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的形成(公开课 )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公开课)山岳的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公开课)山岳的形成

一中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山岳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褶皱的概念,认识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形态特征以及在地质找矿和工程建设当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能够以褶皱山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背斜、向斜的判断,以及背斜向斜形成倒置地形的判断。

【教学难点】:背斜向斜形成倒置地形的判断【教学方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竹片、塑料软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图片]名山掠影。

让学生看中国和世界的名山,从而认识到:山岳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骨架。

师:山岳是怎么形成的呢?生:山岳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师:山岳有很多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今天我们就以褶皱山的形成为例,来看看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

[板书]:山岳的形成二、运用媒体,加深理解。

[电脑播放]褶皱的形成思考:为什么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生:因为受到了巨大的挤压力。

师:这个挤压力是怎么产生的?生:是地壳运动产生的。

师:很好!其实我们同学已经自己把褶皱的概念归纳出来了。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指投影 ) 在这个褶皱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个波状弯曲,每一个弯曲是褶皱的一个基本单位,叫褶曲。

请观察投影看一看这些褶曲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板书]:褶曲生:有的褶曲向上弯曲,有的褶曲向下弯曲。

师:很好,我们根据岩层形态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类: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向斜和背斜的岩层的新老关系上有什么不同。

[电脑展示画面]:向斜和背斜[板书]:向斜和背斜学生观察图片,分组用书本模拟讨论后得出结论:在垂直方向上,二者都是新岩层在上,老岩层在下。

在水平方向上,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教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的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

山岳的形成ppt8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山岳的形成ppt8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拓展一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 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考虑背斜和向斜的构 造,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提示:从工程的安
全性、稳定性,地下水出没等方面考虑 )
1.图1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从老
到新),读图回答1~2题。
√ (1)丁地的地质构造为( )。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构造 受力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主要区别 图解 名称 情况
褶皱 挤压力
波状弯曲 变形
高大的 褶皱山脉
岩层连续完 整
挤压力 破裂并沿 断层 或 破裂面有
岩层失去了 块状山地 连续完整性
拉张力 明显位移
练习 1)填入背斜、向斜、地垒、地堑:
2.
A._地__垒__ B._地__堑__ C._向__斜__ D._背__斜__
新---老---新
向斜呢?
背斜
向斜山,向斜成谷
地形倒置
背斜 向斜
顶部受张力,岩层 破碎,易受侵蚀。 槽部受挤压力,岩层 紧实,不易受侵蚀。
老新 老
新老 新
背斜
向斜
向下钻探至①②③层时,探测到地下水、石油和天 然气,则①②③层分别是?
背向 斜斜
---
①气 ②油 ③水
良良 好好 的的 储储 油水 构构 造造






金 桥

高 级

中 学


金成

塑造地 表形态 的力量
地壳运动
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 使地表高 低不平
变质作用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风化
外力作用
侵蚀 搬运 堆积

第四章 第2节 山岳的形成课件

第四章 第2节 山岳的形成课件
确吗?请说明理由。 水库建在断层带之上,容易诱发断层活 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C
2、 读上面的地层剖面图,回答: 图中A、B、C三处中,何处不宜修地 下隧道,请说明理由。(提示:从工程的 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加以 考虑。) B、C
(三)火山 1.火山的形成
长白山天池
火山口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请根据下面两组数据写一段话, 阐述山地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表4.1
公路 铁路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最大限制坡度 7%-9% 3%以下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表4.2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项目 山地/平原 土石方 1.5-2 桥梁隧道总长度 造价 7-11 2.2-3
归纳总结:
褶曲
形态 背斜
岩层 形态
岩层新 老关系
地形形态
侵蚀前地形 侵蚀后地形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岩 层老,两翼 岩层新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 层新,两翼 岩层老
背斜呈山
………….
背斜呈谷 向斜呈山
向斜
向斜呈谷
世界上巨大的褶皱山系就是褶皱 形成的
问题探究一


含石油、天然 气、水的岩层
地形对交通方式的限制小, 有河流且平缓。 交通形式多样,交通线 网密度较大 地形平坦,人口、聚落 密度大等
山地
①山区交通线往往在地势相对和 交 特 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通 ②陡坡处交通线往往成“之”字 线 点 形,或开隧道。 走 ③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 向 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 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 越。
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山岳的形成ppt4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山岳的形成ppt4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2 、拼一载春秋,搏一生无悔。 9 、历史的车辄辗过,留下先辈的印记;时代的洪流向前,引领我们的未来!拼搏,拼搏,拼搏!我们将用不懈的坚持,用高昂的斗志,书写热血的青春! 13 、在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谁不继续学习,谁必将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疑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提出了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2 、赢家总有一个计划,输家总有一个借口。 19 、那些无法复制的浪漫,只能在回忆里慢慢变淡。 9 、世界这么大,一样米养百样人,你无法要求所有人的三观都同你吻合,唯一的方法,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心理上的无坚不摧才能保护你,不被那些自私又狭隘的人所伤害。 8 、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 1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的字典上,是没有“惧怕”两个字的。 14 、男人最大的武器是眼神,女人最大的武器是眼泪。 20 、新人新工作,要有新气象:工作要认真,遇事莫要慌,见人懂礼貌,微笑挂脸上,心态要摆正,前辈是榜样,听从领导话,虚心又自强,注意讲卫生,衣着要端庄。祝你早日适应工作,成 为国家栋梁。
我国的汾河谷地、渭 河平原
判断断层的依据: 一是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二是岩层是否 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 岭和盆地的统称
常见形态: 独立山体,有陡崖
代表:
华山 庐山 泰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头脑风暴:
1.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 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山呢? (1)外貌景观的区别(2)地质构造的差异
代表: 长白山 富士山 乞力马扎罗山
[问题探究]: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 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 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地理42 山岳的形成 (新人教版 必修1)PPT课件

地理42 山岳的形成  (新人教版 必修1)PPT课件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②_。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_背__斜__顶__部_受__张__力__作__用_后__易__受__侵__蚀__。 地层中间老, 根 ③据 处底的层地的 形相 属互__块关_状_系__确山定地背。斜的方法是______两__侧_新___。

块状山地、 破裂并沿 岩层失去 断层 形成陡崖、 破裂面有 了连续完
峡谷、 明显位移 整性
图解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1思考:
1、玄武岩高原和火山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3、火山的规模是否相同?
火山爆发
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火山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4
常见形态: 独立山体,有陡崖
代表:
华山 庐山 泰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 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山呢? (1)外貌景观的区别(2)地质构造的差异
褶皱山和断层山不同特征的对比
地质 构造
褶皱
地表形态
连绵不断 山体
岩层变化 主要区别
一系列波 岩层连续 状弯曲变 完整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3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99学]《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PPT课件

99学]《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PPT课件
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火山
* 火山的结构
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火山口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
积而成的锥形体。
长白山天池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线路分布格局 线路延伸方向
下沉岩块(地堑):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具体实例
地垒——断块山
华山北坡大断崖
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从南土耳其开始,
一直到莫桑比克海 岸,横跨亚洲和非 洲,跨越50多个纬 度,总长6500千米 , 40多个带状和串珠 状的湖泊群。是一 条巨大而狭长的凹 槽一样的沟谷,宽 度大约50千米,两 边是陡峭的悬崖, 高差最大的达千米 以上。谷底有两条 平行的深长裂隙, 深达地壳底部,是 地下炽热岩浆喷出 的通道,这条通道 使裂谷带成为大陆 上最活跃的火山带 和地震带,共拥有 10多座活火山和70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线路分布格局
3、线路延伸方向
1、岩层受到力的挤压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 A )
A、褶皱 B、断层 C、背斜 D、向斜
2、下列山岳不属于褶皱山的是( B )
A、阿尔卑斯山
B、泰山
C、喜马拉雅山
D、安第斯山
3、我国华山的地质成因是( C )
A、向斜成山
(2)、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属于_向__斜__ 。 判断理由:_岩__层__中__间__新__两__侧__老___ 。
1)、从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上看 A、B、C、D 分别为: A、_背__斜___ B、 _向_斜____C、_断__层___ D、 _断__层___

4.2山岳的形成课件8(人教版必修1)

4.2山岳的形成课件8(人教版必修1)

2.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密度的影响
山岳交通运输线路密度比平原小。 3.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选址的影响 4.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延伸方向的 影响
山区道路,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山区的道路,往往迂回前进
总结:山区修筑公路的原则
* 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 杂的地段。
* 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 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共同成因: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的 结果—内力作用产生的 1 .褶皱山 概念: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 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 弯曲,叫做褶皱。 褶皱形成的山脉有大有小,但世界规模山 脉几乎都是褶皱山脉。
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分布
背斜是良好的 储油结构, 向斜是良好的 储水结构。
地下隧道的选址
背斜顶部排水条件好;岩层不易崩坍 且易开挖,适宜开挖隧道。
下列地点中修路,不易发生滑坡有哪些?
A
BCD来自2 .断块山 概念: 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 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岩体破裂,两侧的 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
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火山
* 火山的结构
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火山口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 积而成的锥形体
长白山天池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岳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山区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向斜和背斜。
向斜和背斜岩层形态的比较

必修1 《山岳的形成》 公开课

必修1 《山岳的形成》 公开课

⑨ ⑧ ⑦

⑦ ⑥
⑨ ⑧
⑨ ⑧ ⑦ ⑥
2.褶皱与地表形态 背 斜 向 斜
岩层形态 背斜 向上拱起 向斜 向下弯曲
地表形态 未被侵蚀 被侵蚀后 山岭 谷地 谷地 山岭
岩层新老关系 (判断依据)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
3、褶皱山的形成
阿尔卑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
落基山
喜马拉雅山 大西洋
岩块上升:
常形成山岭或高地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泰山
庐山
地貌表现 褶皱山 断块山
内部构造
连绵的山脉
断块状、 有陡崖
岩层连续完整 岩层发生位移
(三)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 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 全,而且不利于地下水的存储,便于施工
(三) 研究地质构 造的实践意义
1.工程建设 2、找矿
第一课时
喜马拉雅山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山山脉
富士山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一)褶皱山


1、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 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的一 系列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背斜:中心老,两翼新
⑨ ⑧ ⑦ ⑥ ⑤ ⑤ ④ ③ ② ① ⑤
向斜:中心新,两边老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 概念:地壳运动(挤压)、塑性变形、波状弯曲 背斜 褶曲 (2) 基本形态: 向斜 (1) 岩层形态 (一) 褶皱山 2.褶皱与地表形态 (2) 地表形态 背斜向上拱起 向斜向下弯曲 未被侵蚀: 背斜成山岭,向斜成谷地

优品课件之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优品课件之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二节山岳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 .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4 .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 .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重点】1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 .火山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1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具准备】背斜向斜比较、断层等投影片、火山构造动画素材等多媒体素材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我国的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第二节山岳的形成【介绍】山岳又称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骨架。

山岳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板书】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引导】什么叫褶皱、断层呢?(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一一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2 山岳的形成(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2 山岳的形成(共21张PPT)

火 山
(三)火山 火山锥
组成
火山口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二)断块山 (三)火山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结构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址 3、影响交通运输的形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2 山岳的形成(共21张PPT)课件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思考:找石油和天然气应在什么地质构造中找?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 山呢?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Fra bibliotek落基山
大西洋
海沟--岛弧链


裂 谷
安第斯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2 山岳的形成(共21张PPT)课件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2 山岳的形成(共21张PPT)课件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碰撞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消亡边界)
大洋板块
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形成山脉 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2 山岳的形成(共21张PPT)课件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PPT

高中地理公开课:《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公开课:《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公开课:《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明确课标要求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褶皱的基本形态;
2.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和褶皱山的基本形态特征;
3.能够在不同的示意图中识别和判读背斜与向斜;
4.知道和理解断层的概念和断块山的形成,了解断块山的基本形态特征;
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图像,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

3.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
斜成谷,向斜成山”,并能够明白其形成的原因。

4.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

2.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
多媒体投影: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
设问:珠穆朗玛峰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

一、山岳的形成
1.褶皱山
多媒体投影: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

学生尝试回答。

教师引导演示:以课本演示岩层受力的方向,形成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学生模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3: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 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
总结
褶皱
山 地 的 形 成 褶皱山 背斜
褶曲
断块山
向斜
地垒
地堑
图I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 主要是( D ) A.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 C.变质作用 D.地壳运动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 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B )
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结合图4.9,阅读课本P73第二段, 思考:1、什么是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褶皱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3、判断背斜、向斜的方法有哪些? 4、一定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吗? 5、背斜、向斜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第三组:结合图4.10,阅读课本P73第四段, 思考:1、图4.10中相邻板块之间的红色线、绿色线代表的什么意思? 2、什么是生长边界?板块做怎样的运动? 3、什么是消亡边界?板块做怎样的运动? 4、褶皱山是板块的哪种运动形成的?具体分布在什么位置? 5、在板块挤压的边界还有没有其它的褶皱山呢? 第四组:结合图4.12,阅读课本P74, 思考:1、什么是断层? 2、断层对地貌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3、断块山与褶皱山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 4、断层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山地类型
褶皱山
断层山
火山
观察图中的岩层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断块山
(一)断层概念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张力和压力,超过 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 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二)断层的形成
地垒
断层面
断层线 地堑
地垒:山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等等。 地堑:裂谷或低地:如东非大裂谷、我国的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断层面:悬崖 断层线:河谷、沟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
华山西峰
峨眉山万佛顶
华山 2160米 西安 396米 渭河 渭河平原
华山断块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吐鲁番盆地
注意:断层的判别
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 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 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
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
小结:地质构造比较表
岩层新老关系: 中心老、两翼新



(二)背斜和向斜
岩层形态: 向下弯曲 形成地貌: 向斜谷
中心新、两翼老 岩层新老关系:



总结:前期,在内力作用下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二)背斜和向斜
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 ?
分组讨论:
为何会出现 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这 种地形倒置 现象?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 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 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容易被 侵蚀,常形成山岭。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 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完成3~4题。 3.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 构造( C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 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一、褶皱山
(一)褶皱的形成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 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褶皱。
(一)褶皱的形成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褶曲
褶曲
(二)背斜和向斜
活动1:看图比较背斜和向斜在岩层形 态、岩层新老关系、形成地貌上的不同。
(二)背斜和向斜
岩层形态: 向上拱起 形成地貌: 背斜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后期,外力作用下
背斜成谷
总结:后期,外力作用下
向斜成山
【特别提示】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 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 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 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阿尔卑斯山
世界褶皱山的分布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
安第斯山
思考:地壳运动产生的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
石的承受力,会怎么样呢?
岩层形态 新老关系
背 斜 褶 向 皱 斜 中心老 两翼新 中心新 两翼老

背斜山

背斜谷 (内外力) 向斜山 (内外力)
向斜谷
断层
1. 裂谷或陡崖(东非大裂谷、 华山北坡大断崖) 2. 块状山:华山、庐山、泰山 3. 谷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4. 断层构造地带常发育沟谷河流
三、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思考:寻找石油、天然气、地下水;修建隧 道、水库、采石场应该选择怎样的地质构造?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 构造。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 常形成自流盆地, 水库坝址选择点
向斜——储水构造
活动2: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 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甲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不易倒塌 ,开挖 的隧道稳定安全;背斜不是储水构造,比较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