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22a86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c.png)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创造学思想录》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解释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2 创造与创新的概念解释创造和创新的含义。
探讨创造与创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3 创造力的培养讨论如何培养个人的创造力。
分享一些提高创造力的小技巧和练习。
第二章:创造学理论2.1 头脑风暴介绍头脑风暴的概念和原理。
练习头脑风暴技巧,以产生创意和想法。
2.2 SCAMPER技巧介绍SCAMPER技巧(Substitute, Combine, Adapt, Modify,PUT, Eliminate, Rearrange)的概念和应用。
使用SCAMPER技巧进行创意和问题解决。
2.3 TRIZ理论介绍TRIZ(理论推理创新区域)的概念和原则。
探讨TRIZ在问题解决和创新中的应用。
第三章:创意思维方法3.1 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练习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意思考和信息组织。
3.2 六顶思考帽介绍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理论。
练习使用六顶思考帽进行团队讨论和决策。
3.3 设计思维介绍设计思维的概念和流程。
通过案例研究了解设计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四章:创造学案例分析4.1 苹果公司分析苹果公司的创造力和创新策略。
讨论苹果公司如何将创造力转化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
4.2 谷歌分析谷歌的创造力和创新文化。
探讨谷歌如何鼓励员工创新和提出新想法。
4.3 丰田分析丰田公司的创造力和持续改进哲学。
讨论丰田如何通过创造性和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创造力的实践与应用5.1 个人项目创意开发指导学生如何开发个人项目创意。
提供练习和工具,以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意。
5.2 团队创新挑战介绍团队合作进行创新挑战的概念。
提供一个团队创新挑战案例,让学生参与并解决问题。
5.3 创造力与职业发展讨论创造力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探索如何将创造力应用于不同职业领域。
第六章:创意思维技巧6.1 强制联系法介绍强制联系法的概念和应用。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d1099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a.png)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的核心观点和理论。
2. 培养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创造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创造学的概念与内涵创造学的发展历程创造学的重要人物和理论2. 第二章: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和技巧3. 第三章:创造性思维方法与技巧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六顶思考帽法其他创造性思维方法与技巧4. 第四章: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问题的定义和分类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创新实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5. 第五章:创造学的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造学在企业领域的应用创造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创造学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法和创新实践,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程度。
2. 创造性思维训练评价:评估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的表现和成果。
3. 创新实践项目评价:评估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创造学思想录》及相关辅助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创造学的研究论文和案例资料。
4. 创新实践材料:相关创新实践的项目和工具。
六、教学章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日常练习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练习。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教师用)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教师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958ed550e2524de5187e9f.png)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稿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执笔:秦保利时间:10月19日教学目标:1、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2.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把握思想录中的基本精神。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文本: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今天我们来学习《创造学思想录》,你一定会得到很多的启示。
二、预习导学: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词义:()yǎn然:形容很像。
卓(zhuó)著:突出地好。
一chóu()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灵性: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焙(bèi)烧:把物料加热而不使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质。
竣()工开拓:开辟,拓展。
优雅:优美雅致。
2、思考文中八则故事的内涵(一)放松----(二)造就你自己的规则----(三)多问几个假若----(四)使用你的想象力----(五)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六)从你的箱子中走出来----(七)看到画面之外----(八)顺其自然----三、整体感知:1、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示例:本文以人们生活中的现象为例,从不同角度形象地诠释了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特点和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创造性思维?示例:创造性思维就是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寻找新的领域、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
3、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下面的名言、故事中所包含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放松)(2)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假设是科学的先遣的侦察兵。
”(多问几个假若)(3)一个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
问中学生:“这是什么?”中学生回答说“这是一个点。
”幼儿园的孩子的回答却有50多种。
2024年度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2024年度创造学思想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e400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4.png)
给予足够的自主权
赋予团队成员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2
创新团队的管理与激励
明确团队角色和职责
为每个团队成员明确角色和职责,确保项目的顺 利进行。
目标导向的激励机制
设定与团队目标相一致的激励机制,如奖金、晋 升等,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ABCD
2024/2/2
2024/2/2
8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要素
2024/2/2
准备阶段
明确问题、收集信息、整理思路 。
酝酿阶段
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探索各种可 能性。
9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要素
明朗阶段
灵感闪现,产生创造性想法。
验证阶段
对创造性想法进行验证、评估、完善。
2024/2/2
10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要素
知识
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为创造 性思维提供素材和支撑。
方法,提高团队创新力。
19
04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2024/2/2
20
创新团队的特点与组建
多元化的团队成员
具备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产生丰富 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协作与沟通能力
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有效地协作和沟通,实现 知识和技能的共享。
2024/2/2
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团队成员对创新项目的目标和意义有共同的 理解和追求。
技术创新
成功的创新案例往往源于技术的突破和创 新,通过研发新技术或改进现有技术,为
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团队协作
优秀的团队协作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因素, 通过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汇聚各方智
慧和资源,共同推动创新的实现。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a14a4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b.png)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创造学思想录》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创新思维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创新思维的定义解释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探讨创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区别。
1.3 创新思维的培养介绍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强调个人和团队在创新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2.1 创新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介绍创新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
解释每个原则的重要性和应用。
2.2 原则一:好奇心强调好奇心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好奇心。
2.3 原则二:开放性解释开放性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培养开放性思维和接受新观念。
第三章:创新思维的技巧与策略3.1 创新思维的十个技巧介绍创新思维的十个技巧。
解释每个技巧的作用和应用。
3.2 技巧一:问题发现与定义强调问题发现与定义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发现和定义问题。
3.3 技巧二:思维导图解释思维导图在创新思维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制作和运用思维导图。
第四章:创新思维的实践与应用4.1 创新思维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创新思维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创新思维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4.2 创新思维在企业中的应用解释创新思维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探讨企业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和管理。
4.3 创新思维在社会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创新思维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第五章:创新思维的评估与反馈5.1 创新思维的评估方法介绍创新思维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解释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自我评估和团队评估。
5.2 创新思维的反馈与改进强调反馈在创新思维改进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接受和利用反馈进行创新思维的改进。
第六章:创意思维的训练方法6.1 头脑风暴法介绍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探讨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地进行头脑风暴。
6.2 六个思考帽子解释爱德华·德·波诺的“六个思考帽子”概念。
探讨如何在解决问题和创意思考时运用这一方法。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0.创造学思想录 导学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0.创造学思想录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35c4aaf45b307e87197c3.png)
十创造学思想录学习目标:1、根据课文说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2、初步感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3、品味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4、做“聪明人做聪明事”的实例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ǎn( )然②一chóu( )莫展③焙( )烧④竣( )工2.本文论述了创造学的有关知识,处处展现着作者对创造学的真知灼见。
学习本文后,请你就“创造”这一话题发表一点个人见解。
答:3.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个字)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
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
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波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它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
答:4.根据有关内容,写出第三个同学的回答。
老师在课堂上讲了玫瑰的有关知识。
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个同学回答:“虽然花儿美,但是刺扎人,我要远离它!”第二个同学回答:“即使刺扎人,但花却很美,我要欣赏它。
”第三个同学回答:“答:”多年以后,前两个同学都无所作为,只有第三个同学以其培育出的新品种玫瑰而闻名。
5.“换个角度看问题”给人思考。
请你仿照下句,给你自己也给朋友写一句吧。
玫瑰虽美,但花下荆棘丛生;其实,换个角度也可以看作:荆棘虽多,但刺上却盛开着美丽的玫瑰!答:二、课外阅读与理解两块钱的“敲门砖”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面试时即遭到拒绝,因为她太年轻,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女大学生却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28ed3f0b4c2e3f57276345.png)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学习目标1.根据课文说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2.初步感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3.品味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4.体会“随录式”文体的语言特点,养成随想随记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尝试初步运用教学难点:文中故事的内涵课前预习学法指导1.联系生活实例解读文章内容,归纳总结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内涵,运用于实践。
2.根据课文提供的范例,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思考“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王戎不取道旁李”、“哥伦布竖鸡蛋”等故事中包含着怎样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课堂探究一、导入课文1.人类摆脱原始的荒芜,进入到了现代科技文明,这一切都是人类创造的结果,《创造学思想录》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思维之窗,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悟。
2.解题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就是不同于常人的方式看同样的问题)什么是创造学?(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文化的进化,全在于创造。
创造,是指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或创造性的物质活动。
通过创造,世界上才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思想、新的艺术品。
人的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思维决定。
创造性思维总是突破常规性思维的束缚,寻求新的领域、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办法。
“创造学思想”是指努力创新的思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能用一句话分别概括出每则文章讲的主要是哪些方面的问题吗?1.创造性思维必备的精神状态。
2.摆脱习惯性思维、转换思维角度的问题。
3.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4.想像力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
5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来看同样的事情。
6.转换思维角度的问题。
7.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8.按照规律办事。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亚历山大。
(2)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
(3)在飞机场上看时装的人。
《创造学思想录》写作指导教案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写作指导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bca1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7.png)
《创造学思想录》写作指导教案设计创造学思想录写作指导教案设计《创学思想录》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籍,以创造力为主题,涵盖了创造者的思考和行动。
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度探讨了创造力的本质、特点、方法和重要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与指导。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入这本书,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创造性写作指导教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创造学基本理念以及创造力的内涵、价值和方法;2.学习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方法进行写作;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以及对自我和生活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创造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理念;2.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价值和方法;3.创造性写作的要点、方法和技巧;4.文学素养、写作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整合法采用整合法,将课本内容、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再通过积极参与实际写作活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追寻问题与答案,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以实践为主导,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和展示等互动式教育方法,让学生主体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分享思想与体验,构建知识、技能和信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教学流程1.导入:引入创造学通过提问、讨论、影像展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创造学,创造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创造力对人类和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
2.理论探讨: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讲解创造力的内涵、方式和方法,探讨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模式和流程。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比如如何用思维导图法对写作进行创新和思维突破,如何用类比法和辩证法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
3.实践活动:创新写作通过让学生自主选题、组织撰文、专家点评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完成具有独创性和价值性的写作。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创造学思想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d6f7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5.png)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深入理解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创造学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实践。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创新的小故事或案例,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如何通过创新改变世界等。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创新是什么?它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引出课题:《创造学思想录》。
2.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造学的基本思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将创造学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些关于创造学的思想?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提问学生: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些关于创造学的思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教师总结•文章主要讲述了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包括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方法、创新的障碍等。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d8ed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4.png)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教案名称:创造学思想录教学目标:1.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2.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1.创造学思想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创造学思想录。
教学准备:1.创造学思想录的相关材料。
2.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案例和实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知识。
例如: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会如何去解决?我们做过哪些有创造性的事情?Step 2: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背景和意义(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创造学思想录的产生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这个思想录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3:学习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25分钟)教师介绍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将创造学思想录的相关章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创造学思想录的作者是谁?(2)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创造学思想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Step 4:讨论创造学思想录的相关问题(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创造学思想录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例如:创造学思想录对我们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启发?我们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创造学思想录?Step 5:创意思维培养实践(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培养的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然后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尽可能多的创新点子。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意。
Step 6:总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创造学思想录的读后感,并思考如何将创造学思想录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10《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
![10《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32ba0dd3383c4bb4cd2d5.png)
夹河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主备:张玲审核:九年级语文组班级:姓名:导学目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特点,导学重点:1、初步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2、感悟“随录式”文体的语言特点。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了解思想录(语录体)的特点。
特点:自由灵活,短小隽永,充分发挥出语录体的特点,形式不拘一格,有的用小故事和创造者的实例,有的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名言,有的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活感受,生动形象,有生活气息。
2.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yǎn( )然一chóu( )莫展焙( )烧竣( )工3.本文论述了创造学的有关知识,处处展现着作者对创造学的真知灼见。
学习本文后,请你就“创造”这一话题发表一点个人见解。
答: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剖析重点段落(第1、2、4、8段),思考下列问题:1、在第1段中作者写猴子的举止,目的是什么?2、第1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试举一个在“放松”情况下获得重大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的例子3、第2段中如何理解亚历山大所说的“自己的规则”?4、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第4段采用了论证和论证的方法,说明了6、第8段中作者举的事例有什么作用?7、第8段文字和鲁迅《故乡》中的哪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三、拓展延伸课文中的事例很能说明道理,对我们也有所启发,下面请大家从古代历史中或现代生活中举出二三个“聪明人做聪明事”例子,和大家一起交流。
课外阅读旁观自己孙君飞“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常常会这样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者”和“身在此山中”呢?但又想:人确实很难做到时时事事完全清醒理智,但如果我们能跳出自己的“局”,自己旁观自己,也许就可以多一些清醒,少一些迷茫、糊涂甚至迷失。
为什么我们需要旁观自己呢?累是自己的,愁是自己的,伤是自己的,自己怎么能够置身事外?自己承受的、感受的、接受的,别人既不能替,自己也不能逃避,只有勇敢面对,所有问题都由自己扛;人生随时都会碰到新的问题,每个人也并不是都很幸运,身边时刻站着旁观者,随时为你指点迷津,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当自己的旁观者,以另外一种心态、心情、心智来看待自己,哪怕换一种角度、眼光或思路也成;况且自己旁观自己可能比他人看得更清想得更明,因为只有自己才更知道自己所面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旁观、反观、内观起来更方便更真实。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6d94d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a.png)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核心创造学思想。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创造学思想录》的核心观点和思想。
2.创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创造学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概述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创造学思想录》的作者及其背景,引发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
2.概述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创造学思想录》的目录,让学生对书籍的结构和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课时:核心思想解读1.思想解读教师详细解读《创造学思想录》中的核心思想,如:创新意识、跨界思维、持续学习等。
2.举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创造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创造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创造学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第四课时:创新意识培养1.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新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新实践,尝试将创造学思想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2.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布置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创新项目,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1.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2.学生对创造学思想的理解是否深入?3.创新实践环节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4.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使《创造学思想录》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核心思想解读1.思想解读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时刻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不满足于现状,总想着如何改进和优化。
2024年创造学思想录(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创造学思想录(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9f8d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6.png)
2024年创造学思想录(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创造学知识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创造、创新、创造力等。
2.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TRIZ理论、六顶思考帽等。
3. 创造学的方法: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等。
4. 创新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收敛思维、跨界思维等。
5. 创新实践的途径: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创新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知识进行解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创新实践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二课时:讲解创造学的方法及其应用。
3. 第三课时:分析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4. 第四课时:探讨创新实践的途径及其重要性。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团队合作等。
3. 创新实践项目:对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进行评价,包括项目选题、实施方案、成果展示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2024年创造学思想录》2. 辅助材料:创新案例集、头脑风暴卡片、思维导图模板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4. 在线资源:相关创造学网站、论坛、视频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局:座位排列灵活,便于小组讨论和交流。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等。
3. 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分享,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进程1. 导入:通过引入创新案例,激发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48667eddccda38376baf8c.png)
创造学思想录【学习目标】1、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创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2、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文章灵活多样的写法。
【学习重点】目标1. 2.【学习难点】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1》.关于创造的故事故事一: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是向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一把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第二个人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第三个人居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
这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
故事二:以鞋类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某体育用品公司打算到非洲拓展市场,市场调查人员甲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鞋子在那里没市场。
”市场调查人员乙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鞋子市场啊!”最后该公司毅然到非洲拓展市场并取得了成功。
2》.说你所知道的创造的故事。
3》.结合故事,谈谈你所理解的创造。
2.出示目标同上3.自学指导(一)速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表达的观点把无法理解的片段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点。
5分钟后做自学检测1:自学检测(一)1、字词注音俨.然一筹.莫展声誉.焙.烧领域.2、搜集有关创造的故事、名言、俗语。
3.用一句话概括作者表达的观点。
(参考: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
)4. 自学指导(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根据课文说说文中几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特点。
5分钟后做自学检测自学检测(二)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亚历山大。
(2)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
(3)在飞机场上看时装的人。
(4)建筑师。
2.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中的“箱子”指什么?3. “看到画面之外”的“画面”在广泛意义上指什么?5. 当堂训练结合下面材料,同学们认为要有所创造,还必须有哪些思维或品质呢?材料一:老师把蚯蚓放在讲台,让学生仔细观察几分钟,然后看谁能把蚯蚓得特点说得最完整: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9041d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8.png)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核心观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创造学概述创造学的定义创造学的发展历程创造学的重要性和价值2. 第二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创造性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3. 第三章:创造力与创新创造力和创新的关系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方法和策略4. 第四章:创造性问题解决问题的定义和分类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技术5. 第五章: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创造性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创造学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创造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讨论、作业等方面。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创造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
3. 实践项目: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创造学思想录》及相关辅助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
3. 案例库:收集各类创新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4.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章节:创造性团队建设1. 第六章:创造性团队建设团队与创造性团队的特点创造性团队的构建原则创造性团队的领导与管理2. 第七章:创造性环境营造创造性环境的特点与作用创造性环境的营造方法创造性环境在我国的实践与探索3. 第八章:创造性文化培育创造性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创造性文化的培育与传承创造性文化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4. 第九章: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造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创造性教学方法与策略创造性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5. 第十章:创造学在企业界的应用创造学在企业创新中的价值企业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运用企业创造性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理论和实践。
九年级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
![九年级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7608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e.png)
九年级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2、学习作者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论述方式。
3、能够运用创造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中所阐述的创造学思想。
(2)体会作者的论述思路和语言风格。
2、难点将创造学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四、知识链接1、创造学的定义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
2、创造学的发展历程创造学起源于 20 世纪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五、课文解读(一)多问几个假若经常问自己“假若……”能拓宽思路,想到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假若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的生活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假设,激发创新思维。
(二)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这里的“箱子”指的是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
我们要敢于突破这些限制,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三)按自己的意思创造不要盲目跟从他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特的创造方式。
(四)看到画面之外在思考问题时,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要深入挖掘,考虑到隐藏在背后的因素。
(五)顺其自然在创造过程中,不要过分刻意追求,有时候顺其自然反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六)创造性的眼光培养用创造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习惯,善于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
(七)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八)留心生活中的偶然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可能会成为创造的契机,要善于捕捉和利用。
六、问题探究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创造学思想?2、如何理解“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这一观点?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七、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经历。
2、观看一些有关创新发明的视频,了解最新的创新成果。
八、课堂练习1、给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创造学思想提出解决方案。
2、完成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创新的理解。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0.创造学思想录 导学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0.创造学思想录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0614c765ce0508763213ea.png)
十创造学思想录学习目标:1、根据课文说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2、初步感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3、品味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4、做“聪明人做聪明事”的实例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ǎn( )然②一chóu( )莫展③焙( )烧④竣( )工2.本文论述了创造学的有关知识,处处展现着作者对创造学的真知灼见。
学习本文后,请你就“创造”这一话题发表一点个人见解。
答:3.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个字)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
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
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波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它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
答:4.根据有关内容,写出第三个同学的回答。
老师在课堂上讲了玫瑰的有关知识。
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个同学回答:“虽然花儿美,但是刺扎人,我要远离它!”第二个同学回答:“即使刺扎人,但花却很美,我要欣赏它。
”第三个同学回答:“答:”多年以后,前两个同学都无所作为,只有第三个同学以其培育出的新品种玫瑰而闻名。
5.“换个角度看问题”给人思考。
请你仿照下句,给你自己也给朋友写一句吧。
玫瑰虽美,但花下荆棘丛生;其实,换个角度也可以看作:荆棘虽多,但刺上却盛开着美丽的玫瑰!答:二、课外阅读与理解两块钱的“敲门砖”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面试时即遭到拒绝,因为她太年轻,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女大学生却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ae928684868762caaed5e3.png)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学习目标:1、根据课文说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2、初步感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3、品味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4、做“聪明人做聪明事”的实例教学重点: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尝试初步运用教学难点:文中故事的内涵知识准备:1、关于作者:罗吉尔•冯•奥赫,美国学者,作家。
2、相关知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
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
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3、关于“创造能力”的一些论述关于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标准,一些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
美国学者托兰斯就总结出高创造性学生的21种表现或特征,①专注地听人讲话、观察事物或采取行动;②文字表达时能用类比的方法;③写作时全神贯注;④作业后有兴奋的表现;⑤敢于向权威挑战;⑥善于寻找事物的原因;⑦细心观察事物;⑧同别人谈论自己发现的问题;⑨从事创造性工作时能不受干扰;⑩发现问题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⑾在日常生活中探求知识;⑿富有好奇心;⒀有自己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发现方法;⒁有所发现时会有兴奋表现;⒂能预测事物的发展结果并正确地加以验证;⒃从不气馁;⒄经常探求事物重新组合的关系;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⒆在学习上有自己确立的研究课题;⒇能从多方面探索某个问题的可能性;(21)即使闲暇时也能不断产生新的设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学思想录》导学案上津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李卫运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认识创造性思维的意义、特点。
(重点)2、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运用创造性思维。
(难点)课前积累: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一、自主学习:1、相关知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2、字词:声誉(yù)焙烧(bèi)俨然(yǎn)一chóu()莫展3整体感知:思考:文中讲了有关思维的哪些问题?二、合作交流:1、分析《放松》“放松”这部分文字主要讲什么?2、分析《造就你自己的规则》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你能说出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析《多问几个假若》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说说假设常见的几种方法。
4、分析《使用你的想象力》试根据课文内容,将“使用你的想象力”这个小标题修改得更加切题。
三、巩固训练: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个字)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
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
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波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它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
答:四、拓展提升两块钱的“敲门砖”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面试时即遭到拒绝,因为她太年轻,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女大学生却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
”主考官拗不过她,答应她的请求。
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人事经理对这位女大学生颇有好感,因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不过,女孩的话让经理有些失望,她说自己没工作过,惟一的经验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
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通知你。
”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
”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竟一下子呆住了,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你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对这个年轻女孩产生了浓厚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用,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在什么地方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
”“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
”经理也微笑道:“请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取了。
”就这样,女孩用两块钱敲开了机遇大门。
细想起来,其实道理很清楚:一开始便被拒绝,女孩仍要求参加笔试,说明她有坚毅的品格,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她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显示了一种诚信,这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即使不可能把每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完美,我们可以接受失误,却不能接受员工自满不前。
女孩自掏电话费,反映出她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这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两块钱折射出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人品。
而人品和素质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
1、文章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答:2、公司经理起初为什么拒绝了女大学生的求聘要求?答:3、经理对女孩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是什么?答:4、女孩靠什么获得了岗位?答:5、文题中“敲门砖”具体含义是什么?答:总结反思: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
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
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
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
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
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
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
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
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
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
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A、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B、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自己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C、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
D、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2、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3分)3、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4、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瘦马”比喻。
(2分)5、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
(4分)读“死”书与读“活”书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
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
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
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
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
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
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
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工夫。
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
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
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
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
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
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
“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
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
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
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
“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1、什么叫读“死”书?什么叫读“活”书?(2分)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2分)4、如何理解文中“‘死’与‘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2分)5、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简要谈谈你的理由。
(50字左右)(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