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

合集下载

《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15(征求意见稿)2015 北京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15主编部门:国家林业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15年月日2015 北京前言《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下达2013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2号),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主编而成。

编制组在总结已有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类型、不同措施的湿地保护工程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经验,遵循优先保护、适当修复、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我国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多次召开讨论座谈会,最后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了审查、复审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设标准共分九章:总则、建设项目规模及构成、建设条件、湿地保育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环境保护与节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建设标准对合理确定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构成和工程量,提高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推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为编制、评估和审批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邮政编码:10071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审核: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建设规模及构成 (3)第三章建设条件 (4)第四章湿地保育工程 (5)第五章湿地恢复工程 (9)第六章科研监测工程 (1)第七章科普宣教工程 (3)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6)第九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湿地保护工程项目类型、构成、建设规模等要求,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监督,提高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效益,制定本标准。

XX水域生态修复及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水域生态修复及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水域生态修复及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XX水域生态修复及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分析XX水域的生态状况,并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以恢复水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

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本研究提出了针对XX水域的相关方案和建议,确保生态修复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1.引言XX水域是当地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然而,由于长期的污染和环境破坏,水域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水质严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修复及河道治理工程势在必行。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社会经济调研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得出对XX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治理方案。

3.生态修复方案基于研究数据,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生态修复方案:(1)水质治理:通过改善排污系统,减少污染物输入,采取适当的水质处理措施,提高水域的水质;(2)水生植物栽培与保护: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增加植物的覆盖面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3)湿地建设: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水质净化,重建湿地生态功能,提高水域的自净能力;(4)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调查结果,保护和恢复水域中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并加强保护工作。

4.河道治理方案本研究还提出了以下河道治理方案:(1)河岸固化:加强河岸的固化工作,防止冲刷和塌陷,保护河道的稳定性;(2)水流调控:通过修建水闸和堤坝,调控河道水流,减少河道的泥沙淤积和水草丛生;(3)河道疏浚:定期清淤,清除河道内的积淤物,保持河道的通航能力和水质;(4)河道生态保护带建设:建设河道两侧的生态保护带,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环境。

5.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本研究认为,XX水域生态修复及河道治理工程具备可行性。

首先,相关技术手段成熟,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较高。

其次,在社会经济调研中,发现社区居民对工程的支持度较高,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

此外,研究还从成本、效益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工程的效益将远远超过成本,并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6)1.1 项目名称 (6)1.2 项目主管部门 (6)1.3 项目承担单位 (6)1.4 项目承办单位和报告编制单位概况 (6)1.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1.6 编制范围 (8)1. 7 主要研究结论 (8)第二章环境概况 (13)2.1 自然环境概况 (13)2.2 社会经济概况 (15)第三章黄河湿地概况 (17)3.1 地理位置 (17)3.2 土地权属类别和占地面积 (17)3.3 地形地貌 (17)3.4 土壤 (18)3.5 生物资源 (19)3.6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0)3.7 周边建筑物和环境 (21)3.8 交通条件 (21)3.9 土地利用现状 (21)3.10 湿地主要问题 (22)第四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5)4.2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31)第五章总体方案设计与方案比选 (33)5.1 工程预期目标 (33)5.2 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34)5.3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分期规划 (39)5.4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39)5.5 三方案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情况 (53)5.6 多方案比较和方案的选择 (54)第六章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59)6.1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目标 (59)6.2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调控和优化原理 (61)6.3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内容 (67)6.4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分区 (67)6.5 入湿地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76)表6-1 河道修复工程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79)6.6 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方案 (79)表6-2 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81)6.7 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81)6.8 湿地生态重建方案 (84)6.9 湿地系统管理工程方案 (89)6.10 湿地景观建设工程方案 (95)第七章湿地生态强化净化及资源化工程设计方案 (99)7.1 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和工程建设目标 (99)7.2 方案设计原则 (100)7.3 工作路线 (103)7.4 湿地概况 (103)7.5 湿地生态强化净化及资源化工程区面积与位置的确定 (105)7.6几种生态技术工艺介绍: (112)7.7西部开垦区工程方案比选 (115)7.9北部污水区生态修复方案设计 (138)7.10 设计及运行说明 (140)7.11 工程量 (141)第八章安全与节能 (144)8.1 安全施工措施 (144)8.2 节能措施 (144)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145)9.1 项目区环境现状 (145)9.2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45)9.3 环境保护措施 (145)9.4 环境影响评价 (146)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7)10.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47)10.2 资金筹措 (14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150)11.1 建设工期 (150)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50)11.3 项目实施进度表 (150)第十二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151)12.1 项目组织管理结构 (151)12.2 人力资源配置 (152)第十三章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 (153)13.1 编制依据和说明 (153)13.2 财务评价 (153)13.3 国民经济评价 (153)第十四章工程效益分析 (157)14.1 社会效益分析 (157)14.2 环境效益分析 (158)第十五章存在问题与建议 (161)15.1 加强管理,杜绝人为活动对湿地的破坏 (161)15.2 污水的达标排放 (161)15.3 适度发展旅游。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3. 研究范围与方法 (5)二、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7)1. 自然地理条件 (8)2. 生态环境状况 (9)3. 社会经济状况 (10)三、湿地公园建设必要性分析 (11)1. 生态保护与恢复 (12)2. 生物多样性保护 (13)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14)4. 土地利用与规划 (16)5. 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 (17)四、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19)1. 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21)2. 技术与人才储备 (22)3. 资金筹措与投资回报 (23)4. 市场需求与营销策略 (24)5. 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估 (26)五、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27)1. 总体规划与布局 (29)2. 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 (30)3. 交通组织与游览路线 (31)4. 景观设计与艺术表现 (33)六、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34)1. 建设进度计划与实施安排 (36)2. 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37)3. 公园运营与维护方案 (38)4. 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 (39)七、结论与建议 (41)1. 结论总结 (42)2. 建议与展望 (43)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5)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功能,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

本报告旨在对湿地公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力度。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管理滞后等。

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

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序号
工程项目或费用名称
第一部分 工程费
1
清淤工程
1.1 河道环保清淤
1.2 导流围堰 1.3 沥水围堰 1.4 pe防渗膜
2
生态修复
2.1 坡岸修整
2.2 生态护坡
2.3 挺水植物
2.4 沉水植物
(二) 第二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
建设单位管理费
2
设计费
3
勘察费
33597
35
9.79%
财建【2016】504号文 计价格[2002]10号
计价格[2002]10号
计价格[2002]1980号 计价格[2002]125号
0.10% 0.50% 0.40%
4.76% 5% 100.00%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工程建成后,直接效果就是环境条件的改善,净化河道水质,恢复河道生态,拓宽水面,使水面 和绿地增加。有效改善xx县城区生态环境,使市民亲水机会增加,满足市民近水、亲水、赏水的要求,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水质状况
根据xx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
1)xx闸氨氮、总氮超标,按照《地表水环境质 量》(GB3838-2002)IV类标准评价,氨氮超标 倍数2.8、总氮超标倍数13.67。
2)原xx闸COD、氨氮、总氮超标,按照《地表 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IV类标准评价, COD超标倍数0.2、氨氮超标倍数3.6、总氮超标 16.6倍。
4
工程监理费
5
工程招标代理费
6
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费
7
防洪影响评价费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态修复⼯程可⾏性研究报告湿地⽣态修复⼯程可⾏性研究报告(此⽂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录1 概述 (1)1.1 设计依据 (8)1.1.1相关批⽂及⽂件 (8)1.1.2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8)1.2 设计范围和主要内容 (10)1.3 设计概要 (10)1.3.1污染河⽔强化处理⼯程 (10)1.3.2低污染⽔⽣态净化与资源化⼯程 (10)1.3.3湿地原⽣态保育与⽣态修复⼯程 (11)1.3.4排⽔渠整治建设⼯程 (11)1.3.5湿地景观建设⼯程 (12)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1.4.1主要技术指标 (12)1.4.2主要经济指标 (12)2 某某市黄河湿地⼯程区概况 (13)2.1 地理位置 (13)2.2 ⽓候 (13)2.3 ⼟壤 (14)2.4 河流⽔⽂ (15)2.5 ⽣物资源 (16)2.6 地形地貌和⼯程地质 (17)2.7 地震 (18)2.8 ⼟地利⽤现状 (18)2.9 交通条件 (18)2.10⼯程区主要环境问题 (19)2.10.1 污染物⼤量排放,湿地局部污染严重 (19)2.10.2 ⼈为⼲扰强烈,湿地原⽣态景观遭到破坏 (19)2.10.3 湿地退化,⽣物多样性破坏严重 (20)2.10.4 ⼟壤退化,⽔⼟流失加剧 (20)2.10.5 管理措施严重不⾜ (20)3 总平⾯布置 (22)3.1 总平⾯布置原则 (22)3.2 污染河⽔强化处理⼯程 (24)3.3 低污染⽔⽣态净化与资源化⼯程 (24) 3.4 湿地原⽣态保育与⽣态修复⼯程 (25) 3.5 排⽔渠整治建设⼯程 (26)3.6 湿地景观建设⼯程 (26)4污染河⽔强化处理⼯程 (27)4.1设计原则 (27)4.2⼯程⽬标与设计思路 (27)4.2.1⼯程⽬标 (27)4.2.2设计思路 (27)4.3进出⽔⽔质与设计参数 (28)4.3.1进、出⽔⽔质 (28)4.3.2设计参数 (28)4.3.3⼯艺流程 (29)4.4沉砂池 (29)4.4.1设计参数 (29)4.4.2单体设计 (30)4.5垃圾池 (31)4.6进⽔泵房 (31)4.7厌氧塘 (32)4.7.1⼯艺设计 (32)4.7.2设计参数 (33)4.7.3单体设计 (33)4.8接触氧化池 (35)4.8.1⼯艺设计 (35)4.8.2设计参数 (36)4.8.3单体设计 (36)4.9.1⼯艺设计 (38)4.9.2设计参数 (39)4.9.3⼟建⼯程设计 (39)4.9.4⽣态修复设计 (40)5低污染⽔⽣态净化与资源化⼯程 (42) 5.1⼯程⽬标、原则与⼯艺流程 (42)5.1.1⼯程⽬标 (42)5.1.2设计原则 (42)5.1.3设计进、出⽔⽔质 (42)5.1.4设计参数 (43)5.1.5⼯艺流程 (43)5.2浮叶植物区 (44)5.2.1设计参数 (44)5.2.2⼟建⼯程设计 (44)5.2.3⽣态修复设计 (45)5.3表⾯流湿地 (46)5.3.1设计参数 (46)5.3.2⼟建⼯程设计 (46)5.3.3⽣态修复设计 (48)5.4草滤带 (50)5.5贮⽔系统 (51)5.5.1设计参数 (51)5.5.2⼟建⼯程设计 (51)5.5.3⽣态修复设计 (52)5.6出⽔泵房 (53)5.7输⽔管道设计 (55)5.7.1设计原则 (55)5.7.2设计⽅法和步骤 (55)5.7.3管材⽐选 (55)5.7.5输⽔管道设计 (58)5.7.6输⽔管道施⼯ (58)5.7.7主要⼯程量 (59)6湿地原⽣态保育与⽣态修复⼯程 (60) 6.1⼯程建设⽬的 (60)6.2⼯程整体设计与分区 (60)6.3物种配置原则 (61)6.4保护区湿地原⽣态保育⼯程 (62) 6.4.1保护区I湿地原⽣态保育⼯程 (62) 6.4.2保护区II湿地原⽣态保育⼯程 (63) 6.5修复区湿地⽣态构建⼯程 (64)6.6重建区湿地⽣态建设⼯程 (65)6.6.1盐化草甸区⽣态重建⼯程 (65) 6.6.2半固定风沙区⽣态重建⼯程 (66)6.6.3低洼地重建区⽣态重建⼯程 (67)7 排⽔渠整治建设⼯程 (68)7.1 排⽔渠整治建设⼯程⽬标 (68)7.2 排⽔渠整治建设⼯程整体设计 (68)7.2.1 执⾏标准 (68)7.2.2⼯程等级和防洪标准的确定 (68)7.3 排⽔渠设计 (69)7.3.1渠底⽐降计算 (69)7.3.2渠道设计⽔深及宽深计算 (70)7.3.3渠道岸顶超⾼计算 (71)7.3.4渠道冲淤计算 (71)7.3.5渠道护岸及稳定性设计 (71)8湿地景观建设⼯程 (73)8.1湿地景观建设⼯程⽬标 (73)8.2湿地景观设计原则 (73)8.4污染河⽔强化处理⼯程区景观设计 (74)8.5湿地原⽣态保育与⽣态修复⼯程区景观设计 (75) 8.5.1保护区⾃然景观设计 (75)8.5.2修复区灌⽊林—草地景观设计 (75)8.5.3重建区湿地景观设计 (75)8.6排⽔渠两侧景观设计 (76)9 安全与节能 (78)9.1 安全措施 (78)9.2 节能措施 (78)10 环境保护 (80)10.1主要的环境问题 (80)10.1.1⽣态破坏问题 (80)10.1.2⽔污染问题 (80)10.1.3⼤⽓污染问题 (80)10.1.4固废污染问题 (80)10.1.5噪声污染问题 (80)10.2环境保护措施 (81)10.2.1⽣态环境保护措施 (81)10.2.2⽔污染防治 (81)10.2.3⼤⽓污染防治 (81)10.2.4固废污染防治 (81)10.2.5噪声污染防治 (82)11⼯程运⾏管理与监测 (83)11.1管理、运⾏维护⽅案 (83)11.1.1污染河⽔强化处理⼯程 (83)11.1.2低污染⽔⽣态净化与资源化⼯程 (84)11.1.3湿地原⽣态保育与⽣态修复⼯程 (85)11.2监测⽅案 (85)12 施⼯条件、⽅法和进度 (86)12.2主要⼯程项⽬的施⼯⽅法 (86)12.3 施⼯⼯期和进度 (87)13 ⼯程效益分析 (89)13.1环境效益 (89)13.2社会效益 (90)13.3经济效益 (92)14 问题与建议 (93)1 概述1.1 设计依据1.1.1相关批⽂及⽂件(1)某某市黄河湿地⽣态修复⼯程勘察设计合同书,2010年2⽉12⽇(2)某某市黄河湿地⽣态修复⼯程可⾏性研究报告,某某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年3⽉(3)某某市黄河湿地⽣态修复⼯程岩⼟⼯程勘察报告,某某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4⽉(4)某某市黄河湿地⽣态修复⼯程测量图,某某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3⽉(5)关于某某市黄河湿地⽣态修复⼯程可⾏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某某市发展和改⾰委员会,2009年8⽉18⽇(6)关于某某市黄河湿地⽣态修复⼯程的批复,某某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010年7⽉20⽇1.1.2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1)《室外排⽔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室外给⽔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建筑设备施⼯安装通⽤图集-排⽔⼯程》(91SB4-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型潜⽔排污泵选⽤及安装(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01S305)(6)《建筑给⽔排⽔设计规范》(GB50015-2009)(7)《城镇污⽔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9)《建筑边坡⼯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0)《⿎风曝⽓系统设计规程》(CECS97:97)(11)《⾃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BB/T14529-93)(12)《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3)《堤防⼯程设计规范》(GB50286-98)(14)《城市⼯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16)《港⼝⼯程测量规范》(JTJ203-98)(17)《砌筑砂浆配合⽐设计规程》(JGJ 98-2000)(18)《⽔闸设计规范》(SL265—2001)(19)《给⽔排⽔⼯程管道施⼯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给⽔排⽔⼯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2002)(21)《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2)《室外给⽔排⽔和煤⽓热⼒⼯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23)《建筑设计防⽕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版)(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97-94)(2000版)(2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27)《防洪标准》(GB50201—94)以及国家其他有关的现⾏规范、标准等。

湿地生态恢复实验报告(3篇)

湿地生态恢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湿地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退化。

为了探讨湿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方法,本实验针对某退化湿地进行了生态恢复实验,以期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探讨湿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3. 评估湿地生态恢复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退化湿地:选择某退化湿地作为实验场地,该湿地位于我国某地区,面积约为10公顷。

(2)恢复材料:包括植物种子、土壤改良剂、有机肥料等。

2. 实验方法(1)现场调查:对退化湿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地理位置、面积、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水质状况等。

(2)样品采集:采集土壤、植物、水质等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3)生态恢复技术:a. 土壤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b. 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c. 水质改善:采取水质净化措施,如设置人工湿地、生物膜反应器等。

d. 生态工程:建立生态缓冲带、生态廊道等,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效果评估:a. 植被恢复情况:定期调查植物种类、数量、覆盖率等指标。

b. 土壤质量:分析土壤肥力、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c. 水质状况: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被恢复情况经过3年的生态恢复,退化湿地植被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覆盖率由实验前的30%提高到80%。

主要恢复植物包括芦苇、菖蒲、香蒲、柳树等。

2. 土壤质量经过土壤改良,退化湿地土壤肥力、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实验前的1.2%提高到2.8%,pH值由6.5提高到7.0。

3. 水质状况通过水质净化措施,退化湿地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溶解氧含量由实验前的2.5mg/L 提高到5.0mg/L,化学需氧量由实验前的100mg/L降低到30mg/L。

内蒙古自治区湿地现状及对湿地公园建设的几点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湿地现状及对湿地公园建设的几点建议
2001 年开始实施 了 内 蒙 古 乌 梁 素 海 湿 地 生 态 保护示范工程, 工程以综合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和延 缓沼泽化为科学依据, 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使天鹅及 其他水禽在乌梁素海的繁殖和迁徙数量逐年增加, 并为全国其他同类型湖泊湿地的生态保护治理提供 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在 1994 年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建立了达乌尔国际 自然保护区。2002 年, 参加了挪威、瑞典在乌梁素海 开展的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项目。2003 年内蒙古 科 尔 沁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列 入 了 国 家 林 业 局 GEF 白鹤项目区。
园林科技 2007 年第 2 期 总第 104 期
·39·
2.1.5 基本摸清了全区湿地的分布情况 1995 ̄2001 年,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 区
林业厅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区湿地调查工作。通过此 次调查, 基本摸清了全区湿地资源的现状, 为今后的 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1.6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湿地宣传
中央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实 践为园林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开阔的舞台, 深入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系统体系和探索绿地 空间的和谐健康为目标, 以正确的园林绿化发展方 向、配套的科技平台、一流的科技人才为基础 , 以城 市建设重点工程为突破, 以合理的绩效机制为保障, 逐步提升园林城市科技内涵, 为建设和谐生态园林 城市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3 内蒙古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
近年来,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创造最佳人居 环境, 自治区各地均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城市湿地公 园的建设。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也在南郊建立了 呼和浩特南湖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位于玉泉区小 黑河镇南二环路以南, 昭君路以西, 大黑河以北, 沙 梁村以东, 属呼和浩特市的地势低洼地, 原状为鱼 塘、沙坑、草地, 人为破坏比较严重。该湿地公园建设 规模 1165hm2, 总投资 6 亿元。其中, 烧砖取土遗留 坑 洼 地 425hm2, 湿 地 草 甸 558hm2, 湾 河 滩 地 182hm2, 是大黑河和小黑河泛滥形成的永久性湿地。 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着“变废为宝”的原则, 在 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 的辅助设施, 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 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 生态环境的改善, 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 界。建设 930 万 m2 湿地工程, 各类道路 29 万 m2, 绿 化工程 160 万 m2; 新 建 水 源 井 5 眼 , 输 配 水 管 网 14km, 污水接纳管线 1.2km 和提升泵站及相应的公 园附属工程, 按功能分为湿地景观区、草原风光区、 滨河项目区三大区。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修复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修复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X

科研合作成 果丰硕:与 科研机构的 合作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 ,为湿地保 护提供了科 学依据和技 术支持
成果与影响
这些成果不仅恢复了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生物多样性,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 新的动力,促进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项目也为中国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 了成功的案例,为其他地区的湿地保护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此外,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修复工程还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搬迁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获得了更好的生 活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领域得到了 极大的促进,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成果与影响
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和开展生态旅游,公众对湿 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这也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程变得至关重要
2
项目内容
项目内容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 态修复工程主要包 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项目内容
植被恢复:通过种植乡土植物,恢复湿地的植 被,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
水质改善:通过治理污染源,减少污水排放, 提高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移民:对居住在湿地范围内的居民进行搬 迁,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
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仅为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 据,也推动了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进展
增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 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湿地保护和生态蒙古乌梁素海生态修复工程的成功实施, 不仅恢复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 活质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公众的环保 意识,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并增强了国际合作与 交流

湿地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湿地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湿地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湿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地区在湿地保护和恢复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将就湿地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湿地保护政策,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推动各地区加强湿地保护工作。

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为湿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湿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各地区的努力,一大批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修复和改善。

一些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湿地建设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各地区在湿地保护和恢复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探索出了一些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湿地保护和恢复模式。

一些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为湿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最后,湿地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地方对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重视不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情况依然存在。

一些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解决好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湿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湿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湿地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改善。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总论 (1)1.1 项目概述 (1)1.2 建设依据 (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2.1 项目建设背景 (3)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4)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5)3.1 自然条件 (5)3.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6)第四章建设方案 (8)4.1 指导思想 (8)4.2 建设原则 (8)4.3总体布局 (9)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 (10)5.1 湿地保护工程 (10)5.2 湿地恢复工程 (14)5.3 能力建设工程 (17)第六章投资估算 (20)6.1估算依据 (20)6.2投资估算 (20)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1.2 项目主管单位某县林业局1.13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马踏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树礼1.1.4 项目性质新建1.1.5 项目建设地点与范围项目建设地点在马踏湖自然保护区内,位于某县东北部,小清河南岸,某县与博兴县交界处。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8′54″~118°09′10″, 北纬 37°01′37″~37°06′14″。

总面积12425.5hm2。

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保护工程:保护管理站一处:1200m2,砖混结构;保护管理点4处:每处1000 m2,砖混结构;动物救护站1处,200 m2,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检查站12处,每处100 m2;嘹望台3座,砖石质;说明性区碑5个,界碑15个,界桩150个,钢筋砼结构;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1处,200 m2,砖混结构;以及配套的保护设施、设备。

恢复工程:种植芦苇130 hm2;芦苇复壮330hm2;河道疏浚12km。

其中:东猪龙河6 km,预备河和乌河各3 km。

能力建设:实验室 1处,120 m2,砖混结构;标本室1处,150 m2,砖混结构; 资料室1处,60 m2,砖混结构;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站1处,100 m2,砖混结构;水文、水质监测站1处,200 m2,砖混结构;综合楼1处,1000 m2,砖混结构;及配套的保护设施、设备。

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湿地保护开发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湿地保护开发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湿地保护开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湿地保护开发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湿地保护开发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湿地保护开发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湿地保护开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建议书湿地保护开发项目申请报告湿地保护开发项目环评报告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湿地保护开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湿地保护开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湿地保护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咨询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湿地保护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湿地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水文循环、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然而由于城市化、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湿地面临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实施湿地恢复项目。

本研究旨在对某地区湿地恢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未来的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 分析湿地目前的生态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恢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 探讨湿地恢复的途径和方法,寻找最适合的恢复方案;3. 评估湿地恢复项目的可行性,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影响;4. 提出湿地恢复的实施方案和建议,为保护当地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1. 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有关湿地恢复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湿地恢复项目的实施情况;2. 进行现地考察和调查,详细了解当地湿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恢复方案提供实地数据支持;3. 利用GIS技术分析湿地恢复对生态系统和水文环境的影响,评估不同恢复方案的效果。

四、研究内容1. 当地湿地生态状况分析:考察湿地类型、植被种类、动物种类等情况,并评估其生态功能状况;2. 湿地退化原因分析:探讨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3. 恢复途径和方法:根据湿地退化原因和生态特点,提出湿地恢复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湿地植被恢复、水文调控等措施;4. 可行性评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评估不同恢复方案对当地的影响,分析其可行性;5. 实施方案和建议:制定湿地恢复的实施方案和建议,包括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投资预算、人力资源安排等内容。

五、研究成果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 当地湿地生态系统存在严重的退化和破坏,急需进行恢复措施;2. 通过植被恢复、水文调控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湿地生态状况,提升其生态功能;3. 经济可行性方面,湿地恢复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较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4. 社会可行性方面,湿地恢复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广泛支持;5. 建议在实施湿地恢复项目时,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项目效果的可持续性。

湿地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编制依据 (2)1.3编制原则 (3)1.4编制范围 (4)1.5主要结论和建议 (4)2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5)2.1项目背景 (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2.3项目建设意义 (8)3 项目实施区域概况 (10)3.1松华坝水源区自然概况 (10)3.2某河汇水区自然概况 (12)3.3某河汇水区社会经济概况 (14)3.4项目实施地点概况 (15)4 建设目标及范围 (17)4.1建设目标 (17)4.2建设范围 (17)4.3水量设计 (17)4.4进水、出水水质确定 (18)4.4.1 进水水质确定 (18)4.4.2 出水水质确定 (18)5 工艺方案选择论证 (20)5.1生态湿地建设步骤 (20)5.2生态湿地恢复技术 (21)5.2.1 湿地生境恢复 (21)5.2.2 湿地生物恢复技术 (21)5.2.3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 (22)5.3生态湿地工艺比选 (22)5.3.1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 (22)5.3.2 潜流人工湿地方案 (23)5.3.3 垂直流+自由表面流 (24)5.3.4 自由表面流+水平潜流 (25)5.3.5 推荐方案确定 (26)6 项目设计 (27)6.1内容和规模 (27)6.2工艺设计 (28)6.3分项工程设计 (29)6.3.1 河口污物拦截清除系统 (29)6.3.2 拦水坝 (35)6.3.3 沉砂池 (36)6.3.4 生态湿地 (36)6.3.5 生态林带 (38)6.3.6 管理看护用房及附属设施 (39)6.4主要工程量 (40)6.5工程条件及总图布置 (40)7 项目实施 (41)7.1实施组织 (41)7.2运行管理 (41)7.2项目实施期限和进度安排 (42)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3)8.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43)8.2项目投资估算 (44)8.3资金筹措 (45)9 工程效益 (46)9.1环境效益 (46)9.2社会效益 (46)9.3经济效益 (47)10 风险分析 (49)11 结论和建议 (50)11.1结论 (50)11.2建议 (51)12 附件 (51)1 总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湿地生态建设工程项目责任单位:某市环境保护局项目协办单位:某市重点饮用水源管理办公室,某县人民政府报告编制单位:某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某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某环境保护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和规模:工程位于某乡某村委会和某村委会之间某河两岸,沿河长约2000m,平均宽约400m,总面积为1148.3亩。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6)1.1 项目名称 (6)1.2 项目主管部门 (6)1.3 项目承担单位 (6)1.4 项目承办单位和报告编制单位概况 (6)1.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1.6 编制范围 (8)1. 7 主要研究结论 (8)第二章环境概况 (13)2.1 自然环境概况 (13)2.2 社会经济概况 (15)第三章黄河湿地概况 (17)3.1 地理位置 (17)3.2 土地权属类别和占地面积 (17)3.3 地形地貌 (17)3.4 土壤 (18)3.5 生物资源 (19)3.6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0)3.7 周边建筑物和环境 (21)3.8 交通条件 (21)3.9 土地利用现状 (21)3.10 湿地主要问题 (22)第四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5)4.2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31)第五章总体方案设计与方案比选 (33)5.1 工程预期目标 (33)5.2 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34)5.3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分期规划 (39)5.4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39)5.5 三方案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情况 (53)5.6 多方案比较和方案的选择 (54)第六章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59)6.1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目标 (59)6.2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调控和优化原理 (61)6.3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内容 (67)6.4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分区 (67)6.5 入湿地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76)表6-1 河道修复工程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79)6.6 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方案 (79)表6-2 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81)6.7 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81)6.8 湿地生态重建方案 (84)6.9 湿地系统管理工程方案 (89)6.10 湿地景观建设工程方案 (95)第七章湿地生态强化净化及资源化工程设计方案 (99)7.1 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和工程建设目标 (99)7.2 方案设计原则 (100)7.3 工作路线 (103)7.4 湿地概况 (103)7.5 湿地生态强化净化及资源化工程区面积与位置的确定 (105)7.6几种生态技术工艺介绍: (112)7.7西部开垦区工程方案比选 (115)7.9北部污水区生态修复方案设计 (138)7.10 设计及运行说明 (140)7.11 工程量 (141)第八章安全与节能 (144)8.1 安全施工措施 (144)8.2 节能措施 (144)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145)9.1 项目区环境现状 (145)9.2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45)9.3 环境保护措施 (145)9.4 环境影响评价 (146)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7)10.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47)10.2 资金筹措 (14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150)11.1 建设工期 (150)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50)11.3 项目实施进度表 (150)第十二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151)12.1 项目组织管理结构 (151)12.2 人力资源配置 (152)第十三章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 (153)13.1 编制依据和说明 (153)13.2 财务评价 (153)13.3 国民经济评价 (153)第十四章工程效益分析 (157)14.1 社会效益分析 (157)14.2 环境效益分析 (158)第十五章存在问题与建议 (161)15.1 加强管理,杜绝人为活动对湿地的破坏 (161)15.2 污水的达标排放 (161)15.3 适度发展旅游。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建设可⾏性研究报告第⼀章总论第⼀节项⽬概况⼀、项⽬名称:*******湿地保护与恢复项⽬⼆、建设单位:***林业⼯作站三、法⼈代表:***四、主管部门:***8五、项⽬性质:新建六、项⽬建设地点与范围:项⽬建设地点位于***⽣态功能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地理座标东经92°42′18″~93°17′27″,北纬43°36′15″~43°43′50″,总⾯积48000公顷,*******湖⾯平均海拔1585m。

七、项⽬建设内容与规模:1、湿地保护⼯程:在***县城建设湿地保护管理局1处,⾯积500平⽅⽶,附属设施建筑⾯积340平⽅⽶;在*******东、⼤河乡、⼆道河⼦、⽯仁⼦乡建设湿地管护站4处,⾯积400平⽅⽶;建设防⽕了望塔1处;建⽴病⾍害防治站1处,⾯积100平⽅⽶;设⽴标桩450个,限制性标牌10个,解说性标牌10个;购置资源管护、防⽕等设施设备。

2、湿地恢复⼯程:天然植被封育⾯积5800公顷,围栏109公⾥,⼈⼯促进天然更新植被⾯积3500公顷;营造⽣态林115公顷;野⽣动物栖息地恢复⾯积600公顷,设投⾷点10处;围堰蓄⽔⾯积200公顷,建⽴缓坡⽔塘3万⽴⽅⽶。

3、能⼒建设⼯程:设⽴科研监测中⼼1处,⾯积200平⽅⽶,⽔⽂站4处,⾯积100平⽅⽶,⽓象站2处,⾯积200平⽅⽶,⽣态定位站2处,⾯积100平⽅⽶,鸟类环志站1处;宣传教育中⼼1处,⾯积260平⽅⽶;购置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设施设备。

⼋、项⽬建设期限与进度:项⽬建设期4年,从2007年⾄2010年九、项⽬投资:项⽬投资1973.87万元,其中⼯程投资1700.97万元,占总投资的86.17%;其它费⽤1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62%;基本预备费102.90万元,占总投资的5.21%。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拨款1579.97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财政配套资⾦393.90万元,占总投资的20%。

项目可行性评估与论证报告

项目可行性评估与论证报告

项目目标
01
短期目标
明确项目在短期内要达到的目标。
02
中期目标
明确项目在中期内要达到的目标。
03
长期目标
明确项目在长期内要达到的目标。
项目意义
对社会的意义
01
分析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对行业的意义
02
分析项目对所在行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对发起方的意义
03
分析项目对发起方的利益和意义。
02 项目可行性评估
需要加强项目合作与沟通
详细描述
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明确职责分工,协调各方面资源,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 。
开发与测试
按照实施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并进行严格的测试, 确保系统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上线部署
完成系统开发与测试后,进行上线部署,确保系 统稳定运行。
培训与推广
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制定推广计划,提高系统 的使用率和效果。
时间安排
需求调研
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15日
方案设计
2023年9月16日至2023年10月 15日
03 项目风险评估
技术风险
技术成熟度
评估项目所采用技术的成熟度和 可靠性,以及是否存在技术难题 和潜在的技术风险。
技术更新
考虑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以及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备 或系统升级、替换等问题。
技术依赖性
分析项目对特定技术的依赖程度 ,以及是否存在技术瓶颈和知识 产权问题。
经济风险
投资回报率
预测项目投资回报率, 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 投资风险。
财务分析
对项目的财务状况进行 全面分析,包括现金流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1.1.2项目主管单位内蒙古**县林业局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内蒙古**县A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法人代表:***1.1.4 项目性质该工程项目依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中有关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内容进行规划。

属于新建,生态工程、公益性事业。

1.1.5 项目建设地点与范围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盟**县境内A海盆地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2′10″一112°49′32″,北纬40°27′15″一4O°38′50″,保护区为西南—东北走向的不规则矩形,保护区长轴约26km,短轴长约13km,保护区面积302.03km2。

保护区的北界、东界以**县至**市公路为界,南界大致以***乡至**河大桥的土路为界,西界以农牧总场处起,贯通海西滩涂南北的土路接至海南滩涂的东西土路为界。

1.1.6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项目建设期3年,即2008年—2010年。

进度:2008年进行可研文本的编制、审批、工程建设准备工作及初步设计及土建工程施工和办公用车采购;2009年进行管护设施建设、湿地恢复建设、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2010年工程的续建,及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

1.1.7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能力建设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施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为:(1)湿地保护工程①保护管理局、管理站办公设备购置保护管理局:办公家具12套,便携式计算机4台,台式计算机6台,传真机2台,扫描仪2台、激光打印机2台,激光复印机2台,数码照相机2台,数码摄像机1台,GPS定位仪3台,单筒望远镜1台,双筒望远镜2台,移动电话3台,VDSL高速网接入设备1套,办公用车1台。

保护管理站:每个保护管理站配备简易办公家具3套,便携式计算机1台,台式计算机1台,移动电话1台,对讲机2对,GPS 定位仪1台,单筒望远镜1台,双筒望远镜1台,数码照相机1台,巡护摩托1辆,无线上网设备1套。

②管护设施建设界桩60个,围栏50km,设立6座界碑,指示牌24个,瞭望塔1座。

③鸟类救护站鸟类救护站用房150m2,救护笼舍200m2,并需配备解剖镜、显微镜、麻醉枪、救护仪器等相应的仪器设备,及饲料存储加工设备等。

(2)栖息地恢复工程规划在A海湖东北和东南恢复芦苇、香蒲湿地800hm2;A海湖西和西南恢复芦苇、香蒲湿地900hm2,及滩涂沼泽湿地恢复340hm2;A海湖西岸浅水区恢复水生植物600hm2,拦设渔网22km,修建4座小型闸坝,修建引水渠3.8km。

(3)科研监测工程湿地科研监测中心500m2,并配备设施设备;在湖北保护管理站设建鸟类疫源疫病监测点,配备监测设施设备;建鸟类环志站1个,面积60m2,配置必要的环志设备。

(4)科普宣教工程宣教中心建筑面积600 m2;在A海湖的沿岸设建2处野外科普基地。

(5)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保护区综合办公楼1100m2,建车库、传达室、配电房等附属建筑100m2。

1.1.8项目总投资经计算,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920.02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为2523.37万元,占建设总投资的86.42%;其他费用为257.60万元,占8.82%,预备费为139.05万元,占4.76%。

工程费用按照建设类型分:建安投资1772.0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70.22%;设备投资751.37万元,占工程费用的29.78%。

工程费用按建设内容分:湿地保护工程202.94万元,占工程费用的8.04%;栖息地恢复工程1508.6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59.79%;科研监测工程为199.59万元,占工程费用的7.90%;科普宣教工程279.5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11.08%;基础设施建设254.56万元,占工程费用的10.0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78.18万元,占工程费用的3.10%。

建设投资筹措来源为:内蒙古A海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920.02万元,按照国家规定西部省份的8:2计算,其中国家投资为2336.02万元,地方配套或自筹584.00万元。

1.2 建设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文件资料汇编》(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2-2010年)》;——《内蒙古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2000年);——《内蒙古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2000-2005年)。

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项目采用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1.4 结论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以加强A海湖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A海湖湿地管护、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等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恢复A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为工程措施,为水鸟提供优良栖息地、繁殖地,保障A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维护A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及科普宣教基地,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通过认真研究和论证,本项目建设与管理基础较好,组织保障有力,总体布局合理,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建设规模适宜,资金投入适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项目建设是必要,也是可行的。

另外,该项目的实施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通知》精神,及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的具体体现,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A海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西部湿地资源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台阶,实现人与湿地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它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除了向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外,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湿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的退化,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丧失,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泥沙淤积等环境问题使湿地及其效益处于严重威胁之中,如何保护湿地、可持续利用湿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中国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盟**县境内A海盆地中部,保护区总面积302.03km2。

A海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是内蒙古的第三大湖泊,是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湖,也是区域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A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A海湖泊水体环境和滩涂环境,改善和保护水鸟栖息和繁殖地,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

根据国家重要湿地的标准,在2000年国家林业局将A海湖湿地列为中国重要湿地。

A海湖地处阴山中段,大青山东端偏南半干旱季风气候尾闾区的地堑型盆地,属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北靠阴山支脉蛮汉山及东延的山地,东邻**丘陵与玄武岩组成的黑山头相接,西侧比较开敞,以低矮的分水岭和黄河水系分开。

湖水的来源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主要靠发源四周山地的季节性河流、山洪水和地下水补给。

据调查统计,区内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9种,其中挺水植物有芦苇、荆三棱、蒲草、水葸4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草、菹草、聚草3种;浮叶植物菩菜、睡莲2种。

浮游动物有29种,浮游植物藻类约78属,底栖动物19种,鱼27种。

A海湿地鸟类l4目27科5O属68种,A海鸟类中古北型鸟类有36种,占总数的52.9%,其次为全北型,有lO种,占总数的16.5%。

A海鸟类以候鸟为主,有56种,占总数的82.4%,候鸟中夏候鸟有43种,旅鸟有l3种。

A海珍稀濒危鸟类有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白尾鹞等。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有北师大生物系、南开大生物系、中科院动物所和湖泊所等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对A海湖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方案。

2000年**县组织有关专家对A海进行了科学考察,认为A海生态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亟待抢救;A海湖泊湿地除了具备水产养殖和旅游功能外,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等生态生态功能,另外为水鸟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繁殖地和停歇中转站,维护了区域生物多样性。

除了海西滩涂外,海南滩涂、海北滩涂、海东滩涂标高稍高于A海海湖面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处于半自然和自然状态,急需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A海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1997年5月**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凉政土城环〔1997〕15号),又于200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晋升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政字〔2001〕321号)为自治区级。

目前,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已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0年11月,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将对受到破坏而退化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列为优先领域。

在2002年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明确指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内容,以管理体制与体系改善、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为重点”。

2004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发办[2004]50号),并指示“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

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并于2005年8月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计划在2006至2010年期间投资90亿元以保护我国日趋减少的湿地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