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整地造林技术抚育管理问题对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树整地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问题对策研究【摘要】为搞好杨树造林、满足杨树迅速生长对生态因子的较高要求,造林过程中抚育管理必须及时,要像种植农作物一样精耕细作。主要措施有灌水、迫肥、松土除草、林农间作、修枝抚育等,尤其注意天牛类等病虫害的防治。本文就杨树造林技术及主要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杨树造林;技术及管理措施
1.造林地的选择
杨树喜水、喜肥、喜通透性较好的土壤,耐季节性水淹,在大气候适宜的地区造林,应选水分条件较好的河流两岸的冲积地,地下水位较高的(o.6~3m)低地,有季节性流水沟谷地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山坡地;土层厚度一般不少于80cm,山地不少于50cm;土壤质地以沙壤土最好,沙土和黏重土壤也可。
2.树种选择
各种杨树的生长速度、树冠宽窄、木材的材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相差很大,不同的经济目的选用树种各有侧重;如只考虑出材量,不论质量好坏,应选黑杨,在相同条件下,黑杨生长快,单位面积出材量高,但材质差;如要求较好的材质,应选白杨或青杨,白杨在杨树中材质最好,但前期生长慢,青杨材质虽略差但前期生长快;为了防蛀干害虫,应选抗性强的树种,如有光肩星天牛的地方选毛白杨、南方型欧美杨;含盐量较高的地区,可选胡杨、小叶杨、美洲黑杨中抗盐碱的品种或其他杂交种。
杨树为强喜光树种,造林密度不宜太大。黑杨和青杨前期生长快,持续生长期短,造林时以初植密度等于采伐密度,中间不进行间伐
为宜。白杨生长持续期长,造林后可进行一次间伐,但也不宜太晚,以10年左右为好。杨树树冠的宽窄相差较大,一般宽冠树种要稀植,窄冠树种宜密植;培育大径材宜稀,小径材要密;立地条件好或管理集约的造林地,培育相同规格的材种,可适当密些;而立地条件较差,管理不细的要稀植。
4.整地
造林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蓄水保墒和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林木的前期生长。当前种植杨树丰产林的整地规格有3种。①1㎡大穴整地;②1.5mxlm深沟状整地;③深翻50cm的全面整地等。
5.苗木
栽植方法影响造林苗木的成活,也影响林木的前期生长。①苗木规格。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使林木长成通直的良材,最好用一年生的1-2级苗造林;2-3年生的大苗造林也可,但为提高造林成活率,
造林前要进行重剪,将1年生的枝条全部剪掉,主枝也大部分剪掉,只留3-4个芽即可,目的是缩短苗期,使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加快,避免树干弯曲。②苗木处理。为了减少起苗后的苗木失水要尽量缩短起苗至栽植的时间,作好苗木的保护,要及时假植,将苗木运至造林地后,先浸泡1-2天或放入假植坑,每天灌一次水,连续3-4天再栽植;用成活剂喷苗根使其保水性增加,成活生根加快。
秋季造林宜在开始落叶但没有完全落完时,这时深栽地温高,当年可生出新根;春季树芽萌动时造林,栽后很快达到发芽温度,即可迅速发芽后生根成活,苗木失水少。
7.栽植方法
杨树的生根温度大体在10-14℃,为了保证苗根尽快生新根,秋
季造林宜深栽,70—8ocm或更深;春季宜浅,40-60cm;毛白杨等白杨类树干不易生不定根的树种,最好在春季进行浅栽。造林时适宜采用的基肥有磷肥、饼肥,每株各施0.5—1.0kg即可,有机肥常用的有土杂肥每株20-30kg左右,或圈肥10-20kg左右(必须经过腐熟),也可用河泥,每株100-200kg。
8.林木抚育措施
8.1松土除草
松土可以使板结的地表破碎,保蓄水分,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除草的主要作用是除掉幼树的竞争植物,使苗木顺利成活;有时适当
保留植穴周围的植被,为苗木适度庇荫,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地温。在具体作业时必须做到“三不伤、二尽、一培土”。“三不伤”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尽”即杂草除尽、石块捡尽;“一培土”即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部,再把除下的杂草覆盖在种植点,降低地
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腐烂后又能增加土壤肥力。松土深度要适当,做到里浅外深,深度一般为5~10cm,干旱地区可
加深至12~15cm,甚至30cm。除草松土应在幼树生长旺盛期之前,
一般从造林年度起连续3~5年,主要在一年中生长季的前半期进行。但植苗造林当年的第1次应尽量提早,并结合培土、扶正、踏实等工作进行。
8.2水肥管理
灌溉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人为补充林地土壤水分的措施。目前主要用于干旱地区造林培育速生丰产林,大面积造林基本上都灌溉。每次的灌溉量,要依据树种、林龄、气候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要保证林木根系层处于湿润状态。施肥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改善林地肥力状况的措施。林木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2种。
8.3林木抚育管理
一是除蘖。这是除去植株干基部的萌蘖以促进主干生长的一项抚育措施,在造林后的1~2年内,应选留健壮、干型通直的主干,把其余的蘖条去掉,除蘖后要培土,以抑制萌芽条再生。二是间苗。采用群状以及穴播、丛植等方法造林时,由于播种不匀或随着幼苗的成长,致使苗木密集成丛,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不足,引起幼树生长不良,必须在造林后间苗,间苗时坚持留优去劣,控制间距,最好是
在雨后或松土除草时进行。三是抹芽。这是为了促进幼林生长、培育好干形而采取一种幼林抚育措施。具体做法是,当幼树的树干上萌发的嫩芽尚未木质化时,将距地面树高2/3以下嫩芽抹掉。可防止养分分散,有利幼树高生长;同时还可避免幼林过早修枝。四是修枝。修枝是根据不同林种的要求,人为修除枯枝或部分活枝的一种抚育措施,是调节林木内部营养的重要手段。最好选择在晚秋和早
春树木休眠期进行,修枝强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林木生长为原则,不要过大或过小,避免撕破树皮或切口粗糙而影响树木生长。
8.4幼林补植与保护
在造林后1~2年内,通过造林检查验收,对成活率低于85%的幼林均立即组织补植,如成活率低于40%则要重新造林。工程造林要求成活率在90%以上为合格,同时保存率不低于85%。补植力求用原树种的大苗,使其与成活苗木的生长相近,有利将来林相整齐。另外,造林后经过3~5年时间,出现幼林生长不良,难于成林成材的“小老树”或“小老头林”,林业上称此现为低产林分。低产林分的特征是植株弯曲,萌条丛生,主干不明显,枝叶枯黄呈病态。形成低产林分的原因很多,如立地不适或树种选择不当、粗放管理或抚育不善等。对低产林分进行改造,首先要研究其成因,然后对症下药,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比如复垦、施肥灌溉、平茬复壮、补植补造,或介入其他树种等单项或多项措施结合。幼林保护是造林后为保证造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其内容包括防火、病、虫、鼠、鸟、兽、冻等。特别是北方地区,为了防止冬春旱风吹袭,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引起叶、芽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在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此外,要对新造林聘请护林员进行专职管护,确保造林成活。
【参考文献】
[1]卢江婷,尉明.浅谈幼林的抚育管护[j].陕西林
业,2008(4):38.
[2]严玉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综合技术[j].农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