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北海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钦州
防城 港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①运输量大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
②运输价格(成本)低。 _
(2)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
A 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3.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 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 香港 、广州、
深圳 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 规划 与管理。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
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
所示: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
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
进工业化。
中国不同区域城市化的主要模式 城市化模式 珠江三角洲 模式 城市化的 具体过程 在外资的推动下工业化与 城市化不断发展 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 苏南模式 工业化 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推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 第二 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第三 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② 劳动力和资源 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技术、知识 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 港澳 ,靠近东南亚。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件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典例剖析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 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 断加快。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 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区位优势:临海 (地处沿海);邻近港澳 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 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城市作用: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 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01:夯实两大基础点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征 2、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珠江三角洲 两广 B___丘陵 A_____平原 北 东 C___江 D___江 西 E_____江 珠海 G_____城市 深圳 I_____城市 广州 F_____城市 澳门 H_____城市 香港 J_____城市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 2、珠三角工业化问题 ①大量占用耕地; ②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3、珠三角城市化问题 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公 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路延伸方向排开 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②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耕地资源日趋紧张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 ③珠江水质恶化 珠江 ④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⑤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火电厂排放烟尘、二氧化硫 不少城市面临“垃圾围城” 问题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3、20世纪90年以后珠三角工业化第二阶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①工业实力大大增强,②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不利:①政策优势已不明显,②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 丧失③地价也上涨④市场规模较小 4、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的推动作用 (1)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2)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 (3)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课件
原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 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 对较低。
思考: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对珠三角推进工业 化产生怎样的影响?
影响: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 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 求。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 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 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 史最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 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 季在广州各举办一届。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2、区位条件
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 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 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两个著名的侨乡:广东省和福建省)
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土地、 水源、原料、能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 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农业基础、工业基础 、社会协作条件、个人偏好、环境因素等)方面 进行分析。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 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 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 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思考: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珠三角经 济发展有何影响?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 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而珠三角人口、城 市密集,廉价劳动力丰富,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 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及房地产 成本不断上升,这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会形成巨大的成本落差,为降低 成本,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产 业转移,具有充足,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 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 的地。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
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1)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错误!2.国内背景(1)内容: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2)表现: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地理条件(1)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生原因错误!(2)问题表现错误!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②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1.读教材图4。
18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关注并思考以下问题:(1)1970~1990年美国三大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2)此期间,工业内部是如何调整的?(3)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珠海
教学过程
聆听经典
思考: “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是指 的哪里?
“崛起座座城”在 地理学中是指什么 过程? 为什么会迅速“崛 起座座城”?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 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国际背景
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国内背景:对外开放的政策
自身条件
国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②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发达国家和地 区有大量的技 术水平较低的 工业企业需向 外转移。
自身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 位置优越: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为劳 动密集型产业移入提供可能 接近市场 可以发展出口为 良好的区位条件: 交通便利:特别是海运 主的外向型工业 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地价低廉 发达国家产业转 移的理想之地
珠三角的成就:聚起座座金山,崛起座座城 • 80年代之前: 基础薄弱 • 现在: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北重
北
南
中间综
南轻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三角工业基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深圳东门
深圳湾
二、珠三角发展条件分析: 疑问:
为什么老人画的圈是在南海边(珠三角),而不是 东海边(长三角),或是渤海边(京津唐)?
知识迁移:运用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从发展条件、 取得成果、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方面分析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区域工业化与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相互促进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比重不断上升 (2)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 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背景) 位于我国 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 南部沿海 3.良好的 澳贸易渠道,出口商品,参与国际 区位条件 毗邻港澳 分工 靠近东南亚 4.全国最大的侨乡: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通过投资、引商、 引资,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
必须进 行产业 升级 产业升 级机遇
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 2.工业化加快 镇,城镇数量猛增 高,成为我国城市分 了城市化进程 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 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对外 1.问题产 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 生的原因 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问题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产业结构调整
3.调整和 治理措施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规划与管理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1)第一阶段 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1979-1990年)工业化进程 吸引的外资额增长较慢 较慢的原因 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相对 较低,工业增加值增长较慢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2)第二阶段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 (1990年以后) 高新技术产 劳动力成本优势逐 业成为主导 渐丧失 产业的原因 世界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蓬勃发展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 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标要求]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 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 对策措施。 [具体目标]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表 现如下:
城市化标 志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数量 增多 城市人口 增多
城市人口 比重提高
问题与对策
思考:珠三角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 的问题及原因是什么?
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原因: 1.产业基础比较薄弱。 2.市场腹地有限。 3.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诸多因素, 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3、比较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 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 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尝试 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 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 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 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 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 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 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 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 考纲导语:区域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措施
命题方向:(区域工业化)
• 分析区域工业化发展条件 • 分析区域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比较分析相似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异 同点 • 经济发达区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经 验和教训 • 推进某区工业化采取的措施
成果展示 (各组利用展台展示知识要点并 加以说明)
区域工业化发展条件
• • • • • • 国家政策 地理位置 经济基础 基础设施 信息交流与科技水平 交通运输
区域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 • • •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化水平不相协调 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匮乏,管理落后 企业经营分散,内部竞争强 产业升级困难
典型试题
(11新课程37)(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 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9,回答下列问题。 0.762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分) 0.64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分)
特点:分布不均衡。(2分) 具体呈现:集中(多)、稀疏(少) •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以环渤海 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 集中。(2分) •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 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分)0.86 举例。(2分) 优势条件。(8分)(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 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 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答出其 中4个方面且论述正确即可得8分。)
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 • • • • • • 地理位置 经济水平 工业基础 基础设施 信息交流 科技水平 交通运输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快速推进工业化;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原因) ①吸引大量农民工,满足工业化发展对各层次劳动力 需求; ②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 要生产厂家。
外向型经济 外商提供 资金 生产设备 技术指导 加工 组装 工厂 当地提供
优惠政策 土地 劳动力
服务设施
原料 配件 图样
民工潮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读课本73页4-6段:
四、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经济 腹地 长江三 角洲 珠江三 角洲
产业 基础
科技 实力
人才 队伍
大 受南岭阻 隔,腹地 范围小
雄厚
强
大
薄弱
较弱
较小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深圳楼房密度大
握手楼
城 中 村 成 为 城 市 发 展 隐 患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构建大 州、深圳为核心 的大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泛 珠 三 角 ” 经 济 圈
对策
内容
实施原因
加强规 划与管 理
①制定城市发展 规划,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和环境 污染治理 ②加强外来人口 的管理
①城市生态环境问 题日趋严重 ②对外来人口的管 理跟不上,引发了 居住、交通、教育 和治安等一系列问 题,“城中村”现 象较普遍
第一阶段
时间 存在的问题 优势 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和侨乡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 较慢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 成本低优势丧 失 工业实力较强 高新技术产业 较快
主导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特点
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新增加的城市有:四会市、从化市、增城市、 高要市、东莞市、惠阳市、恩平市、台山市、开 平市。 例2.河流是影响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下列城 市的分布受河流影响相同的一组是 ①广州 ②南 京 ③上海 ④重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河流供水和运输的功能影响城市的分布。 南京属于过河点,重庆属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 广州和上海属于河口位置。另外还有水运的起止 点。
2. 建设“效益深圳”应( C )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 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 ①② C. ②④ B. ②③ D. ③④
知识点导航
四、本节小结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 / 本节小结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第65页“探究活动”
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 经济, ①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 ②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不断提高产 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③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相互促进, 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 城市化进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 /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1. 有利于建设“和谐深圳”的措施是( A )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③提供使用一次性用品 ④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知识点导航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 /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及相互关系。
2.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及影响。
【自主预习】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补充】: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其间往往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转变,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
一般将工业化分为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新兴工业三个阶段,以表示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声,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二者的关系:①: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②: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图4.17)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1)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 和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型产业比重上升。
2.国内背景:。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参与4.全国最大的之一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 (1979~1990年)主导产业:型产业优点:一些工厂迅速成为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的增长相对较慢(2)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主导产业:产业面临问题: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需进行产业升级2.城市化(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的地区之一(2)表现①城镇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②城市迅速扩大【巩固练习】1.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起步早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一致2.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概述
阅读理解: 三个问题: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 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 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 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P72“活动”3 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 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 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 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 港澳,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 开放政策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 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 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问题与对策 讨论分析以下案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2.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 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P76“思考”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 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 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 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 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 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 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 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 划。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
模式 推动力 区位条件 特点
存在问题
珠江 三角 洲模
式
对 外外 企建开立放、毗国优邻家惠港政策澳,外为化向 主 进型 , 程经 城 快济 市
遍地开花, 城市间功能 重复,协调 性差
模式 推动力 区位条件
特点
存在问题
苏南 模式
大城市 扩散、 乡镇企 业发展
生产要素的聚集, 经济基础好, 产品市场的获得, 城市密集度高,依赖地域内部和 交通发达 国内市场,城市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
背景 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 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
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 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在全国 的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 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 生产厂家
高新技术产业
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 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 政区之首
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环境污染加剧; 矿产、能源短缺; 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 区的产业结构图
(3)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 变化? 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 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 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 业升级工作?
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制造 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 欠发达地区转移;珠三角地 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生 态工业。
【深度思考1】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 性因素有哪些?
提示 (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 (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北部有南岭阻隔,经济 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
3、[2019·合肥模拟]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 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 制造业开始兴起。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 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 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 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 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 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说课稿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说课稿一.说教材㈠.地位、作用:本节旨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从而达到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二是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㈡.目标确定: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城市分布特点。
②.运用教材材料和图片,剖析城市化进程,讨论“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提高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结合教材“活动”展开辩论——如何实现珠三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㈢.教学重点: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㈣.教学难点: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二.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组织分组学生讨论。
三.说教法:1.多媒体教学法。
2. 探究式教学法。
分组探究,展示成果;鼓励各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质疑。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1.整体感知教材并分组:学生分成四大组探究问题。
2.引入: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场景——“启航”的画面和音乐引入,同时提问:“启航”包含了哪些含义?(以上5分钟。
)3.新授:一.位置、范围:广义的珠三角泛珠三角二.城市化的含义(以上3分钟)三.分组探究:(看书讨论8分钟,展示成果共12分钟。
)第一组: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如何?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第二组:珠三角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哪些;第四组:如何实现珠三角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张家界市城市发展分组讨论:12分钟第一组:张家界市城市的发展过程如何;第二组:张家界市城市发展中哪个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组: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第四组:如何实现张家界市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39张PPT)(优质版)
内因
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和亲密血缘 关系,利于招商引资(广交会)
20世纪80年代前 与全国其他地区 后都有的条件 共同拥有的条件
A、C
A、区位 C、侨乡
D
B、对外开放政策 D、国际经济环境
“活动”2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
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具备、 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 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 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 的关键性因素。
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1.产业结构调整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加强规划与管理
P78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三角发展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河流
2.市场腹地 3.基础雄厚 4.交通条件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 模结构完整,形成了多中 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 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 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 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 单核模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
思考 ?
1. 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 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带来了
城市化
促进
发展中国家
优惠 条件
少数有条件区域
带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二珠、三案角例的:范以围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主要表现在: (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 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 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对外开放政策
3.结合下面的资料,就地理条件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明代,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之一。 •清代后期,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珠三角地区的人们很早就有下“南洋”的传 统,外向型经济意识强。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经济封 锁。 •从20世纪80年代起,珠江三角洲逐步实行改 革开放。
对策3——加强规划与管理
原因: 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②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 育和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较普遍 内容: 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 ②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查处私招滥雇,保障外来员 工的合法权益
和第三产业。
三、问题与对策 1、问题
问题1 (经济)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长江三角洲地区崛起 珠 三 角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 队伍处于劣势 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追求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规模 外资企业 由珠三角 迁往长三 角及国内 其他地区 支撑珠 三角地 区产业 升级动 力减弱
外商投资区 位改变
2、国内政策因素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 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80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90年代以后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 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 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 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生 活环境下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愿 意与外界交流,互通有无。从经济发展环 境来讲,珠三角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开放政策明确之 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 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 快速发展的道路。
高中地理_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精美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的推进 2、城市化
城市化标志 城市数量增多 城市人口增多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表现
许多乡村地区变成城镇,城镇数 量猛增,乡村、城市交错分布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城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 成本低优势丧 失
优势 主导产业
工业产值增长特点
政策和侨乡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 较慢
工业实力较强 高新技术产业 较快
影响增长速度的原 投资规模小劳动密 投资规模扩大 因 集型产业附加值低 高新技术产业 附加值高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第一阶段(起步)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1979 年 至 1990 年 劳动力 丰富 __________ 政策、侨 引进 ____、技 建立 生活消费品 ______ 资金 加工厂 乡 ___优势 术、_____ 设备 改革开放 初期 外商投资 规模___ 小 吸引外资额 增长_____ 较慢
国际经济环境
与全国其它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有哪些? 2、根据上题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 对外开放的政策 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 是什么?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
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点
举例: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起步: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 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人教版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 放以后,珠 江三角洲地 区作为我国 对外开放的 前沿,给予 许多优惠政 策,使珠江 三角洲地区 优先于其他 地区吸引外 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珠 三 角
影响:使本 区得以发挥劳动 力丰富、地价低 廉的优势,就近 接受港澳产业的 扩散,利用港澳 贸易渠道,大量 出口商品,参与 广泛的国际分工。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市人口和城市 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 急剧膨胀 城市规划、建设 和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 不合理,城市间 缺乏分工合作 城市竞争力明显下 降,引发居住、交 通、教育和治安管 理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
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 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 的条件 拥有的条件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际经济环境
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 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 件是什么?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 纪80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 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 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3、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
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
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的人们,思想观 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开放政策明
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第一课时
3、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 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 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 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4、深圳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5、下列不是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 化的有利条件的是 A 国际经济环境 C 侨乡 B 对外开放政策 D 重化工基地
(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1、珠三角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的产业结构中, 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 B
A.信息产业
C.旅游业
B.轻纺工业
D.精密仪表工业
2、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D) A.广州、深圳、珠海 B.广州、珠海、澳门 C.广州、中山、深圳 D.广州、香港、深圳
发展 高新 技术产业
全球化、信息化 世界:经济________________, 经济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_____________。
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又表现在哪里呢?
(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 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
外商提供 资金 生产设备 技术指导 原料、配件、图样
工厂 加工、组装
当地提供 优惠政策 土地 劳动力 服务设施
第二阶段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抓机 住遇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政策优势 ________已不明显
1990 年 以 后
经济发展 带动工资 水平____ 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教材分析:
有关城市化的相关知识我们已在必修Ⅱ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中有所了解,本节旨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从而达到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二是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省编教学指导意见安排3课时,由于课时紧张,我设计两课时完成,前两个部分为第一课时,第三部分为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2、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城市分布特点。
2、运用教材阅读材料和图片,剖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
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4、运用教材阅读材料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材阅读材料讨论并总结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哪些问题?
6、结合教材“活动”就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三、教学重点:
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四、教学难点:
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组织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介绍Google Earth软件并定位首都北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一:珠江三角洲的概况
教师活动:请两名学生利用这一软件定位深圳。
学生活动:说出深圳的位置特征。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图片“珠江三角洲”。
学生活动:1、说出珠江三角洲的范围(狭义的和广义的)。
2、在图上找出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佛山、江门和
中山等城市。
3、分析并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
(沿河、沿海、高度密集)
4、观察教材P66图2—35和图2—36,找出并分析有哪些变化。
(城镇数量
增多、城镇级别升高等)
教师活动:课件投影“深圳1980年前和20世纪90年代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深圳在短短20几年的巨大变化。
(从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到高楼大厦鳞
次栉比的繁华都市)
承转:这些变化过程事实上就是城市化过程。
那么,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社会经济发展)
环节二: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两大组,选出组长、记录员、传递员。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条件”
教师总结:地形平坦
自然条件气候优越
位置优越
珠三角自身的区位优势条件政策支持
社会条件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
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际背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产业转移。
承转:在这些优势条件下,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特色。
(“一镇一品”、“三来一补”)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简单介绍“一镇一品”和“三来一补”。
环节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后思考: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2、在夯实基础阶段,哪类工业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它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经济发展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
4、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够扭转这种
局面?
说明:一个小组讨论前两个问题,另一小组讨论后两个问题。
环节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后思考:
1、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2、这两个阶段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师总结: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城市与乡村融合,
农业与非农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核心城市(广州、深圳)为中心,城镇
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承转:通过上两个环节的学习,我们发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环节五: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教师活动:1、通过上一环节的分析,找学生叙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学生活动:针对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结合板书,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
第一,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第二,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第三,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环节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探讨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目前,珠江三角洲以广州为中心,基本形成了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区内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在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八、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
工业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工业结构优化调整,
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积聚加速了乡村工业化
推促
动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城市化许多城市、小城镇和村庄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
连接起来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
九、习题巩固: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海洋);
B、(河流);
C、(铁路);
D、(城市);
E、(城市);
F、(城市)。
(2)本区位于广东省的部,毗邻地区,与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3)年,珠江三角洲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和
等。
(4)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哪两个阶段?其主导产业分别是什么?
十、作业布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地理作业本》第109—111页第1—17题(选择题)必做,第112—113页18、19、20题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