D点为99.80℃,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表示O点处的风向,海平面上的摩擦因素可 略去不计。 (2)试写出(1)题的解答理由。
1010
1015
地面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课堂练习
1、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是由 热力作用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点是高压区? 何点是低压区?
(2)用“→”完成图中的热力 环流。
(3) 如 不 考 虑 摩 擦 力 , B 点 吹 风。
(4)A、B、C三点都位于同一 纬度上,此时若地球位于远 日点时,则A点处在 (陆地 或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