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科学活动具有科学性、启蒙性、地方性、生活化等特点,然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对科学活动内涵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有些教师认为科学活动就是原来的常识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和幼儿生活中熟悉的
自然环境为主,教师使用集体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记住简单的一些道理,或是稍微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活动和
动手操作。
实际上,科学活动综合了理科的课程(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史(即古代、现代、当代时期科学的主要表现和发展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和其他原因,在五大领域的教学中,科学多年来一直是幼师生公认的难学,长期未能解决。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幼师学校可将生物、物理、化学等变为必修课,并适当增加有关这些课程的相关实验,让学生有效地应用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
2、指挥“探究”与主动“探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行科学学习,亲自体验、感受并获得有关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与原来的常识活动相比,有些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只是多了一些让孩子自己动手摆弄一
下,亲自看看的环节,然后还是按照原来的程序由教师指导幼儿得出既定的结论,并认为这样的活动就是科
学探究活动。这说明教师对科学活动中的“探究”还存在一些误解,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体验并动手操作了
就是探究,将“探究”等同于动手的学习活动。
而事实上,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探究”是让幼儿有动脑
的过程,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能够达到手脑并用,让幼儿学会技能和方法,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在组织科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幼儿在
观察中的思考,对结果的猜测和质疑,能够在小组中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知识与方法技能、情感态度
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性教育,然而在幼儿园中依然重视
科学知识的掌握,忽略科学方法技能和科学情感态度
方面的培养。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追求“小学化”,只是一味地追求知识成绩,殊不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幼儿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更好地发展智力。
目前,教育部强调了各年龄阶段目标的要求,希望教师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指南的精髓,有效合
理地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真正变成“授人以渔”,培养幼儿的兴趣,主动参与活动,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科
学活动。
4、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
在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依靠现成的教学参考书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以“教”为中心,而非以“学”为中心。教师想当然和简单地认为科学就是要教会幼儿有关自然、物理等方面的简单知识,不注重科学本身要求贴近实际生活,不注重幼儿的思维水平只是局限于具体化,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幼儿觉得科学活动过于容易或是又太难,不能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树立新型的教师观,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该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材料,在材料中让幼儿主动探究,不断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经验,得到真正的发展。
5、科学实验、制作与科学现象
科学活动的内容是数、理、化、生物、地理和科技,其内容很广泛。例如物理有物理实验还有物理现象。而在幼儿园实际活动中,教师就只会选取一些科学小实验或是小制作,简单地认为科学探究只能在实验和制作中实现,忽视了对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感知,还有些教师在选择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时,忽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活动设计过分注重新颖性,造成了
幼儿在接受上出现偏差。
因此,在设计活动中,不论是科学小实验、小制作还是科学现象都是可以让幼儿进行探究的,只是在探究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同,让幼儿学会的技能不同罢了。例如需要进行长期观察的“月亮的变化”(科学现象)就可以让幼儿每天晚上在家里观察月亮,并且让其用画的方式来记录月亮有显着变化时的情形,以便深刻理解科学现象,而这种长期观察的方法和用画记录的能力就是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并非只有课上的实验和制作才是探索,才叫做“探究”。
6、集体活动与区角活动、生活活动
集体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园科学总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以及结合当地、当园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展科学活动。集体活动就是集中上课,固定的内容,受到教师的高度控制。长期以来,在幼儿园中一直使用这种方式,这也是唯一的教育途径。而这样的一种途径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师的认可,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上课,幼儿才能学好科学,忽视了区角活动中的科学和生活中的科学这两种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精心设计的科学活动,其结果是幼儿不感兴趣,效果不好。
而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个人角度来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甚至是伙伴。这样的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的内驱力,更能主动地去学科学知识,是学习的主人。
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随时随地在生活中出现,幼儿对
周围世界的好奇和求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这就更需要教师的重视和引导,但由于教师不重视生活中的科
学教育,因此,幼儿也失去了更多的科学启蒙教育的机会。
7、科学术语与口语化教学
幼儿由于年龄小,其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理解力还较低,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对幼儿来说,科学活动知识初步地树立科学思想、建构科学的思维方式、探索科学的活动过程,而非专业性术语的精确表述。科学虽然需要绝对的精确,但对科学的描述应有精确和概述之分,教师不能简单生硬地直接描述事实,不能在活动中过分讲
求精确性,而让幼儿生疏难懂。在教学过程中,要符合幼儿特点,尽量使用幼儿口气、口语化的将自然界中事物的种种现象、变化的前因后果作出科学的解释和生动的描述,使幼儿易于理解、掌握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