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①②③④⑤⑥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秒末、2t秒末、3t秒末、…、n t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1∶v2∶v3∶…∶v n=1∶2∶3∶…∶n.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秒内、2t秒内、3t秒内、…、n t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1∶s2∶s3∶…∶s n=12∶22∶32∶…∶n2.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1∶s2∶s3∶…∶s n=1∶3∶5∶…∶(2n-1).④通过前s、前2s、前3s…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1∶t2∶t3∶…t n=∶∶∶…∶.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1∶t2∶t3∶…t n=∶∶∶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①②③④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①中间时刻速度:②中间位移速度: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差: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内位移差:二、力学1、重力:G=mg(g值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2、弹力:F=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2个条件:①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有弹力;②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接触面粗糙(1)滑动摩擦力:f=uN ,N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为滑动摩擦因数。
(2)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②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点,但有时认为二者是相等的。
③平衡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④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注意:两物体间有弹力,不一定产生摩擦力,但物体间有摩擦力时,必有弹力产生。
4、力的合成①、同向:合力方向与、的方向一致②、反向: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④射程:
⑤射高:
—————————————————————
9.线速度: 单位:m/s
10.角速度: 单位:rad/s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14.向心力:
15.向心加速度: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17.方程格式:F向=实际力=所需的向心力
对于氢原子,R=1.097×107m-1
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
,
其中n叫量子数,n=1, 2, 3….
E1=-13.6eV,r1=0.53×10-10m
5、能级跃迁:hv=Em-En
四、原子核
1、剩余的放射性元素质量:
2、剩余的放射性元素个数:
3、卢瑟福发现质子:
4、査德威克发现中子: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圆轨道 )
19.万有引力定律: ,G=6.67×10-11
20.中心天体质量:
21.中心天体密度:
22.卫星的轨道越高,转动得越慢.
23.卫星的运行速度:
24.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黄金代换”:GM=R2g
25.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
1.平均速度:
① (通用)
② (s1=s2时,v1、v2为前半程、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③ (t1=t2时,v1、v2为前半段时间、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④ (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⑤ (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知三求二)
①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汇总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其中的知识和公式对于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汇总:必修一:1. 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位移(s)/时间(t)v = s / t2. 加速度公式:平均加速度(a)=速度变化(Δv)/时间(t)a = Δv / t3. 力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m)×加速度(a)F = m × a4. 动能公式:动能(E)=质量(m)×速度的平方(v²)/ 2E = m × v² / 25. 功公式:功(W)=力(F)×位移(s)×cosθW = F × s × cosθ6. 功率公式:功率(P)=功(W)/时间(t)P = W / t7. 压强公式:压强(P)=力(F)/面积(A)P = F / A8. 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E)=弹性系数(k)×位移的平方(x²)/ 2E = k × x² / 2必修二:1. 等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速度(v)=2πr / Tv = 2πr / T2. 等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公式:角速度(ω)=2π / Tω = 2π / T3.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向心力(F)=质量(m)×角速度的平方(ω²)×半径(r)F = m × ω² × r4. 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周期(T)=2πr / vT = 2πr / v5. 固定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公式:库仑力(F)=(k×q₁×q₂)/r²F = (k × q₁× q₂) / r²6. 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力(F)/电荷(q)E =F / q7. 电势差公式:电势差(V)=电场强度(E)×距离(d)V = E × d8. 焦耳定律:电功(W)=电流(I)×电压(V)×时间(t)W = I × V × t。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1.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一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2.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_o2+V_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_t-V_o)/t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3.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三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4.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5.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五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W重=-ΔEp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6.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六机械能1.功(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1J=1N·m当0<=a<派/2w>0F做正功F是动力当a=派/2w=0(cos派/2=0)F不作功当派/2<=a<派W<0F做负功F是阻力(3)总功的求法:W总=W1+W2+W3……WnW总=F合Scosa2.功率(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1w=1J/s1000w=1kw(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a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此时cos0度=1)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1)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时2)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3)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P=Fv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速度:单位m/s1、速度和平均速度 v=Δx/Δt 或v=x/t2、瞬时速度 v=Δx/Δt (Δt →0)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v=s/t 二、加速度: 单位m/s2a=Δv/Δt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0t a t υυ=+⋅2、位移公式:X 2012s t at υ=+ t v x = 二、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02tυυυ+=2、速度——位移公式:2202t as υυ-=X3、中时速公式:022t tυυυυ 4、中位速公式:22202t x υυυ+=。
(22x t υυ〈)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从运动开始,在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之比:υ1::υ2:υ3:…:υn =1:2:3:…:n (提示:t a t υ=⋅)(2)从运动开始,在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X n =12: 22: 32:……:n 2 (提示:X 212s at =) (3)从运动开始,在第1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提示:X Ⅰ=X 2-X 1)(4)从运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① t Ⅰ:t Ⅱ:t Ⅲ:……:t N =1:1):2):……:1n )② t 总Ⅰ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 Ⅰ,X Ⅱ,X III ……X N ,则△X =X Ⅱ-X Ⅰ=X III -X Ⅱ=……= X N -X N -1=aT 2=恒量推论:第n 个T 时间内的位移和第m 个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 n -X m =(n -m )aT 23、自由落体运动: V 0=0, a=g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2、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3、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f = μF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在物理中,矢量指的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例如位移;而标量指的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例如路程和温度。
速度的定义式为v=Δx/Δt,其中速度是矢量,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加速度的公式为a=(v-vo)/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末速度,vo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为9.8m/s²。
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则为加速运动;若加速度和速度反向,则为减速运动。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为v=v0+at,其中v为末速度,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为v=1/2(v+v0)。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为x=vt+1/2at²。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为v²-v0²=2ax。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理公式: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恒定的:Δx=aT²,x_m-x_n=(m-n)aT²。
推理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v+v0)/2,x=(v+v0)t/2.推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方和的一半的平方根:v_x=√((v0²+v²)/2)。
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①第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n。
②前1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位移之比为:1:4:9:…:n²。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之比为:1:3:5:…:(2n-1)。
④前x,前2x,前3x…nx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1:2:3:…:n。
高一物理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不知道各位同学是否还是要高中生活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必背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好物理!第一章力1. 重力:G = mg2. 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3. 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直线运动1. 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2.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3.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4. 平均速度公式:= ④= (v0 + vt) ⑤= ⑥5. 位移差公式:△s = aT2 ⑦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2. 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3. 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 线速度的定义式: 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 角速度的定义式: =③. 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④. 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⑥. 向心加速度:a = 或 a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1.直线运动-速度(v)=位移(Δx)/时间(Δt)- 平均速度(v_ave)= 总位移(Δx)/ 总时间(Δt)-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Δx)=速度(v)×时间(Δt)-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位移(Δx)/时间(Δt)2.动力学-力(F)=质量(m)×加速度(a)-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物体的加速度(a)=力(F)/质量(m)-重力(F_g)=质量(m)×重力加速度(g)3.运动方程- 运动方程一:v = u + at (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运动方程二:S = ut + (1/2)at^2 (S为位移,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运动方程三:v^2=u^2+2aS(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S为位移)4.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外力,反比于物体质量。
F = 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力,另一个物体都会以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在第一个物体上5.力学能- 动能(KE)= (1/2)mv^2 (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重力势能(PE_g)= mgh (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弹性势能(PE_s)= (1/2)kx^2 (k为弹性常数,x为变形距离)6.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G×m1×m2)/r^2(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7.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平衡-物体受力的合力为零:ΣF=0-物体受力的合力矩为零:ΣM=08.静电力和电场-库伦定律:电荷(q1)和电荷(q2)之间的静电力(F)=(k×q1×q2)/r^2(k为电磁力常数,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电场强度(E)=电场力(F)/测试电荷(q0)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最基本和常用的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常数和单位也需要我们掌握,例如:重力加速度:g = 9.8 m/s^2真空中的光速:c = 3 × 10^8 m/s真空中的电常数:ε0 = 8.85 × 10^12 F/m真空中的磁常数:μ0 = 4π × 10^7 T·m/A了解这些物理常数和单位,有助于我们在计算和推导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表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表一、运动学公式。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1. 速度 - 时间公式。
- v = v_0+at- 其中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2. 位移 - 时间公式。
- x = v_0t+(1)/(2)at^2- 这里x表示位移。
3. 速度 - 位移公式。
- v^2-v_0^2=2a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1. 平均速度公式。
- ¯v=(v + v_0)/(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还可以表示为¯v=v_(t)/(2)(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2. 位移差公式。
- Δ x = aT^2- 其中Δ x是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T是时间间隔。
二、力学公式。
(一)重力相关公式。
1. 重力公式。
- G = mg- 这里G表示重力,m是物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一般取g = 9.8m/s^2,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m/s^2)(二)弹力相关公式(胡克定律)1. 胡克定律公式。
- F = kx- 其中F是弹力,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三)摩擦力相关公式。
1. 滑动摩擦力公式。
- F_f=μ F_N- 这里F_f是滑动摩擦力,μ是动摩擦因数,F_N是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2. 静摩擦力。
- 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是0≤ F_f静≤ F_max,其中F_max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_max≈μ F_N。
(四)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1. 牛顿第二定律。
- F = ma- 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在高中物理中,必修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公式。
对于学习物理的人来说,掌握这些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必修一物理中的各种公式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公式。
1. 速度公式速度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具体公式如下:v = s/t其中,v 表示物体的速度,s 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t 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趋势。
具体公式如下:a = v/t其中,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 表示物体的速度,t 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
3. 动能公式动能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动能。
具体公式如下:E = m*v^2/2其中,E 表示物体的动能,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速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速度的平方除以 2。
4. 重力势能公式重力势能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
具体公式如下:E = mgh其中,E 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物体的高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高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5. 电势能公式电势能公式是必修一物理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电势能。
具体公式如下:E = Φ/t其中,E 表示物体的电势能,Φ表示物体的电势差,t 表示物体充电的时间。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电势能等于物体电势差乘以充电时间。
以上就是必修一物理中各种重要的物理公式。
这些公式对于学习物理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并能够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
必修一物理所有公式
必修一物理所有公式必修一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某=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某=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某^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某=gt/Vo7.合位移S=(S某^2+S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y/S某=gt/2V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一、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施加于一个物体的外力总和为零,则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施加于一个物体的外力不为零,则该物体在受力方向上产生加速度;F=m×a2、牛顿第二定律:任何物体施加于其他物体的力,其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反。
F1=-F2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物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反作用力,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反;F1=-F2二、弹力定律:1、压缩弹力定律:当被拉伸的弹簧拉力超过它的自重时,其受力端始终保持水平,力F与弹簧的变形量l成正比,可以用F=k·l来表示;2、弹性弹力定律:当被拉伸的弹簧拉力不超过它的自重,其受力端呈抛物线运动,力F与弹簧的变形量l成正比,可以用F=k·l来表示;3、拉伸弹力定律:当弹簧被拉伸时,其受力端是由一定力F变形恢复到原始长度时,力F与弹簧的变形量l成正比,可以用F=k·l来表示;三、动能定律:1、动能守恒定律: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可知动能的总量是不变的,即动能守恒定律,可以用:K=constant来表示;2、动能恢复定律: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可知动能恢复原状,即动能恢复定律,可以用:K1+V1=K2+V2来表示;四、功能定律:1、平面简谐运动:研究某物体在受到匀及加速度运动时,其加速度a与它的位移s成正比,可以用a=c/s来表示;2、垂直运动功定律:研究物体在垂直自由落体运动时,其位移s 和时间t的平方成正比,可用s=gt^2/2来表示;3、非简谐运动功定律:研究物体受到抛物线机构作用力时,其加速度a和位移s的关系如下:a=v2/2s,可用a=v2/2s来表示;4、惯性定律:惯性定律认为: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不改变速度;受外力作用后,物体将以受外力的方向运动,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物体的加速度;可用v=constant来表示。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①0ta tv v -=②0t v v at =+ ③02tV v v +=④02t v v S v t t +=⋅=⋅ ⑤2012S v t at =+ ⑥2202t v v aS -=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 t 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 1∶v 2∶v 3∶…∶v n =1∶2∶3∶…∶n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 t 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 1∶s 2∶s 3∶…∶s n =12∶22∶32∶…∶n 2.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 1∶s 2∶s 3∶…∶s n =1∶3∶5∶…∶(2n -1).④通过前s 、前2s 、前3s …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 1∶t 2∶t 3∶…t n =1∶2∶3∶…∶n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 1∶t 2∶t 3∶…t n =1∶)12(-∶)23(-∶)1(--n n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00,v a g ==)①t v gt = ②212h gt = ③22t v gh = ④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①中间时刻速度:022t t v v sv v t +=== ②中间位移速度:22022t s v v v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差:21nn s s aT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 内位移差:2nn k s s kaT --=二、力学1、重力:G=mg(g 值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弹力:F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2.个条..件:①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有弹力...;②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接触面粗糙 (1)滑动摩擦力:f=uN ,N 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μ为滑动摩擦因数。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规律,解决问题,进行实验等。
下面就是高一物理必修1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公式的大全,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速度公式。
速度(v)=位移(s)/时间(t)。
2. 加速度公式。
加速度(a)=(末速度(v)-初速度(u))/时间(t)。
3. 牛顿第二定律。
力(F)=质量(m)加速度(a)。
4. 动能公式。
动能(E)=1/2质量(m)速度(v)^2。
5. 功率公式。
功率(P)=做功(W)/时间(t)。
6. 简谐振动周期公式。
周期(T)=2π根号(质量(m)/弹性系数(k))。
7. 热力学内能公式。
内能(U)=热量(Q)-功(W)。
8. 波长和频率关系。
波速(v)=波长(λ)频率(f)。
9. 折射定律。
n1sinθ1=n2sinθ2。
10. 阻力公式。
阻力(F)=阻尼系数(b)速度(v)。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必修1中一些重要的公式,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并灵活运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同时,希望大家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多进行实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祝大家学习进步!。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总结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2.位移s=Vot+at?/2=V平t=Vt/2t3.有用推论Vt?-Vo?=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位置速度Vs/2=√[(Vo?+Vt?)/2]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备注:“/”表示分号(或除号)“——”的后面是符号的表示以及单位)1、加速度公式:a= v/t =(v t-v o)/ta——加速度——m/s2v——速度变化量——m/st——时间变化量——s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段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v t=v o+atv t——末速度——m/sv o——初速度——m/sa——加速度——m/s2t——时间——s3、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公式:x=v o t+(1/2)at2x——位移——mv o——初速度——m/st——时间——sa——加速度——m/s2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v2-v o2=2axv——末速度——m/sv o——初速度——m/sa——加速度——m/s2x——位移——m5、自由落体运动概念: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用g表示,也叫重力加速度。
(g=9.8m/s或g=10m/s2;如果题目没有特别的说明,都按g=9.8ms2进行计算。
)基本公式:v t=atv t——末速度——m/sa——加速度——m/s2t——时间——sh=(1/2)at2h——高度——ma——加速度——m/s2t——时间——sv t2=2ahv t——末速度——m/sa——加速度——m/s2h——高度——m6、重力公式G——重力——Nm——质量——kgg——重力加速度——m/s27、弹力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
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
性质:相互作用力胡克定律:F=k x ; x=|x t-x o|(x t——末长度;x o——原长)。
F——弹力——Nk——劲度系数——N/m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m8、摩擦力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章节具体内容主要相关公式
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空间
和时间
①参考系
②建立一维、二维坐标系描述空
间位置
③时间和时刻
2、质点和位移
①质点
②位移和路程
③矢量和标量
3、速度和加速
度
①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②加速度
③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速度
x
v
t
∆
=
∆
▲平均速度
x
v
t
∆
=
∆
▲瞬时速度
x
v
t
∆
=∆→
∆
(t0)
▲加速度t o
v v
a
t
−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规律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t o
v v at
=+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2
t o
v v
v
+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2
1
22
o t
o
v v
x vt t v t at
+
===+
▲222
t o
v v ax
−=
2、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实验研
究
①用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方法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利用纸带会计算某点的瞬时速
度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③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
究过程
▲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差
2
s aT
∆=
▲0
22
t
o
v v t
v v a
+
==+
▲各个点的瞬时速度
1
2
n n
n
s s
v
T
+
+
=
3、自由落体运
动
①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②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③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规律
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
▲
t
v gt
=
▲2
1
2
h gt
=
▲22
t
v gh
=
三1、重力与重心①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G mg
=
相互作用
②重力及其测量,弹簧测力计
③重心和稳定
2、形变与弹力
①形变、弹性
②胡克定律
③弹力的应用
▲弹力F kx
=(胡克定律)
3、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动摩擦因数
②静摩擦
③摩擦力的调控
▲滑动摩擦力f N
μ
=
▲静摩擦力
max
0f f
<≤
四力与平衡
1、力的合成①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合力的计算
22
1212
=2cos
F F F F Fθ
++
合
2、力的分解
①力的作用效果及分解
②力的正交分解
③力的分解的应用
▲力的正交分解
cos
sin
x
y
F F
F F
θ
θ
=
=
3、力的平衡
①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②平衡的种类和稳度
▲共点力下物体平衡条件:
F=
合
4、平衡条件的
应用
①平衡条件的应用
五力与运动1、牛顿第一定
律
①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②牛顿第一定律
③物体的惯性
2、牛顿第二定
律
①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②力学单位制
▲牛顿第二定律
F ma
=
▲内力公式
12
21
12
T
m m
F F
m m
+
=
+
3、牛顿第三定
律
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F F'
=−
4、超重与失重①超重和失重的解释
②完全失重现象
超重:
N
F G
>失重:
N
F G
<。