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仪2500使用方法附图

合集下载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2篇)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2篇)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光谱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设备,在科研、生产和实验场合都经常使用。

为了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一套安全操作规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光谱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用于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光谱分析仪,防止操作错误导致的事故和损害。

一、操作前的准备1. 在使用光谱分析仪前,要先熟悉相关的操作手册和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 在操作之前,必须正确连接仪器的电源,并确保电源的稳定和可靠。

3. 预热和调零: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必要的预热和调零步骤,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 仪器有关操作时必须有专人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设置。

2. 操作者需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防止溅射物或意外事故对视觉和手部造成伤害。

3. 仪器上部的离子容器和样品盛放处,不得随意开启或取下,以防止电离辐射和化学液体泄漏。

4. 使用过程中,操作者不得将手部或其他物体靠近分析装置的光源,以免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

5. 必要时,可以将光谱分析仪的工作区域设置为限制进入的区域,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靠近或干扰。

6. 操作者不得私自变动或调整仪器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以避免发生电击或其他安全事故。

三、操作后的注意事项1. 操作结束后,要关闭光谱分析仪的电源,并拔掉电源插头。

2. 清洁操作台面和仪器表面的残留物,保持干净整洁。

3. 将仪器恢复到初始状态,整理并妥善保存仪器的部件和附件。

4. 定期维护和检修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寿命和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保养和维修。

5. 如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四、应急处理1. 如果发生仪器故障、泄漏或其他危险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通风、隔离、紧急关机等。

2.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可能避免进一步损失和伤害。

3. 及时向仪器厂家或相关安全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其指示进行后续处理。

炉前光谱使用说明

炉前光谱使用说明

炉前光谱使用说明
炉前光谱分析仪的使用说明如下:
1. 开机:打开仪器背后的电源开关,仪器进行自检并初始化。

2. 建立通信:通过电脑的串口与仪器连接,在电脑的操作系统上运行仪器配套的上位机软件。

3. 熔炼:将金属材料在熔炼炉中熔化,然后将液态金属倒入光谱分析的取样勺中。

4. 取样:使用取样勺中的液态金属,将其导入光谱分析仪的激发室中。

5. 激发检测:在激发过程中,光谱分析仪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控制,对金属中的元素进行光谱分析。

6. 结果输出:光谱分析完成后,电脑软件将分析结果以数据或图表的形式输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元素或谱线进行测量。

7. 关机:完成测量后,关闭仪器和电脑的电源,清洁光谱分析仪和取样勺,并妥善保管。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金属液体溅出烫伤,同时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是炉前光谱分析仪的使用说明,具体操作可能因仪器型号和软件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使用方法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使用方法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型号VERTEX70 操作系统OPUS7.0先开仪器,再开电脑,关闭时,先关电脑,再关仪器需要干燥的有3个地方指示灯3个绿灯表示正常,红灯表示异常1、主要技术参数:信噪比:4500:1(峰峰值、一分钟测试)采样速率:80张谱1秒(16cm-1谱分辨率)测量谱区:2500~20cm-1步进扫描时间分辨率:5ns分辨率:0-4cm-1,可选0-15cm-1透光率精度:优于0-1%2、红外光谱法:是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它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

被测物质的分子在红外线照射下,只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谱。

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许多原子团,各原子团被激发后,都会产生特征振动,其振动频率也必然反映在红外吸收光谱上。

据此可鉴定化合物中各种原子团和结构。

3、对试样的要求:(1)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大于98%,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2)不应含有游离水;(3)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的范围内;固体样本:压片法、糊状法、薄膜法、熔融法液体样本:液膜法、溶液法,样品渗入压好的KBr薄片上测试4、仪器:研钵、kw-4型粉末压片机、压片模具、天平CPA225、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VERTEX705、检测步骤(1)取出2种不同的花露烧样品,将每种分为2份,用滴管将其滴入试管中,用标签分别记为1、2、3、4;(2)制备KBr载体片;(3)调试仪器;(4)将样品滴入载体片上,使其充分融合;(5)将样品放入样品室准备检测,得到红外光谱图;6、图谱解析“先三后三”原则:先官能团区后指纹区先强峰后弱峰先否定后肯定。

光谱仪使用简介

光谱仪使用简介

规格
型号 波长范围
参数
FieldSpec 3 JR 350-2500nm
光谱采样间隔 1.377nm (350-1050nm)
2nm (1000-1500nm)
光谱分辨率
3nm@700nm 30nm@1400,2100nm
光谱采集过程

测量光照参考板(一般为Raw DN值),测参 考板2次,每次5条平均 测量遮阴参考板2次,每次5条平均 测量光照地物,探头高度按照观测目标确定, 每次5条平均 测量遮阴地物,探头高度同上,每次5条平均

生物光学算法—I类水体

分析算法 半分析算法 基于蓝绿比值的MODIS经验算法(反演精度 相对较高)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理论算法

生物光学算法—I类水体

基本思路是利用大气辐射传递理论,将传感器 接收到的总信号中大气效应和离水辐射分开。 假设I类水体近红外谱段离水辐射忽略不计, 据此求出该谱段的大气特性,并外推至可见光 波段。传感器接收的信号经大气校正后,求得 离水辐射度,然后用经验公式反演出叶绿素a 的含量
野外光谱测量注意事项

传感器探头的选择:当野外地物范围比较大, 物种纯度比较高、观测距离比较近时,选用较 大视场角的探头;当地物分布面积较小时,或 者物种在近距离内比较混杂,或需要测量远处 地物时,则选用小视场角的探头
野外光谱测量注意事项

避免阴影:探头定位时必须避免阴影,人应该面 向阳光,这样可以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野外大 范围测试光谱数据时,需要沿着阴影的反方向布 置测点

大气校正,即从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中消除大 气的影响,获得包含海水组分信息的海面离水 辐亮度的某种标准化形式。 水色遥感反演模式的作用是从遥感反射率的数 据出发,反演海水中包含的叶绿素、无机的悬 浮物和有机的黄色物质的浓度。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图2 滤光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光路图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已有20余年的快速发展,该分析技术日臻成熟,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同时测量多种性质、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仪器种类多的特点,适合化验室、在线和现场便携等使用。

近红外光谱测量方式可归结为:透射,漫反射和衰减全反射,如图1所示。

(a )透射 (b )漫反射 (c )ATR图1 近红外光谱测量方式1 常见近红外分析仪器产品种类近红外分析仪器是光谱仪器,在结构上,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类似,具有光源、分光、检测和电路控制等单元。

根据分光方式,近红外光谱仪器可划分为滤光片近红外分析仪、光电发光二极管近红外分析仪、光栅扫描近红外光谱仪、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阵列检测近红外光谱仪、声光过滤调制近红外光谱仪和MEMS 近红外光谱仪。

按照仪器用途和功能,近红外光谱仪器可分为便携近红外分析仪、实验室台式近红外光谱仪、在线近红外光谱仪以及专用分析仪。

这些光谱仪器的分光原理和功能具有显著不同,在结构、性能和用途上差别很大。

1.1 滤光片近红外分析仪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部分窄波段光通过滤光片。

不同的滤光片可提供系列窄波段,通常多达8~9种滤光片。

这类仪器结构相对简单(如图2所示),成本低,适合用于便携和专用分析仪。

虽然光谱分辨率低,但对很多应用如水分分析等,可以满足常规分析要求。

如同其他类型的近红外光谱仪,这类仪器对温度要求也非常苛刻。

1.2 光栅扫描近红外光谱仪图3 光栅扫描近红外光谱仪光路示意这是最为经典的光谱仪器,如图3所示,通过单色器(一般为光栅)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各单色光通过转动光栅按照波长顺序依次通过出射狭缝,通过样品,到达检测器检测。

这类仪器的光谱范围取决于选用的光栅和检测器,可以是短波(700~1100nm,硅检测器)或是长波(1100~2500nm,硫化铅,或砷镓铟)。

紫外光谱分析仪基础知识

紫外光谱分析仪基础知识

紫外光谱分析仪基础知识紫外,可见光谱法及相关仪器UV-VIS Spectrometry & Instrument紫外,可见光谱法及相关仪器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类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各项指标含义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校正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进展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进行定量分析由来已久,可追溯到古代,公元60年古希腊已经知道利用五味子浸液来估计醋中铁的含量,这一古老的方法由于最初是运用人眼来进行检测,所以又称比色法。

到了16、17世纪,相关分析理论开始蓬勃发展,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朗伯,比尔定律。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形成吸光光度法也称做分光光度法,但是分光光度法的概念有些含糊,分光光度是指仪器的功能,即仪器进行分光并用光度法测定,这类仪器包括了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吸光光度法的本质是光的吸收,因此称吸光光度法比较合理,当然,称分子吸光光度法是最确切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物质中分子吸收200-800nm光谱区内的光而产生的。

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跃迁(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总是处在某一种运动状态之中。

每一种状态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属于一定的能级。

这些电子由于各种原因(如受光、热、电的激发)而从一个能级转到另一个能级,称为跃迁。

)当这些电子吸收了外来辐射的能量就从一个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到一个能量较高的能级。

因此,每一跃迁都对应着吸收一定的能量辐射。

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各种物质,有对电磁辐射显示选择吸收的特性。

foss2500工作原理

foss2500工作原理

foss2500工作原理foss2500是一种先进的科学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环境等领域。

它基于光谱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foss2500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光谱技术概述在了解foss2500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光谱技术。

光谱是指将物质发射、吸收、散射等现象在不同波长范围内进行分析和测量的方法。

光谱技术通过检测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发射来获取样品的信息,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foss2500的构成和功能foss2500由光源、光学系统、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光源产生特定波长的光,经过光学系统聚焦后照射到样品上,样品会吸收或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到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再由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foss2500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样品的红外光谱信息,用于分析样品的有机成分、无机成分以及化学结构等。

2.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foss2500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样品的组分、含量、结构等进行快速、非破坏性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在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 荧光光谱分析:foss2500还可以进行荧光光谱分析,该技术可用于检测样品的活性成分、染料分子等。

三、foss2500的工作原理foss2500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光源发射:foss2500的光源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这些光会经过光学系统进行调整和聚焦,以确保光线能够准确地照射到样品上。

2. 样品吸收或发射:样品接收到光源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后,会发生吸收或发射现象。

不同的样品在特定波长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吸收或发射特性。

3. 光信号检测:样品吸收或发射后的光信号会被检测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检测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CCD等,能够高效地转换光信号为电信号。

Raman(拉曼)光谱原理和图解

Raman(拉曼)光谱原理和图解
emission
excitation excit.-vib.
拉曼光谱的优点和特点 Ÿ对样品无接触,无损伤; Ÿ样品无需制备; Ÿ快速分析,鉴别各种材料的特性与结构; Ÿ能适合黑色和含水样品; Ÿ高、低温及高压条件下测量; Ÿ光谱成像快速、简便,分辨率高; Ÿ仪器稳固,体积适中, Ÿ维护成本低,使用简单。
激光功率16级衰减激光扩束扩束器控制键自动化程度高优势自动化程度高?激光光路计算机控制调节存储激光光路的位置激光光路可自动准直激光波长可自动切换等等部件瑞利滤光片自动切换光栅可自动切换狭缝大小可自动调节等等功能共焦与非共焦可自动切换取谱模式与观察样品模式可自动切换自动切换激光的16级衰减模式等等??ccd芯片尺寸的选择最新的显微共焦系统专利技术优势选择了最佳成像质量的ccd芯片尺寸为什么renishaw可以选择小尺寸芯片
高灵敏度
优势 1. 高灵敏度:
Ÿ 灵敏度远高于其它同类拉曼谱仪 检验标准:硅三阶峰(约在1440 cm-1)的信噪比≧10:1,检测 条件为:激光输出功率20mW,波长514.5nm,狭缝宽度50微米 ,曝光时间60秒,累加次数5次,binning为1或2,光栅为1800刻 线。显微镜头为 X50常规镜头。
200
0 15000 14800 14600 14400 14200 14000
Wavenum ber (cm -1)
光栅转动重复性实验
高重复性、高稳定性
.05 0 -.05 0 50 100 150 200 250 Minutes 300 350 400 450
光栅转动重复性实验
Arbitrary Y
拉曼测量的是什么?
Mid IR 红外
Real States 真实能级 Virtual State 虚能级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图2 滤光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光路图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已有20余年的快速发展,该分析技术日臻成熟,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同时测量多种性质、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仪器种类多的特点,适合化验室、在线和现场便携等使用。

近红外光谱测量方式可归结为:透射,漫反射和衰减全反射,如图1所示。

(a )透射 (b )漫反射 (c )ATR图1 近红外光谱测量方式1 常见近红外分析仪器产品种类近红外分析仪器是光谱仪器,在结构上,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类似,具有光源、分光、检测和电路控制等单元。

根据分光方式,近红外光谱仪器可划分为滤光片近红外分析仪、光电发光二极管近红外分析仪、光栅扫描近红外光谱仪、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阵列检测近红外光谱仪、声光过滤调制近红外光谱仪和MEMS 近红外光谱仪。

按照仪器用途和功能,近红外光谱仪器可分为便携近红外分析仪、实验室台式近红外光谱仪、在线近红外光谱仪以及专用分析仪。

这些光谱仪器的分光原理和功能具有显著不同,在结构、性能和用途上差别很大。

1.1 滤光片近红外分析仪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部分窄波段光通过滤光片。

不同的滤光片可提供系列窄波段,通常多达8~9种滤光片。

这类仪器结构相对简单(如图2所示),成本低,适合用于便携和专用分析仪。

虽然光谱分辨率低,但对很多应用如水分分析等,可以满足常规分析要求。

如同其他类型的近红外光谱仪,这类仪器对温度要求也非常苛刻。

1.2 光栅扫描近红外光谱仪图3 光栅扫描近红外光谱仪光路示意这是最为经典的光谱仪器,如图3所示,通过单色器(一般为光栅)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各单色光通过转动光栅按照波长顺序依次通过出射狭缝,通过样品,到达检测器检测。

这类仪器的光谱范围取决于选用的光栅和检测器,可以是短波(700~1100nm,硅检测器)或是长波(1100~2500nm,硫化铅,或砷镓铟)。

光谱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分析仪操作规程

光谱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分析仪操作规程

光谱分析仪的操作规程分析仪操作规程光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发光体的辐射光谱,即发光体本身的指标参数的仪器。

一、目的:正确使用光谱分析仪,保证分结果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AURN2500型光谱分析仪。

三、职责:由实验室操作员光谱分析仪的操作、维护、保养。

四、操作方法:准备工作1.开启电源开机顺序:先打开打印机电源,再开显示器电源,zui后开仪器电源。

(这样做可以避免计算机产生误动作)2.仪器预热为了得到稳定的分析结果,仪器分光室内部必须恒温。

开机至少30-60分钟(视环境温度而定),待仪器显示温度正常后,才能正常工作。

3.样品制备(1)红炉车间按初步配方熔炼后,每炉取试样一件送品保部三坐标室进行ADC12化学成份分析。

(2)分析表面必须用车床车平,要求表面为RA3.2以内,边缘无毛刺,不得不沙眼、气孔中间不能凸出。

(3)分析表面不得污染、手摸及氧化,否则无法得正确的分析结果。

(4)检果极距用极距规检查极距,样品表面与电极尖的距离便为4mm。

(孩止高压短路)(5)接通氩气打开氩气钢瓶,调节减压哭,将氩气出口压力调整约至0.35-0.4MPA.(6)冲洗激发室为了防止样品在激发过程中的出现氧化,应使激发室空气完全排除。

分析样品时,若有氧存在,激发斑点为白色,若没有氧存在,其激发斑点的边缘呈黑色,中心吃不开麻点状的浓缩放电均匀金属层。

可在必要时再交次按F8键打开氩气,大流量冲洗激发室3-5分钟。

4.日常分析(1)激发交准备好的样品存放在电析上,调节气动压杆位置,使其在进气后能压牢样品,关好电极架罩门,键入样品的炉次并按回车键,然后按下仪器激发按钮,待屏幕显示“激发”后方可将手移开。

稍做等待,即可见到屏幕显示分析结果。

(2)换点正常分析一块样品须激发1-3个点中,取多次激发的平均值作为此块样品的分换点前,以提高分析的真实性。

在得到一点数据之后,通过换点可进行下一次激发,换点前,先要用电极刷彻底清洗电极,为使外界空气少进入激发室,换点应尽量快。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的(1)初步掌握两种基本样品制备技术及傅⾥叶变换光谱仪器的简单操作。

(2)通过谱图解析及标准谱图的检索,了解由红外光谱鉴定未知物的⼀般过程。

⼆、实验原理物质分⼦中的各种不同基团,在有选择地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发⽣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形成各⾃独特的红外吸收光谱。

据此,可对物质进⾏定性和定量分析。

特别是对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应⽤更为⼴泛。

三、仪器和试样1. 仪器傅⾥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公司,TENSOR 27型;);压⽚机;玛瑙研钵;红外灯。

2. 试剂NaCl窗⽚、KBr晶体、待分析试样等。

四、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1) 固体样品:KBr压⽚法⽤⼀玛瑙研钵将KBr晶体充分研磨后加⼊其量5%左右的待测固体样品,混合研磨直⾄均匀,并使其颗粒⼤⼩⽐所检测的光波长更⼩(约2µm以下)。

在⼀个具有抛光⾯的⾦属模具上放⼀个圆形纸环,⽤刮勺将研磨好的粉末移⾄环中,盖上另⼀块模具,放⼊油压机中进⾏压⽚。

KBr压⽚形成后,⽤夹具固定测试。

油压机的使⽤⽅法a压⽚模具放置在活塞下⽅。

b关紧通⽓⼝。

c上下摇把,使活塞下⾏,压紧模具,直⾄压⼒指⽰到500Kgf/cm2停⽌摇把,保持1分钟。

d打开通⽓⼝,压⼒指⽰回零,取出模具。

(2)液体样品:液膜法取⼀对NaCl窗⽚,⽤刮勺沾取液体滴在⼀块窗⽚上,然后⽤另⼀块窗⽚覆盖在上⾯,形成⼀个没有⽓泡的⽑细厚度薄膜,⽤夹具固定,即可放⼊仪器光路中进⾏测试,此法适⽤于⾼沸点液体样品。

2.仪器测试与解析(1)打开红外光谱测试软件→进⼊测试对话框→背景测试→样品测试→标峰值→打印谱图→取出样品室中样品。

(2)解析谱图,推出可能的结构式。

(3)查阅萨特勒标准谱图集,直⾄查到与所测试样品红外光谱图完全⼀致的谱图才能确定化合物结构。

五、结果处理1、样品及仪器:KBr压⽚法适合于固体样品,液膜法适合于沸点较⾼不易挥发的液体样品,操作仪器时需要注意背景的测量以及保持样品室的稳定。

地物光谱仪 300-2500nm

地物光谱仪 300-2500nm

地物光谱仪是一种用于获取地球表面反射和辐射特性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物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吸收、反射和发射特性来分析地表的光谱特征。

它是遥感技术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勘探、环境监测、气象预测等领域。

本文将就地物光谱仪在不同波段范围内的应用和技术特点进行介绍。

一、地物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地物光谱仪是一种能够对地表反射和辐射光谱进行监测和记录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物在不同波段光谱范围内的光谱特征来分析地表的性质和特征。

地物光谱仪可以分为辐射型和反射型两种类型,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光谱采集:地物光谱仪通过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等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反射和辐射光谱进行采集,然后将光谱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记录下来。

2. 数据处理:通过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校正大气干扰等,最终得到地表的光谱特征数据。

3. 光谱分析:利用光谱数据进行反演和分析,获取地表的光学特性参数,包括反射率、辐射率、吸收率等。

二、地物光谱仪的应用范围地物光谱仪的工作波段范围通常在300-2500nm的范围内,包括了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

这一波段范围内的光谱特征对于地物的表面特性和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地物光谱仪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农业领域:地物光谱仪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光谱特征反演出作物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参数,帮助农民合理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地质勘探领域:地物光谱仪可以利用地表反射光谱特征来识别地下矿物和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对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调查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 环境监测领域:地物光谱仪可以监测地表的水质、土壤质量等环境因素,帮助环境专家进行水质监测、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

4. 气象预测领域:地物光谱仪可以监测大气中各种气体和颗粒物的光谱特征,对气象预测和大气环境监测有着重要的作用。

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设置参数 -回复

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设置参数 -回复

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设置参数-回复MicronIR Onsite是一款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

它是一种先进的光谱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药物检测等领域。

该设备的设置参数是关键,它决定了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如何设置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参数。

第一步:设置仪器的光源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用的是近红外光源。

要设置好光源,首先需要确保光源的稳定性和亮度。

光源稳定性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电流和电压来实现。

亮度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滤光片和反射器来达到最佳效果。

第二步:选择采集模式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有两种采集模式可供选择: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

反射模式适用于对固体和液体样品进行分析,而透射模式适用于对透明样品或含有透明部分的样品进行分析。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集模式。

第三步:设置波长范围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波长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要求进行设置。

通常情况下,可选择700至2500纳米的波长范围。

如果需要特定的波长范围,可以通过软件调整。

第四步:选择采样速率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采样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采集到的数据点个数。

根据分析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速率。

较高的采样速率可以提高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但也可能增加数据量。

第五步:设置光谱平均次数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可以进行多次光谱平均。

光谱平均可以降低测量误差和噪声,提高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光谱平均次数。

第六步:校准仪器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通过校准,可以建立仪器的响应曲线,以便后续的样品分析。

第七步:选择数据处理方法MicronIR Onsite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近红外光谱仪操作步骤

近红外光谱仪操作步骤

近红外光谱仪操作步骤简介近红外光谱仪是一种测量样品在近红外波段(约800-2500 nm)光吸收和反射的仪器,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领域的成分分析。

本文将介绍近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1. 打开近红外光谱仪进入实验室后,按下近红外光谱仪上的电源按钮,等待电源指示灯亮起,表明仪器已开始启动。

2. 样品前处理将待测样品准备好,进行必要的前处理。

对于固体样品,需要将其研磨或压片,以便获得均匀、平整的表面。

对于液态样品,需要稀释至适当的浓度,并且防止样品产生气泡或振荡。

3. 标准化参考物质在进行样品测量前,需要先标准化参考物质。

将参考物质放入近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室中,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处理可以通过光谱仪软件中的特定功能完成。

4. 放置待测样品标准化参考物质处理完成后,将参考物质取出,放置待测样品于样品室中。

注意,不同样品的数量和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5. 进行光谱测量根据光谱仪的操作说明,设置相关参数,执行光谱测量。

待测样品的光谱图像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进行实时观察。

6. 数据处理将测量的光谱数据导出至电脑,通过相应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平滑、基线校准、峰识别、谱图匹配等处理过程。

7. 关闭近红外光谱仪完成光谱测量和数据处理后,关闭近红外光谱仪。

注意,不要关闭电源开关,而是通过光谱仪上的软件操作进行关闭。

注意事项在操作近红外光谱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需处理干净和均匀,避免杂质和热源的影响;2.参考物质的标准化过程应当做好,避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3.光谱测量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光源和检测器,以获得准确的数据;4.数据处理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平滑和谱图失真现象;5.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近红外光谱仪,避免碰撞、摔落等损坏。

总结近红外光谱仪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领域的成分分析。

通过本文介绍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近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技巧,并且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光谱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光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成分和结构的重要仪器设备,其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以确保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规程旨在规范光谱分析仪的操作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二、操作前的准备1.操作人员应熟悉光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光谱分析仪。

2.在操作光谱分析仪之前,必须查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仪器的电源、控制器、传感器等部件是否完好,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3.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以防止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

三、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禁止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各种无关的非操作行为,如吃东西、喝水、抽烟等。

一切注意力应集中在操作上,以防发生意外状况。

2.严禁随意调整仪器参数或更改设定值,如需更改参数或设定值,必须经过批准并进行相应备案。

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确保正确操作。

3.操作人员应掌握正确操作步骤,根据实验的需要依次进行相应的操作,严禁跳跃操作或随意更改操作顺序。

4.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仪器的指示灯、显示屏等工作状态,并及时进行记录。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5.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与光谱分析仪操作无关的安全事故。

四、操作后的处理1.在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关闭光谱分析仪的电源,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以免造成仪器的损坏。

同时将实验现场清理整理,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2.将使用过的试剂、废液等妥善处理,按照实验室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存储或处理。

3.及时记录操作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并按照实验室的相关规定进行备份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五、应急处理和事故报告1.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任何事故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立即上报相关负责人。

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光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二、在操作光谱分析仪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环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流程或参数设置。

四、在使用光谱分析仪进行实验前,必须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样品质量符合要求。

五、在进行光谱分析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条件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结束后,必须对光谱分析仪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七、在操作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或者设备故障,必须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避免造成设备损坏或者安全事故。

八、操作人员在操作光谱分析仪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九、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光谱分析仪的紧急停止程序和故障处理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处理并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以上是关于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室的安全。

红外光谱法(仪器分析课件)

红外光谱法(仪器分析课件)
项目三 红外光谱法
z
目录
Contents
1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2 红外光谱仪 3 红外光谱实验技术 4 红外光谱仪虚拟仿真训练 5 红外光谱法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红外光谱法
能力目标
• 能够熟练的操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 能够根据样品的状态、性质选择合适
的样品处理方法; • 能够根据谱图确定常见有机化合物的
—NH2,—NH(游离) —NH2,—NH(缔合)
—SH
C—H伸缩振动

不饱和C—H
≡C—H(叁键) ═C—H(双键) 苯环中C—H

饱和C—H

—CH3 —CH3
—CH2
—CH2
吸收频率 (cm-1)
3650—3580 3400—3200 3500—3300 3400—3100 2600—2500
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区域。
概述
红外谱图的表示法
样品的红外吸收曲线称为红外吸收光谱,多用百分透射比与波数或百分透
射比与波长曲线来描述。
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横坐标为波长λ (μm)和波数1/λ,单位:cm-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定性(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定量(特征峰的强度)
红外光谱法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C=O、C=C、C=N、NO2、苯环等的伸缩振动
1500~400cm-1
C-C、C-O、C-N、C-X等的伸缩振动及含氢基团的弯曲振动
• 基团特征频率区的特点和用途
• 吸收峰数目较少,但特征性强。不同化合物中的同种基团振动吸收 总是出现在一个比较窄的波数范围内。
• 主要用于确定官能团。
• 指纹区的特点和用途
振动形式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光谱曲线2500nm

光谱曲线2500nm

光谱曲线2500nm
光谱曲线2500nm是一种针对特定波长(2500nm)的光谱测量方法。

以下是关于光谱曲线2500nm的详细介绍:
1.光谱曲线的基本概念
光谱曲线是一种用于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反射、透射等特性的曲线图。

通过光谱曲线,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光学特性。

•2500nm波长下的光谱曲线
在光谱曲线中,针对特定波长(如2500nm)的光谱测量,可以获得该波长下物质的吸收、反射、透射等特性。

通过测量和分析光谱曲线,可以了解物质在该波长下的光学性质和结构信息。

2.光谱曲线2500nm的应用
光谱曲线2500nm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
•环境保护:用于检测和分析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污染物、有害气体等。

•化学分析:用于鉴定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如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等。

•生物医学:用于生物组织样本的分析和研究,如细胞、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

•光学研究:用于研究光学材料的性能和特性,如光学薄膜、光学器件等。

3.光谱曲线2500nm的测量方法
测量光谱曲线2500nm需要使用专业的光谱测量仪器,如光谱仪、分光仪等。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将待测物质置于光谱仪中,并调整波长至2500nm,然后记
录物质的吸收、反射、透射等特性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光谱曲线2500nm。

总之,光谱曲线2500nm是一种针对特定波长的光谱测量方法,可以用于了解物质在该波长下的光学性质和结构信息。

在环境保护、化学分析、生物医学、光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置连接IP
2 tesgin 192.168.0.10 1 、 设 置 软 件 的 连 接 地 址 、 点 击 左 上 角 的 连 接 图 标 ;

I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开始扫波
第 1 种 方 法 : 点 击 开 始 , 如 图 箭 头 所 指
开始扫波
第 2 ---Soure Application种 方 ,法 单: 光点 源击 扫左 波边 ;选 项 ,
光谱分析仪型号
仪 表 型 号 : tesgin 2500( )
光 谱 分 析 仪
Tesgine 2500使用说明
1、此光谱分析仪需要与一个tesgine2500软 件配合使用; 2、此仪表的默认IP地址为:192.168.0.10. 3、安装过tesgine 2500软件的笔记本电脑, 其IP地址要和仪表的IP设置为同一网段。 4、测试之前,确保电脑与仪表连接成功。 5、此仪表主要用于华为内部调测使用,功 能较少。
扫波界面
噪头通 比所过 、指扫 噪处波 声为, 、具可 中体看 心参到 波数此 长:图 、波扫 偏长到 移、有 。光 功波 率业 、务 信, 箭 1
扫波界面
失当 败测 ,试 光的 谱设 曲备 线无 呈业 水务 平时 状, ;仪 表 会 提 醒 扫 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